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1961A - 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1961A
CN111011961A CN201911125626.4A CN201911125626A CN111011961A CN 111011961 A CN111011961 A CN 111011961A CN 201911125626 A CN201911125626 A CN 201911125626A CN 111011961 A CN111011961 A CN 111011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latch
clamping
groov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56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1256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19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1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19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FGARMENT FASTENINGS; SUSPENDERS
    • A41F9/00Belts, girdles, or waistbands for trousers or skirts
    • A41F9/02Expansible or adjustable belts or girdles ; Adjustable fasteners comprising a track and a slide member
    • A41F9/025Adjustable belts or gir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包括带体和扣体,带体的固定端与扣体连接,带体的活动端与扣体可调节连接,带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卡齿,第一卡齿侧向设置,扣体上设有可滑动的卡掣块,卡掣块上设有若干第二卡齿,若干第二卡齿与若干第一卡齿可分离啮合。本发明的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能够进行上下方向卡接,相对于传统的皮带装置的前后卡接,能够有效地降低卡接厚度,从而减小扣体的整体厚度。本皮带装置的扣体内侧面整体平整,同时降低卡接厚度的方式保证人体使用舒适,且当需要拔出带体或调整带体位置时,该结构可使带体轻松地从扣体松脱。

Description

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穿戴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装置的扣体亦称为皮带头或皮带扣头,皮带扣就是皮带前端的一个五金配件,用来装饰和固定整个皮带。市面上存在一种自锁式皮带,其能够进行自锁扣合、无极调节等功能
如图10所示,该自锁皮带装置包括扣体2’以及固定连接于扣体2’的带体1’,扣体2’的一面上固设有框架3’,带体1’的一面上设有沿带体1’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卡齿条4’,框架3’与扣体2’之间形成有供带体1’穿过的穿孔5’,框架3’上设有朝向穿孔5’方向往复滑移的移动板6’,移动板6’上延伸有配合卡齿条4’且用于限制带体1’沿背对穿过穿孔5’的方向移动的卡爪7’。
可见,传统的自锁皮带装置的卡接方式一般为前后卡接(卡齿条4’在前,移动板6’在后);显然,前后卡接会导致扣体2的自身厚度增加;使用者在使用该种皮带时,容易被扣体2’顶到肚子,减低使用者的舒适度;而且该种扣体2’的背面凹凸不平,会对人体的造成凹凸不平的压痕。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减低扣体厚度的、内侧面平坦的皮带装置,以此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包括带体和扣体,带体的固定端与扣体连接,带体的活动端与扣体可调节连接,带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卡齿,第一卡齿侧向设置,扣体上设有可滑动的卡掣块,卡掣块上设有若干第二卡齿,若干第二卡齿与若干第一卡齿可分离啮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带体的活动端和扣体以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可分离啮合的方式进行可调节连接,且第一卡齿侧向设置,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能够进行上下方向卡接,相对于传统的皮带装置的前后卡接,能够有效地降低卡接厚度,从而减低扣体的整体厚度。本扣体的内侧面整体平整且薄,不会因为有突兀的结构而顶到人体,本皮带装置通过降低卡接厚度的方式保证人体使用舒适度,且当需要拔出带体或调整带体位置时,该结构可使带体轻松地从扣体松脱,非常方便,不会因为带体张紧而产生卡滞的现象;本皮带无需磁铁、外形小巧、精致,能够更贴切人体,给人体带来舒适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带体的活动端的内侧沿着带体方向设有凹槽,若干第一卡齿沿凹槽方向阵列于该凹槽内,第一卡齿的端面与带体的内表面相平行。
