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4540A - 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4540A
CN111074540A CN201911145740.3A CN201911145740A CN111074540A CN 111074540 A CN111074540 A CN 111074540A CN 201911145740 A CN201911145740 A CN 201911145740A CN 111074540 A CN111074540 A CN 111074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lant
parts
textile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57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杨
李继锋
段明星
王福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ji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1457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4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4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4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1/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 D06M11/68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phosphoru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with chlorophosphonic acid or salts thereof
    • D06M11/7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phosphoru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with chlorophosphonic acid or salts thereof with oxides of phosphorus; with hypophosphorous, phosphorous or phosphoric acids or their salts
    • D06M11/71Salts of phosphoric acid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3/5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with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 D06M13/51Compounds with at least one carbon-metal or carbon-boron, carbon-silicon, carbon-selenium, or carbon-tellurium bond
    • D06M13/513Compounds with at least one carbon-metal or carbon-boron, carbon-silicon, carbon-selenium, or carbon-tellurium bond with at least one carbon-silicon bon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6/00Biochemical 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e.g. enzymatic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200/00Functionality of the treatment composition and/or properties imparted to the textile material
    • D06M2200/35Abrasion, pilling or fibrillation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菌剂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至少包括:植物组分、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所述植物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分A包括1‑9份薄荷提取物、1‑9份绿茶提取物;所述组分B包括8‑20份芦荟、8‑20份白芍。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剂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各类纺织品也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优良的寄居地,是疾病的重要传播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病抗病意识的增强,抗菌功能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抗菌功能纺织品的制备通常是将抗菌剂通过共混纺丝或功能整理等方式处理到纺织品上。常见的抗菌剂主要有: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两类。有机抗菌剂多为季铵盐、胍类、脂肪酸类和金属化合物等;无机抗菌剂特别是银系抗菌剂因其良好的耐热性、广谱抗菌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大部分的抗菌剂应用于纺织品都存在着储存稳定性差、抗菌剂水洗时易脱落、持久性较差等缺点,并且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对于纺织品的透湿性也有较高要求,另外,在纺织品长期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耐磨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纺织品抗菌剂,制备原料至少包括:植物组分、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所述植物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分A包括1~9份薄荷提取物、1~9份绿茶提取物;所述组分B包括8~20份芦荟、8~20份白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分A还包括1~9份杨梅树皮提取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分B还包括8~20份金银花和2~12份竹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植物组分与有机硅的质量比为1:(0.1~0.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硅包括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和有机硅甜菜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硅甜菜碱为有机硅磺酸型甜菜碱和/或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2~0.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植物组分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分B研磨后加入去离子水,蒸馏后浓缩,得到植物提取液;
(2)将步骤(1)中蒸馏液剩余的混合物浓缩至膏状,加入乙醇,超声后静置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植物提取物;
(3)将步骤(2)中的植物提取物和组分A加入到步骤(1)中的第一植物提取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过滤,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将组分B研磨后过40~80目筛。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所述纺织品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组分加水稀释40~50倍后,向其中加入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和有机硅,搅拌均匀后即得。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使用植物组分、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使得抗菌剂储存更为稳定,解决了纺织品中抗菌剂水洗时易脱落、持久性较差,在湿热天气下纺织品透湿性能下降等问题,同时也使得纺织面料的耐磨性得到了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指单数形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纺织品抗菌剂,制备原料至少包括:植物组分、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所述植物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分A包括1~9份薄荷提取物、1~9份绿茶提取物;所述组分B包括8~20份芦荟、8~20份白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分A还包括1~9份杨梅树皮提取物。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分B还包括8~20份金银花和2~12份竹叶。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组分与有机硅的质量比为1:(0.1~0.3);更优选的,所述植物组分与有机硅的质量比为1:0.2。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组分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分B研磨后加入去离子水,蒸馏后浓缩,得到植物提取液;
