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6953B -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6953B
CN111006953B CN201911257770.3A CN201911257770A CN111006953B CN 111006953 B CN111006953 B CN 111006953B CN 201911257770 A CN201911257770 A CN 201911257770A CN 111006953 B CN111006953 B CN 111006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ss direction
cushion block
rod
force transmission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77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06953A (zh
Inventor
冯夏庭
田冕
张凤鹏
田军
杨成祥
彭建宇
赵曰茂
高继开
蒋剑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12577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6953B/zh
Priority to EP19929193.1A priority patent/EP3872475A4/en
Priority to US17/059,169 priority patent/US1111901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26887 priority patent/WO2021114369A1/zh
Priority to CA3101296A priority patent/CA3101296C/en
Priority to AU2019449031A priority patent/AU2019449031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006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6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06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6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 G01M7/08Shock-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32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 G01N3/36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3Stea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5Repeated or cycl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9Compressi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42Pneumatic or hydraulic means
    • G01N2203/0048Hydraul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69Fatigue, creep, strain-stress relations or elastic constants
    • G01N2203/0075Strain-stress relations or elastic consta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5Geometry of the test
    • G01N2203/0256Triaxial, i.e. the forces being applied along three normal axes of the specime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7Parameter measur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perty
    • G01N2203/0682Spatial dimension, e.g. length, area, angle

Abstract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包括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及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与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沿直线分布,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单独使用或者与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配合使用,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与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配合使用。系统能够从室内试验角度模拟岩体在高静应力载荷下的爆破地震波、大型岩爆产生的扰动波以及断层滑移等扰动波频率范围在0~20Hz范围内的面扰动加载作用过程,可通过子弹低速发射实现低应力幅值特征的模拟,通过杆拼接方式实现特定频率特征的模拟,且杆拼接方式缩短了设备长度,节省了设备的占地空间,降低了选取试验场地的难度,使设备的安装维护更加容易。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石力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深部岩石工程中,岩体处于三向高应力状态,而高静应力却为深部岩石工程灾害的孕育及发生提供了应力基础。同时,爆破开挖因其具有效率高和经济性好的特点,其始终是深部岩石工程施工开挖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在工程施工期内,岩体不可避免会受到爆破产生的扰动波影响。当爆破产生的扰动波随着传播的衰减,会逐渐衰减成低频的爆破地震波,根据现有文献可知,爆破地震波的频率在0~20Hz范围内,爆破地震波的幅值在0.1~30MPa范围内。虽然爆破地震波的频率和幅值范围较小但其依然会触发岩爆、分区破裂、扰动型塌方、岩体持续开裂等深部岩石工程灾害。除了爆破地震波,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显示,某些大型岩爆产生的扰动波的频率也在0~20Hz范围内,且幅值也在0.1~30MPa范围内。在此类大型岩爆发生的同时,经常导致距大型岩爆区域较远的地方发生次生岩爆。另外,根据文献调研,断层滑移、地震等其它扰动的发生也能造成扰动型岩爆,其频率也在0~20Hz范围内。
针对高静应力载荷下岩石受低频扰动载荷的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开发了一系列岩石扰动真三轴试验设备,这些试验设备虽然可以从扰动方式为点扰动或者局部面扰动的角度,具备对岩石高静应力载荷下受扰动载荷的作用过程进行了模拟的能力,但是仍存在局限性。由于现场岩体中每个微元受到的扰动载荷都是施加到微元的整个面上的,但现有设备普遍受到油源流量的限制以及控制性能的限制,其扰动力均采用小油缸施加扰动力的方式,扰动力并没有在静载加载到试样的基础上完全加载到试样的整个面,这种点扰动和局部面扰动的施加方法与整个面扰动的施加方式相比,会使试验结果更加远离现场实际。同时,现场的扰动波幅值是正负交替作用的,也就是意味着现场的应力是在静应力基础上有增有减的,即在静应力基础上有加载也有卸载。但在现有的这些设备中,均采用同一方向单静载油缸加反力架及动态小油缸结构,这种结构只能模拟静载基础上的扰动力加载过程,而并不能模拟静应力基础上的卸载过程。
在深部岩石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爆破开挖具有开挖效率高和经济性好的特点,其目前始终作为最主要的开挖方式之一。爆破根据其产生的应力特征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包括爆破冲击波区域、爆破应力波区域及爆破弹性波区域。爆破冲击波的应力幅值超过岩体强度,其可对岩体直接进行破碎。爆破应力波的应力幅值低于岩体强度,但其反复对岩体作用,也会造成岩体的持续开裂,最终导致岩体失稳,目前主要通过爆破振动仪的现场监测来研究爆破应力波。爆破弹性波的应力幅值最低,其对岩体的影响最小。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可知,当深部岩石进行爆破开挖时,爆破应力波的主频范围约为100Hz~500Hz,爆破应力波的应力幅值范围约为0.1MPa~30MPa。从应变率角度来看,爆破应力波的应变率处于静态应力的低应变率与动态冲击应力的中高应变率之间的中间范围。目前,在岩石室内力学试验中,爆破冲击波可以通过传统的霍普金森杆试验设备实现模拟,爆破弹性波可以通过现有的低频动态设备实现模拟。但是,爆破应力波的模拟却出现了问题,采用传统的霍普金森杆试验设备时会导致低应力幅值特征难以到达要求,采用传统的液压设备则达不到其频率特征。另外,想要模拟爆破应力波,其试验设备的长度又不能太长,因为试验设备如果过长,不但将对试验场地的选取带来难度,而且会给设备的安装维护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能够从室内试验的角度模拟岩体在高静应力载荷下的爆破地震波、大型岩爆产生的扰动波以及断层滑移等扰动波频率范围在0~20Hz范围内的面扰动加载作用过程,可通过子弹低速发射实现低应力幅值特征的模拟,通过杆拼接方式实现特定频率特征的模拟,并且杆拼接方式还有效缩短了设备长度,有效节省了设备的占地空间,降低了选取试验场地的难度,使设备的安装维护更加容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包括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及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所述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与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单独使用或者与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配合使用,所述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与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配合使用。
所述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包括真三轴加载组件和并联油源组件,真三轴加载组件和并联油源组件均安装在机构底座上;所述真三轴加载组件包括刚性基座、水平刚性框架体、竖直刚性框架体、铸铁减震台及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所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数量为六台;所述铸铁减震台水平固装在机构底座上,刚性基座水平卡装在铸铁减震台上,竖直刚性框架体竖直螺接固定在刚性基座上表面,竖直刚性框架体由顶板、底板和四个立柱组成;所述水平刚性框架体采用环形结构,水平刚性框架体套装在竖直刚性框架体外侧,水平刚性框架体螺接固定在刚性基座上表面;在所述竖直刚性框架体的顶板和底板各自安装有一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且上下两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对称分布;在所述水平刚性框架体上沿周向均布安装有四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所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上配装有换向阀块,在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的活塞杆端部配装有动态负荷传感器,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的活塞杆为空心杆结构。
