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1597A - 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1597A
CN111051597A CN201880054770.0A CN201880054770A CN111051597A CN 111051597 A CN111051597 A CN 111051597A CN 201880054770 A CN201880054770 A CN 201880054770A CN 111051597 A CN111051597 A CN 111051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tergent
tank
liquid
sof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47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1597B (zh
Inventor
井上贵裕
松冈真二
村尾刚
植田健大
手岛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51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1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1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1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2Devices for adding soap or other washing ag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洗衣机包括:洗涤剂罐(117),其安装于罐收纳盒(114);以及液剂自动投入装置,其向水槽供给洗涤剂罐(117)的液剂。洗涤剂罐(117)具有排出液剂的筒部(123)。液剂自动投入装置具备与筒部(123)连接的洗涤剂侧筒部。罐收纳盒(114)具有倾斜面(114j)和孔(114k),所述倾斜面(114j)形成于侧壁并且朝向筒部(123)和洗涤剂侧筒部向下方倾斜,所述孔(114k)形成于比倾斜面(114j)靠上方的位置,用于朝向倾斜面(114j)注入水。由此,能够在每次供水时利用水将附着于洗涤剂罐(117)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连结部的液剂等冲掉。

Description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构成液体供给装置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滚筒式的洗衣机包括洗涤剂容器、液体罐以及液剂自动投入装置,上述洗涤剂容器固定结合于洗衣机主体,上述液体罐能装卸地连结于洗涤剂容器,上述液剂自动投入装置固定于洗涤剂容器的后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公开的滚筒式的洗衣机具备设于洗衣机主体的前表面上部的洗涤剂容器。洗涤剂容器具有形成于后方壁面的上部的吸入口和形成于后方壁面的下部的排出口。洗涤剂容器具备收纳液体罐的收纳室。液体罐收纳液体洗涤剂或液体柔软剂。液体罐具有形成于后方壁面的用于排出液体洗涤剂或液体柔软剂的液剂供给口。液体罐的液剂供给口能装卸地结合于洗涤剂容器的吸入口,并且收纳于洗涤剂容器内。
洗涤剂容器具备设于后方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液剂自动投入装置包括缸体、活塞以及驱动马达等。缸体具有形成于其一端的吸入口和形成于其另一端的用于排出液体洗涤剂的洗涤剂排出口。活塞内装于缸体,以吸入或排出液体洗涤剂的方式进行动作。驱动马达驱动活塞。
洗涤剂容器在上部固定结合有将所供给的水向液体罐供给的供水喷嘴。由此构成为,在使用者选择了手动地向洗涤水槽内供给洗涤剂或柔软剂的程序的情况下,将供给水向液体罐供给。
另一方面,在使用者选择了自动液剂投入程序的情况下,在洗涤步骤或漂洗步骤中,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驱动马达进行工作而使活塞进行动作。利用活塞的动作将填充室内的洗涤剂液自洗涤剂供给口经由吸入口向缸体内吸入。所吸入的洗涤剂液自排出口排出到洗涤剂容器的后方下部。然后,所排出的洗涤剂液经由配置于洗涤剂容器的底面的排出口向洗涤槽供给。此时,在上述滚筒式的洗衣机中,利用密封构件来维持在洗涤剂容器形成的吸入口的连结部的液密性。由此,能够在不自连结部泄漏洗涤剂液的前提下供给期望的量的洗涤剂液。
但是,在以往的滚筒式的洗衣机的结构中,液剂可能会附着于液体罐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连结部而导致连结部粘着。在液剂粘着于连结部的状态下,若自液剂自动投入装置拉出液体罐,则存在粘着物自缸体的吸入口进入洗涤剂供给水路内而在水路内产生压损的隐患。另外,在粘着物附着于液体罐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密封构件时,会影响连结部的液密性。由此,液剂自动投入装置无法稳定地排出所需的量的洗涤剂液或柔软剂液。其结果是,存在洗涤性能、漂洗性能下降的隐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249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每次向罐收纳部供给自来水时都会将附着于罐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连结部的液剂等残留物冲掉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壳体;水槽,其支承于壳体的内部;罐收纳部,其配置于比水槽靠上方的位置,具有收纳部;以及罐,其能装卸地安装于收纳部内,将液剂收纳于内部。此外,洗衣机包括:液体供给装置(液剂自动投入装置),其向水槽内供给罐内的液剂;供水口,其设于壳体的上部,用于供给水;水路,其与供水口连通,向罐收纳部的收纳部注水;以及供水阀,其设于壳体,将水路控制为能够开闭。罐具有排出液剂的第1筒部,液体供给装置具有在将罐安装于收纳部内的状态下与第1筒部连接的第2筒部,罐收纳部构成为具有排水口和倾斜面,所述排水口形成于底部,用于排出收纳部内的水,所述倾斜面形成于侧壁,朝向第1筒部和第2筒部向下方倾斜。
采用该结构,在洗涤步骤、漂洗步骤中的供水时,在水路中流动的自来水会在罐收纳部的倾斜面流动。此时,利用流动的自来水对作为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的第1筒部、第2筒部进行清洗。由此,不需要定期地保养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周边。另外,能够抑制洗涤剂液等的粘着物进入洗体供给装置的洗涤剂供给水路。另外,能够维持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的液密性。因此,能够稳定地排出期望的量的洗涤剂液、柔软剂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纵剖面的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左侧剖视图。
图8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前剖视图。
图9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A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供给自来水时的三通阀单元的示意图。
图10B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向水槽供给洗涤剂液时的三通阀单元的示意图。
图10C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向水槽供给柔软剂液时的三通阀单元的示意图。
图11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泵单元的剖视图。
图12是洗涤剂罐和柔软剂罐的仰视图。
图13是安装有洗涤剂罐和柔软剂罐的状态下的罐收纳盒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E1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安装有洗涤剂罐和柔软剂罐的状态下的罐收纳盒的后方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16-16剖视图。
图1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剂罐和洗涤剂罐盖的俯视图。
图18A是图17的在洗涤剂罐盖下表面没有安装浮子部的状态下的18A-18A剖视图。
图18B是图17的在洗涤剂罐盖下表面安装有浮子部的状态下的18B-18B剖视图。
图19是图17的未安装过滤器材的状态下的19-19剖视图。
图20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表示在身高不同的使用者分别从开口窥视洗涤剂罐内部的情况下的视线的洗涤剂罐剖视图。
图21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剂罐和洗涤剂侧三通阀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2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过滤器材的立体图。
图23A是表示图22的23A-23A截面的图。
图23B是图22的E2部分的放大图。
图2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2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26是图25的26-26剖视图。
图2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剂罐、洗涤剂罐盖以及浮子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8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剂罐盖和浮子部的下方分解立体图。
图29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剂罐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线性霍尔元件所接收的磁通密度与线性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的关系的图。
图31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安装有浮子部的洗涤剂罐盖的下表面的示意图。
图3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浮子部与线性霍尔元件的位置关系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33是表示洗涤剂液的液位下降到比图32低的位置时的浮子部与线性霍尔元件的位置关系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34是表示洗涤剂液的液位下降到比图33低的位置时的浮子部与线性霍尔元件的位置关系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35是表示洗涤剂液的液位下降到比图34低的位置时的浮子部与线性霍尔元件的位置关系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3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剂罐内的洗涤剂余量与线性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的关系图。
图37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进行洗涤剂的余量不足判断和进行洗涤剂罐的不良现象的判断的流程图。
图38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保养模式”下的洗涤剂侧线圈、柔软剂侧线圈、驱动马达、第1供水阀以及排水泵的状态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有时会省略所需程度以上的详细的说明。例如,有时会省略对已被广泛公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对实质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使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成为冗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38按项目逐一分开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
[1-1.结构]
[1-1-1.洗衣机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洗衣机的纵剖面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包含壳体101和设于壳体101的内部的有底圆筒形的水槽105等。壳体101构成洗衣机100的轮廓。利用多个悬挂部(未图示)和减震器163对水槽105弹性地进行隔振支承。有底圆筒形的构成洗涤槽的滚筒106能旋转地配置于水槽105内。滚筒106在其内壁面具备多个挡板106a。挡板106a在滚筒106低速旋转时对衣物施加挂住衣物而向上方举起并使其落下等搅拌动作。另外,滚筒106具有形成于其周面的多个贯通的小孔(未图示)。水槽105具有配置于其底部的槽旋转马达(未图示)。槽旋转马达对滚筒106进行驱动而使其旋转。
壳体101具备形成于其前表面的为了取出放入衣物而成为开口的衣物投入取出口103。在壳体101的前表面设有盖体102。盖体102开闭自如地覆盖衣物投入取出口103。通过使盖体102开放,从而使用者能自衣物投入取出口103向滚筒106内投入衣物。
壳体101还具备构成液体供给装置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设于比水槽105靠上部的位置。另外,关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结构将在[1-1-2.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结构]中做详细说明。
另外,如图1所示,壳体101在其上部具有能够开闭的盖体114a。通过盖体114a的开放,从而能够将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能装卸地安装于开口114b内。
盖体102具有配置于其上部的操作显示部104。操作显示部104包括用于操作运转的操作部和显示运转状态的显示部。
壳体101还包括控制器(未图示)。控制器控制槽旋转马达等,依次控制并执行洗涤、漂洗、脱水等一连串的步骤。控制器包括布量判断部(未图示)和液剂投入量计算部(未图示)等。布量判断部例如对使槽旋转马达以一定转速进行旋转时的转矩电流值进行检测。布量判断部基于该转矩电流值将例如10kg以内的洗涤物分类为10个阶段左右从而判断布量。另外,控制器基于布量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来决定在洗涤中使用的水量。液剂投入量计算部根据由布量判断部检测到的布量来计算洗涤剂投入量和柔软剂投入量。
洗衣机100包括存储部(未图示)。存储部例如由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构成。存储部包含用于存储与洗涤剂的种类相关的信息的洗涤剂种类存储部(未图示),用于存储与洗涤运转相关的各种设定信息等。
如上所述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
