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1233B - 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1233B
CN104391233B CN201410673476.1A CN201410673476A CN104391233B CN 104391233 B CN104391233 B CN 104391233B CN 201410673476 A CN201410673476 A CN 201410673476A CN 104391233 B CN104391233 B CN 104391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p
insulating support
lifting platform
electric expansion
expans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734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1233A (zh
Inventor
耿江海
钟正
姜烁
王博闻
周松松
刘云鹏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6734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91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91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1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1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12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中空气间隙的绝缘水平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的绝缘支架和升降台固定在底座上;绝缘支架的表面呈螺纹状;升降台上安装电动伸缩杆或板电极,电动伸缩杆的上部与多种电极连接;电动伸缩杆正上方的绝缘支架上所开的螺纹孔连接棒多种电极;绝缘支架的横梁上固定有红外测距仪,红外测距仪的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试验控制台控制升降台和电动伸缩杆动作。本发明通过改变电极类型,可以分别完成球隙、棒‑棒与棒‑板三种典型空气间隙的击穿试验,试验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安全、准确、快捷的完成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提高了试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中空气间隙的绝缘水平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难性的电网大面积污闪事件在全国较大范围内频频发生,对电气设备的外绝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气设备的外绝缘包含绝缘子与空气间隙,故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是决定电气设备外绝缘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在投运之后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在设备试验阶段都要对其存在的空气间隙的绝缘水平进行试验。电气设备中很少有均匀电场的情况,但对高压设备绝缘结构中的不均匀电场还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即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这两种不均匀电场的放电特点是不同的。例如,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母线筒即为典型的稍不均匀电场,稍不均匀电场的空气间隙可以用球隙模拟。高压输电线之间的空气绝缘和实验室中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和墙的空气绝缘则是极不均匀电场的典型实例,极不均匀电场的空气间隙一般用棒-板。除此之外,可以用棒-棒空气间隙来模拟均匀电场中的空气间隙。
目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用于模拟稍不均匀电场的测量球隙装置比较成熟,可以利用电动伸缩杆来精确地调整球隙间的距离,同时对球间隙距离与球直径的比值以及球杆、操作机构、绝缘支撑、支撑构架连接到被测电压点的引线的尺寸与位置做出了规定。但是,现阶段所用的测量球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测量球隙所用的球电极直径都是固定,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装置只利用电动伸缩杆来调节空气间隙,行程较短,如改变球电极的直径,可能会造成直径与球隙的比值不满足规定。目前为止,并没有成熟的绝缘支撑装置用于模拟极不均匀电场的棒-板空气间隙以及模拟均匀电场棒-棒空气间隙。实验中只是简单的将棒-板或棒-棒两级固定在某个位置使其保持一定的空气间隙距离,因此增大了棒-板或棒-棒空气间隙击穿试验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使试验操作更为繁杂,延长了试验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空气间隙击穿实验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将实验操作简单化,缩短试验周期,提供了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的绝缘支架和升降台固定在底座上。绝缘支架的表面呈螺纹状,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绝缘支架的尺寸,节省了绝缘材料,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绝缘支架表面的泄漏距离,减小绝缘支架的泄漏电流,使得试验结果更为准确。升降台上安装电动伸缩杆或板电极。电动伸缩杆的上部与棒电极或多种尺寸的球电极连接。电动伸缩杆正上方的绝缘支架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连接棒电极或多种尺寸的球电极。测量球的标准球径D为:2cm、5cm、6.25cm、10cm、12.5cm、15cm、25cm、50cm、75cm、100cm、150cm及200cm。绝缘支架的横梁上固定有红外测距仪,垂直向下发射红外线。红外测距仪的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防止其对支架泄漏距离造成影响。
