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1835A -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1835A
CN111021835A CN201911420773.4A CN201911420773A CN111021835A CN 111021835 A CN111021835 A CN 111021835A CN 201911420773 A CN201911420773 A CN 201911420773A CN 111021835 A CN111021835 A CN 111021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units
teeth
code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07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支钞
王月
屈明山
李严军
李寅鑫
王支荣
唐彬
张德
谢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CAEP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CAEP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CAEP
Priority to CN2019114207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18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1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1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码鉴别结构,包括两个矩形的鉴码单元,两个鉴码单元相互交错设置,两个鉴码单元可沿相互交错的方向作直线移动;两个鉴码单元相向的面上均分布有若干凸起的鉴码齿,两个鉴码单元之间保留有足够鉴码齿通过的空间间距;当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齿与齿之间能顺利交错,则表示密码正确;当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齿与齿之间阻挡,则表示密码不正确。本发明结构简单,仅设计了两个矩形的单层结构,相比传统结构,取代了只能用齿轮进行鉴码的方式,通过直线运动简单实现了既可以实现准确鉴码的功能,又完全可以通过微细加工,可使用MEMS方式量产化加工,完全符合现代微鉴码器的发展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微鉴码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码鉴别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密码锁是一种安全保险装置,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机械鉴码器机构成为实现微密码锁的关键之一,特别是齿轮型鉴码器机构。
火工品中用于UQS编码的鉴码结构通常使用两组反向啮合的齿轮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旋转方向相同的齿轮的步进运动进行鉴码。例如2002年12月的《机械设计与研究》的第18卷第6期的文章“微机械密码锁中的鉴码器机构”,该文献中公开了齿轮型鉴码机构,其具体齿轮组结构如图1所示。该鉴码齿轮组包括两组齿轮,每组齿轮由各自的驱动器驱动,其工作原理都是通过齿轮的步进运动进行鉴码,若密码正确,齿轮正常旋转;若密码不正确,两轮发生干涉,立即锁定。
结合上面的鉴码结构,可以看出目前的鉴码轮一般由三到多层齿轮组成,因此使用的微细加工方法极其复杂,具体参见《新世纪新工艺》·数字设计与制造的2005年第5期的“微机械密码锁鉴码机构的UQS机理研究及其工艺实现”一文,该文献中的码轮集为5层结构,3层齿轮间隔2层垫圈,结构如图2所示。为减小装配误差和配合误差,采用基于SU-8胶的准LIGA技术进行“一体化”加工,加工工艺如图3所示。
从上述文献中的内容,可以看出,现有的鉴码器结构采用的齿轮组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微细加工工艺也较为复杂,所以需要一种结构既简单,微细加工工艺又较为简单的微鉴码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密码鉴别结构,该结构相对传统技术,结构简单,在结构简化的基础上,也简化了微细加工工艺,特别适应于现代的微鉴码器发展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鉴码单元,两个鉴码单元相向的面上均分布有若干凸起的鉴码齿;两个鉴码单元分别沿交错方向作直线移动;所述两个鉴码单元移动至交叠位置时,两个鉴码单元相向的面之间保留有鉴码齿足够通过的空间间距;所述空间间距大于最短鉴码齿的长度,小于两个鉴码单元上鉴码齿的长度之和。
根据上述结构设计的鉴码单元,在鉴码过程中:
当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齿与齿之间不相互影响,能顺利交错开,则表示密码正确;
当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在移动到某一位置,齿与齿之间相处错不开,相互阻挡,则表示密码不正确。
进一步的,两个鉴码单元在空间上的位置设置可以设计为:两个鉴码单元相互垂直交错设置,两个鉴码单元可沿相互垂直交错的方向作直线移动;两个鉴码单元移动到交叠处,在相向的面之间保留有足够鉴码齿通过的空间间距。基于该结构,所述鉴码齿与鉴码单元也垂直。
所述鉴码单元上按照网格模式布局鉴码齿,即将鉴码单元面上划分若干个网格,然后将鉴码齿放置于网格内,鉴码齿的数量根据需要解码的密码长度进行设计,密码长度越长,鉴码齿的数量越多。两个鉴码单元上的网格布局模式需相同,以便于在控制鉴码单元移动式,更好计算其移动模式。
或者,所述两个鉴码单元按照轨道模式布局鉴码齿,即沿鉴码单元的移动方向将鉴码单元面上划分若干条轨道,在每条轨道上布局鉴码齿,鉴码齿的数量也是必须根据需要解码的密码长度进行设计。每个鉴码单元上至少设置有两条轨道,所述两个鉴码单元上可设置相同数量的轨道,或者不同轨道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的宽度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两个鉴码单元上鉴码齿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不同,是根据解码的密码情况设计。
所述两个鉴码单元上的鉴码齿的形状和高度可以设计完全相同,以便于更完美地实现鉴码。
所述两个鉴码单元均设计为相同长宽的矩形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简单,仅设计了两个矩形的单层结构,相比传统结构,不存在多层结构,而且取代了只能用齿轮进行鉴码的方式;通过两个矩形鉴码单元相对垂直的直线运动,不仅可以实现准确鉴码的功能,而且相对传统结构实现了大大的简化,完全可以通过微细加工,可使用MEMS方式量产化加工,非常符合现代微鉴码器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的“微机械密码锁中的鉴码器机构”中涉及的鉴码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的“微机械密码锁鉴码机构的UQS机理研究及其工艺实现”中码轮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的“微机械密码锁鉴码机构的UQS机理研究及其工艺实现”中码轮集的加工示意图。
