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6299A - 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6299A
CN111076299A CN201911223167.3A CN201911223167A CN111076299A CN 111076299 A CN111076299 A CN 111076299A CN 201911223167 A CN201911223167 A CN 201911223167A CN 111076299 A CN111076299 A CN 111076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baffle
air
pip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31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6299B (zh
Inventor
贺昌业
高海宁
陈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12231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6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6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6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6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6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1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e.g. de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和新风控制方法,新风系统包括:进风管(1),能从室外引入新风至新风本体;新风本体,与所述进风管(1)连通、能够容纳所述进风管引入的新风;排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本体上、且与室内连通,以将新风本体中的新风导致室内;在所述进风管中还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能在凝露过程中被控制始终打开进风通道,且打开所述进风管(1)的部分通道或全部通道。通过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室内凝露的生成或减小凝露,使得新风系统在控制凝露时还能保证室内的新风能够被持续地引入,使得室内外空气保持持续的交换作用,提高室内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能够将新风引入空调内部,并将室内污浊空气换出去,增强了室内外气流的流通,提高人体的舒适度和健康度,但是现有的具新风功能的空调在新风机或新风机的排风口处会存在凝露的问题,影响新风系统乃至空调的正常运行,并且现有技术中存在对新风凝露的控制,但是其使得新风在某些条件下开启、在某些条件下关闭,极大地影响了室内新风的引入、无法保证新风被持续引入和更换,减弱了室内人体的舒适性。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系统在控制凝露时无法保证室内的新风能够被持续地引入、室内外空气保持持续的交换作用,导致室内舒适度降低,且凝露的检测控制手段精确度较低、导致凝露无法被精确有效地预防或排除,而且由于凝露控制手段的精度低严重影响正常室内制冷或制热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系统在控制凝露时存在无法保证室内的新风能够被持续地引入,导致室内舒适度降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其包括:
进风管,能从室外引入新风至新风本体;
新风本体,与所述进风管连通、能够容纳所述进风管引入的新风;
排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本体上、且与室内连通,以将新风本体中的新风导致室内;
在所述进风管中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在凝露过程中被控制始终打开进风通道,且打开所述进风管的部分通道或全部通道。
优选地,
所述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进风管内;和/或,所述挡板为平板结构,其与所述进风管的横截面之间在0-90度的夹角之间转动打开进风通道。
优选地,
所述挡板具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导风位置,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进风管的管内壁的温度T,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所述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内环境湿度DWB;所述挡板能够根据检测到的T、T、T以及DWB而被控制运动到不同的导风位置,以控制进入进风管的新风量。
优选地,
两个以上不同的导风位置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挡板与所述进风管的横截面之间夹角为10度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挡板与所述进风管的横截面之间夹角为70度的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挡板与所述进风管的横截面之间夹角为90度的位置,所述挡板能够根据检测到的T、T、T以及DWB而被控制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中的具体位置。
优选地,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低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中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新风量为高风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其使用前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根据检测而获得的凝露情况控制挡板的运动来控制新风量的大小,而保证减小凝露的同时还能持续地引入新风。
优选地,
当检测得凝露量为大量时,控制所述挡板转动以使其与进风管的横截面夹角为较小角度;
当检测得凝露量为中量时,控制所述挡板转动以使其与进风管的横截面夹角为较大角度;
当检测得凝露量为小量或无凝露时,控制所述挡板转动以使其与进风管的横截面夹角为最大角度;
其中大量>中量>小量,较小角度<较大角度<最大角度。
优选地,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低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中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新风量为高风挡。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挡板与所述进风管的横截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挡板与所述进风管的横截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挡板与所述进风管的横截面之间形成第三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第三夹角。
优选地,
