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2475A - 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2475A
CN111052475A CN201880052394.1A CN201880052394A CN111052475A CN 111052475 A CN111052475 A CN 111052475A CN 201880052394 A CN201880052394 A CN 201880052394A CN 111052475 A CN111052475 A CN 111052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se
sealing
support block
gas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23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2475B (zh
Inventor
裵东训
朴孝镇
洪锡显
裵峻晟
李范君
林大凤
许津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8/0155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117558A1/ko
Publication of CN111052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2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9Processes for forming or storing electrodes in the battery contai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52Removing gases inside the secondary cell, e.g. by absorp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by electrochemical processing
    • H01M4/044Activating, forming or electrochemical attack of the supporting material
    • H01M4/0445Forming after manufacture of the electrode, e.g. first charge, cycling
    • H01M4/0447Forming after manufacture of the electrode, e.g. first charge, cycling of complete cells or cells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17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17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25Re-sealable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deformable valve members, e.g. elastic or flexible valve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94Gas-pervious parts or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形成步骤,用于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到具有容纳部的电池壳体的主体中,并且在电池壳体中形成气穴部,在气穴部中形成有从容纳部延伸到外部的通道,以排放容纳在容纳部中的内部气体;安放步骤,用于将电池壳体安放在支撑块上,以支撑电池壳体,支撑块的侧表面上具有倾斜部;以及气体排放步骤,挤压主体以经由电池壳体中的气穴部而排放容纳在容纳部中的气体,其中,在安放步骤中,电池壳体的主体安放在支撑块的倾斜部上,并且气穴部被弯曲以被安放在支撑块的顶表面上。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12月15日提交的第10-2017-0173120号韩国专利申请、2017年12月15日提交的第10-2017-0173121号韩国专利申请以及2018年11月26日提交的第10-2018-014772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权益,这些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是可再充电的,并且紧凑尺寸和高容量的可能性也较高。因此,当前,正对可再充电电池进行许多研究。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对移动装置的需求增长,对作为能源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需求正迅速增长。
根据电池壳体的形状,可再充电电池分为硬币型电池、圆柱型电池、棱柱型电池和袋型电池。在这样的二次电池中,安装在电池壳体中的电极组件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可充电且可放电的发电装置,即:其中电极和分隔物被堆叠。
电极组件可大致分为果冻卷型电极组件、堆叠型电极组件和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在果冻卷型电极组件中,分隔物被置于正极与负极之间,正极和负极中的每一个被设置为涂覆有活性材料的片材形式,然后正极、分隔物和负极被缠绕在一起;在堆叠型电极组件中,多个正极和负极以及它们之间的分隔物依序堆叠;在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中,堆叠型单位单体与具有较长长度的分隔膜缠绕在一起。
近来,在袋型电池中,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被内置于作为铝层压片而提供的袋型电池壳体中,袋型电池由于较低制造成本、较小重量、易于形状变形等而引起较多关注,因此,袋型电池的使用正逐渐增加。
然而,当根据现有技术来制造二次电池时,在将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排放到外部的排气过程中,因为是在二次电池平置的状态下移除气体,所以存在容纳在二次电池中的电解质与气体一起排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容易排放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排放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时防止容纳在二次电池中的电解质与内部气体一起排放。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排放二次电池的内部气体时防止由于容纳在二次电池中的电解质与内部气体一起排放而污染二次电池。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形成步骤,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到具有容纳部的电池壳体的主体中,并且在电池壳体中形成气穴部,在所述气穴部中形成从容纳部延伸到外部的通道,以排放容纳在容纳部中的内部气体;安放步骤,将电池壳体安放在支撑块上以支撑电池壳体,支撑块的侧表面上具有倾斜部;以及气体排放步骤,挤压主体以经由电池壳体中的气穴部而排放容纳在容纳部中的气体,其中,在安放步骤中,电池壳体的主体安放在支撑块的倾斜部上,并且气穴部被弯曲以被安放在支撑块的顶表面上。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形成步骤,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到具有容纳部的电池壳体的主体中,并且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形成气穴部,在所述气穴部中形成从所述容纳部延伸到外部的通道,以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内部气体;安放步骤,将所述气穴部安放在所述支撑块上,以支撑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气穴部,所述支撑块的侧表面上具有倾斜部;以及气体排放步骤,挤压所述主体以经由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气穴部而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气体,其中,在安放步骤中,气穴部安放在支撑块的倾斜部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形成步骤,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到具有容纳部的电池壳体的主体中,并且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形成气穴部,在所述气穴部中形成从所述容纳部延伸到外部的通道,以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内部气体;支撑步骤,设置电池壳体,以便支撑在支撑块上;以及气体排放步骤,挤压所述主体,以经由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气穴部而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气体,其中,在支撑步骤中,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侧表面上,并且所述气穴部被弯曲以被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顶表面上。
