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8016B -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8016B
CN111078016B CN201911302238.9A CN201911302238A CN111078016B CN 111078016 B CN111078016 B CN 111078016B CN 201911302238 A CN201911302238 A CN 201911302238A CN 111078016 B CN111078016 B CN 1110780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ndition
operation body
threshold
detec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22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8016A (zh
Inventor
单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22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8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8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8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8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8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因为在正常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用户不会在靠近电子设备中预设传感器的位置处很长时间,所以,本方案中,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特定条件,且统计时长满足特定条件,表征该检测模块检测的信息出现错误,则输出检测模块异常的提示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一种使用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sensor(传感器)的设备已经产生。
该TOF sensor用于实现人的在位检测和人的接近自动唤醒功能。
但是,如果TOF sensor前的透光玻璃脏了(例如:粘上了咖啡或者果汁等污渍),那么TOF sensor就不会正确报告距离值以及人的在位状态。这会导致上依赖TOF sensor数据报告的某些功能(如省电、自动锁屏、自动唤醒)不能正常工作,使电子设备耗电增大,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或,
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其中,所述操作条件至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操作性有关,所述距离至少与所述姿态参数有关。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图像信息,以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范围与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获得所述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检测到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包含所述操作体符合条件的图像,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或,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符合第二阈值的统计时长的过程中,获得所述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定在所述统计时长内所述操作体为同一操作体,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还包括:获得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至少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的统计信息有关;
所述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且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一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或,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五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二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还包括:
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条件至少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及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有关。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所述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四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或,
获得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间隔第三阈值距离的第二图像和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间隔第一阈值距离的第一图像,若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完整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所述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四阈值、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三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或,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六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四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优选的,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开合角度修正第二条件和/或时长信息获得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以基于所述检测范围与操作体的姿态参数调整所述第二条件和所述第一条件。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一信息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第一信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输出模块,用于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块、存储器、处理器;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至少用于检测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位位置;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检测程序,所述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组指令集,所述指令集用于被调用并执行如上所述的检测方法。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因为在正常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用户不会在靠近电子设备中预设传感器的位置处很长时间,所以,本方案中,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特定条件,且统计时长满足特定条件,表征该检测模块检测的信息出现错误,则输出检测模块异常的提示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2的检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5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6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7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8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8中的场景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TOF实现人的在位检测和人的接近自动唤醒功能,是传感器基于设备发出经调制的近红外光,遇物体后反射,传感器通过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来换算被拍摄景物的距离。
如图1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场景示意图,包括:电子设备101、用户102,其中,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距离为L。本场景示意图中,该TOF sensor的安装位置是在电脑上边沿的内置摄像头的边上,用户进入该TOF sensor的检测范围内,则周期的报告人到TOFsensor的距离。
具体实施中,该TOF sensor可以从启动开始周期检测其检测范围的情况,也可以有障碍物进入到其检测范围后,才触发其周期检测其检测范围的情况。
其中,该检测范围内的情况包括:其检测范围内用户与TOF sensor的距离。
如图2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其中,电子设备检测与操作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具体的,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专门的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中,该检测模块可以是设置在电子设备上边沿的内置摄像头的边上的位置。
步骤S202: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其中,该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能够表征该操作体与电子设备之间处于某一相对位置维持的时间长度。
步骤S203: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具体的,该统计时长与该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并且该统计时长小于等于该检测时长。