所述第一夹角为10度,所述第二夹角为70度,所述第三夹角为90度,D预设=7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和新风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新风系统的进风管中设置挡板的结构,并且控制挡板在凝露控制的过程进行始终打开进风通道,却又能有效控制室内凝露的生成或减小凝露,因此使得新风系统在控制凝露时还能保证室内的新风能够被持续地引入,使得室内外空气保持持续的交换作用,提高室内舒适度;本发明还通过检测进风管的管内壁的温度T,室内环境温度T,室外环境温度T,以及室内环境湿度DWB,将其各自或结合进行综合判断,能够有效提高对凝露的检测判断精确度,使得凝露能够被精确地预防或排除,而保证新风空调正常的室内制冷或制热,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局部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挡板的不同转动位置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新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进风管;2、挡板;21、第一位置;22、第二位置;23、第三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其包括:
进风管1,能从室外引入新风至新风本体;
新风本体,与所述进风管1连通、能够容纳所述进风管引入的新风;
排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本体上、且与室内连通,以将新风本体中的新风导致室内;
在所述进风管中还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能在凝露过程中被控制始终打开进风通道,且打开所述进风管1的部分通道或全部通道(非关闭)。
本发明通过在新风系统的进风管中设置挡板的结构,并且控制挡板在凝露控制的过程进行始终打开进风通道,却又能有效控制室内凝露的生成或减小凝露,因此使得新风系统在控制凝露时还能保证室内的新风能够被持续地引入,使得室内外空气保持持续的交换作用,提高室内舒适度;同时解决了新风在开启条件下在一些极限工况下不停止换气的问题,在满足凝露条件下调整挡板角度使减少新风进风风量,从而优化新风机上凝露问题,当用户开启新风时,通过检测新风进风温度,提高压缩机运行频率,减弱对冷风或热风直接进入室内所造成不舒适性的影响。
本发明主要是为了防止新风机凝露,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空调以及换气装置有一定耗损,为了能对这个问题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可靠性。目前在空调挂壁机上增加内置新风机,因此种引新风结构无全热交换,在制冷或制热季节一些极限工况下新风机工作情况下,比较容易产生凝露(新风风管已通过保温措施进行处理,通过在极限工况下验证完全可以避免风管产生凝露水情况)。通过增加新风进风挡板,通过电机带动,挡板所处状态有小角度打开(第一位置)、大角度打开(第二位置),最大角度打开(第三位置),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通过程序设定,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使挡板运行到特定位置,以此来防止新风机凝露。在检测新风新风温度管温较低、室内环温较低且湿度较高时,此时表明室外温会更低,此情况下开新风(从室外引风),特别是开启超强档时,会导致整个新风部件凝露情况加重,通过调整引新风风量以及对风门进行调整来避免开启新风对室内舒适度造成影响,提高使用舒适度。
优选地,
所述挡板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进风管1内;和/或,所述挡板2为平板结构,其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在0-90度的夹角之间转动打开进风通道。这是本发明的挡板的优选结构形式,可进一步优选通过铰接的方式可转动设置在进风管内,通过转动的方式打开进风通道,进一步地,在0-90度之间转动,能够使得处于0度时完全封闭住进风通道(但是本发明的角度始终大于0度,表现出是始终打开进风通道),90度使得进风面积和进风量达到最大。
优选地,
所述挡板2具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导风位置,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进风管1的管内壁的温度T,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所述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内环境湿度DWB;所述挡板能够根据检测到的T、T、T以及DWB而被控制运动到不同的导风位置,以控制进入进风管的新风量。
这是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控制结构和控制形式,通过设置三个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进风管1的管内壁的温度T,室内环境温度T,室外环境温度T,室内环境湿度DWB,将其各自或结合进行综合判断,能够有效提高对凝露的检测判断精确度,使得凝露能够被精确地预防或排除,而保证新风空调正常的室内制冷或制热,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优选地,
两个以上不同的导风位置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夹角为10度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夹角为70度的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夹角为90度的位置,所述挡板能够根据检测到的T、T、T以及DWB而被控制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中的具体位置。这是本发明的导风位置的优选3个不同位置的优选结构形式,能够在三处位置将挡板进行定位,通过10度形成开口角度较小的位置,对应应该是新风机凝露较严重的情况,此时应减小新风量、以减小凝露,70度形成开口角度较大的位置,对应应该是新风机凝露较小的情况,此时应增大新风量、以增大室内舒适度,90度形成开口角度最大的位置,对应应该是新风机凝露最小或几乎没有凝露的情况,此时应增大至最大新风量、以增大室内舒适度。
优选地,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低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中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新风量为高风挡。D预设优选=70%。
这是本发明的根据凝露情况控制挡板运动的优选控制形式,T≤T管限①、T-T≥T温差②和DWB≥D预设③分别为判断凝露情况的三个方面的条件,T≤T管限说明此时管内新风温度较低、会出现在新风排风口或新风机中在室内侧发生凝露的风险,T-T≥T温差说明此时室内外温差较大、也会出现在新风排风口或新风机中在室内侧发生凝露的风险,DWB≥D预设说明此时室内湿度较大、也会出现在新风排风口或新风机中在室内侧发生凝露的风险,上述3个条件均满足时说明新风机处发生凝露的概率最大、满足2个条件发生凝露的概率次之,满足1个条件发生凝露的概率最低;本发明的检测判断方法能够将多个参数进行结合并综合判断,有效提高对凝露的检测判断精确度,使得凝露能够被精确地预防或排除,而保证新风空调正常的室内制冷或制热,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因此当同时满足条件①②③时,说明凝露概率最大或凝露量最大,控制新风运行低风挡,挡板位置通过控制程序设定再通过电机运转至第一位置(新风开启,可以防止凝露角度);满足条件③、且①②不满足(满足条件③即可)时进入模式②,新风为挡板的第二位置,中风档运行;①②③条件均不满足时,说明凝露概率最小或凝露量最小,新风为挡板的第三位置,新风超强档(相当于整个系统以超高速运行)运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本发明通过在新风系统的进风管中设置挡板的结构,并且控制挡板在凝露控制的过程进行始终打开进风通道,却又能有效控制室内凝露的生成或减小凝露,因此使得新风系统在控制凝露时还能保证室内的新风能够被持续地引入,使得室内外空气保持持续的交换作用,提高室内舒适度;本发明还通过检测进风管的管内壁的温度T,室内环境温度T,室外环境温度T,以及室内环境湿度DWB,将其各自或结合进行综合判断,能够有效提高对凝露的检测判断精确度,使得凝露能够被精确地预防或排除,而保证新风空调正常的室内制冷或制热,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其使用前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根据检测而获得的凝露情况控制挡板的运动来控制新风量的大小,而保证减小凝露的同时还能持续地引入新风。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使得新风系统在控制凝露时还能保证室内的新风能够被持续地引入,使得室内外空气保持持续的交换作用,提高室内舒适度;还能够有效提高对凝露的检测判断精确度,使得凝露能够被精确地预防或排除,而保证新风空调正常的室内制冷或制热,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优选地,