由此,为了便于第二卡齿与第一卡齿啮合,带体的活动端的内侧设有凹槽,带体插入扣体时,第二卡齿嵌入凹槽中与第一卡齿啮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体的侧面设有供带体穿过的插槽,插槽的中部位置设有滑槽,卡掣块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滑槽内。
由此,当本皮带装置使用时,带体从插槽内插入并滑动;当调节滑动时,第一卡齿的斜面与第二卡齿的斜面接触,第一卡齿对第二卡齿施以竖直方向的力,从而迫使卡掣块向下滑动,从而实现调节功能;当卡紧时,第一卡齿的直面与第二卡齿的直面接触,第一卡齿对第二卡齿施力施以水平方向的力,卡掣块不会向下滑动,从而实现卡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掣块的下端设有限位块,滑槽的下部设有与其衔接的孔槽,限位块与孔槽配合;第二卡齿设于限位块的侧面,孔槽与插槽相通。
由此,限位块与孔槽配合,能够防止卡掣块脱离滑槽;且孔槽与插槽相通,使得卡掣块的第二卡齿与带体的第一卡齿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掣块的上端设有凸块,滑槽的上部设有凹陷部,凸块与凹陷部配合且一部分露出凹陷部外。
由此,卡掣块上端的凸块为按钮作用。当需要松开皮带装置时,通过按压凸块,使卡掣块在滑槽内向下移动,第二卡齿与第一卡齿分离,皮带从而能够从插槽中抽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体上沿滑槽方向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缓冲件,缓冲件一端与安装孔的底面相抵,缓冲件的另一端与卡掣块相抵。
由此,缓冲件配置为对卡掣块进行复位,保证卡掣块的第二卡齿能够与带体的第一卡尺保持卡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槽的截面形状为“亻”状的一部分。
由此,能够减少扣体的厚度,且能够将带体的固定端和活动端进行错开,增加本装置使用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体的一端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带体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与固定板之间。
由此,连接槽为带体的固定端的连接点,其通过固定板对带体进行压紧,从而实现连接,且固定板为可拆卸设计,固定板拆卸后能够将带体拆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体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带体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与固定板之间。
由此,连接槽设于连接块上,连接块以铰接的方式设于扣体上,则带体的固定端能够在扣体的一端进行摆动,方便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干第一卡齿分为两组,滑槽设有两个,卡掣块设有两个,两组第一卡齿对称分布,两个卡掣块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两个卡掣块的第二卡齿分别与两个第一卡齿可分离啮合。
由此,增加带体与扣体的卡接效果,第一卡齿与卡掣块之间受力更均匀。
本发明的具体有益效果为:本皮带装置不仅满足了人们随意调节皮带松紧度的要求,而且本皮带装置的结构简单、重量轻、整体厚度薄,故不仅能用于男士皮带,还能用于小巧的女士皮带;本扣体的内侧面整体平整,不会因为有突兀的结构而杠到肚子,使用舒适感极高;且当需要拔出皮带或调整皮带位置时,可通过按压卡掣块使带体轻松地从扣体松脱,非常方便,不会因为带体张紧而产生卡滞的现象;本皮带装置无需磁铁、外形小巧、精致、美观,使用时更贴切人体,降低皮带装置对人体的压迫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的一角度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的俯视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的一角度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的一角度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背景技术中传统的自锁式皮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带体、11-第一卡齿、12-凹槽、2-扣体、21-插槽、22-滑槽、23-孔槽、24-凹陷部、25-安装孔、26-连接槽、3-卡掣块、31-第二卡齿、32-限位块、33-凸块、4-缓冲件、5-固定板、6-连接块、7-盖板、1’-带体、2’-扣体、3’-框架、4’-齿条、5’-穿孔、6’-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包括带体1和扣体2,带体1的固定端与扣体2连接,带体1的活动端与扣体2可调节连接。