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5728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5728A
CN111025728A CN201910958872.1A CN201910958872A CN111025728A CN 111025728 A CN111025728 A CN 111025728A CN 201910958872 A CN201910958872 A CN 201910958872A CN 111025728 A CN111025728 A CN 111025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display device
substrat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88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泰亨
孙东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25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57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58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compris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ments, e.g. wire grids, conductiv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4Light-guides, e.g. fibre-optic bundles, louvered or jalousie light-gu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48Wire-grid 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 G02F1/1335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lacement of the optical elements inside the LC elements, i.e. between the cell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2Illuminating devices providing polarized light, e.g. by converting a polarisation component into another o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7Planarisation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第一偏振层,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包括第一线网格图案;光散射层,所述光散射层设置在第一偏振层和第二基板之间;和滤色器层,所述滤色器层设置在光散射层和第二基板之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20723号的优先权,其公开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液晶显示(LCD)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的开发,显示装置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已经开发了各种显示装置,比如液晶显示(LCD)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等。
例如,LCD装置包括LCD面板和向LCD面板提供光的光源,并且LCD面板包括场产生电极,比如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以及液晶层,其中电场由场产生电极形成。LCD装置通过使用场产生电极将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重排并且在逐个像素的基础上控制通过液晶层的光的量来显示图像。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具有提高的侧可见性的液晶显示(LCD)装置。
但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本文陈述的那些。通过参考下面提供的本公开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实施方式将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显而易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第一偏振层,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包括第一线网格图案;光散射层,所述光散射层设置在第一偏振层和第二基板之间;和滤色器层,所述滤色器层设置在光散射层和第二基板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第一偏振层,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包括第一线网格图案;光散射层,所述光散射层设置在第一偏振层和第二基板之间;和滤色器层,所述滤色器层设置在光散射层和第一偏振层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第一偏振层,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包括第一线网格图案;和滤色器层,所述滤色器层设置在第一偏振层和第二基板之间,其中滤色器层包括光散射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光散射体包括TiO2或SiO2,并且每100重量份的光散射层具有3重量份至11重量份的所述光散射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相邻的滤色器层中的每一对彼此间隔开而在其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滤色器层包括红色滤色器层、绿色滤色器层和蓝色滤色器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滤色器层包括波长转换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平坦化有机层,所述平坦化有机层设置在所述光散射层和所述第一偏振层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实施方式,可提供具有提高的侧可见性的LCD装置。
其他特征和实施方式可从以下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实施方式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任意像素的布局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4是阐释图3的第一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透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线VI-V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和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横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透视图;
图10A和图10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低折射层的横截面图;
图11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2、图13和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滤色器层的横截面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滤色器层的横截面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散射层的横截面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17是解释根据图16的光散射层中的光散射体的浓度提高侧可见性的图表;
图18、图19和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上显示面板的横截面图;且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构思的特征和实现其的方法可通过参考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而更容易理解。然而,本发明构思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陈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将本发明构思的概念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且本发明构思将仅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本文使用的术语是仅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构思。如本文所使用,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所述”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应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和/或“包括(comprising)”指存在所叙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
应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可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应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用于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层和/或部分,但这些元件、组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组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层或部分可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空间相对术语,比如“下方”、“下面”、“下”、“上面”、“上”等可在本文用于描述如图中所阐释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多个元件)或另一特征(多个特征)的关系。应理解,空间相对术语旨在除了涵盖图中描绘的定向之外,还涵盖使用或操作中的设备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面”或“下方”的元件将定向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面”。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可包括上面和下面的两种定向。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定向),并且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应进一步理解,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语境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进行解释,除非本文明确这样限定。
为了便于解释,在附图中,可放大或减小组件的尺寸。
遍及说明书,相同的参考数值指示相同的元件。
下文,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任意像素的布局图。
