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0329B -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0329B
CN111050329B CN201811189281.4A CN201811189281A CN111050329B CN 111050329 B CN111050329 B CN 111050329B CN 201811189281 A CN201811189281 A CN 201811189281A CN 111050329 B CN111050329 B CN 1110503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
emtc
terminal
cell
sib1b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92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0329A (zh
Inventor
曹丽芳
张龙
江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892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0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0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0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所述资源共享方法包括: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所述第二部分供eMTC终端使用,eMTC的SIB1 BR的跳频资源仅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本发明中,当第二通信系统和打开了eMTC功能的第一通信系统采用频谱共享策略时,将SIB1 BR的跳频资源限制在所述第二部分中,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与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的第一部分不重合,从而避免了eMTC的SIB1 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用户越来越多,网络压力越来越大,同时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用户逐渐减少,为了平衡LTE和GSM资源,提升LTE用户体验,同时保障GSM用户的体验,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解决方案,即GSM翻频,留出一部分带宽给LTE,但考虑LTE小区带宽是有限制的,可能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下表1是LTE小区带宽的可选值,中国移动GSM频段有1710-1735(UL)/1805-1830(DL),共25MHz,假设给GSM预留7MHz即可,还剩余18MHz,LTE带宽为15MHz,则会有3MHz带宽的损失。因此,基于该背景引入了GSM/LTE共享频谱方案。
表1 LTE小区带宽的可选值
LTE(MHz) 系统带宽
900/1800 3M/5M/10M/15M/20M
如图1所示,在LTE 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标准带宽配置下,GSM在LTE的频谱范围内共享部分频率资源传输GSM信号(类似Inband NB-IoT(带内窄带物联网)在LTE FDD频段内收发信号),可以有效提升FDD频谱利用效率;该技术主要依赖基站GSM/LTE联合调度实现算法,对终端无感,不需要改造。
万物互联要求更广更深的覆盖能力、更低的功耗、更大规模的连接及更低的成本,而当前网络无法满足该要求,故eMTC(enhancement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增强机器类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eMTC的SIB1BR(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Bandwidth Reduced,小带宽的一类系统信息块)有跳频特性,具体跳频示意图如图2,假设PCI(Physical Cell ID,物理小区标识)=0,在小区带宽为3MHz/5MHz/10MHz时,均有两个窄带可以跳频,当小区带宽为15MHz时,有4个窄带位置可以跳频。跳频位置和带宽、PCI均有关系。
对于GSM/LTE共享频谱方案来说,只要LTE系统中引入eMTC功能,就存在eMTC跳频资源和GSM用户资源碰撞的情况。因此,目前亟需可解决资源碰撞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用于解决目前GSM/LTE共享频谱方案中,若LTE系统中引入eMTC功能,则会存在eMTC跳频资源和GSM用户资源碰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所述第二部分供eMTC终端使用,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仅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
或者,
当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被配置为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eMTC终端共享时,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关闭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仅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仅供所述eMTC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供所述eMTC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带宽为3MHz或5MHz或10MHz。
优选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中的主信息块包括支持eMTC功能的小区特有字段。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系统信息,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
优选的,当关闭了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时,
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可选的跳频窄带中距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最近的窄带;或者,
若所述可选的跳频窄带中有两个窄带与所述中心频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两个窄带距所述中心频点最近,则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其中编号较小的窄带。
优选的,所述通知信息由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之一携带:
系统消息;
同步消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所述第二部分供eMTC终端使用,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仅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
或者,
收发器,用于当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被配置为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eMTC终端共享时,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关闭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仅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仅供所述eMTC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供所述eMTC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带宽为3MHz或5MHz或10MHz。
优选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中的主信息块包括支持eMTC功能的小区特有字段。
优选的,还包括:
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系统信息,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
优选的,当关闭了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时,
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可选的跳频窄带中距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最近的窄带;或者,
若所述可选的跳频窄带中有两个窄带与所述中心频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两个窄带距所述中心频点最近,则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其中编号较小的窄带。
优选的,所述通知信息由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之一携带:
系统消息;
同步消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资源共享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资源共享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系统和打开了eMTC功能的第一通信系统采用频谱共享策略时,通过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并且将SIB1BR的跳频资源限制在所述第二部分中,所述第二部分与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的第一部分不重合,从而避免了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或者,可以通过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以指示关闭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来避免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GSM/LTE共享频谱方案示意图;
图2为eMTC的SIB1BR的跳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资源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划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资源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LTE系统(带宽为10MHz)中的窄带分布示意图;
