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1363A - 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1363A
CN111081363A CN201911340711.2A CN201911340711A CN111081363A CN 111081363 A CN111081363 A CN 111081363A CN 201911340711 A CN201911340711 A CN 201911340711A CN 111081363 A CN111081363 A CN 111081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ty information
patient
observation
emergency
certific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07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1363B (zh
Inventor
周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hai Kangx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ghai Kangx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hai Kangx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ghai Kangx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07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1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1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1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1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1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4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l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包括急诊处系统、登记处系统、收费处系统、护士站系统和医生站系统。急诊处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并据此开立急诊留观许可证;登记处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入观登记证明;收费处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入观预交费证明;护士站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入观登记证明和入观预交费证明作接诊处理,将诊疗数据发送给医生站系统,并根据出观医嘱,结合收费处系统和登记处系统,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医生站系统接收并展示诊疗数据,将出观医嘱发送给护士站系统。可见,本方案能够实现急诊留观管理。

Description

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急诊主要进行紧急救治和抢救,一般病人的病症较重,对医务人员的要求高,在进行大的医疗行动(如手术)后,比门诊更容易出现意外,甚至失去患者的生命。留观,即留院观察,通常指病人在病情未稳定时,医生采取的观察病人身体情况的措施。
急诊留观是医院急诊部门中的一类医嘱,是确认医疗行动成功的最后一道保障,如果医疗行动失败,在留观时被发现,医护人员就可以给予及时的救治,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挽救病人的生命。可见,急诊留观管理尤为重要,但目前尚未对急诊留观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急诊留观管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包括:
急诊处系统、登记处系统、收费处系统、护士站系统和医生站系统;
其中,所述急诊处系统,用于获取患者身份信息;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请求;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证;
所述登记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登记证明;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预交费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诊疗数据;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发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和所述登记处系统,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
所述医生站系统,用于接收并展示所述护士站系统发来的所述诊疗数据;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医嘱,将所述出观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急诊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通知,分别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和所述收费处系统;
所述登记处系统,用于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登记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预交费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或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已登记通知和所述已预交费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核算对应于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费用值,将所述出观费用值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待核销证明;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通知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出观待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费用值,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已核销证明;
所述登记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出观已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通知,作出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登记证明。
进一步地,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设置针对急诊留观的第一号段和针对门诊住院的第二号段;
其中,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有流水账号,该流水账号中的标识值在所述第一号段中。
进一步地,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设置欠费警戒规则,所述欠费警戒规则中限定了患者费用类别、预交费金额和欠费警戒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患者费用类别和预交费金额,结合所述欠费警戒规则,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欠费警戒值;
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诊疗数据,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的剩余值作实时更新;实时监测所述剩余值是否达到所述目标欠费警戒值,若是,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续费提醒。
进一步地,所述医生站系统,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药品医嘱和/或检测化验类医嘱,将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取药证明;根据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检测化验证明;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并结合预设的计费规则,生成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计费信息;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作扣费处理;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所述计费信息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接收所述计费信息;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持有人的医保信息;根据所述医保信息,判断所述持有人是否为医保患者,若是,将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发送给外部的医保系统,以触发所述医保系统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而返回医保结算结果,根据所述医保结算结果,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若否,根据所述计费信息,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急诊留观管理方法,包括:
急诊处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请求,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证;
登记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登记证明;
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预交费证明;
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
所述护士站系统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诊疗数据;
医生站系统接收并展示所述护士站系统发来的所述诊疗数据;
所述医生站系统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医嘱,将所述出观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发来的所述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和所述登记处系统,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急诊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通知,分别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和所述收费处系统;
所述登记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包括:所述登记处系统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
在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之后,进一步包括:所述登记处系统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登记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包括:所述收费处系统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
在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之后,进一步包括: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预交费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包括:所述护士站系统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或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已登记通知和所述已预交费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发来的所述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和所述登记处系统,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包括: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核算对应于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费用值,将所述出观费用值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待核销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通知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待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费用值,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已核销证明;
所述登记处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已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通知,作出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登记证明。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收费处系统设置针对急诊留观的第一号段和针对门诊住院的第二号段;
其中,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有流水账号,该流水账号中的标识值在所述第一号段中。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收费处系统设置欠费警戒规则,所述欠费警戒规则中限定了患者费用类别、预交费金额和欠费警戒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患者费用类别和预交费金额,结合所述欠费警戒规则,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欠费警戒值;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诊疗数据,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的剩余值作实时更新;
所述护士站实时监测所述剩余值是否达到所述目标欠费警戒值,若是,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续费提醒。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医生站系统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药品医嘱和/或检测化验类医嘱,将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取药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检测化验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并结合预设的计费规则,生成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计费信息,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作扣费处理;
其中,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发来的所述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和所述登记处系统,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包括: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所述计费信息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接收所述计费信息,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持有人的医保信息,根据所述医保信息,判断所述持有人是否为医保患者,若是,将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发送给外部的医保系统,以触发所述医保系统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而返回医保结算结果,根据所述医保结算结果,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若否,根据所述计费信息,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
本发明提供了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包括急诊处系统、登记处系统、收费处系统、护士站系统和医生站系统。急诊处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并据此开立急诊留观许可证;登记处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入观登记证明;收费处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入观预交费证明;护士站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入观登记证明和入观预交费证明作接诊处理,将诊疗数据发送给医生站系统,并根据出观医嘱,结合收费处系统和登记处系统,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医生站系统接收并展示诊疗数据,将出观医嘱发送给护士站系统。可见,本发明能够实现急诊留观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急诊留观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急诊留观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可以包括:
急诊处系统101、登记处系统102、收费处系统103、护士站系统104和医生站系统105;
其中,所述急诊处系统101,用于获取患者身份信息;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请求;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证;
所述登记处系统102,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登记证明;
所述收费处系统103,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预交费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104,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诊疗数据;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105发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103和所述登记处系统102,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