具体的,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特定条件,且维持的时间满足一定的时间长度时,表征满足第一条件。
具体的,满足第一条件时,输出该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条件表征了该检测模块检测的结果出现错误,需要进行提示。
其中,该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用于提示检测模块检测错误等。
其中,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或,
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其中,所述操作条件至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操作性有关,所述距离至少与所述姿态参数有关。
具体的,该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包括操作者的姿态符合操作习惯或者标准。
具体实施中,由于操作体作为一个人,其身体占据该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较广,而具体使用过程中,操作体是通过头部(更加精确是眼睛)查看该电子设备中显示内容,因此,为了准确判断操作体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检测电子设备显示屏与操作体的头部之间的距离,具体实施中,优选是眼睛到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其中,操作体的姿态符合操作习惯或者标准时,其与电子设备的距离远大于该第一阈值,也就是说,该第一阈值是一个小于操作体正常使用电子设备时的距离值。
具体应用场景中,一般人到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使用距离大概是350~600mm(毫米)左右。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阈值可以取值为100mm。
其中,该第二阈值是一个较长的时间,如180S(秒)、300S等。
其中,如果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则表征,操作体的姿态符合操作习惯,但是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眼睛/头部距离小于正常的距离,而正常情况下,操作体的姿态符合操作习惯时,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眼睛/头部距离不可能小于正常的距离,或者说,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眼睛/头部距离小于正常的距离时,操作体的姿态不会符合操作习惯,该检测的结果二者相互矛盾,所以,判定该满足第二条件。
其中,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则表征,操作体的姿态符合操作习惯,但是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眼睛/头部距离小于正常的距离且维持了一段较长的时间,而正常情况下,操作体的姿态符合操作习惯时,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眼睛/头部距离不可能小于正常的距离,或者说,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眼睛/头部距离小于正常的距离时,操作体的姿态不会符合操作习惯,更不可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也就是说,该检测的结果二者相互矛盾,所以,判定该满足第一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条件表征了该检测模块检测的结果出现错误,需要进行提示。
其中,该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用于提示检测模块检测错误等。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出现该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可能是检测模块前设置的透光玻璃脏了,有污渍遮挡了检测的近红外光。
则该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建议清洁安装检测模块的位置。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因为在正常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用户不会在靠近电子设备中预设传感器的位置处很长时间,所以,本方案中,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特定条件,且统计时长满足特定条件,表征该检测模块检测的信息出现错误,则输出检测模块异常的提示信息。
如图3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S302: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其中,步骤S301-302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S201-202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步骤S303:获得第一图像信息,以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检测模块异常。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范围与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该第一图像的取景范围与该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至少部分重叠,则该检测模块检测内容与该第一图像中包含的内容至少部分相同。
具体的,该第一图像作为补充信息对于该检测模块的结果进行补充判断。
其中,该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该第一条件,则确定该检测模块确实是检测异常。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获得所述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检测到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包含所述操作体符合条件的图像,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其中,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较小,此时获得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具体实施中,该包含操作体符合条件的图像,是指该图像包含有完整人脸的图像,即该图像中具有较完整的脸部轮廓以及相应的五官。
如果该检测模块正常,检测得到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阈值,即用户的头部(或者眼睛)距离电子设备较近,此时获得的第一图像信息应该是包含有该操作体部分区域的,如只包含眼睛、不包含嘴巴的脸部上半部分等。
而如果该第一图像信息包含该操作体符合条件的图像,则表征该第一图像中包含有完整的人脸,而这与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阈值相矛盾,所以,该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该第一条件。
而如果基于第一图像信息确定不满足第一条件,则该第一图像信息中未出现完整人脸,正是用户距离电子设备较近,使得采集的图像中不能将完整人脸图像采集得到。
如图4所示的为一检测示意图,其中图(a)中表示的为场景,包括:电子设备401、用户402,其中,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距离为L。本示意图中,该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安装位置是在电子设备上边沿的内置摄像头403的边上,该检测模块的检测区域与该摄像头的取景范围重叠,采用虚线表示范围。其中,由于该检测模块异常,其检测得到在距离电子设备为D的位置有用户。而其中图(b)中表示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示意图,该图像中包含有完整的人脸。
据图4可知的,该示意图中,用户在距离电子设备L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中具有用户完整的人脸,侧面证明了该用户处于距离电子设备较远的位置,而由于检测模块异常,导致其检测到用户在位于距离电子设备较近的位置且维持了一段时间。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符合第二阈值的统计时长的过程中,获得所述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定在所述统计时长内所述操作体为同一操作体,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其中,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较小,此时获得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具体实施中,该第一图像信息可以是在维持符合第二阈值的统计时长过程中,多次对于该操作体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图像集合。
具体的,对于该第一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即可得出,该操作体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在该时间中,该操作体未发生变化,是同一个操作体,则确定满足第一条件,如果该操作体发生变化,不是同一个操作体,则不满足第一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第一图像信息表征是不同的操作体(不同人)在距离电子设备较近的位置维持了一段时间,多个人依次对于电子设备显示内容进行观察,多个人依次观察导致检测模块检测到靠近电子设备的操作体维持较长时间是可能出现的,即这属于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同一用户在靠近电子设备较近的位置维持较长一段时间,这在正常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并不可见,所以,如果基于该第一图像信息确定在该统计时长内操作体为同一操作体,则确认满足第一条件。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中,还包括:获得第一图像信息,以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范围与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至少部分重叠。本实施例中,还对于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内的图像进行采集,基于采集的图像作为补充信息对于该检测模块的结果进行补充判断,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如图5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S502: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其中,步骤S501-502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S201-202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步骤S503:获得第三信息;
