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5851A - 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5851A
CN111075851A CN201911227174.0A CN201911227174A CN111075851A CN 111075851 A CN111075851 A CN 111075851A CN 201911227174 A CN201911227174 A CN 201911227174A CN 111075851 A CN111075851 A CN 111075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iction
spline
friction plat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71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5851B (zh
Inventor
薛荣生
张引航
陈俊杰
王靖
陈同浩
谭志康
邓天仪
邓云帆
梁品权
颜昌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2271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5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5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5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5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5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52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Clutches in which three or more axially moveable members are fixed alternately to the shafts to be coupled and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48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for 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8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 F16D13/683Attachments of plates or lamellae to their supports for clutches with multip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70Pressure members, e.g. pressure plates, for clutch-plates or lamella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pressure memb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包括摩擦片支撑件和内片螺旋滚道套以及若干交替设置在摩擦片支撑件和内片螺旋滚道套之间的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各外摩擦片的外缘均与外片花键套的内壁花键配合,各内摩擦片的內缘均与输出螺旋滚道筒的外壁花键配合,在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的外壁上套装有若干内片启动挡圈,各个内片启动挡圈分别位于各内摩擦片靠近摩擦片支撑盘的一侧。采用以上结构,不仅大幅提高了响应速度,从而能够大幅增加摩擦片的数量,使本摩擦离合器能够应用于大扭矩场景,而且能够保证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的彻底分离,克服传统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缺陷,从而大幅提高了摩擦离合器的耐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离合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背景技术
摩擦离合器利用摩擦面之间的机械摩擦力,把扭矩由主动轴传到从动轴,并且根据工作需要可使主机与从动轴接合或脱离。摩擦离合器主要以包括主动摩擦盘和从动摩擦盘的盘式摩擦离合器为主,其耐磨性不佳,长时间使用以后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出现大幅下降,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缺陷,无法作为大扭矩动力传递装置。
因此,应运而生了一种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其核心部件由多片摩擦片组成,磨损由众多摩擦片均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耐磨性的问题,延长了摩擦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当多片式摩擦离合器从结合状态向分离状态转换时,摩擦片会在油膜和内腔压力的作用下进行自适应的分布,即最靠外的摩擦片先分离,然后内里的一片后分离,以此类推从外向内逐一分离,并且,由于在摩擦片处于充满机油的湿室环境中,摩擦片自适应分布的过程时间较长,为保证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响应时间和响应速度,会对摩擦片的数量进行限定,导致现有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均无法承受较大的扭矩。
另外,在充满机油的湿室环境中,如果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各摩擦片之间十分容易出现分离不够彻底的情况,常常是某些相邻摩擦片互相粘连,甚至多数摩擦片互相粘连,仅其中几块摩擦片分离,因而长期使用后,磨损仍然只发生在这少数几片摩擦片上,背离了设计初衷,大大降低了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耐磨性能,导致其使用寿命仍然不够理想。