所述医生站系统105,用于接收并展示所述护士站系统104发来的所述诊疗数据;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医嘱,将所述出观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1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包括急诊处系统、登记处系统、收费处系统、护士站系统和医生站系统。急诊处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并据此开立急诊留观许可证;登记处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入观登记证明;收费处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入观预交费证明;护士站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入观登记证明和入观预交费证明作接诊处理,将诊疗数据发送给医生站系统,并根据出观医嘱,结合收费处系统和登记处系统,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医生站系统接收并展示诊疗数据,将出观医嘱发送给护士站系统。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急诊留观管理。
与门诊住院管理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是对患者急诊后的留院观察进行管理,可以满足急诊留观病房医务、护理、财务等业务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急诊处系统为医院的门急诊的操作系统,急诊处系统不同于医院门诊的门诊系统,以及不同于医院门诊住院的住院系统。
首先,患者可以到门急诊就诊,就诊后需要留院观察时,医生可与患者间做好充分沟通,从而可以通过急诊处系统为患者开具急诊留观许可证。由于急诊留观许可证为不同患者急诊留观时的标识性凭证,故通常可以携带有患者的身份信息。因此,在开具急诊留观许可证之前,急诊处系统可以对患者身份信息进行获取。这一患者身份信息可以为患者的身份证号,也可以为身份证号与患者姓名、患者联系方式等的综合,以及可以为医院根据患者的身份证号,为不同患者所分配的内部标识号码等。患者身份信息的获取,通常可以通过在信息识别仪器上,刷身份证、医保卡或手动输入等方式来实现。
获取到患者身份信息后,即可由门急诊的医生向急诊处系统下发急诊留观请求,急诊处系统根据该急诊留观请求可开立急诊留观许可证。该急诊留观许可证上携带有患者身份信息,可以作为患者后续入观、缴费等的凭证。通常情况下,急诊留观许可证上可以印制有与患者身份信息相对应的条形码等,扫码设备通过扫描条形码,即可获取到患者身份信息,以对不同患者作准确区分。患者拿到急诊留观许可证后,即可去登记处登记,去收费处预交费。
患者持急诊留观许可证到达登记处后,登记处系统可获取到急诊留观许可证上的患者身份信息,即认为该患者身份信息的持有人可以作入观登记,故为其开立入观登记证明,以证明其已登记。与急诊留观许可证相同,入观登记证明同样携带有患者身份信息,以对不同患者作准确区分。
患者持急诊留观许可证到达收费处后,收费处系统可获取到急诊留观许可证上的患者身份信息,即认为该患者身份信息的持有人可以作入观预交费,故为其开立入观预交费证明,以证明其已预交费。与急诊留观许可证相同,入观预交费证明同样携带有患者身份信息,以对不同患者作准确区分。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入观登记和入观预交费的顺序不作限定。当然,基于不同的实际应用需求,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限定先入观登记后才可入观预交费。如此,收费处的收费人员可以人为查看要求预交费的患者是否具有入观登记证明,并将查看结果录入收费处系统,也可以通过收费处系统来查看,比如可以分别获取患者所提供的急诊留观许可证和入观登记证明上的患者身份信息,信息相同时才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
患者拿到入观登记证明和入观预交费证明后,即可去护士站就诊。对应地,护士站系统可以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入观登记证明和入观预交费证明,为患者作接诊处理,比如为患者安排床位等。比如,护士站的护士可以人为查看患者提供的急诊留观许可证、入观登记证明和入观预交费证明,并将查看结果录入护士站系统,也可通过护士站系统来查看,只有三者所携带的患者身份信息一致时才可接诊患者。
完成接诊处理后,护士站的护士即可根据医生指示及护理流程安排,为患者安排日常诊疗,相应的诊疗数据可以由护士手动输入护士站系统,比如,护士可以在电脑上书写护理记录单、体温单、评估单等,并上传至护士站系统,也可以由执行诊疗的仪器自动传递给护士站系统。当然,为区分不同患者,各个诊疗数据会针对有特定的患者身份信息。
护士站系统对诊疗数据按规定汇总后,即可发送给医生站系统,以便于医生查看患者的留观诊疗情况,并进行留观是否结束的合理评估。若评估结果为可以出观,医生即可开具出观医嘱并上传至医生站系统,再由医生站系统将出观医嘱转发给护士站系统。
护士站系统在收到出观医嘱后,即可结合收费处系统和登记处系统,分别为患者作出观费用核算和出观登记,以安排患者出观,自此完成急诊留观过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可以满足急诊留观病房医务、护理、财务等业务需求,梳理留观业务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急诊留观许可证、入观登记证明和入观预交费证明分别由急诊处、登记处和收费处发放,可被患者所持有,以分别作为可留观、已登记、已预交费的书面证据,且可用于后续流程的执行。
患者持有已有的书面证据到其他部门办理入观流程时,部门工作人员可作人为查验,查验通过后,部门的操作系统即可获取书面证据中所携带的患者身份信息,为患者下发其他书面证据。
考虑到书面证据会存在丢失、损坏、被恶意篡改、被恶意伪造等问题,故不同部门的操作系统间还可按需传递电子凭证,从而可以结合电子凭证和书面证据,以支持急诊留观流程的顺利、准确执行。
因此,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急诊处系统101,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通知,分别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102和所述收费处系统103;
所述登记处系统102,用于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登记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104;
所述收费处系统103,用于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预交费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104;
所述护士站系统104,用于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或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已登记通知和所述已预交费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急诊处系统开立急诊留观许可证的同时,还可分别向登记处系统和收费处系统发出针对相应患者身份信息的可留观通知。
患者持急诊留观许可证到登记处请求入观登记时,登记处系统首先可以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所携带的患者身份信息以明确是哪一患者,然后结合已接收到的可留观通知,来确认该患者是否可登记,确认通过时才会开立入观登记证明,并向护士站系统发出已登记通知。
患者持急诊留观许可证到收费处请求入观预交费时,收费处系统首先可以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所携带的患者身份信息以明确是哪一患者,然后结合已接收到的可留观通知,来确认该患者是否可预交费,确认通过时才会开立入观预交费证明,并向护士站系统发出已预交费通知。
患者到护士站后,护士站系统可以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入观登记证明、入观预交费证明中的任意一个来明确是哪一患者,然后结合已接收到的已登记通知和已预交费通知,来确认是否可接诊该患者。
详细地,各个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扫描书面证据上的条形码以获知患者身份信息,当书面证据丢失或损坏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获知患者身份信息。比如,患者身份信息为与患者身份证号相绑定的医院内部标识号码时,患者可以提供其身份证号,再由操作系统查找到相应的医院内部标识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间可传递电子凭证,并结合电子凭证来执行急诊留观流程,故可保证急诊留观流程的顺利、准确执行。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说明一种患者出观流程的可能实现方式,所以,所述护士站系统104,用于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核算对应于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费用值,将所述出观费用值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103,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待核销证明;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通知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102;
所述收费处系统103,用于根据所述出观待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费用值,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已核销证明;
所述登记处系统102,用于根据所述出观已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通知,作出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登记证明。
详细地,医生通过医生站系统可开立临时医嘱,也可开立长期医嘱。对于医嘱类型,可以有药品医嘱、检测化验类医嘱、出观医嘱。
详细地,护士站系统可对医嘱进行核对、审核、执行计费。对于日常需护士站系统收取的治疗、材料等费用,可使用护士站收费程序进行收费。
本发明实施例中,患者留观治疗环节结束后,可以由医生经医生站系统开立出观医嘱,护士站系统转抄出观医嘱后,核对患者费用,并支持出观费用核销、出观登记的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患者可出观时,护士站系统向登记处系统发送出观通知,以及根据患者的入观预交费情况,来核算其出观费用值并发送给收费处系统,以及开立出观待核销证明。患者可持出观待核销证明到收费处办理出观补退费。对应地,收费处系统根据收到的出观费用值和患者提供的出观待核销证明,为患者办理出观费用核销。
