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5194A - 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5194A
CN111075194A CN201911327119.9A CN201911327119A CN111075194A CN 111075194 A CN111075194 A CN 111075194A CN 201911327119 A CN201911327119 A CN 201911327119A CN 111075194 A CN111075194 A CN 111075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arbage
roller
shoveling
convey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71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璨
宋昕锐
陆季军
李翔
张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3271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51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5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519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36Parts or details of the surface treat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装置,包括: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部的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内部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中间位置处的铲料组件,位于铲料组件后侧且与所述铲料组件相邻的输送组件,位于所述所述输送组件的后侧的储料箱,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架内顶部的驱动箱。本发明中的铲料组件和分割组件对其进行与地面的分离并收集,全过程无需人力劳动便可实现,大大提高了垃圾清理的效率;并且同时还能对普通垃圾进行拾取收集,使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其中,建筑垃圾中的构筑物、管网等不会发生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的物质在清理时较为方便,收集后做统一处理即可;但是渣土、弃土、弃料、淤泥等被遗留在施工现场,这些建筑垃圾会与楼房地面固结并且较难清理,建筑垃圾的堆放对施工现场会造成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及时的清除建筑垃圾,现阶段清理方式还停留在通过建筑工人使用铁锹等基础工具人工清理的阶段,不但工人工作的劳动强度大,而且垃圾清理进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包括:
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部的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内部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中间位置处的铲料组件,位于铲料组件后侧且与所述铲料组件相邻的输送组件,位于所述所述输送组件的后侧的储料箱,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架内顶部的驱动箱;
所述铲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驱动箱内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曲杆组件,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曲杆组件的U型铲料框;
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曲杆组件转动,使得与所述曲杆组件传动连接的U型铲料框能够围绕某个点做具有弧度的摆动,以调节所述U型铲料框的倾斜角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曲杆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连接杆,首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一连杆,末端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和U型铲料框相铰接的第二连杆,以及末端与所述U型铲料框相铰接的第三连杆;
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的首端分别与所述U型铲料框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曲杆组件调节U型铲料框所在的角度,便于控制U型铲料框做弧线运动,起到抄起的作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型铲料框的前侧的底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三角形刀片,所述三角形刀片相互为首尾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薄薄的刀片,便于U型铲料框件将物料从地面脱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从上至下倾斜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与所述第一传动辊相齐平的输送辊,固定在所述输送辊上的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第一链条,紧密安装在所述输送辊一端处的第一带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一端的第二带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传动带,位于所述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的连线下方的第四传动辊,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三传动辊和第四传动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
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呈张紧状态,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辊与第四传动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呈松弛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第一输送带处于松弛状态给第一输送带提供了休息的时间段,增加了对第一输送带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后侧且位于所述储料箱上方的第五传动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下方的第六传动辊,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五传动辊和第六传动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
所述第五传动辊与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整体呈松弛状态,所述第二输送带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表面等距离平行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限位块;
