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7678A -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7678A
CN111007678A CN201911049790.1A CN201911049790A CN111007678A CN 111007678 A CN111007678 A CN 111007678A CN 201911049790 A CN201911049790 A CN 201911049790A CN 111007678 A CN111007678 A CN 111007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acklight module
mounting hole
black layer
meta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97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远江
徐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DAC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97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7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7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7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框体包括金属框,金属框底部上的预设位置通过冲孔形成朝金属框内部向上延伸的安装孔,预设位置的周边设置有黑色层;通过将背光模组框体底部预设位置的周边进行加黑处理,对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朝框体内部向上延伸安装孔,从而将安装孔周围设置成黑色层进行遮光,防止光线透射出去,以对背光模组中的光线进行保护,从而减少背光模组的漏光,提高反射率。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像中,因为液晶本身不发光,需要由置于LCD下的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BLU)提供背光光源。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板侧边射入导光板,经导光板导光后为电子装置的显示模块提供背光光源,背光光源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导光板等光学元件通常是设置在背光模组的背框上,光学元件与背框之间的漏光极为严重,需要在导光板四周贴附遮光胶带用于遮挡产品四周漏光的问题,贴附效率低下,人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框体、背光模组及终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背光模组漏光以及遮光成品高、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金属框,所述金属框底部上的预设位置通过冲孔形成朝所述金属框内部向上延伸的安装孔,所述预设位置的周边设置有黑色层。
可选地,所述预设位置周边的黑色层采用丝印工艺或镀黑工艺进行加工。
可选地,所述金属框包括底部和围合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以形成凹腔的四个侧部,其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置有黑色层。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黑色层。
可选地,所述金属框的内侧四周边缘设置有胶框,所述胶框与所述金属框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垂直截面形成的孔型包括L型或Z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
将背光模组框体底部预设位置的周边进行加黑处理;
对所述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朝所述框体内部向上延伸。
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框体包括底部和围合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以形成收容空间的四个侧部;
所述将所述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安装孔之后包括:
将所述四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侧部进行加黑处理。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安装孔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进行加黑处理。
可选地,所述在背光模组框体内部底面的预设位置进行加黑处理包括:
确定安装孔的尺寸大小以及位置;
将所述安装孔的周边通过丝印工艺或镀黑工艺进行加黑处理形成黑色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框体包括金属框,金属框底部上的预设位置通过冲孔形成朝金属框内部向上延伸的安装孔,预设位置的周边设置有黑色层;通过将背光模组框体底部预设位置的周边进行加黑处理,对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朝框体内部向上延伸安装孔,从而将安装孔周围设置成黑色层进行遮光,防止光线透射出去,以对背光模组中的光线进行保护,从而减少背光模组的漏光,提高反射率。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冲孔之前背光模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冲孔之后背光模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框体的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框体的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框体的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框体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组框体加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目前背光模组漏光以及遮光成品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框体,框体包括金属框,金属框底部上的预设位置通过冲孔形成朝金属框内部向上延伸的安装孔,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置的周边设置有黑色层。
本实施例中,预设位置为安装孔所在位置,由于安装孔边缘区域通常比较小,其所对应的黑色层也需比较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黑色层的设置可以在冲孔之前将预设位置周边进行加黑处理,这样冲孔形成的安装孔边缘区域也就形成了黑色层以实现遮光。本实施例中的加黑处理形成具备遮光的黑色层采用丝印工艺或镀黑工艺进行加工,从而使得加工精度更高,提升良率,且这种方式简单便捷,节约人工,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中,金属框包括底部和围合设置在底部上以形成收容空间的四个侧部,其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置有黑色层。应当理解,黑色层是为了防止金属框反射光线,进一步减少背光模组的漏光,更好地实现遮光的效果。
金属框局部加黑的工艺包括但不限于点胶涂布工艺、丝印工艺等,本实施例中,金属框至少一个侧部设置的黑色层可以通过丝印工艺来实现,具体的,可以在金属框至少一个侧部上丝印油墨,油墨可以采用具备吸光作用的深色油墨。
本实施例中,通过冲孔形成的安装孔内壁也设置有黑色层,具体的,可以是整个安装孔内壁全部设置有黑色层,还可以是安装孔内壁和安装孔内壁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圈黑色层,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这里并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金属框的内侧四周边缘设置有胶框,胶框与金属框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通过点布涂胶工艺逐步将胶水点至金属框内侧四周边缘区域。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的垂直截面形成的孔型包括L型、Z型,具体的,L型还包括L垂直型、L锥形。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框上设置的安装孔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形状。安装孔的位置也是不限的,可以位于金属框上方中间位置,或者金属框左上位置,或者金属框右上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是用于安装摄像头组件等光学器件,其具体的设置可以根据所要安装的光学器件的形状参数而定,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安装孔的具体设置位置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安装的光学器件的具体位置而定。此外,安装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以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请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冲孔前背光模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框体1包括金属框11,预设位置周边设置有黑色层12;对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朝金属框内部向上延伸的安装孔13,冲孔后,黑色层12位于安装孔13的外壁。本实施例中,安装孔的垂直截面形成的孔型包括L垂直型、L锥形以及Z型等,具体参见图3-5所示。