其中,该第三信息至少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的统计信息有关。
步骤S504: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且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一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具体的,该检测模块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于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
则对于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时长进行统计,并且计算该统计时间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的比值。
具体的,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时长符合第二阈值,则表征该操作体处于与电子设备较近的距离维持一段时间,而该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的比值表征了该维持时间占据该检测模块检测的总时长比值。
例如,该电子书未合并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为100mm以内维持了180秒,而该维持时间占据统计总时长的比例为90%,则判断满足第一条件。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中,还包括:获得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至少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的统计信息有关;所述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包括: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且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一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本方案中,通过还对于检测到的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统计时间、以及该统计时间占据总统计时间的比例进行分析,在该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且该比例符合第一占比条件时,判断满足该第一条件,对于该检测模块的结果进行多方面判断,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如图6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S602: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其中,步骤S601-602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S201-202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步骤S603:获得第三信息;
其中,该第三信息至少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的统计信息有关。
步骤S604: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五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二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具体的,该检测模块按照预设周期对于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
则对于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周期进行统计,并且计算该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的比值。
具体的,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周期符合第五阈值,则表征该操作体处于与电子设备较近的距离维持一段时间,而该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的比值表征了该维持时间占据该检测模块检测的总时长比值。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该电子书未合并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为100mm以内维持了50周期,而该维持周期数占据统计总周期个数的比例为85%,则判断满足第一条件。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中,还包括:获得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至少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的统计信息有关;所述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包括: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五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二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本方案中,通过还对于检测到的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统计周期、以及该统计周期占据总统计周期的比例进行分析,在该统计周期符合第二阈值且该比例符合第一占比条件时,判断满足该第一条件,对于该检测模块的结果进行多方面判断,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如图7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5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S702: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步骤S703: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步骤S701-703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S201-203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步骤S704: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条件至少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及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有关。
其中,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析得到满足第三条件时,则表针该检测模块的异常与该满足第一条件时不同,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其中,该第三条件下,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与该第二条件的距离不同,该距离的统计时长与第一条件的统计时长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当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以及该距离的统计时间满足第三条件,表征当前该检测模块检测异常,该异常原因可能与满足第一条件时对应的异常原因不同,后续实施例中会对该内容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不做详述。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中,还包括: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条件至少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及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有关。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与该第一条件不同的设置距离以及相应距离的统计时长,确定该检测模块出现异常的不同情况,能够对于检测模块出现异常的各种涵盖。
如图8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6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1: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S802: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步骤S803: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步骤S701-703与实施例5中的步骤S701-703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步骤S804: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四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第二阈值。
其中,该第三阈值取值大于第一阈值,且该第三阈值的取值范围小于操作体的姿态符合操作习惯的距离。
作为一个示例,该第三阈值可以取值为200mm。
其中,该第四阈值小于第二阈值,如一个较小的数值,如3秒、5秒等。
具体实施中,检测模块检测得到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条件,而维持的时间较短时,可以表征在一定程度上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到比较正常的距离,检测模块检测的数据有较大可能是错误的。
具体实施中,该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提示检测模块的前玻璃出现污渍;相应的,该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提示检测模块前的玻璃出现较验严重的污渍。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中,该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包括: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四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本方案中,通过对于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较大的第三阈值,且维持较短的时间,判定该检测模块出现异常,而且该异常是与满足第一条件不同的情况,能够对于检测模块出现异常的各种涵盖。
