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5933A - 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5933A
CN111045933A CN201911183986.XA CN201911183986A CN111045933A CN 111045933 A CN111045933 A CN 111045933A CN 201911183986 A CN201911183986 A CN 201911183986A CN 111045933 A CN111045933 A CN 111045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est case
regression
targe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39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5933B (zh
Inventor
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tellifus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39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5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5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5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5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5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76Test management for coverage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测试用例信息包括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和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根据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获取各测试用例,并根据各测试用例和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获取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基于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并继续执行根据各测试用例和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的步骤以及后续步骤,直至各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

Description

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芯片开发阶段,功能验证是保证芯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芯片验证活动的后期,往往需通过回归测试来对芯片进行功能验证,而在对芯片进行回归测试时,一般需要根据测试用例对应的回归策略来进行回归测试。
目前的回归测试中,测试用例对应的回归策略一般是由验证工程师根据经验确定的,而验证工程师根据经验确定的回归策略往往并不能最快的达成测试目标,因此需要对验证工程师所确定的回归策略进行多次调整,即需要通过人工方法对验证工程师所确定的回归策略进行多次的测试验证,并通过人工对每一次的验证结果进行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来调整测试用例的回归策略。
在现今大规模以及超大规模的芯片验证中,这种根据人工方法确定回归策略的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回归策略的确定效率,使得回归测试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可以解决现有的回归策略确定中需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及确定效率较低而造成回归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包括:
获取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所述测试用例信息包括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
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并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
基于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并继续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的步骤以及后续步骤,直至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归策略更新装置,包括:
用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所述测试用例信息包括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
测试覆盖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并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
回归策略更新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并继续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的步骤以及后续步骤,直至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后,可首先根据测试用例信息中的用例标识获取各测试用例,并可根据各测试用例和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获取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随后可基于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并继续执行根据各测试用例和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直至各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回归测试的自动执行来获取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并可通过分析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来自动更新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回归策略,以实现回归策略的快速更新优化,不仅可降低目标回归策略确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可提高目标回归策略的确定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回归测试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在一个应用场景下更新执行次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在一个应用场景下更新执行优先级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下更新执行优先级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归策略更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和所述目标回归策略均是指各测试用例所对应的回归策略,例如可以包括各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执行优先级和锁定标识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其中,所述执行次数是指在回归测试中测试用例被执行的次数,例如,在某一回归测试中,测试用例A对应的执行次数为3时,则表明在该次的回归测试中测试用例A将被连续执行3次。所述执行优先级可用于确定回归测试中各测试用例所对应的执行顺序,即在回归测试中,所述执行优先级越高的测试用例将越先被执行,而所述执行优先级越低的测试用例将越后被执行。所述锁定标识可以用于表征测试用例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其中,当某一测试用例处于锁定状态时,该测试用例对应的回归策略等测试用例信息将被锁定,使得后续在进行回归策略的更新时,将不对该测试用例对应的回归策略等测试用例信息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用例与功能点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例如测试用例A可与功能点A对应,测试用例B可与功能点B对应,测试用例C可与功能点C对应,测试用例D可与功能点D对应,等等。另外,各所述测试用例可以采用随机方式产生激励,即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参数的取值可以通过随机方式产生,以通过测试参数值的随机性来提高测试用例的验证能力,从而确保回归测试的有效性。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集成有基于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automation,EDA)技术构建的EDA装置。其中,所述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所述测试用例信息包括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对某一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时,例如,所述测试对象可以是芯片的软件系统或者软件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等,所述用户可以向所述终端设备输入所述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在此,所输入的测试用例信息中可以包括所选取的用于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的测试用例所对应的用例标识和各所述测试用例所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其中,所述用例标识可以为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名称和/或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编号等,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执行优先级和/或锁定标识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所述用户可以通过列表文本上传的方式来向所述终端设备输入所述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即所述用户可以事先根据自身需要构建所述测试用例信息对应的列表文本,例如所述用户可以事先根据自身需要构建如下表1所示的列表文本,并可将下表1所示的列表文本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则可以通过对所接收到的列表文本进行解析来获取所述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终端设备中直接进行测试用例信息的填写来向所述终端设备输入所述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即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界面来配置所述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