参考图1和图2,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10和向显示面板10提供光的背光单元20。
显示面板10可包括下显示面板SUB1,面向下显示面板SUB1的上显示面板SUB2,以及介于下显示面板SUB1和上显示面板SUB2之间的液晶层LCL。液晶层LCL可处于由下显示面板SUB1和上显示面板SUB2以及将下显示面板SUB1和上显示面板SUB2粘合的密封元件(未阐释)一起密封的状态。
在平面图中,包括第一像素PX1的多个像素可限定在显示面板10中。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多个子像素,并且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可显示预定的颜色。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像素”是指通过在平面图中划分显示区域限定的单个区,并且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可显示通过将其多个子像素显示的颜色组合而获得的单个颜色。即,多个像素可为用于独立地显示颜色的显示面板10的最小单元。下文将以第一像素PX1为例描述多个像素。
第一像素PX1的子像素可包括:显示第一颜色的第一子像素SPX1;显示第二颜色的第二子像素SPX2,所述第二颜色的中心波长比第一颜色的中心波长短;和显示第三颜色的第三子像素SPX3,所述第三颜色的中心波长比第二颜色的中心波长短。
例如,第一子像素SPX1可为显示红颜色的红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SPX2可为在第一方向X上邻近第一子像素SPX1并且显示绿颜色的绿色子像素,并且第三子像素SPX3可为在第一方向X上邻近第二子像素SPX2并且显示蓝颜色的蓝色子像素。
显示面板1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多个栅线GL和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并且与栅线GL绝缘的多个数据线DL。栅线GL和数据线DL可连接至驱动器(未阐释),并且因此可将驱动信号传输至设置在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的子像素中的子像素电极SPE,比如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第二子像素电极SPE2和第三子像素电极SPE3。
背光单元2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0下面并且可朝向显示面板10发射预定的波长的光。背光单元20可包括直接发射光的光源(未阐释)和通过引导由光源提供的光的路径而朝向显示面板10发射光的导光板(未阐释)。后面将参考图5至图9详细地描述背光单元20。
下文将参考图3和图4描述显示面板10的下显示面板SUB1。下文将以第一子像素SPX1为例描述第一像素PX1的子像素。
图3是沿着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图。图4是阐释图3的第一子像素的示意图。
参考图3和图4,下显示面板SUB1可包括第一基板BS1,设置在第一基板BS1的一个表面(例如,顶面)上的第一开关元件Q1,和设置在第一开关元件Q1上的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下显示面板SUB1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BS1的另一表面(例如,底面)上的第一偏振层POL1。上显示面板SUB2可包括设置为面向下显示面板SUB1的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的公共电极CE。
第一基板BS1可为透明的绝缘基板。例如,第一基板BS1可为由玻璃材料、石英材料或透光塑料材料形成的基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BS1可具有挠性,并且显示装置1可为可弯曲的显示装置。
第一开关元件Q1可设置在第一基板BS1上。第一开关元件Q1可设置在第一子像素SPX1中,并且可允许或阻挡驱动信号传输至后面将描述的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元件Q1可为薄膜晶体管(TFT),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电极GE,设置在栅电极GE上的有源层AL,和设置在有源层AL上而彼此间隔开的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
作为第一开关元件Q1的控制端子的栅电极GE可连接至栅线GL并且可接收栅驱动信号,作为第一开关元件Q1的输入端子的源电极SE可连接至数据线DL并且可接收数据驱动信号,并且作为第一开关元件Q1的输出端子的漏电极DE可电连接至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有源层AL可由非晶硅或多晶硅形成,或可由氧化物半导体形成。有源层AL可用作第一开关元件Q1的通道并且可根据施加至栅电极GE的栅电压打开或关闭通道。栅电极GE和有源层AL可通过绝缘膜GI来绝缘。尽管没有具体阐释,但当有源层AL由非晶硅等形成时,欧姆接触层(未阐释)可进一步设置在有源层AL与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之间。
第一钝化层PS1可设置在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上以保护在其下面形成的电线和电极。第一钝化层PS1可包括无机材料。无机材料的例子包括硅氮化物(SiNx)、硅氧化物(SiOx)、硅氮氧化物(SiNxOy)和硅氧氮化物(SiOxNy)。
中间层IL可设置在第一开关元件Q1上。中间层IL可使在其上面形成的元件与在其下面形成的元件电绝缘,并且可使由堆叠在第一基板BS1上的多个元件产生的高度差平坦化。中间层IL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层。例如,中间层IL可由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形成,或可具有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层和由无机材料形成的层的堆叠体。
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可设置在中间层IL上。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可与将在后面描述的公共电极CE一起通过在液晶层LCL中产生电场来控制对应像素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可经在中间层IL中形成的接触孔电连接至第一开关元件Q1的漏电极DE。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可设置在第一子像素SPX1中并且因此可经第一开关元件Q1接收电压。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可为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电极。透明的导电材料的例子包括铟锡氧化物(ITO)和铟锌氧化物(IZO)。图2阐释了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为没有缝隙的非图案化的电极,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可包括径向缝隙。
第一液晶排列层LCA1可设置在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上。第一液晶排列层LCA1可诱导液晶层LCL中的液晶分子的初始排列。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液晶分子的初始排列”是指在液晶层LCL中没有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的排列。第一液晶排列层LCA1可包括在其主链的重复单元中具有二酰亚胺基团的聚合物有机材料。
第一偏振层POL1可设置在第一基板BS1和图1的背光单元20之间的光路径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偏振层POL1可设置在第一基板BS1下面。然而,第一偏振层POL1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偏振层POL1可设置在第一基板BS1和液晶层LCL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偏振层POL1可为反射偏振层。在其中第一偏振层POL1为反射偏振层的情况下,第一偏振层POL1可包括线网格图案并且可因此能够通过其透射平行于第一偏振层POL1的透射轴的偏振分量,并且反射平行于第一偏振层POL1的反射轴的偏振分量。线网格图案可包括金属材料,比如铝(Al)、银(Ag)、金(Au)、铜(Cu)、钛(Ti)、钼(Mo)、镍(Ni)和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使用反射偏振层的情况下,反射光可再循环并且发射,并且结果,可提高显示装置1的亮度增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偏振层POL1可与第一基板BS1直接接触。即,第一偏振层POL1可通过连续工艺形成在第一基板BS1的一个表面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偏振层POL1可通过单独的粘合构件结合至第一基板BS1的一个表面。这里,粘合剂构件可为压敏粘合构件(PSA)或光学透明粘合构件,比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
公共电极CE可设置在上显示面板SUB2上。在竖直方向上,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可与公共电极CE和下显示面板SUB1至少部分重叠。因此,第一子像素SPX1可包括由彼此重叠的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和公共电极CE形成的第一液晶电容器Clc1。
下文将参考图5至图9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透视图。图6是沿着图5的线VI-VI’截取的横截面图。图7和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横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透视图。
参考图5和图6,背光单元20可包括光学构件20G和发光元件封装件20P。光学构件20G可包括导光板23,设置在导光板23上的低折射层24,设置在低折射层24上的一个或多个光学片26,和设置导光板23下面的反射构件27。发光元件封装件20P可包括印刷电路板(PCB)21和发光元件22。
导光板23引导光的行进路径。导光板23可一般呈多边形柱的形状。导光板23的平面形状可为矩形,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导光板23可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可为具有顶面23a、底面23b和四个侧面的六边形柱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光板23的顶面23a和底面23b中的每一个可落在单个平面上,并且导光板23的顶面23a和底面23b所落在其上的平面可基本上彼此平行,以使导光板23可一般具有均匀的厚度。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顶面23a和底面23b中的每一个可落在多个平面上,并且顶面23a和底面23b所落在其上的平面可彼此交叉。例如,导光板23可为楔形,以使其可从其一个侧面(例如,入射表面)到其另一侧面(例如,与入射表面相对的对面)变得更薄。在另一实施例中,导光板23的底面23b可向上倾斜到特定点并且然后可变得平行于导光板23的顶面23a,以使导光板23的厚度可从一个侧面(例如,入射表面)到其另一侧面(例如,对面)逐渐减小并且然后可变得均匀。
导光板23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导光板23可由例如玻璃材料、石英材料或塑料材料形成。
发光元件封装件20P可包括PCB 21和安装在PCB 21上的发光元件22。发光元件封装件20P可设置为邻近导光板23的至少一个侧面并且可提供光。图5至图9阐释了多个发光元件22安装在PCB 21上并且设置为与导光板23的一个长侧对应的导光板23的侧面,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发光元件封装件20P可设置为邻近与导光板23的两个长侧对应的导光板23的两个侧面或与导光板23的一个或两个短侧对应的导光板23的一个或两个侧面。