[1-1-2.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液体供给装置)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3~图27说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结构。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上述洗衣机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上述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右侧视图。图6是上述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左侧视图。图7是上述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左侧剖视图。图8是上述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前剖视图。图9是上述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0A是上述洗衣机的供给自来水时的三通阀单元的示意图。图10B是上述洗衣机的向水槽供给洗涤剂液时的三通阀单元的示意图。图10C是上述洗衣机的向水槽供给柔软剂液时的三通阀单元的示意图。图11是上述洗衣机的泵单元的剖视图。图12是洗涤剂罐和柔软剂罐的后视图。图13是安装有洗涤剂罐和柔软剂罐的状态下的罐收纳盒的剖视图。图14是图13的E1部分的放大图。图15是安装有洗涤剂罐和柔软剂罐的状态下的罐收纳盒的后方剖视图。图16是图15的16-16剖视图。图17是上述洗衣机的洗涤剂罐和洗涤剂罐盖的俯视图。图18A是图17的在洗涤剂罐盖下表面没有安装浮子的状态下的18A-18A剖视图。图18B是图17的在洗涤剂罐盖下表面安装有浮子的状态下的18B-18B剖视图。图19是图17的未安装过滤器的状态下的19-19剖视图。图20是上述洗衣机的表示在身高不同的使用者分别从开口窥视洗涤剂罐内部的情况下的视线的洗涤剂罐剖视图。图21是上述洗衣机的洗涤剂罐和洗涤剂侧三通阀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22是上述洗衣机的过滤器的立体图。图23A是表示图22的23A-23A截面的图。图23B是图22的E2部分的放大图。图24是表示上述洗衣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图25是上述洗衣机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俯视图。图26是图25的26-26剖视图。图27是上述洗衣机的洗涤剂罐、洗涤剂罐盖以及浮子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上所述,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参照图2)设于壳体101的比水槽105靠上部的位置。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包含以下逐一详细描述的供水器110、泵单元111、构成切换部的三通阀单元113以及安装有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并且构成罐收纳部的罐收纳盒114等。另外,在对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不进行区分地表述的情况下,将两者简记为“罐”。另外,在对洗涤剂液和柔软剂液不进行区分地表述的情况下,将两者简记为“液剂”或“液体”。
(供水器110)
供水器110设于壳体101的上部,包含供水通路110c、第1供水阀110a和第2供水阀110b等。另外,在对第1供水阀110a和第2供水阀110b不进行区分地表述的情况下,将两者简记为“供水阀”。
供水通路110c的一端借助供水软管(未图示)连通于自来水配管等的水龙头。通过控制第1供水阀110a和第2供水阀110b的开闭来选择供自来水流动的水路。另外,在后述的部分(注水盒116的结构和水路的结构)中说明自来水的水路。
(三通阀单元113)
三通阀单元113构成选择性地将安装于罐收纳盒114的洗涤剂罐117的液剂和安装于罐收纳盒114的柔软剂罐126的液剂向活塞泵单元112(参照图11)排出的单元。另外,三通阀单元是切换部的例示。
如图9所示,三通阀单元113包含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洗涤剂侧线圈113d以及柔软剂侧线圈113i等。
如图10A所示,在三通阀单元113设有供洗涤剂液、柔软剂液向泵单元111流动的水路124。利用三通阀单元113控制水路124内的水的流动。水路124在前方连通于与洗涤剂罐117连通的洗涤剂侧筒部111b以及与柔软剂罐126连通的柔软剂侧筒部111f。此外,水路124连通于第2水路182(水路)和活塞泵单元112的吸入水路112h。
如图24所示,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对在第2水路182中流动的自来水的流动和自洗涤剂罐117流出的洗涤剂液的流动选择性地进行切换。由此,将自来水和洗涤剂液中的任一者向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供给。
接下来,使用图10A~图10C说明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具体的动作。
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包含洗涤剂侧缸体113l、洗涤剂侧柱塞113e、洗涤剂侧阀芯113f以及洗涤剂侧弹簧113c等。洗涤剂侧柱塞113e设于洗涤剂侧缸体113l内,沿前后进行往复动作。洗涤剂侧阀芯113f设于洗涤剂侧柱塞113e的前方端部。洗涤剂侧弹簧113c配置为一端位于洗涤剂侧缸体113l的后壁并且另一端位于洗涤剂侧柱塞113e的后方端部。洗涤剂侧缸体113l在其前方端部具有开口部a。在洗涤剂侧缸体113l的周围以覆盖洗涤剂侧柱塞113e的方式设有洗涤剂侧线圈113d。
首先,如图10A和图10C所示,在未对洗涤剂侧线圈113d通电的状态下,洗涤剂侧柱塞113e自洗涤剂侧弹簧113c受到向前方的作用力。被施力的洗涤剂侧阀芯113f将在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后方端部形成的开口部b封闭。因此,来自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的流动被洗涤剂侧阀芯113f阻挡。此时,洗涤剂侧缸体113l的开口部a开放。由此,在第2水路182内沿箭头X1方向流入水路124内的自来水会经由洗涤剂侧缸体113l的开口部a内(箭头X2)向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流动(箭头X3)。
接着,如图10B所示,在对洗涤剂侧线圈113d通电时,在洗涤剂侧线圈113d产生磁场。因此,洗涤剂侧柱塞113e在自磁场受到的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洗涤剂侧弹簧113c的作用力而向后方移动。由此,使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开口部b开放。其结果是,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如箭头X5和箭头X6所示经由开口部b内向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流动。此时,洗涤剂侧缸体113l的开口部a被洗涤剂侧阀芯113f封闭。因此,在第2水路182中流动的自来水的流动被洗涤剂侧阀芯113f阻挡。
如上所述地利用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动作而对来自第2水路182的自来水的流动和来自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的流动进行切换。由此,能将自来水和洗涤剂液中的任一者选择性地向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供给。
另外,针对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而言,与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动作同样,对自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流出的液体的流动和自柔软剂罐126流出的柔软剂液的流动选择性地进行切换。由此,构成为能将自来水和柔软剂中的任一者向活塞泵单元112的吸入水路112h供给。
具体而言,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与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同样,包含柔软剂侧缸体113m、柔软剂侧柱塞113j、柔软剂侧阀芯113k以及柔软剂侧弹簧113h等。柔软剂侧柱塞113j设在柔软剂侧缸体113m内,沿前后进行往复动作。柔软剂侧阀芯113k设于柔软剂侧柱塞113j的前方端部。柔软剂侧弹簧113h配置为一端位于柔软剂侧缸体113m的后壁并且另一端位于柔软剂侧柱塞113j的后方端部。柔软剂侧缸体113m构成为供来自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液体流入。柔软剂侧缸体113m在其前方端部具有开口部c。在柔软剂侧缸体113m的周围以覆盖柔软剂侧柱塞113j的方式设有柔软剂侧线圈113i。
首先,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在未对柔软剂侧线圈113i通电的状态下,柔软剂侧柱塞113j受到柔软剂侧弹簧113h的向前方的作用力。被施力的柔软剂侧阀芯113k将在柔软剂侧筒部111f的后方端部形成的开口部d封闭。因此,来自柔软剂罐126的柔软剂液的流动被对柔软剂侧筒部111f的开口部d进行封闭的柔软剂侧阀芯113k阻挡。此时,柔软剂侧柱塞113j的开口部c开放。由此,如箭头X4、箭头X7所示,自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向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供给的洗涤剂液或自来水从开口部c向活塞泵单元112的吸入水路112h流动。
接着,如图10C所示,在对柔软剂侧线圈113i通电时,在柔软剂侧线圈113i产生磁场。因此,柔软剂侧柱塞113j在自磁场受到的电磁力的作用下克服柔软剂侧弹簧113h的作用力而向后方移动。由此,将柔软剂侧筒部111f的开口部d开放。其结果是,柔软剂罐126的柔软剂液如箭头X8和箭头X9所示自开口部d向活塞泵单元112的吸入水路112h流动。此时,柔软剂侧柱塞113j的开口部c被柔软剂侧阀芯113k封闭。因此,来自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液体的流动被柔软剂侧阀芯113k阻挡。
如上所述地利用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的动作而对来自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液体的流动和来自柔软剂罐126的柔软剂液的流动进行切换。由此,将液体和柔软剂液中的任一者选择性地向吸入水路112h供给。
也就是说,利用上述结构,如图10A所示,在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和柔软剂侧线圈113i都成为不通电状态时,第2水路182内的自来水经由三通阀单元113向活塞泵单元112供给。另外,如图10B所示,在对洗涤剂侧线圈113d通电并且使柔软剂侧线圈113i成为不通电状态时,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经由三通阀单元113向活塞泵单元112供给。此外,如图10C所示,在不对洗涤剂侧线圈113d通电并且使柔软剂侧线圈113i成为通电状态时,柔软剂罐126的柔软剂液经由三通阀单元113向活塞泵单元112供给。
(泵单元111)
如图9所示,泵单元111构成用于将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或柔软剂罐126内的柔软剂液抽吸并向水槽105排出的单元。
泵单元111包含外框111a和设于外框111a内的活塞泵单元112等。
外框111a由例如聚丙烯等树脂形成,包围并保护活塞泵单元112。如图6所示,外框111a配置在供水器110与罐收纳盒114之间。
如图9、图10A~图10C以及图21所示,外框111a在其外壁前表面的下方具备向前方和后方延伸地形成的洗涤剂侧筒部111b。如图21所示,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前方端部插入到在洗涤剂罐117的下方后壁形成的筒部123内。在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前方外周面具有分开设置的多个密封垫111c。另外,如图9和图21所示,在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前方具备向前方向延伸地形成的突出肋111e。如图10A所示,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后方端部与水路124连接。水路124与泵单元111的吸入水路112h连通。
另外,如图9所示,外框111a在其外壁前表面的下方具备向前方和后方延伸地形成的柔软剂侧筒部111f。自外框111a向前方延伸的柔软剂侧筒部111f插入到在柔软剂罐126的下方后壁形成的筒部(未图示)内。如图10A等所示,柔软剂侧筒部111f的后方端部与水路124连接为连通。
另外,如图9和图11所示,活塞泵单元112包含缸体112d、使液剂流入缸体112d内的吸入水路112h、将液剂自缸体112d排出的排出水路112g以及驱动马达112f等。驱动马达112f对设于缸体112d内且能上下往复动作的活塞112e进行驱动。
也就是说,缸体112d以空心的大致圆筒形状(包含圆筒形状)形成。在缸体112d的内部配置有能够上下往复动作的活塞112e。活塞112e借助连杆112a和凸轮112b连结于驱动马达112f。利用上述结构,将驱动马达112f的旋转借助连杆112a和凸轮112b传递到活塞112e,使活塞112e上下往复动作。
另外,吸入水路112h和排出水路112g以与缸体112d的下部连通的方式安装于缸体112d的下部。吸入水路112h和排出水路112g配置于比活塞112e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使被活塞112e排出的液剂势头较强地向下方排出。
如图10A所示,吸入水路112h构成与水路124的排出口e连通并且将自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排出的液体向缸体112d内的收纳部112c抽吸的水路。
如图11所示,吸入水路112h具备设于其内部的吸入侧止回阀164。吸入侧止回阀164具有形成于其下部的凸部164a。此外,在吸入水路112h配置有对吸入侧止回阀164向下方施力的弹簧164b。利用弹簧164b的施力使凸部164a与吸入水路112h的内壁面112i的台阶部抵接。由此,构成为,吸入侧止回阀164能向上方移动,但不会从吸入水路112h的内壁面112i的抵接位置进一步向缸体112d的下方移动。
另一方面,排出水路112g构成用于排出缸体112d内的液体的水路。如图5所示,排出水路112g与连结软管129的分支水路129a连接。
排出水路112g具备设于其内部的排出侧止回阀165。排出侧止回阀165具有形成于其上部的凸部165a。此外,在排出水路112g配置有对排出侧止回阀165向上方施力的弹簧165b。利用弹簧165b的施力使凸部165a与排出水路112g的内壁面112j的台阶部抵接。由此,构成为,排出侧止回阀165能向下方移动,但不会从排出水路112g的内壁面112j的抵接位置进一步向缸体112d的上方移动。
针对上述结构而言,当活塞112e向上方移动时,缸体112d的收纳部112c内成为负压,因此对吸入侧止回阀164施加向上的力。此时,在向上的力大于吸入侧止回阀164的重力(自重)与弹簧164b的弹力的合力的情况下,吸入侧止回阀164向上移动。由此,在吸入侧止回阀164的凸部164a与吸入水路112h的内壁面112i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是,经由了三通阀单元113的液体经由间隙而在吸入水路112h中流动并流入缸体112d内。
另一方面,当活塞112e向下方移动时,缸体112d的收纳部112c内成为正压,因此对排出侧止回阀165施加向下的力。此时,在排出侧止回阀165的重力(自重)与施加于排出侧止回阀165的向下的力的合力大于对排出侧止回阀165向上施力的弹簧165b的弹力的情况下,排出侧止回阀165向下方移动。由此,在排出侧止回阀165的凸部165a与排出水路112g的内壁面112j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是,缸体112d的收纳部112c内的液体经由间隙而在排出水路112g中流动并向分支水路129a排出。
另外,如图5所示,排出水路112g与连结软管129的分支水路129a连接为连通。连结软管129是将罐收纳盒114的排水口114c与水槽105连通的软管。由此,当活塞112e向下方移动时,缸体112d的收纳部112c内的液剂经由与排出水路112g连通的连结软管129的分支水路129a向水槽105内排出。
活塞泵单元112的活塞112e如上所述地反复进行上下动作。由此,如图24所示,将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柔软剂罐126的柔软剂液抽吸到泵单元111内而向水槽105排出。
另外,上述吸入水路112h、排出水路112g以及分支水路129a以使液剂等自由落下的方式沿大致铅垂方向(包含铅垂方向)配置。
(罐收纳盒114(罐收纳部))
如图3所示,罐收纳盒114构成包括上表面开口的收纳部在内的容器。在罐收纳盒114的收纳部的后方侧具备能够装卸地进行安装的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在罐收纳盒114的收纳部的前侧具备能够装卸地进行安装的洗涤剂盒115。
另外,如图21所示,罐收纳盒114具有形成于其下方后壁的插入孔114d。泵单元111的洗涤剂侧筒部111b插入到插入孔114d中。
如图3和图5所示,罐收纳盒114具备配置于其左右侧壁并且构成检测部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线性霍尔元件136例如由模拟方式的元件等构成。另外,线性霍尔元件136是磁力传感器的例示。
另外,罐收纳盒114在其侧壁下部配置有下部注水口114g(注水口)。下部注水口114g与后述的旁通水路184连通。
如图5所示,罐收纳盒114具有形成于其底部的排水口114c。连结软管129的一端与排水口114c连接。连结软管129的另一端能够摆动地连接于水槽105。连结软管129连接有自连结软管129的中途沿铅垂方向分支的分支水路129a。分支水路129a如上所述地与泵单元111的排出水路112g连通。
(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
