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2372A - 车辆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车辆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2372A
CN111032372A CN201880056428.4A CN201880056428A CN111032372A CN 111032372 A CN111032372 A CN 111032372A CN 201880056428 A CN201880056428 A CN 201880056428A CN 111032372 A CN111032372 A CN 111032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s
tyre
contact surface
shoulder portions
pneumat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64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乌尔里希·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032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2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inusoidal or zigzag at the tread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车辆充气轮胎,该车辆充气轮胎具有带花纹的胎面(3)、侧壁(5)以及圆化的轮胎肩部,其中,当该轮胎安装在轮辋上时,在第一操作状态中,该胎面(3)具有第一接触表面,并且在该第一接触表面的外部具有在该侧壁(5)的方向上延伸的带花纹的肩部部分(4)。这些肩部部分(4)具有块体(8a,8b),在这些块体之间设置有在该侧壁(5)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9a,9b),并且这些块体设置有刀槽花纹(11,12,13)和/或在该侧壁(5)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其中,在安装在该轮辋上的轮胎的至少另一个操作状态中,该轮胎具有进一步的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比该第一接触表面更宽并且至少部分地包括这些肩部部分(4)以及其花纹造型。

Description

车辆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充气轮胎,该车辆充气轮胎具有带花纹的胎面、侧壁以及圆化的轮胎肩部,其中,当该轮胎安装在轮辋上时,在第一操作状态中,该胎面具有第一接触表面,并且在该第一接触表面的外部具有在该侧壁的方向上延伸的带花纹的肩部部分。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汽车的车辆充气轮胎通常以以下方式实施,即,在胎面的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中的在肩部侧延伸的带花纹块体以及在所述块体之间延伸的横向凹槽延伸超过胎面的地面接触表面,并且延伸大约远至到外肩部区域中侧壁的开始之外。此外,EP 2 088 007B1披露了在胎面中设置肩部块体行的实践,肩部块体行的块体延伸超过胎面的地面接触表面,其中在所述块体的肩部侧面上在各自的情况下额外地布置了具有恒定的高度或具有在侧壁的方向上增加的高度的、并且由至少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边缘界定的平坦的侧面块体。因此,该车辆充气轮胎使得在“离开肩部的”区域中有牵引边缘可用,并且当轮胎在柔软地表上行驶并且相应地沉入所述地表中时,这些牵引边缘可以起作用。因此,侧面块体仅在非常特殊并且某些罕见的条件下才起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能够以一种更加有效和灵活的方式并且在任何需要时改善胎面的牵引性能。
根据本发明,所阐述的目标是借助于以下事实实现的,即,这些肩部部分具有块体,在这些块体之间设置有在该侧壁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并且这些块体设置有刀槽花纹和/或在该侧壁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其中,在安装在该轮辋上的轮胎的至少另一个操作状态中,该轮胎具有进一步的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比该第一接触表面更宽并且至少部分地包括这些肩部部分以及其花纹造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的轮胎可以在安装状态中、在同一车辆上以多种不同操作运行状态使用,并且这些轮胎在肩部部分中具有在牵引方面优化的花纹造型,尽管这在第一操作状态中无效,但是在至少另一个操作状态下有效,在该至少另一个状态下,肩部部分已经至少部分地在地面接触表面内。因此,在这种操作状态中,肩部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以及位于这些区域之间的胎面的部分与地表接触。结果,地面接触表面不仅比第一操作状态中的显著更宽,而且位于该处的花纹造型的横向边缘在胎面的侧面区域中在地面接触表面内也起作用,这对于良好的牵引力和最佳的侧向支撑是重要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这些块体通过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凹槽与位于该胎面的第一接触表面内的其余花纹造型分开。该凹槽可以呈锯齿形或波浪形延伸,并且以此方式,可以在另一操作状态中,对牵引性能做出一定的贡献,但是该凹槽也可以在周向方向笔直周围延伸。
