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5771B - 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5771B
CN111055771B CN201911346424.2A CN201911346424A CN111055771B CN 111055771 B CN111055771 B CN 111055771B CN 201911346424 A CN201911346424 A CN 201911346424A CN 111055771 B CN111055771 B CN 1110557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llumination
rearview mirror
queue
averag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64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5771A (zh
Inventor
盛道学
林军峰
钟健
刘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ula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ula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ula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ulai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64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5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5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5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5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5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B60R1/083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用灯光控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包括步骤:采集模块采集光照数据组并存入数据队列;排序模块根据光强度大小,将数据队列中的光照数据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光强度排序列表;筛选模块筛选出数据队列中间的两组光照数据组;计算模块计算筛选出的光照数据组的光照平均值;处理模块根据光照平均值进行相应的预设处理。通过上述步骤,能够有效的避免瞬态强弱光对自动防炫目后视镜对光强度判断的影响,从而避免的无意义的后视镜反射率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灯光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防眩目后视镜是由一面特殊镜子和两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电子控制器接收传感器采集的前射光和后射光信号,安装在车厢前挡风玻璃下面。而眩目光强度是指后车车灯照射到防眩目后视镜镜面上反射后,人眼观察到的光照强度,由防眩目后视镜控制板上正对车后的眩目光传感器采集。
可分为手动防眩目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后视镜,本专利针对的是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其原理为:在被后面车辆的大灯照射时,车内防眩后视镜具有一个不断变化的防眩功能,车内防眩后视镜由一面特殊镜子和二个光敏二极管及电子控制器组成,当电子控制器得到光敏二极管送来的前射光或后射光信号,如果照射光照射在车内后视镜上,例如后面灯光大于前面灯光,这时电子控制器将输出一个电压到导电层上,导电层上的这个电压改变电液颜色,电压越高,电液颜色越深,此时即使再强照射光照到后视镜上,经车内防眩后视镜反射到驾驶员眼睛上显示暗光,不会造成炫目。
但传统控制方案主要存在一个问题,即不能过滤无效的光照数据,在复杂光照环境下防眩目后视镜镜片反射率会出现无意义的变化,例如外部有瞬态强光和弱光的情况下,控制程序根据采集到的光照强度会要求防眩目后视镜的反射率变为最低(全黑)或者最高(完全不变色),造成无意义的变化。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838230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炫目车载后视镜,该发明利用磁场控制微米级别的磁块旋转来切换高反射镜和低反射镜,达到防炫目的作用,但也未解决瞬态强光或弱光对控制程序的影响;又如公开号为CN10946645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防炫目后视镜,该发明通过安装座设置的与储液通道一一对应的检测装置,当入眼反射光线强度大于车前侧的检测光强度时,对对应的储液通道通电降低反射光线,从而防止局部亮斑产生的炫目效果,不会影响其余位置的后视亮度,但该发明也为解决瞬态强光或弱光对控制程序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瞬态强光或弱光会对控制程序造成影响,引起无意义后视镜工作状态变化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光照数据组并存入数据队列;
排序模块,用于根据光强度大小,将数据队列中的光照数据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光强度排序列表;
筛选模块,用于筛选出数据队列中间的两组光照数据组;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筛选出的光照数据组的光照平均值;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光照平均值进行相应的预设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光照数据包括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所述数据对别包括第一数据队列和第二数据队列,其中:
所述一个炫目光数据或一个环境光数据为一个光照数据组,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轮流采集,各采集6个光照数据组分别存入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计时单元,用于控制采集模块以100ms为一个采集间隔采集一个光照数据组。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模块分别计算从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筛选出来的数据组的平均值。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处理为:
当光照平均值大于预设第一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升压,后视镜颜色变深,反射光强度变低;
当光照平均值小于预设第二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降压,后视镜颜色变浅,反射光强度变高。
进一步地,本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数据队列中数据组的数量、采集间隔和筛选数量进行适应性调整。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采集光照数据组并存入数据队列;
S2:根据光强度大小,将数据队列中的光照数据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光强度排序列表;
S3:筛选出数据队列中间的两组光照数据组;
S4:计算筛选出的光照数据组的光照平均值;
S5:根据光照平均值进行相应的预设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光照数据包括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所述数据对别包括第一数据队列和第二数据队列,其中:
所述一个炫目光数据或一个环境光数据为一个光照数据组,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轮流采集,各采集6个光照数据组分别存入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分别计算从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筛选出来的数据组的平均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所述预设处理为:
当光照平均值大于预设第一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升压,后视镜颜色变深,反射光强度变低;
当光照平均值小于预设第二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降压,后视镜颜色变浅,反射光强度变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含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有效解决了防炫目后视镜数据采集过程中无效数据的过滤问题,避免了防炫目后视镜反射率出现无意义的变化;
(2)同时能够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对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数据采集个数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使得本发明使用性更广,精确度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一种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的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解决瞬态强光或弱光会对控制程序造成影响,引起无意义后视镜工作状态变化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光照数据组并存入数据队列;
排序模块,用于根据光强度大小,将数据队列中的光照数据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光强度排序列表;
筛选模块,用于筛选出数据队列中间的两组光照数据组;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筛选出的光照数据组的光照平均值;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光照平均值进行相应的预设处理。
其中,所述光照数据包括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所述数据对别包括第一数据队列和第二数据队列,其中:
所述一个炫目光数据或一个环境光数据为一个光照数据组,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轮流采集,各采集6个光照数据组分别存入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计时单元,用于控制采集模块以100ms为一个采集间隔采集一个光照数据组。通过该单元,控制采集模块以轮流采集的方式采集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能够有效避免单一光照数据采集可能会对另一光照数据采集准确性造成影响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模块分别计算从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筛选出来的数据组的平均值。通过分别计算炫目光和环境光数据的光照强度平均值,来分别应对瞬态高强度炫目光或低强度环境光的可能对控制系统造成判定失误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处理为:
当光照平均值大于预设第一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升压,后视镜颜色变深,反射光强度变低;
当光照平均值小于预设第二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降压,后视镜颜色变浅,反射光强度变高。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防炫目后视镜数据采集过程中无效数据的过滤问题,避免了防炫目后视镜反射率出现无意义的变化;
同时能够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对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数据采集个数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使得本发明使用性更广,精确度越高。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采集光照数据组并存入数据队列;
S2:根据光强度大小,将数据队列中的光照数据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光强度排序列表;
S3:筛选出数据队列中间的两组光照数据组;
S4:计算筛选出的光照数据组的光照平均值;
S5:根据光照平均值进行相应的预设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光照数据包括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所述数据对别包括第一数据队列和第二数据队列,其中:
所述一个炫目光数据或一个环境光数据为一个光照数据组,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轮流采集,各采集6个光照数据组分别存入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分别计算从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筛选出来的数据组的平均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所述预设处理为:
当光照平均值大于预设第一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升压,后视镜颜色变深,反射光强度变低;
当光照平均值小于预设第二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降压,后视镜颜色变浅,反射光强度变高。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防炫目后视镜数据采集过程中无效数据的过滤问题,避免了防炫目后视镜反射率出现无意义的变化;
同时能够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对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数据采集个数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使得本发明使用性更广,精确度越高。
实施例三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所述的思路,还提供了本发明核心程序代码如下:
通过该段程序代码,逐步实现了本发明所述的排序模块、筛选模块和计算模块的功能。
通过该段程序,实现了本发明所述的采集模块的功能。
利用上述两段程序,实现了数据的采集、排序、筛选和计算,并将结果发送给控制系统进行相应处理,从而有效避免瞬态强光和弱光对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的影响,从而有效避免后视镜反射率的无意义变化,提高了防炫目后视镜的稳定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光照数据组并存入数据队列;
排序模块,用于根据光强度大小,将数据队列中的光照数据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光强度排序列表;
筛选模块,用于筛选出数据队列中间的两组光照数据组;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筛选出的光照数据组的光照平均值;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光照平均值进行相应的预设处理;
所述预设处理为:
当光照平均值大于预设第一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升压,后视镜颜色变深,反射光强度变低;
当光照平均值小于预设第二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降压,后视镜颜色变浅,反射光强度变高;
所述光照数据包括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所述数据队列包括第一数据队列和第二数据队列,其中:
一个炫目光数据或一个环境光数据为一个光照数据组,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轮流采集,各采集6个光照数据组分别存入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
