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0865B - 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0865B
CN111060865B CN201911235825.0A CN201911235825A CN111060865B CN 111060865 B CN111060865 B CN 111060865B CN 201911235825 A CN201911235825 A CN 201911235825A CN 111060865 B CN111060865 B CN 111060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energy metering
inspection
control sign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358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60865A (zh
Inventor
迟源
李国昌
李蕊
陆翔宇
刘月骁
李雪诚
史鹏博
程诗尧
丁宁
张缘
李铭凯
朱锦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12358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0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0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0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60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0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5/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R35/04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of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power or current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6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through light guides, e.g. optical fib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电能计量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到来自远程服务器的控制信号,并生成与上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检验装置,与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和上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依据上述控制装置输出的光信号对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对通讯环境的适应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时需要人为连接电能计量装置和检验装置,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而且人为因素的引入会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例如,电能计量装置与检验装置连线错误等)。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检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的引入,涌现出了一大批可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自动检验的装置,但是,现有的在线测量的智能接线装置中,每个装置都是单独与远端采集单元进行通信,且通信时采用的是有线或者无线的一种方式。而事实上,检验装置在与远端控制服务器进行通信时,如果采用有线通讯的方式,那么检验装置与远端控制服务器之间就要进行布线,显然成本较高;如果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受到信号强弱的影响,在信号较弱的地方,将无法进行通讯。由此可见,目前检验装置对通讯环境的适应力较差。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对通讯环境的适应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包括:电能计量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到来自远程服务器的控制信号,并生成与上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检验装置,与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和上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依据上述控制装置输出的光信号对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上述远程服务器,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本地存储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的波长信息生成与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上述控制信号对应发送至上述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存储上述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上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和波长信息;以及上述记录信息与上述波长信息、上述通讯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记录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电能计量装置的户主名称、安装位置、是否已现场检验、现场检验记录。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管理终端,与上述远程服务器连接,用于在上述远程服务器与上述检验装置进行通讯时,在控制界面上展示待检测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上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在上述管理终端响应于检验指令的触发下,依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与上述记录信息对应的上述通讯地址信息和上述波长信息;并生成与上述波长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上述通讯地址信息和上述控制信号以数据包的方式,发送至与上述通讯地址信息对应的上述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还用于通过对上述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取上述控制信号,并控制光源发生器生成与上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远程服务器本地存储有与各个检验项目对应的峰值信息,其中,每个上述检验项目对应的峰值大小不同;上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依据上述波长信息确定上述控制信号的波长,并依据与上述检验指令对应的检验项目确定上述控制信号的峰值,基于上述波长和上述峰值生成上述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在与上述检验指令对应的检验项目为一项的情况下,上述控制信号中的峰值和波长保持不变;在与上述检验指令对应的检验项目为M项的情况下,上述控制信号中的波长保持不变且存在M个不同大小的峰值,上述M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相邻且不同大小的两个峰值第一次出现的时间差,对应于相邻两个检验项目之间的间隔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与上述远程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上述远程服务器发送的上述数据包;总控制器,与上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述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得到上述控制信号;光源发生器,与上述总控制器连接,用于产生与上述控制信号波长对应的光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电能计量装置中设置有光电转换器和光纤布拉格光栅,其中,不同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中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的上述光信号的波长各不相同;上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与上述光源发生器连接,用于接收上述光源发生器发送的上述光信号,若检测到上述光信号的波长与上述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波长相同,则将上述光信号反射传输至上述光电转换器;上述光电转换器,与上述光纤布拉格光栅和上述检验装置连接,用于依据接收到的上述光信号转换得到电信号,并发送上述电信号至上述检验装置;上述检验装置还用于确定与上述电信号对应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并对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进一步地,上述光源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传输光纤分别连接每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输入端,上述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输出端对应连接上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入端,上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与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检验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子控制器,上述子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上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上述检验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上述光电转换器传输的上述电信号;依据上述电信号的峰值确定对应的检验控制信号,并通过将上述检验控制信号传输至上述检验装置,以控制上述检验装置对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进一步地,上述子控制器与控制上述检验装置进行检验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且上述子控制器本地存储有与上述峰值对应的上述检验控制信号;