因此,在第一操作状态中,该凹槽可以在第一接触表面之内或之外或部分之内和部分之外延伸,从而使得能够在第一操作状态下以这种方式影响胎面的某些特性。此外,该凹槽比在第一操作状态中与地表发生接触的花纹造型中最深的凹槽浅。
在安装在轮辋上的轮胎的另一操作状态中,肩部部分完全处在接触表面中的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如果轮胎需要特别有效的牵引力,例如在雪上、泥泞的雪上或一些其他类型的泥泞上,则尤其选择该操作状态。
肩部部分的块体中的刀槽花纹的特别有利和优选的实施例,在轮胎的另一操作状态中增强了肩部部分的效果。因此,块体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特别是多个刀槽花纹,这些刀槽花纹所具有的至少一个部分在平面视图中以锯齿形或波浪形延伸或者这些刀槽花纹在它们的整个范围上以锯齿形或波浪形延伸的部分。这些刀槽花纹在平面视图中的笔直花纹也是可能的。特别有利的是,这些刀槽花纹在块体的外围处具有0.5mm至1.0mm的宽度和1.5mm至2.5mm的深度。
此外或作为替代方案,这些肩部部分中的块体至少部分地在表面上并且以类似于加阴影线的方式设置有刀槽花纹,该刀槽花纹所具有的宽度和深度为0.3mm至0.6mm。在轮胎的第一操作状态中,这些刀槽花纹在地面接触表面的外部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肩部部分处在接触表面之内的操作状态中,这些刀槽花纹在轴向方向上延伸。
对肩部部分的牵引性能具有有利影响的另一实施例在于,在该第一操作状态中,当沿周向方向看时,这些肩部部分的块体之间的这些凹槽以相对于径向方向的锐角延伸,该锐角优选为5°至30°,其中,这些凹槽倾斜使得这些凹槽相对于径向方向在一个和另一个周向方向上交替地倾斜。
该车辆充气轮胎被提供用于使用在或安装在轮辋,该轮辋的轮辋宽度是可变的,在第一操作状态中,该轮辋的轮辋宽度被调节为比在另一操作状态中更小,特别是调节到最小。在第一操作状态中,轮胎此外以被调节为比在另一操作状态中更高的值的内部压力操作。
附图说明
现在将在附图的基础上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优点和细节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展示了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和侧壁轮廓的一部分的截面视图(截面),
图2以平面视图示出了设置在肩部区域中的花纹造型的变体实施例,
图3示出了沿图2中的线III-III的截面图示,并且
图4示出了在改变的操作条件下、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和侧壁轮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截面视图示出了用于机动汽车、厢式车或轻型卡车的子午线设计的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3的外轮廓1和增强轮廓2。外轮廓1沿着胎面3的花纹造型(图1中未示出)的包络线延伸。当轮胎安装在轮辋上时,在第一操作条件下,胎面3具有第一接触表面,其中在第一操作条件下,胎面3的图1中由3a表示的部分与地表接触。在图1中,部分3a的一个侧向边界由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线l1指示。在两侧上与部分3a邻接的是相应的肩部部分4,在第一操作条件下,该肩部部分在接触表面之外,并且与该肩部部分邻接的是相应的侧壁5,在图1中仅展示了该侧壁的外轮廓5a。第一操作条件在各自情况下根据ETRTO标准被限定成使得所涉及的车辆充气轮胎安装在标准轮辋上,承受最大承载能力的70%,并且其内部压力为标准压力的85%。
除了胎面3和侧壁5之外,轮胎还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熟知的常规部件,例如多层缓冲带束组件、子午线胎体、内层以及带有胎圈芯和芯填充物的胎圈区域。
如图1所示,胎面3的外轮廓1是无负载下的轮胎的外轮廓,该轮胎安装在其标准轮辋上并且充气至内部压力为标准压力的85%。如图1所示,在无负载状态中,外轮廓1在部分3a中并且在肩部部分4上是圆化的,其中肩部部分4在边缘6处终止。过渡的圆化部分邻接该边缘6,该圆化部分通向侧壁5,其结果是侧壁5相对于肩部部分4向内偏置。在图1所示的轮胎的无负载状态中,边缘6距线L2的在径向方向上确定的距离a为35mm至50mm(取决于轮胎尺寸),该线沿轴向方向穿过外轮廓1上的轮胎顶点而延伸。在边缘6和外轮廓1上的点P之间,在沿轴向方向确定的、为15%至25%的到线L1的距离b上,胎面3的外轮廓1实际上是圆弧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外轮廓1在该部分中的圆化可以由不同半径的圆弧组成,但是其大小彼此相差最大±3.0mm。因此,外轮廓的该部分由圆弧组成,圆弧的半径例如为76mm至79mm。
胎面的增强轮廓2作为包络线沿着位于部分3a和肩部部分4中的花纹部分的凹槽的最深点延伸,其中,在肩部部分4中,外轮廓1处于距增强轮廓2为2mm至3mm的恒定或大致恒定距离d。如图2所示,肩部部分4中的花纹造型包括块体8a、8b,这些块体在周向方向上被在边缘6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9a、9b彼此分开。块体8a、8b和凹槽9a、9b延伸远至边缘6,或几乎远至边缘6,其中,凹槽9a、9b具有的深度最大为3.0mm。关于胎面3的部分3a,在所示实施例中,块体8a、8b各自由以浅V形形状延伸的边界边缘界定。与设置在部分3a中且仅在图2中指示的相邻块体行的边界边缘一起,这些边界边缘产生凹槽10,该凹槽在周向方向上呈锯齿形围绕延伸。
