CN111081403A - 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1403A
CN111081403A CN201910954893.6A CN201910954893A CN111081403A CN 111081403 A CN111081403 A CN 111081403A CN 201910954893 A CN201910954893 A CN 201910954893A CN 111081403 A CN111081403 A CN 111081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pipe well
air supply
area
stair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48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1403B (zh
Inventor
纪立军
彭春华
徐国飞
秦文超
林达平
刘刚
赵振晖
吴曦
李昭清
张手琴
杜晓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48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1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1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1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1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1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1/00Details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1/02Arrangements of auxiliary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厂房布置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包括:设有重要厂用水管廊A列、重要厂用水管廊B列、放射性废水储罐间的地下二层;设有第一钥匙分发区、剂量值班室、现场辐射防护办公室、第一控制区出口通道、第二控制区出口通道、第一污染工作服收集间、第一走廊的地下一层;设有第二钥匙分发区、停堆检修期剂量值班室、第三控制区出口通道、停堆检修期综合办公室、第二污染工作服收集间、大厅、第二走廊的地上一层;设有冷区送风机房、冷区排风机房、热区送风机房、热区排风机房的地上二层;设有加压机房的地上三层。该方法优化工作人员控制区出入口通道及房间布置,有效降低了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厂房布置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核岛厂房控制区出入口作为进出核电站核岛辐射控制区的主要通道,涉及人员剂量监测设备、防护用品、辐射剂量监测与控制、放射性物质控制等功能,是辐射防护及剂量监测的重要设施之一。目前已经建成的压水堆核电站中,核岛厂房控制区出入口在功能和布局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缺少放射性污染衣物收集间、热更衣室空间不足、进出路线不顺畅、缺少快速通道。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包含有核岛厂房的控制区出入口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以更好的实现人员进出流程的顺畅、放射性物质的控制,以满足三代核电站的安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布置方法,解决缺少放射性污染衣物收集间、热更衣室空间不足问题,优化人员进出路线,增设快速通道。
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主要涉及核岛厂房的控制区出入口、工艺系统以及电气设备、通风设施、厂房配套的辅助设施等,所述工艺系统包括:重要厂用水系统、放射性废水收集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中,所述人员通行厂房包括:
设有重要厂用水管廊A列、重要厂用水管廊B列、污水提升站、放射性废水储罐间的地下二层;
设有第一钥匙分发区、剂量值班室、现场辐射防护办公室、第一控制区出口通道、第二控制区出口通道、第一污染工作服收集间、第一走廊、第一电缆间、第一正压送风管井、第一热区送风管井、第一热区排风管井的地下一层;
设有第二钥匙分发区、停堆检修期剂量值班室、第三控制区出口通道、停堆检修期综合办公室、第二污染工作服收集间、大厅、第二走廊、第二电缆间、第二正压送风管井、第二热区送风管井、第二热区排风管井、第一冷区送风管井、第一冷区排风管井、第一卫生区排风管井的地上一层;所述大厅为厂房进出口通道,所述第二走廊设有通往核废物厂房和电气厂房的通道;
设有冷区送风机房、冷区排风机房、热区送风机房、热区排风机房、配电间、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间、第三电缆间、第三正压送风管井、第三热区送风管井、第二热区排风管井、第二冷区送风管井、第二冷区排风管井、第二卫生区排风管井的地上二层;
设有加压机房、电梯机房、第四电缆间、第四正压送风管井、冷区排风小室、新风小室、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排风小室、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风冷机组的地上三层。
进一步,所述重要厂用水管廊A列中设有重要厂用水系统管道A列,所述重要厂用水管廊B列中设有重要厂用水系统管道B列;所述污水提升站设有污水泵及相应阀门、管道;所述放射性废水储罐间设有放射性废水储罐、放射性废水泵及相应阀门、管道。
进一步,所述地下一层还设有第一冷更衣室、第一淋浴间、第一热更衣室、第一卫生间、第二热更衣室、第二冷更衣室、第二淋浴间、第二卫生间、第一去污间、第二去污间、工具间。
进一步,所述地上一层还设有第三冷更衣室、第三淋浴间、第三热更衣室、工具存放间、更衣室、第三卫生间、第三去污间,前室;所述第三热更衣室设有控制区入口通道;所述前室设有通往电气厂房通道。