所述并联油源组件包括油箱、泵站及冷却器;所述油箱内腔由隔板分隔成六个区域,分别记为①号区域、②号区域、③号区域、④号区域、⑤号区域及⑥号区域;所述①号区域、②号区域及③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④号区域及⑤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⑤号区域及⑥号区域之间底部彼此连通,①号区域及④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②号区域及⑤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③号区域及⑥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所述泵站内包括五台液压泵,分别记为第一高流量液压泵、第二高流量液压泵、第三高流量液压泵、第四高流量液压泵及低流量液压泵,五台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口均连接有流量控制阀,各个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口通过管路汇接到分流阀座的进油端,所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的前后腔油口通过换向阀块及管路接入分流阀座的出油端;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第二高流量液压泵、第三高流量液压泵、第四高流量液压泵及低流量液压泵的液压油吸入口通过管路与油箱内腔的底部相连通,用于抽取①号区域、②号区域及③号区域内的液压油;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第二高流量液压泵、第三高流量液压泵、第四高流量液压泵及低流量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口与各自对应的流量控制阀之间均安装有溢流阀,溢流阀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与④号区域、⑤号区域及⑥号区域相连通;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第二高流量液压泵、第三高流量液压泵及第四高流量液压泵在进行动态扰动时流出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汇接到回油阀座的进油端,回油阀座的出油端通过管路与④号区域相连通;在所述⑤号区域的底部连接有热油输出管道,热油输出管道的出油口连接有热油液压泵,热油液压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冷却器相连通,通过热油液压泵将⑤号区域内的热油泵送至冷却器内进行降温,冷却器的出油口通过冷油回流管路与⑥号区域的底部相连通。
所述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包括发射台、气缸、炮管、子弹及入射杆;所述炮管水平架设在发射台后侧,气缸安装在炮管后部,子弹位于炮管内,且炮管内的子弹上套装有聚乙烯减摩套;所述入射杆通过入射杆支撑座水平架设在发射台前侧;所述子弹与入射杆之间具有两种配合方式;在第一种配合方式下,所述子弹与入射杆彼此分离设置,在入射杆的杆体前端面安装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入射杆的杆体前端面通过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顶靠接触在岩石试样上,在入射杆的杆体后端面安装整形片;在第二种配合方式下,所述子弹的前端面与入射杆的后端面顶靠接触对接在一起,且对接在一起的子弹和入射杆共同构成加长型子弹,在子弹与入射杆的对接处外部套装有拼接套管,拼接套管相对于子弹和入射杆具有轴向滑移自由度,入射杆的前端面与岩石试样彼此分离设置,在入射杆的前端面安装整形片,在整形片外表面安装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在所述入射杆的杆体外套装有单次脉冲质量块,单次脉冲质量块采用分体组合式结构,在单次脉冲质量块的入射杆穿装孔内孔壁开设有环形凹槽,在入射杆的杆体上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位于环形凹槽内,环形凸台的轴向厚度小于环形凹槽的轴向宽度,使环形凸台与环形凹槽之间形成入射杆轴向微动间隙;在所述单次脉冲质量块下方的发射台上安装有滑轨,滑轨采用平行双轨结构,滑轨与入射杆相平行,在滑轨上设置有滑块,在滑块上水平固连在滑台,所述单次脉冲质量块固连在滑台上表面,单次脉冲质量块相对于滑轨具有直线移动自由度。
在所述发射台侧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空压机和控制台,在控制台上设置有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在所述炮管下方的发射台内设置有气瓶、第一气控阀和第二气控阀;所述气缸水平设置,在气缸内部设有前腔室和后腔室,活塞杆密封穿过前腔室与后腔室的隔板,位于前腔室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炮管密封堵头,在前腔室的轴向缸壁上开设有发射出气口,所述炮管后部的进气端管口与发射出气口密封连通,在前腔室的径向缸壁上开设有发射进气口,发射进气口通过发射进气管与气瓶的出气口密封连通;位于所述后腔室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活塞盘,活塞盘将后腔室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盘的直径大于炮管密封堵头的直径;所述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结构相同,其上均包括进气口、常开出气口、常闭出气口及泄压口,泄压口直接与大气连通;所述空压机的供气口以三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一按钮开关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一气控阀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三路与气瓶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按钮开关的常开出气口与气缸后腔室的无杆腔相连通,第一按钮开关的常闭出气口与第二按钮开关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按钮开关的常开出气口以两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一气控阀的闭阀气控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气控阀的开阀气控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按钮开关的常闭出气口以两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一气控阀的开阀气控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气控阀的闭阀气控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控阀的出气口以两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二气控阀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路与气缸后腔室的有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控阀的出气口与大气相连通。
在所述发射台侧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真空泵,在所述炮管后端管体上以及拼接套管中部管体上均开设有抽气口,两处抽气口均与真空泵相连,通过真空泵对炮管和拼接套管的管腔进行抽真空,通过抽真空使炮管内的子弹在负压作用下自动后退至发射位置,通过抽真空使拼接套管内的子弹与入射杆自动顶靠接触对接在一起;与所述炮管出口相邻的发射台上安装有子弹测速仪,在单次脉冲质量块前侧的发射台上安装有入射杆测速仪;在所述发射台侧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电荷放大器,所述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荷放大器相连,电荷放大器的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或计算机;在所述发射台侧方安装有入射杆承放台,通过入射杆承放台放置暂未使用的入射杆;在所述发射台上方设置有龙门吊,通过龙门吊对入射杆进行安装和拆卸。
所述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包括框架、框架转运小车、试样限位盒、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及气动快速卸载组件;所述框架采用方形结构,框架放置在框架转运小车上,所述试样限位盒位于框架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前部壁板中心,所述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后部壁板中心,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沿同一条水平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顶部壁板中心,所述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底部壁板中心,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沿同一条竖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左部壁板中心,所述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右部壁板中心,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沿同一条水平向直线分布;所述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配装在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之间;所述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配装在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之间;所述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配装在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之间;所述气动快速卸载组件配装在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框架之间。
所述试样限位盒采用长方形结构,试样限位盒由上下两个半盒组成,上下两个半盒扣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试样限位盒,上下两个半盒之间由螺栓进行固连;在所述试样限位盒的六个壁面上均开设有压头穿行孔;所述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及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圆盘状承压垫块、圆柱状承压垫块及方形压头;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位于框架壁板外侧,在圆盘状承压垫块的周向边沿均布固设有导向耳板,导向耳板上开设有导向光孔,在导向光孔内穿装有导向螺柱,导向螺柱固连在框架壁板上,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相对于导向螺柱仅具有轴向移动自由度;在所述框架壁板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垫块穿行孔,所述圆柱状承压垫块穿装在圆形垫块穿行孔中,在圆形垫块穿行孔与圆柱状承压垫块之间依次设有垫块径向限位环和垫块减摩轴承,在位于框架壁板内侧的圆柱状承压垫块上套装有防尘圈,防尘圈通过防尘圈限位环固连在垫块径向限位环上;所述圆柱状承压垫块一端与圆盘状承压垫块顶靠接触,圆柱状承压垫块另一端与方形压头一端顶靠接触,方形压头穿装在试样限位盒对应的压头穿行孔中,方形压头另一端与试样限位盒内的试样顶靠接触;所述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包括圆盘状承压垫块、垫块支撑限位板、T型承压垫块、过渡垫块及方形压头;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位于框架底部壁板下方,在框架底部壁板的中心开设有方形垫块穿行孔,所述T型承压垫块的小头端穿装在方形垫块穿行孔中,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固连在T型承压垫块的小头端,T型承压垫块的大头端位于框架底部壁板上方,所述垫块支撑限位板固装在框架底部壁板上表面,在垫块支撑限位板中心也开设有方形垫块穿行孔,在方形垫块穿行孔与T型承压垫块小头端之间设有垫块减摩条;所述过渡垫块放置在T型承压垫块大头端顶部,在T型承压垫块大头端顶部设有最小主应力方向过渡垫块导向限位条;所述方形压头下端与过渡垫块上表面顶靠接触,方形压头穿装在试样限位盒下方的压头穿行孔中,方形压头上端与试样限位盒内的试样顶靠接触;在所述过渡垫块上表面设有最大主应力方向方形压头导向限位条。
所述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包括卸载用承压垫块、方形压头及防护罩,所述框架壁板采用防护罩进行替代,在防护罩的中部开设有卸载用承压垫块穿行让位孔,所述卸载用承压垫块穿装在卸载用承压垫块穿行让位孔中;所述方形压头一端与卸载用承压垫块端部顶靠接触,方形压头穿装在试样限位盒对应的压头穿行孔中,方形压头另一端与试样限位盒内的试样顶靠接触;所述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包括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最大主应力方向导向杆及最大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所述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分别固装在最大主应力方向上的两个方形压头上,最大主应力方向导向杆及最大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平行安装在两个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之间;所述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包括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中间主应力方向导向杆及中间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所述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分别固装在中间主应力方向上的两个方形压头上,中间主应力方向导向杆及中间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平行安装在两个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之间;所述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包括最小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及最小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所述最小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固装在最小主应力方向上的两个方形压头上。
