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4817A - 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4817A
CN111034817A CN201911375327.6A CN201911375327A CN111034817A CN 111034817 A CN111034817 A CN 111034817A CN 201911375327 A CN201911375327 A CN 201911375327A CN 111034817 A CN111034817 A CN 111034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green
module
time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53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怀胜
段学俊
周建勇
林五忠
周益俊
李大强
龚瑞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Baisha Meteorite Pit Tea Co Ltd
Hainan Baisha Far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Baisha Meteorite Pit Tea Co Ltd
Hainan Baisha Farm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Baisha Meteorite Pit Tea Co Ltd, Hainan Baisha Farm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Baisha Meteorite Pit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53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48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4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48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将采摘的一芽二叶茶叶,借助包括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杀青模块、摊凉模块、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发酵模块、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第三烘干模块、第四烘干模块和炒干模块的红绿茶生产线同时用于加工红茶和绿茶,通过工艺步骤:储青→晾青摇青→杀青→摊凉→初揉及解块→初烘→复揉和解块→复烘→炒干,实现绿茶的生产,同时,借助萎凋→晾青摇青→揉捻→解块→发酵→初烘→复烘,实现红茶的生产,生产出来的绿茶、红茶色泽鲜亮,滋味醇甘,茶香四溢且茶形优美。此外,本发明按照茶叶加工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加工设备,自动化、机械化效率高,且人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的日常饮品,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大有好处。目前的茶类主要有红茶、绿茶、黑茶等六大茶类。现行的制茶工艺一般只能生产一种茶类,例如绿茶工艺仅能加工制作名优绿茶或大宗绿茶,不能生产其它品种的茶叶,红茶工艺仅能加工制作红茶,不能生产其它品种的茶叶。极少能有生产线可同时把红茶和绿茶工艺集成,并同时保证生产出来的红茶和绿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同时集成红茶和绿茶工艺,并提升茶叶品质,使其口感甘冽,香味浓郁,产品茶形优美。
本发明的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通过红绿茶生产线同时用于加工红茶和绿茶,所述红绿茶生产线包括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杀青模块、摊凉模块、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发酵模块、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第三烘干模块、第四烘干模块和炒干模块,所述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和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为红茶、绿茶加工制作的共用设备,所述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根据茶叶种类及生产工艺确定摇青时间、次数及晾青时间,其中:
所述绿茶的生产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一芽二叶的茶叶通过储青萎凋二用模块,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70%-72%,所述储青萎凋二用模块包括储青萎凋二用主机、第一鼓风机和第一出料机构,其中,鼓风强度为30-100%,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
S200、将储青后的茶叶送入晾青摇青循环设备,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68%-70%,所述晾青摇青循环设备包括晾青主机、第二鼓风机、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一上料输送机和摇青主机,其中,鼓风根据需要冷热风自由切换,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晾青时间为45-450min,上料速度为1.2-6m/min;摇青程度由轻到重,摇青转速为6-28r/min,摇青主机中滚筒倾角±3°可调,滚筒倾角和摇青转速共同控制摇青时间在3-10min;
S300、将晾青摇青后的茶叶送入杀青模块进行杀青,所述杀青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料输送机、计量秤、第一匀叶机、第二进料机构和杀青主机,其中,杀青主机的设定流量为20-300kg/h,杀青主机的滚筒转速为8-28r/min,滚筒温度为0-400℃,匀叶速度为1.1-7.5m/min,计量秤的设定重量为0-6kg;
S400、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摊凉模块进行摊凉,使茶叶中茶梗和叶片之间的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所述摊凉模块包括摊凉主机、第三进料机构和第二匀叶机,其中,摊凉时间为20-100min,匀叶速度为1.5-5m/min,匀叶工作时间为10-600s,匀叶间歇时间为5-600s;
S500、将摊凉后的茶叶送入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进行初次揉捻和解块,所述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包括第一计量匀叶机、分料小车、揉捻主机、出料振动槽和解块机,其中,初次揉捻转速为10-54r/min,揉捻压力为0-80KPa,每桶进料时间为0-60s,每桶出料时间为10-300s,每桶揉捻时间为0-99min,每桶揉捻重量为0-60kg;
S600、将初揉解块后的茶叶送入第一烘干模块进行初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45%~50%,所述第一烘干模块包括烘干主机、第三上料输送机和第三鼓风机,其中,烘干时间为12-30min,烘干温度为120-160℃,上料斜输速度为0.6-3m/min,鼓风强度为50-100%;
S700、将初烘后的茶叶送至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进行再次揉捻和解块,其揉捻转速、揉捻压力、每桶进料时间、每桶出料时间、每桶揉捻时间和每桶揉捻重量均与初次揉捻时的数值相同;
S800、将再次揉捻和解块后的茶叶送入第二烘干模块进行复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18%~20%,其中,烘干时间为16-80min,烘干温度为80-120℃,上料斜输速度为0.6-3m/min,鼓风强度为50-100%;
S900、将复烘后的茶叶送入炒干模块,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5%-8%,所述炒干模块包括第二计量匀叶机和炒干主机,其中,单次滚炒重量为0-60kg,炒干主机滚筒的预热温度为0-300℃,预热转速为10-30r/min,炒干主机滚筒反转出料时间为30-300S,出料转速为5-15r/min,炒干时间为0-99min,炒干温度为0-300℃,炒干转速为10-23r/min;
所述红茶的生产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一芽二叶的茶叶通过储青萎凋二用模块,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64%-66%,其中,鼓风强度为30-100%,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