进一步,所述冷区送风机房设有冷区送风设备;所述冷区排风机房设有冷区排风设备;所述热区送风机房设有热区送风设备;所述热区排风机房设有热区排风设备;所述配电间设有电气设备;所述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间设有水冷机组、冷水泵、冷冻水系统管道及阀门、设备冷却水系统管道及阀门。
进一步,所述加压机房设有通风设备;所述电梯机房设有电梯设备;所述冷区排风小室设有冷区排风设备;所述新风小室设有通风设备,所述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排风小室设有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排风设备;在所述地上三层的所述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风冷机组设有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风冷机组设备、管道及阀门。
进一步,
所述地下二层设有第一楼梯间;
所述地下一层设有第二楼梯间、第三楼梯间、第一电梯间、第二电梯间;
所述地上一层设有第四楼梯间、第五楼梯间、第三电梯间、第四电梯间;
所述地上二层设有第六楼梯间、第七楼梯间、第五电梯间、第六电梯间;
所述地上三层设有第八楼梯间;
所述第一楼梯间、第三楼梯间、第五楼梯间、第七楼梯间构成第一楼梯;所述第五楼梯间设有厂房应急出口;
所述第二楼梯间、第四楼梯间、第六楼梯间、第八楼梯间构成第二楼梯,所述第二楼梯作为厂房的逃生通道;
所述第一电梯间、第三电梯间、第五电梯间构成第一电梯井;
所述第二电梯间、第四电梯间、第六电梯间构成第二电梯井。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缆间、第二电缆间、第三电缆间、第四电缆间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并设有电缆。
进一步,
所述第一正压送风管井、第二正压送风管井、第三正压送风管井、第四正压送风管井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正压送风管道,所述正压送风管道为第二楼梯提供正压送风;
所述第一热区送风管井、第二热区送风管井、第三热区送风管井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热区送风管道;
所述第一热区排风管井、第二热区排风管井、第三热区排风管井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热区排风管道;
所述第一冷区送风管井、第二冷区送风管井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冷区送风管道;
所述第一冷区排风管井、第二冷区排风管井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冷区排风管道;
所述第一卫生区排风管井、第二卫生区排风管井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卫生区排风管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分区布置、空间分隔或实体屏障的方法,设置正常运行期间卫生出入口、大修期间卫生出入口以及人员快速通道,优化工作人员控制区出入口通道及房间布置,有效降低了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使核电站核岛控制区出入控制功能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保障了人员与环境的安全,并便于统一管理;通过对重要厂用水管廊分A/B列布置,使重要厂用水系统管道完全实体隔离,可避免内部灾害由一个系列影响到另一个系列;将电站污水系统、放射性废水回收系统、人员通行厂房冷冻水系统、设备冷却水系统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及电气设施、通风设施、厂房辅助设施进行分隔和保护,保证了设施之间的独立性,满足设备检修、安装和通行的要求,提高了电厂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地下二层的总体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地下一层的总体布置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地上一层的总体布置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地上二层的总体布置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地上三层的总体布置图;
图中:101-重要厂用水管廊A列,102-重要厂用水管廊B列,106-污水提升站,110-放射性废水储罐间,186-第一楼梯间,201-第一冷更衣室,202-第一淋浴间,203-第一钥匙分发区,206-第一热更衣室,207-剂量值班室,208-第一卫生间,209-第二热更衣室,210-第二冷更衣室,211-第二淋浴间,212-第二卫生间,214-现场辐射防护办公室,216-第一控制区出口通道,217-第一去污间,218-第二去污间,219-第二控制区出口通道,221-工具间,222-第一污染工作服收集间,271-第一走廊,280-第一电梯间,282-第二楼梯间,284-第二电梯间,286-第三楼梯间,290-第一电缆间,292-第一正压送风管井,293-第一热区送风管井,294-第一热区排风管井,301-第二钥匙分发区,302、306-第三冷更衣室,303、307-第三淋浴间,304-第三热更衣室,305-停堆检修期剂量值班室,308-工具存放间,309-更衣室,310-第三控制区出口通道,311、313-第三卫生间,312-第三去污间,314-停堆检修期综合办公室,315-第二污染工作服收集间,370-大厅,371-第二走廊,380-第三电梯间,381-前室,382-第四楼梯间,384-第四电梯间,386-第五楼梯间,390-第二电缆间,392-第二正压送风管井,393-第二热区送风管井,394-第二热区排风管井,395-第一冷区送风管井,396-第一冷区排风管井,397第一卫生区排风管井,401-冷区送风机房,402-冷区排风机房,403-热区送风机房,404-热区排风机房,406-配电间,407-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间,480-第五电梯间,482-第六楼梯间,484-第六电梯间,486-第七楼梯间,490-第三电缆间,492-第三正压送风管井,493-第三热区送风管井,494-第三热区排风管井,495-第二冷区送风管井,496-第二冷区排风管井,497-第二卫生区排风管井,500-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风冷机组,501-加压机房,580-电梯机房,582-第八楼梯间,590-第四电缆间,592-第四正压送风管井,593-冷区排风小室,594-新风小室,596-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排风小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人员通行厂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I类建筑物,设计采用0.3g地震加速度值,这种设计结构增强了厂房的抗震能力。