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二次电池由支撑块支撑之后,容纳有电极组件的电池壳体的主体可被挤压,以将内部气体排放到外部,从而容易排放内部气体。
而且,根据本发明,收集并排放内部气体的气穴部可形成在二次电池的电池壳体中,并设置在支撑块的顶表面上,然后电池壳体的主体可设置在电池壳体的支撑块的侧表面的倾斜部上,并被挤压以将内部气体排放到外部,从而防止容纳在二次电池中的电解质与气体一起排放。
此外,根据本发明,因为气穴部设置在支撑块的顶表面上且然后被刺穿,所以气穴部可容易刺穿,以容易确保气体排放通道。
而且,根据本发明,收集并排放内部气体的气穴部可形成在二次电池的电池壳体中,并设置在支撑块的顶表面上,然后电池壳体的主体可设置在电池壳体的支撑块的侧表面上,并被挤压以将内部气体排放到外部,从而防止二次电池因容纳在二次电池中的电解质的排放而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形成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形成步骤的第一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安放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刺穿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挤压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挤压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安放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形成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形成步骤的第一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支撑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刺穿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挤压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实例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图22的固定装置的操作的概念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标、具体优点和新颖特征。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尽可能以相同的标记来向附图的部件添加附图标记,即使它们示出在其它附图中也是如此。而且,本发明可以以不同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下文描述中,对于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要点的现有技术,将省去其详细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形成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形成步骤的第一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并且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安放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参照图1到图3,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而制造二次电池100:形成步骤,用于在电池壳体110中形成气穴部114;安放步骤,用于支撑电池壳体110;以及气体排放步骤,用于挤压电池壳体110,以排放内部气体。
而且,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还可包括:激活步骤,用于对电极组件10充电/放电,以激活电极组件10;以及第二密封步骤,用于密封电池壳体110。
下文中,将参照图1到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参照图1和图2,在形成步骤中,将电极组件10和电解质容纳在电池壳体110中,并且形成了气穴部114,该气穴部114提供用于排放内部气体的通道。此处,在形成步骤中,例如,可形成包括主体113和气穴部114的电池壳体110,主体113中形成有容纳部111,气穴部114中形成有从容纳部111延伸到外部的通道。此处,容纳部111可容纳电极组件10和电解质。
而且,在形成步骤中,袋片110a被折叠,使得其两个表面相互接触,以形成包括容纳部111和气穴部114的电池壳体110。此处,在形成步骤中,在袋片110a上关于虚拟线X形成弯曲线112,接着,沿着弯曲线112折叠袋片110a,以形成电池壳体110。此处,在形成步骤中,袋片110a关于弯曲线112具有两个表面,以使得开放的容纳部111形成在一个表面上,另一表面覆盖容纳部111。例如,袋片110a可包括基底材料、铝(Al)和树脂。此处,基底材料可例如是尼龙材料。可通过沿着从形成有容纳部111的内部向外的方向依序层压树脂层、铝层和尼龙层而形成袋片110a。
而且,经由形成步骤而形成的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1可形成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0和电解质的容纳空间。
此外,经由形成步骤而形成的电池壳体110的气穴部114可收集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0的容纳部111中所产生的气体。
在形成步骤中,可将电极组件10容纳在电池壳体110中,在所述电极组件10中,电极和分隔物交替层压。此处,可将电极引线11设置在电极组件10上,以将电极组件10电连接到电池壳体110的外部。
形成步骤还可包括:第一密封步骤,用于密封电池壳体110的边缘131、132和133,以密封容纳部111和气穴部114。此处,在第一密封步骤中,可将电极组件10容纳在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1中,并且可以密封除了设置在气穴部114的端部上的边缘133之外的、电池壳体110的剩余边缘131和132。接着,可经由气穴部114的端部而将电解质注入到容纳部111中,并且可以密封设置在气穴部114的端部上的边缘133,以密封电池壳体110。
参照图3,在安放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设置成被支撑在支撑块20上。
在安放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设置在支撑块20的侧表面21上,并且可以弯曲气穴部114,以设置在支撑块20的顶表面22上。此处,支撑块20可设置有例如具有倾斜侧表面21的倾斜部21a以及水平顶表面22。在安放步骤中,可以按照对应于形成在支撑块20的侧表面21上的倾斜度的形状来安放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并且可将气穴部114安放成对应于支撑块20的水平顶表面22。在支撑块20中,例如,顶表面22和底表面23可形成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此外,右表面可垂直于顶表面22和底表面23,左表面可相对于顶表面22和底表面23倾斜。
而且,在安放步骤中,可倾斜地设置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以将其安放为对应于支撑块20的侧表面21,并且可将气穴部114弯曲成垂直于主体113,以便安放在支撑块20的顶表面22上。
例如,支撑块20的侧表面21(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被安放在支撑块20的侧表面21上)可相对于底表面23形成15度到75度的倾斜角α。更详细地说,例如,支撑块20的侧表面21(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被安放在支撑块20的侧表面21上)可相对于底表面23形成30度到60度的倾斜角α。此处,在安放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安放成对应于支撑块20的侧表面21的30度到60度的倾斜度。当在支撑块20的倾斜角α大于30度的角度的状态下、从电池壳体110排放内部气体时,可容易地防止电解质与内部气体一起流动。此外,支撑块20可具有小于60度的角度的倾斜角α,以防止气穴部114在电池壳体110中过度弯曲,因此允许平稳地排放内部气体。