凹槽9a与凹槽9b交替,其中,在肩部部分4的平面视图中,凹槽9a相对于与边缘6垂直的线朝一个周向方向以锐角α倾斜,而横向凹槽9b全部朝另一个周向方向以优选相等的锐角α′倾斜。锐角α和α′所具有的量级为5°至30°。由于凹槽9a、9b的形状,块体8a在边缘6处的周向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小于这些块体的以浅V形形状延伸的边界边缘的区域中的周向范围,并且相应地,块体8b在边缘6处的周向范围大于这些块体的以浅V形形状延伸的边界边缘处的周向范围,该边界边缘位于与边缘6的相对处。在边缘6处,块体8a、8b具有量级为20mm至35mm的周向范围,其中,在所示实施例中,块体8a比块体8b占据更大的面积。
在块体8a内延伸有两个刀槽花纹11,在平面视图中,这些刀槽花纹具有超过其至少50%范围的锯齿形。在第一操作状态中,刀槽花纹11在径向方向上并且因此在边缘6的方向上在块体8a上彼此平行地并且在每个块体8a中大致居中地延伸。在块体8b内在各自情况下居中地延伸有刀槽花纹12,同样具有超过其至少50%范围的锯齿形。刀槽花纹11和12在其范围上或其大部分范围上所具有的深度优选为1.5mm至2.5mm。刀槽花纹11、12在块体8a、8b的表面处所具有的宽度为0.5mm至1.0mm。在表面上,块体8b还设置有多个浅刀槽花纹13,这些浅刀槽花纹彼此平行并且以直线延伸,在第一操作状态中沿径向方向横过块体8b,并且所具有的深度和宽度为0.3mm至0.6mm,特别是0.5mm。如图3所示,这些浅刀槽花纹的相互间距c为1.2mm至1.7mm,特别是1.5mm。因此,刀槽花纹13以在中心刀槽花纹12的两侧上加阴影线的方式横过每个块体8b。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安装在轮辋(未示出)上的状态下、车辆充气轮胎的另一操作状态,其中,在该操作状态下,由于增大了轮辋的轮辋宽度并减小了轮胎的内部压力,胎面3还借助于其肩部部分4与地表接触。图4仅示出了胎面3的外轮廓1。轮胎安装在特殊的轮辋上,该轮辋的轮辋宽度可以借助于机构(特别是可以从车辆的驾驶舱内致动的机构)来调节,尽管轮辋和该机构不是本发明的主题。允许相应地降低轮胎的内部压力的、特别是来自车辆驾驶舱的措施同样不是本发明的主题。轮辋的轮辋宽度也可以调节在中间阶段或连续地进行调节,其结果是,肩部部分4并不完全与地表发生接触,而是仅部分地接触。
特别是在图4展示的操作状态中,肩部部分4中的花纹造型增强了轮胎的牵引性能以及从轮胎到地表的动力传递。较高的牵引性能特别是在例如雪、泥泞的雪、一些其他类型的泥泞或泥等软地表上尤其有利。
附图标记说明
1………………..外轮廓
2………………..增强轮廓
3……………….胎面
3a………….…..部分
4………………肩部部分
5………………侧壁
5a……………..外轮廓
6………………边缘
8a、8b………..块体
9a、9b………..凹槽
10……………..凹槽
11、12、13…..刀槽花纹
α、α'…………角度
a、b、c………距离

Claims (14)

1.一种车辆充气轮胎,该车辆充气轮胎具有带花纹的胎面(3)、侧壁(5)以及圆化的轮胎肩部,其中,当该轮胎安装在轮辋上时,在第一操作状态中,该胎面(3)具有第一接触表面,并且在该第一接触表面的外部具有在该侧壁(5)的方向上延伸的带花纹的肩部部分(4),
其特征,
在于,这些肩部部分(4)具有块体(8a,8b),在这些块体之间设置有在该侧壁(5)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9a,9b),并且这些块体设置有刀槽花纹(11,12,13)和/或在该侧壁(5)的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其中,在安装在该轮辋上的轮胎的至少另一个操作状态中,该轮胎具有进一步的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比该第一接触表面更宽并且至少部分地包括这些肩部部分(4)以及其花纹造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这些块体(8a,8b)通过在周向方向上延伸的凹槽(10)与位于该胎面(3)的第一接触表面内的其余花纹造型分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操作状态中,将这些肩部部分(4)中的块体(8a,8b)与该胎面的其余花纹造型分开的该凹槽(10)在该第一接触表面之内或之外或部分之内和部分之外延伸。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在该轮辋上的轮胎的另一操作状态中,这些肩部部分(4)完全处在接触表面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这些肩部部分(4)中的块体(8a,8b)设置有至少一个、特别是多个刀槽花纹(11,12),这些刀槽花纹所具有的至少一部分在平面视图上呈锯齿形或波浪形延伸。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这些肩部部分(4)中的块体(8a,8b)设置有至少一个,特别是多个刀槽花纹(11,12),这些刀槽花纹在这些块体(8a,8b)的外围处具有0.5mm至1.0mm的宽度和1.5mm至2.5mm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这些肩部部分(4)中的块体(8a,8b)至少部分地在表面上并且以类似于加阴影线的方式横过有刀槽花纹(13),该刀槽花纹所具有的宽度和深度为0.3mm至0.6mm。