如图27所示,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构成在上部具有上表面开口部118的容器。另外,在对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不进行区分地表述的情况下,将两者简记为“罐”。
洗涤剂罐117在其上部周缘配置有密封垫117f。在洗涤剂罐117的上部隔着密封垫117f安装有能够开闭地覆盖上表面开口部118并且构成罐盖的洗涤剂罐盖119。在将洗涤剂罐盖119安装于洗涤剂罐117的上部时,将密封垫117f压扁,从而将洗涤剂罐117液密地固定。由此,即使在例如将洗涤剂罐117横向放倒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内部的洗涤剂液自洗涤剂罐117泄漏。另外,密封垫也可以是设于洗涤剂罐盖119侧而不是洗涤剂罐117侧的结构,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如图27所示,洗涤剂罐盖119具有形成于其前方的开口部139。另外,洗涤剂罐盖119具备能开闭地覆盖开口部139并且构成液剂补充盖的小窗119b。另外,小窗119b优选由例如聚丙烯等的具有透光性的构件形成。
如图21所示,洗涤剂罐117在后壁117a的下方具备向内侧(前方)延伸地形成的筒部123。筒部123具备配置于其内周面的止回阀123b。利用例如弹簧(未图示)对止回阀123b向后方施力。在被施力了的自然状态下,止回阀123b按压筒部123的内周壁。因此,在止回阀123b与筒部123的内周壁之间不产生间隙。由此,防止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自筒部123漏出。
利用上述结构,在将洗涤剂罐117安装于罐收纳盒114时,将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洗涤剂侧筒部111b(相当于第2筒部)插入到筒部123(相当于第1筒部)。此时,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突出肋111e向前方推动止回阀123b。由此,在止回阀123b与筒部123内壁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是,如图21的箭头I所示,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能够自筒部123向三通阀单元113排出。
另一方面,在自罐收纳盒114拉出洗涤剂罐117时,止回阀123b被弹簧向后方施力。由此,止回阀123b与筒部123内周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防止洗涤剂液自洗涤剂罐117的泄漏。
另外,在将洗涤剂罐117安装于罐收纳盒114时,利用密封垫111c液密地保持筒部123和洗涤剂侧筒部111b。由此,在安装洗涤剂罐117时,防止洗涤剂液自洗涤剂罐117的筒部123向罐收纳盒114的泄漏。其结果是,能够经由三通阀单元113向洗涤槽106排出期望的液量的洗涤剂液。
此外,如图27所示,洗涤剂罐117包括形成于其前方外壁面的捏手部117g。捏手部117g与洗涤剂罐117的壁面隔开距离地设置。由此,使用者能够捏住捏手部117g。并且,使用者能够通过捏住捏手部117g并向近前拉动洗涤剂罐117从而将洗涤剂罐117自罐收纳盒114内拉出。在该情况下,使用者例如可以将手指从上方插入到捏手部117g与洗涤剂罐117的间隙,也可以从下方插入到该间隙从而捏住捏手部117g。另外,例如也可以将拇指从上方插入到捏手部117g与洗涤剂罐117的间隙并且还将其他的两根或三根手指从下方插入从而握住捏手部117g。
另外,在从下方捏住捏手部117g而将洗涤剂罐117拉出的情况下,需要将手腕放入洗涤剂盒115的收纳部的较狭窄的空间内,因此手腕会感到拘束。于是,从上方将手指插入到捏手部117g与洗涤剂罐117的间隙。由此,手腕的姿勢不会感到拘束,能够容易地拉出洗涤剂罐117。
另外,如图12所示,洗涤剂罐117具有形成于其后方的外底面的、向上方凹陷的凹部117k。凹部117k在其周缘部具备向后方延伸地形成的接收部117h。接收部117h由向后方延伸的延伸部117i以及形成于延伸部117i的后方端部的突起部117j形成。
另外,如图13~图15所示,罐收纳盒114在底面120具备两根引导肋114h。在安装有洗涤剂罐117的状态下,引导肋114h形成于夹着洗涤剂罐117的接收部117h的位置。在将洗涤剂罐117安装于罐收纳盒114时,将洗涤剂罐117以进入罐收纳盒114的收纳部的状态向后方压入。此时,如图13~图16所示,接收部117h的突起部117j进入引导肋114h之间。由此,接收部117h与引导肋114h嵌合,从而将洗涤剂罐117固定于罐收纳盒114。
另外,在洗涤剂罐117没有完全地安装于罐收纳盒114的情况下,存在洗涤剂液自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漏出的隐患。由此,无法向水槽105供给期望量的洗涤剂液,存在影响洗涤性能的隐患。
于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构成为将洗涤剂罐117的接收部117h嵌入罐收纳盒114的两根引导肋114h内。由此,能将洗涤剂罐117可靠地安装于罐收纳盒114。另外,在使用者将洗涤剂罐117安装于罐收纳盒114时,突起部117j会通过引导肋114h之间。因此,使用者需要强力地将洗涤剂罐117向后方压入。此时,当突起部117j的顶端穿过引导肋114h之间时,压入洗涤剂罐117时的阻力感会减弱。因此,使用者在将洗涤剂罐117安装于罐收纳盒114时会感受到卡扣感。由此,使用者能够意识到接收部117h被可靠地插入引导肋114h。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洗涤剂液自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泄漏。其结果是,能向水槽105供给期望量的洗涤剂液。另外,引导肋114h也作为插入洗涤剂罐117时的定位部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接收部117h和引导肋114h将洗涤剂罐117和罐收纳盒114固定在一起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通过向后方压入洗涤剂罐117从而通过卡扣装配来将洗涤剂罐117与罐收纳盒114安装在一起的结构。具体而言,也可以在罐收纳盒114形成与接收部117h嵌合的环状的止动部从而构成为能进行卡扣装配。
另外,如图18A所示,洗涤剂罐117具有在其内壁面分开地形成并自其底面向上方向延伸的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另外,在对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不进行区分地表述的情况下,将这三者简记为“纵肋”。
第2纵肋138b位于比第1纵肋138a靠后方的位置,以比第1纵肋138a短的长度形成。第3纵肋138c位于比第2纵肋138b靠后方的位置,以比第2纵肋138b短的长度形成。由此,使用者能够通过确认洗涤剂罐117内部的洗涤剂液的液面与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的上端部之间的长度从而把握洗涤剂罐117内部的洗涤剂液的大概的余量。也就是说,根据能看到3根纵肋中的几根纵肋,能够容易地把握大概的洗涤剂的余量。例如,在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是全部隐藏于洗涤剂液中而看不到的状态下,能够判断为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的余量较多。另一方面,在能看到第1纵肋138a和第2纵肋138b而只有第3纵肋138c隐藏于洗涤剂液中看不到的状态下,洗涤剂的余量较少,进一步地,在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都能看到的状态下,能够判断为有些不足。
另外,如图18B所示,洗涤剂罐117收纳有在洗涤剂罐盖119的下表面配置的浮子部130a。浮子部130a如图19所示,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隔开间隙地配置。浮子部130a构成为不会转动到比第3纵肋138c靠前方的位置。由此,能够在使用者打开洗涤剂罐盖119的小窗119b而窥视开口部139时防止因浮子部130a而导致看不到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
也就是说,如图20所示,根据位于洗衣机的近前的使用者自小窗119b窥视洗涤剂罐117内时的视线来设定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的长度。具体而言,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的长度形成为近前的较长且后方的较短。由此,在自前方窥视开口部139时,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自小窗119b辨认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的上端部。另外,如图20所示,无论是从身高较矮的人的视线B(单点划线)还是从身高较高的人的视线A(点线),都能够容易地辨认第1纵肋138a、第2纵肋138b以及第3纵肋138c的上端部,把握洗涤剂液的余量。
另外,柔软剂罐126构成为与洗涤剂罐117同样,因此不做说明。在柔软剂罐126的情况下,各个构成要素如图12所示,对应有捏手部126g、接收部126h、延伸部126i、突起部126j、凹部126k、柔软剂筒部127(相当于第2筒部)和罐收纳盒114的引导肋114i(参照图15)、以及未图示的筒部(相当于第1筒部)。另外,柔软剂罐126也与洗涤剂罐117同样,包括构成罐盖的柔软剂罐盖(未图示)以及设于柔软剂罐盖并且构成液剂补充盖的小窗(未图示)。
(过滤器122)
如图18B和图27所示,考虑以下所示的状态,将过滤器122以斜着倾斜的状态能装卸地设于洗涤剂罐117内。过滤器122由例如聚丙烯等树脂形成。过滤器122具有贯通其正反面的形成为格子状的通孔(未图示)。过滤器122对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进行过滤。由此,能够抑制洗涤剂液的粘结物等在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内堵塞。
也就是说,通常,洗涤剂液的粘性较高。因此,在将过滤器122水平地配置于洗涤剂罐117内部时,存在洗涤剂液不通过过滤器122的通孔而残留并粘着于过滤器122的表面的隐患。当洗涤剂液残留并粘着于过滤器122的表面时,存在无法自洗涤剂罐117排出恰当的量的洗涤剂液的隐患。另外,在洗涤剂液封闭过滤器122的通孔时,在洗涤剂罐117内部的比过滤器122靠下方的空间会产生空气滞留部。因此,存在泵单元111的驱动马达112f空转而无法排出期望的量的洗涤剂液的隐患。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过滤器122倾斜地设置于洗涤剂罐117内。
另外,如图22和图23B所示,利用多个纵肋部122e和多个横肋部122f将过滤器122形成为格子状。纵肋部122e形成为在安装于洗涤剂罐117的状态下沿着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方向延伸。横肋部122f以与纵肋部122e交叉的方式配置于纵肋部122e的背面。利用上述结构使附着于过滤器122的表面的洗涤剂液沿着纵肋部122e的方向朝向洗涤剂罐117的底面120(参照图18B)流动。由此,能够抑制洗涤剂液残留并粘着于过滤器122的表面。另外,通过了过滤器122的通孔的洗涤剂液会沿横肋部122f的侧面向斜下方流动并且自横肋部122f的顶端部流下。由此,能够抑制附着于过滤器122的洗涤剂液封闭过滤器122的通孔。
如图18A、图18B以及图23A所示,过滤器122形成为在安装于洗涤剂罐117内的状态下其下端122d弯折。另外,过滤器122在其背面具备卡合爪122g。卡合爪122g包含延伸肋122b和凸部122c等。延伸肋122b形成为沿着过滤器122的背面方向延伸。凸部122c在延伸肋122b的顶端部分朝向后方呈凸状地形成。
另一方面,如图18A所示,洗涤剂罐117具备形成于底面120的勾挂部121。勾挂部121与过滤器122的下端122d卡合。另外,洗涤剂罐117具备形成于后壁117a的、向洗涤剂罐117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17b。突出部117b与过滤器122的卡合爪122g的凸部122c卡合。利用上述结构,将过滤器122沿倾斜方向倾斜地卡合并固定于洗涤剂罐117内。
以下,说明过滤器122和洗涤剂罐117的装卸方法。
首先,利用以下所示的方法将过滤器122安装于洗涤剂罐117内。
具体而言,使过滤器122的下端122d与洗涤剂罐117的勾挂部121卡合。在卡合后的状态下,以下端122d为支点并且如图18A所示地将过滤器122在洗涤剂罐117内向后方压入。由此,过滤器122的卡合爪122g与洗涤剂罐117的突出部117b卡合。其结果是,将过滤器122沿倾斜方向固定并保持于洗涤剂罐117内。
另一方面,针对过滤器122而言,能够利用以下所示的方法自洗涤剂罐117卸下过滤器122。
具体而言,将过滤器122向图18A所示的后方压入而使过滤器122挠曲。由此,卡合爪122g与突出部117b的卡合脱离。其结果是,能够自洗涤剂罐117容易地拉出过滤器122。
此外,如图22所示,过滤器122具备形成于其下方的下方延伸肋122a。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洗涤剂罐117具备形成于其底面的筒部123附近的下方凹陷部117c。下方凹陷部117c设置为,即使洗涤剂液的余量较少也能够排出洗涤剂液。下方延伸肋122a安装于下方凹陷部117c内,防止液剂粘结物等异物进入下方凹陷部117c。
(洗涤剂盒115)
如图4所示,洗涤剂盒115能够装卸地设于罐收纳盒114的比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靠前侧的位置。
如图7所示,洗涤剂盒115配置为与洗涤剂罐117、柔软剂罐126抵接。因此,在将洗涤剂盒115安装于罐收纳盒114时,洗涤剂盒115将洗涤剂罐117、柔软剂罐126向后方压入。在将洗涤剂罐117向后方压入时,洗涤剂侧筒部111b插入于在泵单元111的外框111a设置的筒部123内。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洗涤剂液等自洗涤剂罐117泄漏。
柔软剂罐126也同样地被洗涤剂盒115向后方压入,从而被可靠地安装到罐收纳盒114内。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柔软剂液自柔软剂罐126泄漏。
另外,如图4所示,洗涤剂盒115构成上表面开口的容器,具备分隔壁115a。分隔壁115a将洗涤剂盒115的收纳部划分为洗涤剂收纳部115b和柔软剂收纳部115c。由此,使用者能够手动地向洗涤剂收纳部115b投入粉末洗涤剂、向柔软剂收纳部115c投入柔软剂。
洗涤剂盒115具备形成于其底面的排出口(未图示)。自排出口流出的液剂经由罐收纳盒114和连结软管129向水槽105供给。
另外,在欲将投入到洗涤剂收纳部115b的粉末洗涤剂冲掉的情况下,控制器将图24所示的第1供水阀110a打开。由此,自水龙头供给的自来水如图24的箭头A1所示在第1水路181和注水通路中流动。然后,将自来水自第1上部注水口116b向洗涤剂盒115的洗涤剂收纳部115b注入。
另一方面,柔软剂收纳部115c还包括以往公知的虹吸机构。在欲使投入到柔软剂收纳部115c的柔软剂液流动的情况下,控制器将图24所示的第2供水阀110b打开。由此,自来水如图24的箭头A3所示在第3水路183中流动。然后,将自来水自第2上部注水口116c向洗涤剂盒115的柔软剂收纳部115c注入。通过注水使柔软剂收纳部115c内的液位上升。由此,在由虹吸机构产生的虹吸效果的作用下使得投入到柔软剂收纳部115c的柔软剂液不会残留在柔软剂收纳部115c内而是完全流向水槽105内。
(注水盒116的结构和水路的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罐收纳盒114具备配置于上部的供自来水流动的注水盒116。注水盒116具备爪部116a,爪部116a与罐收纳盒114的卡合部114m卡合。由此,将注水盒116和罐收纳盒114固定在一起。
如图24所示,注水盒116连通于与第1供水阀110a连通的注水通路以及与第2供水阀110b连通的注水通路。另外,注水盒116具有形成于其前方的第1上部注水口116b和第2上部注水口116c。第1上部注水口116b和第2上部注水口116c与注水通路连通。此外,注水盒116具备形成于其后方的第3上部注水口116d(相当于第2注水口)。
另外,如图24所示,第1水路181构成使自第1供水阀110a流入的水在注水盒116的注水通路中流动并将其自第1上部注水口116b向洗涤剂盒115的洗涤剂收纳部115b内注入的水路。也就是说,在利用控制器使第1供水阀110a开放时,自来水在第1水路181中流动从而自第1上部注水口116b注入洗涤剂收纳部115b。此外,第1水路181在比注水盒116靠上游侧的位置与第2水路182分支。
第2水路182构成经由三通阀单元113和泵单元111而向连结软管129的分支水路129a流入的水路。第2水路182在比三通阀单元113靠上游侧的位置处以使旁通水路184朝向铅垂下方的方式分支。旁通水路184与罐收纳盒114的下部注水口114g连通。
另外,通常会因异物的堵塞、老化而发生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开闭部没有完全关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存在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在第2水路182内倒流的隐患。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水路结构的情况下,在第2水路182内发生倒流的液剂会向旁通水路184流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液剂倒流至供水栓。