在支撑块20中,例如,面向弯曲部114a和114b(气穴部114在所述弯曲部处发生弯曲)的拐角部25可形成倒角,以形成多个弯曲部25a和25b。此处,多个弯曲部25a和25b可形成为两阶段弯曲部25a和25b。在安放步骤中,可以将气穴部114以两阶段的方式进行弯曲,以使其形状对应于支撑块20的两阶段弯曲部25a和25b。
在安放步骤中,可通过使用如下支撑块20来支撑气穴部114,该支撑块20的顶表面22具有这样的倾斜度:朝向气穴部114的端部而高度逐渐减小。
在激活步骤中,可对电极组件1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进行激活。此处,在激活步骤中,可在气体排放步骤之前对电极组件1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便在气体排放步骤中将充电/放电期间产生的气体排放到外部。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刺穿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并且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挤压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参照图4和图5,在气体排放步骤中,可以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以经由气穴部114而排放容纳在容纳部111中的气体。
而且,参照图4,气体排放步骤还可包括:刺穿步骤,用于刺穿气穴部114,以使得内部气体经由气穴部114而排放。此处,例如,可在气穴部114中形成用于排放气体的多个排放孔115。气穴部114可安放在支撑块20的顶表面22上,以便于经由刺穿装置而形成排放孔115。
参照图5,气体排放步骤还可包括:挤压步骤,用于经由作为倾斜压机30而提供的推动器而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因此,可挤压主体113,以容易将内部气体排放到在刺穿步骤中形成的气穴部114的排放孔115。
此处,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可设置在支撑块20的侧表面21上,气穴部114可设置在支撑块20的顶表面22上。因此,当经由气穴部114排放气体而一起排放电解质时,排放到主体113中的电解质可以不发生流动,以防止二次电池100被污染。
此处,倾斜压机30可具有挤压表面,所述挤压表面的倾斜度对应于安放在支撑块20的倾斜部21a上的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的倾斜度。因此,由于挤压表面具有与主体113的倾斜度对应的倾斜度,从而倾斜压机30可有效地挤压主体113。
在挤压步骤中,当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时,可一起施加真空,以将内部气体排放到外部。此处,二次电池100可设置在真空室(未示出)中,接着,可将真空室的内部抽成真空,以将真空施加到二次电池100。此处,支撑块20和倾斜压机30可与二次电池100一起被容纳到真空室中。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并且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6和图7,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可以热熔接电池壳体110的开放部分,以密封电池壳体110。
参照图6,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可经由密封压机50来热熔接气穴部114的位于电池壳体110中的容纳部111附近的一部分,以形成电池壳体110。
此处,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当在水平方向上经由密封压机50而密封位于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1附近的所述部分时,所述部分可接触主体113的拐角C,因此可能难以形成密封部134。
因此,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可通过使用具有密封表面51的密封压机50(所述密封压机50的密封表面51的形状对应于电池壳体110的密封部分的倾斜度)在其端部上垂直地施加压力,以执行热熔接,因此形成密封部134。此处,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对具有密封表面51的密封压机50进行加热,并且执行挤压,从而密封电池壳体110,所述密封压机50的密封表面51的形状对应于气穴部114的倾斜部,所述气穴部114的倾斜部位于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1的附近。
此后,参照图7,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可以切割气穴部114中的除了电池壳体110之外的剩余部分,以将其移除。
参照图5,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当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以经由气穴部114排放内部气体时,可将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安放在支撑块20的倾斜部21a上,并且可以弯曲气穴部114,将其以安放在支撑块20的顶表面22上。接着,可以刺穿气穴部114,以排放内部气体,从而防止容纳在二次电池110中的电解质与内部气体一起排放。尤其是,在气体排放步骤中,即使将强挤压力施加到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并且强烈地施加用于排气的真空,也可以不排放容纳在主体113中的电解质。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并且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8和图9,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与根据本发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切割倾斜部114,接着在第二密封步骤中进行密封。因此,将简要地描述此实施例中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容重复的内容,并且将主要描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更详细地,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第二密封步骤中,可切割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1附近的气穴部114,接着,可以热熔接切割部分135,以进行密封。此处,在第二密封步骤中,例如,气穴部114的除了其位于容纳部111附近的一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可以被切割且被移除,接着,可以熔接气穴部114的位于容纳部111附近的部分,以形成密封部136。因此,可完全密封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1。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挤压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与根据本发明的前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挤压步骤中挤压二次电池的方式。因此,将简要地描述此实施例与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内容重复的内容,而将主要描述他们之间的差异。
更详细地,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挤压步骤中,作为辊压机40提供的推动器可以辊压主体113的外表面,以挤压主体113。此处,辊压机40可包括辊42以及可旋转地支撑辊42的支撑部41。辊42的外表面可作为柔性构件而提供。因此,在挤压步骤中,当经由辊压机40的辊42而挤压主体113时,可防止主体13受损或变形(例如,折痕),并且即使在主体的被挤压表面不规则时,也可以均匀地挤压主体113。而且,作为另一实例,辊42的外表面可由耐热且绝缘的材料制成。因此,在挤压步骤中,当经由辊压机40的辊42而挤压主体113时,可防止由于充电和放电而具有高温的辊42而使得主体113发生变形,并且还防止辊42与主体113电传导。特别地,辊42的外表面可由作为耐热且柔性的材料的硅树脂制成。