(2)将步骤(1)中蒸馏液剩余的混合物浓缩至膏状,加入乙醇,超声后静置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植物提取物;
(3)将步骤(2)中的植物提取物和组分A加入到步骤(1)中的植物提取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过滤,即得。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组分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分B研磨后过40~80目筛加入去离子水,蒸馏后浓缩,得到第一植物提取液;
(2)将步骤(1)中蒸馏液剩余的混合物浓缩至膏状,加入乙醇,超声后静置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植物提取物;
(3)将步骤(2)中的植物提取物和组分A加入到步骤(1)中的第一植物提取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过滤,即得。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物组分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分B研磨后过60目筛以1:(7~9)的料液比加入去离子水,蒸馏后浓缩,得到植物提取液;
(2)将步骤(1)中蒸馏液剩余的混合物浓缩至膏状,以1:(7~9)的料液比加入乙醇,超声后静置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植物提取物;
(3)将步骤(2)中的植物提取物和组分A加入到步骤(1)中的植物提取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过滤,即得。
<薄荷提取物>
薄荷提取物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I-薄荷醇、1-薄荷酮及薄荷酯类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购买自三原天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是从绿茶叶片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芳香油、水分、矿物质、色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其中含有的茶多酚能杀灭肉毒杆菌及孢子,抑制细菌外毒素的活性。对引起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各种病原菌有抗菌作用。茶多酚对引起化脓性感染、烧伤、外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型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购买自福州日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杨梅树皮提取物>
杨梅树皮提取物又名杨梅树皮素、杨梅苷。主要含有杨梅黄酮、杨梅树皮甙、杨梅树皮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以及清热解毒、祛风湿等作用,购买自金华贝康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芦荟>
芦荟为单子叶植物纲、阿福花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名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油葱、洋芦荟、翠叶芦荟、美国芦荟等。芦荟具有强心、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硬化动脉、降低胆固醇含量、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使血液循环畅通,减少胆固醇值,减轻心脏负担,使血压保持正常,清除血液中的“毒素”;促进伤口愈合复原的作用,有消炎杀菌、吸热消肿、软化皮肤、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
<白芍>
白芍是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药用根,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具温阳祛湿、补体虚、健脾胃等功效。
<金银花>
金银花,正名为忍冬,“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竹叶>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叶。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功效。用于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申请人发现对植物组分B进行提取时,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第一植物提取液和乙醇浸泡超声处理得到提取物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植物提取液抗菌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采用多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可以去除杂质、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植物的有效成分,另一方面是芦荟、白芍、金银花、中药一起提取时,芦荟中的氨基酸、微量元素与体系中的酸类物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白芍中的淀粉类物质与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作用,避免其内部分子间作用力较大而团聚,可保持较高提取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抗菌效果。
此外,发明人也发现通过将原料研磨成粉末过40~80目筛后得到的植物提取液进一步制备的抗菌剂抗菌效果更好,这可能是由于粉末粒径较大时,在蒸馏提取有效物质过程中,原料不易在分散液中有效分散,容易聚沉,使得提取效率下降,会影响抗菌剂的使用效果,而当粉末粒径较小时,会导致彼此支架的作用力较大,而形成的团聚体内聚力较大,形成沉淀,同样会出现植物中有效成分减少的现象,进一步影响抗菌效果。
<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
本发明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以0.005mol/L的用量将硝酸银加入到0.42wt%的聚乙烯醇溶液中,调节pH值为4,然后加入经气流粉碎后的磷酸锌粉末(平均粒径1-10μm),控制银锌离子摩尔比为1:20,在47℃水浴下搅拌2~6h,抽滤产品干燥后置于550℃高温条件下焙烧1~5h,即得。
<有机硅>