患者持出观已核销证明到登记处办理出观登记时,登记处系统根据护士站发来的出观通知和患者提供的出观已核销证明,为患者办理出观登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收费处系统在完成出观费用核销后,还可将携带有患者身份信息的已核销通知发送给登记处系统。对应地,登记处系统只有在接收到该已核销通知时,才作出观登记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间可传递电子凭证,并结合电子凭证来执行急诊留观流程,故可保证急诊留观流程的顺利、准确执行。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费处系统103,用于设置针对急诊留观的第一号段和针对门诊住院的第二号段;其中,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有流水账号,该流水账号中的标识值在所述第一号段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患者办理完毕入观登记手续后,收费处工作人员可收取患者预交金,同时打印入观预交金票据。其中,急诊留观预交金可以采用独立号段,从而可以避免与住院预交金混淆。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费处系统103,用于设置欠费警戒规则,所述欠费警戒规则中限定了患者费用类别、预交费金额和欠费警戒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患者费用类别和预交费金额,结合所述欠费警戒规则,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欠费警戒值;
所述护士站系统104,用于根据所述诊疗数据,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的剩余值作实时更新;实时监测所述剩余值是否达到所述目标欠费警戒值,若是,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续费提醒。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费处系统可根据患者费用类别及缴纳的预交金额,自动设定患者警戒线,允许患者留观期间可在一定范围内欠费。当欠费值达到相应警戒线时,护士站系统可发出续费提醒。经护士通知续费后,患者可到收费处进行续交费,续交的费用可实时同步到护士站系统。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医生站系统105,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药品医嘱和/或检测化验类医嘱,将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104;
所述护士站系统104,用于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取药证明;根据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检测化验证明;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并结合预设的计费规则,生成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计费信息;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作扣费处理;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所述计费信息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103;
所述收费处系统103,用于接收所述计费信息;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持有人的医保信息;根据所述医保信息,判断所述持有人是否为医保患者,若是,将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发送给外部的医保系统,以触发所述医保系统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而返回医保结算结果,根据所述医保结算结果,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若否,根据所述计费信息,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医生开立医嘱完毕后,护士可进行核对、审核并计费,若为药品医嘱,可直接到药房取药,若为检查化验类医嘱,可持申请单进行检查或预约。
医生开立出观医嘱后,护士站系统可将计费信息发送给收费处系统,以用于出观费用核销。非医保患者出观时,可直接根据计费信息作费用核销,而医保患者出观时,可先进行医保结算,并根据医保结算结果作费用核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医保办的医保系统完成医保费用审核,收费处系统可通过费用导入导出的方式,将费用一次性导入医保系统中,进行医保结算。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结算发票可使用门诊发票,但可采用单独号段,以避免与门诊收费发票混淆。
基于上述内容,考虑到急诊留观系统财务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在收费处系统中,可以对医院的急诊留观收入作单独处理。同时,医院所有住院收入报表中将不包括急诊留观收入,急诊留观收入采用专用报表作统计记录。比如,可以制作单独的急诊留观收费日报,日报样式可以同住院日报一致。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医院的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如此,可以根据医院的HERP系统与HIS接口来实现上述急诊留观管理系统,根据财务管理需求编写接口方案,从而满足财务账务管理需求。其中,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全拼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HERP中的H可以理解为高效的。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急诊留观业务要求,定制化急诊留观护理记录,以供护士站使用,定制化护理评估单,以实现自动显示评分等级、自动提取护理措施等功能,以及定制化开发其他护理病历。以及,可以根据急诊留观业务要求及相关管理规范,定制化医生用急诊留观病历。
综上所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急诊留观管理系统,患者急诊留观流程简洁不繁琐,患者无需频繁到缴费窗口挂号缴费;医生可以直观的浏览查看患者留观环节的病历信息;可涉及到留观许可、入观登记、入观预交费、护士接诊、医生诊疗、遵医嘱出观、医保结算、出观费用核销、出观登记等必要环节,急诊留观流程更加完善。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急诊留观管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急诊处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请求,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证。
步骤202:登记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登记证明。
步骤203: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预交费证明。
步骤204: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
步骤205:所述护士站系统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诊疗数据。
步骤206:医生站系统接收并展示所述护士站系统发来的所述诊疗数据。
步骤207:所述医生站系统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医嘱,将所述出观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步骤208: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发来的所述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和所述登记处系统,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201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急诊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通知,分别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和所述收费处系统;
在所述步骤202中,所述登记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包括:所述登记处系统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
在所述步骤202中,在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之后,进一步包括:所述登记处系统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登记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在所述步骤203中,所述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包括:所述收费处系统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
在所述步骤203中,在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之后,进一步包括: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预交费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步骤204包括:所述护士站系统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或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已登记通知和所述已预交费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08包括: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核算对应于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费用值,将所述出观费用值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待核销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通知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待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费用值,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已核销证明;