S200’、将通过储青后的茶叶送入晾青摇青循环设备,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58%-62%,其中,鼓风根据需要冷热风自由切换,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萎凋时间为45-450min,上料速度为1.2-6m/min;摇青程度由轻到重,摇青转速为6-28r/min,摇青主机中滚筒倾角±3°可调,滚筒倾角和摇青转速共同控制摇青时间在3-10min;
S300’、将晾青摇青后的茶叶送入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进行揉捻和解块,其中,揉捻转速为10-54r/min,揉捻压力为0-85KPa,每桶进料揉捻时间为0-60s,每桶出料时间为10-300s,每桶揉捻时间为0-99min,每桶揉捻重量为0-60kg,结块后直径大于2Cm的成团茶叶不大于1%,解块时间为5min;
S400’、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模块进行发酵,所述发酵模块包括发酵主机、发酵房、抽风机、温湿控制装置和第四上料输送机,其中,上料斜输速度为1.2-6m/min,控制发酵房内的温度为15-50℃,湿度为20-100%,发酵时间为60-600min,抽风机换气工作时间为1-60min,抽风机换气间隔时间为1-60min;
S500’、将发酵后的茶叶送入第三烘干模块进行初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25%~30%,所述第三烘干模块的结构与第一烘干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其烘干时间、烘干温度、上料斜输速度和鼓风强度与第一烘干模块的设置参数相同;
S600’,将初烘后的茶叶再次送入第四烘干模块进行复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5%-8%,所述第四烘干模块的结构与第二烘干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其烘干时间、烘干温度、上料斜输速度、鼓风强度与第二烘干模块时的设置参数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鼓风模块工作达到设定时间后等待设定间歇时间再次工作,如此循环,其中,鼓风间歇时进行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85%,鼓风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50min,鼓风间歇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
和/或,步骤S200和步骤S200’中第二鼓风模块工作达到设定时间后等待设定间歇时间再次工作,如此循环,其中,鼓风初始设定为常温模式吹冷风,鼓风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25min,鼓风间歇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晾青时间的初始值为120min,上料速度的初始值为3.6m/min,摇青转速的初始值为6r/min;
和/或,步骤S300中杀青模块设定流量的初始值为100kg/h,滚筒转速初始值设定为23r/min,滚筒前段温度的初始值为320℃,滚筒后段温度的初始值为300℃,匀叶速度的初始值为4.3m/min,计量秤设定重量的初始值为2.5kg;
和/或,步骤S400中摊凉时间的初始值为30min,匀叶速度的初始值为3.3m/min,匀叶工作时间的初始值设定为15s,匀叶间歇时间的初始值设定为5s;
和/或,步骤S500、步骤S700及步骤S300’中揉捻转速的初始值为40r/min,每桶进料时间的初始值为30s,每桶出料时间的初始值为90s,每桶揉捻重量的初始值为30kg,其中,每桶揉捻时间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时间依次为:5s、15s、5s、20s和3s,揉捻压力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压力依次为:25KPa、42KPa、30KPa、55KPa和35KPa;
和/或,步骤S600和步骤S500’中烘干时间的初始值为16min,烘干温度的初始值为130℃,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1m/min,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65%;
和/或,步骤S800和S600’中烘干时间的初始值为16min,烘干温度的初始值为110℃,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1m/min,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65%;
和/或,步骤S900中滚炒重量的初始值为35kg,炒干滚筒预热温度的初始值为150℃,预热转速的初始值为15r/min,炒干滚筒反转出料时间的初始值为120S,出料转速的初始值为6r/min,其中,炒干时间分两步设置不同的炒干时间依次为25min和5min,炒干温度分两步设置不同的炒干温度依次为为160℃和175℃,炒干转速分两步设置不同的炒干转速依次为为21r/min和23r/min;
和/或,步骤S400’中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2.5r/min,发酵房温度的初始值为30℃,发酵时间的初始值为240min,抽风机换气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抽风机换气间隔时间的初始值为3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0具体表现为:
S1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储青萎凋二用模块;
S102、在等待储青萎凋二用模块启动的过程中,通过按压一次辅料按钮启动储青萎凋二用主机;
S103、通过传感检测装置检测到茶叶铺满储青萎凋二用主机,则进入储青或萎凋模式,此时,若连按3次铺料按钮,则返回步骤S102;若按出料按钮,则进入步骤S104;
S104、等待晾青摇青循环设备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进入步骤S105;反之则继续等待;
S105、第一出料机构启动,此时,若进料信号中断则返回步骤S104;反之,则进入步骤S106;
S106、判断第一出料机构处是否有光电传感信号,若是,则第一输送带待启动;反之,则第一输送带启动;
所述步骤S100’与步骤S100的具体表现的步骤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0具体表现为:
S2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晾青摇青循环设备;
S202、在等待晾青摇青循环设备启动的过程中,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储青萎凋二用模块的出料信号,第一进料机构启动;
S203、第一上料输送机上斜输满料,则第一上料输送机启动;
S204、茶叶铺满多层结构的晾青主机;
S205、每层设置的第二鼓风机均启动,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晾青主机的每层持续5s有光电传感信号,则判定晾青主机每层结构均有料,上料停止;
S206、判断上料过程是否需要循环,若是则进入步骤S207;反之,则进入步骤S208;
S207、等待循环间歇时间,设定时间到后,返回步骤S203;
S208、等待杀青模块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晾青出料;反之则继续等待;
所述步骤200’具体分为八步,其前七步与所述步骤S200具体表现的步骤S201至S207均相同,步骤200’中最后一步具体为:等待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晾青出料;反之则继续等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0具体表现为:
S3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杀青模块,滚筒预热;
S302、当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减去10℃时,杀青主机开始杀青,即茶叶计量启动、杀青进出料启动,热风及排湿启动;
S303、计量当前重量是否大于设定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304,若否,则第二上料输送机启动,计量秤上料;
S304、通过光电检测判断第一匀叶机内是否有茶叶,若是,则持续等待,反之则计量秤出料启动;
S305、10s后,计量秤出料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0具体表现为:
S4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第三进料机构;
S402、判断摊凉模块的出料机构处是否有光电传感信号,若是,则进入步骤S403;反之,则第二输送带启动;
S403、等待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揉捻主机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进入步骤S404;反之则继续等待;
S404、摊凉主机和摊凉模块的出料机构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00具体表现为:
S5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揉捻主机,该揉捻主机初始化归位,即揉捻主机压盖上升、出茶门关闭,揉桶运行至下料处;