而且,在挤压步骤中,可使辊压机40从主体113的下部向上辊压,以诱导容纳在容纳部11中的内部气体,使得内部气体经由气穴部113而排放到外部。因此,可易于挤压被倾斜且安放在支撑块20上的主体113的外表面,以容易将内部气体排放到气穴部114。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安放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并且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4,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与根据本发明前述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气穴部114'安放在支撑块1020的倾斜部1021a上。因此,将简要地描述此实施例与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内容重复的内容,并且将主要描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更详细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形成步骤,用于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到具有容纳部且形成气穴部114'的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中,在气穴部114'中,形成有从容纳部延伸到外部的通道,以排放容纳在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中的内部气体;安放步骤,用于将气穴部114'安放在支撑块1020上,以支撑电池壳体110'中的气穴部114',支撑块1020的侧表面上具有倾斜部1021a;以及气体排放步骤,用于挤压主体113以经由电池壳体110'中的气穴部114'而排放容纳在容纳部中的气体。而且,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还可包括:激活步骤,用于对电极组件10进行充电/放电,以激活电极组件10;以及第二密封步骤,用于密封电池壳体110'。
更详细地,在形成步骤中,可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在电池壳体110'中,并且可形成提供用于排放内部气体的通道的气穴部114'。此处,在形成步骤中,例如,可形成包括主体113和气穴部114'的电池壳体110',主体113中形成有容纳部,在气穴部114'中形成有从容纳部延伸到外部的通道。
形成步骤还可以包括:第一密封步骤,用于密封电池壳体110'的边缘,以密封容纳部和气穴部114'。
在安放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的气穴部114'安放在支撑块1020的倾斜部1021a上。而且,支撑块1020可包括三角块1021和矩形块1022,三角块1021具有倾斜部1021a。
在安放步骤中,可将从主体113延伸的气穴部114'的延伸部114c安放在三角块1021的倾斜部1021a上,并且可将气穴部114'的端部114d安放在矩形块1022上。此处,三角块1021的倾斜部1021a可相对于底表面以预定角度β倾斜。
在安放步骤中,例如,三角块1021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多个三角块1021可从矩形块1022的侧表面依序设置,以调整倾斜部1021a的倾斜角β。此处,随着另外依序设置多个三角块1021,倾斜角β可减小。另一方面,随着依序移除多个三角块1021,倾斜角β可增大。也就是说,例如,当仅是第一三角块1021-1设置在矩形块1022的侧表面上时,倾斜角β”可等于或大于60度。当将第二三角块1021-2安放在第一三角块1021-1的倾斜表面上时,安放气穴部114'的倾斜角β'可等于或大于45度。当将第三三角块1021-3进一步安放在第二三角块1021-2的倾斜表面上时,安放气穴部114'的倾斜角β可等于或大于30度。
而且,另外举例来说,在安放步骤中,可选择具有各种倾斜度的多个三角块1021中的一个三角块,以将其设置成邻近于矩形块1022,以便调整安放在三角块1021上的延伸部114c的倾斜角β。
安放步骤还可包括:固定步骤,用于经由固定块1071、1072、1073和1074等固定主体113的拐角部。因此,在气体排放步骤中,可防止二次电池100'移动(参见图11)。
此处,在固定步骤中,例如,当将电池壳体的气穴部114'安放在支撑块1020上时,可将固定块1071、1072、1073和1074设置成对应于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的四个拐角,以防止二次电池100'移动。
另外举例来说,在固定步骤中,当将电池壳体110'的气穴部114'安放在支撑块1020上时,可经由固定块1071、1072、1073和1074而固定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的四个拐角,固定块1071、1072、1073和1074由弹性构件1071a、1072a、1073a、1073b、1074a和1074b弹性支撑。此处,弹性构件1071a、1072a、1073a、1073b、1074a和1074b可例如作为压缩螺旋弹簧而提供。因此,具有各种尺寸的二次电池100'可通过弹性构件1071a、1072a、1073a、1073b、1074a和1074b被固定块1071、1072、1073和1074固定。也就是说,例如,具有较大尺寸的二次电池可在压缩弹性构件1071a、1072a、1073a、1073b、1074a和1074b的同时被固定块1071、1072、1073和1074固定。具有较小尺寸的二次电池可以在弹性构件1071a、1072a、1073a、1073b、1074a和1074b未被压缩的状态下由固定块1071、1072、1073和1074固定。
在气体排放步骤中,可以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以经由气穴部114'而排放容纳在容纳部中的气体。
而且,气体排放步骤还可包括:刺穿步骤,用于刺穿气穴部114',以使得内部气体经由气穴部114'而排放。
气体排放步骤还可包括:挤压步骤,用于经由推动器1130而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因此,可以挤压主体113,以容易地将内部气体排放到在刺穿步骤中形成的气穴部114'的排放孔。此处,在安放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设置成平行于地面,可将气穴部114'的延伸部114c安放成在三角块1021的倾斜部1021a上倾斜,并且可以将气穴部114'的端部114d安放在平行于地面的矩形块1022的上部上。然后,可以在挤压步骤中挤压主体113,以有助于内部气体的排放,并且防止电解质排放。
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可以热熔接电池壳体110'的开放部分,以密封电池壳体110'。
而且,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可经由密封压机1150来热熔接气穴部114'的、位于电池壳体110'中的容纳部附近的一部分,以形成电池壳体110'。
此外,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可通过使用密封压机1050而竖直地施加压力,以执行热熔接,因此形成密封部134',所述密封压机1050的端表面上具有形状对应于电池壳体110'的密封部分的倾斜度的密封表面1051。此处,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对具有密封表面1051的密封压机1050进行加热(所述密封表面1051的形状对应于位于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附近的气穴部114'的倾斜部分),以执行挤压,因此密封电池壳体110'。
此处,可以将密封压机1050的端部1052形成为圆形,以在挤压电池壳体110'时防止电池壳体110'的被挤压部分受损。
下文中,将参照图13到图19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形成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形成步骤的第一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并且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支撑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参照图13到图15,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与根据本发明前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电池壳体110”支撑在支撑块1120上的方式。因此,将简要地描述此实施例与根据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的内容重复的内容,并且将主要描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而制造二次电池100”:形成步骤,用于在电池壳体110”中形成气穴部114”;支撑步骤,用于支撑电池壳体110”;以及气体排放步骤,用于挤压电池壳体110”,以排放内部气体。
而且,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还可包括:激活步骤,用于对电极组件充电/放电,以激活电极组件;以及第二密封步骤,用于密封电池壳体110”。
更详细地,在形成步骤中,可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在电池壳体110”中,并且可形成气穴部114”,所述气穴部提供用于排放内部气体的通道。此处,在形成步骤中,例如,可形成包括主体113和气穴部114”的电池壳体110”,主体113中形成有容纳部111,气穴部114”中形成有从容纳部111延伸到外部的通道。此处,容纳部111可容纳电极组件10和电解质。