如图9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7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1: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S902: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步骤S903: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步骤S701-703与实施例5中的步骤S701-703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步骤S904:获得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间隔第三阈值距离的第二图像和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间隔第一阈值距离的第一图像;
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其中,该第三阈值取值大于第一阈值,且该第三阈值的取值范围小于操作体的姿态符合操作习惯的距离。
作为一个示例,该第三阈值可以取值为200mm。
具体的,获得该操作体与电子设备之间间隔第三阈值距离的第二图像,并且,获得该操作体与电子设备之间间隔第一阈值距离的第一图像。
作为一个具体示例,该第一阈值可以取值为100mm,该操作体与电子设备之间间隔200mm时获取第二图像,该操作体与电子设备之间间隔100mm时获取第一图像。
步骤S905:若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完整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其中,对于该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到其中包含的操作体对应的影像。
其中,该操作体在图像中的完整的具体可以采用面部轮廓的面积大小或面部轮廓的显示比例表示,完整度越高,面部轮廓的面积越大,显示比例越大;完整度越低,面部轮廓的面积越小,显示比例越小。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第二图像时对应的操作体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获取第一图像时对应的操作体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小,操作体在第二图像中的完整度大于该第一图像中的完整度,也就是说,该检测模块检测的结果中有符合正常场景的数据。所以,该检测模块只是有部分数据出现异常,该检测模块还是能够检测到正常数据的,该检测模块出现的异常/错误不严重。
具体实施中,该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提示检测模块的前玻璃出现污渍;相应的,该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提示检测模块前的玻璃出现较验严重的污渍。
其中,所述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包括如下两种判断方式:
方式一,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四阈值、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三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该方式一中,该检测模块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于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对于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距离符合第三阈值的时长进行统计,并且计算该统计时间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的比值。
具体的,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的时长符合第四阈值,则表征该操作体处于与电子设备在该距离维持一段时间,而该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的比值表征了该维持时间占据该检测模块检测的总时长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体处于与电子设备距离第三阈值的位置且维持第四阈值统计时间,而且,该统计时间与统计总时长之比满足特定的占比条件,如大于80%,则表征该检测模块检测的结果大部分时间是正确的,无异常,只有较少时间出现检测异常的情况,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方式二,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六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四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该方式二中,该检测模块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对于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对于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距离符合第三阈值的周期进行统计,并且计算该统计周期与统计周期之间的比值。
具体的,该电子设备与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的周期符合第六阈值,则表征该操作体处于与电子设备在该距离维持一段时间,而该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的比值表征了该维持时间占据该检测模块检测的总周期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体处于与电子设备距离第三阈值的位置且维持第六阈值统计周期,而且,该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比满足特定的占比条件,如大于85%,则表征该检测模块检测的结果大部分时间是正确的,无异常,只有较少周期出现检测异常的情况,则输出第二提示信息。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中,该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包括:获得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间隔第三阈值距离的第二图像和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间隔第一阈值距离的第一图像,若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完整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本方案中,基于对于不同距离对应的图像进行获取,并对于图像中的茶渣桶的完整度进行分析,得到满足第三条件,基于满足第三条件表征该检测模块只是有部分数据出现异常,该检测模块还是能够检测到正常数据的,该检测模块出现的异常/错误不严重,能够对于检测模块出现异常的各种涵盖。
如图10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8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1:基于开合角度修正第二条件和/或时长信息获得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以基于所述检测范围与操作体的姿态参数调整第二条件和第一条件;
其中,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位置相对于放置电子设备的固定平面可以发生变化。
具体的,该开合角度可以是设置该电子设备检测模块的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也可以是设置该电子设备检测模块的面与电子设备其他面之间的夹角。
如图11所示的为一场景示意图,该检测模块是安装位置是在电脑上边沿的内置摄像头的边上,本示意图中以笔记本为例进行说明,其中(a)图设置该检测模块的B面与C面之间的夹角为90°,其中(b)图设置该检测模块的B面与C面之间的夹角为120°,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如虚线所示范围。
其中,在检测过程中,由于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变化,导致其检测模块与相对于放置电子设备的固定平面发生变化,即使操作体未移动位置,其与检测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该电子设备采集的图像中操作体的影像对应的姿态也会发生变化(如拍摄角度、区域变化导致能够拍摄到的操作体的影像区域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基于该开合角度修正第二条件和/或时长信息获得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
以实现基于该不同开合角度对应的不同检测范围、以及操作体的不同姿态参数调整第二条件和第一条件。
步骤S1002: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步骤S1003: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步骤S1004: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步骤S1002-1004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S201-203一致,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中,还包括:基于开合角度修正第二条件和/或时长信息获得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以基于所述检测范围与操作体的姿态参数调整所述第二条件和所述第一条件。本方案中,基于电子设备的开合角度调整用于判断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以使得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电子设备中检测模块位置变化,调整检测信息的判断条件,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与上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应用该检测的方法的装置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检测装置包括以下结构:获取模块1201、分析模块1202和输出模块1203;
其中,该获取模块1201,用于获得第一信息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检测装置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检测装置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其中,该分析模块1202,用于分析所述第一信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其中,该输出模块1203,用于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具体实施中,该获取模块可以能够与检测模块进行数据交互的结构。
优选的,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且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或,