当检测得凝露量为大量时,控制所述挡板转动以使其与进风管的横截面夹角为较小角度,打开角度较小、打开进风量较小;
当检测得凝露量为中量时,控制所述挡板转动以使其与进风管的横截面夹角为较大角度,打开角度较大、打开进风量较大;
当检测得凝露量为小量或无凝露时,控制所述挡板转动以使其与进风管的横截面夹角为最大角度,打开角度最大、打开进风量最大;
其中大量>中量>小量,较小角度<较大角度<最大角度。
这是本发明根据凝露量的大中小而控制挡板的打开角度的变化的优选控制方式,能够提高对凝露的检测判断精确度,使得凝露能够被精确地预防或排除,而保证新风空调正常的室内制冷或制热,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优选地,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低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中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新风量为高风挡。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形成第三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第三夹角。
T≤T管限①、T-T≥T温差②和DWB≥D预设③分别为判断凝露情况的三个方面的条件,T≤T管限说明此时管内新风温度较低、会出现在新风排风口或新风机中在室内侧发生凝露的风险,T-T≥T温差说明此时室内外温差较大、也会出现在新风排风口或新风机中在室内侧发生凝露的风险,DWB≥D预设说明此时室内湿度较大、也会出现在新风排风口或新风机中在室内侧发生凝露的风险,上述3个条件均满足时说明新风机处发生凝露的概率最大、满足2个条件发生凝露的概率次之,满足1个条件发生凝露的概率最低;本发明的检测判断方法能够将多个参数进行结合并综合判断,有效提高对凝露的检测判断精确度,使得凝露能够被精确地预防或排除,而保证新风空调正常的室内制冷或制热,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目前在空调挂壁机上增加内置新风机,因此种引新风结构无全热交换,在制冷或制热季节一些极限工况下新风机工作情况下,比较容易产生凝露(新风风管已通过保温措施进行处理,通过在极限工况下验证完全可以避免风管产生凝露水情况)。通过增加新风进风挡板,通过电机带动,挡板所处状态有小角度打开(第一位置)、大角度打开(第二位置),最大角度打开(第三位置),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通过程序设定,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使挡板运行到特定位置,以此来防止新风机凝露。在检测新风新风温度管温较低、室内环温较低且湿度较高时,此时表明室外温会更低,此情况下开新风(从室外引风),特别是开启超强档时,会导致整个新风部件凝露情况加重,通过调整引新风风量以及对风门进行调整来避免开启新风对室内舒适度造成影响,提高使用舒适度。
优选地,
所述第一夹角为10度,所述第二夹角为70度,所述第三夹角为90度,D预设=70%。这是本发明的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的优选度数,能够形成三个打开角度不同的挡板的位置,D预设=70%说明在室内湿度大于70%时其发生凝露的可能性和概率是最大的,因此能够精确有效的避免凝露的发生或减小凝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管(1),能从室外引入新风至新风本体;
新风本体,与所述进风管(1)连通、能够容纳所述进风管引入的新风;
排风口,设置在所述新风本体上、且与室内连通,以将新风本体中的新风导致室内;在所述进风管中还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能在凝露过程中被控制始终打开进风通道,且打开所述进风管(1)的部分通道或全部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进风管(1)内;和/或,所述挡板(2)为平板结构,其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在0-90度的夹角之间转动打开进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2)具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导风位置,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进风管(1)的管内壁的温度T,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所述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室内环境湿度DWB;所述挡板能够根据检测到的T、T、T以及DWB而被控制运动到不同的导风位置,以控制进入进风管的新风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两个以上不同的导风位置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夹角为10度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夹角为70度的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夹角为90度的位置,所述挡板能够根据检测到的T、T、T以及DWB而被控制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中的具体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低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中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新风量为高风挡。
6.一种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
7.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根据检测而获得的凝露情况控制挡板的运动来控制新风量的大小,而保证减小凝露的同时还能持续地引入新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得凝露量为大量时,控制所述挡板转动以使其与进风管的横截面夹角为较小角度,打开角度较小、打开进风量较小;
当检测得凝露量为中量时,控制所述挡板转动以使其与进风管的横截面夹角为较大角度,打开角度较大、打开进风量较大;
当检测得凝露量为小量或无凝露时,控制所述挡板转动以使其与进风管的横截面夹角为最大角度,打开角度最大、打开进风量最大;
其中大量>中量>小量,较小角度<较大角度<最大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低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新风量为中风挡;