人员通行厂房由下至上共5层,其中地下有二层、地上有三层,采用该结构的厂房布置,能够使厂房内的工艺设施、电气设施、通风设施及辅助设施的布置更加合理,并且能够防止控制区内的放射性物质扩散到控制区以外的区域,保障人员与环境的安全,具体布置如下:
地下二层(如图1所示),设有如下房间:
重要厂用水管廊A列101,布置有重要厂用水系统A列管道;
重要厂用水管廊B列102,布置有重要厂用水系统B列管道;
污水提升站106,布置有污水泵及相应阀门、管道;
放射性废水储罐间110,布置有放射性废水储罐、放射性废水泵及相应阀门、管道。
地下一层(如图2所示),设有如下房间:
第一冷更衣室201,为男更衣室,布置有衣物柜;
第一淋浴间202,为男淋浴间,布置有淋浴设施及洗手盆;
第一钥匙分发区203,设有钥匙分发室;
第一热更衣室206,为男更衣室、也作为正常运行期间男性工作人员控制区入口通道,布置有入口剂量计读出器、入口三角闸门、男性工作人员热更衣室衣物柜;
剂量值班室207;
第一卫生间208,为男卫生间,布置有厕所及洗手盆;
第二热更衣室209,为女更衣室,也作为正常运行期间女性工作人员控制区入口通道,布置有入口剂量计读出器、入口三角闸门、女性工作人员热更衣室衣物柜;
第二冷更衣室210,为女更衣室,布置有衣物柜;
第二淋浴间211,为女淋浴间,布置有淋浴设施及洗手盆;
第二卫生间212,为女卫生间,布置有厕所及洗手盆;
现场辐射防护办公室214;
第一控制区出口通道216,为男员工通道,为正常运行期间男性工作人员控制区出口通道,布置有C1门、C2门、小物品污染检测仪、出口剂量计读出器、出口三角闸门;
第一去污间217,第二去污间218,布置有去污用品和器具;
第二控制区出口通道219,为女员工通道,也作为正常运行期间女性工作人员控制区出口通道,布置有C2门、出口剂量计读出器、出口三角闸门;
工具间221,布置有工具存放架;
第一污染工作服收集间222,布置有污染工作服收集容器;
第一走廊271,设有通往核废物厂房的通道;
第一电缆间290,布置有电缆;
第一正压送风管井292,设为楼梯间正压送风管道;
第一热区送风管井293,设为控制区送风管道;
第一热区排风管井294,设为控制区排风管道。
地上一层(如图3所示),设有如下房间:
第二钥匙分发区301,布置有钥匙分发室;
第三冷更衣室,为男更衣室,由302、306两个房间组成,布置有有停堆检修期男性工作人员冷更衣室;
第三淋浴间,由303、307两个房间组成,布置有淋浴设施及洗手盆;
第三热更衣室304,为男更衣室,也做为停堆检修期间控制区入口通道,布置有入口剂量计读出器、入口三角闸门、男性工作人员热更衣室衣物柜;
停堆检修期剂量值班室305;
工具存放间308,布置有工具存放架;
更衣室309,也作为参观人员控制区入口/出口通道,布置有入口/出口剂量计读出器、入口/出口三角闸门、C1门、;
第三控制区出口通道310,为停堆检修期间控制区出口通道,布置有C1门、C2门、小物品污染检测仪、出口剂量计读出器、出口三角闸门;
第三卫生间,由311、313两个房间组成,布置有厕所及洗手盆;
第三去污间312,布置有去污用品及器具;
停堆检修期综合办公室314;
第二污染工作服收集间315,布置有污染工作服收集容器;
大厅370,也作为厂房进出口通道,设有厂房的出入口;
第二走廊371,设有通往核废物厂房和电气厂房的通道;
前室381,设有通往电气厂房的通道;
第二电缆间390,布置有电缆;
第二正压送风管井392,设为正压送风管道;
第二热区送风管井393,设为热区送风管道;
第二热区排风管井394,设为热区排风管道;
第一冷区送风管井395,设为冷区送风管道;
第一冷区排风管井396,设为冷区排风管道;
第一卫生区排风管井397,设为卫生区排风管道。
地上二层(如图4所示),设有如下房间:
冷区送风机房401,布置有冷区送风设备;
冷区排风机房402,布置有冷区排风设备;
热区送风机房403,布置有热区送风设备;
热区排风机房404,布置有热区排风设备;
配电间406,布置有电气设备;
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间407,布置有水冷机组、冷水泵、冷冻水系统管道及阀门、设备冷却水系统管道及阀门;
第三电缆间490,布置有电缆;
第三正压送风管井492,布置有正压送风管道;
第三热区送风管井493,设为热区送风管道;
第三热区排风管井494,设为热区排风管道;
第二冷区送风管井495,设为冷区送风管道;
第二冷区排风管井496,设为冷区排风管道;
第二卫生区排风管井497,设为卫生区排风管道。
地上三层(如图5所示),设有如下房间:
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风冷机组500(位于屋面上),布置有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风冷机组设备、管道及阀门;
加压机房501,布置有通风设备;
电梯机房580,布置有电梯设备;
第四电缆间590,布置有电缆;
第四正压送风管井592,布置有正压送风管道;
冷区排风小室593,设有冷区排风设备;
新风小室594,设有通风设备;
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排风小室596,布置有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排风设备。
此外,还包括各层设置的楼梯间、电梯间,具体如下:
地下二层设有第一楼梯间186;
地下一层设有第二楼梯间282、第三楼梯间286、第一电梯间280、第二电梯间284;
地上一层设有第四楼梯间382、第五楼梯间386、第三电梯间380、第四电梯间384;
地上二层设有第六楼梯间482、第七楼梯间486、第五电梯间480、第六电梯间484;
地上三层设有第八楼梯间582;
第一楼梯间186、第三楼梯间286、第五楼梯间386、第七楼梯间486构成第一楼梯;第五楼梯间386设有厂房应急出口;