所述气动快速卸载组件包括双作用气缸、传力架、缓冲块、缓冲弹簧及缓冲基座;所述双作用气缸数量为两个,两个双作用气缸对称分布在卸载用承压垫块两侧;所述双作用气缸竖直设置且活塞杆朝上,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传力架上,传力架固连在卸载用承压垫块上,双作用气缸的缸筒端部通过铰接耳座连接在框架上;所述缓冲基座位于卸载用承压垫块正下方,所述缓冲弹簧竖直安装在缓冲基座上表面,所述缓冲块安装在缓冲弹簧顶部;在所述缓冲块与缓冲基座之间竖直设有导向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能够从室内试验的角度模拟岩体在高静应力载荷下的爆破地震波、大型岩爆产生的扰动波以及断层滑移等扰动波频率范围在0~20Hz范围内的面扰动加载作用过程,可通过子弹低速发射实现低应力幅值特征的模拟,通过杆拼接方式实现特定频率特征的模拟,并且杆拼接方式还有效缩短了设备长度,有效节省了设备的占地空间,降低了选取试验场地的难度,使设备的安装维护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并联油源组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并联油源组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子弹与入射杆采用彼此分离设置的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子弹和入射杆采用相互对接的配合方式共同构成加长型子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单次脉冲质量块、入射杆、滑轨、滑块及滑台的配装示意图;
图8为气缸、第一按钮开关、第二按钮开关、气瓶、第一气控阀及第二气控阀的气路连接原理图;
图9为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第一视角下框架前部壁板未示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第二视角下框架前部壁板未示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第三视角下防护罩未示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第四视角下框架前部壁板未示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试样限位盒、方形压头、最大/中间/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卸载用承压垫块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4为试样限位盒、方形压头、最大/中间/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第一最大/第二最大/第一中间/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的爆炸图;
图16为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I—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II—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III—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A1—机构底座,A2—刚性基座,A3—水平刚性框架体,A4—竖直刚性框架体,A5—铸铁减震台,A6—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7—油箱,A8—泵站,A9—冷却器,A10—①号区域,A11—②号区域,A12—③号区域,A13—④号区域,A14—⑤号区域,A15—⑥号区域,A16—第一高流量液压泵,A17—第二高流量液压泵,A18—第三高流量液压泵,A19—第四高流量液压泵,A20—低流量液压泵,A21—分流阀座,A22—溢流管道,A23—回油阀座,A24—热油输出管道,A25—热油液压泵,A26—冷油回流管路,B1—发射台,B2—气缸,B3—炮管,B4—子弹,B5—入射杆,B6—入射杆支撑座,B7—拼接套管,B8—单次脉冲质量块,B9—滑轨,B10—滑块,B11—滑台,B12—空压机,B13—控制台,B14—第一按钮开关,B15—第二按钮开关,B16—气瓶,B17—第一气控阀,B18—第二气控阀,B19—前腔室,B20—后腔室,B21—炮管密封堵头,B22—发射出气口,B23—发射进气管,B24—活塞盘,B25—真空泵,B26—子弹测速仪,B27—入射杆测速仪,B28—电荷放大器,B29—龙门吊,B30—环形凹槽,B31—环形凸台,B32—活塞杆,B33—入射杆承放台,C1—框架,C2—框架转运小车,C3—试样限位盒,C4—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5—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6—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7—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8—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9—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10—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1—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2—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3—气动快速卸载组件,C14—圆盘状承压垫块,C15—圆柱状承压垫块,C16—方形压头,C17—导向耳板,C18—导向螺柱,C19—垫块径向限位环,C20—垫块减摩轴承,C21—防尘圈,C22—防尘圈限位环,C23—垫块支撑限位板,C24—T型承压垫块,C25—过渡垫块,C26—垫块减摩条,C27—最小主应力方向过渡垫块导向限位条,C28—最大主应力方向方形压头导向限位条,C29—卸载用承压垫块,C30—防护罩,C31—卸载用承压垫块穿行让位孔,C32—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3—最大主应力方向导向杆,C34—最大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C35—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6—中间主应力方向导向杆,C37—中间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C38—最小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9—最小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C40—导向销,C41—双作用气缸,C42—传力架,C43—缓冲块,C44—缓冲弹簧,C45—缓冲基座,C46—铰接耳座,C47—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包括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I、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II及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III,所述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I与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II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I单独使用或者与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II配合使用,所述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III与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I配合使用。
如图2~4所示,所述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I包括真三轴加载组件和并联油源组件,真三轴加载组件和并联油源组件均安装在机构底座A1上;所述真三轴加载组件包括刚性基座A2、水平刚性框架体A3、竖直刚性框架体A4、铸铁减震台A5及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当作动器采用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后,既可以起到静态加载作用,又能起到动态加载作用;所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数量为六台;所述铸铁减震台A5水平固装在机构底座A1上,刚性基座A2水平卡装在铸铁减震台A5上,竖直刚性框架体A4竖直螺接固定在刚性基座A2上表面,竖直刚性框架体A4由顶板、底板和四个立柱组成;所述水平刚性框架体A3采用环形结构,水平刚性框架体A3套装在竖直刚性框架体A4外侧,水平刚性框架体A3螺接固定在刚性基座A2上表面;在所述竖直刚性框架体A4的顶板和底板各自安装有一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且上下两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对称分布;在所述水平刚性框架体A3上沿周向均布安装有四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所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上配装有换向阀块,在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的活塞杆端部配装有动态负荷传感器,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的活塞杆为空心杆结构,空心杆结构不但可以降低活塞杆的惯性,还可以提高作动器的动态相应特性,同时在变频慢速扰动试验时作为入射杆的入射通道。
所述并联油源组件包括油箱A7、泵站A8及冷却器A9;所述油箱A7内腔由隔板分隔成六个区域,分别记为①号区域A10、②号区域A11、③号区域A12、④号区域A13、⑤号区域A14及⑥号区域A15;所述①号区域A10、②号区域A11及③号区域A12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④号区域A13及⑤号区域A14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⑤号区域A14及⑥号区域A15之间底部彼此连通,①号区域A10及④号区域A13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②号区域A11及⑤号区域A14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③号区域A12及⑥号区域A15之间顶部彼此连通;所述泵站A8内包括五台液压泵,分别记为第一高流量液压泵A16、第二高流量液压泵A17、第三高流量液压泵A18、第四高流量液压泵A19及低流量液压泵A20;本实施例中,第一高流量液压泵A16、第二高流量液压泵A17、第三高流量液压泵A18及第四高流量液压泵A19的流量均为100L/min,低流量液压泵A20的流量为30L/min;30L/min的低流量液压泵A20可供静态试验时使用,当需要进行0~20Hz的动态试验时,可由四个100L/min的高流量液压泵并联实现400L/min的流量;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A16、第二高流量液压泵A17、第三高流量液压泵A18、第四高流量液压泵A19及低流量液压泵A20的液压油输出口均连接有流量控制阀,各个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口通过管路汇接到分流阀座A21的进油端,所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A6的前后腔油口通过换向阀块及管路接入分流阀座A21的出油端;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A16、第二高流量液压泵A17、第三高流量液压泵A18、第四高流量液压泵A19及低流量液压泵A20的液压油吸入口通过管路与油箱A7内腔的底部相连通,用于抽取①号区域A10、②号区域A11及③号区域A12内的液压油;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A16