表1
用例编号 用例名称 参数 执行次数 执行优先级 锁定标识
001 A a 3 3 0
002 B b 1 4 0
003 C c1、c2 2 1 0
004 D d 1 2 0
005 E e 2 2 1
…… …… …… …… …… ……
S102、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并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设备或者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的云端服务器中可以存储有与所述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库,因此,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取所述用户输入的各所述用例标识后,则可以根据各所述用例标识从所述测试用例库中获取各测试用例,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各用例编号从所述测试用例库中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各用例名称从所述测试用例库中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
应理解,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后,则可以将各所述测试用例提交至所述EDA装置,并可以指示所述EDA装置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仿真测试,即可以指示所述EDA装置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回归测试,得到回归测试的测试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因所述EDA装置中执行同时回归测试的测试用例一般具有数量限制,因此,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后,可首先确定所述EDA装置可同时执行的用例数量,然后可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顺序选取所述用例数量的测试用例提交至所述EDA装置,并可指示所述EDA装置根据所选取的各测试用例和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回归测试,从而得到当前回归测试的测试结果。在此,当前未被所述EDA装置执行的测试用例将被放入所述终端设备中的待回归队列,以等待提交至所述EDA装置中执行回归测试,即待前述提交的测试用例完成回归测试的执行后,可以从所述待回归队列中选取所述用例数量的测试用例,并提交所述EDA装置中执行回归测试。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所述测试结果可以包括测试对象的对象名称(Module name)、仿真测试的起止时间(start time/finish time)、整体执行时间(Delta time)、测试用例的个数、功能覆盖率(Func)、条件覆盖率(cond)、翻转覆盖率(tgl)、状态机覆盖率(fsm)和行覆盖率(line),等等,同时,所述测试结果还可以包括与各所述测试用例相关的具体信息,例如,还可以包括每条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名称(testcase)、种子号(seed)、执行时间(running time)、仿真时间(simulation time)、仿真结果(status)以及仿真出错时所对应的出错原因(reason),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功能覆盖率可以包括当前执行的所有测试用例所对应的整体功能覆盖率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分别对应的第一功能覆盖率。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试覆盖率则是指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功能覆盖率。因此,在得到回归测试过程中的某一测试结果后,所述终端设备即可分析所述测试结果,以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例如,可通过分析测试结果,以获取测试用例A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A、测试用例B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B以及测试用例C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C,等等。
S103、基于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并继续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的步骤以及后续步骤,直至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中可以预设有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覆盖率,所述目标覆盖率是指在利用所述测试用例对所述测试对象进行对应功能点测试时,所应达到的期望覆盖目标。其中,所述目标覆盖率可以为100%,也可以为用户设置的其他值。因此,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后,可以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目标覆盖率来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例如,可以根据测试用例A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A和目标覆盖率A’更新测试用例A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可以根据测试用例B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B和目标覆盖率B’更新测试用例B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可以根据测试用例C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C和目标覆盖率C’更新测试用例C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等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所述终端设备可首先确定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目标覆盖率之间的第一差值,然后可获取所述第一差值中大于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阈值的第一目标差值,并可更新所获取的第一目标差值对应的测试用例的初始回归策略。在此,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置,例如所述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百分比数值,以仅对第一差值大于对应的第一阈值的测试用例进行回归策略的更新,可以在确保回归测试有效性的基础上,减少回归策略的更新数量,从而提高目标回归策略的确定效率,以提高回归测试的测试效率。
例如,在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预设阈值均设置为0的应用场景中,当确定出测试用例A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A和目标覆盖率A’之间的第一差值为10%、测试用例B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B和目标覆盖率B’之间的第一差值为23%、测试用例C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C和目标覆盖率C’之间的第一差值为0时,此时,所述终端设备则可分别更新测试用例A和测试用例B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
如图2所示,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
S201、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预设的目标覆盖率之间的第一差值;
S202、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一差值大于对应的第一阈值的第一目标测试用例;
S203、根据预设的次数步长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
对于S201至S203,因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测试参数的取值均可通过随机方式产生,而当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次数不足时,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取值也可能较少,从而造成测试覆盖点不够而影响所述测试用例的验证能力,使得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较低。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来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的执行次数,以通过增加执行次数来提高各所述测试用例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使得回归测试可较快达成测试目标,从而提高回归测试的测试效率。