发光元件22可安装在PCB 21上。发光元件22可发射白光LW,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发光元件22可发射蓝光或近紫外光(NUV)。从发光元件22发射的光可具有朗伯(Lambertian)分布。
低折射层24设置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上。低折射层24可直接形成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上并且因此可与导光板23的顶面23a接触。低折射层24可有助于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处的全反射。
具体而言,为了有效引导从入射表面到导光板23的对面的光,优选地,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和底面23b有效地进行全内反射。在导光板23中引起全内反射的一个条件是导光板23的折射率大于与导光板23形成光学界面的介质的折射率。随着与导光板23形成光学界面的介质的折射率变得更小,导光板23的全反射临界角变得更小,并且可发生更多的全内反射。
例如,在其中导光板23由具有约1.5的折射率的玻璃形成的情况下,导光板23的底面23b暴露于具有约1的折射率的空气层而与空气层形成光学界面,并且结果,可充分发生全反射。此外,可使通过导光板23的底面23b发射的光有效地经设置在导光板23的底面23b上的反射构件27进入导光板23。
另一方面,因为其他光学功能层堆叠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上并且与其集成为一体,所以与在导光板23的底面23b处相比,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处更难引起全反射。例如,如果具有1.5或更大的折射率的材料层堆叠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上,则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处不能进行全反射,并且如果折射率与导光板23的折射率相差不大的材料层堆叠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上,则可发生全反射,但因为全反射临界角大,全反射不充分。
与导光板23的顶面23a形成光学界面的低折射层24可具有的折射率低于导光板23的折射率,从而在导光板23的顶面23a处可发生全反射。导光板23的折射率与低折射层24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可为0.2或更大。如果低折射层24的折射率比导光板23的折射率小0.2或更大,则可通过导光板23的顶面23a充分发生全反射。导光板23的折射率和低折射层24的折射率之间的差没有上限,但考虑到导光板23的材料和低折射层24的折射率,导光板23的折射率与低折射层24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可为1或更小。
低折射层24的折射率可在1.2至1.4的范围内。一般而言,随着固体介质的折射率接近1,固体介质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如果低折射层24的折射率为1.2或更大,则可防止低折射层24制造成本的过度增加。此外,低折射层24的折射率可为1.4或更小,这有利于充分减小导光板23的顶面23a的全反射临界角。
为了实现这样低的折射率,低折射层24可包括空隙。空隙可为真空或可填充有空气层或气体。空隙可由颗粒或基质限定。下文将参考图10A和图10B描述空隙。
图10A和图10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低折射层的横截面图。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0A中阐释,低折射层24可包括分布在基质MX中的颗粒PT和空隙VD。颗粒PT可为控制低折射层24的折射率和机械强度的填充剂。
例如,颗粒PT和基质MX可混合到溶剂中,并且然后可干燥和/或固化,以使溶剂蒸发,并且结果,可在基质MX中形成空隙VD。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0B中阐释,低折射层24可包括基质MX和空隙VD,但可不包括颗粒。例如,低折射层24,如泡沫树脂,可包括基质MX和设置在基质MX中的空隙VD。
如图10A和图10B中阐释,在其中低折射层24包括空隙VD的情况下,低折射层24的总折射率可在颗粒PT/基质MX的折射率与空隙VD的折射率之间。如上述,在其中空隙VD为真空且具有1的折射率或填充有折射率为约1的空气层或气体的情况下,低折射层24的总折射率可为1.4或更小,例如,约1.25,即使折射率为1.4或更大的材料用作颗粒PT/基质MX。例如,颗粒PT可由无机材料比如SiO2、Fe2O3或MgF2形成,并且基质MX可由有机材料,比如聚硅氧烷形成或可由另一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形成。
返回参考图5和图6,低折射层24可具有0.4μm至2μm的厚度。当低折射层24的厚度为0.4μm或更大并且因此落入可见光波长的范围内时,低折射层24可与导光板23的顶面23a形成有效的光学界面,并且结果,根据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可适当地发生全反射。如果低折射层24太厚,则光学构件20G可能不会适当变薄,光学构件20G的制造成本可能会增加,并且光学构件20G的亮度可能会劣化。因此,低折射层24可形成为2μm或更小的厚度。
低折射层24可通过例如涂布方法形成。例如,可通过用形成低折射层24的组合物涂布导光板23的顶面23a,并且将形成低折射层24的组合物干燥和固化而形成低折射层24。可通过狭缝涂布、旋转涂布、辊涂、喷涂或喷墨打印来涂布形成低折射层24的组合物,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即,可使用各种沉积方法来涂布形成低折射层24的组合物。
尽管没有具体阐释,但阻挡层可进一步设置在低折射层24和导光板23之间。阻挡层防止水分和/或氧的渗透。阻挡层可包括无机材料。无机材料的例子包括硅氮化物(SiNx)、硅氧化物(SiOx)、硅氮氧化物(SiNxOy)和硅氧氮化物(SiOxNy)。阻挡层可通过例如,沉积方法,比如化学气相沉积(CVD)形成。
背光单元20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片26。光学片26可设置在低折射层24上。光学片26阐释为直接设置在光学构件20G上,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光学片26可容纳在光学构件20G和图1的显示面板10之间的空间中,被联接构件包围。光学片26可包括棱镜片、扩散片、扁豆状透镜片(lenticular lens sheet)和微透镜片中的至少一种。光学片26可通过调节从发光元件封装件20P发射的光的光学特性(例如,会聚、扩散、散射或偏振特性)来提高背光单元20的发射质量。
反射构件27可设置在导光板23下面。反射构件27可包括反射膜或反射涂层。反射构件27将发射的光朝向导光板23的底面23b反射,并且因此允许发射的光再次进入导光板23。反射构件27阐释为设置在导光板23的底面23b下面并且与导光板23的底面23b接触,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可在导光板23和反射构件27之间形成空气层。
尽管没有具体阐释,但扩散图案可设置在导光板23的底面23b上。扩散图案通过全反射改变在导光板23的内部行进的光的角度,并且因此允许光发射到导光板23外部。
从发光元件22发射的白光LW可入射在导光板23的入射表面上,并且可发射通过导光板23的顶面23a。具体而言,进入导光板23的白光LW可被低折射层24和反射构件27全反射和/或反射,并且因此可被引导而朝向导光板23的对面。然后,白光LW可通过设置在导光板23的底面23b上的扩散图案而发射通过导光板23的顶面23a。
图7和图8的实施方式与图5和图6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提供了波长转换材料,并且图9的实施方式与图5和图6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未提供导光板。在图5至图9中,相同的参考数值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下文将主要集中在与图5和图6的实施方式的不同(多个不同),描述图7至图9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7和图8,背光单元20_1或20_2可包括波长转换层25_1或25_2。首先参考图7,波长转换层25_1可设置在低折射层24的顶面上。用于防止水分和/或氧渗透的钝化层(未阐释)可设置在波长转换层25_1和低折射层24之间,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波长转换层25_1可设置为与低折射层24直接接触。
波长转换层25_1将入射在其上的至少一些光的波长转换。波长转换层25_1可包括粘结剂层和分散在粘结剂层中的波长转换颗粒。波长转换层25_1可进一步包括分散在粘结剂层中的散射颗粒。图7阐释了各种波长转换颗粒和散射颗粒分散在波长转换层25_1的粘结剂层中。
作为其中分散波长转换颗粒的介质的粘结剂层可包括通常称为粘结剂的各种树脂组合物,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几乎任何类型的可在其中分散波长转换颗粒和/或散射颗粒的介质都可称为粘结剂层,无论其实际名称、另外的功能(多种功能)和组成如何。
作为将入射光的波长转换的颗粒的波长转换颗粒可为,例如,量子点(QD)、荧光材料或磷光体材料。量子点是具有纳米级晶体结构的材料并且由几百至几千个原子组成。由于量子点的小尺寸,能带隙增加,即,发生量子约束效应。响应于具有比入射在量子点上的能带隙更高的能量的光,量子点吸收入射光而被激发,发射预定的波长的光,并且然后落到基态。由量子点发射的光具有对应于能带隙的能量。可通过调整量子点的尺寸和组成来控制由量子约束效应引起的量子点的发射特性。
量子点可包括例如,第II-VI族化合物、第II-V族化合物、第III-VI族化合物、第III-V族化合物、第IV-VI族化合物、第I-III-VI族化合物、第II-IV-VI族化合物、第II-IV-V族化合物、第IV族元素和第IV族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量子点中的每一个可包括核和外涂布在核上的壳。核可包括,例如CdS、CdSe、CdTe、ZnS、ZnSe、ZnTe、GaN、GaP、GaAs、GaSb、AlN、AlP、AlAs、AlSb、InP、InAs、InSb、SiC、Ca、Se、In、P、Fe、Pt、Ni、Co、Al、Ag、Au、Cu、FePt、Fe2O3、Fe3O4、Si和Ge中的至少一种。壳可包括,例如ZnS、ZnSe、ZnTe、CdS、CdSe、CdTe、HgS、HgSe、HgTe、AlN、AlP、AlAs、AlSb、GaN、GaP、GaAs、GaSb、GaSe、InN、InP、InAs、InSb、TlN、TlP、TlAs、TlSb、PbS、PbSe和PbTe中的至少一种。
波长转换颗粒可包括将入射光转换成不同波长的多组波长转换颗粒。例如,波长转换颗粒可包括将预定的波长的入射光转换成第一颜色光的第一波长转换颗粒和将预定的波长的入射光转换成第二颜色光的第二波长转换颗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发光元件22_1发射而入射在波长转换颗粒上的光可为蓝光LB,第一颜色光可为红光,并且第二颜色光可为绿光。例如,蓝光LB可为中心波长为430nm至470nm的光,红光可为中心波长为610nm至650nm的光,并且绿光可为中心波长为530nm至570nm的光。然而,蓝光LB、红光和绿光的波长不限于该例子,并且应理解为涵盖通常视为蓝光、绿光和红光的所有波长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入射在波长转换层25_1上的一些蓝光LB可入射在第一波长转换颗粒上而通过波长转换层25_1转换成红光并且作为红光发射,入射在波长转换层25_1上的另一些蓝光LB可入射在第二波长转换颗粒上而通过波长转换层25_1转换成绿光并且作为绿光发射,并且入射在波长转换层25_1上的又一些蓝光LB可按原样发射而不入射在第一波长转换颗粒或第二波长转换颗粒上。因此,透射通过波长转换层25_1的光可包括所有红光、绿光和蓝光。通过适当控制发射的不同颜色的光的比例,可显示白光或各种其他颜色的光。由波长转换层25_1转换的光束集中在窄波长带并且因此具有窄半宽的尖锐光谱。因此,可通过滤色器过滤具有这种光谱的光来实现颜色从而提高颜色再现性。例如,发射通过波长转换层25_1的白光LW’可具有比图6的白光LW更尖锐的光谱,并且可有助于当实现颜色时提高颜色再现性。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入射光可为短波长光,比如紫外(UV)光,并且可在波长转换层25_1中提供将短波长光转换成蓝光、绿光和红光的三组波长转换颗粒而发射白光LW’。
