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6847A - 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6847A
CN111006847A CN201911380081.1A CN201911380081A CN111006847A CN 111006847 A CN111006847 A CN 111006847A CN 201911380081 A CN201911380081 A CN 201911380081A CN 111006847 A CN111006847 A CN 111006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fall
parameter
raindrop
deviation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0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06847B (zh
Inventor
雷旭
谢文平
罗啸宇
聂铭
肖凯
王伟
黄正
刘小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00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6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6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6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06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6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0Hyd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ship-testing tanks or water tu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2Wind tunnels
    • G01M9/04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 G01M9/065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dealing with flow
    • G01M9/067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dealing with flow visualis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8Aerodynamic mod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第一控制子单元在接收到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后,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并将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降雨系统根据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测试反馈系统测量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并将第二降雨参数反馈给第二控制子单元系统;第二控制子单元根据第一降雨参数和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偏差,当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基于偏差对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结构风区域缩尺模型存在降雨参数的调节很不理想,降雨装置可调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风雨耦合作用又被称为风驱雨现象,与单纯风作用相比,风雨耦合作用对结构振动可能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工程结构防灾减灾领域的相关事故资料可知,在风雨耦合作用下,斜拉索的振幅可达1米以上,输电塔的位移响应极大值可能增加15%,房屋迎风墙面降雨附加荷载值可能达到纯风荷载的30%,这对结构安全性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迫切需要量化风雨耦合作用的影响程度。
风雨耦合作用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四种,目前虽已有相关风雨耦合作用的现场实测资料,但由于受测试仪器和条件的限制,各测试因素存在不可调控的特点以及存在相关干扰因素,因此,难以得到规律性成果;由于涉及到固-液-气三相耦合加之雨滴形态和运动过程的复杂性,无法建立准确的可得到精度解析解的风-雨-结构三相耦合运动方程,使得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难度非常大,特别是风雨耦合对结构气动特征的影响,更加无法靠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着两种方法获得风雨耦合作用准确的量化规律;而风洞试验相比于现场实测能够更好的调控各试验参数,排除干扰因素,得到各试验目的下的准确试验结果和量化规律,并且可实现重复操作验证试验规律,风洞试验相比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风雨耦合作用现象,不需要作出过多的不合实际的假设和忽略相关影响因素。
尽管采用风洞试验进行风驱雨试验的结构模型和风场模拟技术研究非常成熟,其相似关系和试验装置相对完备,但存在结构风区域缩尺模型的降雨参数的调节还很不理想,降雨装置可调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结构风区域缩尺模型存在降雨参数的调节很不理想,降雨装置可调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雨装置方法,包括:
控制系统、降雨系统和测试反馈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后,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所述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并将所述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所述降雨系统,所述第一降雨参数包括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
所述降雨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
所述测试反馈系统,用于测量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并将所述第二降雨参数反馈给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系统;
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雨参数和所述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偏差,当所述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基于所述偏差对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所述降雨系统。
优选地,所述测试反馈系统包括: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和雨滴分布测试板;
所述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滴落速,并将测试得到的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滴落速反馈给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
所述雨滴分布测试板,用于测量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并将测试得到的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反馈给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
优选地,所述测试反馈系统还包括:雨量计;
所述雨量计,用于测量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强。
优选地,所述降雨系统包括:加压抽水泵、抽水箱、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控制器和降雨喷头;
所述加压抽水泵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抽水箱连接;
所述加压抽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输水管与所述降雨喷头连接;
所述加压抽水泵和所述降雨喷头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降雨喷头包括:调节部件、伸缩杆和防水材料;
所述调节部件和所述伸缩杆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雨滴直径;