第二楼梯间282、第四楼梯间382、第六楼梯间482、第八楼梯间582构成第二楼梯,第二楼梯作为厂房的逃生通道;
第一电梯间280、第三电梯间380、第五电梯间480构成第一电梯井;
第二电梯间284、第四电梯间384、第六电梯间484构成第二电梯井。
各层的电缆间、送风管井和管井的设置如下:
第一电缆间290、第二电缆间390、第三电缆间490、第四电缆间590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并设有电缆;
第一正压送风管井292、第二正压送风管井392、第三正压送风管井492、第四正压送风管井592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正压送风管道。
第一热区送风管井293、第二热区送风管井393、第三热区送风管井493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热区送风管道;
第一热区排风管井294、第二热区排风管井394、第三热区排风管井494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热区排风管道;
第一冷区送风管井395、第二冷区送风管井495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冷区送风管道;
第一冷区排风管井396、第二冷区排风管井496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冷区排风管道;
第一卫生区排风管井397、第二卫生区排风管井497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卫生区排风管道;
本发明的厂房主要布置核岛厂房的控制区出入口以及人员通行厂房的工艺设施、电气设施、通风设施、辅助设施等。核岛厂房的控制区出入口分别设有正常运行期间通道、停堆检修期间通道和参观人员快速通道,用以控制管理人员进出辐射控制区和小量取样样品的运输,包括为人员进入控制区前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物品、监测离开控制区人员和随身携带物件的放射性污染状况以及对受污染的人员和物件进行去污处理等。本发明的控制区出入口设计合理,人员进入控制区后的辐射安全风险可控,受到污染后能够采取处理措施,从而防止控制区内的放射性物质扩散到控制区以外,保障人员与环境安全。
本发明采用实体屏蔽的方式,在满足规范要求、确保厂房内各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将所属设备合理地布置在厂房内;利用分区布置、空间分隔或实体屏障的方法将工艺设施、控制区出入口设施、电气设施、通风设施及厂房辅助设施进行分隔和保护,保证了核岛设施的功能性,提高了电厂的可靠性;同时设置清洁卫生区、划分放射性控制区,在区域内设置人员通道和设备吊装洞,以提供一种可广泛应用于三代核电机组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的技术创新范围。

Claims (9)

1.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人员通行厂房包括:
设有重要厂用水管廊A列(101)、重要厂用水管廊B列(102)、污水提升站(106)、放射性废水储罐间(110)的地下二层;
设有第一钥匙分发区(203)、剂量值班室(207)、现场辐射防护办公室(214)、第一控制区出口通道(216)、第二控制区出口通道(219)、第一污染工作服收集间(222)、第一走廊(271)、第一电缆间(290)、第一正压送风管井(292)、第一热区送风管井(293)、第一热区排风管井(294)的地下一层;
设有第二钥匙分发区(301)、停堆检修期剂量值班室(305)、第三控制区出口通道(310)、停堆检修期综合办公室(314)、第二污染工作服收集间(315)、大厅(370)、第二走廊(371)、第二电缆间(390)、第二正压送风管井(392)、第二热区送风管井(393)、第二热区排风管井(394)、第一冷区送风管井(395)、第一冷区排风管井(396)、第一卫生区排风管井(397)的地上一层;所述大厅(370)为厂房进出口通道,所述第二走廊(371)设有通往核废物厂房和电气厂房的通道;
设有冷区送风机房(401)、冷区排风机房(402)、热区送风机房(403)、热区排风机房(404)、配电间(406)、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间(407)、第三电缆间(490)、第三正压送风管井(492)、第三热区送风管井(493)、第三热区排风管井(494)、第二冷区送风管井(495)、第二冷区排风管井(496)、第二卫生区排风管井(497)的地上二层;
设有加压机房(501)、电梯机房(580)、第四电缆间(590)、第四正压送风管井(592)、冷区排风小室(593)、新风小室(594)、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排风小室(596)、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风冷机组(500)的地上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重要厂用水管廊A列(101)中设有重要厂用水系统管道A列,所述重要厂用水管廊B列(102)中设有重要厂用水系统管道B列;所述污水提升站(106)设有污水泵及相应阀门、管道;所述放射性废水储罐间(110)设有放射性废水储罐、放射性废水泵及相应阀门、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地下一层还设有第一冷更衣室(201)、第一淋浴间(202)、第一热更衣室(206)、第一卫生间(208)、第二热更衣室(209)、第二冷更衣室(210)、第二淋浴间(211)、第二卫生间(212)、第一去污间(217)、第二去污间(218)、工具间(2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地上一层还设有第三冷更衣室(302、306)、第三淋浴间(303、307)、第三热更衣室(304)、工具存放间(308)、更衣室(309)、第三卫生间(311、313)、第三去污间(312),前室(381);所述第三热更衣室(304)设有控制区入口通道;所述前室(381)设有通往电气厂房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冷区送风机房(401)设有冷区送风设备;所述冷区排风机房(402)设有冷区排风设备;所述热