而且,在形成步骤中,袋片110a被折叠,使得其两个表面相互接触,以形成包括容纳部111和气穴部114”的电池壳体110”。此处,在形成步骤中,在袋片110a上关于虚拟线X形成弯曲线112,接着,沿着弯曲线112而折叠袋片110a,以形成电池壳体110”。此处,在形成步骤中,袋片110a关于弯曲线112具有两个表面,以使得开放的容纳部111形成在一个表面上,并且另一表面覆盖容纳部111。例如,袋片110a可包括基底材料、铝(Al)和树脂。此处,基底材料可例如是尼龙材料。可以通过沿着从形成了容纳部111的内部向外的方向依序层压树脂层、铝层和尼龙层而形成袋片110a。
而且,经由形成步骤而形成的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1可形成用于容纳电极组件10和电解质的容纳空间。
此外,经由形成步骤而形成的电池壳体110”的气穴部114”可收集容纳电极组件10的容纳部111中所产生的气体。
在形成步骤中,可将其中电极和分隔物交替层压的电极组件10容纳在电池壳体110”中。此处,电极引线11可设置在电极组件10上,以将电极组件10电连接到电池壳体110”的外部。
形成步骤还可包括:第一密封步骤,用于密封电池壳体110”的边缘131、132和133,以密封容纳部111和气穴部114”。此处,在第一密封步骤中,可将电极组件10容纳在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1中,并且可以密封除了设置在气穴部114”的端部上的边缘133之外的电池壳体110”的剩余边缘131和132。接着,可经由气穴部114”的端部而将电解质注入到容纳部111中,并且可以密封设置在气穴部114”的端部上的边缘133,以密封电池壳体110”。
参照图15,在支撑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设置成支撑在支撑块1220上。
在支撑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设置在支撑块1220的侧表面1221上,并且可以弯曲气穴部114”,以设置在支撑块1220的顶表面1222上。此处,支撑块1220可设置有例如竖直的侧表面1221和水平的顶表面1222。面向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的支撑块1220的侧表面1221可形成为垂直于底板表面(例如,底表面1223)或地面。
例如,支撑块1220可具有矩形柱形状。此处,支撑块1220可形成为如下结构,即:顶表面1222和底表面1223的平面相互平行,并且两个侧表面1221和1224的平面相互平行。
而且,在支撑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竖直设置成面向支撑块1220的侧表面1221,并且可以相对于主体113以直角弯曲气穴部114”,以便安放在支撑块1220的顶表面1222上。
在支撑块1220中,例如,面向弯曲部114a”和114b”的拐角部1225可以被倒角,以形成多个弯曲部1225a和1225b,所述气穴部114”在所述弯曲部114a”和114b”处被弯曲。此处,多个弯曲部1225a和1225b可形成为两阶段弯曲部1225a和1225b。在支撑步骤中,气穴部114”被弯曲为两个阶段,从而其形状对应于支撑块1220的两阶段弯曲部1225a和1225b。因此,当相对于主体113以直角弯曲气穴部114”时,可以完全地弯曲弯曲部114a”和114b”,从而封闭形成在气穴部114”中的通道,因此可排放内部气体。
此处,例如,支撑块1220的两阶段弯曲部1225a和1225b的弯曲角r1和r2可大于120度的角度。因此,由于支撑块1220的两阶段弯曲部1225a和1225b的弯曲角r1和r2大于120度的角度,所以可以防止过度弯曲,以允许平稳地排放内部气体。
在支撑步骤中,可通过使用支撑块1220来支撑气穴部114”,支撑块1220的顶表面1222具有朝向气穴部114”的端部而高度逐渐减小的倾斜。
在激活步骤中,电极组件10可以被充电和放电,以被激活。此处,在激活步骤中,可以在气体排放步骤之前对电极组件1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便在气体排放步骤中将充电/放电期间产生的气体排放到外部。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刺穿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并且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气体排放步骤的挤压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
参照图16和图17,在气体排放步骤中,可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以经由气穴部114”而排放容纳在容纳部111”中的气体。
而且,参照图16,气体排放步骤还可包括:刺穿步骤,用于刺穿气穴部114”,以使得内部气体经由气穴部114”而排放。此处,例如,用于排放气体的多个排放孔115可形成在气穴部114”中。气穴部114”可安放在支撑块1220的顶表面1222上,以有助于经由刺穿装置而形成排放孔115。
参照图17,气体排放步骤还可包括:挤压步骤,用于经由推动器1230而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因此,挤压主体113可被挤压为容易将内部气体排放到在刺穿步骤中形成的气穴部114”的排放孔115。此处,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可设置在支撑块1220的侧表面1221上,并且气穴部114”可设置在支撑块1220的顶表面1222上。因此,当经由气穴部114”排放气体时一起排放电解质,排放到主体113中的电解质可以不流动,以防止二次电池100”被污染。
在挤压步骤中,当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时,可一起施加真空,以将内部气体排放到外部。此处,二次电池100”可设置在真空室(未示出)中,接着,真空室的内部可被抽成真空,以将真空施加到二次电池100”。此处,支撑块1220和推动器1230可与二次电池100”一起容纳到真空室中。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侧视图,并且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18和图19,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的开放部分热熔接,以密封电池壳体110”。
参照图18,在第二密封步骤中,可经由密封压机1250而将气穴部114”的位于电池壳体110”中的容纳部111附近的一部分热熔接,以形成电池壳体110”。
此后,参照图19,在第二密封步骤中,气穴部114”中除电池壳体110”之外的剩余部分可被切割以移除。
参照图17,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当挤压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以经由气穴部114”排放内部气体时,可将主体113相对于电池壳体110”的底表面竖立,并且可以以直角来弯曲气穴部114”,以便安放在支撑块1220的顶表面1222上。此后,可以刺穿气穴部114”,以排放内部气体。因此,当二次电池100”相对于底表面竖直竖立以排放内部气体时,可以防止电解质流动而污染电池壳体110”的主体113。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并且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的第二密封步骤的实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20和图21,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与根据本发明前述第五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切割气穴部114,接着在第二密封步骤中进行密封。因此,将简要地描述此实施例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内容重复的内容,并且将主要描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更详细地,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第二密封步骤中,可切割邻近于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0的气穴部114”,接着,可热熔接切割部分135,以进行密封。此处,在第二密封步骤中,例如,可切割除了邻近于气穴部114”的容纳部111的部分外的气穴部114”的剩余部分,接着,可熔接邻近于容纳部111的气穴部114”的所述部分,以形成密封部136。因此,可完全密封电池壳体110”的容纳部111。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实例的侧视图,并且图23是示出图22的固定装置的操作的概念侧视图。