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内表面沿其宽度方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转辊,所述转辊的位置与所述限位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传动辊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转轮,所述转轮沿其径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转辊与所述限位槽传动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顶部的下方设置有碾压组件,所述碾压组件包括:相邻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两个碾压辊,固定在其中一个碾压辊一端的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辊另一端的双层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双层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的第二链条,以及固定在所述碾压组件的后侧且与所述碾压组件相邻的挡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铲料组件的前侧设置有分割组件,所述分割组件包括:铰接与所述框架的安装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前侧的转动辊,沿所述转动辊的长度方向并列等距离分布的安装条,等距离固定在所述安装条上的挖槽柱体,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连接架,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的顶出气缸,以及铰接于所述顶出气缸上的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架的后侧为固定连接,相邻安装条上的挖槽柱体为交错分布。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辊的一端固定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传动连接于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传动连接于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使用如上所述的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所述清运装置的清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运装置未开始工作时,所述车架内的铲料组件中的储物箱和分割组件中的挖槽柱体均与地面无接触;
步骤二、如果建筑室内的垃圾属于与地面无粘性可直接拾取的垃圾,执行步骤三;如果建筑室内的垃圾属于粘在底面上的垃圾,则执行步骤五;
步骤三、控制清运装置移动到垃圾的上方,并使垃圾位于铲料组件与分割组件之间,开启驱动电机正转使得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并使U型铲料框前侧的三角形刀片与地面接触,同时控制顶出气缸的活塞杆推出,使得转动辊下移并使转动辊上的挖槽柱体与地面接触,此时传动电机处于关闭状态,则转动辊不会发生转动,挖槽柱体起到阻碍垃圾的障碍物;
步骤四、控制驱动电机反转,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做完美的逆时针弧线运动,将垃圾抄起,并顺着U型铲料框内壁滑向第一输送带上,执行步骤七;
步骤五、控制清运装置移动到垃圾的上方,并使垃圾位于铲料组件与分割组件之间,开启驱动电机正转使得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并使U型铲料框前侧的三角形刀片与地面接触,同时控制顶出气缸的活塞杆推出,使得转动辊下移并使转动辊上的挖槽柱体与地面接触,此时传动电机处于工作状态,则转动辊会发生顺时针转动,对与地面难以分离的垃圾进行切割打碎的作用,同时在转动辊的瞬时带动下部分垃圾因挖槽柱体的作用力被推动到第一输送带上,较大的块体则需控制驱动电机反转,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做完美的逆时针弧线运动,将垃圾抄起,并顺着U型铲料框内壁滑向第一输送带上,执行步骤七;
步骤六、根据对与地面难以分离的垃圾的厚度,调节顶出气缸活塞杆的顶出程度,可实现不能厚度的切割打碎;
步骤七、被转移至第一输送带上的垃圾因受限位块的阻力作用和在输送带的推移下被迫向上转移,当移至第一输送带的顶端时,因受重力作用和挡板的作用直接掉落至两碾压辊之间进行碾压,并掉落至第二输送带上;
步骤八、第二输送带上的限位块将垃圾转移到其最顶端,随后垃圾直接坠落到储料箱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了可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垃圾清理装置,尤其是当垃圾属于水泥、土渣、淤泥等会粘在地面上的建筑垃圾时,本发明中的铲料组件和分割组件对其进行与地面的分离并收集,全过程无需人力劳动便可实现,大大提高了垃圾清理的效率;并且同时还能对普通垃圾进行拾取收集,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车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车架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分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5中的各标注为:车架1、车轮2、框架3、储料箱4、驱动箱5、U型铲料框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三连杆9、三角形刀片10、第一传动辊101、第二传动辊102、第三传动辊103、输送辊104、第四传动辊105、第一输送带106、第一链条107、传动带108、第五传动辊109、第六传动辊110、第二输送带111、限位块112、碾压辊113、挡板114、安装架201、转动辊202、安装条203、挖槽柱体204、顶出气缸205、连接板206、第四齿轮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申请人在多次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建筑垃圾中包括了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等其他废弃物,而上述废弃物都属于能与地面产生粘黏性,因此在后期清理时非常的麻烦,而目前对于此类垃圾的处理一般都是通过人工使用铁锹等基础工具进行处理,然后再收集转移,不仅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
为此申请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化处理化学类垃圾的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如图1所示,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包括:车架1、车轮2、框架3、储料箱4、驱动箱5、U型铲料框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三连杆9、三角形刀片10、第一传动辊101、第二传动辊102、第三传动辊103、输送辊104、第四传动辊105、第一输送带106、第一链条107、传动带108、第五传动辊109、第六传动辊110、第二输送带111、限位块112、碾压辊113、挡板114、安装架201、转动辊202、安装条203、挖槽柱体204、顶出气缸205、连接板206、第四齿轮207。