S502、通过传感检测装置进行限位检测确保压盖和揉桶位于指定位置,且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第一计量匀叶机进料;
S503、若该第一计量匀叶机进料的计量重量大于设定值,则计量出料;
S504、若该第一计量匀叶机出料后的计量重量小于1kg,则计量出料电动作延时30s;
S505、计量出料停止,揉桶运行,压盖运行至第一步预设位置;
S506、到达第一步预设时间后,压盖运行至第二步预设位置,反复重复直至到达第五步预设时间;
S507、揉桶出料,到达出料设定时间直至出料完毕后,进入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解块机进行解块;
S508、2min后,振动槽停止振动;
所述步骤S500具体还包括与步骤S504并行的如下步骤:
S504A、若当前出料重量大于设定的第五次下料重量,则计量暂停;
S505A、判断是否使用压盖,若是则揉桶运行,压盖运行至下料加压第五步预设位置后进入步骤S507A,反之,则进入步骤S506A;
S506A、揉桶低速运行,到达设定进料揉捻时间;
S507A,揉桶定位,压盖升顶,并通过限位检测装置将其反馈至步骤S504;
所述步骤S300’与步骤S500包括的具体步骤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00具体表现为:
S6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第一烘干模块;
S602、第一烘干模块的烘干主机预热;
S603、若当前第一烘干模块的烘干主机温度大于预热温度减去5℃时,则该烘干主机开始烘干;
S604、通过光电传感信号判断第三上料输送机中是否有茶叶,若是,则进入步骤S605;反之,则第三上料输送机启动;
S605、第三上料输送机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900具体表现为:
S9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炒干模块;
S902、初始化判断:炒干主机滚筒预热,第二计量匀叶机进料;
S903、若当前炒干主机滚筒温度大于预热温度,炒干主机等待进料;
S904、若当前第二计量匀叶机的重量大于其预设重量,第二计量匀叶机出料;
S905、若当前第二计量匀叶机的重量小于2kg,第二计量匀叶机出料延时30s;
S906、第二计量匀叶机停止,炒干主机以第一步预设温度和转速运行;
S907、到达第一步设定时间,炒干主机以第二步预设温度和转速运行;
S908、到达第二步设定时间,炒干主机出料,炒干主机滚筒反转;
S909、到达出料设定时间,出料完成,返回步骤S90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发酵模块;
S402’、在等待启动的过程中,检测到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中解块机的出料信号;
S403’、第四上料输送机、发酵主机和温湿控制装置启动;
S404’、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发酵模块的出料处持续5s有光电传感信号,则等待第三烘干模块的进料信号;
S405’、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三烘干模块的进料信号,则发酵模块的出料机构启动,用于出料;
S406’、若第三烘干模块的进料信号中断,则重新返回步骤S405’。
本发明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借助包括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杀青模块、摊凉模块、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发酵模块、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第三烘干模块、第四烘干模块和炒干模块的红绿茶生产线同时用于加工红茶和绿茶,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储青→晾青摇青→杀青→摊凉→初揉及解块→初烘→复揉和解块→复烘→炒干,实现绿茶的生产,且生产出来的绿茶色泽清新、香气飘溢、口感醇厚且茶形优美;同时借助萎凋→晾青摇青→揉捻→解块→发酵→初烘→复烘,实现红茶的生产,且生产出来的红茶色泽油亮,滋味鲜醇回甘,茶香四溢且茶形优美。此外,上述红绿茶生产线按照茶叶加工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加工设备,具有自动化、机械化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的流程简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绿茶生产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红茶生产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储青萎凋二用模块的加工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晾青摇青循环设备的加工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杀青模块的加工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摊凉模块的加工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揉捻及解块模块的加工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烘干模块的加工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炒干模块的加工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酵模块的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的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通过红绿茶生产线同时用于加工红茶和绿茶,上述红绿茶生产线包括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杀青模块、摊凉模块、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发酵模块、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第三烘干模块、第四烘干模块和炒干模块,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和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为红茶、绿茶加工制作的共用设备,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根据茶叶种类及生产工艺确定摇青时间、次数及晾青时间,绿茶加工依次通过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杀青模块、摊凉模块、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第一烘干模块、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第二烘干模块和炒干模块实现,红茶加工依次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发酵模块、第三烘干模块和第四烘干模块实现;优选地,上述晾青摇青循环设备包括包括摇青主机和具有多层结构的晾青主机、晾青主机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晾青主机和第二晾青主机,摇青主机平行设置于第一晾青主机和第二晾青主机之间,第一晾青主机和第二晾青主机的进料端设置有晾青分料平输机,其出料端设置有晾青出料斜输机,晾青分料平输机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晾青主机和第二晾青主机的进料端相连,晾青出料斜输机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晾青主机和第二晾青主机的出料端相连,且晾青分料平输机的两端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布料平输机和第二布料平输机,所述第一布料平输机通过第一晾青上料斜输机与第一晾青主机相连,第二布料平输机通过第二晾青上料斜输机与第二晾青主机相连,摇青主机的出料端通过摇青分料斜输机与晾青分料平输机相连,其进料端通过循环平输机与晾青出料斜输机相连,该循环平输机可以正反转,正转时茶叶在第一晾青主机、第二晾青主机和摇青主机之间循环,反转时茶叶出料,被输送至杀青机或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上述摇青机和第一晾青机、第二晾青机形成两个摇青循环,使茶叶之间互相碰撞,破坏其细胞膜,进而发相互浓烈香味。
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绿茶生产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一芽二叶的茶叶通过储青萎凋二用模块,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70%-72%,储青萎凋二用模块包括储青萎凋二用主机、第一鼓风机和第一出料机构,其中,鼓风强度为30-100%,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优选地,本步骤中第一鼓风机工作达到设定时间后等待设定间歇时间再次工作,如此循环,其中,鼓风间歇时进行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85%,鼓风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50min,鼓风间歇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