本发明所述有机硅为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硅包括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和有机硅甜菜碱。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选自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AS:84901-27-9)、三乙基[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CAS:84901-28-0)氯化铵、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CAS:35141-36-7)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有机硅甜菜碱为有机硅磺酸型甜菜碱和/或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为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有机硅甜菜碱为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由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二甲基烯丙基胺制备得到。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称取107.6g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加入到带有磁力搅拌和回流装置的三颈平底烧瓶里,加入0.2g的Karstedt型铂金催化剂后,在磁力搅拌下和20℃温度下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68.2g二甲基烯丙基胺,反应20~24h后停止加热,减压过滤回收催化剂,然后收集滤液,并向滤液中滴加93.2g氯乙酸钠(溶于400mL无水乙醇中),30℃温度下反应8~10h,得白色的沉淀,离心分离3~5次纯化处理,得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与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2~0.8);更优选的,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与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5。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与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2~0.4);更优选的,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与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3。
申请人加入的植物组分具有较强的消炎抗菌作用并且用于纺织品对人体无刺激,但所得抗菌剂在储存时容易出现分层现象,而当在体系中加入有机硅,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可能是由于有机硅中的铵离子可与植物组分中含有的苯甲酸、绿原酸、琥珀酸、柠檬酸等有机酸以及植物组分中的微量元素发生作用,降低植物组分与体系中水相中的有效成分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体系的相容性,从而避免在静置过程中,由于分子间移动与重新排列,造成体系分层的现象。
但在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加入的植物组分应用于纺织品多次水洗后易出现易脱落、抗菌持久性下降的问题,而当在体系中加入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时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并且还使得处理后的纺织品耐磨性得到了提高。可能由于植物组分与纺织品的作用力较弱,水洗时易脱落、抗菌持久性下降,而加入的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会与纺织品发生作用,并且其中含有的铵离子和水解羟基可能会与植物组分中的酸类物质、羟基等发生作用两者可相互协同使得得到的抗菌剂应用于纺织品后抗菌持久性得到增强;另外,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通过水解作用在纺织品表面形成部分保护膜,阻隔了外界作用对纺织品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了纺织品的耐磨性能。
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此时纺织品的透湿性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加入的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存在疏水基团,降低了纺织品的亲水性,从而使得透湿性降低。申请人发现当在抗菌剂体系中加入有机硅甜菜碱,可以有效避免此问题的出现,并且此时纺织品的耐磨性和抗菌持久性也得到了提高。可能是由于有机硅甜菜碱会与纺织品发生作用并与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协同提高纺织品的耐磨性能,且有机硅甜菜碱中含有的阴离子基团可能会与体系中的银离子相互作用,两者可相互协同使得得到的抗菌剂应用于纺织品后抗菌持久性进一步得到增强;另外,体系中含有的阴离子基团,可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透湿性,增加使用的舒适感。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所述纺织品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组分加水稀释40~50倍后,向其中加入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和有机硅,搅拌均匀后即得。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纺织品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组分加水稀释45倍后,向其中加入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和溶于乙醇的20wt%有机硅,减半均匀后即得。
实施例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一种纺织品抗菌剂,制备原料包括植物组分、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所述植物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分A包括1份薄荷提取物、1份绿茶提取物;所述组分B包括8份芦荟、8份白芍。
所述组分A还包括1份杨梅树皮提取物。
所述组分B还包括8份金银花和2~12份竹叶。
所述植物组分与有机硅的质量比为1:0.1。
所述植物组分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分B研磨后过60目筛以1:8的料液比加入去离子水,蒸馏后浓缩,得到植物提取液;
(2)将步骤(1)中蒸馏液剩余的混合物浓缩至膏状,以1:8的料液比加入乙醇,超声后静置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植物提取物;
(3)将步骤(2)中的植物提取物和组分A加入到步骤(1)中的植物提取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过滤,即得。
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以0.005mol/L的用量将硝酸银加入到0.42wt%的聚乙烯醇溶液中,调节pH值为4,然后加入经气流粉碎后的磷酸锌粉末(平均粒径1~10μm),控制银锌离子摩尔比为1:20,在47℃水浴下搅拌4h,抽滤产品干燥后置于550℃高温条件下焙烧4h,即得。
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为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有机硅甜菜碱为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
所述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由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二甲基烯丙基胺制备得到。
所述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称取107.6g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加入到带有磁力搅拌和回流装置的三颈平底烧瓶里,加入0.2g的Karstedt型铂金催化剂后,在磁力搅拌下和20℃温度下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68.2g二甲基烯丙基胺,反应24h后停止加热,减压过滤回收催化剂,然后收集滤液,并向滤液中滴加93.2g氯乙酸钠(溶于400mL无水乙醇中),30℃温度下反应9h,得白色的沉淀,离心分离5次纯化处理,得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
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2。
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3。
所述纺织品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组分加水稀释45倍后,向其中加入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和溶于乙醇的20wt%有机硅,搅拌均匀后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一种纺织品抗菌剂,制备原料包括植物组分、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所述植物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分A包括9份薄荷提取物、9份绿茶提取物;所述组分B包括20份芦荟、20份白芍。
所述组分A还包括9份杨梅树皮提取物。
所述组分B还包括20份金银花和12份竹叶。
所述植物组分与有机硅的质量比为1:0.3。
所述植物组分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为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有机硅甜菜碱为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