故急需全新设计一种全新的多片式摩擦离合器,能够利用纯机械结构,既能够克服摩擦片数量限制,应用于大扭矩场景,又通过主动分离的方式彻底解决摩擦片之间的粘连问题,以大幅提高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耐磨性,解决摩擦离合器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多片式摩擦离合器摩擦片不能承受大扭矩,耐磨性不佳、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要点在于:包括摩擦片支撑件和内片螺旋滚道套以及若干交替设置在摩擦片支撑件和内片螺旋滚道套之间的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所述内片螺旋滚道套包括呈圆盘形结构的摩擦片压紧盘和呈圆筒形结构的输出螺旋滚道筒,所述摩擦片压紧盘)固套在输出螺旋滚道筒的一端,所述摩擦片支撑件包括呈圆盘形结构的摩擦片支撑盘和呈圆筒形结构的外片花键套,所述摩擦片支撑盘与摩擦片压紧盘平行,所述外片花键套同轴地套在输出螺旋滚道筒的外部,其一端与摩擦片支撑盘的外缘花键配合,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承在摩擦片压紧盘的外缘上;
各外摩擦片的外缘均与外片花键套的内壁花键配合,各内摩擦片的內缘均与输出螺旋滚道筒的外壁花键配合,在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的外壁上套装有若干内片启动挡圈,各个内片启动挡圈分别位于各内摩擦片靠近摩擦片支撑盘的一侧;
当输出螺旋滚道筒朝着远离摩擦片支撑盘方向轴向移动时,各个内片启动挡圈能够带动相邻内摩擦片朝着远离摩擦片支撑盘方向轴向移动,以使各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相互分离;当输出螺旋滚道筒朝着靠近摩擦片支撑盘方向轴向移动时,摩擦片压紧盘能够压紧各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在内摩擦片安装筒上设置内片启动挡圈,能够主动地带动各内摩擦片与相邻的外摩擦片分离,相对于现有多片式摩擦离合器,不仅大幅提高了响应速度,缩短了相应时间,从而能够大幅增加摩擦片的数量,甚至无限增加摩擦片的数量,使本摩擦离合器能够应用于大扭矩场景,而且能够保证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的彻底分离,不会发生粘连的情况,长期使用,各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的磨损情况基本一致,大大降低了滑摩损耗,克服传统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缺陷,从而大幅提高了摩擦离合器的耐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了摩擦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内片启动挡圈的间距相等,且相邻内片启动挡圈的间距大于相邻内摩擦片的间距,当摩擦片压紧盘压紧各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时,各个所述内片启动挡圈与相邻内摩擦片的间距朝着靠近摩擦片压紧盘的方向呈等差数列关系逐渐减小。采用以上结构,使各内摩擦片与对应外摩擦片能够更加有序、均匀地散开,缩短响应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的外壁上具有内片外花键,在该内片外花键上设置有若干与对应内片启动挡圈相适应的内挡圈安装环槽,各内片启动挡圈分别嵌入对应的内挡圈安装环槽中。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保证各内片启动挡圈的可靠安装,同时装配简单,易于实现。
作为优选:在所述外片花键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外片限位挡圈,各外片限位挡圈分别位于各外摩擦片靠近摩擦片压紧盘的一侧。采用以上结构,对外摩擦片进行限位,避免外摩擦片与前一级内摩擦片发生粘接的情况,使内摩擦片与外摩擦片分离得更加彻底。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外片限位挡圈的间距相等,且相邻外片限位挡圈的间距大于相邻内片启动挡圈的间距。采用以上结构,使各内摩擦片与对应外摩擦片能够更加有序、均匀地散开,缩短响应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外片花键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片内花键,各所述外摩擦片的外缘上均设置有与外片内花键花键配合的外片外花键,摩擦片支撑盘的外缘上设置有动力输出花键,所述外片花键套靠近摩擦片支撑盘的一端通过外片内花键与动力输出花键花键配合,在所述外片内花键上设置有若干与对应外片限位挡圈相适应的外挡圈安装环槽,各外片限位挡圈分别嵌入对应的外挡圈安装环槽中。采用以上结构,使各外摩擦片与摩擦片压紧内挡板能够共用外片花键套内壁上的外片内花键,降低了设计和加工难度以及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外挡圈安装环槽的设计能够保证各外片限位挡圈的可靠安装,同时装配简单,易于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片支撑盘的內缘具有朝着远离摩擦片压紧盘延伸的动力输入套,在该动力输入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动力输入花键。采用以上结构,以便于动力的可靠输入。