上述子控制器,还用于将上述峰值作为对比峰值,并继续对上述电信号的更新峰值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上述更新峰值时,判断上述更新峰值是否等于上述对比峰值,若上述更新峰值不等于上述对比峰值,则将上述更新峰值作为上述对比峰值,并根据上述更新峰值重新确定上述检验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在需要对任意一组电能计量装置中的多个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信号中包括:与上述多个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多个依次设置的具有不同波长的波形段。
进一步地,任意一组检验装置中的每个上述检验装置的输出端均与同一条电线的一端连接,上述电线的另一端与上述任意一组检验装置对应的控制装置中的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电能计量装置为多组的情况下,每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一个上述控制装置;在每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多个上述电能计量装置的情况下,每组电能计量装置中每个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一个上述检验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检验装置还用于将检验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得到的检验数据,传输至对应的上述控制装置中的总控制器;上述总控制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无线通讯模块将上述检验数据上传至上述远程服务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接收到来自远程服务器的控制信号,并生成与上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检验装置,与电能计量装置和上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依据上述控制装置输出的光信号对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通过设置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控制装置,并使控制装置与现场的检验装置进行有线连线,先利用控制装置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再由控制装置采用有线通讯的方式将无线通讯内容转发至检验装置,由此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讯方式,达到了提高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通讯环境适应力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维护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对通讯环境的适应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常规通讯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常规通讯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控制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对检验装置的通讯环境适应力进行改造时,采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其通讯环境适应力,但是如果采用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方式,针对每个检验装置都设置一个控制装置12’,将每个检验装置都通过一条电线与其对应的控制装置12’连接,那么对应地N(N为大于1的整数)个检验装置就需要设置N条电线和N个控制装置,这样不仅布线比较复杂而且需要设置多个控制装置12’。为了减少总检测控制装置的设置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如图2所示的第二种方式,将相邻设置的多个电能计量装置设为一组,针对每组设置一个控制装置12’,该组电能计量装置中每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检验装置都通过一条电线与该控制装置12’连接。
由于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各个检验装置单独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时,该远程服务器在本地需要存储各个检验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而采用如图2所示的第二种方式时,该远程服务器在本地需要存储控制装置12’的通讯地址信息、各个检验装置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该通讯地址信息与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且该控制装置在本地需要存储其所连接的各个检验装置的端口与该各个检验装置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远程服务器在与各个检验装置进行通讯时,需要首先将该检验装置对应的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该检验装置的标识信息和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包,然后根据该数据包中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对应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得该检验装置的标识信息,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连接该检验装置的端口,然后根据该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包通过该确定的端口向该检验装置发送控制信号。
由上可知,目前电能计量检验装置对通讯环境的适应力较差,采用有线通讯的方式布线比较复杂,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在信号较弱的地方又无法实现通讯,在此过程中,针对每组检验装置设置的控制装置,都需要对其进行配置,使其在本地存储有其所连接的各个检验装置的端口与其所连接的各个检验装置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针对每个控制装置都进行配置,显然改造效率比较低。此外,采用第二种方式每个检验装置与该组的控制装置之间都需要设置一条电线,因而布线仍然比较复杂。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通讯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信的控制装置设置在无线信号良好的位置处,然后使该控制装置采用有线的方式与检验装置进行通讯,即远程服务器在与检验装置进行通讯时,首先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包发送给控制装置,然后控制装置通过有线通讯方式对检验装置进行控制,由此可以提高检验装置的通讯环境适应力。并且,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检验装置的通讯方式进行改造时,改造效率较低和增加布线复杂度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1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实施例,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上述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包括:电能计量装置10、控制装置12和检验装置14,其中:
电能计量装置10;控制装置12,用于接收到来自远程服务器的控制信号,并生成与上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检验装置14,与上述电能计量装置10和上述控制装置14连接,用于依据上述控制装置输出的光信号对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接收到来自远程服务器的控制信号,并生成与上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检验装置,与电能计量装置和上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依据上述控制装置输出的光信号对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通过设置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控制装置,并使控制装置与现场的检验装置进行有线连线,先利用控制装置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再由控制装置采用有线通讯的方式将无线通讯内容转发至检验装置,由此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讯方式,达到了提高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通讯环境适应力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维护成本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对通讯环境的适应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可以包括:电能计量装置10、与每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的检验装置14(可以包括:每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的现场检验装置14-1、14-2、14-N)、光纤布拉格光栅16和光电转换器18、传输光纤20,以及与每组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的控制装置12,上述控制装置12包括:总控制器121以及分别与该总控制器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123、光源发生器125,其中,该光源发生器125与电能计量装置10连接。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可反射回的光信号的波长各不相同;针对每组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控制装置,其总控制器通过对应的无线通讯模块接收远程服务器发送的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包,根据上述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光源发生器产生对应波长的光信号,上述光源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传输光纤分别连接该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输入端。
可选的,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针对该组电能计量装置中每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光纤布拉格光栅,该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输出端连接该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光电转换器的输入端,该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该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检验装置;上述光源发生器将产生的对应波长的光信号提供给该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光纤布拉格光栅,若该对应波长与光纤布拉格光栅可反射回的光信号的波长相同,则该光纤布拉格光栅将该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反射传输给其对应的光电转换器,该光电转换器在接收到该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后,将该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提供给对应的检验装置,以使该设置与现场的检验装置在接收到该电信号后,对与该电信号对应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检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任意一组检验装置中的每个上述检验装置的输出端均与同一条电线(传输光纤)的一端连接,上述电线的另一端与上述任意一组检验装置对应的控制装置中的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电能计量装置为多组的情况下,每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一个上述控制装置;在每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多个上述电能计量装置的情况下,每组电能计量装置中每个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一个上述检验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传输光纤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条,该光源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该条传输光纤分别与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输入端连接时,可以使该传输光纤的第一端与该光源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该传输光纤的第二端与分光器的输入端连接,该分光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控制装置进行设计,在控制装置中设置电源发生器,针对同组电能计量装置中每个电能计量装置都设置光电转换器以及可反射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并使同组中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通过同一条传输光纤与控制装置进行通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查看电能计量装置的电能计量数据,多个电能计量装置可以设置在一处(例如,居民楼中每层楼各户的电能计量装置都设置在一个位置),因而,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由相邻设置的对应个数的电能计量装置构成一组电能计量装置,并且,针对每组电能计量装置设置一个控制装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包括:上述远程服务器,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本地存储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的波长信息生成与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上述控制信号对应发送至上述控制装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存储上述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上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和波长信息;以及上述记录信息与上述波长信息、上述通讯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记录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电能计量装置的户主名称、安装位置、是否已现场检验、现场检验记录。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远程服务器在本地存储有各个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各个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以及通讯地址信息、记录信息与波长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该记录信息可以包括对应电能计量装置的户主名称、安装位置、是否已现场检验、现场检验记录。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包括:管理终端,与上述远程服务器连接,用于在上述远程服务器与上述检验装置进行通讯时,在控制界面上展示待检测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上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在上述管理终端响应于检验指令的触发下,依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与上述记录信息对应的上述通讯地址信息和上述波长信息;并生成与上述波长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上述通讯地址信息和上述控制信号以数据包的方式,发送至与上述通讯地址信息对应的上述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还用于通过对上述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取上述控制信号,并控制光源发生器生成与上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存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远程服务器在与每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检验装置进行通讯时,在与该远程服务器连接的管理终端的控制界面上呈现有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每条记录信息的前方都设置有勾选框,远程管理员可以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来确定是否对该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在需要对对应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时,可以勾选对应电能计量装置记录信息前方的勾选框,然后点击确定现场检验按钮,即可对勾选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检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远程管理员在勾选对应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并点击确定现场检验按钮之后,触发远程服务器查找与该记录信息对应的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和波长信息,根据该波长信息产生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将该查找到的通讯地址信息和生成的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封装成数据包,根据该查找到的通讯地址信息,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对应的控制装置。