所述伸缩杆,用于调节雨滴间距;
所述防水材料,用于防止水从孔间间隙流出。
优选地,所述防水材料为弹性材料。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包括:
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
根据所述雨强值得到第一降雨参数,所述第一降雨参数包括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
根据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调节降雨装置,使得所述降雨装置进行模拟降雨;
测量所述降雨装置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降雨参数与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计算得到偏差;
当所述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根据所述偏差对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新的第一降雨参数,返回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调节降雨装置,使得所述降雨装置进行模拟降雨的步骤,直至所述偏差小于所述预置阈值。
优选地,所述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41997870000031
λcΛm=Λp(N(D)=N0e-ΛD);
Figure BDA0002341997870000032
其中,I为雨强值,λc为缩尺参数,D为雨滴直径,D0为平均直径,N(D)为单位空气体积的雨滴数密度,N0为雨滴浓度参数,Λ=βIγ为尺度参数,vr(D)为雨滴下落竖向最终速度。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雨装置,包括:控制系统、降雨系统和测试反馈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后,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并将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第一降雨参数包括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降雨系统,用于根据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测试反馈系统,用于测量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并将第二降雨参数反馈给第二控制子单元系统;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降雨参数和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偏差,当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基于偏差对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
本申请中的降雨装置,通过第一控制子单元计算得到雨强值,并得到该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并将其发送给降雨系统,使得降雨系统根据接收的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通过第一控制子单元计算降雨参数并控制降雨系统,避免了人工手动配置降雨装置的降雨参数,提高了降雨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通过测试反馈系统测量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并将第二降雨参数反馈给控制系统的第二控制子单元,第二控制子单元根据第一降雨参数和的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偏差,当偏差大于阈值时,对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从而达到自动调节降雨装置的目的,提高了降雨装置的可调性,解决现有的结构风区域缩尺模型存在降雨参数的调节很不理想,降雨装置可调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雨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雨装置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雨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的一个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降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控制系统101、降雨系统102和测试反馈系统103,控制系统101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1011和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
第一控制子单元1011,用于在接收到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后,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并将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102,第一降雨参数包括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
降雨系统102,用于根据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
测试反馈系统103,用于测量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并将第二降雨参数反馈给第二控制子单元系统1012;
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用于根据第一降雨参数和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得到的偏差对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102。
需要说明的是,当控制系统101中的第一控制子单元1011接收到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后,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预定义的内置化程序,通过该内置程序计算得到模型的雨强值,根据雨强和雨滴落速、雨滴直径、雨滴间距之间的关系,当雨强值确定后,就能得到对应的雨滴落速、雨滴直径、雨滴间距,也就是说当第一控制子单元1011计算得到雨强值时,就能得到该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第一控制子单元1011将该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和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降雨系统102根据雨滴落速、雨滴直径、雨滴间距模拟降雨;测试反馈系统103测量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得到第二降雨参数,并将其反馈给控制系统101的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根据第一降雨参数和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偏差,当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说明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与实际降雨存在较大偏差,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根据偏差对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可以是将偏差叠加在原第一降雨参数上得到新的第一降雨参数,也可以是在原第一降雨参数的基础上减去偏差得到新的第一降雨参数,将新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使得降雨系统根据新的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直至偏差小于预置阈值,从而得到降雨装置模拟降雨的精度更高,更贴近实际情况,从而达到实时自动调节降雨参数的目的,提高降雨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降雨装置,通过第一控制子单元计算得到雨强值,并得到该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并将其发送给降雨系统,使得降雨系统根据接收的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通过第一控制子单元计算降雨参数并控制降雨系统,避免了人工手动配置降雨装置的降雨参数,提高了降雨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通过测试反馈系统测量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并将第二降雨参数反馈给控制系统的第二控制子单元,第二控制子单元根据第一降雨参数和的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偏差,当偏差大于阈值时,对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从而达到自动调节降雨装置的目的,提高了降雨装置的可调性,解决现有的结构风区域缩尺模型存在降雨参数的调节很不理想,降雨装置可调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降雨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控制系统101、降雨系统102和测试反馈系统103,控制系统101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1011和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