波长转换层25_1可进一步包括散射颗粒。散射颗粒可为没有波长转换功能的非量子点颗粒。散射颗粒将入射光散射并且因此允许更多的入射光入射在波长转换颗粒上。此外,散射颗粒可均匀控制每个波长的光的发射角度。具体而言,当光入射在波长转换颗粒上并且然后被波长转换并且发射时,所发射的光具有随机散射特性。如果波长转换层25_1中未提供散射颗粒,则与波长转换颗粒碰撞之后发射的绿光和红光可具有散射发射特性,但不与波长转换颗粒碰撞而发射的蓝光可没有散射发射特性。因此,蓝光、绿光和红光的发射量可取决于光的发射角度而变化。因为散射颗粒甚至对不与波长转换颗粒碰撞而发射的蓝光赋予散射发射特性,所以可均匀控制每个波长的光的发射角度。TiO2或SiO2可用作散射颗粒。
波长转换层25_1可通过例如涂布方法形成。例如,可通过用波长转换组合物涂布其中形成了低折射层24的导光板23的地方,并且将波长转换组合物干燥和固化,而形成波长转换层25_1,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即,可使用各种沉积方法来涂布波长转换组合物。
图8的实施方式与图7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波长转换层25_2设置在发光元件22_2上。
参考图8,发光元件封装件20P_2可包括PCB 21、安装在PCB 21上的发光元件22_2和设置在发光元件22_2上的波长转换层25_2。
从发光元件22_2发射的光可为蓝光。波长转换层25_2可包括第一波长转换材料和第二波长转换材料。从发光元件22_2发射的一些蓝光可通过第一波长转换材料转换成红光,从发光元件22_2发射的另一些蓝光可通过第二波长转换材料转换成绿光,并且从发光元件22_2发射的又一些蓝光可按原样发射而不与第一波长转换材料和第二波长转换材料反应。从波长转换层25_2发射的红光、绿光和蓝光可混合在一起并且因此可产生白光LW’。即,从发光元件封装件20P_2发射而入射在导光板23上的光可为白光LW’。白光LW’可入射在导光板23的入射表面上,可被引导朝向导光板23的对面,并且可发射通过导光板23的顶面。因为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层25_2设置在发光元件封装件20P_2中,所述发光元件封装件20P_2设置在导光板23的侧面上,所以可提供比图7的背光单元20_1更薄的背光单元20_2。
参考图9,背光单元20_3可包括PCB 21_3(具有在其上形成的电路图案)、设置在PCB 21_3上而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发光元件22_3,以及设置在PCB 21_3和发光元件22_3之间的反射构件27_3。
为了背光单元20_3的亮度均匀性,发光元件22_3可设置为彼此隔开预定的距离。例如,发光元件22_3可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彼此均匀间隔开,并且可布置在基质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2_3可在竖直方向上并排布置,并且可在水平方向上以之字形布置。发光元件22_3的布置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发光元件22_3可以以除了本文陈述的那些之外的各种方式布置,以实现亮度均匀性。PCB 21_3可包括联接孔(未阐释)和联接构件(未阐释)用于在PCB 21_3上布置发光元件22_3。
可从发光元件22_3发射白光LW,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从发光元件22_3发射的光束的组合可为白光。例如,一些发光元件22_3可发射红光,另一些发光元件22_3可发射绿光,并且又一些发光元件22_3可发射蓝光。在另一实施例中,一些发光元件22_3可发射任意颜色的光,并且其他发光元件22_3可发射与任意颜色互补的颜色的光。结果,背光单元20_3可朝向图1的显示面板10提供白光LW。
反射构件27_3可设置在PCB 21_3和发光元件22_3之间,并且可将从发光元件22_3向下发射的光在向上的方向上反射。反射构件27_3可包括能够反射光的材料,比如Al,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尽管没有具体阐释,但背光单元20_3可进一步包括扩散板。扩散板可设置在发光元件22_3上。扩散板可接收并且扩散从发光元件22_3发射的光。即,扩散板可提高从背光单元20_3发射的光的亮度均匀性。扩散板可直接连接至发光元件22_3的顶部或可与发光元件22_3间隔预定的距离,空气层介于其间。
图11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如上面已经提到的,显示装置1可包括显示面板10和背光单元20。显示面板10可包括下显示面板SUB1、面向下显示面板SUB1的上显示面板SUB2,以及介于下显示面板SUB1和上显示面板SUB2之间的液晶层LCL。下文将参考图11描述上显示面板SUB2和液晶层LCL。
参考图11,上显示面板SUB2可包括第二基板BS2、黑矩阵BM、滤色器层110、光散射层120、平坦化有机层130、平坦化树脂层140、第二偏振层150、公共电极CE和第二液晶排列层LCA2。
第二基板BS2可设置为面向第一基板BS1。第二基板BS2可为由透明的玻璃材料、石英材料或透光塑料材料形成的基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BS2可由与第一基板BS1相同的材料形成。
黑矩阵BM可设置在第二基板BS2上。黑矩阵BM可沿着相邻子像素之间的边界设置,并且可通过阻挡光透射来防止相邻子像素之间的颜色混合。如图11中阐释,黑矩阵BM可沿着第一子像素SPX1、第二子像素SPX2和第三子像素SPX3之间的边界设置。即,黑矩阵BM可在第一子像素SPX1、第二子像素SPX2和第三子像素SPX3上形成光可通过的开口。黑矩阵BM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黑矩阵BM能够阻挡光的透射即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黑矩阵BM可包括有机材料。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黑矩阵BM可包括金属材料,比如铬(Cr)。
尽管没有具体阐释,但封盖层可设置在黑矩阵BM上。封盖层可设置在黑矩阵BM和将在后面描述的滤色器层110之间。封盖层可防止黑矩阵BM在制造上显示面板SUB2的工艺中被损坏或腐蚀。封盖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封盖层可包括无机绝缘材料,比如硅氮化物或硅氧化物。可不提供封盖层。
尽管没有具体阐释,但黑矩阵BM可设置在下显示面板SUB1上而不设置在上显示面板SUB2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其中黑矩阵BM设置在下显示面板SUB1上的情况下,黑矩阵BM可设置在中间层IL和第一液晶排列层LCA1之间。
滤色器层110可设置在黑矩阵BM上。滤色器层110可与黑矩阵BM至少部分重叠。滤色器层110可包括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第一滤色器层111可与第一子像素SPX1重叠,第二滤色器层112可与第二子像素SPX2重叠,并且第三滤色器层113可与第三子像素SPX3重叠。
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可通过其选择性透射预定的波长带的光,并且可吸收和阻挡其他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滤色器层111可设置在第一子像素SPX1中由黑矩阵BM形成的开口中。第一滤色器层111可通过其选择性透射由背光单元20提供的白光L0的光束中的第一颜色光L1,并且可吸收或反射白光L0的光束中的其他颜色光。
第二滤色器层112可设置在第二子像素SPX2中由黑矩阵BM形成的开口中。第二滤色器层112可通过其选择性透射由背光单元20提供的白光L0的光束中的第二颜色光L2,并且可吸收或反射白光L0的光束中的其他颜色光。
第三滤色器层113可设置在第三子像素SPX3中由黑矩阵BM形成的开口中。第三滤色器层113可通过其选择性透射由背光单元20提供的白光L0的光束中的第三颜色光L3,并且可吸收或反射白光L0的光束中的其他颜色光。
如上面已经提到的,第一颜色光L1可为红光,第二颜色光L2可为绿光,并且第三颜色光L3可为蓝光。
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中的每一个可包括能够吸收预定的波长带的光的着色剂或染料,但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可通过其选择性透射预定的波长带的光并且可吸收另一预定的波长带的光即可。
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可设置为彼此间隔开。即,可在滤色器层110之间形成间隙以与黑矩阵BM重叠,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在滤色器层110之间可不形成间隙。另可选地,在与黑矩阵BM重叠的区中,滤色器层110可彼此重叠。
在平面图中,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可具有相同的区域。在其中滤色器层110具有相同的区域的情况下,发射到显示装置1外部的第一颜色光L1、第二颜色光L2和第三颜色光L3的量可变得均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可具有不同的区域。
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可分别设置在第一子像素SPX1、第二子像素SPX2和第三子像素SPX3上,以使得第一子像素SPX1、第二子像素SPX2和第三子像素SPX3分别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此外,第一滤色器层111、第二滤色器层11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可提高通过显示装置1的外部光的反射。入射在显示装置1上的外部光可为包括所有波长带的光。在其中外部光通过滤色器层110的情况下,滤色器层110可吸收下述颜色的光,所述颜色不是对应于滤色器层110的每一个的颜色。此外,在其中透射通过滤色器层110的光被显示装置1内部的反射表面反射到显示装置1外部的情况下,一些光可被滤色器层110吸收。即,入射在显示装置1上并且然后发射到显示装置1外部的外部光的量可远小于入射在显示装置1上的外部光的总量。因此,滤色器层110可提高通过显示装置1的外部光的反射。
第二钝化层PS2可设置在滤色器层110上,并且在不与滤色器层110重叠的黑矩阵BM的部分上。第二钝化层PS2可沿着滤色器层110的表面设置,并且可具有基本上均匀的厚度。第二钝化层PS2可防止由于水分和/或氧渗透到滤色器层110中而使滤色器层110受到损坏或劣化。第二钝化层PS2可由无机材料,比如硅氮化物、硅氧化物、硅氮氧化物或硅氧氮化物形成。例如,第二钝化层PS2可包括硅氧化物,并且可形成为0.1μm的厚度。
光散射层120可设置在第二钝化层PS2上。光散射层120可沿着第二钝化层PS2的表面设置,并且可具有基本上均匀的厚度。光散射层120可诱导入射光的散射。即,光散射层120可提高显示装置1的视角特性。
在其中滤色器层110彼此间隔开而形成与黑矩阵BM重叠的间隙的情况下,光散射层120可填充间隙。如果光散射层120设置在第一滤色器层111和第二滤色器层112之间的间隙中,则被黑矩阵BM阻挡的光可被光散射层120散射,并且因此可发射到显示装置1外部。即,可提高显示装置1的亮度。
光散射层120的厚度可为1μm至6μm。如果光散射层120太薄,则不能实现充分的散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光散射层120太厚,则显示装置1的正面亮度可能劣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散射层120的厚度可为3μm。
第三钝化层PS3可设置在光散射层120上。第三钝化层PS3可沿着光散射层120的表面设置,并且可具有基本上均匀的厚度。第三钝化层PS3可防止光散射层120由于水分和/或氧渗透到光散射层120中而受到损坏或劣化。第三钝化层PS3可由无机材料,比如硅氮化物、硅氧化物、硅氮氧化物或硅氧氮化物形成。例如,第三钝化层PS3可包括硅氧化物,并且可形成为0.1μm的厚度。
平坦化有机层130可设置在第三钝化层PS3上。平坦化有机层130可减少由堆叠在第二基板BS2上的多个元件产生的高度差。即,平坦化有机层130可为外涂层。平坦化有机层1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层。例如,平坦化有机层130可具有多个层的堆叠体。平坦化有机层130可由具有平坦化特性的有机材料形成。例如,平坦化有机层130可包括有机材料,比如卡多(cardo)树脂、二酰亚胺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平坦化有机层130可直接设置在第三钝化层PS3上,无论第一子像素SPX1、第二子像素SPX2和第三子像素SPX3之间的区别如何。平坦化有机层130可形成为3μm至6μm的厚度。