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其中,所述操作条件至少与所述检测装置的可操作性有关,所述距离至少与所述姿态参数有关。
优选的,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图像信息;
该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一图像信息,以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范围与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在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获得所述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检测到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包含所述操作体符合条件的图像,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或,
在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符合第二阈值的统计时长的过程中,获得所述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定在所述统计时长内所述操作体为同一操作体,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优选的,
该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至少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的统计信息有关;
所述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且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一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或,
检测到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五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二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优选的,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
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条件至少与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及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有关。
优选的,所述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四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或,
获得所述操作体与所述检测装置间隔第三阈值距离的第二图像和所述操作体与所述检测装置间隔第一阈值距离的第一图像,若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完整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优选的,所述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四阈值、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三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或,
检测到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六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四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开合角度修正第二条件和/或时长信息获得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以基于所述检测范围与操作体的姿态参数调整所述第二条件和所述第一条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一信息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检测装置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检测装置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第一信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模块,用于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因为在正常使用检测装置的情况下,用户不会在靠近检测装置中预设传感器的位置处很长时间,所以,本方案中,检测装置与操作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特定条件,且统计时长满足特定条件,表征该检测模块检测的信息出现错误,则输出检测模块异常的提示信息。
与上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测方法实施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应用该检测的方法的电子设备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块、存储器、处理器;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至少用于检测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位位置;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检测程序,所述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块至少用于检测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位位置;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检测程序,所述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因为在正常使用检测装置的情况下,用户不会在靠近检测装置中预设传感器的位置处很长时间,所以,本方案中,检测装置与操作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满足特定条件,且统计时长满足特定条件,表征该检测模块检测的信息出现错误,则输出检测模块异常的提示信息。
本说明书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组指令集,所述指令集用于被调用并执行如上所述的检测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提供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检测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其中,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或,
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其中,所述操作条件至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操作性有关,所述距离至少与所述姿态参数有关。
2.一种检测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还包括:获得第一图像信息,以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范围与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获得所述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检测到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包含所述操作体符合条件的图像,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或,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符合第二阈值的统计时长的过程中,获得所述操作体的第一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定在所述统计时长内所述操作体为同一操作体,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4.一种检测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
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获得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至少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的统计信息有关;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所述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且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一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或,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五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二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条件至少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及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有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四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或,
获得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间隔第三阈值距离的第二图像和所述操作体与所述电子设备间隔第一阈值距离的第一图像,若所述操作体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完整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满足第三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二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四阈值、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三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或,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三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六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四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开合角度修正第二条件和/或时长信息获得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以基于所述检测范围与操作体的姿态参数调整所述第二条件和所述第一条件。