另外,如图24所示,第3水路183构成使自第2供水阀110b流入的自来水在注水盒116的注水通路中流动并将其自第2上部注水口116c向洗涤剂盒115的柔软剂收纳部115c内注入的水路。
也就是说,在利用控制器使第2供水阀110b开放时,自来水在第3水路183中流动。然后,将自来水自第2上部注水口116c注入洗涤剂盒115的柔软剂收纳部115c。
如图24所示,第3水路183在第3分支点183a处分支为分支水路185。分支水路185与第3上部注水口116d连通。由此,在第3水路183中流动的自来水的一部分会在分支水路185中流动。然后,将自来水沿图8的箭头D所示的方向自第3上部注水口116d朝向倾斜面114j注入。所注入的水在倾斜面114j上朝向筒部123和洗涤剂侧筒部111b流动。
如上所述地构成各水路。
(防倒流装置170)
图26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防倒流装置170的剖视图。
如图24所示,防倒流装置170设于第1水路181的比第1分支点181a靠上游侧的位置。在因停电、断水等而导致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柔软剂罐126内的柔软剂液在第2水路182中倒流的情况下,防倒流装置170防止液剂倒流至供水栓。防倒流装置170由例如外框111a、吸气器172以及上盖177等形成。
如图9所示,上盖177配置为覆盖外框111a的上部。此时,如图26所示,在由外框111a的上部和上盖177围成的空间内形成通水路171。通水路171使自供水通路110c经过了第1供水阀110a的水自后方朝向前方流动。
如图9和图26所示,吸气器172配置于通水路171内。吸气器172与上盖177的下表面熔接并固定在一起。吸气器172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四边形(包含四边形),吸气器172构成为内径随着朝向前方和后方去而扩宽。
在通水路171形成有入水通路173、负压产生部174以及出水通路175等。入水通路173形成于比吸气器172靠上游侧的位置。负压产生部174形成于吸气器172内,由内径缩窄的水路形成。出水通路175在比吸气器172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形成为其内径相对于负压产生部174扩宽。具体而言,入水通路173的高度尺寸L1形成为例如12.12mm,负压产生部174的高度尺寸L2形成为例如1.9mm,出水通路175的高度尺寸L5形成为例如15mm。与入水通路173和出水通路175相比,负压产生部174的内径形成为更狭窄。利用上述结构,在通水路171中流动的水的流速会在文丘里效果的作用下在水路内径较窄的负压产生部174处加快。
吸气器172具备形成于负压产生部174的进气孔174a。进气孔174a的直径L3为例如2.5mm。在上盖177具备形成为包围进气孔174a的、在内部具有空心部177d的突出部177a。
如图25所示,突出部177a的内部形成为贯通并且与连接部177b连接。连接部177b在其端部具备开口177c。开口177c与图3~图5所示的大气导入软管176的一端连接。大气导入软管176的另一端借助连接口176a而与罐收纳盒114的上部连接为连通。由此,罐收纳盒114内开放于大气。利用上述结构,负压产生部174借助吸气器172的进气孔174a连通于罐收纳盒114。因此,负压产生部174内也开放于大气。
另外,如图26所示,吸气器172构成为使进气孔174a的下游侧的水路的内周上部172b的高度高于进气孔174a的上游侧的水路的内周上部172a的高度。由此,在进气孔174a的下游侧的水路与进气孔174a的上游侧的水路之间形成高度差m。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度差m的高度尺寸为例如0.9mm。
此外,将负压产生部174的进气孔174a的上侧的周缘设为倒角部174b。倒角部174b形成为直径随着自突出部177a侧朝向负压产生部174侧去而减小。
[1-1-3.洗澡水泵的结构]
如图3所示,洗澡水泵140配置于比罐收纳盒114靠后方的位置。洗澡水泵140借助洗澡水软管(未图示)将浴槽内的洗澡水抽上来并向水槽105供给。
如图24所示,第1水路181在注水盒116内的第2分支点181b处分支,在注水盒116的后壁的注水盒孔(未图示)处与辅助软管141(辅助水路)的一端连通。另一方面,辅助软管141的另一端与洗澡水泵140的吸入口(未图示)连通。
如图3所示,洗澡水泵140的排出口(未图示)与排出软管142(排出水路)的一端连通。排出软管142的另一端与形成于罐收纳盒114的后壁并构成第1注水口的孔114k连通。
由此,在进行洗涤步骤时,在第1水路181中流动的水会自第2分支点181b在辅助软管141中流动并且成为洗澡水泵140的辅助水。当洗澡水泵140内充满辅助水时,借助洗澡水泵140抽吸洗澡水。使洗澡水经由排出软管142如图3的箭头A所示自孔114k流入罐收纳盒114。所流入的洗澡水在罐收纳盒114后方的倾斜面114j处沿图3的箭头B、图8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流动。
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将洗澡水泵140配置于注水盒孔与孔114k的相对的位置从而使辅助软管141、排出软管142的长度较短。由此,能够减少由辅助软管141、排出软管142的损坏等导致的漏水的隐患,并且能够谋求成本的降低。
[1-1-4.余量检测部的结构]
以下,使用图28~图3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余量检测部的结构。
图28是从下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洗涤剂罐盖119和浮子部130a而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29是从上方观察上述洗衣机100的洗涤剂罐117而观察到的立体图。图30是表示线性霍尔元件136所接收的磁通密度与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的关系的图。
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包括第1余量检测部130和第2余量检测部(未图示)等。第1余量检测部130检测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量。第2余量检测部检测柔软剂罐126内的柔软剂量。另外,在对第1余量检测部130和第2余量检测部不进行区分地表述的情况下,将两者简记为“余量检测部”。
第1余量检测部130由以下说明的浮子部130a和线性霍尔元件136等形成。第2余量检测部也与第1余量检测部130同样地构成,因此不做说明。
(浮子部130a)
如图28所示,洗涤剂罐盖119具备彼此平行地形成于该洗涤剂罐盖119的下表面的彼此分开的位置的第1轴承部119c和第2轴承部119e。第1轴承部119c形成有第1孔119d,第2轴承部119e形成有第2孔119f。
浮子部130a包含连杆133、设于连杆133的上端的转动轴131以及设于连杆133的下端的磁体盒135等。转动轴131包含第1转动轴131a和第2转动轴131b等。第1转动轴131a能转动地插入第1孔119d内。第2转动轴131b能转动地插入第2孔119f内。由此,将浮子部130a的转动轴131能转动地配置于洗涤剂罐盖119的下表面。
此时,与第1孔119d相比,第2孔119f形成为孔的直径较大。第1转动轴131a的直径形成为与第1孔119d的直径相匹配。同样,第2转动轴131b的直径形成为与第2孔119f的直径相匹配。由此,能够防止第1转动轴131a误插入第2孔119f内或者第2转动轴131b误插入第1孔119d内。
另外,第1轴承部119c所形成的高度位置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比第2轴承部119e的高度位置高。
此外,在浮子部130a的连杆133具备形成于第2转动轴131b附近的止挡肋132。在将第1转动轴131a误插入第2孔119f或者将第2转动轴131b误插入第1孔119d内的情况下,止挡肋132会与第1轴承部119c抵接。因此浮子部130a成为无法转动的状态。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把握浮子部130a的误安装。
如图27所示,磁体盒135的内部为空心,与罩135a一起构成密闭的空心的容器。磁体盒135在其内部配置有第1磁体134a和第2磁体134b。另外,在对第1磁体134a和第2磁体134b不进行区分地表述的情况下,将两者简记为“被检测部”或“磁体”。另外,磁体是“磁力产生部”或“磁性体”的例示。
利用磁体盒135和罩135a以密封状态内包第1磁体134a和第2磁体134b。由此,防止洗涤剂液进入磁体134内部。此外,磁体盒135具备形成于其内部的对第1磁体134a和第2磁体134b进行保持的保持肋135c(参照图27)。
另外,磁体盒135是内部空心的构造,因此在洗涤剂液中磁体盒135本身会受到浮力。因此,浮子部130a通常漂浮于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的液面上。由此,浮子部130a的转动轴131会根据洗涤剂液的液位变化而沿上下方向转动。
另外,如图28所示,磁体盒135在其下方具备形成为例如U字形的接收部135b。另一方面,洗涤剂罐117具备形成于其内底面的磁体止挡部137。磁体止挡部137形成为其与接收部135b抵接的抵接部位137a以与U字形的接收部135b相匹配的方式具有U字形的圆弧部。磁体止挡部137在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余量被判断为不足的洗涤剂液量下与接收部135b抵接。
也就是说,在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的液位下降时,浮子部130a向下方转动,接收部135b与磁体止挡部137抵接。由此,防止浮子部130a向比磁体止挡部137靠下方的位置转动。也就是说,即使在液面自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被判断为不足的预定的洗涤剂液量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磁体盒135也不会进一步向下方转动。因此,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不变,输出后述的设定的输出电压值即Vdd/2附近的电压。
另外,U字形的接收部135b与类似形状的磁体止挡部137以面进行抵接。利用与磁体止挡部137的抵接来抑制接收部135b的前后左右的晃动,稳定地支承浮子部130a。另外,即使在浮子部130a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偏移的情况下,U字形的接收部135b也会成为对磁体止挡部137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磁体盒135引导至期望的位置。
(线性霍尔元件136)
如图5所示,线性霍尔元件136构成检测部,分别设于罐收纳盒114的左右侧壁的外表面的下部侧。线性霍尔元件136输出与检测到的磁通密度相对应的电压。另外,线性霍尔元件136是磁力传感器的例示。
通常,线性霍尔元件136具备图30所示的特性。图30的横轴是线性霍尔元件136检测到的磁通密度,纵轴是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值。
并且,线性霍尔元件136在检测到的磁通密度接近0(零)Wb/m2的情况下输出与最大电压值Vdd(V)的一半相当的Vdd/2(V)的电压。另外,磁力接近0(零)Wb/m2的情况是指磁性体与线性霍尔元件136分离至利用线性霍尔元件136无法检测到磁性体的磁力的程度的状态。
在磁性为N极的磁性体自上述状态靠近线性霍尔元件136时,线性霍尔元件136较强地检测到N极的磁力。因此,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变得大于Vdd/2。也就是说,随着检测到的N极的磁力增强,输出电压朝向图30的箭头O方向增大。
另一方面,在磁性为S极的磁性体靠近线性霍尔元件136时,线性霍尔元件136较强地检测到S极的磁力。因此,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成为小于Vdd/2。也就是说,随着检测到的S极的磁力增强,输出电压朝向图30的箭头N方向减小。
如上所述,线性霍尔元件136设于罐收纳盒114的侧壁外表面的下部侧。因此,在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的液位下降时,线性霍尔元件136与磁体盒135的距离变近。由此,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检测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的液位的变化。
另外,在将线性霍尔元件136配置于洗涤剂罐117的外底面侧的情况下,由于洗涤剂会积存于洗涤剂罐117的内底面,因此无法利用线性霍尔元件136检测到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的减少。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线性霍尔元件136设于罐收纳盒114的侧壁的外侧。由此,由于洗涤剂沿着侧壁的内表面流下,因此能够防止上述的误检测。
[1-2.动作和作用]
以下说明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洗衣机100的动作和作用。
[1-2-1.洗涤运转动作]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洗涤运转的动作。
通常,洗衣机100的洗涤运转具有洗涤步骤、漂洗步骤、脱水步骤以及干燥步骤等。在洗涤步骤中,将衣物浸泡于洗涤水中,通过使滚筒106旋转而洗掉污垢。在漂洗步骤中,用水对浸有洗涤剂液的衣物进行漂洗而去除洗涤剂液。在脱水步骤中,对含有水的衣物进行脱水。在干燥步骤中,向滚筒106供给热风而使滚筒106内的衣物干燥。
首先,使用者在开始洗衣机100的洗涤运转的动作之前预先向洗涤剂罐117投入洗涤剂液,并向柔软剂罐126投入柔软剂液。
具体而言,在向洗涤剂罐117补充洗涤剂液的情况下,使用者打开盖体114a并自罐收纳盒114卸下洗涤剂罐117。然后,使用者打开洗涤剂罐盖119并向洗涤剂罐117内投入洗涤剂液,并且将洗涤剂罐117放回到罐收纳盒114中。另外,也可以不自罐收纳盒114卸下洗涤剂罐117,直接向洗涤剂罐117内投入洗涤剂液。
同样,在向柔软剂罐126内补充柔软剂液的情况下,使用者打开盖体114a并自罐收纳盒114卸下柔软剂罐126。然后,使用者打开柔软剂罐盖128并向柔软剂罐126内投入柔软剂液,并且将柔软剂罐126放回到罐收纳盒114中。另外,也可以不自罐收纳盒114卸下柔软剂罐126,直接向柔软剂罐126内投入柔软剂液。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盖体114a、洗涤剂罐盖119以及柔软剂罐盖128构成为利用例如铰链机构使它们沿上下转动而进行开闭。因此,在对洗涤剂罐盖119和柔软剂罐盖128在打开了的状态下进行关闭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关闭盖体114a从而将洗涤剂罐盖119和柔软剂罐盖128也同样地关闭。
接着,在开始洗涤运转时,使用者打开盖体102,自衣物投入取出口103向滚筒106内投入衣物。
接着,使用者对操作显示部104进行操作而接通电源开关,并且设定洗涤、漂洗和脱水等各种洗涤程序、洗涤条件。此时,能够设定的洗涤程序例如为“只洗涤”、“只漂洗”和“只脱水”等。
以下说明“洗涤程序”中的运转动作。
在“洗涤程序”中,控制器以依次执行布量判断步骤、供水步骤、洗涤步骤、漂洗步骤以及脱水步骤的方式进行控制。
首先,在布量判断步骤中,控制器利用布量判断部来测量在使槽旋转马达以一定的转速沿正转方向和反转方向反复进行旋转时的转矩电流值。布量判断部根据测量到的转矩电流值来检测出滚筒106内的布量。
接着,控制器驱动泵单元111,自洗涤剂罐117向滚筒106内自动地投入由液剂投入量计算部算出的量的洗涤剂液。
接着,控制器打开第1供水阀110a,执行向滚筒106内供给与检测到的布量相对应的水量的自来水的供水步骤。
在供水步骤结束后,控制器驱动槽旋转马达而使滚筒106正反旋转。由此,执行对滚筒106内的洗涤物进行搅拌的洗涤步骤。
在洗涤步骤结束后,控制器执行脱水步骤,然后执行漂洗步骤。
另外,在漂洗步骤中,控制器打开第1供水阀110a,向水槽105内供给预定量的自来水。然后,控制器驱动泵单元111,自柔软剂罐126向水槽105内自动地供给由液剂投入量计算部算出的量的柔软剂液。
接着,在供给了洗涤剂液、柔软剂液之后,控制器进一步向水路供给自来水,从而将在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水路内残留的洗涤剂、柔软剂液冲掉。由此,防止洗涤剂罐117和柔软剂罐126、水路内的洗涤剂液、柔软剂液的粘着等。
然后,在漂洗步骤结束后,控制器执行脱水步骤。由此完成一连串的洗涤程序。
[1-2-2.供水方法和使用了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液剂的供给方法]
以下,具体地说明向水槽105供水的供水方法和供给液剂的供给方法。
首先,在洗涤步骤中,向水槽105供给自来水。
如图24所示,在供给自来水时,控制器打开第1供水阀110a并且关闭第2供水阀110b。另外,控制器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柔软剂侧线圈113i和驱动马达112f成为不通电状态。由此,从自来水配管等的水龙头供给的自来水在图24所示的第1水路181中流动,经由罐收纳盒114、连结软管129等向水槽105供给。