带体1上设有若干第一卡齿11,第一卡齿11侧向设置,第一卡齿11为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且若干第一卡齿11的方向沿皮带的进行正方向排列。扣体2上设有可滑动的卡掣块3,卡掣块3上设有若干第二卡齿31;若干第二卡齿31与若干第一卡齿11可分离啮合,第二卡齿31与第一卡齿11上下啮合,即第二卡齿31形状亦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但若干第二卡齿31的方向沿皮带的进行反方向排列。扣体2的内侧面设有可拆卸的盖板7,盖板7用于对卡掣块3进行安装,盖板7通过螺栓安装在扣体2的内侧面;将盖板7拆卸,能够将卡掣块3以及其他内部构件进行拆卸或安装。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带体1的活动端和扣体2以第一卡齿11和第二卡齿31可分离啮合的方式进行可调节连接,且第一卡齿11侧向设置,第一卡齿11和第二卡齿31能够进行上下方向卡接,相对于传统的皮带装置的前后卡接,能够有效地降低卡接厚度,从而减低扣体2的整体厚度。本皮带装置通过降低卡接厚度、内侧面平整的方式保证人体使用舒适度,本扣体2的内侧面整体平整且薄,不会因为有突兀的结构而顶到人体,且当需要拔出带体1或调整带体1位置时,该结构可使带体1轻松地从扣体2松脱,非常方便,不会因为带体1张紧而产生卡滞的现象;本皮带无需磁铁、外形小巧、精致,能够更贴切人体,给人体带来舒适感。
结合图1,带体1的活动端的内侧沿着带体1方向设有凹槽12,凹槽12自活动端的端部向内延伸,即活动端开设有凹槽12的槽口,凹槽12的长度约为带体1的三分之一;若干第一卡齿11沿凹槽12方向阵列于该凹槽12内;且第一卡齿11沿位于凹槽12的上内壁。更进一步说明,第一卡齿11的斜面位于靠近凹槽12槽口一端,第一卡齿11的一直面位于靠近凹槽12槽底一端,第一卡齿11的另一直面与凹槽12槽壁相抵;第一卡齿11的端面与带体1的端面相平行。为了便于第二卡齿31与第一卡齿11啮合,带体1的活动端的内侧设有凹槽12,带体1插入扣体2时,第二卡齿31嵌入凹槽12中与第一卡齿11啮合。
结合图1-3,扣体2的侧面设有供带体1穿过的插槽21,插槽21横穿整个扣体2;插槽21的中部位置设有滑槽22,滑槽22与插槽21呈垂直关系,滑槽22位于插槽21的内侧面;卡掣块3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滑槽22内。
当本皮带装置使用时,带体1从插槽21内插入并滑动;当调节滑动时,第一卡齿11的斜面与第二卡齿31的斜面接触,第一卡齿11对第二卡齿31施以竖直方向的力,从而迫使卡掣块3向下滑动,从而实现调节功能;当卡紧时,第一卡齿11的直面与第二卡齿31的直面接触,第一卡齿11对第二卡齿31施力施以水平方向的力,卡掣块3不会向下滑动,从而实现卡紧。
结合图1,卡掣块3的下端设有限位块32,滑槽22的下部设有与其衔接的孔槽23,限位块32与孔槽23配合;第二卡齿31设于限位块32的侧面,孔槽23与插槽21相通。限位块32与孔槽23配合,能够防止卡掣块3脱离滑槽22;且孔槽23与插槽21相通,使得卡掣块3的第二卡齿31与带体1的第一卡齿11啮合。
结合图1,卡掣块3的上端设有凸块33,滑槽22的上部设有凹陷部24,凸块33与凹陷部24配合且一部分露出凹陷部24外。卡掣块3上端的凸块33为按钮作用。当需要松开皮带装置时,通过按压凸块33,使卡掣块3在滑槽22内向下移动,第二卡齿31与第一卡齿11分离,皮带从而能够从插槽21中抽出。
结合图1,扣体2上沿滑槽22方向设有安装孔25,安装孔25位于限位块32的底部;安装孔25内设有缓冲件4,缓冲件4为弹簧;缓冲件4一端与安装孔25的底面相抵,缓冲件4的另一端与卡掣块3相抵。缓冲件4配置为对卡掣块3进行复位,保证卡掣块3的第二卡齿31能够与带体1的第一卡尺保持卡紧。
结合图3,插槽21的截面形状为“亻”状的一部分;即插槽21由两个部分组成,由两个槽体衔接而成,两个槽体之间形成钝角且以圆角过度。能够减少扣体2的厚度,且能够将带体1的固定端和活动端进行错开,增加本装置使用的舒适度。
结合图1-2,扣体2的一端设有连接槽26,连接槽26位于扣体2的内侧面;连接槽26上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5,带体1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26与固定板5之间。
连接槽26为带体1的固定端的连接点,其通过固定板5对带体1进行压紧,从而实现连接,且固定板5为可拆卸设计,固定板5拆卸后能够将带体1拆出。
结合图1-2,连接槽26和固定板5的内壁上均设有若干个锥形针。锥形针能够对带体1的固定端进行卡接,增加带体1的固定端的连接端紧固度。
实施例二