同时,如图4所示,步骤S100具体分为如下步骤:
S1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储青萎凋二用模块;
S102、在等待储青萎凋二用模块启动的过程中,通过按压一次辅料按钮启动储青萎凋二用模块;需要说明的是,若此时,再按压一次辅料按钮则储青萎凋二用模块停模块;
S103、通过传感检测装置检测到茶叶铺满储青萎凋二用模块,则进入储青模式,此时,若连按3次铺料按钮,则返回步骤S102;若按出料按钮,则进入步骤S104;
S104、等待晾青摇青循环设备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进入步骤S105;反之则继续等待;
S105、第一出料机构启动,此时,若进料信号中断则返回步骤S104;反之,则进入步骤S106;
S106、判断第一出料机构处是否有光电传感信号,若是,则第一输送带待启动;反之,则第一输送带启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送带用于将储青后的茶叶输送至晾青摇青循环设备。
S200、将通过储青后的茶叶送入晾青摇青循环设备,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68%-70%,所述晾青摇青循环设备还包括第二鼓风机、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一上料输送机,其中,鼓风根据需要冷热风自由切换,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晾青时间为45-450min,上料速度为1.2-6m/min;摇青程度由轻到重,摇青转速为6-28r/min,摇青主机中滚筒倾角±3°可调,滚筒倾角和摇青转速共同控制摇青时间在3-10min;优选地,本步骤中第二鼓风机工作达到设定时间后等待设定间歇时间再次工作,如此循环,其中,鼓风初始设定为常温模式吹冷风,鼓风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25min,鼓风间歇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晾青时间的初始值为120min,上料速度的初始值为3.6m/min,摇青转速初始值为6-28r/min;
具体地,如图5所示,步骤S200分解为:
S2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晾青摇青循环设备;
S202、在等待晾青摇青循环设备启动的过程中,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储青萎凋二用模块的出料信号,第一进料机构启动;
S203、第一上料输送机上斜输满料,则第一上料输送机启动;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光电检测持续10s有信号即视为满料,持续10s无信号即视为无料;
S204、茶叶铺满多层结构的晾青主机;
S205、每层设置的第二鼓风机均启动,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晾青主机的每层持续5s有光电传感信号,则判定晾青主机每层结构均有料,上料停止;
S206、判断上料过程是否需要循环,若是则进入步骤S207;反之,则进入步骤S208;
S207、等待循环间歇时间,设定时间到后,返回步骤S203;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等待循环间歇时间具体表现为:先检测间歇时间是否达到晾青设定参数,未达到则继续晾青,达到后检测是否达到摇青次数,未达到则进入摇青,摇青可以设定摇青转速及倾角,摇青后进入晾青,达到摇青次数,则进入步骤S208;
S208、等待杀青模块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晾青出料;反之则继续等待。
优选地,步骤S200还包括与步骤S206并行的步骤S206A:判断电热是否启动,启动,则为加热模式吹出热风;反之,则为常温模式,吹出冷风。
S300、将晾青摇青后的茶叶送入杀青模块进行杀青,杀青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料输送机、计量秤、第一匀叶机、第二进料机构和杀青主机,其中,杀青主机的设定流量为20-300kg/h,杀青主机的滚筒转速为8-28r/min,滚筒温度为0-400℃,匀叶速度为1.1-7.5m/min,计量秤的设定重量为0-6kg;优选地,本步骤中杀青主机设定流量的初始值为100kg/h,滚筒转速初始值设定为23r/min,滚筒前段温度的初始值为320℃,滚筒后段温度的初始值为300℃,匀叶速度的初始值为4.3m/min,计量秤设定重量的初始值为2.5kg;
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如图6所示,本发明步骤S300具体分为以下几步:
S3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杀青模块,滚筒预热;
S302、当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减去10℃时,杀青主机开始杀青,即茶叶计量启动、杀青进出料启动,热风及排湿启动;
S303、计量当前重量是否大于设定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304,若否,则第二上料输送机启动,计量秤上料;
S304、通过光电检测判断第一匀叶机内是否有茶叶,若是,则持续等待,反之则计量秤出料启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匀叶机内是否有茶叶依据光电传感器进行判断,若光电检测持续2s无信号视为无茶叶,光电检测持续2s有信号视为有茶叶;
S305、10s后,计量秤出料停止。
S400、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摊凉模块进行摊凉,使茶叶中茶梗和叶片之间的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所述摊凉模块包括摊凉主机、第三进料机构和第二匀叶机,其中,摊凉时间为20-100min,匀叶速度为1.5-5m/min,匀叶工作时间为10-600s,匀叶间歇时间为5-600s;优选地,本步骤中摊凉时间的初始值为30min,匀叶速度的初始值为3.3m/min,匀叶工作时间的初始值设定为15s,匀叶间歇时间的初始值设定为5s;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如7所示,步骤S400具体表现为:
S4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第三进料机构;
S402、判断摊凉模块的出料机构处是否有光电传感信号,若是,则进入步骤S403;反之,则第二输送带启动;
S403、等待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揉捻主机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进入步骤S404;反之则继续等待;
S404、摊凉主机和摊凉模块的出料机构启动。
S500、将摊凉后的茶叶送入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进行初次揉捻和解块,所述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包括第一计量匀叶机、分料小车、揉捻主机、出料振动槽和解块机,其中,初次揉捻转速为10-54r/min,揉捻压力为0-80KPa,每桶进料时间为0-60s,每桶出料时间为10-300s,每桶揉捻时间为0-99min,每桶揉捻重量为0-60kg;优选地,本步骤中揉捻转速的初始值为40r/min,每桶进料时间的初始值为30s,每桶出料时间的初始值为90s,每桶揉捻重量的初始值为30kg,其中,每桶揉捻时间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时间依次为:5s、15s、5s、20s和3s,揉捻压力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压力依次为:25KPa、42KPa、30KPa、55KPa和35KPa;
具体地,如图8所示,步骤S500优选分为如下步骤:
S5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揉捻主机,该揉捻主机初始化归位,即揉捻主机压盖上升、出茶门关闭,揉桶运行至下料处;
S502、通过传感检测装置进行限位检测确保压盖和揉桶位于指定位置,且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第一计量匀叶机进料;
S503、若该第一计量匀叶机进料的计量重量大于设定值,则计量出料;
S504、若该第一计量匀叶机出料后的计量重量小于1kg,则计量出料电动作延时30s;
S505、计量出料停止,揉桶运行,压盖运行至第一步预设位置;
S506、到达第一步预设时间后,压盖运行至第二步预设位置,反复重复直至到达第五步预设时间;
S507、揉桶出料,到达出料设定时间直至出料完毕后,进入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解块机进行解块;
S508、2min后,振动槽停止振动。
此外,值得提及的是,步骤S500具体还包括与步骤S504并行的如下步骤:
S504A、若当前出料重量大于设定的第五次下料重量,则计量暂停;
S505A、判断是否使用压盖,若是则揉桶运行,压盖运行至下料加压第五步预设位置后进入步骤S507A,反之,则进入步骤S506A;
S506A、揉桶低速运行,到达设定进料揉捻时间;
S507A,揉桶定位,压盖升顶,并通过限位检测装置将其反馈至步骤S504。