作为优选:在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滚道。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形成螺旋传动副,从而使输出螺旋滚道筒轴向移动,以带动摩擦片压紧盘压紧或释放各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远离摩擦片压紧盘一端的端面呈凸轮型面结构。采用以上结构,从而能够通过相邻部件的转动,带动输出螺旋滚道筒进行轴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片压紧盘远离外摩擦片的一侧表面上分布有若干同心的环形滚道。采用以上结构,以便于通过相关零部件直接组成端面轴承,既节约了制造成本,又节约了装配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在内摩擦片安装筒上设置内片启动挡圈,能够主动地带动各内摩擦片与相邻的外摩擦片分离,相对于现有多片式摩擦离合器,不仅大幅提高了响应速度,缩短了相应时间,从而能够大幅增加摩擦片的数量,甚至无限增加摩擦片的数量,使本摩擦离合器能够应用于大扭矩场景,而且能够保证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的彻底分离,不会发生粘连的情况,长期使用,各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的磨损情况基本一致,大大降低了滑摩损耗,克服传统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缺陷,从而大幅提高了摩擦离合器的耐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了摩擦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主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3为外片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出螺旋滚道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外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内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结合超越离合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7所示,一种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主要包括摩擦片支撑件和内片螺旋滚道套5以及若干交替设置在摩擦片支撑件和内片螺旋滚道套5之间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所所述内片螺旋滚道套5包括呈圆盘形结构的摩擦片压紧盘5b和呈圆筒形结构的输出螺旋滚道筒5a,所述摩擦片压紧盘5b垂直地固套在输出螺旋滚道筒5a一端的外部,所述摩擦片支撑件包括呈圆盘形结构的摩擦片支撑盘2a和呈圆筒形结构的外片花键套2b,所述摩擦片支撑盘2a与摩擦片压紧盘5b平行,所述外片花键套2b同轴地套在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外部,其一端与摩擦片支撑盘2a的外缘花键配合,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承在摩擦片压紧盘5b的外缘上。
其中,输出螺旋滚道筒5a、摩擦片压紧盘5b、摩擦片支撑盘2a和外片花键套2b合围形成一个安装空间,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设置在该安装空间中,另外,在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内片启动挡圈2e,各内片启动挡圈2e分别位于相邻内摩擦片2d靠近摩擦片支撑盘2a的一侧。通过在输出螺旋滚道筒5a上设置内片启动挡圈2e,能够对各内摩擦片2d进行分隔,从而保证在分离状态下,所有内摩擦片2d能够既快速、又均匀地散开,同时带动外摩擦片2c移动,实现各内摩擦片2d和外摩擦片2c的彻底分离。
进一步地,在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外壁上套装有若干内片碟簧2g,各内片碟簧2g分别位于各内摩擦片2d靠近摩擦片压紧盘5b的一侧,各内片碟簧2g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支承在对应的内摩擦片2d和内片启动挡圈2e上。通过这样的设计,各内片碟簧2g与各内片启动挡圈2e相互配合,对内摩擦片2d施加双向作用力,促使内摩擦片2d与两侧的外摩擦片2c主动分离,保证了各内摩擦片2d与各外摩擦片2c的彻底分离。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内片启动挡圈2e的间距相等,且相邻内片启动挡圈2e的间距大于相邻内摩擦片2d的间距,具体地说,相邻内片启动挡圈2e的间距只是略大于相邻内摩擦片2d的间距,在摩擦离合器处于断开状态时,通过相邻内片启动挡圈2e能够保证各内摩擦片2d与相邻外摩擦片2c分离后均匀分布。当摩擦片压紧盘5b压紧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时,各个所述内片启动挡圈2e与相邻内摩擦片2d的间距朝着靠近摩擦片压紧盘5b的方向呈等差数列关系逐渐减小。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外壁上具有内片外花键5a1,在该内片外花键5a1上设置有若干与对应内片启动挡圈2e相适应的内挡圈安装环槽5a2,各内片启动挡圈2e分别嵌入对应的内挡圈安装环槽5a2中。
请参见图1和图2,在所述外片花键套2b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外片限位挡圈2f,各外片限位挡圈2f分别位于各外摩擦片2c靠近摩擦片压紧盘5b的一侧。相邻所述外片限位挡圈2f的间距相等,且相邻外片限位挡圈2f的间距大于相邻内片启动挡圈2e的间距。通过这样的设计,对外摩擦片2c进行限位,避免外摩擦片2c与前一级内摩擦片2d发生粘接的情况,使内摩擦片2d与外摩擦片2c分离得更加彻底。各相邻所述外片限位挡圈2f的间距相等,使各内摩擦片2d与对应外摩擦片2c能够更加有序、均匀地散开,缩短响应时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片花键套2b的内壁上套装有若干外片碟簧2h,各外片碟簧2h分别位于各外摩擦片2c靠近摩擦片支撑盘2a的一侧,各外片碟簧2h的两端分别弹性地支承在对应的外片限位挡圈2f和外摩擦片2c上。通过这样的设计,各外片碟簧2h与各外片限位挡圈2f相互配合,对外摩擦片2c施加双向作用力,促使外摩擦片2c与两侧的内摩擦片2d主动分离,保证了各内摩擦片2d与各外摩擦片2c的彻底分离。
所述外片花键套2b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片内花键2b1,各所述外摩擦片2c的外缘上均设置有与外片内花键2b1花键配合的外片外花键2c1,摩擦片支撑盘2a的外缘上设置有动力输出花键2a3,所述外片花键套2b靠近摩擦片支撑盘2a的一端通过外片内花键2b1与动力输出花键2a3花键配合,在所述外片内花键2b1上设置有若干与对应外片限位挡圈2f相适应的外挡圈安装环槽,各外片限位挡圈2f分别嵌入对应的外挡圈安装环槽中。