进而,该控制装置在接收到该数据包后,首先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得该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然后根据该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控制该光源发生器产生该对应波长的光信号;该光源发生器将该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发送给其所在组中的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由于针对同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可反射回的光信号的波长各不相同,因此同组中的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在接收到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后,若该对应波长与对应光纤布拉格光栅可反射回的光信号的波长相同,则表示该光纤布拉格光栅对应的电能计量装置为待检验的电能计量装置,此时该光纤布拉格光栅将该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反射传输给对应光电转换器,该光电转换器将该对应波长的光信号转换成对应波长的电信号,传输给对应的检验装置对对应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检验。
并且,仍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能对该对应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反射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其对应的光电转换器无法接收到光信号,自然对应的检验装置也无法接收到电信号,因而无法对其对应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检验。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远程服务器在本地只用存储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各个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以及通讯地址信息、记录信息和波长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根据待检验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波长信息,产生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下发给对应的控制装置,并且,该控制装置在接收到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后,只需要根据该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控制光源发生器产生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因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远程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量较少,且在改造通讯方式后不必对控制装置进行分个配置,改造效率较高。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在产生控制信号时,是由远程服务器直接产生,而不是将对应波长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产生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一方面可以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控制装置在发生故障后,维护人员可以直接拿一个控制装置进行裸机替换,而不必由于软件设置问题进行维修,从而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维修效率。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控制装置,并使控制装置与检验装置进行有线连线,先利用控制装置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再由控制装置采用有线通讯的方式将无线通讯内容转发给检验装置,由此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讯方式,可以提高检验装置的通讯环境适应力。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控制装置进行设计,例如,在控制装置中设置电源发生器,针对同组电能计量装置中每个电能计量装置均设置光电转换器以及可反射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利用光线布拉格光栅只能反射对应波长光信号的特性,可以直接根据控制装置产生的光信号的波长来控制检验装置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检验,在此过程中,同组中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只需要通过同一条传输光纤就能与控制装置进行通讯,并且控制装置在接收到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后,只需要根据该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控制光源发生器产生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改造通讯方式,在改造通讯过程后不必对控制装置进行分个配置,由此可以解决现有的通讯方式改造后存在的布线复杂以及改造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另外,由于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可以包括电能表误差、互感器二次实际负荷、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等多个检验项目,在利用检验装置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检验时,可能远程管理员只需要对其中一个检验项目进行检验。为此,图5与图4所示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区别在于,在图5所示的另一种可选的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中,针对每个电能计量装置10还对应设置有子控制器101,该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其子控制器的输入端,该子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该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检验装置的输入端。
此外,上述远程服务器在本地还存储有与各个检验项目对应的峰值信息,其中每个检验项目对应的峰值大小不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远程服务器本地存储有与各个检验项目对应的峰值信息,其中,每个上述检验项目对应的峰值大小不同;上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依据上述波长信息确定上述控制信号的波长,并依据与上述检验指令对应的检验项目确定上述控制信号的峰值,基于上述波长和上述峰值生成上述控制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与上述检验指令对应的检验项目为一项的情况下,上述控制信号中的峰值和波长保持不变;在与上述检验指令对应的检验项目为M项的情况下,上述控制信号中的波长保持不变且存在M个不同大小的峰值,上述M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相邻且不同大小的两个峰值第一次出现的时间差,对应于相邻两个检验项目之间的间隔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在与每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检验装置进行通讯时,在与该远程服务器连接的管理终端的控制界面上呈现有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每条记录信息的前方都设置有归属于该记录信息的各个检验项目的勾选框,远程管理员可以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来确定是否对该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以及对该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哪种项目检验,在需要对对应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对应项目的检验时,可以勾选对应电能计量装置记录信息前方对应检验项目的勾选框,然后点击确定现场检验按钮,即可对勾选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对应项目的现场检验。
具体地,远程管理员在勾选对应电能计量装置记录信息前方对应检验项目的勾选框,并点击确定现场检验按钮后,触发远程服务器查找到与该勾选框所归属记录信息对应的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和波长信息,根据该波长信息确定波形的波长,根据该勾选检验项目确定波形的峰值大小,根据该确定的波形的波长以及波形的峰值大小,生成对应控制信号。