S600,将初揉解块后的茶叶送入第一烘干模块进行初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45%~50%,所述烘干模块包括烘干主机、第三上料输送机和第三鼓风机,其中,烘干时间为12-30min,烘干温度为120-160℃,上料斜输速度为0.6-3m/min,鼓风强度为50-100%;优选地,本步骤中烘干时间的初始值为16min,烘干温度的初始值为130℃,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1m/min,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65%;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步骤S600可分解为:
S6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第一烘干模块;
S602、第一烘干模块的烘干主机预热;
S603、若当前第一烘干模块的烘干主机温度大于预热温度减去5℃时,则该烘干主机开始烘干;
S604、通过光电传感信号判断第三上料输送机中是否有茶叶,若是,则进入步骤S605;反之,则第三上料输送机启动;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若光电检测持续30s无信号则视为无茶叶,若光电检测持续10s有信号则视为有茶叶;
S605、第三上料输送机停止。
S700、将初烘后的茶叶送至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进行再次揉捻和解块,其揉捻转速、揉捻压力、每桶进料时间、每桶出料时间、每桶揉捻时间和每桶揉捻重量均与初次揉捻时的数值相同,即再次揉捻转速为10-54r/min,揉捻压力为0-80KPa,每桶进料时间为0-60s,每桶出料时间为10-300s,每桶揉捻时间为0-99min,每桶揉捻重量为0-60kg;优选地,本步骤中再次揉捻转速的初始值为40r/min,每桶进料揉捻时间的初始值为30s,每桶出料时间的初始值为90s,每桶揉捻重量的初始值为30kg,其中,每桶揉捻时间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时间依次为:5s、15s、5s、20s和3s,揉捻压力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压力依次为:25KPa、42KPa、30KPa、55KPa和35KPa,且其具体分解步骤与初次揉捻解块的过程相同,详情参考附图8,此处不再赘述。
S800,将再次揉捻和解块后的茶叶送入第二烘干模块进行复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18%~20%,其中,烘干时间为16-80min,烘干温度为80-120℃,上料斜输速度为0.6-3m/min,鼓风强度为50-100%;优选地,复烘时烘干时间的初始值为16min,烘干温度的初始值为110℃,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1m/min,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65%。需要说明的是,复烘的具体过程和初烘相同,只是两者茶叶的含水量及烘干时间不同。
S900,将复烘后的茶叶送入炒干模块,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5%-8%,所述炒干模块包括第二计量匀叶机和炒干主机,其中,单次滚炒重量为0-60kg,炒干主机滚筒的预热温度为0-300℃,预热转速为10-30r/min,炒干主机滚筒反转出料时间为30-300S,出料转速为5-15r/min,炒干时间为0-99min,炒干温度为0-300℃,炒干转速为10-23r/min;优选地,本步骤中滚炒重量的初始值为35kg,炒干滚筒预热温度的初始值为150℃,预热转速的初始值为15r/min,炒干滚筒反转出料时间为120S,出料转速的初始值为6r/min,其中,炒干时间分两步设置不同的炒干时间依次为25min和5min,炒干温度分两步设置不同的炒干温度依次为160℃和175℃,炒干转速分两步设置不同的炒干转速依次为21r/min和23r/min;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如图10所示,步骤S900具体表现为:
S9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炒干模块;
S902、初始化判断:炒干主机滚筒预热,第二计量匀叶机进料;
S903、若当前炒干主机滚筒温度大于预热温度,炒干主机等待进料;
S904、若当前第二计量匀叶机的重量大于其预设重量,第二计量匀叶机出料;
S905、若当前第二计量匀叶机的重量小于2kg,第二计量匀叶机出料延时30s;
S906、第二计量匀叶机停止,炒干主机以第一步预设温度和转速运行;
S907、到达第一步设定时间,炒干主机以第二步预设温度和转速运行;
S908、到达第二步设定时间,炒干主机出料,炒干主机滚筒反转;
S909、到达出料设定时间,出料完成,返回步骤S902。
另外的,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红茶生产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一芽二叶的茶叶通过储青萎凋二用模块,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64%-66%,其中,鼓风强度为30-100%,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优选地,本步骤中第一鼓风机工作达到设定时间后等待设定间歇时间再次工作,如此循环,其中,鼓风间歇时进行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85%,鼓风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50min,鼓风间歇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与步骤S100的具体表现的步骤相同,具体参考图4。
S200’、将通过储青后的茶叶送入晾青摇青循环设备,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58%-62%,其中,鼓风根据需要冷热风自由切换,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萎凋时间为45-450min,上料速度为1.2-6m/min;摇青程度由轻到重,摇青转速为6-28r/min,摇青主机中滚筒倾角±3°可调,滚筒倾角和摇青转速共同控制摇青时间在3-10min,摇青程度由轻到重,摇青转速为6-28r/min,滚筒倾角±3°可调,滚筒倾角和摇青转速共同控制摇青时间在3-10min;优选地,本步骤中第二鼓风机工作达到设定时间后等待设定间歇时间再次工作,如此循环,其中,鼓风初始设定为常温模式吹冷风,鼓风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25min,鼓风间歇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萎凋时间的初始值为120min,上料速度的初始值为3.6m/min,摇青转速初始值为6r/min。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0’具体分为八步,其前七步与步骤S200具体表现的步骤S201至S207均相同,步骤200’中最后一步具体为:
等待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晾青出料;反之则继续等待。
S300’、将晾青摇青后的茶叶送入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进行揉捻和解块,其中,揉捻转速为10-54r/min,揉捻压力为0-85KPa,每桶进料揉捻时间为0-60s,每桶出料时间为10-300s,每桶揉捻时间为0-99min,每桶揉捻重量为0-60kg,结块后直径大于2Cm的成团茶叶不大于1%,解块时间为5min;优选地,本步骤中揉捻转速的初始值为40r/min,每桶进料时间的初始值为30s,每桶出料时间的初始值为90s,每桶揉捻重量的初始值为30kg,其中,每桶揉捻时间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时间依次为:5s、15s、5s、20s和3s,揉捻压力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压力依次为:25KPa、42KPa、30KPa、55KPa和35KPa;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0’与步骤S500包括的具体步骤相同,具体参考图8。
S400’、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模块进行发酵,所述发酵模块包括发酵主机、发酵房、抽风机、温湿控制装置和第四上料输送机,其中,上料斜输速度为1.2-6m/min,控制发酵房内的温度为15-50℃,湿度为20-100%,发酵时间为60-600min,抽风机换气工作时间为1-60min,抽风机换气间隔时间为1-60min;优选地,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2.5r/min,发酵房温度的初始值为30℃,发酵时间的初始值为240min,抽风机换气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抽风机换气间隔时间的初始值为30min。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本步骤具体可分解为如下步骤:
S4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发酵模块;
S402’、在等待启动的过程中,检测到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中解块机的出料信号;