所述登记处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已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通知,作出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登记证明。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203之前,进一步包括:所述收费处系统设置针对急诊留观的第一号段和针对门诊住院的第二号段;
其中,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有流水账号,该流水账号中的标识值在所述第一号段中。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所述收费处系统设置欠费警戒规则,所述欠费警戒规则中限定了患者费用类别、预交费金额和欠费警戒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患者费用类别和预交费金额,结合所述欠费警戒规则,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欠费警戒值;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诊疗数据,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的剩余值作实时更新;
所述护士站实时监测所述剩余值是否达到所述目标欠费警戒值,若是,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续费提醒。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
所述医生站系统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药品医嘱和/或检测化验类医嘱,将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取药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检测化验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并结合预设的计费规则,生成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计费信息,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作扣费处理;
其中,
所述步骤208包括: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所述计费信息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接收所述计费信息,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持有人的医保信息,根据所述医保信息,判断所述持有人是否为医保患者,若是,将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发送给外部的医保系统,以触发所述医保系统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而返回医保结算结果,根据所述医保结算结果,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若否,根据所述计费信息,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
上述方法内的各操作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系统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至少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中,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包括急诊处系统、登记处系统、收费处系统、护士站系统和医生站系统。急诊处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并据此开立急诊留观许可证;登记处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入观登记证明;收费处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入观预交费证明;护士站系统根据急诊留观许可证、入观登记证明和入观预交费证明作接诊处理,将诊疗数据发送给医生站系统,并根据出观医嘱,结合收费处系统和登记处系统,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医生站系统接收并展示诊疗数据,将出观医嘱发送给护士站系统。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急诊留观管理。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可以满足急诊留观病房医务、护理、财务等业务需求,梳理留观业务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3、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系统间可传递电子凭证,并结合电子凭证来执行急诊留观流程,故可保证急诊留观流程的顺利、准确执行。
4、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急诊留观管理系统,患者急诊留观流程简洁不繁琐,患者无需频繁到缴费窗口挂号缴费;医生可以直观的浏览查看患者留观环节的病历信息;可涉及到留观许可、入观登记、入观预交费、护士接诊、医生诊疗、遵医嘱出观、医保结算、出观费用核销、出观登记等必要环节,急诊留观流程更加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流程和各系统结构图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模块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模块。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系统结构可以是物理结构,也可以是逻辑结构,即,有些模块可能由同一物理实体实现,或者,有些模块可能分由多个物理实体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独立设备中的某些部件共同实现。
以上各实施例中,硬件单元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或电气方式实现。例如,一个硬件单元可以包括永久性专用的电路或逻辑(如专门的处理器,FPGA或ASIC)来完成相应操作。硬件单元还可以包括可编程逻辑或电路(如通用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处理器),可以由软件进行临时的设置以完成相应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机械方式、或专用的永久性电路、或者临时设置的电路)可以基于成本和时间上的考虑来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上文通过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展示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已揭示的实施例,基与上述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可以组合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代码审核手段得到本发明更多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急诊处系统、登记处系统、收费处系统、护士站系统和医生站系统;
其中,所述急诊处系统,用于获取患者身份信息;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请求;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证;
所述登记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登记证明;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预交费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诊疗数据;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发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和所述登记处系统,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
所述医生站系统,用于接收并展示所述护士站系统发来的所述诊疗数据;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医嘱,将所述出观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急诊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通知,分别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和所述收费处系统;
所述登记处系统,用于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登记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预交费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或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已登记通知和所述已预交费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核算对应于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费用值,将所述出观费用值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待核销证明;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通知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出观待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费用值,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已核销证明;