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之后,可首先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目标覆盖率之间的第一差值,以根据第一差值是否大于对应的第一阈值来确定需要进行初始回归策略更新的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并可根据预设的次数步长来对需要更新的第一目标测试用例进行执行次数的更新。
在此,所述预设的次数步长可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的测试用例信息确定,即所述用户在向所述终端设备输入测试用例信息时,还可以在所述测试用例信息中为各所述测试用例配置对应的次数步长,例如在所述用户通过列表文本上传的方式向所述终端设备输入所述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时,所述用户可在前述表1所述的列表文本的基础上增加对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次数步长的配置,以得到如下表2所示的列表文本,并可将下表2所示的列表文本上传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则可以通过对所接收到的列表文本进行解析来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次数步长。
表2
用例编号 用例名称 参数 次数步长 执行次数 执行优先级 锁定标识
001 A a 1 3 3 0
002 B b 2 1 4 0
003 C c1、c2 1 2 1 0
004 D d 1 1 2 0
005 E e 2 2 2 1
…… …… …… …… …… …… ……
应理解,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直接根据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对应的目标覆盖率之间的差值自行进行次数步长的确定,其中,差值越大,则该第一测试覆盖率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次数步长越大;差值越小,则该第一测试覆盖率对应的测试用例的次数步长也越小。在此,所述终端设备可通过对历史回归测试的测试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以确定差值与次数步长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可根据该对应关系来进行次数步长的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次数步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出的第一目标测试用例为上表2所示的测试用例A、测试用D和测试用例E时,所述终端设备则可根据测试用例A对应的次数步长1来更新测试用例A对应的执行次数、可根据测试用例D对应的次数步长1来更新测试用例D对应的执行次数以及根据测试用例E对应的次数步长2来更新测试用例E对应的执行次数,即可将测试用例A对应的执行次数由3次增加至4次、可将测试用例D对应的执行次数由1次增加至2次以及可将测试用例E对应的执行次数由2次增加至4次,因此,在下一次对测试用例A、测试用D和测试用例E进行回归测试时,可对测试用例A执行4次、对测试用例D执行2次以及对测试用例E执行4次。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的次数步长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可以包括:
步骤a、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
步骤b、若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则根据预设的次数步长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为处于未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对于上述步骤a和步骤b,用户可以事先对那些只能由用户设定回归策略的测试用例进行锁定,并可以将其锁定标识设置为处于锁定状态的第二预设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在进行回归策略的更新时,则可对锁定标识为第二预设标识的测试用例不进行更新,以确保回归测试满足用户需求。因此,所述终端设备在确定出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后,可首先获取各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若某一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为第二预设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则可不对该第一目标测试用例进行执行次数的更新;若某一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为处于未锁定状态的第一预设标识,所述终端设备则可根据该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次数步长来更新该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在此,如上表1和表2所示,所述第一预设标识可以设置为0,所述第二预测标识可以设置为1。应理解,所述测试用例信息中未被设定锁定标识的测试用例,所述终端设备可将其锁定标识默认为第一预设标识,即默认为未处于锁定状态的测试用例,可进行后续执行次数等回归策略的更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初始回归策略还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如图3所示,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
S301、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预设的目标覆盖率之间的第一差值;
S302、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一差值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一目标测试用例;
S303、根据预设的次数步长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
上述S301、S302和S303分别与前述所述的S201、S202和S203的内容相似,基本原理相同,为简明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S304、获取各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二测试覆盖率;
S305、确定各所述第二测试覆盖率与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之间的第二差值;
S306、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中第二差值小于对应的第二阈值的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并更新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对于上述S304至S306,所述终端设备在完成各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的更新后,可首先将当前执行回归测试的测试用例(包括执行次数更新后的各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放入所述待回归队列中,然后可根据执行优先级从所述待回归队列中重新选取所述用例数量的测试用例提交至所述EDA装置,并可以继续指示所述EDA装置根据所选取的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回归策略进行回归测试,以获取该次回归测试所对应的回归测试结果。当该次回归测试的测试用例包括前述的第一目标测试用例时,所述终端设备则可根据该回归测试对应的回归测试结果获取该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二测试覆盖率,并确定该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二测试覆盖率与第一测试覆盖率之间的第二差值,以根据第二差值是否小于对应的第二阈值来判断增加执行次数后的该第一目标测试用例的测试覆盖率是否得到提高,若未得到提高,则可认为该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已达到最佳的测试覆盖率,此时即可以降低该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如可将该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降低至执行优先级所具有的最小值,以便先对其他未达最佳测试覆盖率的测试用例先进行回归测试,从而快速确定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二阈值设置为0、5%、10%或者其他百分比值。
可选地,所述更新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可以包括:
步骤c、获取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
步骤d、若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则更新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为处于未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上述步骤c和步骤d与前述所述的步骤a和步骤b的原理基本相同,即在进行执行优先级的更新时,所述终端设备可对用户事先进行锁定的测试用例不进行更新,即所述终端设备仅对锁定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的第二目标测试用例进行执行优先级的更新,而对锁定标识为第二预设标识的第二目标测试用例不进行执行优先级的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
相应地,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中第二差值小于对应的第二阈值的第二目标测试用例之后,可以包括:
步骤e、获取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中锁定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的第三目标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为处于未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步骤f、将所述第三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由所述第一预设标识更新为第二预设标识,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为处于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对于上述步骤e和步骤f,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自行根据回归测试的测试情况对测试用例进行锁定,如可对执行次数的更新未带来测试覆盖率提高的测试用例进行锁定,避免后续更新中对其进行无用的执行次数增加,以减少回归测试中测试用例的整体数量,提高回归策略更新的更新效率,从而提高回归测试的测试效率。
具体地,所述终端设备在获取到执行次数更新后的第一目标测试用例中第二差值小于对应的第二阈值的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后,可在降低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的同时,将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的锁定标识由第一预设标识更新为第二预设标识,以对执行次数的更新未带来测试覆盖率提高的第二目标测试用例进行锁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如图4所示,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
S401、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预设的目标覆盖率之间的第三差值;
应理解,S401与前述所述的S301的内容相似,基本原理基本相同,为简明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S402、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三阈值的第四目标测试用例以及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三差值小于对应的第三阈值的第五目标测试用例;
S403、确定所述第四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中的最小执行优先级;
S404、根据所述最小执行优先级更新所述第五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对于步骤S402至步骤S404,可以理解的是,当某一测试用例的第一测试覆盖率满足回归测试中的覆盖率要求时,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降低该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以便先对其他未满足覆盖率要求的测试用例先进行回归测试,从而可快速确定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以提高回归测试的测试效率。在此,为确保未满足覆盖率要求的测试用例优先执行,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首先获取未满足覆盖率要求的测试用例(即上述所述的第四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并获取未满足覆盖率要求的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中的最小执行优先级,以根据最小执行优先级来更新满足覆盖率要求的测试用例(即上述所述的第五目标测试用例)的执行优先级,例如可将所述第五目标测试用例的执行优先级降低至小于所述最小执行优先级,以确保所有的第四目标测试用例先于第五目标测试用例被执行。
应理解,所述第三阈值可与前述所述的第二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且所述第三阈值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三阈值设置为0、5%、10%或者其他百分比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回归策略的更新过程是一个迭代更新的过程,其中,迭代更新的终止条件可以为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在此,所述终端设备可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来确定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具体地,当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均为处于锁定状态对应的第二预设标识时,所述终端设备即可确定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应理解,迭代更新也可以根据用户的终止指令停止,即在回归策略的迭代更新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终止指令,所述终端设备则可根据所述终止指令停止回归策略的迭代更新,并可以将停止迭代时各所述测试用例所对应的回归策略确定为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在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后,所述终端设备则可指示所述EDA装置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以获取所述测试对象所对应的回归测试结果,并可将所述回归测试结果以文本和/或曲线图的方式呈现在所述终端设备中,从而方便用户了解所述测试对象的回归测试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后,可首先根据测试用例信息中的用例标识获取各测试用例,并可根据各测试用例和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获取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随后可基于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并继续执行根据各测试用例和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直至各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回归测试的自动执行来获取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并可通过分析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来自动更新各测试用例对应的回归策略,以实现回归策略的快速更新优化,不仅可降低目标回归策略确定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可提高目标回归策略的确定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回归测试的测试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归策略更新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5,所述回归策略更新装置,可以包括:
用例信息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所述测试用例信息包括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
测试覆盖率获取模块502,用于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并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
回归策略更新模块503,用于基于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并继续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的步骤以及后续步骤,直至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
相应地,所述回归策略更新模块503,可以包括:
第一差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预设的目标覆盖率之间的第一差值;
第一目标测试用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一差值大于对应的第一阈值的第一目标测试用例;
执行次数更新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次数步长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相应地,所述回归策略更新模块503,还可以包括:
第二测试覆盖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二测试覆盖率;
第二差值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所述第二测试覆盖率与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之间的第二差值;
第一执行优先级更新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中第二差值小于对应的第二阈值的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并更新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第一执行优先级更新单元,可以包括:
锁定标识获取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
执行优先级更新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则更新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为处于未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
相应地,所述回归策略更新模块503,还可以包括:
第三目标测试用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中锁定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的第三目标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为处于未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锁定标识更新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由所述第一预设标识更新为第二预设标识,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为处于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相应地,所述回归策略更新模块503,还可以包括:
第三差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预设的目标覆盖率之间的第三差值;
第四目标测试用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三阈值的第四目标测试用例以及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三差值小于对应的第三阈值的第五目标测试用例;
最小执行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四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中的最小执行优先级;
第二执行优先级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小执行优先级更新所述第五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回归策略更新模块503,还可以包括:
目标回归策略确定单元,用于当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均为第二预设标识时,确定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为处于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图6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6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终端设备6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6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所述测试用例信息包括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
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并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
基于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并继续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的步骤以及后续步骤,直至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
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包括:
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预设的目标覆盖率之间的第一差值;
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一差值大于对应的第一阈值的第一目标测试用例;
根据预设的次数步长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在所述根据预设的次数步长更新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次数之后,包括:
获取各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二测试覆盖率;
确定各所述第二测试覆盖率与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之间的第二差值;
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中第二差值小于对应的第二阈值的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并更新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
若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则更新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为处于未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
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目标测试用例中第二差值大于对应的第二阈值的第二目标测试用例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目标测试用例中锁定标识为第一预设标识的第三目标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标识为处于未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将所述第三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由所述第一预设标识更新为第二预设标识,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为处于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回归策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包括:
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与预设的目标覆盖率之间的第三差值;
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三差值大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三阈值的第四目标测试用例以及确定所述测试用例中第三差值小于对应的第三阈值的第五目标测试用例;
确定所述第四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中的最小执行优先级;
根据所述最小执行优先级更新所述第五目标测试用例对应的执行优先级。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至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包括:
当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锁定标识均为第二预设标识时,确定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所述第二预设标识为处于锁定状态所对应的标识。
8.一种回归策略更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例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用例信息,所述测试用例信息包括各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
测试覆盖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用例标识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并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获取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
回归策略更新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测试覆盖率和预设的目标覆盖率更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并继续执行所述根据各所述测试用例和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初始回归策略对所述测试对象执行回归测试的步骤以及后续步骤,直至各所述初始回归策略满足预设条件,以得到各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目标回归策略。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回归策略更新方法。
CN201911183986.XA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1045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3986.XA CN111045933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3986.XA CN111045933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5933A true CN111045933A (zh) 2020-04-21
CN111045933B CN111045933B (zh) 2023-05-12

Family

ID=7023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3986.XA Active CN111045933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593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8053A (zh) * 2021-07-02 2021-10-01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743040A (zh) * 2021-09-06 2021-12-03 海宁奕斯伟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18069A (zh) * 2021-11-16 2022-03-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回归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87048A (zh) * 2022-12-07 2023-01-10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回归测试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83191A (zh) * 2022-11-28 2023-04-18 海光集成电路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测试点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245057A (zh) * 2022-09-26 2023-06-09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时序型覆盖数据库的有效执行区域确定系统