S403’、第四上料输送机、发酵主机和温湿控制装置启动;
S404’、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发酵模块的出料处持续5s有光电传感信号,则等待第三烘干模块的进料信号;
S405’、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三烘干模块的进料信号,则发酵模块的出料机构启动,用于出料;
S406’、若第三烘干模块的进料信号中断,则重新返回步骤S405’。
S500’、将发酵后的茶叶送入第三烘干模块进行初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25%~30%,所述第三烘干模块的结构与第一烘干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其烘干时间、烘干温度、上料斜输速度和鼓风强度与第一烘干模块的设置参数相同,即本步骤中初烘烘干时间的初始值为16min,烘干温度的初始值为130℃,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1m/min,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65%;需要说明的是,红茶生产中初烘的具体过程和绿茶生产中初烘步骤相同,具体参考图9。
S600’,将初烘后的茶叶再次送入第四烘干模块进行复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5%-8%,所述第四烘干模块的结构与第二烘干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其烘干时间、烘干温度、上料斜输速度、鼓风强度与第二烘干模块时的设置参数相同,即本步骤中复烘烘干时间的初始值为16min,烘干温度的初始值为110℃,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1m/min,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65%。需要说明的是,红茶生产中复烘的具体过程和绿茶生产中复烘步骤相同,具体参考图9。
故此,本发明的原料采用的是一芽二叶的茶叶,借助包括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杀青模块、摊凉模块、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发酵模块、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第三烘干模块、第四烘干模块和炒干模块的红绿茶生产线同时用于加工红茶和绿茶,通过下述工艺步骤:储青→晾青摇青→杀青→摊凉→初揉及解块→初烘→复揉和解块→复烘→炒干,实现绿茶的生产,且生产出来的绿茶色泽清新、香气飘溢、口感醇厚且茶形优美;同时借助萎凋→晾青摇青→揉捻→解块→发酵→初烘→复烘,实现红茶的生产,且生产出来的红茶色泽油亮,滋味鲜醇回甘,茶香四溢且茶形优美。同时,上述红绿茶生产线按照茶叶加工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加工设备,具有自动化、机械化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红绿茶生产线同时用于加工红茶和绿茶,所述红绿茶生产线包括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杀青模块、摊凉模块、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发酵模块、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第三烘干模块、第四烘干模块和炒干模块,所述储青萎凋二用模块、晾青摇青循环设备和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为红茶、绿茶加工制作的共用设备,所述晾青摇青循环设备根据茶叶种类及生产工艺确定摇青时间、次数及晾青时间,其中:
所述绿茶的生产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一芽二叶的茶叶通过储青萎凋二用模块,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70%-72%,所述储青萎凋二用模块包括储青萎凋二用主机、第一鼓风机和第一出料机构,其中,鼓风强度为30-100%,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
S200、将储青后的茶叶送入晾青摇青循环设备,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68%-70%,所述晾青摇青循环设备包括晾青主机、第二鼓风机、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一上料输送机和摇青主机,其中,鼓风根据需要冷热风自由切换,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晾青时间为45-450min,上料速度为1.2-6m/min;摇青程度由轻到重,摇青转速为6-28r/min,摇青主机中滚筒倾角±3°可调,滚筒倾角和摇青转速共同控制摇青时间在3-10min;
S300、将晾青摇青后的茶叶送入杀青模块进行杀青,所述杀青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料输送机、计量秤、第一匀叶机、第二进料机构和杀青主机,其中,杀青主机的设定流量为20-300kg/h,杀青主机的滚筒转速为8-28r/min,滚筒温度为0-400℃,匀叶速度为1.1-7.5m/min,计量秤的设定重量为0-6kg;
S400、将杀青后的茶叶送入摊凉模块进行摊凉,使茶叶中茶梗和叶片之间的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所述摊凉模块包括摊凉主机、第三进料机构和第二匀叶机,其中,摊凉时间为20-100min,匀叶速度为1.5-5m/min,匀叶工作时间为10-600s,匀叶间歇时间为5-600s;
S500、将摊凉后的茶叶送入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进行初次揉捻和解块,所述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包括第一计量匀叶机、分料小车、揉捻主机、出料振动槽和解块机,其中,初次揉捻转速为10-54r/min,揉捻压力为0-80KPa,每桶进料时间为0-60s,每桶出料时间为10-300s,每桶揉捻时间为0-99min,每桶揉捻重量为0-60kg;
S600、将初揉解块后的茶叶送入第一烘干模块进行初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45%~50%,所述第一烘干模块包括烘干主机、第三上料输送机和第三鼓风机,其中,烘干时间为12-30min,烘干温度为120-160℃,上料斜输速度为0.6-3m/min,鼓风强度为50-100%;
S700、将初烘后的茶叶送至第二揉捻及解块模块进行再次揉捻和解块,其揉捻转速、揉捻压力、每桶进料时间、每桶出料时间、每桶揉捻时间和每桶揉捻重量均与初次揉捻时的数值相同;
S800、将再次揉捻和解块后的茶叶送入第二烘干模块进行复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18%~20%,其中,烘干时间为16-80min,烘干温度为80-120℃,上料斜输速度为0.6-3m/min,鼓风强度为50-100%;
S900、将复烘后的茶叶送入炒干模块,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5%-8%,所述炒干模块包括第二计量匀叶机和炒干主机,其中,单次滚炒重量为0-60kg,炒干主机滚筒的预热温度为0-300℃,预热转速为10-30r/min,炒干主机滚筒反转出料时间为30-300S,出料转速为5-15r/min,炒干时间为0-99min,炒干温度为0-300℃,炒干转速为10-23r/min;
所述红茶的生产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一芽二叶的茶叶通过储青萎凋二用模块,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64%-66%,其中,鼓风强度为30-100%,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
S200’、将通过储青后的茶叶送入晾青摇青循环设备,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58%-62%,其中,鼓风根据需要冷热风自由切换,鼓风工作时间为1-60min,鼓风间歇时间为1-60min,萎凋时间为45-450min,上料速度为1.2-6m/min;摇青程度由轻到重,摇青转速为6-28r/min,摇青主机中滚筒倾角±3°可调,滚筒倾角和摇青转速共同控制摇青时间在3-10min;
S300’、将晾青摇青后的茶叶送入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进行揉捻和解块,其中,揉捻转速为10-54r/min,揉捻压力为0-85KPa,每桶进料揉捻时间为0-60s,每桶出料时间为10-300s,每桶揉捻时间为0-99min,每桶揉捻重量为0-60kg,结块后直径大于2Cm的成团茶叶不大于1%,解块时间为5min;
S400’、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送入发酵模块进行发酵,所述发酵模块包括发酵主机、发酵房、抽风机、温湿控制装置和第四上料输送机,其中,上料斜输速度为1.2-6m/min,控制发酵房内的温度为15-50℃,湿度为20-100%,发酵时间为60-600min,抽风机换气工作时间为1-60min,抽风机换气间隔时间为1-60min;