第一控制子单元1011,用于在接收到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后,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并将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102,第一降雨参数包括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
降雨系统102,用于根据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
测试反馈系统103,用于测量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并将第二降雨参数反馈给第二控制子单元系统1012;
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用于根据第一降雨参数和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得到的偏差对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降雨系统102。
进一步地,测试反馈系统103包括: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8和雨滴分布测试板9;
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8,用于测量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雨滴落速,并将测试得到的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雨滴落速反馈给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
雨滴分布测试板9,用于测量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并将测试得到的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反馈给第二控制子单元1012。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参考图2,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8和雨滴分布测试板9粘贴在结构模型表面,采用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8测量雨滴落速和采用雨滴分布测试板9测量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测量雨滴落速和采用雨滴分布测试板测量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的具体过程进行赘述,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防水的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8和雨滴分布测试板9。
进一步地,测试反馈系统103还包括:雨量计10;
雨量计10,用于测量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雨强。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雨量计10了解到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雨强,以便于用户更直观地了解到模拟降雨和实际降雨的雨强的偏差情况。
进一步地,降雨系统102包括:加压抽水泵4、抽水箱5、第一输水管6、第二输水管6、控制器和降雨喷头7;
加压抽水泵4的一端通过第一输水管6与抽水箱5连接;
加压抽水泵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输水管6与降雨喷头7连接;
加压抽水泵4和降雨喷头6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降雨喷头7包括:调节部件11、伸缩杆12和防水材料13;
调节部件11和伸缩杆12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调节部件11,用于调节雨滴直径;
伸缩杆12,用于调节雨滴间距;
防水材料13,用于防止水从孔间间隙流出。
进一步地,防水材料13为弹性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当降雨系统102中的控制器接收到包含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的第一降雨参数后,控制器根据第一降雨参数中的雨滴落速控制加压抽水泵的加水压力,从而控制降雨系统102模拟降雨时的降雨落速;控制器根据第一降雨参数的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控制降雨喷头7的调节部件11和伸缩杆12从而调节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请参考图3的降雨喷头,调节部件11是立体锥形圆管式,是可以沿圆管上下伸缩滑动的嵌套管壁形式,控制器通过控制调节部件11上下滑动从而改变孔径大小,进而改变雨滴直径,实现最大孔径15和最小孔径14之间所需孔径的连续调节;伸缩杆12同样可以采用可滑动的嵌套构造,可以调节孔径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雨滴间距的连续调节,控制器通过控制伸缩杆12进行伸缩从而实现调节雨滴间距;降雨喷头7有若干个用于降雨的孔径,不同的孔径椎体之间设置有防水材料13,该防水材料为软体材料,可以防止水从孔径间隙流出,并且该防水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随着孔径椎体的上下和水平滑动伸缩,填充孔间间隙。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201、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
需要说明的是,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的制定,可以依据风雨强气动力按照相似π定理得到9组无量纲量,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的雨滴对飞机机翼的作用为例,首先,根据风雨耦合特性确定影响飞机机翼动力的各类参数,包括空气和水的密度ρa和ρr、运动粘度μa和μr、机翼弦长c等12个物理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影响飞机机翼风雨气动力的相关为例参数
Figure BDA0002341997870000091
其中,风雨耦合结构气动力相似关系为:
Fra=f(ρararr,aa,s,D0,l,c,U,a);
通过量纲一致性原理得到满足动力相似的9个相似准则无量纲量,具体为:
Figure BDA0002341997870000092
为了满足相似常数π6、π7,可知模型和原型的单位体积含水量不变但雨滴数量和间距改变,根据M-P雨滴谱计算的不同雨强下的雨滴平均粒径和平均间距的关系,可知:
Figure BDA0002341997870000093
Figure BDA0002341997870000094
其中,λc为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也就是该模型和原型的几何缩尺比,D为雨滴直径,N(D)m为模型中单位空气体积的雨滴数密度,N(D)p为原型中单位空气体积的雨滴数密度。
根据量纲分析法可得:
Figure BDA0002341997870000101
λcΛm=Λp(N(D)=N0e-ΛD);
根据雨强定义式可以计算模型或原型的雨强值:
Figure BDA0002341997870000102
其中,I为雨强值,单位为mm/h,D为雨滴直径,D0为平均直径,N(D)为单位空气体积的雨滴数密度,N0为雨滴浓度参数,自然降雨取为8000,Λ=βIγ为尺度参数,β=4.1,γ=-0.21,vr(D)为雨滴下落竖向最终速度。
当知道缩尺参数时,可以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计算得到雨强值。
步骤202、根据雨强值得到第一降雨参数,第一降雨参数包括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
步骤203、根据第一降雨参数调节降雨装置,使得降雨装置进行模拟降雨。
步骤204、测量降雨装置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
步骤205、基于第二降雨参数与第一降雨参数计算得到偏差。