图7为关闭了eMTC的SIB1BR的跳频时GSM终端和打开了eMTC功能的LTE系统的eMTC终端使用的频谱资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GSM/LTE共享频谱方案中,若LTE系统中引入eMTC功能,就存在的eMTC跳频资源和GSM用户资源碰撞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eMTC用户优先,即当eMTC跳频资源和GSM用户资源碰撞时,GSM不发送数据,减少了GSM用户发送数据的资源,有损GSM用户体验;
第二种:GSM用户优先,即当eMTC跳频资源和GSM用户资源碰撞时,eMTC放弃SIB1BR的跳频,即减少了SIB1BR发送次数,可能影响广播覆盖性能。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资源共享方案。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资源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划分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A配置为第一部分B、第二部分C和第三部分D,其中,所述第一部分B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所述第二部分C供eMTC终端使用,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仅位于所述第二部分C中,也即所述eMTC终端仅可使用所述第二部分C(对应的频谱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打开了eMTC功能,所述第一部分B和第二部分C不重合,所述第三部分D仅供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可以是LTE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可以是GSM系统,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是第一通信系统的基站。另外,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还可以是其他演进型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的通信系统,此处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系统和打开了eMTC功能的第一通信系统采用频谱共享策略时,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并将SIB1BR的跳频资源限制在所述第二部分C中,所述第二部分C与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的第一部分B不重合,从而避免了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资源共享方法。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B仅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B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部分B仅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则可以进一步避免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若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时分复用所述第一部分B,那么可以增加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其他终端的可用资源,并且提高频谱利用率。
另外,所述第二部分C仅供所述eMTC终端使用;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C供所述eMTC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提高频谱利用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其他终端的可用资源,所述第二部分C优选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其他终端和所述eMTC终端共享使用。
本发明的其中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部分C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通过为eMTC终端(用户)单独设置一个小区带宽(即第二部分C),来限制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范围,从而避免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
另外,由于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与小区的PCI、一个系统帧内的slot(时隙)号、一个slot内的symbol(符号)号以及循环前缀的类型相关,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为避免影响CRS的发送,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设置相同的PCI,例如PCI=0。所述CRS的作用包括:(1)可被UE(终端)用于除PMCH(Physical Multicast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和TM(Transmission Mode,传输模式)7/8/9(对应基于非码本的预编码)下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之外的其它任何下行物理信道的信道估计;(2)可被UE用来获取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3)基于CRS的终端测量可用作决定小区选择和切换的基础。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避免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与所述eMTC终端之间的资源碰撞,所述第一部分B和所述第二部分C优选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C的带宽可为3MHz或5MHz或10MHz,具体可根据eMTC终端(用户)数、业务量和负荷情况等适应设置。例如,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A的带宽为10MHz,所述第二部分C的带宽为3MHz。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保证eMTC用户(终端)仅驻留在第二小区而非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中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简称MIB)包括支持eMTC功能的小区特有字段,所述第一小区的系统信息中不包括该字段。
具体的,所述第一小区的MIB为:
Figure BDA0001827049860000081
具体的,所述第二小区的MIB为:
Figure BDA0001827049860000082
Figure BDA0001827049860000091
其中,schedulingInfoSIB1-BR-r13为支持eMTC功能的小区特有字段,据此,eMTC用户(终端)仅可接入第二小区,但其他LTE用户则既可以接入第一小区也可以接入第二小区。
另外,目前市场上还有部分存量(约8000万)的LTE终端会对SIB1BR中的“spare”进行全零校验,全零则认为是LTE小区,可接入,非全零(比如打开eMTC功能,即schedulingInformationSIB1-BR不为0),则认为不是LTE小区,接入失败。因此,若不单独设置第二小区(供eMTC终端接入),则会因LTE小区的MIB中包含有schedulingInfoSIB1-BR-r13,而导致这部分存量终端无法接入打开了eMTC功能的LTE小区。也即,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eMTC终端单独设置了第二小区,使得部分会对SIB1BR中的“spare”进行全零校验的LTE终端能顺利接入LTE小区(第一小区)。
考虑到第一小区的频谱资源丰富,且可以使用第二小区的带宽资源,故希望eMTC终端以外的LTE用户优先接入到第一小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共享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系统信息,在所述第二部分C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
终端是通过读取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实现同步,同时获得PCI等信息。系统信息中的主信息块(MIB)的发送位置为小区带宽的中间6个PRB(physical resourceblock,物理资源块)。考虑到系统信息中的主信息块的发送位置固定,因此可以通过锁定eMTC终端以外的LTE终端的频点优先级来限制LTE终端优先接入第一小区。例如,第一小区频段为1710MHz~1720MHz(UL)和1805MHz~1815MHz(DL),该小区MIB信息发送位置在1715MHz/1810MHz(UL/DL),而第二小区频段为1710MHz~1713MHz(UL)和1805MHz~1808MHz(DL),该小区MIB信息发送位置在1711.5MHz/1806.5MHz(UL/DL),通过锁定1715MHz/1810MHz(UL/DL)优先级更高,可使得LTE终端(除eMTC终端以外的)优先接入第一小区。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资源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当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被配置为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eMTC终端共享时,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关闭eMTC的SIB1BR的跳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系统与打开了eMTC功能的第一通信系统共享频谱时,可以通过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以指示关闭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来避免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可以是LTE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可以是GSM系统;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是第一通信系统的基站。另外,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还可以是其他演进型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的通信系统,此处不做限定。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资源共享方法。
可选的,所述通知信息由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之一携带:
系统消息;
同步消息。