如图2所示,所述车轮2为四个,分别安装在所述车架1的底部用于驱使车架1的移动。所述框架3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1的内部,与所述车架1的形状相似便于安装车架1内的各个不同的组件。所述框架3的内部包括:铲料组件、输送组件、储料箱4和驱动箱5。所述铲料组件、输送组件和储料箱4依次从前至后设置在所述框架3内,所述驱动箱5位于铲料组件的上方。
所述铲料组件包括:U型铲料框6、用于控制U型铲料框6的曲杆组件和用于驱动曲杆组件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箱5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曲杆组件转动,使得与所述曲杆组件传动连接的U型铲料框6能够围绕某个点做具有弧度的摆动,以调节所述U型铲料框6的倾斜角度。
如图3所示,所述曲杆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和第三连杆9,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7的首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7的末端与所述U型铲料框6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8和所述第三连杆9的首端分别铰接与所述框架3,其中所述第二连杆8的末端与所述U型铲料框6和第一连杆7的铰接处相铰接,所述第三连杆9的末端与所述U型铲料框6直接相铰接。
通过控制驱动的正转和反转,直接控制U型铲料框6的正转与反转,间接地调节U型铲料框6距离地面所在的高度和与地面之间的倾斜度。
但是U型铲料框6在抄垃圾的时候,因为其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厚度才能满足强度要求,因此在抄垃圾的过程很难准确地切入到垃圾与地面之间,导致无法准确抄起垃圾。故,所述U型铲料框6的前侧的底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三角形刀片10,所述三角形刀片10相互为首尾相连,即所述三角形刀片10的顶角朝前面向垃圾。首先,因为刀片的厚度较薄故在抄垃圾时,很容易直接切入到垃圾与地面之间;其次,刀片的顶角朝前,具有一定的切力,可破坏垃圾与地面之间的粘结性。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从上至下倾斜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一传动辊101、第二传动辊102、第三传动辊103和第四传动辊105,与所述第一传动辊101相齐平的输送辊104。所述输送辊104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链条107传动连接。所述输送管一端固定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传动辊101的一端同样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位于同侧,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通过传动带108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辊105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01和第二传动辊102的连线下方,所述第一传动辊101、第二传动辊102、第三传动辊103和第四传动辊105相互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10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106是用于运输建筑垃圾,好比水泥、废渣等高密度的物质,虽然上述建筑垃圾的体积小但是却因自身具备较大的密度,故重量很大,因此为了保护第一输送带106,延长其使用寿命,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01、第二传动辊102和第三传动辊103之间的第一输送带106呈张紧状态,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辊103与第四传动辊105之间的第一输送带106呈松弛状态。部分第一输送带106处于松弛状态给第一输送带106提供了休息的时间段,增加了对第一输送带106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上述输送组件仅是将处于低处的垃圾传送到顶处,故此时的垃圾是体积不均,存在大块或者小块的体积,如果直接进入储料箱4则会造成储料箱4内部容积的浪费,故在上述输送组件后侧继续设置输送组件,并在两个输送组件之间设置用于碾压的碾压组件。
综上所述,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五传动辊109和第六传动辊110,所述第五传动辊109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01后侧且位于所述储料箱4上方,所述第六传动辊110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101的下方,所述第五传动辊109与所述第六传动辊110之间通过第二输送带111传动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辊109与所述第一传动辊101之间通过齿轮链条的传动。
所述碾压组件包括:相邻安装在所述框架3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111上方的两个碾压辊113,固定在其中一个碾压辊113一端的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辊101另一端的双层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双层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的第二链条,以及固定在所述碾压组件的后侧且与所述碾压组件相邻的挡板114。
因此,经第一输送带106输送到顶端的垃圾受重力作用掉落至相邻的碾压辊113之间进行碾碎,被碾碎后的垃圾同样因受重力掉落至第二输送带111上,被第二输送带111输送到储料箱4中。
在此过程中,被碾碎后的垃圾的重量很小,且因第二输送带111为倾斜设置,故对第二输送带111的作用力很小导致相互件的摩擦力很小,很容易造成被碾碎后的垃圾滚落,因此所述第二输送带111整体呈松弛状态,所述第二输送带111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106的下方。处于松弛状态的第二输送带111对垃圾起到包裹推移的作用。
同样,为了增加垃圾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第一输送带106和所述第二输送带111的外表面等距离平行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限位块112,所述限位块112用于增加输送带表面处的摩擦力。
上述结构中,曾多次提到第一输送带106或者第二输送带111局部或者整体处于松弛状态,下面具体阐述如何实现输送带的松弛。
所述第一输送带106和所述第二输送带111的内表面沿其宽度方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转辊,所述转辊的位置与所述限位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传动辊10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转轮,所述转轮沿其径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转辊与所述限位槽传动连接。即通过对应的转辊位于转轮的限位槽。转轮转动时保证转辊的推动即保证了输送的推动,同时,转辊依次与所述限位槽对接,节奏感强能够保证输送带在输送过程中的状态始终如一,实现输送带的松弛与张紧状态。
当地面上的水泥或者渣土很顽强的时候,仅仅靠若干个三角形刀片10是不足以使其脱离地面的。因此所述铲料组件的前侧设置有分割组件,所述分割组件包括:铰接与所述框架3的安装架20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201的前侧的转动辊202,沿所述转动辊202的长度方向并列等距离分布的安装条203,等距离固定在所述安装条203上的挖槽柱体204,固定在所述框架3上的连接架,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的顶出气缸205,以及铰接于所述顶出气缸205上的连接板206;所述连接板206与所述安装架201的后侧为固定连接,相邻安装条203上的挖槽柱体204为交错分布。