请参见图1、图2、图4、图5以及图7,各所述内摩擦片2d的內缘上均设置有内片内花键2d1,在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各内片内花键2d1相适应的内片外花键5a1,即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与各内摩擦片2d通过内片内花键2d1与内片外花键5a1实现花键配合,使各内摩擦片2d既能够与输出螺旋滚道筒5a同步转动,又能够沿输出螺旋滚道筒5a轴向移动,实现分离。
请参见图1和图2,在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滚道5a3,具体实际使用状态下,所述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套装在主轴1上,主轴1的外壁上沿周向分布有外螺旋滚道1a,在每个外螺旋滚道1a中均嵌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滚珠26,各个滚珠26分别能够在对应的内螺旋滚道5a3和外螺旋滚道1a中滚动。从而,当输出螺旋滚道筒5a相对主轴1发生转动时,输出螺旋滚道筒5a会相对主轴1发生轴向移动,进而压紧或释放各各内摩擦片2d和外摩擦片2c。
请参见图1和图2,所述摩擦片压紧盘5b远离外摩擦片2c的一侧表面上分布有若干同心的环形滚道5b1,通过环形滚道5b1的设置,摩擦片压紧盘5b能够直接端面轴承21的一部分,端面轴承21的轴承滚珠21a能够在对应的环形滚道5b1中滚动,从而既节约了制造成本,又节约了装配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远离摩擦片压紧盘5b一端的端面呈凸轮型面结构5a4,从而能够通过相邻部件的转动,带动输出螺旋滚道筒5a进行轴向移动,以实现压紧或释放各各内摩擦片2d和外摩擦片2c。
请参见图1-图3,所述摩擦片支撑盘2a呈圆盘形结构,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交替排列在摩擦片支撑盘2a和摩擦片压紧盘5b之间。
进一步地,为便于动力的输入传递,所述摩擦片支撑盘2a的內缘具有朝着远离摩擦片压紧盘5b延伸的动力输入套2a1,在该动力输入套2a1的外壁上设置有动力输入花键2a2。
请参见图1、图2和图6,各所述外摩擦片2c的外缘上均设置有外片外花键2c1,所述外片花键套2b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各外片外花键2c1相适应的外片内花键2b1。即所述外片花键套2b与各外摩擦片2c通过外片外花键2c1与外片内花键2b1实现花键配合,使各外摩擦片2c既能够与外片花键套2b同步转动,又能够沿外片花键套2b轴向移动,实现分离。
请参见图1和图2,所述外片花键套2b套装在摩擦片支撑盘2a和摩擦片压紧盘5b的外部。具体地说,所述外片花键套2b的一端与摩擦片压紧内挡板2a2的外缘花键配合,为了降低设计与加工难度,摩擦片压紧内挡板2a2与各外摩擦片2c共用外片花键套2b上的同一套花键,即动力输出花键2a1也与外片内花键2b1花键配合。所述外片花键套2b的另一端支承在摩擦片压紧盘5b的外缘上,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可靠。
本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当输出螺旋滚道筒5a朝着靠近摩擦片支撑盘2a的方向移动时,摩擦片压紧盘5b能够压紧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此时,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动力的传递路线如下:摩擦片支撑盘2a→外片花键套2b→各外摩擦片2c→各内摩擦片2d→输出螺旋滚道筒5a,最终从输出螺旋滚道筒5a传到主轴1上。
当输出螺旋滚道筒5a朝着远离摩擦片支撑盘2a的方向移动时,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能够相互分离,此时,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由于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相互分离,动力的传递在此断开。
以下是本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8,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套装在主轴1上,并与主轴1之间形成螺旋传动副,使输出螺旋滚道筒5a能够沿主轴1轴向滑动,具体地说,所述螺旋传动副包括沿周向分布在输出螺旋滚道筒5a内壁上的内螺旋滚道5a3以及沿周向分布在主轴1外壁上的外螺旋滚道1a,在每个外螺旋滚道1a中均嵌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滚珠27,各个滚珠27分别能够在对应的内螺旋滚道5a3和外螺旋滚道1a中滚动。当输出螺旋滚道筒5a相对主轴1转动时,能够相对主轴1进行轴向移动,从而能够压紧或释放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在结合或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摩擦片支撑盘2a通过第一超越离合器4与动力输入机构连接。具体地说,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同步转动的电机输入法兰8、输入轴传动套筒9和输入齿支撑法兰10。所述第一超越离合器4包括第一外圈4c、第一内心轮4a以及若干设置在第一外圈4c和第一内心轮4a之间的第一滚动体4b。所述第一外圈4c固定安装在输入轴传动套筒9和输入齿支撑法兰10之间,具体地说,第一外圈4c、输入轴传动套筒9和输入齿支撑法兰10之间通过若干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内心轮4a与摩擦片支撑盘2a通过花键配合,具体地说,第一內心轮4a内壁上具有与连接件外花键2a3滑架配合的动力传递内花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动体4b包括沿周向交替设置在第一内心轮4a周围的粗滚子和细滚子,在第一内心轮4a的外周面上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的滚动体保持架4d,在每个滚动体保持架4d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一圈细滚子滑槽,各个细滚子的两端分别均可滑动地插入对应的细滚子滑槽中。采用以上结构,使各个细滚子能够随动,提高了第一超越离合器4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加了使用寿命。