在完成了供水后,控制器向水槽105供给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在该情况下,如图10B所示,控制器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和驱动马达112f成为通电状态并且使柔软剂侧线圈113i成为不通电状态。由此,洗涤剂罐117与泵单元111的吸入水路112h连通。此时,洗涤剂罐117的筒部123内的止回阀123b向后方移动。因此,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自筒部123经由洗涤剂侧筒部111b、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以及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向泵单元111的吸入水路112h流入。
接着,如图11所示,控制器驱动活塞泵单元112的驱动马达112f从而使活塞112e在缸体112d内沿上下方向往复动作。由此,缸体112d内反复成为负压和正压的状态。
此时,当活塞112e向上方移动时,缸体112d内成为负压。由此,吸入侧止回阀164向上方移动,洗涤剂液自吸入侧止回阀164与吸入水路112h之间的间隙向缸体112d内的收纳部112c内流入。并且,当活塞112e向下方移动时,缸体112d内成为正压。由此,排出侧止回阀165向下方移动。因此,缸体内的收纳部112c内的洗涤剂液如图7的箭头C所示,自排出侧止回阀165与排出水路112g的内壁面112j之间的间隙朝向分支水路129a沿正下方向排出。所排出的洗涤剂液在沿铅垂方向配置的连结软管129的分支水路129a中流动从而向水槽105供给。
通过如上所述地使活塞112e以预定时间反复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向水槽105供给预定量的洗涤剂液。此时,第2水路182与水槽105连通。通常,在盖体102打开了的状态下,水槽105内开放于大气。因此,在从活塞泵单元112到水槽105的供液剂流通的水路内存在液剂干燥而粘着并堆积的隐患。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中,将活塞泵单元112的排出水路112g与连结软管129的分支水路129a连接。因此,洗涤剂液不经由罐收纳盒114的注水盒116的注水水路,而是朝向水槽105沿正下方向自由落下并且排出(参照图7的箭头C)。由此,使排出水路112g的距离较短并且使水路也不会较复杂。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洗涤剂液在水路内的粘着等的发生。
接着,在完成了洗涤剂液的投入后,如图10A所示,控制器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和柔软剂侧线圈113i成为不通电状态。同时,控制器使第1供水阀110a开放预定时间(例如10秒)。由此,自第1水路181向第2水路182流动的水流入三通阀单元113、泵单元111。其结果是,能够利用流入的水将残留于三通阀单元113、泵单元111以及连结软管129内的洗涤剂液冲掉。
另外,通常在开始供水时流通的自来水的势头较弱。因此存在活塞泵单元112的吸入侧止回阀164和排出侧止回阀165没有充分地移动而导致所供给的水的流动被阻挡的隐患。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在开始打开第1供水阀110a后以预定时间(例如20秒)对驱动马达112f进行驱动的结构。利用上述结构,活塞泵单元112的活塞112e沿上下进行往复动作,从而使缸体内的收纳部112c内成为反复成为正压和负压的状态。由此,能够使吸入侧止回阀164和排出侧止回阀165充分地移动,使自来水势头较强地流入泵单元111内。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将在三通阀单元113、泵单元111和连结软管129等中残留的洗涤剂液冲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中,如图5所示,使泵单元111的排出水路112g不经由罐收纳盒114而是经由连结软管129连通于水槽105。因此,能够防止液剂残留并粘着于从泵单元111到水槽105的水路中。
另一方面,如图10C所示,在自柔软剂罐126供给柔软剂液的情况下,控制器使柔软剂侧线圈113i和驱动马达112f成为通电状态,并且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成为不通电状态。另外,由于柔软剂液的供给方法与洗涤剂液的供给方法相同,因此不做说明。
针对上述结构而言,在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开闭部卡入有异物的情况下,存在在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开闭部产生间隙的隐患。此时,在使第1供水阀110a开放了的状态下发生例如停电、断水等时,存在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自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的开闭部的间隙流出而在第2水路182内朝向供水栓倒流的隐患。
于是,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第2水路182设有朝向下方分支的旁通水路184。此外,将作为旁通水路184的出水口的下部注水口114g配置在比洗涤剂罐117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上述的自洗涤剂罐117经由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而倒流的洗涤剂液会向图24的箭头A4所示的旁通水路184流动。并且,洗涤剂液会经由罐收纳盒114和连结软管129向水槽105流动。由此,防止洗涤剂液倒流至供水栓。其结果是,能够提前抑制由洗涤剂液导致的供水栓的故障。
在该情况下,在旁通水路184中流动的自来水会流入罐收纳盒114。因此,在供水时,也能够将其用于将粘着于罐收纳盒114的洗涤剂液冲掉。
另外,在柔软剂罐126内的柔软剂发生了倒流的情况下也是,与洗涤剂液的情况同样地被防止,因此不做说明。
[1-2-3.手动投入的洗涤剂和柔软剂向水槽供给的供给方法]
以下,说明在使用者设定了手动投入洗涤剂的情况下的粉末洗涤剂、柔软剂向水槽105供给的供给方法。
首先,如图24所示,在向水槽105供给由使用者手动地投入洗涤剂盒115的粉末洗涤剂时,控制器打开第1供水阀110a并且关闭第2供水阀110b。此时,如图24的箭头A1所示,自水龙头供给的自来水在第1水路181中流动,自第1上部注水口116b朝向洗涤剂盒115的洗涤剂收纳部115b注入。由此,洗涤剂收纳部115b内的粉末洗涤剂与所注入的自来水一起自排水口114c在连结软管129中流动而被供给到水槽105内。
另外,自水龙头供给到第1水路181的自来水如图24的箭头A2所示,在第1分支点181a处被供给向第2水路182。在第2水路182中流动的自来水如图24的箭头A4所示在旁通水路184内流动,自下部注水口114g朝向罐收纳盒114的内底面供给。由此,向罐收纳盒114供给自上侧注入的水和自下侧注入的水。其结果,投入到洗涤剂收纳部115b内的粉末洗涤剂不会在罐收纳盒114内残留,而是被冲向连结软管129。
另一方面,在向水槽105供给由使用者手动地投入到洗涤剂盒115的柔软剂收纳部115c中的柔软剂的情况下,控制器对第1供水阀110a进行关闭控制,同时对第2供水阀110b进行打开控制。由此,自水龙头供给的自来水如图24的箭头A3所示在第3水路183中流动,自第2上部注水口116c朝向洗涤剂盒115的柔软剂收纳部115c注入。由此,柔软剂收纳部115c内的液位上升。然后,在虹吸机构的虹吸效果的作用下使柔软剂液不残留于柔软剂收纳部115c,而是向罐收纳盒114流出。流出到罐收纳盒114的柔软剂液自排水口114c在连结软管129中流动而向水槽105内供给。
[1-2-4.防倒流装置170的作用]
以下,参照图26说明防倒流装置170的作用。
图26所示的防倒流装置170的负压产生部174如上所述形成为其水路的内径比入水通路173、出水通路175窄。由此,在负压产生部174处通过的自来水的流速加快。因此,在所谓的文丘里效果的作用下,与入水通路173、出水通路175相比,负压产生部174内成为负压状态。
在此,将大气压设为P0(N/m2),将自来水在入水通路173内流动时的水压设为P+P0(N/m2)。在该情况下,在动压因负压产生部174内的自来水的流动而成为P(N/m2)以上时,负压产生部174内的静压成为大气压P0(N/m2)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罐收纳盒114开放于大气。因此,比进气孔174a靠大气导入软管176侧(参照图4)的位置的压力为P0(N/m2)。
通常,流体会自压力较高的一侧向压力较低的一侧流动。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负压产生部174内的静压成为大气压P0(N/m2)以下的方式设计吸气器172的水路内径。由此,在通水路171中流动的自来水不会自进气孔174a向上盖177的突出部177a流出,而是向出水通路175流动。另一方面,自开放于大气的进气孔174a向负压产生部174内导入空气。因此,自吸气器172流出到出水通路175的自来水成为气液混合状态。
另外,在供水通路因停电、断水等而成为了负压状态的情况下,存在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柔软剂罐126内的柔软剂液向供水栓侧倒流的隐患。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借助开放于大气的大气导入软管176将空气自进气孔174a向负压产生部174内导入。由此,入水通路173与出水通路175之间的自来水的连通被切断。因此,通水路171内的自来水分离为进气孔174a~入水通路173侧的自来水和进气孔174a~出水通路175侧的自来水。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位于比出水通路175靠下游的位置的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和柔软剂罐126内的柔软剂液等倒流至自来水栓(供水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负压产生部174处以进气孔174a的下游侧的水路的内径比进气孔174a的上游侧的水路的内径宽的方式设有高度差m。由此,在通水路171中流动的自来水自比进气孔174a靠上游侧的水路(内周上部172a)向比进气孔174a靠下游侧的水路(内周上部172b)放出,同时自进气孔174a吸入空气。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自来水自负压产生部174的进气孔174a向突出部177a的空心部177d内的流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气孔174a的周缘具备形成为随着朝向负压产生部174去而内径变窄的倒角部174b。由此,在通水时,即使在自进气孔174a向大气导入软管176溅起了水花的情况下,水滴也会在倒角部174b上朝向负压产生部174流下。因此,能够抑制进气孔174a被水滴封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1个零件(日文:部品)构成吸气器172。由此,能以简单的结构来构成防倒流装置170。因此,能够防止因防倒流装置170的组装偏差而导致的性能下降。另外,与利用多个构成零件而形成的防倒流装置170相比,不存在构成零件间的老化。因此,即使持续使用防倒流装置170,也能够大幅地降低发生故障的风险。
[1-2-5.洗涤剂罐和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连结部的保养]
在手动地将粉末洗涤剂投入洗涤剂收纳部115b并将柔软剂投入柔软剂收纳部115c从而在手动洗涤模式下执行洗涤的情况下,将洗涤剂、柔软剂自罐收纳盒114的排水口114c向水槽105供给。此时,在洗涤结束后也存在洗涤剂、柔软剂残留于罐收纳盒114的可能性。存在残留的洗涤剂、柔软剂附着并粘着于洗涤剂罐117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连结部即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隐患。因此,在自罐收纳盒114拉出洗涤剂罐117时,所附着的粘结物会剥离而进入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洗涤剂供给水路内,存在使流路变窄的隐患。由此,存在在水路内产生压损的隐患。另外,存在液剂等粘结物附着于筒部123与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密封垫111c而影响连结部的液密性的隐患。
根据以上等的理由,存在无法自洗涤剂罐117排出所需量的洗涤剂液而导致洗涤性能、漂洗性能下降的隐患。
因此,通常需要定期地保养洗涤剂罐117和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罐收纳盒114的上部设有注水盒116。因此,难以对在罐收纳盒114后壁附近配置的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进行保养,对使用者是较大的负担。
于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如图3和图24所示,在进行洗涤步骤的供水时使在第1水路181中流动的水在第2分支点181b处流入辅助软管141。所流入的水在洗澡水泵140和排出软管142中流动,如图3的箭头A所示自罐收纳盒114后方的孔114k向罐收纳盒114内注入。所注入的水如图3的箭头B、图8的箭头E所示沿罐收纳盒114后方侧面的倾斜面114j流动。在倾斜面114j流动的水朝向罐收纳盒114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连结部即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流动。
利用上述结构,在每次供水时,自孔114k注入的水都会将洗涤剂罐117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连结部的污垢冲掉。因此,不需要将连结部的污垢去除等的、使用者的定期性的保养。
另外,所注入的水也会将附着于密封垫111c的污垢冲掉。因此,能够保持筒部123与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连结部的液密性。由此,能够防止洗涤剂液自洗涤剂罐117泄漏,并且能向水槽105排出所需量的洗涤剂液。此外,能够防止残留物进入洗涤剂侧筒部111b。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水路内的压力的损失,并且能够稳定地向水槽105排出所需量的洗涤剂液。
另外,自孔114k注入的水自排水口114c经由连结软管129向水槽105供给。因此,能够利用在洗涤步骤中使用的水来对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周边进行保养。由此,也不需要用于冲掉罐收纳盒114的污垢的专用的供水阀、构成水路的软管类,因此能够抑制成本。
此外,如图24所示,在进行漂洗步骤的供水时,在第3水路183中流动的水在第3分支点183a处流入分支水路185。所流入的水如图8的箭头D所示自第3上部注水口116d向罐收纳盒114的后方流入。此外,所流入的水在罐收纳盒114后方侧面的倾斜面114j流动,并且朝向罐收纳盒114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连结部即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流动。由此,能够冲刷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周边。也就是说,能够获得与洗涤步骤时的供水时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使用者选择了在洗涤步骤中向水槽105供给洗澡水的“洗澡水程序”的情况下,在洗涤剂的自动投入结束后,控制器使洗澡水泵140工作。由此,自第1供水阀110a向第1水路181供给的水的一部分在第2分支点181b处自辅助软管141向洗澡水泵140流入。利用向洗澡水泵140流入的水从而使一端与洗澡水泵140连通并且另一端进入到浴槽(未图示)的洗澡水内的软管(未图示)内充满自来水。在该状态下,在对洗澡水泵140进行驱动时,浴槽内的洗澡水在软管内流动从而向洗澡水泵140内吸入。所吸入的洗澡水如图3的箭头A所示经由排出软管142自罐收纳盒114后方的孔114k流入罐收纳盒114内。流入到罐收纳盒114内的洗澡水在倾斜面114j流动,朝向洗涤剂罐117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连结部即筒部123和洗涤剂侧筒部111b流动。由此,能够将附着于筒部123和洗涤剂侧筒部111b周边的洗涤剂液的残留物冲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具备“罐收纳盒保养程序”的结构,在该“罐收纳盒保养程序”中,在自罐收纳盒114拆下了洗涤剂罐117的状态下对罐收纳盒114的后壁、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周边进行清洗。
具体而言,在使用者选择“罐收纳盒保养程序”时,控制器打开第1供水阀110a预定时间。由此,自来水在第1水路181中流动,在第2分支点181b处在辅助软管141、洗澡水泵140以及排出软管142流动从而自孔114k向罐收纳盒114内流入。流入到罐收纳盒114内的水在倾斜面114j沿箭头B方向流动从而冲刷罐收纳盒114后方、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周边。
此外,自孔114k向罐收纳盒114内注入的自来水在倾斜面114j上如图15的箭头F1所示地流动。由此,能够对将洗涤剂罐117和罐收纳盒114固定在一起的引导肋114h和接收部117h进行清洗。同样,能够对将柔软剂罐126和罐收纳盒114固定在一起的引导肋114i和接收部126h进行清洗。并且,在引导肋114h与接收部117h之间能防止液剂的粘着,从而能够使洗涤剂罐117易于脱离罐收纳盒114,另外能够防止因粘着导致的引导肋114h与接收部117h的嵌合不良。由此,能够抑制洗涤剂液自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漏出。