结合图4-6,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区别为,扣体2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6,连接槽26设在连接块6上,连接槽26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5,带体1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26与固定板5之间。
连接槽26上设有两个圆柱,圆柱的端面设有螺纹孔,带体1的固定端设有两个与圆柱配合的小孔,当带体1的固定端安装至连接块6上时,圆柱与小孔配合增加紧固性。连接槽26的边沿设有若干锥形针。
实施例三
结合图7,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大致相同,其区别为,扣体2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上设有连接槽26,固定板5铰接在连接槽26上,带体1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26与固定板5之间。
当带体1的固定端安装至连接块6上时,连接槽26的边沿和固定板5上均设有若干锥形针。扳转固定板5再向下压即能对带体1进行固定。
实施例四
结合图8-9,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区别为,若干第一卡齿11分为两组,两组第一卡齿11均设于带体1的凹槽12内,两组第一卡齿11上下对称分布,两组第一卡齿11的斜面均位于靠近凹槽12槽口一端,两组第一卡齿11的一直面均位于靠近凹槽12的槽底一端,两组第一卡齿11的另一直面分别与凹槽12的两个槽壁相抵。相应地,卡掣块3亦设有两个,扣体2上的滑槽22亦设有两个,凹陷部24亦设有两个;两个滑槽22上下对称分布,孔槽23位于两个滑槽22之间,两个卡掣块3分别位于两个滑槽22内;两个卡掣块的内端设有安装孔,25缓冲件4设于安装孔25中,缓冲件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卡掣块3的底面相抵。
当该实施例的皮带装置使用时,带体1从插槽21内插入并滑动;当调节滑动时,位于上方的第一卡齿11的斜面与位于上方的卡掣块3的第二卡齿31的斜面接触,位于下方的第一卡齿11的斜面与位于下方的卡掣块3的第二卡齿31的斜面接触,两个第一卡齿11对两个第二卡齿31施以竖直方向的力,从而迫使两个卡掣块3分别向上、向下滑动,从而实现调节功能;当卡紧时,位于上方的第一卡齿11的直面与位于上方的卡掣块3的第二卡齿31的直面接触,位于上方的第一卡齿11对位于上方的卡掣块3的第二卡齿31施以水平方向的力;位于下方的第一卡齿11的直面与位于下方的卡掣块3的第二卡齿31的直面接触,位于下方的第一卡齿11对位于下方的第二卡齿31施以水平方向的力;两卡掣块3之间装配有缓冲件4(复位弹簧)两个卡掣块3不会向下、向上滑动,从而实现卡紧。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其卡接效果更牢固,受力更均匀。该实施例亦可结合实施例二或三进行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包括带体(1)和扣体(2),所述带体(1)的固定端与扣体(2)连接,所述带体(1)的活动端与扣体(2)可调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上设有若干第一卡齿(11),所述第一卡齿(11)侧向设置,所述扣体(2)上设有可滑动的卡掣块(3),所述卡掣块(3)上设有若干第二卡齿(31),若干所述第二卡齿(31)与若干第一卡齿(11)可分离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的活动端的内侧沿着带体(1)方向设有凹槽(12),若干所述第一卡齿(11)沿凹槽(12)方向阵列于该凹槽(12)内,所述第一卡齿(11)的端面与带体(1)的内表面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的侧面设有供带体(1)穿过的插槽(21),所述插槽(21)的中部位置设有滑槽(22),所述卡掣块(3)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滑槽(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块(3)的下端设有限位块(32),所述滑槽(22)的下部设有与其衔接的孔槽(23),所述限位块(32)与孔槽(23)配合;所述第二卡齿(31)设于限位块(32)的侧面,所述孔槽(23)与插槽(21)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块(3)的上端设有凸块(33),所述滑槽(22)的上部设有凹陷部(24),所述凸块(33)与凹陷部(24)配合且一部分露出凹陷部(24)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上沿滑槽(22)方向设有安装孔(25),所述安装孔(25)内设有缓冲件(4),所述缓冲件(4)一端与安装孔(25)的底面相抵,所述缓冲件(4)的另一端与卡掣块(3)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