、第二高流量液压泵A17、第三高流量液压泵A18、第四高流量液压泵A19及低流量液压泵A20的液压油输出口与各自对应的流量控制阀之间均安装有溢流阀,溢流阀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A22与④号区域A13、⑤号区域A14及⑥号区域A15相连通;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A16、第二高流量液压泵A17、第三高流量液压泵A18及第四高流量液压泵A19在进行动态扰动时流出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汇接到回油阀座A23的进油端,回油阀座A23的出油端通过管路与④号区域A13相连通;在所述⑤号区域A14的底部连接有热油输出管道A24,热油输出管道A24的出油口连接有热油液压泵A25,热油液压泵A25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冷却器A9相连通,通过热油液压泵A25将⑤号区域A14内的热油泵送至冷却器A9内进行降温,冷却器A9的出油口通过冷油回流管路A26与⑥号区域A15的底部相连通;而回流至⑥号区域A15的冷却液压油会再次通过顶部流入与之连通的③号区域A12内,进而依次流入②号区域A11和①号区域A10,最终实现了液压油的冷却循环流动,为0~20Hz的动态扰动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如图5~8所示,所述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II包括发射台B1、气缸B2、炮管B3、子弹B4及入射杆B5;所述炮管B3水平架设在发射台B1后侧,气缸B2安装在炮管B3后部,子弹B4位于炮管B3内,且炮管B3内的子弹B4上套装有聚乙烯减摩套,通过聚乙烯减摩套降低炮管B3与子弹B4之间的摩擦力,炮管B3内表面采用珩磨方式加工,用以降低聚乙烯减摩套与炮管B3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入射杆B5通过入射杆支撑座B6水平架设在发射台B1前侧;所述子弹B4与入射杆B5之间具有两种配合方式;在第一种配合方式下,所述子弹B4与入射杆B5彼此分离设置,在入射杆B5的杆体前端面安装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入射杆B5的杆体前端面通过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顶靠接触在岩石试样上,在入射杆B5的杆体后端面安装整形片;在第二种配合方式下,所述子弹B4的前端面与入射杆B5的后端面顶靠接触对接在一起,且对接在一起的子弹B4和入射杆B5共同构成加长型子弹,在子弹B4与入射杆B5的对接处外部套装有拼接套管B7,拼接套管B7相对于子弹B4和入射杆B5具有轴向滑移自由度,入射杆B5的前端面与岩石试样彼此分离设置,在入射杆B5的前端面安装整形片,在整形片外表面安装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在所述入射杆B5的杆体外套装有单次脉冲质量块B8,单次脉冲质量块B8采用分体组合式结构,在单次脉冲质量块B8的入射杆穿装孔内孔壁开设有环形凹槽B30,在入射杆B5的杆体上设置有环形凸台B31,环形凸台B31位于环形凹槽B30内,环形凸台B31的轴向厚度小于环形凹槽B30的轴向宽度,使环形凸台B31与环形凹槽B30之间形成入射杆轴向微动间隙;在所述单次脉冲质量块B8下方的发射台B1上安装有滑轨B9,滑轨B9采用平行双轨结构,滑轨B9与入射杆B5相平行,在滑轨B9上设置有滑块B10,在滑块B10上水平固连在滑台B11,所述单次脉冲质量块B8固连在滑台B11上表面,单次脉冲质量块B8相对于滑轨B9具有直线移动自由度。
在所述发射台B1侧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空压机B12和控制台B13,在控制台B13上设置有第一按钮开关B14和第二按钮开关B15,在所述炮管B3下方的发射台B1内设置有气瓶B16、第一气控阀B17和第二气控阀B18;所述气缸B2水平设置,在气缸B2内部设有前腔室B19和后腔室B20,活塞杆B32密封穿过前腔室B19与后腔室B20的隔板,位于前腔室B19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炮管密封堵头B21,在前腔室B19的轴向缸壁上开设有发射出气口B22,所述炮管B3后部的进气端管口与发射出气口B22密封连通,在前腔室B19的径向缸壁上开设有发射进气口B15,发射进气口B15通过发射进气管B23与气瓶B16的出气口密封连通;位于所述后腔室B20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活塞盘B24,活塞盘B24将后腔室B20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盘B24的直径大于炮管密封堵头B21的直径;所述第一按钮开关B14和第二按钮开关B15结构相同,其上均包括进气口、常开出气口、常闭出气口及泄压口,泄压口直接与大气连通;所述空压机B12的供气口以三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一按钮开关B14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一气控阀B17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三路与气瓶B16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按钮开关B14的常开出气口与气缸B2后腔室B20的无杆腔相连通,第一按钮开关B14的常闭出气口与第二按钮开关B15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按钮开关B15的常开出气口以两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一气控阀B17的闭阀气控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气控阀B18的开阀气控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按钮开关B15的常闭出气口以两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一气控阀B17的开阀气控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气控阀B18的闭阀气控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控阀B17的出气口以两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二气控阀B18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路与气缸B2后腔室B20的有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控阀B18的出气口与大气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控阀B17和第二气控阀B18的型号为RAT052DA F02/F05-N11,工作压力范围为0.3MPa~0.8MPa;第一按钮开关B14的型号为M5PL210-08,工作压力范围为0~1.0MPa;第二按钮开关B15的型号为4H210-08,工作压力范围为0.15MPa~0.8MPa。
在所述发射台B1侧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真空泵B25,在所述炮管B3后端管体上以及拼接套管B7中部管体上均开设有抽气口,两处抽气口均与真空泵B25相连,通过真空泵B25对炮管B3和拼接套管B7的管腔进行抽真空,通过抽真空使炮管B3内的子弹B4在负压作用下自动后退至发射位置,通过抽真空使拼接套管B7内的子弹B4与入射杆B5自动顶靠接触对接在一起。
与所述炮管B3出口相邻的发射台B1上安装有子弹测速仪B26,在单次脉冲质量块B8前侧的发射台B1上安装有入射杆测速仪B27;在所述发射台B1侧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电荷放大器B28,所述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荷放大器B28相连,电荷放大器B28的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或计算机。
在所述发射台B1侧方安装有入射杆承放台,通过入射杆承放台放置暂未使用的入射杆B5;在所述发射台B1上方设置有龙门吊B29,通过龙门吊B29对入射杆B5进行安装和拆卸。
如图9~16所示,所述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III包括框架C1、框架转运小车C2、试样限位盒C3、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4、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5、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6、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7、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8、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9、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0、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1、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2及气动快速卸载组件C13;所述框架C1采用方形结构,框架C1放置在框架转运小车C2上,所述试样限位盒C3位于框架C1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4设置在框架C1前部壁板中心,所述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5设置在框架C1后部壁板中心,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4与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5沿同一条水平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6设置在框架C1顶部壁板中心,所述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7设置在框架C1底部壁板中心,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6与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7沿同一条竖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8设置在框架C1左部壁板中心,所述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9设置在框架C1右部壁板中心,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8与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9沿同一条水平向直线分布;所述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0配装在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4与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5之间;所述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1配装在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6与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7之间;所述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2配装在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8与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9之间;所述气动快速卸载组件C13配装在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8与框架C1之间。
所述试样限位盒C3采用长方形结构,试样限位盒C3由上下两个半盒组成,上下两个半盒扣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试样限位盒C3,上下两个半盒之间由螺栓进行固连;在所述试样限位盒C3的六个壁面上均开设有压头穿行孔。
所述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4、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5、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6及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9结构相同,均包括圆盘状承压垫块C14、圆柱状承压垫块C15及方形压头C16;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C14位于框架C1壁板外侧,在圆盘状承压垫块C14的周向边沿均布固设有导向耳板C17,导向耳板C17上开设有导向光孔,在导向光孔内穿装有导向螺柱C18,导向螺柱C18固连在框架C1壁板上,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C14相对于导向螺柱C18仅具有轴向移动自由度;在所述框架C1壁板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垫块穿行孔,所述圆柱状承压垫块C15穿装在圆形垫块穿行孔中,在圆形垫块穿行孔与圆柱状承压垫块C15之间依次设有垫块径向限位环C19和垫块减摩轴承C20,在位于框架C1壁板内侧的圆柱状承压垫块C15上套装有防尘圈C21,防尘圈C21通过防尘圈限位环C22固连在垫块径向限位环C19上;所述圆柱状承压垫块C15一端与圆盘状承压垫块C14顶靠接触,圆柱状承压垫块C15另一端与方形压头C16一端顶靠接触,方形压头C16穿装在试样限位盒C3对应的压头穿行孔中,方形压头C16另一端与试样限位盒C3内的试样顶靠接触。