[1-2-6.洗涤剂罐内的余量不足判断方法]
以下,参照图32~图36说明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余量不足的判断方法。另外,柔软剂罐126内的柔软剂余量不足判断也是同样的,因此不做说明。
首先,控制器预先将图36的TH线所示的判断为洗涤剂的余量不足的阈值电压(例如2.1V)储存于存储部。
在自洗涤剂罐117排出洗涤剂液时,洗涤剂罐117的液位下降,浮子部130a向下方转动。由此,磁体134与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距离发生变化,因此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也发生变化。并且,在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变得小于存储于存储部的阈值电压时,控制器判断为洗涤剂的余量不足,并且在操作显示部104显示此判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磁体盒135内的沿着浮子部130a的转动方向的位置配置有包括第1磁体134a和第2磁体134b在内的两个磁体134。第1磁体134a使N极侧朝向线性霍尔元件136,第2磁体134b使S极侧朝向线性霍尔元件136。因此,线性霍尔元件136从第1磁体134a和第2磁体134b检测不同的极性的磁力。
以下,使用图32~图36说明相对于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的各液位而言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
图32~图35是表示洗涤剂罐117内的各洗涤剂液位的情况下的磁体134与线性霍尔元件136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的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余量与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的关系的图。
如图32所示,在洗涤剂罐117充满洗涤剂液的状态下,线性霍尔元件136自第1磁体134a受到N极的磁力。由此,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成为图36的a1那样。
接着,在进一步自图32的状态从洗涤剂罐117排出洗涤剂液时,洗涤剂罐117的液面进一步下降。由此,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上升。
然后,如图33所示,在第1磁体134a随着洗涤剂液的排出而转动至线性霍尔元件136的高度位置时,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如图36的a2所示成为最大电压。
在进一步自图33的状态排出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时,浮子部130a进一步转动。此时,线性霍尔元件136与第1磁体134a的距离变远,并且线性霍尔元件136与第2磁体134b的距离变近。因此,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减小。
在浮子部130a转动至图34所示的位置时,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成为图36的a3那样。在进一步自该状态从洗涤剂罐117内排出洗涤剂液时,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进一步减小。
然后,如图35所示,在浮子部130a的第2磁体134b的高度位置转动至与线性霍尔元件136相对的位置时,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成为图36的a4那样。
如上所述,随着洗涤剂液的排出,首先第1磁体134a靠近线性霍尔元件136(图36的a1~a2区间)。然后,第1磁体134a远离线性霍尔元件136并且第2磁体134b靠近线性霍尔元件136(图36的a2~a3区间)。然后,第2磁体134b靠近线性霍尔元件136(图36的a3~a4区间)。
也就是说,在浮子部130a自图33转动至图35时(图36的a2~a4区间),线性霍尔元件136与第1磁体134a的距离变远并且线性霍尔元件136与第2磁体134b的距离变近。由此,线性霍尔元件136所接收的磁通密度的N极成分减少,S极成分增多。因此,在图36的a2~a4区间内,与在磁体盒135内配置1个磁体的结构的情况相比,线性霍尔元件136受到的磁力的变化较大。也就是说,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的相对于洗涤剂液的排出量而言的变化量较大。其结果是,与在磁体盒135内配置1个磁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由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实现的洗涤剂余量的不足判断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在洗涤剂罐盖119的下表面具备以包围浮子部130a的转动轴13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的分隔壁肋119a。此时,如图32所示,在洗涤剂罐117内充满了洗涤剂液的情况下,在被分隔壁肋119a包围的区域的内侧形成有空气滞留部200。因此,洗涤剂液无法流入分隔壁肋119a的区域内。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洗涤剂液附着于浮子部130a的转动轴131。另外,在以自洗涤剂罐117卸下了洗涤剂罐盖119的状态使洗涤剂罐盖119倾斜的情况下,液剂会附着于洗涤剂罐盖119的下表面。在该情况下也是,利用分隔壁肋119a阻挡所附着的液剂流动至浮子部130a的转动轴131。由此,能够防止由洗涤剂液的粘着而导致妨碍转动轴131的顺利的转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洗涤剂的余量的测量精度的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在洗涤剂罐117的内底面以在被判断为洗涤剂余量不足的洗涤剂液量的情况下与磁体盒135的接收部135b抵接的方式配置有磁体止挡部137。由此,即使在从液剂余量不足的状态进一步排出液剂的情况下,也能阻止浮子部130a进一步向下方转动。因此,在洗涤剂余量不足的状态下,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不变。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进一步的转动引起的输出电压的变动而导致误检测为洗涤剂余量没有不足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配置为线性霍尔元件136自第1磁体134a接收N极的磁性并且自第2磁体134b接收S极的磁性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线性霍尔元件136自第1磁体134a接收S极的磁性并且自第2磁体134b接收N极的磁性的结构。在该情况下,线性霍尔元件136所接收的输出电压的波形与图36的波形上下颠倒。
另外,也可以设为在磁体盒135内的沿着浮子部130a的转动方向的位置设有3个以上磁体的结构。此时,也可以设置为对线性霍尔元件136施加的磁性交替地不同。在该情况下也是,能够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造洗衣机时,在安装了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状态下,对在洗涤剂罐117中充满了洗涤剂液的状态下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电压和未补充洗涤剂液的状态下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进行测量,并预先存储于存储部。其中,在洗涤剂罐117充满了洗涤剂液的状态对应于图36的M1区间。另外,未对洗涤剂罐117内补充洗涤剂液的状态对应于图36的M2区间。由此,能够减小每个洗衣机的余量检测的因制造偏差、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设置的偏差等而导致的洗涤剂余量不足的判断误差。
另外,也可以设为根据磁体盒135与磁体止挡部137抵接的时机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来判断洗涤剂余量的不足的结构。由此,能够对磁体盒135抵接时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和出厂时在预先使磁体止挡部137抵接的状态下存储于存储部的在M2区间的输出电压值进行比较。因此,能够减小每个洗衣机的洗涤剂的余量判断的偏离误差。
[1-2-7.洗涤剂罐的故障检测方法]
以下,参照图36说明洗涤剂罐117的故障检测方法。另外,柔软剂罐126的故障检测方法也是同样的,因此不做说明。
例如在长时间不使用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情况下,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可能发生粘着。此时,发生了粘着的洗涤剂液会堵塞于洗涤剂罐117内的排出口即筒部123、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洗涤剂侧筒部111b。因此,存在无法自洗涤剂罐117排出期望的量的洗涤剂液的隐患。另外,在洗涤剂液粘着于浮子部130a的转动轴131的情况下,即使自洗涤剂罐117排出洗涤剂液,浮子部130a也不会转动。因此,利用浮子部130a的转动而检测的洗涤剂余量的检测精度下降。
于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具备不良现象判断部(未图示),该不良现象判断部用于判断洗涤剂液是否附着于洗涤剂罐117内而发生了上述不良现象。
以下,说明由不良现象判断部进行的洗涤剂罐117的不良现象判断方法。
通常,在自洗涤剂罐117排出洗涤剂液时,洗涤剂罐117的液位下降,浮子部130a向下方转动。由此,磁体134与线性霍尔元件136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但是,在洗涤剂液等粘着于浮子部130a的转动轴131或者堵塞于筒部123等时,即使自洗涤剂罐117排出洗涤剂液,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也不会充分地变化。
于是,首先,控制器对自洗涤剂罐117排出的累积洗涤剂量成为多于预定值(例如30ml)的时机下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然后,控制器计算出所检测到的电压与前次的自洗涤剂罐117排出的累积洗涤剂量成为多于预定值的时机下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的差值。此时,在差值小于预定值(例如0.1V)的情况下,控制器利用不良现象判断部判断为,即使自洗涤剂罐117排出了洗涤剂液,浮子部130a也没有转动。由此,判断为在洗涤剂罐117发生了上述不良现象。
然后,控制器在操作显示部104显示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通知给使用者。由此,能够尽早对洗涤剂罐117的不良现象的发生进行检测。其结果是,能让使用者快速地意识到没有排出期望的量的洗涤剂液或者洗涤剂液的余量不足并且催促使用者进行应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2所示,在洗涤剂罐117内充满着洗涤剂液的情况下,第1磁体134a和第2磁体134b与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距离较远。此时,来自第1磁体134a和第2磁体134b的磁力线不会到达线性霍尔元件136。因此,存在如下情况,即,即使例如洗涤剂液余量从600ml减少至400ml,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也成为图36的M1区间所示的那样的恒定的值。也就是说,即使自洗涤剂液的余量为600ml的状态从洗涤剂罐117排出例如150ml左右的洗涤剂液而使浮子部130a向下方转动,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也不变化。也就是说,在图36的M1区间存在以下的隐患,即,即使在洗涤剂罐117内没有因粘着、堵塞等而发生上述不良现象的情况下,不良现象判断部也误检测为发生了不良现象。
于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如下地进行控制,在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充满的状态下,在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在预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不利用不良现象判断部进行不良现象判断。另外,上述预定的范围例如为大致2.7V~2.9V。
如以上那样检测洗涤剂罐117等的故障(不良现象)。
以下,使用图37具体地说明在[1-2-6.洗涤剂罐内的余量不足判断方法]和[1-2-7.洗涤剂罐的故障检测方法]中说明的判断方法和检测方法。
图37是表示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余量不足检测方法和洗涤剂罐117的故障检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具备对液剂余量计算部的计算值进行累积储存的洗涤剂排出量存储部(未图示)以及对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进行存储的第1存储部(未图示)和第2存储部(未图示)。
首先,如图37所示,控制器判断是否自洗涤剂罐117排出了洗涤剂液。在未排出洗涤剂液的情况下(步骤S0的No),控制器每隔预定间隔地反复进行判断动作直到排出洗涤剂液。
在排出着洗涤剂液的情况下(步骤S0的Yes),控制器判断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是否小于2.1V(步骤S1)。在输出电压小于2.1V的情况下(步骤S1的Yes),控制器判断为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的余量不足,显示出操作显示部104的洗涤剂余量不足消息(步骤S2)。然后,使用者在确认到操作显示部104的洗涤剂的余量不足消息时,自罐收纳盒114的收纳部取出洗涤剂罐117并向洗涤剂罐117补充洗涤剂液。由此,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的液位上升,浮子部130a向上方转动。在该状态下,使用者将洗涤剂罐117再次安装于罐收纳盒114的收纳部。然后,控制器再次检测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此时,在所检测到的输出电压变得大于作为阈值电压的2.1V(图36的TH线)的情况下,控制器判断为对洗涤剂罐117内补充了洗涤剂液。然后,控制器取消操作显示部104的洗涤剂余量不足消息。
另一方面,在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为2.1V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的No),控制器将液剂余量计算部的计算值与储存于洗涤剂排出量存储部的值X进行相加计算(步骤S3)。然后,控制器判断相加计算后的洗涤剂排出量存储部的值X是否大于30ml(步骤S4)。在洗涤剂排出量存储部的值X为30ml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4的No),还未排出预定量的洗涤剂液,因此控制器不进行故障检测判断,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洗涤剂排出量存储部的值X大于30ml的情况下(步骤S4的Yes),控制器利用不良现象判断部来执行之后的例如洗涤剂罐117的不良现象判断的流程。
具体而言,控制器首先自洗涤剂排出量存储部的值X减去30ml(步骤S5)。然后,控制器将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的值Y储存于第1存储部(步骤S6)。
接着,控制器判断在第1存储部储存的值Y是否在2.7V~2.9V的范围内(步骤S7)。当所储存的值Y在2.7V~2.9V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7的Yes),控制器判断为是在洗涤剂罐117内充满洗涤剂液的状态。然后,控制器不进行洗涤剂罐117的不良现象判断,将储存于第1存储部的值Y储存于第2存储部(步骤S10)。
另一方面,在储存于第1存储部的值Y不在2.7V~2.9V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7的No),控制器利用不良现象判断部来判断在第1存储部储存的值Y与第2存储部的所储存的值(Y-1)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小于0.1V(步骤S8)。在差的绝对值小于0.1V的情况下(步骤S8的Yes),控制器的不良现象判断部判断为液剂粘着于洗涤剂罐117。然后,控制器在操作显示部104显示出洗涤剂罐117发生了不良现象(步骤S9)。也就是说,在差的绝对值小于0.1V的情况下,即使自洗涤剂罐117排出洗涤剂液,浮子部130a也未充分地转动。于是,不良现象判断部判断为液剂粘着于洗涤剂罐117。然后,控制器将储存于第1存储部的值Y储存于第2存储部(步骤S10)。