在所述主轴1上套装有弹性元件组3,该弹性元件组3能够对输出螺旋滚道筒5a施加预紧力,以压紧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使摩擦离合器2保持结合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组3优选采用碟簧,稳定可靠,成本低廉,能够通过端面轴承21持续地对摩擦片压紧盘5b施加一个轴向上的推力。具体地说,端面轴承21设置在弹性元件组3和摩擦片压紧盘5b之间,该端面轴承21包括轴承支撑盘21b以及若干支撑在轴承支撑盘21b和摩擦片压紧盘5b之间的轴承滚珠21a,各轴承滚珠21a分别能够沿对应的环形滚道5b1滚动。通过以上结构,摩擦片压紧盘5b能够作为一侧的轴承支撑盘,从而既节约了制造成本,又节约了装配空间。
在所述主轴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弹性元件组3预紧力的碟簧调节器22和圆螺母23,所述碟簧调节器22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弹性元件组3和圆螺母23之间,所述圆螺母23与主轴1螺纹配合,即主轴1具有一段外螺纹1b,圆螺母23与该段外螺纹1b螺旋配合,通过转动圆螺母23,能够通过碟簧调节器22压紧或释放弹性元件组3,从而调节弹性元件组3对摩擦离合器2的预紧力的大小。
进一步地,在主轴1靠近电机输入法兰8的一端设置有主轴端部锁紧组件24,在主轴端部锁紧组件24和圆螺母23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垫圈25,通过转动圆螺母23使弹性元件组3对摩擦离合器2施加到预设的预紧力后,只要选择合适厚度的垫圈25就能够形成可靠的支撑,使弹性元件组3的预紧力便于调校,换句话说,通过垫圈25的设置,使整套装置通用性更好,能够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调节预紧力,唯一只需要更换相应厚度的垫圈25,其它部件均不需要替换。其中,所述主轴端部锁紧组件24包括用于定位垫圈25的半月键24a、用于定位半月键24a、用于定位半月键24a的套圈24b以及用于定位套圈24b的内片启动挡圈24c。
本实施例中,在电机输入法兰8和输入轴传动套筒9之间设置有支承套环26,该支承套环26与碟簧调节器22之间设置有深沟球轴承,以可靠地支撑主轴1。
当输出螺旋滚道筒5a朝着靠近摩擦片支撑盘2a的方向移动时,摩擦片压紧盘5b能够压紧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此时,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动力的传递路线如下:电机输入法兰8→输入轴传动套筒9→输入齿支撑法兰10→第一外圈4c→第一滚动体4b→第一内心轮4a→摩擦片支撑盘2a→外片花键套2b→各外摩擦片2c→各内摩擦片2d→输出螺旋滚道筒5a→主轴1。
当输出螺旋滚道筒5a朝着远离摩擦片支撑盘2a的方向移动时,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能够相互分离,此时,摩擦离合器2处于分离状态,由于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相互分离,动力的传递在此断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片支撑件和内片螺旋滚道套(5)以及若干交替设置在摩擦片支撑件和内片螺旋滚道套(5)之间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所述内片螺旋滚道套(5)包括呈圆盘形结构的摩擦片压紧盘(5b)和呈圆筒形结构的输出螺旋滚道筒(5a),所述摩擦片压紧盘(5b)固套在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一端,所述摩擦片支撑件包括呈圆盘形结构的摩擦片支撑盘(2a)和呈圆筒形结构的外片花键套(2b),所述摩擦片支撑盘(2a)与摩擦片压紧盘(5b)平行,所述外片花键套(2b)同轴地套在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外部,其一端与摩擦片支撑盘(2a)的外缘花键配合,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承在摩擦片压紧盘(5b)的外缘上;
各外摩擦片(2c)的外缘均与外片花键套(2b)的内壁花键配合,各内摩擦片(2d)的內缘均与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外壁花键配合,在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外壁上套装有若干内片启动挡圈(2e),各个内片启动挡圈(2e)分别位于各内摩擦片(2d)靠近摩擦片支撑盘(2a)的一侧;
当输出螺旋滚道筒(5a)朝着远离摩擦片支撑盘(2a)方向轴向移动时,各个内片启动挡圈(2e)能够带动相邻内摩擦片(2d)朝着远离摩擦片支撑盘(2a)方向轴向移动,以使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相互分离;当输出螺旋滚道筒(5a)朝着靠近摩擦片支撑盘(2a)方向轴向移动时,摩擦片压紧盘(5b)能够压紧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内片启动挡圈(2e)的间距相等,且相邻内片启动挡圈(2e)的间距大于相邻内摩擦片(2d)的间距,当摩擦片压紧盘(5b)压紧各外摩擦片(2c)和内摩擦片(2d)时,各个所述内片启动挡圈(2e)与相邻内摩擦片(2d)的间距朝着靠近摩擦片压紧盘(5b)的方向呈等差数列关系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外壁上具有内片外花键(5a1),在该内片外花键(5a1)上设置有若干与对应内片启动挡圈(2e)相适应的内挡圈安装环槽(5a2),各内片启动挡圈(2e)分别嵌入对应的内挡圈安装环槽(5a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片花键套(2b)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外片限