下面以安装孔为圆形且垂直截面孔型为L垂直型作为示例进行说明。请参见图6,图6为本示例中背光模组框体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金属框11内侧四周边缘设置有胶框14,预设位置周边进行加黑处理后进行冲孔,形成安装孔13,安装孔13的外壁上有黑色层12,内壁上也设置有黑色层15,黑色层是为了防止金属框反射光线,进一步减少背光模组的漏光,更好地实现遮光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金属框包括底部和围合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以形成收容空间的四个侧部,收容空间用于设置背光光学模片,背光光学模片上设置有与摄像头组件安装孔相适配的通孔,并穿过安装孔。
应当理解的是,背光模组的金属框的安装孔的垂直高度应当与背光光学模片的总厚度相等,背光光学模片上设置的通孔的尺寸大小应当与安装孔的尺寸大小相匹配,背光光学模片的尺寸大小应当与背光模组的框体的尺寸大小相匹配,以供背光光学模片能够对应设置在背光模组的框体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背光光学模片上通孔的尺寸略大于摄像头组件安装孔的尺寸,背光光学模片通孔的内壁与摄像头组件安装孔的外壁可以存在一定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背光光学模片包括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保护膜,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保护膜上与安装孔相应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反射膜贴附于金属框的内侧底部,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保护膜依次覆盖于反射膜之上。安装孔可作为定位件,依次穿过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保护膜,这种方式为背光模组中的数片光学模片的组装提供了更多便利,减小了背光光学模片组装的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的形状以及背光光学模片上通孔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根据所要安装的摄像头等光学器件的形状参数而定。
本实施例中,金属框可以为铁框,但并不局限于铁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框体,该背光模组框体包括金属框,金属框底部上的预设位置通过冲孔形成朝金属框内部向上延伸的安装孔,预设位置的周边设置有黑色层。通过在冲孔前在设置有安装孔的预设位置的周边设置黑色层,相应的,冲孔之后形成的安装孔外壁上便也形成了黑色层用于遮光,防止光线透射出去,以对背光模组中的光线进行保护,从而减少背光模组的漏光,提高反射率;同时,这种加工方式简单,节约人力,节省成本。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加工方法,请参见图7,图7为背光模组框体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01、将背光模组框体底部预设位置的周边进行加黑处理。
本实施例中,预设位置为安装孔所在位置,由于安装孔边缘区域通常比较小,其所对应的黑色层也需比较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黑色层的设置可以在冲孔之前将预设位置周边进行加黑处理,这样冲孔形成的安装孔边缘区域也就形成了黑色层以实现遮光。本实施例中的加黑处理形成具备遮光的黑色层采用丝印工艺或镀黑工艺进行加工,从而使得加工精度更高,提升良率,且这种方式简单便捷,节约人工,节省成本。
具体的,确定安装孔的尺寸大小以及位置,将安装孔的周边通过丝印工艺或镀黑工艺进行加黑处理形成黑色层。
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模组框体上设置的安装孔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等形状。安装孔的位置也是不限的,可以位于框体上方中间位置,或者框体左上位置,或者框体右上位置。安装孔是用于安装摄像头组件等光学器件,其具体的设置可以根据所要安装的光学器件的形状参数而定,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安装孔的具体设置位置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安装的光学器件的具体位置而定。此外,安装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以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S702、对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安装孔,安装孔朝框体内部向上延伸。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是通过冲孔形成的,形成的安装孔朝框体内部向上延伸,由于冲孔之前在设置有安装孔的预设位置周边设置黑色层,因此安装孔的外壁上相应的会形成黑色层,这种方式加工简单,能实现较好的遮光效果。
S703、将背光模组框体进行局部加黑处理。
为了进一步实现遮光,需要背光模组框体进行局部加黑处理用于遮挡背光模组四周漏光的问题。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框体包括底部和围合设置在底部上以形成收容空间的四个侧部,由于光源发出的光是从导光板侧边射入导光板,经导光板导光后为电子装置的显示模块提供背光光源,导光板等光学元件通常是设置在背光模组框体上,光学元件与框体之间的漏光极为严重,因此需要在四个侧部中至少一个侧部进行加黑处理,具体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丝印工艺来实现。
S704、将安装孔的内壁进行加黑处理。
背光模组框体框体包括金属框,安装孔是通过在金属框底部上的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的,金属会有反光,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安装孔内壁反光,可以将整个安装孔内壁全部设置有黑色层,还可以在安装孔内壁和安装孔内壁底部分别设置有一圈黑色层,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这里并不做限制,只要能达到遮光效果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703和步骤S704的执行顺序可以进行替换,具体先执行哪一步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加工方法,通过将背光模组框体底部预设位置的周边进行加黑处理,对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朝框体内部向上延伸安装孔,从而将安装孔周围设置成黑色层进行遮光,防止光线透射出去,以对背光模组中的光线进行保护,从而减少背光模组的漏光,提高反射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摄像头组件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摄像头组件设置于背光模组框体的摄像头组件安装孔内。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个人电脑等。
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框体的摄像头组件安装孔用于安装摄像头组件等光学器件,即为光学器件定制其所需的安装位置空间,可以避免安装摄像头组件等光学器件时造成的部分空间浪费,从而为终端的其他器件的安装提供更多可利用的空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金属框,所述金属框底部上的预设位置通过冲孔形成朝所述金属框内部向上延伸的安装孔,所述预设位置的周边设置有黑色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位置周边的黑色层采用丝印工艺或镀黑工艺进行加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包括底部和围合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以形成收容空间的四个侧部,其中,至少一个侧部上设置有黑色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设置有黑色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的内侧四周边缘设置有胶框,所述胶框与所述金属框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垂直截面形成的孔型包括L型或Z型。
7.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
将背光模组框体底部预设位置的周边进行加黑处理;
对所述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朝所述框体内部向上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框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框体包括底部和围合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以形成收容空间的四个侧部;