所述登记处系统,用于根据所述出观已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通知,作出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登记证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设置针对急诊留观的第一号段和针对门诊住院的第二号段;
其中,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有流水账号,该流水账号中的标识值在所述第一号段中;
和/或,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设置欠费警戒规则,所述欠费警戒规则中限定了患者费用类别、预交费金额和欠费警戒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患者费用类别和预交费金额,结合所述欠费警戒规则,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欠费警戒值;
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诊疗数据,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的剩余值作实时更新;实时监测所述剩余值是否达到所述目标欠费警戒值,若是,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续费提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生站系统,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药品医嘱和/或检测化验类医嘱,将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取药证明;根据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检测化验证明;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并结合预设的计费规则,生成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计费信息;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作扣费处理;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所述计费信息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用于接收所述计费信息;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持有人的医保信息;根据所述医保信息,判断所述持有人是否为医保患者,若是,将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发送给外部的医保系统,以触发所述医保系统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而返回医保结算结果,根据所述医保结算结果,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若否,根据所述计费信息,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
6.急诊留观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急诊处系统获取患者身份信息,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请求,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证;
登记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登记证明;
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入观预交费证明;
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
所述护士站系统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诊疗数据;
医生站系统接收并展示所述护士站系统发来的所述诊疗数据;
所述医生站系统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医嘱,将所述出观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发来的所述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和所述登记处系统,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急诊留观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所述急诊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请求,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急诊留观许可通知,分别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和所述收费处系统;
所述登记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包括:所述登记处系统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
在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登记处理之后,进一步包括:所述登记处系统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登记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包括:所述收费处系统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急诊留观许可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
在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入观预交费处理之后,进一步包括: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已预交费通知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包括:所述护士站系统获取所述急诊留观许可证、所述入观登记证明或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的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已登记通知和所述已预交费通知,若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接诊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急诊留观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发来的所述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和所述登记处系统,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包括: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和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核算对应于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费用值,将所述出观费用值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待核销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通知发送给所述登记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待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费用值,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已核销证明;
所述登记处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已核销证明和所述出观通知,作出观登记处理,并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出观登记证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急诊留观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所述收费处系统设置针对急诊留观的第一号段和针对门诊住院的第二号段;
其中,所述入观预交费证明中有流水账号,该流水账号中的标识值在所述第一号段中;
和/或,
进一步包括:
所述收费处系统设置欠费警戒规则,所述欠费警戒规则中限定了患者费用类别、预交费金额和欠费警戒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收费处系统根据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患者费用类别和预交费金额,结合所述欠费警戒规则,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欠费警戒值;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诊疗数据,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的剩余值作实时更新;
所述护士站实时监测所述剩余值是否达到所述目标欠费警戒值,若是,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作续费提醒。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所述的急诊留观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