所述计算模块分别计算从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筛选出来的数据组的平均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计时单元,用于控制采集模块以100ms为一个采集间隔采集一个光照数据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数据队列中数据组的数量、采集间隔和筛选数量进行适应性调整。
4.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采集光照数据组并存入数据队列;
S2:根据光强度大小,将数据队列中的光照数据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获得光强度排序列表;
S3:筛选出数据队列中间的两组光照数据组;
S4:计算筛选出的光照数据组的光照平均值;
S5:根据光照平均值进行相应的预设处理;
所述步骤S5中,所述预设处理为:
当光照平均值大于预设第一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升压,后视镜颜色变深,反射光强度变低;
当光照平均值小于预设第二警戒阀值超过0.3秒时,后视镜电压降压,后视镜颜色变浅,反射光强度变高;
所述步骤S1中,所述光照数据包括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所述数据队列包括第一数据队列和第二数据队列,其中:
一个炫目光数据或一个环境光数据为一个光照数据组,炫目光数据和环境光数据轮流采集,各采集6个光照数据组分别存入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
所述步骤S4中,分别计算从第一和第二数据队列筛选出来的数据组的平均值。
CN201911346424.2A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 Active CN111055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6424.2A CN111055771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6424.2A CN111055771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5771A CN111055771A (zh) 2020-04-24
CN111055771B true CN111055771B (zh) 2023-08-01

Family

ID=7030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6424.2A Active CN111055771B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57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8335A (zh) * 2020-06-03 2020-09-25 深圳前海禾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工厂的设备数据采集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0875A (en) * 1984-03-30 1986-04-08 Gentex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for automatic rearview mirrors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GB2190516B (en) * 1986-05-16 1990-01-31 Cd Marketing Ltd Day/night mirror
JP2577718Y2 (ja) * 1993-03-09 1998-07-30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防眩ミラーシステム
JP2004136842A (ja) * 2002-10-21 2004-05-13 Asmo Co Ltd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CN201484293U (zh) * 2009-08-14 2010-05-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
KR101288954B1 (ko) * 2011-08-31 2013-07-22 한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누진 다초점 사이드 미러
WO2019183289A1 (en) * 2018-03-21 2019-09-26 View, Inc. Control methods and systems using external 3d modeling and schedule-based computing
JP6897002B2 (ja) * 2016-04-11 2021-06-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205971076U (zh) * 2016-08-30 2017-02-22 四川天视车镜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测光范围的电子自动防眩内后视镜控制板
CN107264414A (zh) * 2017-01-26 2017-10-20 问众智能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后视镜防远光灯眩光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5771A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2072B2 (ja) 自動車用補助機器制御装置
CN106994884B (zh) 基于oled显示技术的主动防炫目方法及装置
JP5441462B2 (ja) 車両用撮像装置
EP2583847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Reduzierung der Blendwirkung
KR20050037582A (ko) 자동차량 외부 광 제어용 이미지 획득 및 처리 방법
US11938795B2 (en) Vehicular vision system with glare reducing windshield
US898313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equipment responsive to a multi-stage village detection
KR101848451B1 (ko) 차량 후미등과 점멸 적색 정지등을 구별하기 위한 차량 촬상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4178736A (ja) 物体検出装置
JP4950967B2 (ja) 自動車用補助機器制御装置
JP5441450B2 (ja) 車両用撮像装置
CN111055771B (zh) 一种汽车防炫目后视镜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4276076B (zh) 一种智能车前灯系统
CN108528343B (zh) 一种防眩目后视镜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77517B (zh) 一种防止远光灯强光刺激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12222B (zh) 一种车辆后视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03111B (zh) 一种汽车车载智能外后视系统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208451A (ja) 車両用撮像装置
CN112026637A (zh) 一种可智能调整照明区域的乘用车远近光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4523556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灯光控制系统
CN111976583B (zh) 一种重型车灯光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EP4328090A1 (en) Auto dimming mirror
CN114228450B (zh) 多功能遮阳板智能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1592394U (zh) 厢式车后部视野辅助系统
CN116853110A (zh) 自适应大灯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