参照图22和图23,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与根据本发明前述第四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步骤还包括真空固定步骤和固定步骤。因此,将简要地描述此实施例与根据前述实施例的内容重复的内容,并且将主要描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而制造二次电池100”:形成步骤,用于在电池壳体110”中形成气穴部114”;支撑步骤,用于支撑电池壳体110”;以及气体排放步骤,用于挤压电池壳体110”,以排放内部气体。而且,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还可包括:激活步骤,用于对电极组件10充电/放电,以激活电极组件;以及第二密封步骤,用于密封电池壳体110”。
更详细地,在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支撑步骤还可包括:固定步骤,用于经由固定装置1390而将电池壳体110”紧密附接到支撑块1320,以固定电池壳体110”。
此处,固定装置1390可包括附接块1391和拉伸螺旋弹簧1392,所述拉伸螺旋弹簧1392提供在支撑块1320的方向上拉动附接块1391的拉力。
在固定步骤中,可将电池壳体110”设置在附接块1391与支撑块1320之间,以经由施加到附接块1391的拉力而将电池壳体110”固定到支撑块1320的侧表面1321。因此,可将附接块1391支撑在具有弹力的螺旋弹簧1392上,以固定二次电池100”,因此,可容易地安装具有各种厚度的二次电池100”。此处,螺旋弹簧1392可沿着导引管1394的内周表面移动,以便收缩和扩展。螺旋弹簧1392的一侧可固定到位置固定的支撑主体1393,并且另一侧联接到附接块1391。
而且,固定装置1390还可包括一侧固定到支撑块1320的导引部1395。因此,当附接块1391通过螺旋弹簧的弹力而移动时,附接块1391可在由导引部1395导引的同时移动。
因此,在固定步骤中,可在平行于支撑块1320的侧表面的方向上设置附接块1391。因此,当经由推动器1330而挤压二次电池100”以排放内部气体时,推动器1330可均匀地挤压二次电池100”的表面。此处,柔性构件1395可进一步被设置在面向二次电池100”的附接块1391的附接表面上,以当挤压二次电池100”时,经由推动器1330均匀地表面挤压具有待挤压的不平整表面的二次电池100”。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中,支撑步骤还可包括:真空固定步骤,用于经由电池壳体110”中的真空而将气穴部114”的端部114d”固定到支撑块1320。
此处,在支撑块1320中,连接到真空部(未示出)的真空管1380的吸取孔1391可被设置在安放有气穴部114”的端部的顶表面1322中。例如,真空部可以是真空泵。
在真空固定步骤中,可将真空管1380的内部抽成真空,以经由真空管1380的吸取孔1381而真空吸取气穴部114”的端部114d”,因此固定气穴部114”。
在气体排放步骤的刺穿步骤中,可经由刺穿装置1360而穿透与真空管1380的吸取孔1381面对的气穴部114”的部分114f”。此处,在气体排放步骤中,可在执行真空固定步骤的同时挤压主体113,以排放气体。
虽然已参照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而特别地示出并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可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此外,将由随附权利要求书阐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步骤: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到具有容纳部的电池壳体的主体中,并且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形成气穴部,其中,在所述气穴部中形成从所述容纳部延伸到外部的通道,以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内部气体;
安放步骤:将所述电池壳体安放在支撑块上,以支撑所述电池壳体,在所述支撑块的侧表面上具有倾斜部;以及
气体排放步骤:挤压所述主体,以经由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气穴部而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气体,
其中,在所述安放步骤中,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主体被安放在所述支撑块的所述倾斜部上,并且所述气穴部被弯曲以被安放在所述支撑块的顶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中,经由推动器来挤压所述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中,经由作为倾斜压机提供的所述推动器来表面挤压所述主体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中,经由作为辊压机提供的所述推动器来辊压所述主体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块具有:平坦的顶表面和底表面,所述顶表面和底表面相互平行;以及所述侧表面,所述侧表面具有相对于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倾斜的所述倾斜部,并且
在所述安放步骤中,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主体被倾斜设置以对应于所述支撑块的所述倾斜部,以便被安放在所述支撑块的所述倾斜部上,并且所述气穴部被相对于所述主体弯曲,以便被安放在所述支撑块的所述顶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安放步骤中,所述电池壳体被安放在如下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支撑块的所述侧表面相对于所述底表面以30度到60度的角度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块的与所述气穴部的所述弯曲部面对的拐角部被倒角,以形成两阶段弯曲部,并且
在所述安放步骤中,所述气穴部以两个阶段被弯曲成对应于所述支撑块的所述两阶段弯曲部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之前的激活步骤,用于对所述电极组件充电和放电,以激活所述电极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还包括:第一密封步骤,用于密封所述电池壳体的边缘,以密封所述容纳部和所述气穴部,并且
所述气体排放步骤还包括:刺穿步骤,用于刺穿所述气穴部,以使得所述内部气体经由所述气穴部而排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之后的第二密封步骤,用于密封所述电池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密封步骤中,所述气穴部被切割,并且所切割的部分被热熔接以进行密封,以使得所述容纳部被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密封步骤中,所述气穴部的邻近于所述容纳部的一部分被热熔接以形成密封部,并且所述气穴部的除了所述密封部之外的剩余部分被切割以移除。
13.一种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步骤: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到具有容纳部的电池壳体的主体中,并且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形成气穴部,在所述气穴部中形成从所述容纳部延伸到外部的通道,以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内部气体;
安放步骤:将所述气穴部安放在所述支撑块上,以支撑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气穴部,在所述支撑块的侧表面上具有倾斜部;以及
气体排放步骤:挤压所述主体,以经由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气穴部而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气体,
其中,在所述安放步骤中,所述气穴部被安放在所述支撑块的所述倾斜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块包括三角块和矩形块,所述三角块具有所述倾斜部,并且
在所述安放步骤中,从所述主体延伸的所述气穴部的延伸部被安放在所述三角块的所述倾斜部上,并且所述气穴部的端部被安放在所述矩形块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放步骤还包括:固定步骤,用于经由固定块而固定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主体的拐角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块由弹性构件支撑。
17.一种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步骤: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容纳到具有容纳部的电池壳体的主体中,并且在所述电池壳体中形成气穴部,在所述气穴部中形成从所述容纳部延伸到外部的通道,以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内部气体;