所述医生站系统接收外部输入的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药品医嘱和/或检测化验类医嘱,将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发送给所述护士站系统;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取药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开立携带有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检测化验证明;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药品医嘱和/或所述检测化验类医嘱,并结合预设的计费规则,生成针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计费信息,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预交费金额作扣费处理;
其中,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医生站系统发来的所述出观医嘱,结合所述收费处系统和所述登记处系统,对所述患者身份信息分别作出观费用核算处理和出观登记处理,包括:
所述护士站系统根据所述出观医嘱,将所述计费信息发送给所述收费处系统;
所述收费处系统接收所述计费信息,确定所述患者身份信息的持有人的医保信息,根据所述医保信息,判断所述持有人是否为医保患者,若是,将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发送给外部的医保系统,以触发所述医保系统根据所述计费信息和所述医保信息而返回医保结算结果,根据所述医保结算结果,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若否,根据所述计费信息,作出观费用核销处理。
CN201911340711.2A 2019-12-23 2019-12-23 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081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0711.2A CN111081363B (zh) 2019-12-23 2019-12-23 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0711.2A CN111081363B (zh) 2019-12-23 2019-12-23 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1363A true CN111081363A (zh) 2020-04-28
CN111081363B CN111081363B (zh) 2023-03-28

Family

ID=70316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0711.2A Active CN111081363B (zh) 2019-12-23 2019-12-23 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13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9452A (zh) * 2020-05-18 2020-08-28 河北东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急诊留观信息系统
CN113901415A (zh) * 2020-06-22 2022-01-07 苏州沈苏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识别判断治疗后患者留观时间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2480A1 (en) * 2000-08-29 2002-06-27 Riff Kenneth M. Medical device systems implemented network scheme for remote patient management
JP2002269230A (ja) * 2001-03-14 2002-09-2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医療機関内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と医療機関内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5809599A (zh) * 2016-03-21 2016-07-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急诊医疗信息系统
CN108597598A (zh) * 2018-07-16 2018-09-28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一种急诊分诊即挂号的信息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2480A1 (en) * 2000-08-29 2002-06-27 Riff Kenneth M. Medical device systems implemented network scheme for remote patient management
JP2002269230A (ja) * 2001-03-14 2002-09-2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医療機関内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と医療機関内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05809599A (zh) * 2016-03-21 2016-07-2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一种急诊医疗信息系统
CN108597598A (zh) * 2018-07-16 2018-09-28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一种急诊分诊即挂号的信息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AIK FARID ABDULL WAHAB: ""Nurse Station of Accid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USM"" *
张惠珺: ""基于B/S架构的医院门急诊管理系统研究""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9452A (zh) * 2020-05-18 2020-08-28 河北东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急诊留观信息系统
CN113901415A (zh) * 2020-06-22 2022-01-07 苏州沈苏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识别判断治疗后患者留观时间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3901415B (zh) * 2020-06-22 2024-04-12 沈苏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识别判断治疗后患者留观时间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1363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86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healthcare insurance fraud
US8126740B2 (e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case management system
US20040103062A1 (en) Method for accelerated provision of funds for medical insurance using a smart card
US20070299776A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medical fraud
US20120150562A1 (en) Health care product triage administered closed system
JP4490324B2 (ja) 医療費会計処理システム
CN111081363B (zh) 急诊留观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037903A (zh) 在线问诊开药系统
US2021022549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program
US20050152520A1 (en) Method, system, and software for analysis of a billing process
JP2014157416A (ja) 診療支援システム、診療支援方法及び診療支援プログラム
US20140288958A1 (en) Healthcare point of service adjudication and payment system
US200901574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ccelerated health care claim payment
CN110379523A (zh) 基于云平台的红外远程看病方法及系统
US200801405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healthcare insurance fraud
JP2002269230A (ja) 医療機関内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と医療機関内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2652407A (zh) 互联网医院诊疗信息的筛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63623A (zh) 临床试验业务与常规临床业务的系统融合
KR100452793B1 (ko) 전자건강보험 카드를 이용한 건강보험 인증 시스템
JP2004252958A (ja) 健康保険等医療保険自己負担分の支払システム及び支払方法
CN107710250A (zh) 用于管理诊所的患者的系统和方法
KR20090025640A (ko) 요양급여 신고시스템 및 요양급여기관의요양급여청구서/신고시스템에 입력된 요양급여 데이터를이용한 요양급여비 평가방법
JP2001312556A (ja) 医療費支出に伴う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2400083B1 (ko) 의료비 부정청구 방지시스템
US1149475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paid 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