所述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7包括圆盘状承压垫块C14、垫块支撑限位板C23、T型承压垫块C24、过渡垫块C25及方形压头C16;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C14位于框架C1底部壁板下方,在框架C1底部壁板的中心开设有方形垫块穿行孔,所述T型承压垫块C24的小头端穿装在方形垫块穿行孔中,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C14固连在T型承压垫块C24的小头端,T型承压垫块C24的大头端位于框架C1底部壁板上方,所述垫块支撑限位板C23固装在框架C1底部壁板上表面,在垫块支撑限位板C23中心也开设有方形垫块穿行孔,在方形垫块穿行孔与T型承压垫块C24小头端之间设有垫块减摩条C26;所述过渡垫块C25放置在T型承压垫块C24大头端顶部,在T型承压垫块C24大头端顶部设有最小主应力方向过渡垫块导向限位条C27;所述方形压头C16下端与过渡垫块C25上表面顶靠接触,方形压头C16穿装在试样限位盒C3下方的压头穿行孔中,方形压头C16上端与试样限位盒3内的试样顶靠接触;在所述过渡垫块C25上表面设有最大主应力方向方形压头导向限位条C28。
所述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8包括卸载用承压垫块C29、方形压头C16及防护罩C30,所述框架C1壁板采用防护罩C30进行替代,在防护罩C30的中部开设有卸载用承压垫块穿行让位孔C31,所述卸载用承压垫块C29穿装在卸载用承压垫块穿行让位孔C31中;所述方形压头C16一端与卸载用承压垫块C29端部顶靠接触,方形压头C16穿装在试样限位盒C3对应的压头穿行孔中,方形压头C16另一端与试样限位盒C3内的试样顶靠接触。
所述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0包括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2、最大主应力方向导向杆C33及最大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C34;所述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2分别固装在最大主应力方向上的两个方形压头C16上,最大主应力方向导向杆C33及最大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C34平行安装在两个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2之间;所述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1包括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5、中间主应力方向导向杆C36及中间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C37;所述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5分别固装在中间主应力方向上的两个方形压头C16上,中间主应力方向导向杆C36及中间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C37平行安装在两个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5之间;所述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C12包括最小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8及最小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C39;所述最小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C39固装在最小主应力方向上的两个方形压头C16上。
所述气动快速卸载组件C13包括双作用气缸C41、传力架C42、缓冲块C43、缓冲弹簧C44及缓冲基座C45;所述双作用气缸C41数量为两个,两个双作用气缸C41对称分布在卸载用承压垫块C29两侧;所述双作用气缸C41竖直设置且活塞杆朝上,双作用气缸C41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传力架C42上,传力架C42固连在卸载用承压垫块C29上,双作用气缸C41的缸筒端部通过铰接耳座C46连接在框架C1上;所述缓冲基座C45位于卸载用承压垫块C29正下方,所述缓冲弹簧C44竖直安装在缓冲基座C45上表面,所述缓冲块C43安装在缓冲弹簧C44顶部;在所述缓冲块C43与缓冲基座C45之间竖直设有导向销C40。
本实施例中,框架转运小车C2采用平板式结构,其主体为框架支撑平板,在框架支撑平板的四个角点螺接有用于在水平方向对框架C1进行限位的限位块,以及用于调整框架C1高度的微调高垫块,在框架支撑平板的下方设置有六个车轮,车轮包括两组形式,第一种形式的车轮为圆柱形车轮,第二种形式的车轮为V型轮面车轮,圆柱形车轮数量为两个,两个圆柱形车轮位于同侧,V型轮面车轮数量为四个,四个V型轮面车位于同侧,且圆柱形车轮与V型轮面车轮异侧分布,四个V型轮面车轮中两个为一组。为了方便将框架C1吊离小车C2,在框架C1顶部配装有可拆卸的吊架C47,吊架C47由吊架立板和吊架挂钩组成,吊架挂钩共四个,四个均布在吊架立板的四个角点,吊架立板与吊架挂钩之间由螺栓进行固连。另外,框架C1整体采用了拼装式结构,框架C1中的骨架梁和壁板均可拆散后进行存放,从而有效节省了存放空间,等需要重新使用时,重新将拆散状态的架梁和壁板组装成框架C1整体。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应用过程:
实施例一
开展静态全应力应变加载试验,先按照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试样标准,制备尺寸为50mm×50mm×100mm的岩石试样。试验前,需要在真三轴试验机外部进行试样装配,首先在框架C1底部壁板处将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7装配到位,然后将制作好的试样封入试样限位盒C3中,并通过螺栓将上下两个半盒固连到一起。再将装有试样的试样限位盒C3插入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7的方形压头C16上,试样限位盒C3实现初步固定。之后分别将其他5个方形压头C16对应插入试样限位盒C3上,然后分别完成三个主应力方向上的试样变形测量组件的安装,再进行除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8外的其他几处支撑传力组件的安装,最后完成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C8和气动快速卸载组件C13的安装。当试样结束在试样盒内的安装后,先将吊架C47安装到框架C1顶部,并将吊架C47作为吊车起吊时的挂点,利用吊车将试样盒整体吊装到框架转运小车C2上,之后移除吊架C47,推动框架转运小车C2沿着轨道移动,直至试样盒随着框架转运小车C2一同进入真三轴试验机的加载区域,最后对框架转运小车C2的试样盒高度位置进行微调,保证试样盒与真三轴试验机上的三组作动器全部对正。试验时,先启动30L/min的低流量液压泵A20为静态加载提供动力,再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应力路径,通过最小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小主应力,通过中间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中间主应力,通过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大主应力,具体设定的最小主应力为5MPa,中间主应力为20MPa;最大主应力需要逐级增大,且加载最大主应力过程中,首先采用1kN/s的速度加载,等到接近塑性变形区时转为低速率的变形控制,直到试样破坏,可获取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实施例二
开展20Hz频率面扰动试验,先按照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试样标准,制备尺寸为50mm×50mm×100mm的岩石试样。试验前,参照实施例一将试样安装到试样盒内。试验时,先启动30L/min的低流量液压泵A20为静态加载提供动力,完成试样预加载,再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应力路径,通过最小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小主应力,通过中间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中间主应力,通过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大主应力,具体设定的最小主应力为5MPa,中间主应力为20MPa;且加载最大主应力过程中,首先采用1kN/s的速度加载,等到接近塑性变形区时转为低速率的变形控制,直到应力-应变曲线的任一节点。然后,在计算机中输入动态加载力的幅值及频率参数,启动动态加载,油源切换至四个100L/min的高流量液压泵的并联泵系统,以输出400L/min的大流量,通过大流量油源的快速进出油实现活塞的动态运动,而且动态油缸可以是三个主应力方向中任一的一个方向,并且同一方向的活塞同时对试样进行加卸载,扰动的幅值为2MPa,持续时间为5min;若试样破坏,则可获取试样破坏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若试样未破坏,则停止施加扰动力,开始增加最大主应力,直至试样破坏,以获取试样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
实施例三
开展300Hz频率面扰动试验,用于模拟频率为300Hz的爆破应力波。先按照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试样标准,制备尺寸为50mm×50mm×100mm的岩石试样。试验前,参照实施例一将试样安装到试样盒内,并解除刚性基座A2与铸铁减震台A5之间的刚性连接,使刚性基座A2在扰动轴向上自由滑动,而在垂直于扰动轴向上不可动。试验时,先启动30L/min的低流量液压泵A20为静态加载提供动力,完成试样预加载,再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应力路径,通过最小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小主应力,通过中间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中间主应力,通过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大主应力,具体设定的最小主应力为5MPa,中间主应力为20MPa;且加载最大主应力过程中,首先采用1kN/s的速度加载,等到接近塑性变形区时转为低速率的变形控制,直到应力-应变曲线的任一节点。
由于试验中设定的模拟爆破应力波的频率为300Hz,子弹B4与入射杆B5采用彼此分离设置的配合方式,炮管B3的长度为6m,入射杆B5的长度为9m,入射杆B5的的材料为42CrMo,由于42CrMo材料的弹性模量E为212GPa,且42CrMo材料的密度ρ为7850kg/m3,可知波速C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10772650000161
因此可以计算得到波速C为5197m/s;对于频率为300Hz的正弦波来说,其波形周期T=1/300=3.33ms,因此半正弦波的脉冲持续时间t=T/2=1.67ms,再由公式t=2L/C便可计算得到子弹B4的长度L为4.34m。
试验前,将入射杆B5吊装到入射杆支撑座B6上,在入射杆B5的杆体前端面安装上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并使入射杆B5的杆体前端面通过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顶靠接触在岩石试样上,同时在入射杆B5的杆体后端面安装上整形片,借助整形片来原始的矩形波整形为所需的半正弦波;然后启动真空泵B25,以使炮管B3内的子弹B4在负压作用下自动后退至发射位置;最后调整单次脉冲质量块B8的轴向位置,使入射杆B5上环形凸台B31与单次脉冲质量块B8内环形凹槽B30之间形成合适的入射杆轴向微动间隙。接下来,开始调试气缸B2;在初始状态时,第一气控阀B17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气控阀B18处于开启状态,当空压机B12启动后,压缩空气一路直接进入气瓶B16,压缩空气另一路直接进入气缸B2后腔室B20的无杆腔,随着无杆腔内压力的升高,将推动活塞盘B24、活塞杆B32及炮管密封堵头B21向着炮管B3方向移动,同时气缸B2后腔室B20的有杆腔被压缩,而有杆腔中的空气将通过开启的第二气控阀B18排入大气,直到炮管密封堵头B21完全顶靠在发射出气口B22上,并将发射出气口B22堵死,此时炮管B3与气缸B2前腔室B19实现密封隔离。
