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1188A -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1188A
CN111061188A CN201911315306.5A CN201911315306A CN111061188A CN 111061188 A CN111061188 A CN 111061188A CN 201911315306 A CN201911315306 A CN 201911315306A CN 111061188 A CN111061188 A CN 111061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card
wiring harness
harness board
cavity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53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1188B (zh
Inventor
李海军
丁方浩
刘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uick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uick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uick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uick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53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1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1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1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1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1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1Pc I-O input output
    • G05B2219/21117Universal I-O, same pin is input or output, bidirectio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包括IO转换系统、机床和上位机,所述IO转换系统包括IO线束板卡、EL模块板卡和主机,所述EL模块板卡与IO线束板卡之间连接有EtherCAT总线,所述机床包括控制软件,且上位机与控制软件连接,包括以下步骤:S1,由操作人员打开机床的设备,操作上位机打开控制软件;S2,通过EtherCAT总线控制EL模块板卡实现与IO线束板卡的通信,实现MCU每次IO信号通信接收周期为16毫秒,通过中断获取数据,经过IO线束板卡的解码,快速控制58路IO的高电平的有效输出,该应用于IO线束板卡中,解决现有机床中需要使用大量的IO模块和一个PLC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 升。数控切割机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现代机械加工业发展的要求。切割机分为 火焰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水切割等。激光切割机为效率最 快,切割精度最高,切割厚度一般较小。等离子切割机切割速度也很快,切 割面有一定的斜度。火焰切割机针对于厚度较大的碳钢材质。激光切割机为 效率最快,切割精度最高,切割厚度一般较小。
现在切割机中的运动控制板卡大都采用EtherCAT等方式的IO模块与 PLC相结合进行稳定控制,特别是IO端口更多的时候,这种方式不仅接线繁 琐,同时错误率较高,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售后维护。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IO通信 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它可以实现58路IO信号输出和57路IO信号输入, 采用特别的8路IO编码通信的方式,解决现在切割机床中使用EtherCAT接 口的IO模块,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交货周期长等问题,该板卡囊括了替代PLC 以及控制模块的IO信号输出驱动、IO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等,为了实现更多 的IO设备的有效控制及其状态监控和减少上位机的点IO端口的数量,采用 新型的IO编码通信方式来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包括IO转换系统、机床和上 位机,所述IO转换系统包括IO线束板卡、EL模块板卡和主机,所述EL模 块板卡与IO线束板卡之间连接有EtherCAT总线,所述机床包括控制软件, 且上位机与控制软件连接;
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操作人员打开机床的设备,操作上位机打开控制软件;
S2,通过EtherCAT总线控制EL模块板卡实现与IO线束板卡的通信, 实现MCU每次IO信号通信接收周期为16毫秒,通过中断获取数据,经过IO 线束板卡的解码,快速控制58路IO的高电平的有效输出;
S3,同时扫描57路IO路信号状态,然后编码通过8路IO输出发送到 上位机,发送周期为27毫秒。
进一步的,所述上位机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操作面 板和显示设备,软件主要为控制软件,操作面板和显示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实 施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面板的上端开设有空腔,且空腔靠近显示设备设置, 所述显示设备与空腔之间连通有导热管,所述空腔中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 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 滑杆,且滑杆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且底板与空腔的下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缩弹簧,所述滑杆的两侧侧 壁均通过多个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煽板,多个所述煽板的的侧壁均开设有条 形开口槽,所述煽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贯穿条形开口槽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空腔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 出端连接有凸轮,所述空腔的上端侧壁开设有两个散热口,且两个散热口分 别位于驱动电机的两侧设置,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凸轮与滑杆的来 回相抵使得滑杆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煽板来回的煽动,以将热空气通过 散热口煽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的形状为L形,且导热管的开口端朝上设置,利 用热空气都往上走的原理,使导热管的上端朝向散热口,加快散热的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位于滑杆的上方设置,且凸轮与空腔上端内壁之间 的距离大于凸轮的直径,为了防止凸轮转动时,凸轮的凸边被空腔的上端内 壁挡住,所以凸轮与空腔上端内壁的距离要大于凸轮的旋转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上端为弧形,凸轮与滑杆始终接触,为了减小摩 擦力,因此滑杆的上端要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直径略小于条形开口槽的宽度,限位块与条形 开口槽发生相对滑动,为了让煽板能稳定的转动而又不会因为摩擦力过大阻 碍其运动,因此条形开口槽的宽度要略大于限位块的直径。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可以实现58路IO信号输出和57路IO信号输入,采用特 别的8路IO编码通信的方式,解决现在切割机床中使用EtherCAT接口的IO 模块,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交货周期长等问题,该板卡囊括了替代PLC以及控 制模块的IO信号输出驱动、IO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等,为了实现更多的IO设 备的有效控制及其状态监控和减少上位机的点IO端口的数量,采用新型的 IO编码通信方式来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