S500’、将发酵后的茶叶送入第三烘干模块进行初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25%~30%,所述第三烘干模块的结构与第一烘干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其烘干时间、烘干温度、上料斜输速度和鼓风强度与第一烘干模块的设置参数相同;
S600’,将初烘后的茶叶再次送入第四烘干模块进行复烘,使茶叶水分含量降至5%-8%,所述第四烘干模块的结构与第二烘干模块的结构相同,且其烘干时间、烘干温度、上料斜输速度、鼓风强度与第二烘干模块时的设置参数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和S100’中,第一鼓风模块工作达到设定时间后等待设定间歇时间再次工作,如此循环,其中,鼓风间歇时进行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85%,鼓风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50min,鼓风间歇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
和/或,步骤S200和步骤S200’中第二鼓风模块工作达到设定时间后等待设定间歇时间再次工作,如此循环,其中,鼓风初始设定为常温模式吹冷风,鼓风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25min,鼓风间歇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晾青时间的初始值为120min,上料速度的初始值为3.6m/min,摇青转速的初始值为6r/min;
和/或,步骤S300中杀青模块设定流量的初始值为100kg/h,滚筒转速初始值设定为23r/min,滚筒前段温度的初始值为320℃,滚筒后段温度的初始值为300℃,匀叶速度的初始值为4.3m/min,计量秤设定重量的初始值为2.5kg;
和/或,步骤S400中摊凉时间的初始值为30min,匀叶速度的初始值为3.3m/min,匀叶工作时间的初始值设定为15s,匀叶间歇时间的初始值设定为5s;
和/或,步骤S500、步骤S700及步骤S300’中揉捻转速的初始值为40r/min,每桶进料时间的初始值为30s,每桶出料时间的初始值为90s,每桶揉捻重量的初始值为30kg,其中,每桶揉捻时间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时间依次为:5s、15s、5s、20s和3s,揉捻压力分五步设置不同的揉捻压力依次为:25KPa、42KPa、30KPa、55KPa和35KPa;
和/或,步骤S600和步骤S500’中烘干时间的初始值为16min,烘干温度的初始值为130℃,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1m/min,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65%;
和/或,步骤S800和S600’中烘干时间的初始值为16min,烘干温度的初始值为110℃,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1m/min,鼓风强度的初始值为65%;
和/或,步骤S900中滚炒重量的初始值为35kg,炒干滚筒预热温度的初始值为150℃,预热转速的初始值为15r/min,炒干滚筒反转出料时间的初始值为120S,出料转速的初始值为6r/min,其中,炒干时间分两步设置不同的炒干时间依次为25min和5min,炒干温度分两步设置不同的炒干温度依次为为160℃和175℃,炒干转速分两步设置不同的炒干转速依次为为21r/min和23r/min;
和/或,步骤S400’中上料斜输速度的初始值为2.5r/min,发酵房温度的初始值为30℃,发酵时间的初始值为240min,抽风机换气工作时间的初始值为5min,抽风机换气间隔时间的初始值为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具体表现为:
S1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储青萎凋二用模块;
S102、在等待储青萎凋二用模块启动的过程中,通过按压一次辅料按钮启动储青萎凋二用主机;
S103、通过传感检测装置检测到茶叶铺满储青萎凋二用主机,则进入储青或萎凋模式,此时,若连按3次铺料按钮,则返回步骤S102;若按出料按钮,则进入步骤S104;
S104、等待晾青摇青循环设备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进入步骤S105;反之则继续等待;
S105、第一出料机构启动,此时,若进料信号中断则返回步骤S104;反之,则进入步骤S106;
S106、判断第一出料机构处是否有光电传感信号,若是,则第一输送带待启动;反之,则第一输送带启动;
所述步骤S100’与步骤S100的具体表现的步骤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具体表现为:
S2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晾青摇青循环设备;
S202、在等待晾青摇青循环设备启动的过程中,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储青萎凋二用模块的出料信号,第一进料机构启动;
S203、第一上料输送机上斜输满料,则第一上料输送机启动;
S204、茶叶铺满多层结构的晾青主机;
S205、每层设置的第二鼓风机均启动,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晾青主机的每层持续5s有光电传感信号,则判定晾青主机每层结构均有料,上料停止;
S206、判断上料过程是否需要循环,若是则进入步骤S207;反之,则进入步骤S208;
S207、等待循环间歇时间,设定时间到后,返回步骤S203;
S208、等待杀青模块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晾青出料;反之则继续等待;
所述步骤200’具体分为八步,其前七步与所述步骤S200具体表现的步骤S201至S207均相同,步骤200’中最后一步具体为:等待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晾青出料;反之则继续等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具体表现为:
S3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杀青模块,滚筒预热;
S302、当当前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减去10℃时,杀青主机开始杀青,即茶叶计量启动、杀青进出料启动,热风及排湿启动;
S303、计量当前重量是否大于设定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304,若否,则第二上料输送机启动,计量秤上料;
S304、通过光电检测判断第一匀叶机内是否有茶叶,若是,则持续等待,反之则计量秤出料启动;
S305、10s后,计量秤出料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具体表现为:
S4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第三进料机构;
S402、判断摊凉模块的出料机构处是否有光电传感信号,若是,则进入步骤S403;反之,则第二输送带启动;
S403、等待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揉捻主机进料信号:若接收到进料信号,则进入步骤S404;反之则继续等待;
S404、摊凉主机和摊凉模块的出料机构启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具体表现为:
S5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揉捻主机,该揉捻主机初始化归位,即揉捻主机压盖上升、出茶门关闭,揉桶运行至下料处;
S502、通过传感检测装置进行限位检测确保压盖和揉桶位于指定位置,且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第一计量匀叶机进料;
S503、若该第一计量匀叶机进料的计量重量大于设定值,则计量出料;
S504、若该第一计量匀叶机出料后的计量重量小于1kg,则计量出料电动作延时30s;
S505、计量出料停止,揉桶运行,压盖运行至第一步预设位置;
S506、到达第一步预设时间后,压盖运行至第二步预设位置,反复重复直至到达第五步预设时间;
S507、揉桶出料,到达出料设定时间直至出料完毕后,进入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的解块机进行解块;
S508、2min后,振动槽停止振动;
所述步骤S500具体还包括与步骤S504并行的如下步骤:
S504A、若当前出料重量大于设定的第五次下料重量,则计量暂停;
S505A、判断是否使用压盖,若是则揉桶运行,压盖运行至下料加压第五步预设位置后进入步骤S507A,反之,则进入步骤S506A;
S506A、揉桶低速运行,到达设定进料揉捻时间;
S507A,揉桶定位,压盖升顶,并通过限位检测装置将其反馈至步骤S504;
所述步骤S300’与步骤S500包括的具体步骤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0具体表现为:
S6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第一烘干模块;
S602、第一烘干模块的烘干主机预热;
S603、若当前第一烘干模块的烘干主机温度大于预热温度减去5℃时,则该烘干主机开始烘干;
S604、通过光电传感信号判断第三上料输送机中是否有茶叶,若是,则进入步骤S605;反之,则第三上料输送机启动;
S605、第三上料输送机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00具体表现为:
S9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炒干模块;