CN116244169A (zh) * 2022-09-26 2023-06-09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时序型覆盖数据库的回归测试系统
CN117436380A (zh) * 2023-12-21 2024-01-23 芯耀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归验证方法及装置
WO2024040934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用例集的演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集群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0534A (zh) * 2015-10-10 2016-01-20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用于超大规模芯片验证的回归测试用例维护方法及系统
US20160162392A1 (en) * 2014-12-09 2016-06-09 Ziheng Hu Adaptive Framework Automatically Prioritizing Software Test Cases
CN108694123A (zh) * 2018-05-14 2018-10-2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归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947649A (zh) * 2019-03-20 2019-06-2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回归测试用例的排序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62392A1 (en) * 2014-12-09 2016-06-09 Ziheng Hu Adaptive Framework Automatically Prioritizing Software Test Cases
CN105260534A (zh) * 2015-10-10 2016-01-20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用于超大规模芯片验证的回归测试用例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08694123A (zh) * 2018-05-14 2018-10-23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归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947649A (zh) * 2019-03-20 2019-06-2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回归测试用例的排序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8053A (zh) * 2021-07-02 2021-10-01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468053B (zh) * 2021-07-02 2022-11-1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743040A (zh) * 2021-09-06 2021-12-03 海宁奕斯伟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43040B (zh) * 2021-09-06 2024-03-08 海宁奕斯伟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18069A (zh) * 2021-11-16 2022-03-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回归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18069B (zh) * 2021-11-16 2022-09-2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回归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69672B1 (en) 2021-11-16 2023-06-06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Regression test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4040934A1 (zh) * 2022-08-22 2024-02-29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测试用例集的演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集群及存储介质
CN116245057A (zh) * 2022-09-26 2023-06-09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时序型覆盖数据库的有效执行区域确定系统
CN116244169A (zh) * 2022-09-26 2023-06-09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时序型覆盖数据库的回归测试系统
CN116244169B (zh) * 2022-09-26 2023-10-27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时序型覆盖数据库的回归测试系统
CN116245057B (zh) * 2022-09-26 2023-12-19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时序型覆盖数据库的有效执行区域确定系统
CN115983191A (zh) * 2022-11-28 2023-04-18 海光集成电路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测试点验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587048A (zh) * 2022-12-07 2023-01-10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回归测试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36380A (zh) * 2023-12-21 2024-01-23 芯耀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归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7436380B (zh) * 2023-12-21 2024-05-03 芯耀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回归验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5933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5933A (zh) 一种回归策略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885452B (zh) 性能监控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462760B (zh) 电子装置、集群访问域名自动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7832062B (zh) 一种程序更新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388509B (zh)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0830234A (zh) 一种用户流量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634989B (zh) 一种hive任务执行引擎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13807046A (zh) 一种测试激励优化回归验证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1078579A (zh) 一种Monkey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569038B (zh) 随机验证参数设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34598B (zh) 一种批量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95847A1 (zh) 系统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85588A (zh) 芯片的形式验证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33246B (zh) 一种ABtest实验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US840717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duct for SAT solving using templates clauses
CN112947907A (zh) 一种创建代码分支的方法
CN111310929A (zh) 面向量子计算的数据交互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3051149A (zh) 一种用例参数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3709099B (zh) 混合云防火墙规则下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352234B2 (en) Model generation based on a constraint and an initial model
CN114840238A (zh) 软件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88339B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78449B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147379B (zh) 基于数据锁的信息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8288135B (zh) 系统兼容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