例如,在系统信息的MIB中使用“spare”的1比特指示SIB1BR是否开启跳频功能,命名为SIB1-BR-HoppingConfigCommon-r15或其他名称。原3GPP(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s,第三代伙伴组织计划)协议中的MIB为:
Figure BDA0001827049860000101
修改后的MIB为:
Figure BDA0001827049860000111
其中,SIB1-BR-HoppingConfigCommon-r15为1表示打开跳频功能;SIB1-BR-HoppingConfigCommon-r15为0表示关闭跳频功能。
具体的,当关闭了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时,
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可选的跳频窄带(narrow band,简称NB)中距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最近的窄带;或者,
若所述可选的跳频窄带中有两个窄带与所述中心频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两个窄带距所述中心频点最近,则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其中编号较小的窄带。
例如,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为LTE系统,若LTE的带宽为10MHz,则共有8个NB,根据频率高低顺序排序,如图6所示。其中,NB3和NB4为中间位置需要发送MIB,故SIB1BR的跳频位置会错开NB3和NB4。根据PCI mod(模)6可计算跳频的窄带位置,关闭跳频后发送SIB1BR的窄带位置为距离中心频点较近的窄带,如表2,比如PCI模6等于0,则NB1和NB5中NB5较为接近中心频点;当(两个)跳频窄带距离中心频点位置相同,则选择窄带数(编号)较小的,比如PCI模6等于1,选NB1。
表2关闭跳频后,发送SIB1BR的窄带位置
Figure BDA0001827049860000112
Figure BDA0001827049860000121
由于GSM与LTE共享频谱时,一般会将GSM的频段设置在LTE的两端(如图6所示),因此为了进一步避免GSM终端与eMTC终端的资源碰撞,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将SIB1BR的发送位置设置在靠近LTE频谱资源中靠近中心的位置。其中一种GSM与打开了eMTC功能的LTE共享频谱资源,且关闭了SIB1BR的跳频时,GSM终端所使用的资源和SIB1BR的发送位置如图7所示。其中,A为LTE的全部频谱资源,E为划分给GSM终端使用的频谱资源部分,LTE终端(不包括eMTC终端)与GSM终端可以时分复用E部分。
又例如,可以在PSS或SSS中增加指示SIB1BR跳频开关的字段,该指示字段不限于1比特,也可以是多比特。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通知信息还可以由其他的消息携带或者是其他的信息。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侧设备300包括:
处理器301,用于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所述第二部分供eMTC终端使用,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仅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打开了eMTC功能,所述第一部分B和第二部分C不重合,所述第三部分D仅供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可以是LTE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可以是GSM系统;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是第一通信系统的基站。另外,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还可以是其他演进型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的通信系统,此处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系统和打开了eMTC功能的第一通信系统采用频谱共享策略时,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并将SIB1BR的跳频资源限制在所述第二部分C中,所述第二部分C与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的第一部分B不重合,从而避免了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
具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仅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另外,所述第二部分仅供所述eMTC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供所述eMTC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带宽为3MHz或5MHz或10MHz。
具体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中的主信息块包括支持eMTC功能的小区特有字段。
优选的,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系统信息,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侧设备400包括:
收发器401,用于当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被配置为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eMTC终端共享时,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关闭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系统与打开了eMTC功能的第一通信系统共享频谱时,可以通过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以指示关闭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来避免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可以是LTE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可以是GSM系统;所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是第一通信系统的基站。另外,所述第一通信系统还可以是其他演进型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的通信系统,此处不做限定。
优选的,当关闭了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时,
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可选的跳频窄带中距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最近的窄带;或者,
若所述可选的跳频窄带中有两个窄带与所述中心频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两个窄带距所述中心频点最近,则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其中编号较小的窄带。
可选的,所述通知信息由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之一携带:
系统消息;
同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二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侧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5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所述第二部分供eMTC终端使用,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仅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
或者,
当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被配置为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eMTC终端共享时,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关闭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系统和打开了eMTC功能的第一通信系统采用频谱共享策略时,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并将SIB1BR的跳频资源限制在所述第二部分C中,所述第二部分C与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的第一部分B不重合,从而避免了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或者,可以通过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以指示关闭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来避免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与第二通信系统的用户资源碰撞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仅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仅供所述eMTC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供所述eMTC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带宽为3MHz或5MHz或10MHz。
可选的,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中的主信息块包括支持eMTC功能的小区特有字段。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系统信息,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
可选的,当关闭了所述eMTC的SIB1BR的跳频时,
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可选的跳频窄带中距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最近的窄带;或者,
若所述可选的跳频窄带中有两个窄带与所述中心频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两个窄带距所述中心频点最近,则所述SIB1BR的发送位置为其中编号较小的窄带。
可选的,所述通知信息由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之一携带:
系统消息;
同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任一种资源共享方法中的步骤。详细请参阅以上对应实施例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User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所述第二部分供eMTC终端使用,eMTC的SIB1 BR的跳频资源仅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两端;