区送风机房(403)设有热区送风设备;所述热区排风机房(404)设有热区排风设备;所述配电间(406)设有电气设备;所述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间(407)设有水冷机组、冷水泵、冷冻水系统管道及阀门、设备冷却水系统管道及阀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压机房(501)设有通风设备;所述电梯机房(580)设有电梯设备;所述冷区排风小室(593)设有冷区排风设备;所述新风小室(594)设有通风设备,所述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排风小室(596)设有人员通行厂房水冷机组排风设备;在所述地上三层的所述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风冷机组(500)设有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风冷机组设备、管道及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地下二层设有第一楼梯间(186);
所述地下一层设有第二楼梯间(282)、第三楼梯间(286)、第一电梯间(280)、第二电梯间(284);
所述地上一层设有第四楼梯间(382)、第五楼梯间(386)、第三电梯间(380)、第四电梯间(384);
所述地上二层设有第六楼梯间(482)、第七楼梯间(486)、第五电梯间(480)、第六电梯间(484);
所述地上三层设有第八楼梯间(582);
所述第一楼梯间(186)、第三楼梯间(286)、第五楼梯间(386)、第七楼梯间(486)构成第一楼梯;所述第五楼梯间(386)设有厂房应急出口;
所述第二楼梯间(282)、第四楼梯间(382)、第六楼梯间(482)、第八楼梯间(582)构成第二楼梯,所述第二楼梯作为厂房的逃生通道;
所述第一电梯间(280)、第三电梯间(380)、第五电梯间(480)构成第一电梯井;
所述第二电梯间(284)、第四电梯间(384)、第六电梯间(484)构成第二电梯井。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缆间(290)、第二电缆间(390)、第三电缆间(490)、第四电缆间(590)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并设有电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正压送风管井(292)、第二正压送风管井(392)、第三正压送风管井(492)、第四正压送风管井(592)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正压送风管道;
所述第一热区送风管井(293)、第二热区送风管井(393)、第三热区送风管井(493)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热区送风管道;
所述第一热区排风管井(294)、第二热区排风管井(394)、第三热区排风管井(494)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热区排风管道;
所述第一冷区送风管井(395)、第二冷区送风管井(495)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冷区送风管道;
所述第一冷区排风管井(396)、第二冷区排风管井(496)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冷区排风管道;
所述第一卫生区排风管井(397)、第二卫生区排风管井(497)位于各个楼层的同一位置,共同构成卫生区排风管道。
CN201910954893.6A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Active CN111081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4893.6A CN111081403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4893.6A CN111081403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1403A true CN111081403A (zh) 2020-04-28
CN111081403B CN111081403B (zh) 2023-12-22

Family

ID=70310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4893.6A Active CN111081403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14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6064A (zh) * 2020-12-09 2021-04-2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气冷堆核电厂房的布置方法及厂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39055A (ko) * 2001-11-09 2003-05-17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원자력발전소의 방문객을 위한 관람 방법
CN104064234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核岛洞室群长廊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CN104131714A (zh) * 2014-06-30 2014-11-05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汽轮机厂房第一跨布置方法
US20180003056A1 (en) * 2014-06-13 2018-01-04 Changjiang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Construction layout for caverns of underground nuclear power plant
CN108597629A (zh) * 2018-03-22 2018-09-2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安全厂房的布置结构