(2)上位机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硬件设备包括操作面板和显示设备, 软件主要为控制软件,操作面板和显示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实施操作。
(3)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凸轮旋转,凸轮与滑杆的来回相抵使得滑杆上 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煽板来回的煽动,以将热空气通过散热口煽出去。
(4)导热管的形状为L形,且导热管的开口端朝上设置,利用热空气 都往上走的原理,使导热管的上端朝向散热口,加快散热的速度。
(5)凸轮位于滑杆的上方设置,且凸轮与空腔上端内壁之间的距离大 于凸轮的直径,为了防止凸轮转动时,凸轮的凸边被空腔的上端内壁挡住, 所以凸轮与空腔上端内壁的距离要大于凸轮的旋转半径。
(6)滑杆的上端为弧形,凸轮与滑杆始终接触,为了减小摩擦力,因 此滑杆的上端要为弧形。
(7)限位块的直径略小于条形开口槽的宽度,限位块与条形开口槽发 生相对滑动,为了让煽板能稳定的转动而又不会因为摩擦力过大阻碍其运动, 因此条形开口槽的宽度要略大于限位块的直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程序功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解码子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8路IO信号控制输入波形图;
图4为本发明的操作面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操作面板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操作面板、2空腔、3导热管、4支撑板、5滑杆、6底板、7压缩弹簧、8 转轴、9煽板、10条形开口槽、11限位块、12驱动电机、13凸轮、14散热 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 “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 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 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 “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 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包括IO转换 系统、机床和上位机,上位机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请参阅图4-5,硬件设 备包括操作面板1和显示设备,软件主要为控制软件,操作面板1和显示设 备便于工作人员实施操作,操作面板1的上端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靠近 显示设备设置,显示设备与空腔2之间连通有导热管3,导热管3的形状为 L形,且导热管3的开口端朝上设置,利用热空气都往上走的原理,使导热 管3的上端朝向散热口,加快散热的速度;
请参阅图6-7,空腔2中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4,且支撑板4 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支撑板4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滑杆5,且滑杆5通 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杆5的上端为弧形,凸轮13与滑杆5始终接触, 为了减小摩擦力,因此滑杆5的上端要为弧形,滑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 板6,且底板6与空腔2的下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缩弹簧7,滑杆 5的两侧侧壁均通过多个转轴8转动连接有多个煽板9,多个煽板9的的侧 壁均开设有条形开口槽10,煽板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且限位块 11贯穿条形开口槽10并与其滑动连接,限位块11的直径略小于条形开口槽 10的宽度,为了让煽板9能稳定的转动而又不会因为摩擦力过大阻碍其运动, 因此条形开口槽10的宽度要略大于限位块11的直径,空腔2的上端内壁固 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 熟知的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驱动电机12的型号为GH28-750W-10S, 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13,凸轮13位于滑杆5的上方设置,且 凸轮13与空腔2上端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凸轮13的直径,为了防止凸轮13 转动时,凸轮13的凸边被空腔2的上端内壁挡住,所以凸轮13与空腔2上 端内壁的距离要大于凸轮13的旋转半径,空腔2的上端侧壁开设有两个散 热口14,且两个散热口14分别位于驱动电机12的两侧设置;
IO转换系统包括IO线束板卡、EL模块板卡和主机,EL模块板卡与IO 线束板卡之间连接有EtherCAT总线,机床包括控制软件,且上位机与控制 软件连接;
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操作人员打开机床的设备,操作上位机打开控制软件;
S2,通过EtherCAT总线控制EL模块板卡实现与IO线束板卡的通信, 实现MCU每次IO信号通信接收周期为16毫秒,通过中断获取数据,经过IO 线束板卡的解码,快速控制58路IO的高电平的有效输出;
S3,同时扫描57路IO路信号状态,然后编码通过8路IO输出发送到 上位机,发送周期为27毫秒;
请参阅图1-2,本方法主要是指采用8路IO信号的二进制编码实现与上 位机通信的方法。将采集到的IO信号通过MCU的分析、处理、解码,对到 58路IO控制端口有效输出高电平;同时实时监控57路IO状态端口的信号, 通过MCU进行编码处理,然后8路IO信号按照固定算法发送到上位机;
软件分为两个部分:IO控制输入、IO状态输出。IO控制输入是接收上 位机发送过来的8路IO控制输入的编码信号,通过解码然后控制58路IO 信号输出;而IO状态输出是单片机采集57路的IO信号,然后进行编码, 通过8路IO状态输出的端口发送给上位机。
IO控制输入:通过硬件实现对8路IO端口进行实时监控,针对接收的 每一段数据分析出使能位*1、脉冲位*1、数据位*6,针对“使能位”为高电 平时每一个脉冲对应的数据位进行解码处理,读取连续10个脉冲下降沿时 的6个数据位,然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最后实现对58路IO输出端口的控 制。
本发明的操作面板1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热量不及时散出会影响其正 常工作,因此利用煽板9将热量排出去,工作时打开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 12带动凸轮13旋转,凸轮13的凸边与滑杆5接触时,滑杆5受到挤压向下 滑动,同时压缩弹簧7被压缩,凸轮13的凸边与滑杆5接触时,压缩弹簧 7的弹力向上顶滑杆5使其向上滑动,随着凸轮13的不断旋转使得滑杆5上 下往复滑动,由于煽板9与滑杆5转动连接,而且限位块11卡在条形开口 槽10中,因此滑杆5的往复滑动带动煽板9来回煽动,从而将热量由散热 口14排出去,实现对操作面板1内部的散热。
本发明可以实现58路IO信号输出和57路IO信号输入,采用特别的8 路IO编码通信的方式,解决现在切割机床中使用EtherCAT接口的IO模块, 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交货周期长等问题,该板卡囊括了替代PLC以及控制模块 的IO信号输出驱动、IO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等,为了实现更多的IO设备的有 效控制及其状态监控和减少上位机的点IO端口的数量,采用新型的IO编码 通信方式来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 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包括IO转换系统、机床和上位机,所述IO转换系统包括IO线束板卡、EL模块板卡和主机,所述EL模块板卡与IO线束板卡之间连接有EtherCAT总线,所述机床包括控制软件,且上位机与控制软件连接;
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操作人员打开机床的设备,操作上位机打开控制软件;
S2,通过EtherCAT总线控制EL模块板卡实现与IO线束板卡的通信,实现MCU每次IO信号通信接收周期为16毫秒,通过中断获取数据,经过IO线束板卡的解码,快速控制58路IO的高电平的有效输出;