9.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一信息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第一信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输出模块,用于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其中,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且/或,
检测到所述操作体的姿态参数满足操作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
10.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一信息以及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第一信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输出模块,用于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得第一图像信息,以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信息确认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取景范围与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范围至少部分重叠。
11.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以及第三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表征电子设备与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与电子设备的检测模块的检测时长有关,所述第三信息至少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的统计信息有关;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第一信息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输出模块,用于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符合第二条件的第一信息的统计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条件与所述相对位置信息有关;
所述输出模块满足第一条件,输出所述检测模块异常的第一提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时长符合第二阈值、且所述统计时长与统计总时长之间符合第一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或,
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操作体之间的距离符合第一阈值、且维持在所述距离的统计周期符合第五阈值、所述统计周期与统计总周期之间符合第二占比条件,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输出所述第一提示信息。
CN201911302238.9A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078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2238.9A CN111078016B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2238.9A CN111078016B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8016A CN111078016A (zh) 2020-04-28
CN111078016B true CN111078016B (zh) 2021-08-17

Family

ID=70315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2238.9A Active CN111078016B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80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9037B (zh) * 2022-12-14 2023-03-28 哈尔滨星云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因检测实验室设备自动化监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4076A (zh) * 2015-09-06 2016-01-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近距离使用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5511745A (zh) * 2014-09-22 2016-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020462A (zh) * 2016-05-16 2016-10-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光感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6919250A (zh) * 2015-12-28 2017-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0808A (zh) * 2014-12-04 2015-02-18 李方 一种利用符号手势指令进行文档编辑的方法及装置
US10370220B2 (en) * 2015-05-28 2019-08-06 Otis Elevator Company Flexible destination dispatch passenger support system
US10580314B2 (en) * 2015-09-10 2020-03-03 Beeper Avion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ilot target aircraft and target obstacle alertness and awareness
WO2018217409A1 (en) * 2017-05-05 2018-11-29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Patient range of motion moni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1745A (zh) * 2014-09-22 2016-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24076A (zh) * 2015-09-06 2016-01-0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近距离使用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6919250A (zh) * 2015-12-28 2017-07-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6020462A (zh) * 2016-05-16 2016-10-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光感操作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8016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27634B1 (en) Single-camera ranging method and system
EP3293620B1 (en) Multi-scree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 screen based on eyeball tracing technology
CN101933065B (zh) 车辆周围监测装置、车辆及车辆周围监测方法
US8730164B2 (en) Gesture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gesture recognition
CN107992187B (zh) 显示方法及其系统
CN103428425A (zh) 影像撷取装置以及影像撷取方法
CN105554403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US9875408B2 (en) Setting apparatus, outpu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80231375A1 (en) Imaging device, rotating device,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 distance measuring system and distance measuring method
CN104239860A (zh) 一种使用智能终端时的坐姿检测与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279225A (zh) 投影式人机交互系统及触控识别方法
CN111078016B (zh)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065949B (zh) 一种电视虚拟触控方法及系统
CN112733619A (zh) 采集设备的位姿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99104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2818940A (zh) 坐姿检测方法、装置、学习机及存储介质
JP2012238152A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254564B1 (ko) 몸짓 인식을 위한 이미지 매트릭스를 생성하기 위한 모듈,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452658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16009478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KR101385263B1 (ko) 가상 키보드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870708A (zh)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JP6740614B2 (ja) 物体検出装置、及び物体検出装置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07122083B (zh) 投影面的触控检测方法
CN111124195A (zh) 一种自动调节屏幕显示尺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