图4是传统结构的齿轮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两个鉴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基于图5的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到交错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基于图6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的两个鉴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基于图8的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到交错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基于图9的两个鉴码单元逐步相对移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设计包括鉴码单元A和鉴码单元B,两个鉴码单元相向的面上均分布有若干凸起的鉴码齿,两个鉴码单元分别沿交错方向作直线移动。
其中,鉴码单元A上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鉴码齿,鉴码单元B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鉴码齿,但是两个均设置两个以上的鉴码齿,能更有符合密码的设计结构。
在鉴码过程中,当鉴码单元A和鉴码单元B两个处于交叠状态时:
鉴码单元A和鉴码单元B相对移动,齿与齿之间不相互影响,能顺利交错开,则表示密码正确;
鉴码单元A和鉴码单元B相对移动到某一位置,齿与齿之间相处错不开,相互阻挡,则表示密码不正确。
基于上述鉴码过程,当两个鉴码单元移动至交叠位置时,相向的面之间保留有鉴码齿足够通过的空间间距;所述空间间距大于最短鉴码齿的长度,小于两个鉴码单元上鉴码齿的长度之和,即鉴码单元A上的鉴码齿长度和鉴码单元B上的鉴码齿长度之间。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鉴码单元A和鉴码单元B可以设计成相互垂直交错设置,两个鉴码单元可沿相互垂直交错的方向作直线移动;两个鉴码单元移动到交叠处,在相向的面之间保留有足够鉴码齿通过的空间间距。基于该结构,所述鉴码齿与鉴码单元也垂直。
如下在空间上的描述,更容易地理解:
鉴码单元A和鉴码单元B分别沿xy轴方向相互垂直设置,其中鉴码单元A沿x轴方向设置,鉴码单元B沿y轴方向设置,两个鉴码单元沿相互垂直交错的方向作直线移动。
两个鉴码单元相向的面上均设置有四个轨道,如图5所示:鉴码单元A上的轨道1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轨道2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轨道3上设置有两个鉴码齿;鉴码单元B的轨道1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轨道2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轨道3上设置有2个鉴码齿。
所述鉴码单元A和鉴码单元B均为矩形块,其长宽均相同,所设置的轨道宽度也相同。
所述两个鉴码单元上的齿的形状和高度完全相同。
在完成[01011001]密码的行走时:
定义1代表:鉴码单元A走,向右单向运动;
定义0代表:鉴码单元B走,向上单向运动。
如图6-7所示,当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时,齿与齿之间不相互影响,能顺利交错时,因此可以顺利完成[01011001]密码的行走。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鉴码单元A和鉴码单元B,设计成沿xy轴方向相互垂直设置,其中一个鉴码单元沿x轴方向设置,另一个鉴码单元沿y轴方向设置,两个鉴码单元可沿相互垂直交错的方向作直线移动。
两个鉴码单元相向的面上均按照4×8的网格模式布局鉴码齿,其中:
(1)鉴码单元A按照从右往左,从上向下的方向,分布的四个鉴码齿如下:
第1行第2列的网格布局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
第2行第4列的网格布局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
第2行第5列的网格布局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
第3行第7列的网格布局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
(1)鉴码单元B按照从右往左,从上向下的方向,分布的五个鉴码齿如下:
第1行第1列的网格布局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
第3行第2列的网格布局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
第5行第3列的网格布局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
第6行第3列的网格布局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
第8行第4列的网格布局上设置有一个鉴码齿。
两个鉴码单元在z轴方向之间保留有足够鉴码齿通过的空间间距。
所述鉴码单元A和鉴码单元B均为矩形块,其长宽均相同,所设置的轨道宽度也相同。
所述两个鉴码单元上的齿的形状和高度完全相同。
在完成[01011001]密码的行走时:
定义1代表:鉴码单元A走,向右单向运动;
定义0代表:鉴码单元B走,向上单向运动。
如图9-10所示,当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时,齿与齿之间不相互影响,能顺利交错时,因此可以顺利完成[01011001]密码的行走。
综合,可以看出这种鉴码结构,比传统的结构,更简单,只需要两个矩形的鉴码单元,不存在多层结构,只需要通过一块平板和少量的齿即可实现鉴码。这种结构,提高了微细加工的可操作性,还能实现准确鉴码的功能,与传统常规设计对比,完全符合现代微鉴码器的发展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鉴码单元,两个鉴码单元相向的面上均分布有凸起的鉴码齿,每个鉴码单元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鉴码齿,两个鉴码单元分别沿交错方向作直线移动;所述两个鉴码单元移动至交叠位置时,两个鉴码单元相向的面之间保留有鉴码齿足够通过的空间间距;所述空间间距大于最短鉴码齿的长度,小于两个鉴码单元上鉴码齿的长度之和;