所述转动辊202的一端固定有第四齿轮207,所述第四齿轮207通过第三链条传动连接于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传动连接于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框架3上。
即设置的分割组件中的挖槽柱体204可对底面顽强的垃圾进行粉碎和切割。所述清运装置的清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运装置未开始工作时,所述车架内的铲料组件中的储物箱和分割组件中的挖槽柱体均与地面无接触;
步骤二、如果建筑室内的垃圾属于与地面无粘性可直接拾取的垃圾,执行步骤三;如果建筑室内的垃圾属于粘在底面上的垃圾,则执行步骤五;
步骤三、控制清运装置移动到垃圾的上方,并使垃圾位于铲料组件与分割组件之间,开启驱动电机正转使得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并使U型铲料框前侧的三角形刀片与地面接触,同时控制顶出气缸的活塞杆推出,使得转动辊下移并使转动辊上的挖槽柱体与地面接触,此时传动电机处于关闭状态,则转动辊不会发生转动,挖槽柱体起到阻碍垃圾的障碍物;
步骤四、控制驱动电机反转,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做完美的逆时针弧线运动,将垃圾抄起,并顺着U型铲料框内壁滑向第一输送带上,执行步骤七;
步骤五、控制清运装置移动到垃圾的上方,并使垃圾位于铲料组件与分割组件之间,开启驱动电机正转使得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并使U型铲料框前侧的三角形刀片与地面接触,同时控制顶出气缸的活塞杆推出,使得转动辊下移并使转动辊上的挖槽柱体与地面接触,此时传动电机处于工作状态,则转动辊会发生顺时针转动,对与地面难以分离的垃圾进行切割打碎的作用,同时在转动辊的瞬时带动下部分垃圾因挖槽柱体的作用力被推动到第一输送带上,较大的块体则需控制驱动电机反转,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做完美的逆时针弧线运动,将垃圾抄起,并顺着U型铲料框内壁滑向第一输送带上,执行步骤七;
步骤六、根据对与地面难以分离的垃圾的厚度,调节顶出气缸活塞杆的顶出程度,可实现不能厚度的切割打碎;
步骤七、被转移至第一输送带上的垃圾因受限位块的阻力作用和在输送带的推移下被迫向上转移,当移至第一输送带的顶端时,因受重力作用和挡板的作用直接掉落至两碾压辊之间进行碾压,并掉落至第二输送带上;
步骤八、第二输送带上的限位块将垃圾转移到其最顶端,随后垃圾直接坠落到储料箱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底部的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内部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中间位置处的铲料组件,位于铲料组件后侧且与所述铲料组件相邻的输送组件,位于所述所述输送组件的后侧的储料箱,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架内顶部的驱动箱;
所述铲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驱动箱内部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曲杆组件,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曲杆组件的U型铲料框;
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曲杆组件转动,使得与所述曲杆组件传动连接的U型铲料框能够围绕某个点做具有弧度的摆动,以调节所述U型铲料框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杆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连接杆,首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一连杆,末端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和U型铲料框相铰接的第二连杆,以及末端与所述U型铲料框相铰接的第三连杆;
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的首端分别与所述U型铲料框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铲料框的前侧的底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三角形刀片,所述三角形刀片相互为首尾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从上至下倾斜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与所述第一传动辊相齐平的输送辊,固定在所述输送辊上的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第一链条,紧密安装在所述输送辊一端处的第一带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一端的第二带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传动带,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的连线下方的第四传动辊,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第三传动辊和第四传动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
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和第三传动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呈张紧状态,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辊与第四传动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呈松弛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后侧且位于所述储料箱上方的第五传动辊,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辊下方的第六传动辊,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五传动辊和第六传动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
所述第五传动辊与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整体呈松弛状态,所述第二输送带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表面等距离平行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限位块;