当炮管B3与气缸B2前腔室B19完成密封隔离后,同时按下第一按钮开关B14和第二按钮开关B15的控制按钮,此时第一按钮开关B14和第二按钮开关B15的常开出气口变为闭合状态,同时第一按钮开关B14和第二按钮开关B15的常闭出气口变为开启状态,而空压机B12输出的压缩空气依次流过第一按钮开关B14和第二按钮开关B15,然后从第二按钮开关B15的开启状态的常闭出气口中流出,而流出的压缩空气分两路同时进入第一气控阀B17的开阀气控口和第二气控阀B18的闭阀气控口中,进而控制第一气控阀B17的由关闭状态变为开启状态,同时控制第二气控阀B18的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
当第一气控阀B17和第二气控阀B18的开闭状态完成转换后,空压机B12输出的压缩空气将通过开启的第一气控阀B17进入气缸B2后腔室B20的有杆腔中,由于活塞盘B24的直径大于炮管密封堵头B21的直径,在压强相同的条件下,活塞盘B24所受到的轴向推力更大,因此活塞盘B24在轴向推力作用下会向着炮管B3的反方向移动,而气缸B2后腔室B20无杆腔内的空气将通过第一按钮开关B14的泄压口排入大气,同时随着活塞盘B24的移动,将带动活塞杆B32及炮管密封堵头同步向着炮管B3的反方向移动,直到炮管密封堵头B21脱离对发射出气口B22封堵,并使炮管B3与气缸B2前腔室B19恢复连通,此时气瓶B16中的气体将经过气缸B2前腔室进入炮管B3内,并以设定好的低气压推动炮管B3内的子弹B4实现发射。
当子弹B4从炮管B3内发射出去后,将直接撞击到安装有整形片的入射杆B5的杆体后端面上,在单次脉冲质量块B8的作用下,频率为300Hz的模拟爆破应力波将以单次脉冲的形式经入射杆B5直接作用到岩石试样上,此时通过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获取的压电信号经电荷放大器B28接入示波器,通过示波器便可直观的确定该次试验中作用在岩石试样上的应力波波形,确保试验中模拟的爆破应力波是准确无误的;同时,记录下子弹测速仪B26测得的子弹B4的发射速度,确保子弹B4的发射速度满足低应力幅值特征的模拟。
另外,通过气缸B2的调试过程可知,只有同时按下第一按钮开关B14和第二按钮开关B15的控制按钮,才能完成子弹B4的发射,如果只是因误操作而单独按下了第一按钮开关B14的控制按钮,由于初始状态是第一气控阀B17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气控阀B18处于开启状态,即使第一按钮开关B14单独触发而导通,但第二按钮开关B15仍然处于不导通状态,因此并不会触发第一气控阀B17和第二气控阀B18发生开闭状态的转换。同理,如果只是因误操作而单独按下了第二按钮开关B15的控制按钮,由于初始状态是第一气控阀B17处于关闭状态且第二气控阀B18处于开启状态,即使第二按钮开关B15单独触发而导通,但第一按钮开关B14仍然处于不导通状态,因此也不会触发第一气控阀B17和第二气控阀B18发生开闭状态的转换。因此,无论因误操作而单独按下了第一按钮开关B14或第二按钮开关B15的控制按钮,都不会发生子弹误发射的情况,最终可提高试验的安全性。
实施例四
开展100Hz频率面扰动试验,开展100Hz频率面扰动试验,用于模拟频率为100Hz的爆破应力波。先按照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试样标准,制备尺寸为50mm×50mm×100mm的岩石试样。试验前,参照实施例一将试样安装到试样盒内,并解除刚性基座A2与铸铁减震台A5之间的刚性连接,使刚性基座A2在扰动轴向上自由滑动,而在垂直于扰动轴向上不可动。试验时,先启动30L/min的低流量液压泵A20为静态加载提供动力,完成试样预加载,再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应力路径,通过最小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小主应力,通过中间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中间主应力,通过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大主应力,具体设定的最小主应力为5MPa,中间主应力为20MPa;且加载最大主应力过程中,首先采用1kN/s的速度加载,等到接近塑性变形区时转为低速率的变形控制,直到应力-应变曲线的任一节点。
由于试验中设定的模拟爆破应力波的频率为100Hz,子弹B4和入射杆B5采用相互对接的配合方式共同构成加长型子弹;炮管B3的长度为6m,入射杆B5的长度为9m,入射杆B5的的材料为42CrMo,由于42CrMo材料的弹性模量E为212GPa,且42CrMo材料的密度ρ为7850kg/m3,可知波速C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10772650000181
因此可以计算得到波速C为5197m/s;对于频率为100Hz的正弦波来说,其波形周期T=1/100=10ms,因此半正弦波的脉冲持续时间t=T/2=5ms,再由公式t=2L/C便可计算得到子弹B4的长度L为13m。但是,13m的子弹B4想要利用实施例三的方式进行试验,就需要单独配备一根长度为26m的入射杆B5,此时子弹B4与入射杆B5的总长度将达到39m,这种长度下将很难有合适的场地满足试验设备的安装。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子弹B4和入射杆B5的对接配合方式,子弹B4的长度取4.34m,即直接采用了实施例三中已有的子弹B4,而不用另行制造了,两者对接后形成的加长型子弹的总长度仅为13.34m,有效节省了试验设备的占地空间,同时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试验前,将入射杆B5吊装到入射杆支撑座B6上,在入射杆B5的杆体前端面先安装上整形片,然后在整形片上安装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并且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并不与岩石试样接触;此时需要用到拼接套管B7,先将拼接套管B7套装子弹B4上,再将入射杆B5的后端插入拼接套管B7,然后启动真空泵B25,对拼接套管B7内管腔抽真空,在负压作用下,子弹B4和入射杆B5自动向拼接套管B7的中部移动,直到子弹B4和入射杆B5在拼接套管B7内自动完成顶靠接触对接;最后安装单次脉冲质量块B8并调整其轴向位置,使入射杆B5上环形凸台B31与单次脉冲质量块B8内环形凹槽B30之间形成合适的入射杆轴向微动间隙。
接下来,参照实施例三完成气缸B2调试,直到加长型子弹整体通过炮管B3在设定好的低气压下被发射出去,加长型子弹的前端将直接撞击到岩石试样上并快速回弹,从而实现频率为100Hz的模拟爆破应力波直接作用到岩石试样上的试验,此时通过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获取的压电信号经电荷放大器B28接入示波器,通过示波器便可直观的确定该次试验中作用在岩石试样上的应力波波形,确保试验中模拟的爆破应力波是准确无误的;同时,记录下入射杆测速仪B27测得的加长型子弹的发射速度,确保加长型子弹的发射速度满足低应力幅值特征的模拟。
实施例五
开展岩爆试验,先按照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试样标准,制备尺寸为50mm×50mm×100mm的岩石试样。试验前,参照实施例一将试样安装到试样盒内。试验时,先启动30L/min的低流量液压泵A20为静态加载提供动力,再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应力路径,通过最小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小主应力,通过中间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中间主应力,通过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一组作动器对试样施加最大主应力,具体设定的最小主应力为5MPa,中间主应力为20MPa;且加载最大主应力过程中,首先采用1kN/s的速度加载,等到接近塑性变形区时转为低速率的变形控制,直到应力-应变曲线的任一节点。当最大主应力增大到原岩最大主应力值时,控制双作用气缸C41的活塞杆快速回缩,进而使卸载用承压垫块C29从作动器和方形压头C16之间迅速脱离并掉落到缓冲块C43上,同时通过缓冲弹簧C44的压缩实现缓冲;之后,继续增加最大主应力,直到试样发生岩爆,或者增加最大主应力的同时施加不同频率的扰动,直至试样发生岩爆。
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及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所述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与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分布在一条直线上,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单独使用或者与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配合使用,所述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与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配合使用;所述低频扰动真三轴机构包括真三轴加载组件和并联油源组件,真三轴加载组件和并联油源组件均安装在机构底座上;所述真三轴加载组件包括刚性基座、水平刚性框架体、竖直刚性框架体、铸铁减震台及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所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数量为六台;所述铸铁减震台水平固装在机构底座上,刚性基座水平卡装在铸铁减震台上,竖直刚性框架体竖直螺接固定在刚性基座上表面,竖直刚性框架体由顶板、底板和四个立柱组成;所述水平刚性框架体采用环形结构,水平刚性框架体套装在竖直刚性框架体外侧,水平刚性框架体螺接固定在刚性基座上表面;在所述竖直刚性框架体的顶板和底板各自安装有一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且上下两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对称分布;在所述水平刚性框架体上沿周向均布安装有四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所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上配装有换向阀块,在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的活塞杆端部配装有动态负荷传感器,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的活塞杆为空心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油源组件包括油箱、泵站及冷却器;所述油箱内腔由隔板分隔成六个区域,分别记为①号区域、②号区域、③号区域、④号区域、⑤号区域及⑥号区域;所述①号区域、②号区域及③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④号区域及⑤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⑤号区域及⑥号区域之间底部彼此连通,①号区域及④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②号区域及⑤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③号区域及⑥号区域之间顶部彼此连通;所述泵站内包括五台液压泵,分别记为第一高流量液压泵、第二高流量液压泵、第三高流量液压泵、第四高流量液压泵及低流量液压泵,五台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口均连接有流量控制阀,各个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口通过管路汇接到分流阀座的进油端,所述动态伺服液压作动器的前后腔油口通过换向阀块及管路接入分流阀座的出油端;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第二高流量液压泵、第三高流量液压泵、第四高流量液压泵及低流量液压泵的液压油吸入口通过管路与油箱内腔的底部相连通,用于抽取①号区域、②号区域及③号区域内的液压油;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第二高流量液压泵、第三高流量液压泵、第四高流量液压泵及低流量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口与各自对应的流量控制阀之间均安装有溢流阀,溢流阀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与④号区域、⑤号区域及⑥号区域相连通;所述第一高流量液压泵、第二高流量液压泵、第三高流量液压泵及第四高流量液压泵在进行动态扰动时流出的液压油通过管路汇接到回油阀座的进油端,回油阀座的出油端通过管路与④号区域相连通;在所述⑤号区域的底部连接有热油输出管道,热油输出管道的出油口连接有热油液压泵,热油液压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冷却器相连通,通过热油液压泵将⑤号区域内的热油泵送至冷却器内进行降温,冷却器的出油口通过冷油回流管路与⑥号区域的底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包括发射台、气缸、炮管、子弹及入射杆;所述炮管水平架设在发射台后侧,气缸安装在炮管后部,子弹位于炮管内,且炮管内的子弹上套装有聚乙烯减摩套;所述入射杆通过入射杆支撑座水平架设在发射台前侧;所述子弹与入射杆之间具有两种配合方式;在第一种配合方式下,所述子弹与入射杆彼此分离设置,在入射杆的杆体前端面安装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入射杆的杆体前端面通过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顶靠接触在岩石试样上,在入射杆的杆体后端面安装整形片;在第二种配合方式下,所述子弹的前端面与入射杆的后端面顶靠接触对