位挡圈(2f),各外片限位挡圈(2f)分别位于各外摩擦片(2c)靠近摩擦片压紧盘(5b)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外片限位挡圈(2f)的间距相等,且相邻外片限位挡圈(2f)的间距大于相邻内片启动挡圈(2e)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片花键套(2b)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片内花键(2b1),各所述外摩擦片(2c)的外缘上均设置有与外片内花键(2b1)花键配合的外片外花键(2c1),摩擦片支撑盘(2a)的外缘上设置有动力输出花键(2a3),所述外片花键套(2b)靠近摩擦片支撑盘(2a)的一端通过外片内花键(2b1)与动力输出花键(2a3)花键配合,在所述外片内花键(2b1)上设置有若干与对应外片限位挡圈(2f)相适应的外挡圈安装环槽,各外片限位挡圈(2f)分别嵌入对应的外挡圈安装环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支撑盘(2a)的內缘具有朝着远离摩擦片压紧盘(5b)延伸的动力输入套(2a1),在该动力输入套(2a1)的外壁上设置有动力输入花键(2a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滚道(5a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螺旋滚道筒(5a)远离摩擦片压紧盘(5b)一端的端面呈凸轮型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压紧盘(5b)远离外摩擦片(2c)的一侧表面上分布有若干同心的环形滚道(5b1)。
CN201911227174.0A 2019-12-04 2019-12-04 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Active CN111075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7174.0A CN111075851B (zh) 2019-12-04 2019-12-04 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7174.0A CN111075851B (zh) 2019-12-04 2019-12-04 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5851A true CN111075851A (zh) 2020-04-28
CN111075851B CN111075851B (zh) 2021-12-03

Family

ID=70312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7174.0A Active CN111075851B (zh) 2019-12-04 2019-12-04 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585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0155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西南大学 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器
WO2021110152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西南大学 具有单向传动功能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1608A (en) * 1960-12-20 1961-12-05 Quinten A Hansen Fluid pressure operated clutch having an integral and non-rotatable cylinder and piston assembly
US6026944A (en) * 1998-03-25 2000-02-22 Shin Nippon Wheel Industries Co., Ltd. Wet multi-plate clutch
US6347695B1 (en) * 1999-04-28 2002-02-19 Luk Lamellen Disc clutch
JP2003013996A (ja) * 2001-07-02 2003-01-15 Fuji Heavy Ind Ltd 摩擦係合装置
CN2563356Y (zh) * 2002-08-19 2003-07-30 重庆通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后置多片油浴式离合器的柔性结构
CN102588548A (zh) * 2012-01-20 2012-07-18 西南大学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两档自动变速器
DE102011004585A1 (de) * 2011-02-23 2012-08-23 Zf Friedrichshafen Ag Reibschaltelement
CN204300177U (zh) * 2013-10-11 2015-04-29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摩擦式切换元件
CN107923444A (zh) * 2015-09-02 2018-04-17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离合器组件
JP2018204635A (ja) * 2017-05-31 2018-12-27 株式会社クボタ 収穫機用伝動装置
CN109990069A (zh) * 2019-04-16 2019-07-09 西南大学 双超越离合轴套输出锥套式自适应自动变速主轴总成
CN110017370A (zh) * 2019-04-18 2019-07-16 西南大学 行星系输出的机械式双超越离合自适应自动变速主轴总成
CN110062852A (zh) * 2016-12-09 2019-07-26 戴姆勒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的膜片式离合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1608A (en) * 1960-12-20 1961-12-05 Quinten A Hansen Fluid pressure operated clutch having an integral and non-rotatable cylinder and piston assembly