支撑步骤:设置所述电池壳体,以使所述电池壳体支撑在支撑块上;以及
气体排放步骤:挤压所述主体,以经由所述电池壳体中的所述气穴部而排放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气体,
其中,在所述支撑步骤中,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侧表面上,并且所述气穴部被弯曲以被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顶表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中,所述主体经由推动器来挤压。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块具有竖直的侧表面和水平的顶表面,并且
在所述支撑步骤中,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主体被竖直设置成面向所述支撑块的所述侧表面,并且所述气穴部相对于所述主体以直角弯曲,以便被安放在所述支撑块的所述顶表面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块的面向所述气穴部的所述弯曲部的拐角部被倒角,以形成两阶段弯曲部,并且
在所述支撑步骤中,所述气穴部以两个阶段被弯曲成对应于所述支撑块的所述两阶段弯曲部的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之前的激活步骤,用于对所述电极组件充电和放电,以激活所述电极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7到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步骤还包括:第一密封步骤,用于密封所述电池壳体的边缘,以密封所述容纳部和所述气穴部,并且
所述气体排放步骤还包括:刺穿步骤,用于刺穿所述气穴部,以使得经由所述气穴部而排放所述内部气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之后的第二密封步骤,用于密封所述电池壳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密封步骤中,所述气穴部被切割,并且所切割的部分被热熔接以进行密封,以使得所述容纳部被密封。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密封步骤中,所述气穴部的邻近于所述容纳部的一部分被热熔接以形成密封部,并且所述气穴部的除了所述密封部之外的剩余部分被切割以移除。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步骤还包括:固定步骤,用于经由固定装置而将所述电池壳体紧密附接到所述支撑块,以固定所述电池壳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附接块和拉伸螺旋弹簧,所述拉伸螺旋弹簧提供在所述支撑块的方向上拉动所述附接块的拉力,并且
在所述固定步骤中,所述电池壳体被设置在所述附接块与所述支撑块之间,以经由施加到所述附接块的所述拉力而将所述电池壳体固定到所述支撑块。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撑步骤还包括:真空固定步骤,用于经由所述电池壳体中的真空而将所述气穴部的端部固定到所述支撑块。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支撑块中,连接到真空部的真空管的吸取孔被设置在安放有所述气穴部的所述端部的顶表面中,并且
在所述真空固定步骤中,所述真空管的内部被抽成真空,以经由所述真空管的所述吸取孔而真空吸取所述气穴部的所述端部,从而固定所述气穴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的所述刺穿步骤中,与所述真空管的所述吸取孔面对的所述气穴部的一部分经由刺穿装置而穿透,并且
在所述气体排放步骤中,在执行真空固定步骤的同时挤压所述主体,以排放所述气体。
CN201880052394.1A 2017-12-15 2018-12-07 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Active CN1110524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73120 2017-12-15
KR20170173121 2017-12-15
KR10-2017-0173121 2017-12-15
KR20170173120 2017-12-15
KR1020180147728A KR102320016B1 (ko) 2017-12-15 2018-11-26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KR10-2018-0147728 2018-11-26
PCT/KR2018/015578 WO2019117558A1 (ko) 2017-12-15 2018-12-07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475A true CN111052475A (zh) 2020-04-21
CN111052475B CN111052475B (zh) 2023-04-18

Family

ID=67065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2394.1A Active CN111052475B (zh) 2017-12-15 2018-12-07 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9068B2 (zh)
EP (1) EP3699992A4 (zh)
KR (1) KR102320016B1 (zh)
CN (1) CN1110524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160A1 (en) * 2022-08-17 2024-02-22 Cuberg, Inc. Pouch battery cell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7558A1 (ko) * 2017-12-15 2019-06-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KR20210032219A (ko) 2019-09-16 2021-03-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및 이차전지
KR20220059628A (ko) * 2020-11-03 2022-05-1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주행 방향을 따라 가스 포켓부가 형성되는 전지케이스용 시트,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전지셀, 및 상기 전지셀 제조방법
KR102251496B1 (ko) * 2020-11-10 2021-05-14 (주)와이티에스 파우치형 전지의 가스 배출장치 및 가스 배출방법
CN113258227B (zh) * 2021-07-14 2021-10-1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一种电池制作工艺以及用于巡检机器人的电池包
KR20240057919A (ko) * 2022-10-25 2024-05-03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075765A (en) * 1977-11-22 1980-04-15 Elpower Corporation Leak-proof structure for venting gas from a battery
KR20120060707A (ko) * 2010-12-02 2012-06-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생산되는 전지셀
KR20130052064A (ko) * 2011-11-11 2013-05-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의 가스 제거 장치 및 전지셀 제조방법
KR20140068551A (ko) * 2012-11-28 2014-06-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
US20140248519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Hitachi Koki Co., Ltd.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device
US20150017496A1 (en) * 2013-07-12 2015-01-15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KR20150056932A (ko) * 2013-11-18 2015-05-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조립체 고정용 접착부재의 부가 장치
JP2017084508A (ja) * 2015-10-23 2017-05-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8638A (en) 1998-05-29 2000-04-11 Motorola, Inc. Flexible battery