所述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由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二甲基烯丙基胺制备得到。
所述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8。
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4。
所述纺织品抗菌剂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一种纺织品抗菌剂,制备原料包括植物组分、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所述植物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分A包括5份薄荷提取物、5份绿茶提取物;所述组分B包括14份芦荟、14份白芍。
所述组分A还包括5份杨梅树皮提取物。
所述组分B还包括14份金银花和7份竹叶。
所述植物组分与有机硅的质量比为1:0.2。
所述植物组分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为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有机硅甜菜碱为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
所述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由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二甲基烯丙基胺制备得到。
所述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所述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5。
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3。
所述纺织品抗菌剂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3相比,植物组分的制备过程中步骤(1)将组分B研磨后过60目筛替换为过20目筛,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3相比,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植物组分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分B的芦荟研磨后过60目筛以1:8的料液比加入去离子水,蒸馏后浓缩,得到芦荟提取液,将B组分的白芍、金银花、竹叶按照相同的方法制备得到白芍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竹叶提取液,将各上述提取液混合得植物提取液;
(2)分别将步骤(1)中芦荟、白芍、金银花、竹叶蒸馏液剩余的混合物浓缩至膏状,以1:8的料液比加入乙醇,超声后静置冷却,过滤,干燥得到芦荟提取物、白芍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竹叶提取物,将上述提取物混合在一起后得到植物提取物;
(3)将步骤(2)中的植物提取物和组分A加入到步骤(1)中的植物提取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过滤,即得。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3相比,无白芍,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3相比,无芦荟,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3相比,无金银花,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实施例3相比,无竹叶,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7
对比例7与实施例3相比,将金银花替换为蛇床子,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8
对比例8与实施例3相比,将竹叶替换为广藿香,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9
对比例9与实施例3相比,无有机硅,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0
对比例10与实施例3相比,将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替换为2:0.8,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1
对比例11与实施例3相比,将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替换为甜菜碱,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2
对比例12与实施例3相比,将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替换为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3
对比例13与实施例3相比,无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14
对比例14与实施例3相比,无有机硅甜菜碱,其它所述与实施例3相同。
性能测试
将纯棉纺织物置于抗菌剂中浸渍3h,送入80℃烘箱中2min即得抗菌纺织品;再设置一个未浸渍的纯棉纺织对照例,分别对此材料进行性能测试评价。
1.抗菌持久性测试
采用AATCC100方法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4中制得的抗菌纺织品(菌种大肠杆菌)测试所得布料用市购立白洗涤液洗涤100次前后的抗菌率。
2.透湿性测试
采用GB/T12704.2-2009对实施例1-3、对比例10-11、对比例14中制得的抗菌纺织品测试透湿性。
3.耐磨性测试
用马丁代尔耐磨仪对经PrePU-EG体系单面处理的实施例1-3和对比例9-14所得抗菌纺织品进行耐磨性能测试分析。试样夹持器的质量为200g,法码的质量为395g,摩擦头的有效直径为38.0±0.5mm,磨料为标准羊毛磨料。测试前将样品在松弛状态下置于测试环境中18h以上。然后将3组50×50mm2的纺织面料样品装入夹持器中,同时进行耐磨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每隔1000耐磨循环次数,暂停试验,将夹持器取下,用毛刷轻轻地清理试样和磨料表面的碎屑,然后再继续进行试验,直至试样出现明显的破洞为止,记录此时读数盘上的数值,取3组试样的平均值即为试样的耐磨循环次数。
4.储存稳定性测试
将实施例1-3、对比例9和对比例12-13制备得到的抗菌剂室温下放置3个月后,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每个实施例分别设置100个平行样品,记录分层的概率即分层的抗菌剂个数占总测试数量的百分比。
表1
Figure BDA0002282133690000131
表2
Figure BDA0002282133690000132
表3
Figure BDA0002282133690000133
表4
Figure BDA0002282133690000134
Figure BDA0002282133690000141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至少包括:植物组分、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有机硅;所述植物组分包括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分A包括1~9份薄荷提取物、1~9份绿茶提取物;所述组分B包括8~20份芦荟、8~20份白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纺织品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组分A还包括1~9份杨梅树皮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纺织品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组分B还包括8~20份金银花和2~12份竹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纺织品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组分与有机硅的质量比为1:(0.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纺织品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包括有机硅季铵盐化合物和有机硅甜菜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纺织品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甜菜碱为有机硅磺酸型甜菜碱和/或有机硅羧酸型甜菜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纺织品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与有机硅甜菜碱的质量比为1:(0.2~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纺织品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组分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组分B研磨后加入去离子水,蒸馏后浓缩,得到植物提取液;