CN109599201A (zh) * 2018-10-31 2019-04-09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主给水廊道区布置方法
CN110047606A (zh) * 2019-03-01 2019-07-2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燃料厂房的布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39055A (ko) * 2001-11-09 2003-05-17 한국수력원자력 주식회사 원자력발전소의 방문객을 위한 관람 방법
CN104064234A (zh) * 2014-06-13 2014-09-2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核岛洞室群长廊形布置地下核电站
US20180003056A1 (en) * 2014-06-13 2018-01-04 Changjiang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Construction layout for caverns of underground nuclear power plant
CN104131714A (zh) * 2014-06-30 2014-11-05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汽轮机厂房第一跨布置方法
CN108597629A (zh) * 2018-03-22 2018-09-28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安全厂房的布置结构
CN109599201A (zh) * 2018-10-31 2019-04-09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主给水廊道区布置方法
CN110047606A (zh) * 2019-03-01 2019-07-2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燃料厂房的布置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6064A (zh) * 2020-12-09 2021-04-2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气冷堆核电厂房的布置方法及厂房
CN112696064B (zh) * 2020-12-09 2022-05-13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气冷堆核电厂房的布置方法及厂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1403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7606B (zh) 一种核电站燃料厂房的布置结构
Chen et al.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indoor and outdoor air environments of the COVID-19 emergency hospital
CN103276749B (zh)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系统
CN111081403B (zh) 一种核电站人员通行厂房的布置设计方法
CN104131714B (zh) 核电站汽轮机厂房第一跨布置方法
CN107137837A (zh) 地下核电厂防火分区设计方法
CN217711931U (zh) 一种更衣室布置结构
CN111878954A (zh) 非燃气管线舱室的管廊通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1503916A (zh) 一种模块化厂房结构
CN109646832B (zh) 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逃生系统及其逃生方法
CN113187269A (zh) 一种pet检查中心平面布局结构
CN209719858U (zh) 海洋核动力平台洗消室
CN111599501B (zh) 一种核电站核辅助厂房核废液系统的布置方法
CA2727487C (en) Nuclear reactor plant with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and tooling management facilities
CN205688578U (zh) 分离式钢架玻璃建筑
CN110534222A (zh) 一种核电机组完全卸料后的核安全控制方法
JP3614536B2 (ja) 放射線管理区域内設置ハウス
CN211622782U (zh) 一种用于网格服务站与变电站的建筑物
Zheng Design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Emergency Fever Clinic of a Hospital in Longyan
CN219825463U (zh) 全地埋式供水厂安全保障结构
CN215254876U (zh) 双通道人员洗消方舱
JP2014009581A (ja) 多層建築物
Yunzhe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Pollution Isolation of Civil Air Defenc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hapman Elevator design for the 21st century: design criteria for elevators when used as the primary means of evacuation during fire emergencies
Walters Some Considerations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Laboratory for Work with Alpha Active Materi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