S902、初始化判断:炒干主机滚筒预热,第二计量匀叶机进料;
S903、若当前炒干主机滚筒温度大于预热温度,炒干主机等待进料;
S904、若当前第二计量匀叶机的重量大于其预设重量,第二计量匀叶机出料;
S905、若当前第二计量匀叶机的重量小于2kg,第二计量匀叶机出料延时30s;
S906、第二计量匀叶机停止,炒干主机以第一步预设温度和转速运行;
S907、到达第一步设定时间,炒干主机以第二步预设温度和转速运行;
S908、到达第二步设定时间,炒干主机出料,炒干主机滚筒反转;
S909、到达出料设定时间,出料完成,返回步骤S90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01’、通过人工按键启动发酵模块;
S402’、在等待启动的过程中,检测到第一揉捻及解块模块中解块机的出料信号;
S403’、第四上料输送机、发酵主机和温湿控制装置启动;
S404’、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发酵模块的出料处持续5s有光电传感信号,则等待第三烘干模块的进料信号;
S405’、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三烘干模块的进料信号,则发酵模块的出料机构启动,用于出料;
S406’、若第三烘干模块的进料信号中断,则重新返回步骤S405’。
CN201911375327.6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0348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327.6A CN111034817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5327.6A CN111034817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817A true CN111034817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0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5327.6A Pending CN111034817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48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5892A (zh) * 2021-08-27 2021-12-14 山西振东五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翘叶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CN114568565A (zh) * 2022-02-22 2022-06-03 山西振东五和医养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代用茶半自动生产线和蒲公英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9479A (zh) * 2010-12-14 2011-04-06 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茶叶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CN102823668A (zh) * 2012-09-19 2012-12-19 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和绿茶兼容的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设备及方法
CN203233973U (zh) * 2012-09-19 2013-10-16 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和绿茶兼容的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
CN104814170A (zh) * 2015-03-16 2015-08-05 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加工红茶、绿茶、黄茶、白茶的连续化生产线及方法
CN105285169A (zh) * 2015-09-15 2016-02-03 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全自动扁形红绿茶多功能生产线及方法
CN106819155A (zh) * 2015-12-04 2017-06-13 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及其控制系统
CN109479996A (zh) * 2018-12-28 2019-03-19 驰春机械(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9479A (zh) * 2010-12-14 2011-04-06 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茶叶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CN102823668A (zh) * 2012-09-19 2012-12-19 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和绿茶兼容的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设备及方法
CN203233973U (zh) * 2012-09-19 2013-10-16 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和绿茶兼容的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
CN104814170A (zh) * 2015-03-16 2015-08-05 杭州千岛湖丰凯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加工红茶、绿茶、黄茶、白茶的连续化生产线及方法
CN105285169A (zh) * 2015-09-15 2016-02-03 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全自动扁形红绿茶多功能生产线及方法
CN106819155A (zh) * 2015-12-04 2017-06-13 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茶叶加工生产线及其控制系统
CN109479996A (zh) * 2018-12-28 2019-03-19 驰春机械(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汤哲,等: "炒青绿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茶叶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5892A (zh) * 2021-08-27 2021-12-14 山西振东五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翘叶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CN114568565A (zh) * 2022-02-22 2022-06-03 山西振东五和医养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代用茶半自动生产线和蒲公英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4817A (zh) 一种红茶、绿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CN111034818A (zh) 花香型红茶生产加工方法
CN106579121B (zh) 一种快速制备笋干的方法
CN104171072A (zh) 红绿茶共用茶叶生产线
CN103340372B (zh) 红薯粉皮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CN102630774B (zh) 一种滚筒式红茶自动发酵设备
CN212087951U (zh) 一种米粉挤压成型机
CN111011908B (zh) 一种无添加混合型卷烟及其加工方法与系统
CN102742685B (zh) 一种自动红茶发酵生产设备
CN110973292A (zh) 一种红茶生产线
CN204032245U (zh) 一种用于茯砖茶生产的装置
CN102669317B (zh) 一种全自动乌龙茶生产设备
CN203969105U (zh) 红绿茶共用茶叶生产线
CN112556330A (zh) 一种全自动控温控湿热泵柿饼烘干设备及烘干工艺
CN202800044U (zh) 一种自动红茶发酵生产设备
CN110973291A (zh) 一种绿茶生产加工方法
CN110973293A (zh) 一种基于红茶、绿茶加工的生产线
CN207100387U (zh) 一种节能型绿茶萎凋设备
CN110999997A (zh) 一种绿茶生产线
CN105276946A (zh) 金银花烘干生产线
CN204763139U (zh) 一种茶叶摊青机
CN209355669U (zh) 干香菇快速烘干装置
EP2916659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bread
CN203555136U (zh) 一种新型食用菌烘干箱
CN110542297B (zh) 一种带滚筒的茶叶烘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