步骤206、当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根据偏差对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新的第一降雨参数,返回步骤203,直至偏差小于预置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二降雨参数与第一降雨参数计算偏差,可以是通过第一降雨参数中的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分别减去第二降雨参数中的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分别得到雨滴落速偏差、雨滴直径偏差和雨滴间距偏差,当这三个偏差中的某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根据大于预置阈值的偏差更新第一降雨参数,例如,假设雨滴间距偏差大于预置,将该雨滴间距偏差叠加到原第一降雨参数的雨滴间距,得到新的雨滴间距,从而得到新的第一降雨参数,返回步骤203,根据新的第一降雨参数调节降雨装置,使得降雨装置根据新的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模拟降雨,直至雨滴间距偏差小于预置,从而得到调整好的降雨装置,可以根据调整好的降雨装置进行试验。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程序代码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根据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前述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实施例中的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前述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实施例中的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通过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Access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降雨系统和测试反馈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后,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所述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并将所述雨强值对应的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所述降雨系统,所述第一降雨参数包括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
所述降雨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雨参数模拟降雨;
所述测试反馈系统,用于测量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并将所述第二降雨参数反馈给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系统;
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降雨参数和所述第二降雨参数计算偏差,当所述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基于所述偏差对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一降雨参数发送给所述降雨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反馈系统包括: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和雨滴分布测试板;
所述雨滴冲击力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滴落速,并将测试得到的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滴落速反馈给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
所述雨滴分布测试板,用于测量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并将测试得到的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反馈给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反馈系统还包括:雨量计;
所述雨量计,用于测量所述降雨系统模拟降雨时的雨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系统包括:加压抽水泵、抽水箱、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控制器和降雨喷头;
所述加压抽水泵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输水管与所述抽水箱连接;
所述加压抽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输水管与所述降雨喷头连接;
所述加压抽水泵和所述降雨喷头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喷头包括:调节部件、伸缩杆和防水材料;
所述调节部件和所述伸缩杆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雨滴直径;
所述伸缩杆,用于调节雨滴间距;
所述防水材料,用于防止水从孔间间隙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材料为弹性材料。
7.一种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和风洞试验节段模型或气弹模型的缩尺参数计算雨强值;
根据所述雨强值得到第一降雨参数,所述第一降雨参数包括雨滴落速、雨滴直径和雨滴间距;
根据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调节降雨装置,使得所述降雨装置进行模拟降雨;
测量所述降雨装置模拟降雨时的第二降雨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降雨参数与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计算得到偏差;
当所述偏差大于预置阈值时,根据所述偏差对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进行更新,得到新的第一降雨参数,返回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降雨参数调节降雨装置,使得所述降雨装置进行模拟降雨的步骤,直至所述偏差小于所述预置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驱雨试验降雨相似准则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2341997860000021
λcΛm=Λp(N(D)=N0e-ΛD);
Figure FDA0002341997860000022
其中,I为雨强值,λc为缩尺参数,D为雨滴直径,D0为平均直径,N(D)为单位空气体积的雨滴数密度,N0为雨滴浓度参数,Λ=βIγ为尺度参数,vr(D)为雨滴下落竖向最终速度。
9.一种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
CN201911380081.1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 Active CN111006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0081.1A CN111006847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0081.1A CN111006847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6847A true CN111006847A (zh) 2020-04-14
CN111006847B CN111006847B (zh) 2022-01-25

Family

ID=7011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0081.1A Active CN111006847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684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4131A (zh) * 2020-12-28 2021-05-07 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雨量标定的试验方法
CN114235614A (zh) * 2021-12-31 2022-03-25 南京大学 一种喷淋土体抗冲刷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7348118A (zh) * 2023-12-05 2024-01-05 江西省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便携式雨量校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21646B1 (ko) * 2005-04-12 2005-10-12 한국수자원공사 질량측정을 이용한 우량계의 표준 교정장치 및 교정방법