第四钝化层PS4可设置在平坦化有机层130上。第四钝化层PS4可包括非金属无机材料,并且可防止水分和/或氧渗透到平坦化有机层130和堆叠在第二基板BS2上的元件中。例如,第四钝化层PS4可包括无机材料,比如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钝化层PS4可包括硅氧化物,并且形成为0.1μm的厚度。
平坦化树脂层140可设置在第四钝化层PS4上。平坦化树脂层140可设置为在形成稍后将描述的第二偏振层150之前,进一步使第四钝化层PS4的表面平坦化。平坦化树脂层14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高度差补偿功能即可。例如,平坦化树脂层140可包括有机材料,比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二酰亚胺树脂或卡多树脂。在形成平坦化树脂层140之后,平坦化树脂层140可通过放置为与辊等直接接触而被平坦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钝化层PS5可设置在平坦化树脂层140上。第五钝化层PS5可包括非金属无机材料。例如,第五钝化层PS5可包括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或硅氧氮化物。第五钝化层PS5可防止平坦化树脂层140在形成稍后将描述的第二偏振层150的工艺中被损坏,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在其中第二偏振层150的线图案通过干法蚀刻形成的情况下,第五钝化层PS5可用作蚀刻阻止物并且因此可防止平坦化树脂层140被不小心蚀刻。此外,第五钝化层PS5可提高第二偏振层150对包括有机材料的平坦化树脂层140的粘附性,可防止第二偏振层150被杂质,比如水分/氧损坏或腐蚀,并且因此可提高显示装置1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钝化层PS5可包括硅氧化物,并且可形成为0.1μm的厚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不提供第五钝化层PS5,并且第二偏振层150可直接设置在平坦化树脂层140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不提供平坦化树脂层140和第五钝化层PS5。具体而言,在其中平坦化有机层130可充分补偿高度差以达到形成第二偏振层150的目的,或可通过独立的抛光工艺实现表面平坦化的情况下,可不提供平坦化树脂层140和第五钝化层PS5。在该情况下,第四钝化层PS4可执行第五钝化层PS5的功能。
第二偏振层150可设置在第五钝化层PS5上。尽管没有具体阐释,但第二偏振层150可包括平面图中在一个方向(例如,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多个线图案,并且因此可形成线网格图案151。第二偏振层150可与液晶层LCL一起用作执行光学快门功能的偏振元件,例如,上偏振元件。例如,第二偏振层150可反射在与其中第二偏振层150的线图案延伸的方向(即,第二方向Y)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上振动的偏振的分量,并且可透射通过在第二偏振层150的线图案彼此间隔开的方向(即,第一方向X)上振动的偏振的分量。即,第二偏振层150可为反射偏振层。第二偏振层150的线网格图案151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易于加工并且具有优异的反射特性即可。例如,线网格图案151可包括金属材料,比如铝、银、金、铜、钛、钼、镍或其合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网格图案151的厚度可为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171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172
优选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173
第二偏振层150可进一步包括低反射金属层152。在形成线网格图案151之后,低反射金属层152可设置在线网格图案151上。
第二偏振层150的线网格图案151可由金属材料形成。例如,线网格图案151可由铝形成。铝具有优异的反射特性并且因此可将来自显示装置1外部的入射光反射通过第二基板BS2。即,由于外部光被线网格图案151的反射,可出现比如眩光的问题。
在其中低反射金属层152设置在线网格图案151上的情况下,可吸收进入显示装置1的至少一些外部光。低反射金属层152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低反射金属层152可包括MoTaOx,其中x为正数,并且低反射金属层152可通过沉积至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174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175
优选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176
的厚度而形成。
第六钝化层PS6可设置在第二偏振层150上。第六钝化层PS6可直接设置在第二偏振层150上,可覆盖和保护第二偏振层150的线网格图案151,并且可使公共电极CE与第二偏振层150彼此绝缘。此外,第六钝化层PS6可限定第二偏振层150的线网格图案151之间的空隙。空隙可为空的或可填充有气体。第六钝化层PS6可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堆叠体。
公共电极CE可设置在第六钝化层PS6上。公共电极CE可为场产生电极,其与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第二子像素电极SPE2和第三子像素电极SPE3一起在液晶层LCL中形成电场。公共电极CE可设置为横跨多个像素,并且公共电压可施加至公共电极CE。公共电极CE可包括透明的导电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共电极CE可包括ITO并且可形成为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181
的厚度。
第二液晶排列层LCA2可设置在公共电极CE上。
液晶层LCL可包括初始排列的多个液晶分子LC。液晶分子LC可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并且可在它们的初始排列状态下竖直排列。液晶分子LC可在它们的初始排列状态下具有预定的预倾角。液晶分子LC的初始排列可由第一液晶排列层LCA1和第二液晶排列层LCA2诱导。响应于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SPE1、第二子像素电极SPE2和第三子像素电极SPE3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CE之间产生的电场,液晶分子LC可倾斜或旋转而改变通过液晶层LCL的光的偏振状态。
下文将参考图12至图15描述滤色器层110的各种实施例。
图12至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滤色器层的横截面图。图12和图13的实施方式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色器层没有彼此间隔开,并且图14的实施方式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色器层具有不同的区域。下文将主要集中在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多个不同),描述图12至图14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12,滤色器层110_1可包括第一滤色器层111_1、第二滤色器层112_1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1。第一滤色器层111_1、第二滤色器层112_1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1可彼此接触,而不是彼此间隔开。第一滤色器层111_1、第二滤色器层112_1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1彼此接触的区可与黑矩阵BM重叠。第二钝化层PS2_1可设置在第一滤色器层111_1、第二滤色器层112_1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1上,而与第二基板BS2基本上平行。在其中第一滤色器层111_1、第二滤色器层112_1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1彼此接触的情况下,第二钝化层PS2_1可不与黑矩阵BM接触。
在其中第一滤色器层111_1、第二滤色器层112_1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1彼此接触,而不是彼此间隔开的情况下,第一滤色器层111_1、第二滤色器层112_1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1可大体上保持平坦。图11的第二偏振层150可通过纳米压印形成。即,在其中要形成图11的第二偏振层150的表面不保持平坦的情况下,可不规则地形成图11的第二偏振层150。因此,如果第一滤色器层111_1、第二滤色器层112_1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1彼此接触,而不是彼此间隔开,并且因此能够保持平坦,则第二偏振层150可被均匀地形成并且因此可有效地执行光学快门功能。
参考图13,滤色器层110_2可包括第一滤色器层111_2、第二滤色器层112_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2。
如上面已经提到的,黑矩阵BM可阻挡光的透射。即,与黑矩阵BM竖直重叠的区可为非显示区域NDA。与滤色器层110_2竖直重叠但不与黑矩阵BM重叠的区可为显示区域DA。
第一滤色器层111_2、第二滤色器层112_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2可在非显示区域NDA中至少部分彼此重叠。例如,第一滤色器层111_2和第二滤色器层112_2可在非显示区域NDA中至少部分彼此重叠。即使第一滤色器层111_2、第二滤色器层112_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2彼此重叠,第一滤色器层111_2、第二滤色器层112_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2的重叠部分也都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并且因此可防止颜色混合。
在其中第一滤色器层111_2、第二滤色器层112_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2设置为彼此接触而不是彼此间隔开的情况下,如图12中所阐释,可有效防止第一滤色器层111_2、第二滤色器层112_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2之间的高度差。然而,在图13的实施方式中,即使由于第一滤色器层111_2、第二滤色器层112_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2部分彼此重叠而产生高度差,也可充分减小高度差。
第二钝化层PS2_2可沿着第一滤色器层111_2、第二滤色器层112_2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2的表面形成而具有均匀的厚度。
参考图14,滤色器层110_3可包括第一滤色器层111_3、第二滤色器层112_3和第三滤色器层113_3。
在图11至图13的实施方式中,子像素可具有相同的区域,但在图14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像素SPX1_3、第二子像素SPX2_3和第三子像素SPX3_3可具有不同的区域。例如,第二子像素SPX2_3可具有比第一子像素SPX1_3和第三子像素SPX3_3更大的区域。
在其中第一子像素SPX1_3、第二子像素SPX2_3和第三子像素SPX3_3具有不同的区域的情况下,透射通过第一子像素SPX1_3、第二子像素SPX2_3和第三子像素SPX3_3的光的颜色比例可彼此不同。例如,当透射通过第一子像素SPX1_3的光为红光,透射通过第二子像素SPX2_3的光为绿光,透射通过第三子像素SPX3_3的光为蓝光,并且第二子像素SPX2_3具有最大的区域时,在显示装置1的最大亮度状态下透射通过滤色器层110_3的光束中绿光的比例可为最高的。