(2)将步骤(1)中蒸馏液剩余的混合物浓缩至膏状,加入乙醇,超声后静置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植物提取物;
(3)将步骤(2)中的植物提取物和组分A加入到步骤(1)中的植物提取液中,搅拌,混合均匀,过滤,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纺织品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组分B研磨后过40~80目筛。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纺织品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组分加水稀释40~50倍后,向其中加入磷酸锌与磷酸银的复合晶体和有机硅,搅拌均匀后即得。
CN201911145740.3A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0745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5740.3A CN111074540A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5740.3A CN111074540A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4540A true CN111074540A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1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5740.3A Pending CN111074540A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45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5305A (zh) * 2021-04-30 2021-08-10 刘国成 一种芦荟保湿抗菌养颜被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8801A (ja) * 1998-10-21 2000-05-09 Lotte Co Ltd 抗菌性組成物
CN101812086A (zh) * 2009-11-28 2010-08-25 深圳大学 一种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4319A (zh) * 2009-12-11 2011-06-15 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7372638A (zh) * 2017-07-25 2017-11-24 上海益中亘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医用抹布的天然抗菌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2090A (zh) * 2017-04-26 2017-12-01 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日化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8801A (ja) * 1998-10-21 2000-05-09 Lotte Co Ltd 抗菌性組成物
CN101812086A (zh) * 2009-11-28 2010-08-25 深圳大学 一种抗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4319A (zh) * 2009-12-11 2011-06-15 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一种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7412090A (zh) * 2017-04-26 2017-12-01 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日化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72638A (zh) * 2017-07-25 2017-11-24 上海益中亘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医用抹布的天然抗菌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帆等: "卤胺类抗菌剂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纺织》 *
陈仕国等: ""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研究进展",陈仕国等,《材料导报A:综述篇》,第26卷第4期,第89-94页", 《材料导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5305A (zh) * 2021-04-30 2021-08-10 刘国成 一种芦荟保湿抗菌养颜被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4461B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婴幼儿用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16002B1 (ko) 아토피증상 완화 및 개선용 기능성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2293286A (zh) 铁皮石斛养生茶
CN101611917A (zh) 一种利用竹叶黄酮生产的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
CN107898717A (zh) 婴儿玉米爽身粉
CN109364002A (zh) 一次性婴儿用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8742A (zh) 一种黑头导出组合物、一种收敛舒缓组合物及由两者组成的去黑头组合物
JPH09158042A (ja) 繊維処理剤
CN111074540A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7915B (zh) 一种精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0770140B1 (ko) 자작나무 수액과 대황 및 애기수영의 혼합 추출물을함유하는 물티슈 조성물
CN107320758B (zh) 一种高效除去畜禽养殖环境细菌的空气净化剂
CN106420530B (zh) 具有护肤调理作用的植物提取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7228B (zh) 一种寝具用抗菌防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0702B (zh) 以植物提取物为防腐杀菌添加剂的草本面膜
CN101422419A (zh) 一种花露水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11520A (zh) 一种新型防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90182A (zh) 一种抑菌天然纤维表层卫生巾及其制作方法
KR101437336B1 (ko) 침엽수잎 발효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모발 및 두피 개선용 천연 세정제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336769B (zh)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天然植物鲜叶提取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5142A (zh) 一种吸湿透气型抑菌伤口敷料
CN104542739A (zh) 临床护理用具有抑菌功效的熏香及制备方法
CN107496270A (zh) 一种滋润保湿消炎祛痘茶籽洁面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43457A (zh) 一种具有减肥功效的复方精油
CN107440965A (zh) 一种深层净化洗面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8

Address after: One of the 1st floor of workshop 1 of Zhaoqing health family Industrial Co., Ltd., Shali Industrial Park, Zhaoqing hi tech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ingdaji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54000 No.48, group 19, beitiexi community, Xiangyang District, Jiamus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 Yang

Applicant before: Zhou Ming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