试验控制台包含手动控制单元和电脑控制单元;手动控制单元与升降台和电动伸缩杆连接,手动控制单元设有钥匙开关、电源按钮、红外测距电源按钮、报警灯和停止按钮;电脑控制单元与红外测距仪连接并计算空气间隙距离,电脑控制单元上设有交互界面。
红外测距仪所测距离为环氧树脂支架横梁下表面到升降台的距离,所测数据通过数据线输入到电脑控制单元中。在电脑控制单元中,输入上、下电极的长度,由红外测距仪测得的距离减去上、下球电极的直径或上、下棒电极的长度,电动伸缩杆上升的距离,得到当前的空气间隙距离。手动控制单元控制升降台与电动伸缩杆的动作,配合红外测距仪,能够实现空气间隙距离的粗、细调节,保证了间隙距离的准确性。
本发明所述绝缘支架的制作材料为环氧树脂。
本发明所述底座上还固定有肋板,肋板与绝缘支架固定。
本发明所述底座下方设有滑轮,方便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的整体移动。
本发明所述球电极的表面光滑、曲率均匀,材料为紫铜或黄铜。所述棒电极为圆柱型,放电端部呈圆锥状。
本发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为法兰结构,电动伸缩杆通过所述法兰结构固定于升降台上,如需对电动伸缩杆拆卸,操作方便。
基于所述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的空气间隙击穿实验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
1)将所述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移动到开阔区域,根据所加电压的等级保证安全距离;
2)将绝缘支架的底座以及试验控制台接地;
3)根据以下情况选择电极:
模拟不均匀电场时,使用球隙空气间隙模型,根据要试验的空气间隙距离的范围,确定球球电极的半径;在升降台上安装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和绝缘支架上均安装球电极;
球隙空气间隙模型的实际试验条件下的击穿电压为:
模拟对称电场时,使用棒-棒空气间隙模型,在升降台上安装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和绝缘支架上均安装棒电极;
模拟极不对称电场时,使用棒-板空气间隙模型,在升降台上安装板电极,绝缘支架上安装棒电极;
棒-棒空气间隙模型的实际试验条件下的击穿电压为:
棒-板空气间隙模型的实际试验条件下的击穿电压为:
其中,Kh=kw
各式中,U0为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击穿电压,kV;Kδ为空气密度校正系数;p为实际大气压,kPa,p0=101.3kPa;θ为实际温度,℃,θ0=20℃;m、n与电极形状、间隙大小以及电压形式和极性有关,其值在0.4~1.0范围内变化,具体数值参照GB311.1-2012《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Kh为湿度校正系数;k为与绝对湿度及电压形式有关的常数,具体数值参见GB311.1-2012《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w为与电报形状、极间距离以及电压形式和极性有关的常数,具体数值参见GB311.1-2012《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f为电场不均匀系数;d为空气间隙距离,cm;r为球电极半径,cm;
4)打开手动控制单元的钥匙开关,点击电源按钮;点击红外测距电源按钮,红外测距仪开始工作;
5)在电脑控制单元的交互界面上选择电极类型,依次输入球电极的直径或棒电极的长度,此时交互界面显示空气间隙的推荐距离范围,空气间隙距离,红外测量距离以及电动伸缩杆的上升距离;
球隙空气间隙模型的所述推荐范围为球间隙距离与球电极半径之比小于等于0.5;
棒-棒空气间隙模型的空气间隙距离为整个绝缘支架高度的0.02至0.4倍,且不大于1.5m;
棒-板空气间隙模型的空气间隙距离为整个绝缘支架高度的0.02至0.7倍,且不大于1.5m;
6)利用手动控制单元,控制升降台对空气间隙进行粗调节,控制电动伸缩杆对空气间隙进行微调节,达到准确的空气间隙距离;
7)调节过程中空气间隙距离超过推荐范围时,报警灯变亮,实验员停止当前动作,并控制升降台与电动伸缩杆向下运动;
8)当空气间隙距离小于0.5cm时触发停止按钮,升降台与电动伸缩杆停止动作,报警灯闪烁;5s后,升降台与电动伸缩杆向下运动,恢复到位移为0的初始位置,电源关闭;重新开启试验控制台的电源按钮,继续进行调节;
9)空气间隙调整到需要的距离后,给绝缘支架上的电极通电,完成实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改变电极类型,可以分别完成球隙、棒-棒与棒-板三种典型空气间隙的击穿试验;
2)绝缘支架表面呈螺纹状,增大了绝缘支架表面的泄露距离;
3)实现了对空气间隙距离进行粗、细调节,根据电极的形状及尺寸给出空气间隙的推荐范围;
4)红外测距仪的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保护红外测距仪不受损坏,并防止红外测距仪对支架泄露距离造成影响,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5)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安全、准确、快捷的完成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使用球隙空气间隙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使用棒-棒空气间隙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使用棒-板空气间隙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试验控制台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绝缘支架,2-电动伸缩杆,3-升降台,4-滑轮,5-底座,6-肋板,7-红外测距仪,8-球电极,9-棒电极,10-板电极,11-试验控制台,12-手动操作单元,13-电脑操作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绝缘支架1和升降台3固定在底座5上。绝缘支架1的表面呈螺纹状。升降台3上安装电动伸缩杆2或板电极,电动伸缩杆2的上部与棒电极或多种尺寸的球电极连接。电动伸缩杆2正上方的绝缘支架1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连接棒电极或多种尺寸的球电极。绝缘支架1的横梁上固定有红外测距仪7,红外测距仪7的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