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内表面沿其宽度方向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转辊,所述转辊的位置与所述限位组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传动辊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转轮,所述转轮沿其径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转辊与所述限位槽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顶部的下方设置有碾压组件,所述碾压组件包括:相邻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两个碾压辊,固定在其中一个碾压辊一端的第三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辊另一端的双层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双层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的第二链条,以及固定在所述碾压组件的后侧且与所述碾压组件相邻的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料组件的前侧设置有分割组件,所述分割组件包括:铰接与所述框架的安装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前侧的转动辊,沿所述转动辊的长度方向并列等距离分布的安装条,等距离固定在所述安装条上的挖槽柱体,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连接架,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的顶出气缸,以及铰接于所述顶出气缸上的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架的后侧为固定连接,相邻安装条上的挖槽柱体为交错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的一端固定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通过第三链条传动连接于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传动连接于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10.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运装置的清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清运装置未开始工作时,所述车架内的铲料组件中的储物箱和分割组件中的挖槽柱体均与地面无接触;
步骤二、如果建筑室内的垃圾属于与地面无粘性可直接拾取的垃圾,执行步骤三;如果建筑室内的垃圾属于粘在底面上的垃圾,则执行步骤五;
步骤三、控制清运装置移动到垃圾的上方,并使垃圾位于铲料组件与分割组件之间,开启驱动电机正转使得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并使U型铲料框前侧的三角形刀片与地面接触,同时控制顶出气缸的活塞杆推出,使得转动辊下移并使转动辊上的挖槽柱体与地面接触,此时传动电机处于关闭状态,则转动辊不会发生转动,挖槽柱体起到阻碍垃圾的障碍物;
步骤四、控制驱动电机反转,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做完美的逆时针弧线运动,将垃圾抄起,并顺着U型铲料框内壁滑向第一输送带上,执行步骤七;
步骤五、控制清运装置移动到垃圾的上方,并使垃圾位于铲料组件与分割组件之间,开启驱动电机正转使得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发生倾斜,并使U型铲料框前侧的三角形刀片与地面接触,同时控制顶出气缸的活塞杆推出,使得转动辊下移并使转动辊上的挖槽柱体与地面接触,此时传动电机处于工作状态,则转动辊会发生顺时针转动,对与地面难以分离的垃圾进行切割打碎的作用,同时在转动辊的瞬时带动下部分垃圾因挖槽柱体的作用力被推动到第一输送带上,较大的块体则需控制驱动电机反转,U型铲料框在曲杆组件的作用下做完美的逆时针弧线运动,将垃圾抄起,并顺着U型铲料框内壁滑向第一输送带上,执行步骤七;
步骤六、根据对与地面难以分离的垃圾的厚度,调节顶出气缸活塞杆的顶出程度,可实现不能厚度的切割打碎;
步骤七、被转移至第一输送带上的垃圾因受限位块的阻力作用和在输送带的推移下被迫向上转移,当移至第一输送带的顶端时,因受重力作用和挡板的作用直接掉落至两碾压辊之间进行碾压,并掉落至第二输送带上;
步骤八、第二输送带上的限位块将垃圾转移到其最顶端,随后垃圾直接坠落到储料箱内。
CN201911327119.9A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Withdrawn CN1110751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7119.9A CN111075194A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7119.9A CN111075194A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5194A true CN111075194A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1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7119.9A Withdrawn CN111075194A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51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2327A (zh) * 2022-12-21 2023-03-21 珠海康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箱式储能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2327A (zh) * 2022-12-21 2023-03-21 珠海康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箱式储能设备
CN115822327B (zh) * 2022-12-21 2023-09-29 珠海康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箱式储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44955U (zh) 一种手扶式地面除冰堆雪装置
CN109487746B (zh) 手推双齿式多功能破冰机
CN203546658U (zh) 多功能除雪成型装载机
CN212175630U (zh) 一种园林落叶收集粉碎装置
CN111075194A (zh) 一种高层施工建筑内建筑垃圾清运装置及其清运方法
CN109892045B (zh) 一种边膜回收装置
CN21502926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US3958767A (en) Mobile rock collecting and crushing
CN209934814U (zh) 一种建筑用垃圾分拣装置
CN104328764B (zh) 立轴旋切式破冰除雪装置
CN217500366U (zh) 暗涵清淤机器人前置清淤装置
CN215714493U (zh)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道路表面清障设备
WO1990003230A1 (en) Solid waste retriever
CN113079723B (zh) 一种秸秆粉碎与地膜回收一体机
CN212945675U (zh) 一种双层料箱门式废钢剪断机
CN114481927A (zh) 一种园林用的环保型落叶收集装置
CN209824351U (zh) 一种边膜回收装置
CN211646226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养护设备
CN115415273B (zh) 一种可浮动的水电站捞渣装置
CN112742587A (zh) 一种建筑垃圾破碎与筛分设备
RU2320806C2 (ru) Агрегат очистки от наледи и спрессованного снега
CN216936416U (zh) 一种建筑垃圾智能垃圾处理装置
CN214005550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清渣装置
CN215390593U (zh) 一种陈腐垃圾分选腐殖土装置
CN206333020U (zh) 一种土豆脱土收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