所示密码鉴别结构在鉴码过程中:当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齿与齿之间不相互影响,能顺利交错开,则表示密码正确;当两个鉴码单元相对移动,在移动到某一位置,齿与齿之间相处错不开,相互阻挡,则表示密码不正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鉴码单元在空间上的位置设计为:两个鉴码单元相互垂直交错设置,两个鉴码单元可沿相互垂直交错的方向作直线移动;两个鉴码单元移动到交叠处,在相向的面之间保留有足够鉴码齿通过的空间间距;所述鉴码齿垂直于鉴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鉴码单元上按照网格模式布局鉴码齿,鉴码齿的数量根据需要解码的密码长度进行设计;两个鉴码单元上的网格布局模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鉴码单元按照轨道模式布局鉴码齿,鉴码齿的数量根据需要解码的密码长度进行设计;每个鉴码单元上至少设置有两条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鉴码单元上可设置相同数量的轨道,或者不同轨道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鉴码单元上鉴码齿的数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鉴码单元上鉴码齿的数量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鉴码单元上的鉴码齿的形状和高度完全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码鉴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鉴码单元,均设计为相同长宽的矩形块。
CN201911420773.4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 Pending CN111021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0773.4A CN111021835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0773.4A CN111021835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1835A true CN111021835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0773.4A Pending CN111021835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183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3486U (zh) * 1987-09-29 1988-09-28 杜良民 多功能密码锁
US6449992B1 (en) * 2001-07-31 2002-09-17 Chun Te Yu Combination lock device
CN2597622Y (zh) * 2002-12-02 2004-01-07 邵志军 拨码盘式全机械密码锁
CN101131054A (zh) * 2006-08-25 2008-02-27 朱邦明 多组合密码保险锁
CN205857948U (zh) * 2016-06-29 2017-01-04 竞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密码寻号功能的锁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3486U (zh) * 1987-09-29 1988-09-28 杜良民 多功能密码锁
US6449992B1 (en) * 2001-07-31 2002-09-17 Chun Te Yu Combination lock device
CN2597622Y (zh) * 2002-12-02 2004-01-07 邵志军 拨码盘式全机械密码锁
CN101131054A (zh) * 2006-08-25 2008-02-27 朱邦明 多组合密码保险锁
CN205857948U (zh) * 2016-06-29 2017-01-04 竞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密码寻号功能的锁具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庞军玲 陈文元: "微机械密码锁中的鉴码器机构", 《机械设计与研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26342A (en) Linear or circular rachet-type locking device with automatic unlocking and self-locking
EP2049874B1 (de) Sensoranordnung zur präzisen erfassung von relativbewegungen zwischen einem encoder und einem sensor
CN100480900C (zh) 手表机芯的齿轮传动系统
DE102011083524A1 (de) Dreh-/Drück-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 Mensch-Maschine-Interface
EP3645440A1 (de) Positionsbestimm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einer kabinenposition einer aufzugkabine
CN212336945U (zh) 一种基于直线式的密码鉴别结构
DE19545949A1 (de) Digitales Absolutpositions-Codiergerät und Codierverfahren
DE102010000731A1 (de) Reflektierende optische Kodierer-Baugruppe und- Verfahren
CN111021835A (zh) 一种密码鉴别结构
KR100538971B1 (ko) 절대각 검출장치
WO1991000498A1 (de) Hochauflösender absolutencoder
EP2133824A3 (en) Position code
EP0342851A1 (en) Permutation type lock control assembly
US20140217671A1 (en) Three-Dimensional Brain Teaser
US8973418B2 (en) Mechanical combination lock
JP2008532782A (ja) 半導体のエッチングによって形成された作動部品を使用する被駆動部品を移動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3906600U (zh) 防脱挡同步器齿套
CN102042839B (zh) 两个不同周期测量传感器组合成绝对式角度编码器的原理
DE102008004047A1 (de) Optischer Drehwinkelsensor
DE10057662A1 (de) Absolutwertgeber, insbesondere für ein rotierendes System
WO2005071363A1 (de) Drehgeb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drehgebers
DE202012007093U1 (de)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s zu steuernden Geräts
CN106438576A (zh) 一种用于任意位置锁紧的锁紧机构及其锁紧精度确定方法
DE3112525A1 (de) Optischer positionssensor
CN111140086A (zh) 一种平面鉴码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