在其中特定子像素具有比其他子像素更大的区域的情况下,如图14中所阐释,可突出透射通过特定子像素的光的颜色。即,可控制显示装置1的整体颜色色调。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滤色器层的横截面图。图15的实施方式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色器层110_4包括第一波长转换材料111_4a、第二波长转换材料112_4a或光散射材料113_4a。为了方便起见,第一波长转换材料111_4a、第二波长转换材料112_4a和光散射材料113_4a在图15中阐释为单个颗粒。此外,为了方便起见,在图15的下述描述中未考虑取决于介质的折射率的光的路径的任何改变。
参考图15,滤色器层110_4可包括第一滤波器114、第一波长转换图案111_4、第二波长转换图案112_4和第一透光图案113_4。由图11的背光单元20提供至滤色器层110_4的光L0’可为蓝光,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光L0’可为近紫外光。
第一滤波器114可设置在第二基板BS2和黑矩阵BM上。第一滤波器114可设置为与第一子像素SPX1和第二子像素SPX2重叠,但不与第三子像素SPX3重叠。第一滤波器114可为截止滤波器,所述截止滤波器通过其透射预定的波长带的光并且阻挡另一预定的波长带的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滤波器114可为蓝色截止滤波器,所述蓝色截止滤波器通过其透射红光和绿光并且阻挡蓝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滤波器114可包括具有光敏性的有机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滤波器114的厚度可为约0.5μm至约2μm或约0.5μm至约1.5μm。在其中第一滤波器114的厚度为0.5μm或更大的情况下,可赋予第一滤波器114对预定的波长带的光的充分吸收能力。当第一滤波器114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μm时,由第一滤波器114产生的高度差可最小化,并且可通过使黑矩阵BM与第一波长转换图案111_4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112_4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化而抑制颜色混合。
第一波长转换图案111_4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112_4可设置在第一滤波器114上。第一波长转换图案111_4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112_4可包括能够将从外部提供的光的波长带转换或变换的材料。因此,第一波长转换图案111_4和第二波长转换图案112_4可将入射在其上的光的颜色转换成不同的颜色,从而可以以不同的颜色将光发射到外部。
第一波长转换图案111_4可设置在第一滤波器114上而与第一子像素SPX1重叠。第二波长转换图案112_4可设置在第一滤波器114上而与第二子像素SPX2重叠。
第一波长转换图案111_4可接收来自图11的背光单元20的蓝光L0’,可将蓝光L0’的中心波长转换或变换,并且可将光L1’发射到外部。光L1’可为红光。第二波长转换图案112_4可接收来自图11的背光单元20的蓝光L0’,可将蓝光L0’的中心波长转换或变换,并且可将光L2’发射到外部。光L2’可为绿光。
由图11的背光单元20提供的蓝光L0’可为中心波长为430nm至470nm的光,红光L1’可为中心波长为610nm至650nm的光,并且且绿光L2’可为中心波长为530nm至570nm的光。
第一波长转换图案111_4可包括第一波长转换材料111_4a和第一透光树脂111_4b。
第一波长转换材料111_4a可为将蓝光L0’转换成红光L1’的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波长转换材料111_4a可包括第一量子点。第一量子点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只要第一波长转换材料111_4a能够将蓝光L0’转换成红光L1’即可。
可分散第一波长转换材料111_4a,以自然分布在第一透光树脂111_4b中。第一透光树脂111_4b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第一透光树脂111_4b为既不影响第一波长转换材料111_4a的波长转换性能也不引起光吸收的透明的介质即可。例如,第一透光树脂111_4b可包括有机材料,比如环氧树脂或丙烯酰基树脂。
第二波长转换图案112_4可包括第二波长转换材料112_4a和第二透光树脂112_4b。
第二波长转换材料112_4a可为将蓝光L0’转换成绿光L2’的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波长转换材料112_4a可包括第二量子点。第二量子点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只要第二波长转换材料112_4a能够将蓝光L0’转换成绿光L2’即可。
可分散第二波长转换材料112_4a,以自然分布在第二透光树脂112_4b中。第二透光树脂112_4b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第二透光树脂112_4b为既不影响第二波长转换材料112_4a的波长转换性能也不引起光吸收的透明的介质即可。例如,第二透光树脂112_4b可包括有机材料,比如环氧树脂或丙烯酰基树脂。
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可具有核壳结构。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的核可包括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的核可选自第II-VI族化合物、第III-V族化合物、第IV-VI族化合物、第IV族元素、第IV族化合物、第II-V族化合物、第III-VI族化合物、第I-III-VI族化合物、第II-IV-VI族化合物、第II-IV-V族化合物和其组合。上面已经参考图7和图8描述了这些化合物或元素的每一个的例子,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可为球形、锥体、多臂或立方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线、纳米纤维或纳米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可具有的发射半峰全宽(FWHM)为约45nm或更小,优选约30nm或更小。在该情况下,可提高颜色纯度或颜色再现性。此外,因为光可经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在所有方向上发射,所以可提高显示装置1的光学视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子点的尺寸(例如,颗粒尺寸)可大于第二量子点的尺寸(例如,颗粒尺寸)。例如,第一量子点可具有约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221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222
的尺寸,并且第二量子点可具有约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223
Figure BDA0002228263970000224
的尺寸。光通过第一量子点和第二量子点在各个方向上发射,无论其入射角度如何。
由第一波长转换图案111_4发射的红光L1’和由第二波长转换图案112_4发射的绿光L2’可为非偏振光。如本文所使用,术语“非偏振光”是指随机偏振的光。非偏振光的例子包括自然光。
第一透光图案113_4可设置在第二基板BS2和黑矩阵BM上。第一透光图案113_4可设置为与其上未设置第一滤波器114的第三子像素SPX3重叠。第一透光图案113_4可通过其透射入射光而不转换入射光的颜色。即,第一透光图案113_4可接收来自图11的背光单元20的蓝光L0’,并且可通过其透射蓝光L0’而不转换或变换蓝光L0’的中心波长。换句话说,入射在第一透光图案113_4上的光,即,蓝光L0’的颜色可与从第一透光图案113_4发射的光,即,光L3’的颜色相同。
第一透光图案113_4可包括光散射材料113_4a和第三透光树脂113_4b。光散射材料113_4a可分散在第三透光树脂113_4b中,以将提供至第一透光图案113_4的光散射,并且因此将光发射到外部。第一透光图案113_4可将由背光单元20提供的蓝光L0’散射,并且因此可将光L3’发射到外部。
光散射材料113_4a可在各个方向上将入射光散射并且发射,无论入射光的入射角度如何。这里,光L3’可为非偏振光。即,光散射材料113_4a可在各个方向上散射由背光单元20提供的蓝光L0’,无论蓝光L0’的入射角度如何,同时不转换蓝光L0’的中心波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散射材料113_4a可具有与第三透光树脂113_4b不同的折射率。光散射材料113_4a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能够散射入射光即可。例如,光散射材料113_4a可为金属氧化物或有机材料。金属氧化物的例子包括氧化钛(TiO2)、氧化锆(ZrO2)、氧化铝(Al2O3)、氧化铟(In2O3)、氧化锌(ZnO)和氧化锡(SnO2)。有机材料的例子包括丙烯酸树脂和氨基甲酸乙酯树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光树脂113_4b可为透明的透光树脂。第三透光树脂113_4b可由与第一透光树脂111_4b和第二透光树脂112_4b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
下文将参考图16和图17描述光散射层120的光散射效果。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光散射层的横截面图和局部放大图。具体而言,图16是阐释在与第一子像素SPX1重叠的区中的第一滤色器层111和光散射层120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16,光散射层120可包括基础层120b和分散在基础层120b中的光散射体120a。基础层120b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基础层120b具有高的光透射比并具有优异的对光散射体120a的分散特性即可。例如,基础层120b可包括有机材料,比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卡多树脂或二酰亚胺树脂。
光散射体120a可具有与基础层120b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与基础层120b形成光学界面。光散射体120a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光散射体120a能够散射至少一些通过光散射层120的光即可。例如,光散射体120a可包括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例子包括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铟、氧化锌和氧化锡。光散射体120a在下文将描述为包括氧化钛。光散射体120a可在各个方向上散射入射光L0,无论入射光L0的入射角度如何,同时基本上不转换通过光散射层120的光的波长。
入射在光散射层120上的入射光L0可为图11的背光单元20提供的光,或可为白光。入射光L0可根据在光散射体120a和基础层120b之间的光学界面处折射率的不同在各个方向上散射。散射的光可入射到第一滤色器层111中,并且通过第一滤色器层111的红光L1可在各个方向上发射。因此,可提高由第一子像素SPX1显示的红光L1的侧可见性。在其中设置包括光散射体120a的光散射层120的情况下,可提高侧可见性,并且对侧可见性提高的程度可取决于光散射体120a的浓度而变化。
图17是解释根据图16的光散射层中的光散射体的浓度提高侧可见性的图表。
参考图17,水平轴表示光散射层中包括的光散射体的浓度。光散射体的浓度可表示为光散射体的质量与包括光散射体的基础层的质量的百分比。竖直轴表示根据光散射体的浓度的γ曲线畸变指数(GDI),其为侧可见性指数。GDI是表示侧可见性的数值。GDI越小,从侧面观察时的图像畸变的程度越小,即,侧可见性越好。
参考图17的图表,当光散射体的浓度为0%,即,当不包括光散射体时,GDI为0.318。如果GDI大于0.3,则显示装置的侧可见性可如此差,以致于可能难以使用显示装置。
当光散射体的浓度为3%时,GDI为0.268。即,当包括光散射体时,可提高显示装置的侧可见性。
当光散射体的浓度为6%、9%和11%时,GDI分别为0.208、0.166和0.144。即,光散射体的浓度越大,显示装置的侧可见性越好。
如果光散射层中包括过多的光散射体,则显示装置的正面亮度和对比度可劣化。即,显示装置的侧可见性可与显示装置的正面亮度和对比度成折衷关系。因此,通过控制光散射层中光散射体的浓度,可获得具有期望的特性的显示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散射体的浓度可优选为6%。在该情况下,可获得具有优异的侧可见性和优异的正面亮度二者的显示装置。