所述将所述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安装孔之后包括:
将所述四个侧部中的至少一个侧部进行加黑处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框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预设位置进行冲孔形成安装孔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安装孔的内壁进行加黑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框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背光模组框体底部预设位置的周边进行加黑处理包括:
确定安装孔的尺寸大小以及位置;
将所述安装孔的周边通过丝印工艺或镀黑工艺进行加黑处理形成黑色层。
CN201911049790.1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1007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9790.1A CN111007678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9790.1A CN111007678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7678A true CN111007678A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1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9790.1A Pending CN111007678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7678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7241A (ja) * 2001-11-30 2003-06-13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US20170168344A1 (en) * 2015-12-15 2017-06-15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8427228A (zh) * 2018-02-24 2018-08-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108803143A (zh) * 2018-06-29 2018-11-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845450A (zh) * 2018-06-29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957855A (zh) * 2018-07-26 2018-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031756A (zh) * 2018-08-01 2018-12-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782482A (zh) * 2019-01-16 2019-05-21 柳州阜民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9149020U (zh) * 2018-11-15 2019-07-23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遮光膜、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终端
US20190243417A1 (en) * 2018-02-05 2019-08-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174799A (zh) * 2019-05-20 2019-08-27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屏占比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7241A (ja) * 2001-11-30 2003-06-13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US20170168344A1 (en) * 2015-12-15 2017-06-15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90243417A1 (en) * 2018-02-05 2019-08-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8427228A (zh) * 2018-02-24 2018-08-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108803143A (zh) * 2018-06-29 2018-11-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845450A (zh) * 2018-06-29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957855A (zh) * 2018-07-26 2018-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031756A (zh) * 2018-08-01 2018-12-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9149020U (zh) * 2018-11-15 2019-07-23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遮光膜、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终端
CN109782482A (zh) * 2019-01-16 2019-05-21 柳州阜民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174799A (zh) * 2019-05-20 2019-08-27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屏占比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1131B (zh) 显示装置
CN10911662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EP3716253B1 (en) Terminal device
CN10921847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887410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08826103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2691934B (zh) 背光模块及相应的液晶显示装置
KR102039809B1 (ko)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조립체 및 단말기
EP3734497A1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18785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assembly thereof,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11630345B2 (en) Light guide film,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317436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79695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673389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992047B (zh) 一种光感装置
US11726359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18568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JP5652807B2 (ja) 携帯機器におけるバックライト方式の表示装置
EP2713199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0727147A (zh) 背光源及电子设备
CN11061855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95276B (zh)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lcd指纹识别系统、电子设备及导光膜
CN111007678A (zh)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及加工方法
CN103676304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0801966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2

Address after: 243000 five Jinshan Road 1188,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207

Applicant after: MAANSHAN DAC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e, workshop, Shuitian Industrial Zone, tongfukang,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