US6026944A (en) * 1998-03-25 2000-02-22 Shin Nippon Wheel Industries Co., Ltd. Wet multi-plate clutch
US6347695B1 (en) * 1999-04-28 2002-02-19 Luk Lamellen Disc clutch
JP2003013996A (ja) * 2001-07-02 2003-01-15 Fuji Heavy Ind Ltd 摩擦係合装置
CN2563356Y (zh) * 2002-08-19 2003-07-30 重庆通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后置多片油浴式离合器的柔性结构
DE102011004585A1 (de) * 2011-02-23 2012-08-23 Zf Friedrichshafen Ag Reibschaltelement
CN102588548A (zh) * 2012-01-20 2012-07-18 西南大学 机械智能化自适应两档自动变速器
CN204300177U (zh) * 2013-10-11 2015-04-29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摩擦式切换元件
CN107923444A (zh) * 2015-09-02 2018-04-17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离合器组件
CN110062852A (zh) * 2016-12-09 2019-07-26 戴姆勒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的膜片式离合器
JP2018204635A (ja) * 2017-05-31 2018-12-27 株式会社クボタ 収穫機用伝動装置
CN109990069A (zh) * 2019-04-16 2019-07-09 西南大学 双超越离合轴套输出锥套式自适应自动变速主轴总成
CN110017370A (zh) * 2019-04-18 2019-07-16 西南大学 行星系输出的机械式双超越离合自适应自动变速主轴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0155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西南大学 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器
WO2021110152A1 (zh) * 2019-12-04 2021-06-10 西南大学 具有单向传动功能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5851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9244B (zh) 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器
CN111016604B (zh) 超大扭矩双螺旋双超越集成式智慧自适应电驱动前驱系统
CN110966362B (zh) 具有倒挡功能的全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器
CN111075851B (zh) 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
CN111089143B (zh) 具有倒挡的智能化超大载荷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0985563B (zh) 具有单向传动功能的自适应多片排序大扭矩摩擦离合装置
CN111075892B (zh) 智能化自适应自动变速器
CN110939699B (zh) 采用多片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的机械式自适应自动变速器
CN111016643B (zh) 双螺旋双超越集成式智慧自适应电驱动前驱系统
CN110966369A (zh) 智能化双超越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WO2021110157A1 (zh) 紧凑型超大载荷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0985614A (zh) 带有传动传感功能的自适应自动变速总成
CN111059242B (zh) 具有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紧凑型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0966361B (zh) 易于换挡的大载荷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1043255B (zh) 进挡平顺的大载荷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1059172B (zh) 机械式重载自适应自动变速总成
CN111059171B (zh) 能够承受超大载荷的双超越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1043257B (zh) 采用多片式大扭矩摩擦离合器的自适应自动变速总成
CN112901768B (zh) 能够快速换挡的大载荷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1005991B (zh) 采用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双超越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0985564B (zh) 具有多片式自排序摩擦离合减速机构的电驱动系统
CN110966368B (zh) 超大载荷智能化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0949125B (zh) 带有传动传感功能的双超越自适应自动变速系统
CN111016645A (zh) 超大扭矩双螺旋双超越集成式智慧自适应电驱动后驱系统
CN112895865A (zh) 双螺旋双超越集成式智慧自适应电驱动后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