另一方面,在储存于第1存储部的值Y与第2存储部的所储存的值(Y-1)的差的绝对值为0.1V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8的No),控制器的不良现象判断部判断为在洗涤剂罐117内未发生因洗涤剂液的粘着等而导致的不良现象。然后,控制器将储存于第1存储部的值Y储存于第2存储部(步骤S10)。
如以上那样执行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的余量不足判断和故障检测。
另外,柔软剂罐126的故障检测方法也与洗涤剂罐117的故障检测方法相同,因此不做说明。
在此,通常在洗涤步骤中,向滚筒106供给的柔软剂液的供给量少于洗涤剂液的供给量。因此,步骤S4中的预定的柔软剂液的排出量少于预定的洗涤剂排出量(30ml),优选设定为例如20ml左右。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具备用于检测洗涤剂罐117、柔软剂罐126的不良现象的不良现象判断部。具体而言,不良现象判断部首先对自洗涤剂罐117投入预定量的液剂前后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算出其差的值。此时,在差的值小于0.1V的情况下,不良现象判断部判断为液剂粘着于洗涤剂罐117。然后,控制器在操作显示部104显示不良现象的发生。由此,能够尽早检测洗涤剂罐117的不良现象的发生。其结果是,能让使用者快速地意识到没有排出期望的量的洗涤剂液或者洗涤剂液的余量不足并且催促使用者进行应对。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构成为,在洗涤剂罐117内充满液剂的状态下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在例如2.7V~2.9V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不进行洗涤剂罐117的不良现象判断。由此,能够防止洗涤剂液未粘着于洗涤剂罐117内的情况下的、由不良现象判断部导致的不良现象的误检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磁体盒135内的沿着浮子部130a的转动方向的位置分开地设有多个磁体。由此,线性霍尔元件136能在浮子部130a转动的较大的范围内检测磁体的磁力。因此,与例如磁体为1个的结构相比,即使在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的余量较多的情况下,也能检测洗涤剂罐117的不良现象。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以如下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即,首先在步骤S8中对储存于第1存储部的值Y与第2存储部的所储存的值(Y-1)的差的绝对值以及预定的阈值电压(0.1V)进行比较,判断在洗涤剂罐117内是否发生了不良现象,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依据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而使阈值电压变化的结构。也就是说,如图36所示,相对于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的变化量而言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不是恒定的。于是,依据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从而变化地设定恰当的阈值电压。由此,能够提高洗涤剂罐117的不良现象判断的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浮子部130a进行转动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浮子部130a漂浮于洗涤剂罐117内的洗涤剂液的液面而不进行转动的结构,能够取得同样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也可以设为使浮子部130a漂浮于液面并且使浮子部130a与洗涤剂液的液位的变化相对应地上下移动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测量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从而检测洗涤剂罐117内的液剂的余量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光传感器等来检测液剂的余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即,在不良现象检测部判断洗涤剂罐117发生了异常时,将异常的发生显示于操作显示部104从而通知给使用者,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自洗衣机经由互联网线路向服务器发送信号,自服务器向智能手机等发送信号,在智能手机的画面上显示洗涤剂罐117的异常的发生。此外,也可以设为自洗衣机借助扬声器等以声音等告知使用者的结构。由此,即使在使用者不在洗衣机的附近的情况下,也能够立即通知不良现象的发生而催促使用者进行应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算出预定量(例如30ml)的洗涤剂液的排出前后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的差的值从而判断洗涤剂罐117的不良现象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即,算出自洗涤剂罐117排出了洗涤剂液后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与前次自洗涤剂罐117排出了洗涤剂液后的线性霍尔元件136的输出电压的差的值从而进行判断。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设为在图37的步骤S8中对(Y-(Y-1))的绝对值与阈值(0.1V)进行比较来判断洗涤剂的余量不足的结构。也就是说,线性霍尔元件136的检测电压的正负会因磁体的磁性而颠倒。但是。能够通过以绝对值进行比较从而防止因磁体的磁性导致的不良现象发生的误检测。另外,不需要考虑磁体的磁性的方向地生产磁体盒135。因此,能够减少磁体盒135的生产所需的工时和确认检查所需的工时等。由此,能够抑制磁体盒135等的制造成本。
[1-2-8.洗涤剂罐与自动投入装置的连结部位以及液剂供给水路的保养]
图38是表示“保养程序”中的洗涤剂侧线圈113d、柔软剂侧线圈113i、驱动马达112f、第1供水阀110a以及排水泵的各状态的时序图。
通常,在自洗涤剂罐117反复排出洗涤剂液时,自来水中含有的镁、钙等金属会与洗涤剂液中含有的脂肪酸结合而析出金属皂。所析出的金属皂会附着于将洗涤剂罐117的洗涤剂液供给到水槽105之前的水路(以下记作“洗涤剂液供给水路”)。其中,洗涤剂液供给水路是图24所示的筒部123、洗涤剂侧筒部111b、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吸入水路112h、收纳部112c、出水通路112g、分支水路129a以及连结软管129等。附着于洗涤剂液供给水路的金属皂相对于自洗涤剂罐117排出的洗涤剂液、供给的自来水的流动而言成为阻碍。因此,存在洗涤剂液的排出量下降、流通的水的势头减弱的隐患。此外,还有金属皂进入滚筒106内而附着于洗涤物的隐患。
于是,为了抑制上述不良现象,如以下说明的那样,需要定期地将附着于洗涤剂液供给水路的金属皂冲掉、去除。
首先,在保养洗涤剂液供给水路时,使用者自罐收纳盒114的收纳部卸下洗涤剂罐117而对洗涤剂罐117内进行清洗。然后,使用者向洗涤剂罐117补充例如200ml的柠檬酸水。
然后,使用者再次将洗涤剂罐117安装于罐收纳盒114的收纳部。然后,使用者借助操作显示部104选择“保养模式”。
在选择“保养模式”时,控制器使排水泵(未图示)进行驱动,并且交替地执行下述第1步骤和第2步骤。
其中,第1步骤是关闭第1供水阀110a,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成为通电状态并使柔软剂侧线圈113i成为不通电状态的步骤。
其中,第2步骤是打开第1供水阀110a,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和柔软剂侧线圈113i成为不通电状态的步骤。
首先,执行第1步骤,从而使洗涤剂罐117内的柠檬酸水在洗涤剂液供给水路中流动从而向水槽105供给。通常,金属皂具有被酸性的水溶液溶解的性质。因此,酸性的柠檬酸水会在洗涤剂液供给水路内将附着的金属皂溶解并且冲掉。被冲掉的金属皂与柠檬酸水一同向水槽105供给。然后,利用排水泵的驱动使含有金属皂的柠檬酸水自排水口(未图示)在排水软管(未图示)流动从而排出到壳体101外。
接着,执行第2步骤,从而如图24所示,使自供水栓供给的自来水自第1供水阀110a在第1水路181内流动。在第1水路181中流动的自来水的一部分如图24的箭头A2所示向第2水路182流动。流过第2水路182的水在洗涤剂侧三通阀113a、柔软剂侧三通阀113b、吸入水路112h、收纳部112c、出水通路112g、分支水路129a以及连结软管129中流动而向水槽105供给。由此,在第1步骤中残留于洗涤剂液供给水路内的柠檬酸水会被在第2步骤中供给的水冲掉。
以下,使用图38具体地说明执行“保养模式”时的控制动作。
图38是表示洗衣机100的洗涤剂罐117的“保养模式”中的洗涤剂侧线圈113d、柔软剂侧线圈113i、驱动马达112f、第1供水阀110a以及排水泵的状态的时序图。
在使用者选择“保养模式”时,控制器在时刻T0对洗涤剂侧线圈113d通电而开始第1步骤。此时,如图10B所示,洗涤剂侧柱塞113e和洗涤剂侧阀芯113f向后方移动。由此,洗涤剂罐117内的柠檬酸水自形成于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后方的开口部b流入水路124内。所流入的柠檬酸水朝向活塞泵单元112的吸入水路112h流动。
接着,在自时刻T0经过0.5秒后的时刻T1,控制器对驱动马达112f和排水泵进行驱动。利用驱动马达112f的驱动使活塞112e上下往复动作。由此,收纳部112c内的压力状态反复成为正压状态和负压状态。
也就是说,如图11所示,在活塞112e向上方移动时,收纳部112c内成为负压状态。因此,吸入侧止回阀164克服弹簧164b的作用力而向上方移动。由此,柠檬酸水自吸入水路112h向收纳部112c流入。
接着,在活塞112e向下方移动时,收纳部112c内成为正压状态。因此,排出侧止回阀165克服弹簧165b的作用力而朝下移动。由此,收纳部112c内的柠檬酸水在出水通路112g、分支水路129a以及连结软管129中流动而向水槽105供给。
反复进行以上的动作,从而使柠檬酸水在洗涤剂液供给水路内将金属皂溶解并且流动。
然后,通过排水泵的驱动使水槽105内的柠檬酸水自排水口在排水软管内流动而向壳体101外排出。
此时存在以下隐患,即,在驱动马达112f的驱动的作用下,即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为通电状态,也会产生洗涤剂侧阀芯113f无法向后方移动的状态。也就是说,在驱动马达112f进行驱动时,图10A所示的X1的水的流动较强,因此水的流动会成为阻力,可能产生洗涤剂侧阀芯113f无法向后方移动的状态。于是,控制器如下地进行控制,即,首先在时刻T0开始对洗涤剂侧线圈113d的通电,在经过了0.5秒后的时刻T1使驱动马达112f进行驱动。由此,能够避免上述状态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以柠檬酸水的排出量(例如200ml)比洗涤步骤中的洗涤剂液的最大排出量(例如120ml)、漂洗步骤中的柔软剂的最大排出量(例如100ml)多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可靠地溶解洗涤剂液供给水路内的金属皂。
接着,在自时刻T1经过了55秒后的时刻T2,控制器停止驱动马达112f的驱动。然后,在自时刻T2经过了0.5秒后的时刻T3,控制器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成为不通电状态。由此,如图10A所示,洗涤剂侧柱塞113e和洗涤剂侧阀芯113f向前方移动。然后,洗涤剂侧阀芯113f封闭在洗涤剂侧筒部111b的后方形成的开口部b。因此,来自洗涤剂罐117的柠檬酸水的流动被洗涤剂侧阀芯113f阻挡。
随后,在时刻T3第1步骤结束。
此时存在以下隐患,即,在驱动马达112f的驱动的作用下,即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为不通电状态,也会产生洗涤剂侧阀芯113f无法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也就是说,在驱动马达112f进行驱动时,在图10B的状态时,水的流动(相当于X1)较强,因此水的流动会成为阻力,可能产生洗涤剂侧阀芯113f无法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于是,控制器在时刻T2使驱动马达112f成为不驱动状态,在经过了0.5秒后的时刻T3使洗涤剂侧线圈113d成为不通电状态。由此,能够避免上述状态的产生。
接着,在自时刻T3经过了0.5秒后的时刻T4,控制器对驱动马达112f进行驱动,并且打开第1供水阀110a。由此,开始第2步骤。在第2步骤中,如图10A所示,所供给的自来水在第2水路182中流动,自开口部a流入三通阀单元113的水路124而朝向活塞泵单元112的吸入水路112h流动。此时,利用流入的自来水将残留于三通阀单元113、活塞泵单元112等的柠檬酸水冲掉。
另外,如上所述,通常在供水开始时流入的自来水的势头较弱。因此存在以下隐患,即,仅利用所供给的自来水的水压无法使图11所示的活塞泵单元112的吸入侧止回阀164向上方移动、使排出侧止回阀165向下方移动。于是,为了避免上述状态,在第2步骤中,控制器对驱动马达112f进行驱动而对自来水加压。由此,自来水能够可靠地通过活塞泵单元112。
另外存在以下隐患,即,驱动马达112f的驱动会妨碍三通阀单元113的洗涤剂侧阀芯113f的移动。于是,控制器如下地进行控制,即,在自洗涤剂侧线圈113d的通电结束(时刻T3)经过了0.5秒后的时刻T4使驱动马达112f进行驱动。由此,能够避免上述状态的产生。
接着,在自时刻T4经过了5秒后的时刻T5,控制器停止驱动马达112f的驱动并且对第1供水阀110a进行关闭控制。由此,第2步骤结束。
接着,在自时刻T5经过了0.5秒后的时刻T6,控制器执行与时刻T0同样的控制,开始第1步骤。
之后,在时刻T6~时刻T11以及时刻T12~时刻T17中,控制器执行与时刻T0~时刻T5同样的控制。
并且,在时刻T17,控制器结束第2步骤。然后,在自时刻T17经过了40秒后的时刻T18,控制器停止排水泵的驱动。由此,将残留于滚筒106内的柠檬酸水、自来水排出。
另外,柔软剂罐126的“保养模式”中的各部分的动作也是同样的,因此不做说明。
[1-3.效果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00包括:罐收纳盒114,其配置于比水槽105靠上方的位置;洗涤剂罐117,其能装卸地安装于罐收纳盒114;以及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其向水槽105内供给洗涤剂罐117内的液体。洗涤剂罐117具有排出液剂的筒部123。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具备与筒部123连接的洗涤剂侧筒部111b。罐收纳盒114具备形成于侧壁的、朝向筒部123和洗涤剂侧筒部111b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114j。此外,罐收纳盒114具有形成于比倾斜面114j靠上方的位置并且用于朝向倾斜面114j注入水的孔114k。
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所供给的自来水等水来对洗涤剂罐117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周边进行清洗。由此,不需要定期地对附着于洗涤剂罐117和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连结部周边的液剂进行处理。另外,能够抑制在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洗涤剂供给水路内流通的液剂的压损。此外,能够长期维持洗涤剂罐117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109的连结部的液密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用于滚筒式的洗衣机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立式的洗衣机,能够取得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壳体;水槽,其支承于壳体的内部;罐收纳部,其配置于比水槽靠上方的位置,具有收纳部;罐,其能装卸地安装于收纳部内,将液剂收纳于内部;以及液体供给装置,其向水槽内供给罐内的液剂。此外,洗衣机包括:供水口,其设于壳体的上部,用于供给水;水路,其与供水口连通,向罐收纳部的收纳部注水;以及供水阀,其设于壳体,将水路控制为能够开闭。罐具有排出液剂的第1筒部,液体供给装置具有在将罐安装于收纳部内的状态下与第1筒部连接的第2筒部,罐收纳部构成为具有排水口和倾斜面,所述排水口形成于底部,用于排出收纳部内的水,所述倾斜面形成于侧壁,朝向第1筒部和第2筒部向下方倾斜。