接在一起,且对接在一起的子弹和入射杆共同构成加长型子弹,在子弹与入射杆的对接处外部套装有拼接套管,拼接套管相对于子弹和入射杆具有轴向滑移自由度,入射杆的前端面与岩石试样彼此分离设置,在入射杆的前端面安装整形片,在整形片外表面安装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在所述入射杆的杆体外套装有单次脉冲质量块,单次脉冲质量块采用分体组合式结构,在单次脉冲质量块的入射杆穿装孔内孔壁开设有环形凹槽,在入射杆的杆体上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位于环形凹槽内,环形凸台的轴向厚度小于环形凹槽的轴向宽度,使环形凸台与环形凹槽之间形成入射杆轴向微动间隙;在所述单次脉冲质量块下方的发射台上安装有滑轨,滑轨采用平行双轨结构,滑轨与入射杆相平行,在滑轨上设置有滑块,在滑块上水平固连在滑台,所述单次脉冲质量块固连在滑台上表面,单次脉冲质量块相对于滑轨具有直线移动自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台侧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空压机和控制台,在控制台上设置有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在所述炮管下方的发射台内设置有气瓶、第一气控阀和第二气控阀;所述气缸水平设置,在气缸内部设有前腔室和后腔室,活塞杆密封穿过前腔室与后腔室的隔板,位于前腔室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炮管密封堵头,在前腔室的轴向缸壁上开设有发射出气口,所述炮管后部的进气端管口与发射出气口密封连通,在前腔室的径向缸壁上开设有发射进气口,发射进气口通过发射进气管与气瓶的出气口密封连通;位于所述后腔室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活塞盘,活塞盘将后腔室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活塞盘的直径大于炮管密封堵头的直径;所述第一按钮开关和第二按钮开关结构相同,其上均包括进气口、常开出气口、常闭出气口及泄压口,泄压口直接与大气连通;所述空压机的供气口以三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一按钮开关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一气控阀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三路与气瓶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按钮开关的常开出气口与气缸后腔室的无杆腔相连通,第一按钮开关的常闭出气口与第二按钮开关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按钮开关的常开出气口以两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一气控阀的闭阀气控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气控阀的开阀气控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按钮开关的常闭出气口以两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一气控阀的开阀气控口相连通,第二路与第二气控阀的闭阀气控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控阀的出气口以两路输出,第一路与第二气控阀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路与气缸后腔室的有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控阀的出气口与大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台侧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真空泵,在所述炮管后端管体上以及拼接套管中部管体上均开设有抽气口,两处抽气口均与真空泵相连,通过真空泵对炮管和拼接套管的管腔进行抽真空,通过抽真空使炮管内的子弹在负压作用下自动后退至发射位置,通过抽真空使拼接套管内的子弹与入射杆自动顶靠接触对接在一起;与所述炮管出口相邻的发射台上安装有子弹测速仪,在单次脉冲质量块前侧的发射台上安装有入射杆测速仪;在所述发射台侧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电荷放大器,所述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荷放大器相连,电荷放大器的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或计算机;在所述发射台侧方安装有入射杆承放台,通过入射杆承放台放置暂未使用的入射杆;在所述发射台上方设置有龙门吊,通过龙门吊对入射杆进行安装和拆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单面卸载型试样盒包括框架、框架转运小车、试样限位盒、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及气动快速卸载组件;所述框架采用方形结构,框架放置在框架转运小车上,所述试样限位盒位于框架内部中心处;所述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前部壁板中心,所述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后部壁板中心,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沿同一条水平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顶部壁板中心,所述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底部壁板中心,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沿同一条竖向直线分布;所述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左部壁板中心,所述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设置在框架右部壁板中心,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沿同一条水平向直线分布;所述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配装在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之间;所述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配装在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之间;所述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配装在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之间;所述气动快速卸载组件配装在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与框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限位盒采用长方形结构,试样限位盒由上下两个半盒组成,上下两个半盒扣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试样限位盒,上下两个半盒之间由螺栓进行固连;在所述试样限位盒的六个壁面上均开设有压头穿行孔;所述第一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二最大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第一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及第二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圆盘状承压垫块、圆柱状承压垫块及方形压头;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位于框架壁板外侧,在圆盘状承压垫块的周向边沿均布固设有导向耳板,导向耳板上开设有导向光孔,在导向光孔内穿装有导向螺柱,导向螺柱固连在框架壁板上,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相对于导向螺柱仅具有轴向移动自由度;在所述框架壁板的中心开设有圆形垫块穿行孔,所述圆柱状承压垫块穿装在圆形垫块穿行孔中,在圆形垫块穿行孔与圆柱状承压垫块之间依次设有垫块径向限位环和垫块减摩轴承,在位于框架壁板内侧的圆柱状承压垫块上套装有防尘圈,防尘圈通过防尘圈限位环固连在垫块径向限位环上;所述圆柱状承压垫块一端与圆盘状承压垫块顶靠接触,圆柱状承压垫块另一端与方形压头一端顶靠接触,方形压头穿装在试样限位盒对应的压头穿行孔中,方形压头另一端与试样限位盒内的试样顶靠接触;所述第二中间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包括圆盘状承压垫块、垫块支撑限位板、T型承压垫块、过渡垫块及方形压头;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位于框架底部壁板下方,在框架底部壁板的中心开设有方形垫块穿行孔,所述T型承压垫块的小头端穿装在方形垫块穿行孔中,所述圆盘状承压垫块固连在T型承压垫块的小头端,T型承压垫块的大头端位于框架底部壁板上方,所述垫块支撑限位板固装在框架底部壁板上表面,在垫块支撑限位板中心也开设有方形垫块穿行孔,在方形垫块穿行孔与T型承压垫块小头端之间设有垫块减摩条;所述过渡垫块放置在T型承压垫块大头端顶部,在T型承压垫块大头端顶部设有最小主应力方向过渡垫块导向限位条;所述方形压头下端与过渡垫块上表面顶靠接触,方形压头穿装在试样限位盒下方的压头穿行孔中,方形压头上端与试样限位盒内的试样顶靠接触;在所述过渡垫块上表面设有最大主应力方向方形压头导向限位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最小主应力方向支撑传力组件包括卸载用承压垫块、方形压头及防护罩,所述框架壁板采用防护罩进行替代,在防护罩的中部开设有卸载用承压垫块穿行让位孔,所述卸载用承压垫块穿装在卸载用承压垫块穿行让位孔中;所述方形压头一端与卸载用承压垫块端部顶靠接触,方形压头穿装在试样限位盒对应的压头穿行孔中,方形压头另一端与试样限位盒内的试样顶靠接触;所述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包括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最大主应力方向导向杆及最大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所述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分别固装在最大主应力方向上的两个方形压头上,最大主应力方向导向杆及最大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平行安装在两个最大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之间;所述中间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包括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中间主应力方向导向杆及中间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所述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分别固装在中间主应力方向上的两个方形压头上,中间主应力方向导向杆及中间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平行安装在两个中间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之间;所述最小主应力方向试样变形测量组件包括最小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及最小主应力方向拉伸式位移传感器;所述最小主应力方向传感器支架固装在最小主应力方向上的两个方形压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快速卸载组件包括双作用气缸、传力架、缓冲块、缓冲弹簧及缓冲基座;所述双作用气缸数量为两个,两个双作用气缸对称分布在卸载用承压垫块两侧;所述双作用气缸竖直设置且活塞杆朝上,双作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在传力架上,传力架固连在卸载用承压垫块上,双作用气缸的缸筒端部通过铰接耳座连接在框架上;所述缓冲基座位于卸载用承压垫块正下方,所述缓冲弹簧竖直安装在缓冲基座上表面,所述缓冲块安装在缓冲弹簧顶部;在所述缓冲块与缓冲基座之间竖直设有导向销。
CN201911257770.3A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Active CN111006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7770.3A CN111006953B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EP19929193.1A EP3872475A4 (en) 2019-12-10 2019-12-20 REAL TRIAXIAL TEST SYSTEM FOR LOW AMPLITUDE SURFACE DISTURBANCES AT LARGE BAND OF HIGH PRESSURE HARD ROCK