CN202067149U (zh) * 2010-10-28 2011-12-0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淋雨装置控制系统
CN103143465A (zh) * 2013-02-25 2013-06-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区域降雨过程的模拟系统和方法
CN103283545A (zh) * 2013-04-09 2013-09-11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自动控制组合式模拟降雨装置
CN103852813A (zh) * 2014-01-15 2014-06-11 昆明理工大学 雨滴三维尺度检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计算雨滴体积的方法
CN204496034U (zh) * 2015-01-27 2015-07-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降雨测量装置
CN107064458A (zh) * 2017-03-20 2017-08-18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及方法
CN107092718A (zh) * 2017-03-17 2017-08-2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 一种飞行器飞行中遭遇降雨时的数值模拟方法
CN107179269A (zh) * 2017-06-09 2017-09-1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可同时模拟降雨和顶部加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7544593A (zh) * 2017-09-15 2018-01-05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针头式模拟降雨器及其模拟降雨的方法
CN110333554A (zh) * 2019-07-10 2019-10-15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Nriet暴雨智能相似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21646B1 (ko) * 2005-04-12 2005-10-12 한국수자원공사 질량측정을 이용한 우량계의 표준 교정장치 및 교정방법
CN202067149U (zh) * 2010-10-28 2011-12-07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淋雨装置控制系统
CN103143465A (zh) * 2013-02-25 2013-06-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区域降雨过程的模拟系统和方法
CN103283545A (zh) * 2013-04-09 2013-09-11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自动控制组合式模拟降雨装置
CN103852813A (zh) * 2014-01-15 2014-06-11 昆明理工大学 雨滴三维尺度检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计算雨滴体积的方法
CN204496034U (zh) * 2015-01-27 2015-07-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降雨测量装置
CN107092718A (zh) * 2017-03-17 2017-08-2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 一种飞行器飞行中遭遇降雨时的数值模拟方法
CN107064458A (zh) * 2017-03-20 2017-08-18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能产生多种复杂雨型的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及方法
CN107179269A (zh) * 2017-06-09 2017-09-1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可同时模拟降雨和顶部加载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7544593A (zh) * 2017-09-15 2018-01-05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针头式模拟降雨器及其模拟降雨的方法
CN110333554A (zh) * 2019-07-10 2019-10-15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Nriet暴雨智能相似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健: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的试验测试与特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雷旭: "大跨度桥梁柔细构件风雨作用及其振动控制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4131A (zh) * 2020-12-28 2021-05-07 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雨量标定的试验方法
CN112764131B (zh) * 2020-12-28 2023-03-10 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雨量标定的试验方法
CN114235614A (zh) * 2021-12-31 2022-03-25 南京大学 一种喷淋土体抗冲刷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7348118A (zh) * 2023-12-05 2024-01-05 江西省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便携式雨量校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348118B (zh) * 2023-12-05 2024-03-22 江西省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便携式雨量校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6847B (zh) 2022-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6847B (zh) 一种降雨装置、降雨装置的参数校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4391233B (zh) 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CN210230351U (zh) 一种可调控的人工模拟降雨系统
CN104655171B (zh) 基于集中载荷的输电线路模拟脱冰方法
CN110378050B (zh) 一种输电塔顺风向气动阻尼比计算方法
CN107356403A (zh) 一种矢量推进飞机模型
CN104062618B (zh) 一种双信号源的容性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校验方法
CN106979852A (zh) 一种适用于全尺寸内埋武器舱高速风洞试验的流场控制方法
CN114065398B (zh) 一种大展弦比柔性飞行器飞行性能计算方法
CN109703779B (zh) 一种用于民用电传飞机pio研究的控制律设计方法
CN202802771U (zh) 模型飞机、遥控设备及模型飞机的遥控系统
CN109033509A (zh) 一种基于大坝变形分析的融合模型构建方法
CN107121257A (zh) 一种垭口微地貌输电导线风致振动的风洞试验方法
Isermann et al. AzB and ECAC Doc. 29—Two best-practice European aircraft noise prediction models
CN111693244A (zh) 输风装置及无人机抗风飞行能力检测方法
CN111693825B (zh) 一种确定微风条件下电晕笼淋雨装置的雨强的方法和系统
CN209427756U (zh) 一种快速高精度无线移动配料装置、系统
CN208140442U (zh) 一种用于鼓式离心机的自动撒砂装置
CN109115446A (zh) 基于跨声速风洞风速精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33551A (zh) 一种虚拟现实跑步机的地形匹配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837429B (zh) 一种人体测量及训练用随动悬吊式低重力模拟装置
CN115796031B (zh) 塔吊风速预测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55656A (zh) 一种下击暴流模拟装置
Levin et al. Optimization of a low Reynolds number airfoil with flexible membrane
CN107966617B (zh) 一种动态海面缩比电磁散射特性测量误差修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