采用该结构,在洗涤步骤、漂洗步骤的供水时,在水路流动的自来水沿罐收纳部的倾斜面向下方流动,对作为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的第1筒部、第2筒部进行清洗。由此,不需要定期地保养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周边。另外,能够抑制液剂等的粘着物进入洗体供给装置的洗涤剂供给水路。此外,能够维持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的液密性,因此能够以期望的量稳定地排出洗涤剂液、柔软剂液等液剂。
另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洗衣机的罐收纳部具有形成于壁面并且在比倾斜面靠上方的位置处与水路连通的第1注水口,构成为将水自第1注水口朝向倾斜面供给。
采用该结构,在洗涤步骤、漂洗步骤中,所供给的水在倾斜面流动,对第1筒部、第2筒部进行清洗。由此,不需要定期地保养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周边。另外,能够抑制液剂等的粘着物进入洗涤剂供给装置的洗涤剂供给水路。此外,能够维持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的液密性,因此能够以期望的量稳定地排出洗涤剂液、柔软剂液等液剂。
另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洗澡水泵,其用于抽吸洗澡水;辅助水路,其将供水口与洗澡水泵连通;以及排出水路,其将洗澡水泵与第1注水口连通。并且,构成为,在洗涤步骤或漂洗步骤的供水时,利用洗澡水泵的动作使洗澡水自第1注水口流入收纳部内。
采用该结构,被洗澡水泵抽吸的洗澡水在倾斜面流动而对第1筒部、第2筒部进行清洗。由此,不需要使用者保养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周边。另外,能够抑制液剂等的粘着物进入洗体供给装置的洗涤剂供给水路。另外,能够维持抑制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的液密性,因此能够以期望的量稳定地排出洗涤剂液、柔软剂液等液剂。
另外,本发明的洗衣机也可以构成为,洗澡水泵配置于与第1注水口相对的位置。
采用该结构,能够使自洗澡水泵的排出水路的长度较短。因此,能够将被洗澡水泵抽吸的洗澡水高效地向罐收纳盒内供给。
另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注水盒,其设于罐收纳部的上部;注水通路,其形成于注水盒内,与供水口连通;以及第2注水口,其形成于注水盒,与注水通路连通。并且,构成为,将在注水通路中流动的水自第2注水口朝向罐收纳部的倾斜面注入。
采用该结构,在洗涤步骤、漂洗步骤的供水时,在注水通路中流动的自来水在罐收纳部的倾斜面流动。由此,能够对作为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的第1筒部、第2筒部进行清洗。因此,不需要定期地保养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周边。另外,能够抑制液剂等的粘着物进入洗体供给装置的洗涤剂供给水路。此外,能够维持罐与液体供给装置的连结部的液密性,因此能够以期望的量稳定地排出洗涤剂液、柔软剂液等液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针对本发明的洗衣机而言,能够在每次向罐收纳部供给自来水时将附着于罐与液剂自动投入装置的连结部的液剂等残留物冲掉。因此,在希望长期进行稳定的动作的、不仅家庭用还有商业用的洗衣机等的用途上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0、洗衣机;101、壳体;102、114a、盖体;103、衣物投入取出口;104、操作显示部;105、水槽;106、滚筒(洗涤槽);106a、挡板;109、液剂自动投入装置(液体供给装置);110、供水器;110a、第1供水阀(供水阀);110b、第2供水阀(供水阀);110c、供水通路;111、泵单元;111a、外框;111b、洗涤剂侧筒部(第2筒部);111c、117f、密封垫;111e、突出肋;111f、柔软剂侧筒部(第2筒部);112、活塞泵单元;112a、连杆;112b、凸轮;112c、收纳部;112d、缸体;112e、活塞;112f、驱动马达;112g、排出水路;112h、吸入水路;112i、112j、内壁面;113、三通阀单元(切换部);113a、洗涤剂侧三通阀;113b、柔软剂侧三通阀;113c、洗涤剂侧弹簧;113d、洗涤剂侧线圈;113e、洗涤剂侧柱塞;113f、洗涤剂侧阀芯;113h、柔软剂侧弹簧;113i、柔软剂侧线圈;113j、柔软剂侧柱塞;113k、柔软剂侧阀芯;113l、洗涤剂侧缸体;113m、柔软剂侧缸体;114、罐收纳盒(罐收纳部);114b、开口;114c、排水口;114d、插入孔;114g、下部注水口(注水口);114h、114i、引导肋;114j、倾斜面;114k、孔(第1注水口);115、洗涤剂盒;115a、分隔壁;115b、洗涤剂收纳部;115c、柔软剂收纳部;116、注水盒;116a、爪部;116b、第1上部注水口;116c、第2上部注水口;116d、第3上部注水口(第2注水口);117、洗涤剂罐(罐);117a、后壁;117b、突出部;117c、下方凹陷部;117g、126g、捏手部;117h、126h、接收部;117i、126i、延伸部;117j、126j、突起部;117k、126k、凹部;118、上表面开口部;119、洗涤剂罐盖(罐盖);119a、分隔壁肋;119b、小窗(液剂补充盖);119c、第1轴承部;119d、第1孔;119e、第2轴承部;119f、第2孔;120、底面;121、勾挂部;122、过滤器;122a、下方延伸肋;122b、延伸肋;122c、164a、165a、凸部;122d、下端;122e、纵肋部;122f、横肋部;123、筒部(第1筒部);123b、止回阀;124、水路;126、柔软剂罐(罐);128、柔软剂罐盖(罐盖);129、连结软管;129a、分支水路;130、余量检测部;130a、浮子部;131、转动轴;131a、第1转动轴;131b、第2转动轴;132、止挡肋;133、连杆;134、磁体(被检测部);134a、第1磁体(被检测部);134b、第2磁体(被检测部);135、磁体盒;135a、罩;135b、接收部;135c、保持肋;136、线性霍尔元件(检测部);137、磁体止挡部;137a、抵接部位;138a、第1纵肋(纵肋);138b、第2纵肋(纵肋);138c、第3纵肋(纵肋);139、开口部;140、洗澡水泵;141、辅助软管(辅助水路);142、排出软管(排出水路);163、减震器;164、吸入侧止回阀;164b、165b、弹簧;165、排出侧止回阀;170、防倒流装置;171、通水路;172、吸气器;172a、172b、内周上部;173、入水通路;174、负压产生部;174a、进气孔;174b、倒角部;175、出水通路;176、大气导入软管;176a、连接口;177、上盖;177a、突出部;177b、连接部;177c、开口;177d、空心部;181、第1水路;181a、第1分支点;182、第2水路;181b、第2分支点;183、第3水路;183a、第3分支点;184、旁通水路;185、分支水路;200、空气滞留部;a、b、c、d、开口部;e、排出口;m、高度差。

Claims (5)

1.一种洗衣机,其中,
所述洗衣机包括:
壳体;
水槽,其支承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罐收纳部,其配置于比所述水槽靠上方的位置,具有收纳部;
罐,其能装卸地安装于所述收纳部内,将液剂收纳于内部;
液体供给装置,其向所述水槽内供给所述罐内的所述液剂;
供水口,其设于所述壳体的上部,用于供给水;
水路,其与所述供水口连通,向所述罐收纳部的所述收纳部注水;以及
供水阀,其设于所述壳体,将所述水路控制为能够开闭,
所述罐具有排出所述液剂的第1筒部,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具有在将所述罐安装于所述收纳部内的状态下与所述第1筒部连接的第2筒部,
所述罐收纳部具有排水口和倾斜面,所述排水口形成于底部,用于排出所述收纳部内的所述水,所述倾斜面形成于侧壁,朝向所述第1筒部和所述第2筒部向下方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罐收纳部具有形成于壁面并且在比所述倾斜面靠上方的位置处与所述水路连通的第1注水口,构成为,将所述水自所述第1注水口朝向所述倾斜面供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洗衣机包括:
洗澡水泵,其用于抽吸洗澡水;
辅助水路,其将所述供水口与所述洗澡水泵连通;以及
排出水路,其将所述洗澡水泵与所述第1注水口连通,
构成为,在洗涤步骤或漂洗步骤的供水时,利用所述洗澡水泵的动作使所述洗澡水自所述第1注水口流入所述收纳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洗澡水泵配置于与所述第1注水口相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洗衣机包括:
注水盒,其设于所述罐收纳部的上部;
注水通路,其形成于所述注水盒内,与所述供水口连通;以及
第2注水口,其形成于所述注水盒,与所述注水通路连通,
构成为,将在所述注水通路中流动的所述水自所述第2注水口朝向所述罐收纳部的所述倾斜面注入。
CN201880054770.0A 2017-09-04 2018-07-27 洗衣机 Active CN111051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9073 2017-09-04
JP2017169073 2017-09-04
PCT/JP2018/028172 WO2019044306A1 (ja) 2017-09-04 2018-07-27 洗濯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1597A true CN111051597A (zh) 2020-04-21
CN111051597B CN111051597B (zh) 2022-01-25

Family

ID=65526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4770.0A Active CN111051597B (zh) 2017-09-04 2018-07-27 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890264B2 (zh)
CN (1) CN111051597B (zh)
PH (1) PH12020500362A1 (zh)
SG (1) SG11201911783SA (zh)
TW (1) TWI749250B (zh)
WO (1) WO20190443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1595A (zh) * 2017-09-05 2020-04-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洗衣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95578A (ja) * 2019-06-03 2020-12-10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衣類処理装置
JP7195225B2 (ja) * 2019-06-26 2022-12-23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洗濯機
JP7225042B2 (ja) * 2019-07-01 2023-02-20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衣類処理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5063A (en) * 1965-12-13 1969-06-18 Ass Elect In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washing machines
JP2002355494A (ja) * 2001-06-01 2002-12-10 Hitachi Ltd 洗濯機
KR20030009847A (ko) * 2001-07-24 2003-02-05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드럼세탁기의 세제 공급장치
JP2005168652A (ja) * 2003-12-09 2005-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洗濯機
CN202023088U (zh) * 2011-04-07 2011-11-02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速溶洗衣粉盒的进水装置
CN105696261A (zh) * 2016-01-22 2016-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投放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JP2016524995A (ja) * 2013-07-16 2016-08-22 キム ハヨルKIM, Hag Yeol ドラム洗濯機の洗剤供給筒
CN106068344A (zh) * 2014-03-04 2016-11-02 Lg 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US20170159221A1 (en) * 2014-04-30 2017-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ash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319782D0 (en) * 2013-11-08 2013-12-25 Xeros Ltd Clea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5063A (en) * 1965-12-13 1969-06-18 Ass Elect In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washing machines
JP2002355494A (ja) * 2001-06-01 2002-12-10 Hitachi Ltd 洗濯機
KR20030009847A (ko) * 2001-07-24 2003-02-05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드럼세탁기의 세제 공급장치
JP2005168652A (ja) * 2003-12-09 2005-06-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洗濯機
CN202023088U (zh) * 2011-04-07 2011-11-02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速溶洗衣粉盒的进水装置
JP2016524995A (ja) * 2013-07-16 2016-08-22 キム ハヨルKIM, Hag Yeol ドラム洗濯機の洗剤供給筒
CN106068344A (zh) * 2014-03-04 2016-11-02 Lg 电子株式会社 洗衣机
US20170159221A1 (en) * 2014-04-30 2017-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ashing machine
CN105696261A (zh) * 2016-01-22 2016-06-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洗涤剂自动投放装置、投放控制方法及洗衣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1595A (zh) * 2017-09-05 2020-04-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873A (zh) 2019-04-01
JP6890264B2 (ja) 2021-06-18
TWI749250B (zh) 2021-12-11
SG11201911783SA (en) 2020-01-30
JPWO2019044306A1 (ja) 2020-05-28
CN111051597B (zh) 2022-01-25
WO2019044306A1 (ja) 2019-03-07
PH12020500362A1 (en) 2021-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2948B (zh) 洗衣机
JP7045609B2 (ja) 洗濯機
CN111051597B (zh) 洗衣机
JP6917547B2 (ja) 洗濯機
JP7122518B2 (ja) 洗濯機
CN111051596B (zh) 洗衣机
JP2019042184A (ja) 洗濯機、および洗濯機の制御方法
CN110770385A (zh) 洗衣机
CN111051595A (zh) 洗衣机
JP2019037356A (ja) 洗剤等を自動投入する洗濯機
JP2019037357A (ja) 液剤自動投入装置を搭載した洗濯機
JP2019107309A (ja) 洗濯機
WO2019039141A1 (ja) 洗濯機
JP2023053284A (ja) 洗濯機
JP6757888B2 (ja) 洗濯機
JP6735450B2 (ja) 洗濯機
JP7038283B2 (ja) 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