其中,结合图6所示的可选的控制信号的波形示意图,当勾选检验项目为一项时,上述远程服务器生成的对应控制信号中峰值大小和波长保持不变;当勾选检验项目为M项时,M为大于1的整数,上述远程服务器生成的对应控制信号中波长仍然保持不变,但其存在M个不同大小的峰值,相邻的两不同大小峰值第一次出现的时间相差对应预设时间,由此来保证每个检验项目都能顺利完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与上述远程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上述远程服务器发送的上述数据包;总控制器,与上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上述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得到上述控制信号;光源发生器,与上述总控制器连接,用于产生与上述控制信号波长对应的光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电能计量装置中设置有光电转换器和光纤布拉格光栅,其中,不同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中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的上述光信号的波长各不相同;上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与上述光源发生器连接,用于接收上述光源发生器发送的上述光信号,若检测到上述光信号的波长与上述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波长相同,则将上述光信号反射传输至上述光电转换器;上述光电转换器,与上述光纤布拉格光栅和上述检验装置连接,用于依据接收到的上述光信号转换得到电信号,并发送上述电信号至上述检验装置;上述检验装置还用于确定与上述电信号对应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并对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光源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传输光纤分别连接每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输入端,上述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输出端对应连接上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入端,上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与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检验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远程服务器在生成对应控制信号后,将该查找到的通讯地址信息和生成的控制信号封装成数据包,根据该查找到的通讯地址信息,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对应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接收到该数据包后,首先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得该控制信号,然后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该光源发生器产生该对应光信号;该光源发生器将该对应光信号发送给其所在组中的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系统还包括:子控制器,上述子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上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上述检验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上述光电转换器传输的上述电信号;依据上述电信号的峰值确定对应的检验控制信号,并通过将上述检验控制信号传输至上述检验装置,以控制上述检验装置对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子控制器与控制上述检验装置进行检验的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且上述子控制器本地存储有与上述峰值对应的上述检验控制信号;上述子控制器,还用于将上述峰值作为对比峰值,并继续对上述电信号的更新峰值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上述更新峰值时,判断上述更新峰值是否等于上述对比峰值,若上述更新峰值不等于上述对比峰值,则将上述更新峰值作为上述对比峰值,并根据上述更新峰值重新确定上述检验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可选实施例中,由于针对同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可反射回的光信号的波长各不相同,因此同组中的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在接收到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后,若该对应波长与对应光纤布拉格光栅可反射回的光信号的波长相同,则表示该光纤布拉格光栅对应的电能计量装置为待检验的电能计量装置。
其中,针对可反射该控制信号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其将该对应光信号反射传输给对应光电转换器,该光电转换器将该对应波长的光信号转换成对应波长的电信号,传输给对应的子控制器,该子控制器在本地存储有与各个大小不同峰值对应的项目检验控制信号,其在接收到该电信号后,对该电信号的峰值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峰值时,首先根据该峰值确定项目检验控制信号,将该项目检验控制信号提供给对应的检验装置,以使该检验装置对该电能装置进行现场检验;然后将该峰值作为对比峰值,继续对该电信号的峰值进行检测,当再次检测到峰值时,判断该峰值是否与对比峰值相同,若是,则不做处理,否则,将该峰值作为对比峰值,根据该峰值确定项目检验控制信号,将该项目检验控制信号提供给对应的检验装置,以使该检验装置对该电能装置进行现场检验。
由此,基于本申请所提供的系统实施例,不仅可以对各个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进行远程控制,还可以对每个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的具体项目进行精准远程控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需要对任意一组电能计量装置中的多个上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的情况下,上述控制信号中包括:与上述多个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多个依次设置的具有不同波长的波形段。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检验装置还用于将检验上述电能计量装置得到的检验数据,传输至对应的上述控制装置中的总控制器;上述总控制器还用于通过上述无线通讯模块将上述检验数据上传至上述远程服务器。
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各个检验装置通常都是单独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讯,远程服务器中要存储每个检验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在与对应每个检验装置进行通讯之前,都需要调取对应通讯地址,然后对该通讯地址与对应的控制信号进行封装,显然,现有的检验控制方式效率较低。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同时对同组电能计量装置中的多个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校验控制,因而可以大幅提高检验控制的效率。
当远程管理员需要对同组中多个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校验控制时,远程服务器生成的控制信号中可以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具有不同波长的波形段。由于针对同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校验控制时,远程服务器只需要生成一个控制信号,进行一次封装,因而检验控制效率较高。
由于同组中各个现场检验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是依次设置在同一控制信号中,即同组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是依次进行的,因而同组中各个现场检验控制装置在上传数据时也可以仅采用一条电线(传输光纤)就可以实现数据上传。