1)的截面形状为“亻”状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卡齿(11)分为两组,所述滑槽(22)设有两个,所述卡掣块(3)设有两个,两组所述第一卡齿(11)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卡掣块(3)分别位于两个滑槽(22)内,两个所述卡掣块(3)的第二卡齿(31)分别与两个第一卡齿(11)可分离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的一端设有连接槽(26),所述连接槽(26)上设有固定板(5),所述带体(1)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26)与固定板(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上设有连接槽(26),所述连接槽(26)上可拆卸地设有固定板(5),所述带体(1)的固定端的可拆卸地设于连接槽(26)与固定板(5)之间。
CN201911125626.4A 2019-11-18 2019-11-18 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Pending CN1110119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5626.4A CN111011961A (zh) 2019-11-18 2019-11-18 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5626.4A CN111011961A (zh) 2019-11-18 2019-11-18 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1961A true CN111011961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00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5626.4A Pending CN111011961A (zh) 2019-11-18 2019-11-18 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19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6093A (zh) * 2021-06-15 2021-09-24 吉林体育学院 一种可调式的自动计分散打护具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6093A (zh) * 2021-06-15 2021-09-24 吉林体育学院 一种可调式的自动计分散打护具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90685A (en) Baby carriage
US3544204A (en) Adjustable temple for safety spectacles
US20070120405A1 (en) Angl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lumbar support of chair backrest
US20150128385A1 (en) Buckle
US20150223571A1 (en) Buckle
JP3548743B1 (ja) 帽子・サンバイザー用クリップサングラス
CN111011961A (zh) 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CN214759361U (zh) 滑扣式皮带装置
KR20210013521A (ko) 시계 팔찌용 걸쇠
CN211211582U (zh) 自动扣合式皮带装置
EP3810525A1 (en) Strap adjustment system
CN111150160B (zh) 压扣式皮带装置
US8850627B2 (en) Swimming goggles
US20080155793A1 (en) Buckle structure of waist belt
US8857019B1 (en) Service belt buckle
CN108361250B (zh) 一种头戴调节机构及头戴式智能设备
KR101847716B1 (ko) 자동 신장 버클
CN214967587U (zh) 滑动结构、下颚托架及弱视近视综合治疗仪
CN210130442U (zh) 具有按压结构的皮带扣头
CN217429380U (zh) 一种微调扣
KR101118875B1 (ko) 조절가능한 연결밴드를 구비한 고글
CN208851660U (zh) 一种防划伤舌侧自锁式口腔正畸托槽
CN217285330U (zh) 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移动镜及一种柜门
CN213074598U (zh) 带弹齿的滑扣式皮带装置
JP2003135108A (ja) ウエストサイズ調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