当检测T>T管限,且T-T<T温差,且DWB<D预设,控制所述挡板(2)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控制新风量为高风挡;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21),所述第二位置(22)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三位置(23)为所述挡板(2)与所述进风管(1)的横截面之间形成第三夹角,且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第三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角为10度,所述第二夹角为70度,所述第三夹角为90度,D预设=70%。
CN201911223167.3A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076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3167.3A CN111076299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3167.3A CN111076299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6299A true CN111076299A (zh) 2020-04-28
CN111076299B CN111076299B (zh) 2021-01-12

Family

ID=70312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3167.3A Active CN111076299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62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0425A (zh) * 2020-05-18 2020-10-09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0270A (zh) * 2016-11-09 2017-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新风空调
EP3358269A1 (en) * 2017-02-06 2018-08-08 Lennox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tion of condensate re-evaporation during cooling part-load duty cycling
CN108548296A (zh) * 2018-04-27 2018-09-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0633A (zh) * 2019-01-31 2019-05-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9974096A (zh) * 2019-03-28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202757A1 (ja) * 2018-04-19 2019-10-24 株式会社エコファクトリー 外気調和機および換気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0270A (zh) * 2016-11-09 2017-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新风空调
EP3358269A1 (en) * 2017-02-06 2018-08-08 Lennox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tion of condensate re-evaporation during cooling part-load duty cycling
WO2019202757A1 (ja) * 2018-04-19 2019-10-24 株式会社エコファクトリー 外気調和機および換気システム
CN108548296A (zh) * 2018-04-27 2018-09-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0633A (zh) * 2019-01-31 2019-05-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9974096A (zh) * 2019-03-28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0425A (zh) * 2020-05-18 2020-10-09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6299B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6907B (zh) 壁挂式空调及其自清洁控制方法
WO2019137376A1 (zh) 壁挂式空调及其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11043712A (zh) 一种空调器制热模式的除霜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空调器
CN110195922A (zh) 一种导风角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606725B (zh) 蓄热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210220019U (zh) 一种分区控制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CN11004401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068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58700A (zh) 多联机化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空调
CN106766007A (zh) 一种空调器及提高空调器除霜过程舒适度的方法
CN10976449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24446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09236105A (zh) 一种智能通风电动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49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76299B (zh) 一种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CN107314508A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0651A (zh) 一种节能型室内空气交换系统及方法
CN106642564A (zh) 随室外环境智能调节的空调室外机通风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50363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49552U (zh)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CN109883026A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62151B (zh) 一种船舶航行用通风装置
CN10940521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36142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不降温快速除湿控制方法
CN109489216A (zh) 一种舒适性风管送风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