S3,同时扫描57路IO路信号状态,然后编码通过8路IO输出发送到上位机,发送周期为27毫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包括软件和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包括操作面板(1)和显示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1)的上端开设有空腔(2),且空腔(2)靠近显示设备设置,所述显示设备与空腔(2)之间连通有导热管(3),所述空腔(2)中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4),且支撑板(4)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4)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滑杆(5),且滑杆(5)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6),且底板(6)与空腔(2)的下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缩弹簧(7),所述滑杆(5)的两侧侧壁均通过多个转轴(8)转动连接有多个煽板(9),多个所述煽板(9)的的侧壁均开设有条形开口槽(10),所述煽板(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且限位块(11)贯穿条形开口槽(10)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空腔(2)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凸轮(13),所述空腔(2)的上端侧壁开设有两个散热口(14),且两个散热口(14)分别位于驱动电机(12)的两侧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3)的形状为L形,且导热管(3)的开口端朝上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3)位于滑杆(5)的上方设置,且凸轮(13)与空腔(2)上端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凸轮(13)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的上端为弧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的直径略小于条形开口槽(10)的宽度。
CN201911315306.5A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Active CN111061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5306.5A CN111061188B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5306.5A CN111061188B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1188A true CN111061188A (zh) 2020-04-24
CN111061188B CN111061188B (zh) 2023-04-14

Family

ID=70301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5306.5A Active CN111061188B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118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6766A (zh) * 2013-01-30 2013-05-01 佛山市定中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运动控制器的印罐机数控系统
US20160292110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Omr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6254195A (zh) * 2016-08-18 2016-12-21 深圳市德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EtherCAT分布式I/O板卡及网络设备
CN106849765A (zh) * 2016-12-05 2017-06-13 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therCAT的直流共母线伺服驱动装置
CN110376936A (zh) * 2019-06-21 2019-10-25 欧科华创自动化(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运动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6766A (zh) * 2013-01-30 2013-05-01 佛山市定中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运动控制器的印罐机数控系统
US20160292110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Omr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6254195A (zh) * 2016-08-18 2016-12-21 深圳市德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EtherCAT分布式I/O板卡及网络设备
CN106849765A (zh) * 2016-12-05 2017-06-13 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therCAT的直流共母线伺服驱动装置
CN110376936A (zh) * 2019-06-21 2019-10-25 欧科华创自动化(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运动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1188B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8578A (zh) 一种数控机床换刀机械手及其控制方法和换刀方法
CN102736601B (zh) 设备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和方法及设备状态管理系统
CN111061188B (zh) 一种新型io通信的线束板卡的实现方法
AU2019369210A1 (en) Interference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ydraulic support and cutting part of shearer
WO2020147260A1 (zh) 一种液压支架远程定位通讯错误支架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70520A (zh) 井下监控巡查装置
CN103212733B (zh) 一种羽毛球拍钻孔机
CN114650687A (zh) 一种液压润滑控制柜
CN1776994A (zh) 远动主备通信的新型切换方法
CN1885367A (zh) 一种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方法
CN107905541A (zh) 一种预制构件信息采集装置及预制构件信息自动校验系统
CN114938601B (zh) 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服务器机柜及方法
CN101383788A (zh) 一种FlexRay-RS485通信网关及实现方法
CN215316378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
CN209206511U (zh) 一种可拆卸的钻床多钻头加工模块
CN101173819A (zh) 一种用于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导风结构
CN204633766U (zh) 河工模型试验多通道的无线收发通信系统
CN209805852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
CN101814686A (zh) 数控式双面绝缘位移连接器压接机
CN2819596Y (zh) 远动主备通信的新型切换装置
CN219235742U (zh) 一种建筑墙体打孔钻头
CN214726597U (zh) 一种用于眼镜装饰钉的自动装配机
CN218638345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冲孔装置
CN111679627A (zh) 一种立体车库分布式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7644223B (zh) 一种耐腐蚀汽车刹车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