下文将参考图18至图20描述各种示例性光散射层120。
图18至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上显示面板的横截面图。图18的实施方式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光散射层设置在第二基板和滤色器层之间,图19的实施方式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提供单独的光散射层并且滤色器层包括光散射体,并且图20的实施方式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光散射层包括低折射有机膜。下文将主要集中在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描述图18至图20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18,上显示面板SUB2_5可包括第二基板BS2,设置在第二基板BS2上的光散射层120_5,和设置在光散射层120_5上的黑矩阵BM和滤色器层110。
光散射层120_5可设置在第二基板BS2和滤色器层110之间。光散射层120_5可设置为与第二基板BS2平行。光散射层120_5的厚度可为1μm至3μ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散射层120_5的厚度可为2μm。
透射通过滤色器层110的光(L1、L2和L3)可入射在光散射层120_5上。即,透射通过第一滤色器层111的红光L1可由光散射层120_5在各个方向上散射并且发射。透射通过第二滤色器层112的绿光L2和透射通过第三滤色器层113的蓝光L3也可由光散射层120_5在各个方向上散射并且发射。因此,可提高显示装置1的侧视角。
在其中光散射层120_5设置在第二基板BS2和滤色器层110之间的情况下,如图18中所阐释,可发生由于光散射层120_5的颜色混合。例如,当透射通过第二滤色器层112的绿光L2由光散射层120_5散射时,散射的光可发射通过第一子像素SPX1和/或第三子像素SPX3。尽管没有具体阐释,但在其中黑矩阵BM设置在第二基板BS2和光散射层120_5之间的情况下,可有效防止颜色混合。
参考图19,上显示面板SUB2_6可包括第二基板BS2和设置在第二基板BS2上的滤色器层110。即,不同于图11的上显示面板SUB2,上显示面板SUB2_6不包括光散射层并且可包括设置在滤色器层110中的光散射体120_6a。
入射到滤色器层110中的光的颜色可通过滤色器层110中包括的着色剂或染料而改变,并且光可通过光散射体120_6a散射。
如上面已经提到的,光散射体120_6a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光散射体120_6a能够散射至少一些通过滤色器层110的光即可。例如,光散射体120_6a可由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铟或氧化锌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散射体120_6a可由氧化钛形成。在混合滤色器层110中包括的着色剂或染料的工艺中,光散射体120_6a可与滤色器层110中包括的着色剂或染料混合。如上面已经参考图17的图表讨论的,可包括的光散射体120_6a的浓度为滤色器层110的总重的3%至11%。
在其中上显示面板SUB2_6中不包括光散射层的情况下,可通常减小显示装置1的厚度,可缩短从背光单元20发射的光的路径,并且可得提高显示装置1的亮度。
参考图20,上显示面板SUB2_7可包括第二基板BS2、设置在第二基板BS2上的滤色器层110和设置在滤色器层110上的光散射层120_7。
光散射层120_7可不包括单独的光散射体。光散射层120_7可形成为低折射有机膜并且因此可散射入射光。低折射有机膜可包括树脂和形成在树脂中的孔。
入射到光散射层120_7中的光可通过由光散射层120_7的孔形成的多个光学界面反射。即,入射到光散射层120_7中的光可通过多个光学界面在各个方向上散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散射层120_7可包括有机材料,比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卡多树脂或二酰亚胺树脂,以及分散在有机材料中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硅酸盐和成孔剂中的一种。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光散射层120_7可由与上面参考图10A或图10B描述的低折射层24相同的材料形成。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图21的实施方式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色器层设置在下显示面板上。下文将主要集中在与图1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描述图21的实施方式。
参考图21,显示装置1_8可包括显示面板10_8和背光单元20。显示面板10_8可包括下显示面板SUB1_8、设置为面向下显示面板SUB1_8的上显示面板SUB2_8和设置在下显示面板SUB1_8和上显示面板SUB2_8之间的液晶层LCL。液晶层LCL可处于由下显示面板SUB1_8和上显示面板SUB2_8以及粘合下显示面板SUB1_8和上显示面板SUB2_8的密封元件(未阐释)一起密封的状态。
下显示面板SUB1_8可包括第一基板BS1、设置在第一基板BS1上的开关元件Q、设置在开关元件Q上的第一钝化层PS1、设置在第一钝化层PS1上的滤色器层110_8、设置在滤色器层110_8上的中间层IL、设置在中间层IL上并且连接至开关元件Q的子像素电极SPE以及设置在子像素电极SPE上的第一液晶排列层LCA1。
上显示面板SUB2_8可包括第二基板BS2、设置在第二基板BS2上的黑矩阵BM、设置在黑矩阵BM上的光散射层120、设置在光散射层120上的平坦化有机层130、设置在平坦化有机层130上的平坦化树脂层140、设置在平坦化树脂层140上的第二偏振层150、设置在第二偏振层150上的公共电极CE以及设置在公共电极CE上的第二液晶排列层LCA2。
下显示面板SUB1_8可包括滤色器层110_8,并且滤色器层110_8可设置在下显示面板SUB1_8的开关元件Q和中间层IL之间。即,下显示面板SUB1_8可具有阵列上滤色器(COA)结构。在其中滤色器层110_8设置在第一基板BS1上的COA结构中,可增强显示装置1_8的开口率,并且结果,可提高显示装置1_8的亮度增益。
黑矩阵BM阐释为设置在上显示面板SUB2_8的第二基板BS2和光散射层120之间。可选地,黑矩阵BM可设置在第一偏振层POL1和第二偏振层150之间。
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基于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构思,但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阐释,并且不限制本发明构思,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本特性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上面描述中未例举的各种修饰和应用。例如,可修改并且执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详细描述的每个组件。因此,应解释,与组合和修饰有关的内容包括在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
第一偏振层,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包括第一线网格图案;
光散射层,所述光散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和
多个滤色器层,所述多个滤色器层设置在所述光散射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层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包括有机材料;和光散射体,所述光散射体分散在所述基础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体包括TiO2或SiO2,并且每100重量份的所述光散射层具有3重量份至11重量份的所述光散射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层的厚度为1μm至6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层的厚度为3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相邻的滤色器层中的每一对彼此间隔开而在其之间形成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设置为与所述相邻的滤色器层中的每一对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层填充在所述相邻的滤色器层中的每一对之间形成的所述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相邻的滤色器层中的每一对彼此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钝化层,所述第一钝化层设置在所述滤色器层和所述光散射层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滤色器层接触,并且
所述第一钝化层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光散射层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滤色器层包括红色滤色器层、绿色滤色器层和蓝色滤色器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滤色器层包括波长转换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平坦化有机层,所述平坦化有机层设置在所述光散射层和所述第一偏振层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平坦化树脂层,所述平坦化树脂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化有机层和所述第一偏振层之间,
其中所述平坦化有机层比所述平坦化树脂层更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网格图案包括铝(Al)、银(Ag)、金(Au)、铜(Cu)、钛(Ti)、钼(Mo)、镍(Ni)和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层包括低反射金属层,所述低反射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线网格图案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低反射金属层包括MoTaOx,其中x为正数,并且所述低反射金属层具有
Figure FDA0002228263960000021
Figure FDA0002228263960000022
的厚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偏振层,
其中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层和所述第二偏振层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偏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之间,并且包括第二线网格图案。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下面,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和
低折射层,所述低折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并且与所述导光板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层包括与所述低折射层相同的材料。
24.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
第一偏振层,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包括第一线网格图案;
光散射层,所述光散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和
滤色器层,所述滤色器层设置在所述光散射层和所述第一偏振层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偏振层,并且