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这些肩部部分(4)的块体(8a,8b)之间的这些凹槽(9a,9b)所具有的深度为1.5mm至2.5mm。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操作状态中,当沿周向方向看时,这些肩部部分的块体(8a,8b)之间的这些凹槽(9a,9b)以相对于径向方向的锐角(α,α′)延伸,该锐角优选为5°至3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这些凹槽(9a,9b)相对于径向方向在一个和另一个周向方向上交替地倾斜。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操作状态中,其上安装了该轮胎的轮辋的轮辋宽度被调节为比在该另一操作状态中更小。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操作状态中,该轮胎中的内部压力被调节为比在该另一操作状态中更高的值。
13.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在轮辋宽度可变的轮辋上的用途。
14.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气轮胎的在不同内部压力条件下的用途。
CN201880056428.4A 2017-08-30 2018-05-17 车辆充气轮胎 Pending CN1110323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15185.4 2017-08-30
DE102017215185.4A DE102017215185A1 (de) 2017-08-30 2017-08-30 Fahrzeugluftreifen
PCT/EP2018/062847 WO2019042596A1 (de) 2017-08-30 2018-05-17 Fahrzeugluftreif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2372A true CN111032372A (zh) 2020-04-17

Family

ID=62386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6428.4A Pending CN111032372A (zh) 2017-08-30 2018-05-17 车辆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3858B2 (zh)
EP (1) EP3676107A1 (zh)
CN (1) CN111032372A (zh)
DE (1) DE102017215185A1 (zh)
WO (1) WO20190425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2461B2 (ja) * 2019-12-25 2023-12-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9250A (en) * 1971-03-12 1975-04-03 Uniroyal Pneumatic tyre
US4055209A (en) * 1975-09-25 1977-10-25 Uniroyal Aktiengesellschaft Pneumatic radial tire tread pattern
CN1684845A (zh) * 2002-08-30 2005-10-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和轮胎-车轮组件
CN102398478A (zh) * 2010-09-14 2012-04-04 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轿车轮胎胎面
US20140053962A1 (en) * 2011-03-25 2014-02-27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Wear-optimized tread for a heavy-vehicule tire,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US20150251500A1 (en) * 2012-11-19 2015-09-10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Pneumatic vehicle ti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10825A1 (de) 1977-03-11 1978-09-14 Uniroyal Ag Laufflaechenprofil fuer fahrzeugluftreifen
DE3800857A1 (de) * 1988-01-14 1989-10-05 Ulrich Von Dipl Ing Homeyer Bereiftes rad mit breitenverstellung
DE4010711A1 (de) 1990-04-03 1991-10-17 Ulrich Von Homeyer Bereiftes rad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m veraendern des reifeninnendruckes