US17/059,169 US11119018B2 (en) 2019-12-10 2019-12-20 True triaxial testing system for disturbance experiment with broadband and low amplitude of high pressure hard rock
PCT/CN2019/126887 WO2021114369A1 (zh) 2019-12-10 2019-12-20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CA3101296A CA3101296C (en) 2019-12-10 2019-12-20 True triaxial testing system for disturbance experiment with broadband and low amplitude of high pressure hard rock
AU2019449031A AU2019449031B2 (en) 2019-12-10 2019-12-20 True triaxial testing system for disturbance experiment with broadband and low amplitude of high pressure hard roc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7770.3A CN111006953B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6953A CN111006953A (zh) 2020-04-14
CN111006953B true CN111006953B (zh) 2021-04-13

Family

ID=70114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7770.3A Active CN111006953B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9018B2 (zh)
EP (1) EP3872475A4 (zh)
CN (1) CN111006953B (zh)
AU (1) AU2019449031B2 (zh)
WO (1) WO20211143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3433B2 (en) * 2018-12-26 2023-07-18 Shenzhen University Dynamic true triaxial electromagnetic Hopkinson bar system and testing method
CN113125259B (zh) * 2021-04-12 2022-10-28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点阵结构准静态压缩试验件及试验方法
CN114002070B (zh) * 2021-09-26 2023-08-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断层活化诱发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实验方法及装置
CN113916331A (zh) * 2021-10-20 2022-01-11 王永雪 一种适用于气体涡轮流量测试的调节监测仪器
CN113984535B (zh) 2021-10-28 2022-05-2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深部岩体岩爆动力灾害的模拟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4113542B (zh) * 2021-11-19 2023-11-14 湖南科技学院 一种岩土与地下工程模型试验交通动荷载模拟装置
CN114382826B (zh) * 2021-12-22 2023-03-21 徐州盛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封装智能检测分析仪的支撑结构
CN114528617B (zh) * 2022-01-13 2023-04-07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高地应力硬质岩岩爆区铁路空间线位的方法
CN114535148B (zh) * 2022-01-17 2024-02-09 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重力式分选机的压测装置
CN114646451B (zh) * 2022-03-18 2023-04-07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双固支部件天平
CN115372152B (zh) * 2022-07-13 2024-04-16 东北大学 一种深部工程岩爆孕育全过程大型三维物理模拟试验系统
CN115541418B (zh) * 2022-10-25 2023-06-1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冲击试验的岩石发射装置及应用方法
CN116660059B (zh) * 2023-07-31 2023-09-2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爆破荷载下分层胶结充填体试件破坏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7287446B (zh) * 2023-11-22 2024-02-13 新乡市万和过滤技术股份公司 液压油缸测试系统
CN117723690B (zh) * 2024-02-01 2024-04-19 广州恒广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季铵盐-51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33718B1 (fr) * 1988-06-30 1994-04-15 Institut Francais Petrole Cellule d'essais triaxiaux de contraintes sur un echantillon de roche et methode d'essais utilisant une telle cellule
US7320242B2 (en) * 2002-03-12 2008-01-22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Tensile impact apparatus
CN202101910U (zh) * 2011-06-10 2012-01-04 中国矿业大学 三轴冲击动静载组合试验机
JP5932130B2 (ja) * 2012-03-31 2016-06-08 中国▲鉱▼▲業▼大学(北京) 模擬衝撃型岩ハネ実験装置
CN205719826U (zh) 2016-06-13 2016-11-2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真三轴静载的岩石霍普金森冲击加载实验装置
CN105865907B (zh) * 2016-06-22 2018-06-05 广西大学 一种用于动力扰动型岩爆模拟的真三轴试验夹具
CN106198264A (zh) * 2016-06-30 2016-12-0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真三轴岩石加卸载扰动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289995B (zh) 2016-10-14 2019-03-12 中南大学 一种岩石类材料真三轴试验系统
CN106404560A (zh) * 2016-11-07 2017-02-15 绍兴文理学院 多套机构组合式结构面抗剪强度尺寸效应试验机
CN106526131A (zh) * 2016-11-29 2017-03-22 广西大学 一种模拟岩墙轴向微扰动触发型岩爆的实验方法
US9880081B1 (en) * 2017-03-07 2018-01-30 Ramesh Chandra Gupta Expandable jacket for triaxial, unconfined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and test device for thre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and settlement tests
US10324014B2 (en) * 2017-03-24 2019-06-18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ow-frequency disturbance and high-speed impact type high-pressure true triaxial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014690B (zh) * 2017-03-24 2021-05-28 东北大学 一种低频扰动与高速冲击型高压真三轴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840901B (zh) * 2017-04-05 2023-10-0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真三轴加载下的煤岩体多参量监测试验装置
WO2019069205A1 (en) 2017-10-02 2019-04-11 Hadi Atapour TANK / RESERVOIR INJECTION SIMULATION IN REAL TRIAXIAL CONSTRAINTS CONDITIONS
CN207730551U (zh) * 2017-12-21 2018-08-14 四川德翔科创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真三轴试验的试件固定装置
US10697281B2 (en) * 2018-02-02 2020-06-30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Large-scale three-dimensional physical model te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ep cavern grou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449031A1 (en) 2021-06-24
WO2021114369A1 (zh) 2021-06-17
EP3872475A4 (en) 2021-12-22
CN111006953A (zh) 2020-04-14
US11119018B2 (en) 2021-09-14
AU2019449031B2 (en) 2021-07-29
US20210223151A1 (en) 2021-07-22
EP3872475A1 (en)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6953B (zh) 一种高压硬岩宽频带低幅值面扰动真三轴试验系统
CN202947939U (zh) 一种撞击等效水下爆炸冲击加载实验测试装置系统
US762824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seismic source signal
CN111077023B (zh) 动静组合加载含瓦斯煤孔隙压力响应和损伤破坏测定装置
CN110186324A (zh) 模拟爆炸冲击波与高速破片耦合载荷的轻气炮发射装置
CN103344405A (zh) 一种柱形非药式水下爆炸冲击波等效加载实验装置
CN108225708A (zh) 一种气炮冲击台用压力控制系统
CA3101296C (en) True triaxial testing system for disturbance experiment with broadband and low amplitude of high pressure hard rock
CN111781076A (zh) 复合材料减震降噪抗冲击性能一体化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CN113848034B (zh) 一种模拟深海水下发射的离心机缩比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0763472A (zh) 一种发动机试车台及其试验方法
CN107762466A (zh) 用于水平井动态冲击破裂的模拟装置
CN112556912A (zh) 一种参数可调的恐怖爆炸冲击波效应模拟系统
CN111006940B (zh) 一种满足爆破应力波模拟的变频慢速扰动杆机构
CN109115958B (zh) 一种水下高压气体连续爆喷装置及实验平台
CN216524673U (zh) 一种轨道交通防护存储器强冲击试验装置
CN110987673B (zh) 一种高压硬岩低频扰动真三轴试验机构
US95817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lerating a mass using a pressure produced by a detonation
CN216306065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离心通风活门排气装置
US3062036A (en) Inertial shock tester
CN202132032U (zh) 一种用于油井液位测量的自动气枪
US3288244A (en) Seismic system
CN114112741A (zh) 一种锚固体抗动载冲击性能原位测量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3959869A (zh) 一种高压气体爆破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7387894B (zh) 一种弹射起飞和拦阻冲击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