或者,
当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被配置为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eMTC终端共享时,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关闭所述eMTC的SIB1 BR的跳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仅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仅供所述eMTC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供所述eMTC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带宽为3MHz或5MHz或10MHz。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中的主信息块包括支持eMTC功能的小区特有字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系统信息,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关闭了所述eMTC的SIB1 BR的跳频时,
所述SIB1 BR的发送位置为可选的跳频窄带中距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最近的窄带;或者,
若所述可选的跳频窄带中有两个窄带与所述中心频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两个窄带距所述中心频点最近,则所述SIB1 BR的发送位置为其中编号较小的窄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信息由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之一携带:
系统消息;
同步消息。
10.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将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配置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所述第二部分供eMTC终端使用,eMTC的SIB1BR的跳频资源仅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两端;
或者,
收发器,用于当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被配置为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eMTC终端共享时,向第一通信系统的终端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关闭所述eMTC的SIB1 BR的跳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仅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一部分供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仅供所述eMTC终端使用;
或者,
所述第二部分供所述eMTC终端和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除所述eMTC终端以外的其他终端使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对应第一小区,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第二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带宽为3MHz或5MHz或10MHz。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中的主信息块包括支持eMTC功能的小区特有字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的系统信息,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频点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的系统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关闭了所述eMTC的SIB1 BR的跳频时,
所述SIB1 BR的发送位置为可选的跳频窄带中距第一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点最近的窄带;或者,
若所述可选的跳频窄带中有两个窄带与所述中心频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两个窄带距所述中心频点最近,则所述SIB1 BR的发送位置为其中编号较小的窄带。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信息由以下消息中的至少之一携带:
系统消息;
同步消息。
19.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共享方法中的步骤。
CN201811189281.4A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Active CN111050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9281.4A CN111050329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9281.4A CN111050329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329A CN111050329A (zh) 2020-04-21
CN111050329B true CN111050329B (zh) 2023-05-09

Family

ID=7022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9281.4A Active CN111050329B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032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498A (zh) * 2012-04-20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频谱共享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8758B (zh) * 2011-01-28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sm系统和lte系统共享频谱的方法及其系统
US10687337B2 (en) * 2014-05-28 2020-06-16 Convida Wireless, Llc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LTE communication within unused GSM channel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498A (zh) * 2012-04-20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动态频谱共享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329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10822B1 (ko)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랜덤 액세스 응답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US1106445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chip and system
US11178629B2 (en)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892795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4826512B (zh) 一种dmrs绑定窗口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26496B (zh) 非授权频段上ssb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66983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172414B2 (en) Coordinated cell determin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IL270497B2 (en)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design in 5g radio
CN114765518A (zh) 资源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35087B (zh)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30116565A1 (en) Bwp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3874657A1 (en) Utilizing nr guard band for efficient deployment of lte-m in coexistence with nr
CN111050329B (zh)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US1185653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4339615B (zh) Bwp的配置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415805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11417196B (zh) 基于预调度的传输配置方法、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0999397B (zh) 一种设备发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056777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
US20220272613A1 (e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400080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crambling code resource,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5604854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7793696A (zh) 多终端聚合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915438A (zh) 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