CN1086649C (zh) * 1997-05-29 2002-06-26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复合帘布层结构的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JP4367869B2 (ja) * 1999-04-28 2009-11-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7819153B2 (en) * 2006-11-08 2010-10-26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including concave recesses in a circumferential tread
JP5038739B2 (ja) * 2007-02-22 2012-10-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DE102008007548A1 (de) 2008-02-05 2009-08-06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luftreifen
US8176958B2 (en) 2009-06-16 2012-05-1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 wheel assemblies with dynamic tire pressure control
JP6139843B2 (ja) 2012-10-05 2017-05-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107728A (ja) * 2014-12-03 2016-06-2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9250A (en) * 1971-03-12 1975-04-03 Uniroyal Pneumatic tyre
US4055209A (en) * 1975-09-25 1977-10-25 Uniroyal Aktiengesellschaft Pneumatic radial tire tread pattern
CN1684845A (zh) * 2002-08-30 2005-10-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和轮胎-车轮组件
CN102398478A (zh) * 2010-09-14 2012-04-04 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轿车轮胎胎面
US20140053962A1 (en) * 2011-03-25 2014-02-27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Wear-optimized tread for a heavy-vehicule tire,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US20150251500A1 (en) * 2012-11-19 2015-09-10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Pneumatic vehicle ti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42596A1 (de) 2019-03-07
US11833858B2 (en) 2023-12-05
DE102017215185A1 (de) 2019-02-28
US20200180361A1 (en) 2020-06-11
EP3676107A1 (de) 202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6853B (zh) 充气轮胎
US10710415B2 (en) Tire
EP3213933B1 (en) Pneumatic tire
EP2732985B1 (en) Pneumatic tire
US10792957B2 (en) Pneumatic tire
US9221305B2 (en)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US10836215B2 (en) Tire
EP3093163B1 (en) Pneumatic tire
EP3135504B1 (en) Heavy duty tire
WO2015167006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0173476B2 (en) Pneumatic tire
CN110300669B (zh) 充气轮胎
CN110337374B (zh) 重型拖车的轮胎胎面
WO2018131475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070975A (zh) 充气轮胎
CN112009178B (zh) 轮胎
CN110561982A (zh) 充气轮胎
RU2749183C2 (ru) Шина
CN112399923B (zh)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
CN111032372A (zh) 车辆充气轮胎
US11731463B2 (en) Tire
CN111716964A (zh) 轮胎
US20230135384A1 (en) Heavy duty tire
US11498366B2 (en) Tire
EP4324662A2 (en) Pneumatic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