KR100719736B1 (ko) 2005-12-29 2007-05-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151755B2 (ja) 2008-07-14 2013-0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1419570B1 (ko) 2010-03-12 2014-07-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가스 배출부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28001B1 (ko) 2012-06-22 2015-06-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전극조립체,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KR101517062B1 (ko) 2012-09-07 2015-05-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KR101371496B1 (ko) 2013-03-11 2014-03-10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스택 부품 제조 장치
KR101558049B1 (ko) 2013-09-30 2015-10-0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의 제조 방법
KR101713068B1 (ko) 2014-03-13 2017-03-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활성화된 전지셀의 가스 제거 장치 및 전지셀 제조방법
KR101650858B1 (ko) 2014-03-13 2016-08-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의 제조방법 및 전지셀의 가스 제거 장치
JP2016009677A (ja) 2014-06-26 2016-01-18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644116B1 (ko) 2015-06-02 2016-07-29 (주)정인시스템 이차전지의 멀티셀 제조방법
KR102028082B1 (ko) 2016-01-20 2019-11-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의 가스제거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075765A (en) * 1977-11-22 1980-04-15 Elpower Corporation Leak-proof structure for venting gas from a battery
KR20120060707A (ko) * 2010-12-02 2012-06-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생산되는 전지셀
KR20130052064A (ko) * 2011-11-11 2013-05-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의 가스 제거 장치 및 전지셀 제조방법
KR20140068551A (ko) * 2012-11-28 2014-06-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
US20140248519A1 (en) * 2013-03-01 2014-09-04 Hitachi Koki Co., Ltd.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device
US20150017496A1 (en) * 2013-07-12 2015-01-15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KR20150056932A (ko) * 2013-11-18 2015-05-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조립체 고정용 접착부재의 부가 장치
JP2017084508A (ja) * 2015-10-23 2017-05-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製造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160A1 (en) * 2022-08-17 2024-02-22 Cuberg, Inc. Pouch battery cell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9992A4 (en) 2020-12-23
KR102320016B1 (ko) 2021-11-02
US20200403263A1 (en) 2020-12-24
CN111052475B (zh) 2023-04-18
KR20190072410A (ko) 2019-06-25
EP3699992A1 (en) 2020-08-26
US11539068B2 (en)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2475B (zh) 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
KR102109926B1 (ko)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외장재, 이를 이용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60132B1 (ko)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및 이차전지 제조장치
US9882231B2 (en) Sealing tool for pouch type secondary battery
KR101636371B1 (ko) 계단 구조의 전지셀
KR102087992B1 (ko)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파우치 필름 포밍 장치
EP3573125B1 (en) Pouch-type secondary battery, and pouch film forming device
US1187008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condary battery
KR102018301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748362B1 (ko)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 제조 방법
KR20190042800A (ko) 균열 방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전지케이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217443B1 (ko) 이차전지 가스제거장치 및 가스제거방법
KR20130044776A (ko) 배터리 셀 디가싱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210032219A (ko)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및 이차전지
EP3386019B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20150030861A (ko) 파우치형 케이스, 전지셀 및 전지셀의 제조방법
JP6643736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KR102537516B1 (ko)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및 이차전지 디개스 장치
KR101834605B1 (ko) 폴리머 배터리 및 폴리머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KR20160098148A (ko) 파우치형 케이스, 전지셀 및 전지셀의 제조방법
KR20210089027A (ko) 이차전지 제조장치 및 이차전지 제조방법
KR102256485B1 (ko) 퇴화셀 회생 방법
JP7567137B2 (ja) パウチシーリング装置
CN219457681U (zh) 二次电池
JP2024526726A (ja) 電極アセンブリ、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電池セ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1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Applicant before: LG CHEM,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