结合图2所示,在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同组中每个检验装置的输出端都与同一条电线的一端连接,该同一条电线与该组对应的控制装置中的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对应检验装置对其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装置完成后,将对应现场检验数据传输给对应控制装置中的总控制器,由该总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上传给远程服务器。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但不限于提供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控制装置,并使控制装置与检验装置进行有线连线,先利用控制装置与远程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再由控制装置采用有线通讯的方式将无线通讯内容转发给检验装置,由此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讯方式,可以提高检验装置的通讯环境适应力;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对控制装置进行了设计,在控制装置中设置了电源发生器,针对同组电能计量装置中每个电能计量装置都设置光电转换器以及可反射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利用光线布拉格光栅只能反射对应波长光信号的特性,可以直接根据控制装置产生的光信号的波长来控制检验装置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检验,在此过程中,同组中各个光纤布拉格光栅只需要通过同一条传输光纤就能与控制装置进行通讯,并且控制装置在接收到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后,只需要根据该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控制光源发生器产生对应波长的光信号,改造通讯方式过程后不必对控制装置进行分个配置,由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解决通讯方式改造后存在的布线复杂以及改造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程服务器在本地只用存储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各个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以及通讯地址信息、记录信息和波长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根据待检验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波长信息,产生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下发给对应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接收到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后,只需要根据该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控制光源发生器产生对应波长的光信号,因而本申请实施例远程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量较少,且在改造通讯方式后不必对控制装置进行分个配置,改造效率较高。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是由远程服务器直接产生,而不是将对应波长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产生对应波长的控制信号,一方面可以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控制装置在发生故障后,维护人员可以直接拿一个控制装置进行裸机替换,而不必由于软件设置问题对控制装置进行维修,从而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维修效率;
3、本申请实施例不仅可以对各个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进行远程控制,还可以对每个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具体项目进行精准远程控制;
4、本申请实施例针对同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校验控制时,远程服务器只需要生成一个控制信号,进行一次封装,因而检验控制效率较高。
仍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图3至图5中所示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的具体结构仅是示意,在具体应用时,本申请中的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可以比图3至图5所示的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具有多或少的结构。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能计量装置;
控制装置,用于采用无线通讯的方式接收来自远程服务器的控制信号,并生成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
检验装置,与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采用有线通讯的方式与控制装置进行通讯,并依据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的光信号对所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所述远程服务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本地存储的多个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波长信息生成多个与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各自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对应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由所述远程服务器直接产生;
所述远程服务器本地存储有与各个检验项目对应的峰值信息,其中,每个所述检验项目对应的峰值大小不同;
所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依据所述波长信息确定所述控制信号的波长,并依据与检验指令对应的检验项目确定所述控制信号的峰值,基于所述波长和所述峰值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存储所述控制装置的通讯地址信息、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和波长信息;以及所述记录信息与所述波长信息、所述通讯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记录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电能计量装置的户主名称、安装位置、是否已现场检验、现场检验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管理终端,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连接,用于在所述远程服务器与所述检验装置进行通讯时,在控制界面上展示待检测的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还用于在所述管理终端响应于检验指令的触发下,依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记录信息对应的所述通讯地址信息和所述波长信息;并生成与所述波长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通讯地址信息和所述控制信号以数据包的方式,发送至与所述通讯地址信息对应的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封装获取所述控制信号,并控制光源发生器生成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检验指令对应的检验项目为一项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中的峰值和波长保持不变;在与所述检验指令对应的检验项目为M项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中的波长保持不变且存在M个不同大小的峰值,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其中,相邻且不同大小的两个峰值第一次出现的时间差,对应于相邻两个检验项目之间的间隔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远程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数据包;
总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得到所述控制信号;
光源发生器,与所述总控制器连接,用于产生与所述控制信号波长对应的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计量装置中设置有光电转换器和光纤布拉格光栅,其中,不同的所述电能计量装置中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反射的所述光信号的波长各不相同;
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与所述光源发生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发生器发送的所述光信号,若检测到所述光信号的波长与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波长相同,则将所述光信号反射传输至所述光电转换器;
所述光电转换器,与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和所述检验装置连接,用于依据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转换得到电信号,并发送所述电信号至所述检验装置;
所述检验装置还用于确定与所述电信号对应的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并对所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传输光纤分别连接每组电能计量装置中各个电能计量装置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输入端,所述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输出端对应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与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检验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子控制器,所述子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电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子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检验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光电转换器传输的所述电信号;依据所述电信号的峰值确定对应的检验控制信号,并通过将所述检验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检验装置,以控制所述检验装置对所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控制器与控制所述检验装置进行检验的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且所述子控制器本地存储有与所述峰值对应的所述检验控制信号;