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层和所述第二偏振层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层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包括有机材料;和光散射体,所述光散射体分散在所述基础层中,并且
所述光散射体包括TiO2或SiO2,并且每100重量份的所述光散射层具有3重量份至11重量份的所述光散射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网格图案包括铝(Al)、银(Ag)、金(Au)、铜(Cu)、钛(Ti)、钼(Mo)、镍(Ni)和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并且
所述第一偏振层包括低反射金属层,所述低反射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线网格图案上。
28.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
第一偏振层,所述第一偏振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包括第一线网格图案;和
滤色器层,所述滤色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滤色器层包括光散射体。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散射体包括TiO2或SiO2,并且每100重量份的所述光散射层具有3重量份至11重量份的所述光散射体。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网格图案包括铝(Al)、银(Ag)、金(Au)、铜(Cu)、钛(Ti)、钼(Mo)、镍(Ni)和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并且
所述第一偏振层包括低反射金属层,所述低反射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线网格图案上。
CN201910958872.1A 2018-10-10 2019-10-10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0257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20723A KR20200040980A (ko) 2018-10-10 2018-10-10 표시 장치
KR10-2018-0120723 2018-10-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5728A true CN111025728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59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8872.1A Pending CN111025728A (zh) 2018-10-10 2019-10-1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0239B2 (zh)
KR (1) KR20200040980A (zh)
CN (1) CN11102572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5018B (zh) * 2019-09-02 2024-04-2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KR20210113499A (ko) * 2020-03-06 2021-09-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7381911B2 (ja) * 2021-09-28 2023-11-16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源及び発光モジュール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6193A (zh) * 2008-04-01 2011-01-12 夏普株式会社 滤色器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140133027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eflective polarizing plat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CN103941472A (zh) * 2014-01-06 2014-07-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698672A (zh) * 2015-03-03 2015-06-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滤色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26942A (zh) * 2017-01-06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70329175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8205217A (zh) * 2016-12-20 2018-06-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01318B1 (ko) * 2005-12-08 2012-1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컬러필터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80004880A (ko) 2006-07-07 2008-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칼라필터 기판, 이를 갖는 표시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0917582B1 (ko) * 2006-08-10 2009-09-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비접촉식 좌표입력 시스템용 도광판을 이용한 비접촉식좌표입력 방법
KR102223001B1 (ko) * 2015-01-05 2021-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70014755A (ko) 2015-07-31 2017-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22593B1 (ko) * 2017-01-19 2023-04-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색변환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321892B1 (ko) * 2017-04-11 2021-1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82060B1 (ko) * 2017-05-23 2021-07-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83835B1 (ko) * 2017-06-14 2023-10-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6193A (zh) * 2008-04-01 2011-01-12 夏普株式会社 滤色器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140133027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eflective polarizing plat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olarizing plate
CN103941472A (zh) * 2014-01-06 2014-07-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4698672A (zh) * 2015-03-03 2015-06-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滤色片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329175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8205217A (zh) * 2016-12-20 2018-06-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26942A (zh) * 2017-01-06 2017-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00239B2 (en) 2022-11-15
KR20200040980A (ko) 2020-04-21
US20200117046A1 (en)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1045B2 (en) Color conversion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763932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794653B1 (ko) 광변환층을 포함한 액정표시패널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511223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200124886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3605162B1 (en) Low refractive lay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60612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light conversion memb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500239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74704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663642B2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55808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80196302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705390B2 (en) Color conversion substrat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507835A (zh) 液晶显示设备
US11231617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012030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5407544A (zh) 反射式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66665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112755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200166808A1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10255380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2070724A1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2670429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98985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