所述子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峰值作为对比峰值,并继续对所述电信号的更新峰值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所述更新峰值时,判断所述更新峰值是否等于所述对比峰值,若所述更新峰值不等于所述对比峰值,则将所述更新峰值作为所述对比峰值,并根据所述更新峰值重新确定所述检验控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需要对任意一组电能计量装置中的多个所述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检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中包括:与所述多个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的多个依次设置的具有不同波长的波形段。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检验装置中的每个所述检验装置的输出端均与同一条电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任意一组检验装置对应的控制装置中的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能计量装置为多组的情况下,每组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控制装置;
在每组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的情况下,每组电能计量装置中每个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检验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验装置还用于将检验所述电能计量装置得到的检验数据,传输至对应的所述控制装置中的总控制器;
所述总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所述检验数据上传至所述远程服务器。
CN201911235825.0A 2019-12-05 2019-12-05 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 Active CN111060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5825.0A CN111060865B (zh) 2019-12-05 2019-12-05 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5825.0A CN111060865B (zh) 2019-12-05 2019-12-05 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0865A CN111060865A (zh) 2020-04-24
CN111060865B true CN111060865B (zh) 2022-11-29

Family

ID=7029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35825.0A Active CN111060865B (zh) 2019-12-05 2019-12-05 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08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0793B (zh) * 2021-08-23 2024-05-28 迟源 一种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2744A (zh) * 2014-03-03 2014-06-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能计量装置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N206039827U (zh) * 2016-09-19 2017-03-2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电能表远程调试无线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19689A1 (en) * 1994-01-18 1995-07-2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Interconnect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US7072588B2 (en) * 2000-10-03 2006-07-04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Multiplexed distribution of optical power
CN101814226B (zh) * 2010-02-23 2012-03-21 南华大学 电表无线监控接口装置及无线监控系统
CN202058289U (zh) * 2011-01-30 2011-11-30 重庆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验装置
CN202057784U (zh) * 2011-04-29 2011-11-30 广州市格宁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表的在线检定与数字化在线监测系统
CN103295386B (zh) * 2012-02-29 2015-02-04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光通信的监测控制系统
CN106257845B (zh) * 2015-06-16 2020-1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校验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5826719U (zh) * 2016-06-30 2016-12-21 珠海泰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蓝牙电力通信光电头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2744A (zh) * 2014-03-03 2014-06-1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能计量装置分布式在线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N206039827U (zh) * 2016-09-19 2017-03-2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电能表远程调试无线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0865A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47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CN201885826U (zh) 机电设备光纤在线监测系统
CN104144013B (zh) Pon网络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04284B (zh) 一种基于qt的跨平台plc产品工装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JP6998164B2 (ja) 光給電システム
CN108076660A (zh) 一种pcba功能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CN102012703A (zh) 一种酒店房态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4144014B (zh) 检测光纤故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91244A (zh) 继电保护设备闭环检验方法和系统
CN111060865B (zh) 基于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
CN108809414A (zh) 光纤网络智能维护装置及其光纤全数据检测仪
CN205983198U (zh) 一种基于qt的跨平台plc板级工装测试系统
CN205081787U (zh) 一种光模块参数测试装置
CN104579490B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olt光模块
JP5315269B2 (ja) 光設備判定システム及び判定方法
KR100791913B1 (ko) 유비쿼터스 센서 네트워크 시스템의 노드모듈용 테스터,노드모듈 테스트 방법 및 유비쿼터스 센서 네트워크시스템의 원격감시장치
CN109143278A (zh) 一种卫星标准化发控台自动化验收测试和计量系统及方法
CN108680200A (zh) 环境监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KR101612107B1 (ko) Ami 시스템 구축용 전자식 전력량계 통신 시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상태 진단방법
CN208623672U (zh) 光纤网络智能维护装置及其光纤全数据检测仪
CN2884656Y (zh) 用于测试电力负荷管理终端通讯的模拟装置
CN113740793B (zh) 一种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系统及方法
CN205079928U (zh) 多功能测试装置
CN101953118B (zh) 传送控制系统
KR20220051514A (ko) 태양광 발전소 모니터링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