如图5所示,试验控制台11包含手动控制单元12和电脑控制单元13。手动控制单元12与升降台3和电动伸缩杆2连接,手动控制单元12设有钥匙开关、电源按钮、红外测距电源按钮、报警灯和停止按钮。电脑控制单元13与红外测距仪7连接并计算空气间隙距离,电脑控制单元13上设有交互界面。
绝缘支架1的制作材料为环氧树脂。
底座5上还固定有肋板6,肋板6与绝缘支架1固定。
底座5下方设有滑轮4。
球电极的表面光滑、曲率均匀,材料为紫铜或黄铜。所述棒电极为圆柱型,放电端部呈圆锥状。
电动伸缩杆2的底部为法兰结构,电动伸缩杆2通过所述法兰结构固定于升降台3上。
实施例1
当其余条件相同时,球隙模型在大气中的击穿电压决定于球电极之间的距离,故球电极之间的距离的准确控制是试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对一定球径,间隙中的电场随距离的增长而越来越不均匀。
模拟不均匀电场,进行空气间隙击穿实验,由以下步骤完成:
1)将所述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移动到开阔区域,根据所加电压的等级保证安全距离;
2)将绝缘支架1的底座5以及试验控制台11接地;
3)使用球隙空气间隙模型,根据要试验的空气间隙距离的范围,确定球电极8的半径;在升降台3上安装电动伸缩杆2,电动伸缩杆2和绝缘支架1上的螺纹孔均与球电极8连接;如图2所示;
4)打开手动控制单元的钥匙开关,点击电源按钮;点击红外测距电源按钮,红外测距仪7开始工作;
5)在电脑控制单元13的交互界面上选择电极类型,依次输入球电极8的半径,此时交互界面显示空气间隙的推荐距离范围,空气间隙距离,红外测量距离以及电动伸缩杆2的上升距离;
6)利用手动控制单元12,控制升降台3对空气间隙进行粗调节,控制电动伸缩杆2对空气间隙进行微调节,达到准确的空气间隙距离;
7)调节过程中空气间隙距离超过推荐范围时,报警灯变亮,实验员停止当前动作,并控制升降台3与电动伸缩杆2向下运动;
当球间隙距离d与铜球直径r之比大于0.5时,所测得击穿电压数值的准确性较差,当d/r大于0.75时,准确性更差,间隙距离越大,要求球径也越大,这样才能保持稍不均匀电场;因此球隙空气间隙模型的所述推荐范围为球间隙距离d与铜球直径r之比小于等于0.5;
8)当空气间隙距离小于0.5cm时触发停止按钮,升降台3与电动伸缩杆2停止动作,报警灯闪烁;5s后,升降台3与电动伸缩杆2向下运动,恢复到位移为0的初始位置,电源关闭;重新开启试验控制台11的电源按钮,继续进行调节;
9)空气间隙调整到需要的距离后,给绝缘支架1上的球电极8通电,完成实验。
球隙空气间隙模型的实际试验条件下的击穿电压为:
其中,Kh=kw
各式中,U0为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击穿电压,kV;Kδ为空气密度校正系数;p为实际大气压,kPa,p0=101.3kPa;θ为实际温度,℃,θ0=20℃;m、n与电极形状、间隙大小以及电压形式和极性有关,其值在0.4~1.0范围内变化,具体数值参照GB311.1-2012《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Kh为湿度校正系数;k为与绝对湿度及电压形式有关的常数,具体数值参见GB311.1-2012《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w为与电报形状、极间距离以及电压形式和极性有关的常数,具体数值参见GB311.1-2012《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f为电场不均匀系数;d为空气间隙距离,cm;r为球电极半径,cm;
实施例2
模拟对称电场时,进行空气间隙击穿实验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
1)将所述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移动到开阔区域,根据所加电压的等级保证安全距离;
2)将绝缘支架1的底座5以及试验控制台11接地;
3)使用棒-棒空气间隙模型,在升降台2上安装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和绝缘支架1上的螺纹孔均与棒电极9连接;如图3所示;
4)打开手动控制单元12的钥匙开关,点击电源按钮;点击红外测距电源按钮,红外测距仪7开始工作;
5)在电脑控制单元13的交互界面上选择电极类型,依次输入棒电极9的长度,此时交互界面显示空气间隙的推荐距离范围,空气间隙距离,红外测量距离以及电动伸缩杆2的上升距离;
棒-棒空气间隙模型的所述推荐范围为整个绝缘支架高度的0.02至0.4倍;
6)利用手动控制单元12,控制升降台3对空气间隙进行粗调节,控制电动伸缩杆2对空气间隙进行微调节,达到准确的空气间隙距离;
7)调节过程中空气间隙距离超过推荐范围时,报警灯变亮,实验员停止当前动作,并控制升降台3与电动伸缩杆2向下运动;
8)当空气间隙距离小于0.5cm时触发停止按钮,升降台3与电动伸缩杆2停止动作,报警灯闪烁;5s后,升降台3与电动伸缩杆2向下运动,恢复到位移为0的初始位置,电源关闭;重新开启试验控制台11的电源按钮,继续进行调节;
9)空气间隙调整到需要的距离后,给绝缘支架1上的棒电极9通电,完成实验。
棒-棒空气间隙模型的实际试验条件下的击穿电压为:
式中各参数含义与算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3
模拟极不对称电场,进行空气间隙击穿实验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
1)将所述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移动到开阔区域,根据所加电压的等级保证安全距离;
2)将绝缘支架1的底座5以及试验控制台11接地;
3)使用棒-板空气间隙模型,在升降台3上安装板电极10,绝缘支架1上的螺纹孔与棒电极连接;
4)打开手动控制单元12的钥匙开关,点击电源按钮;点击红外测距电源按钮,红外测距仪7开始工作;
5)在电脑控制单元13的交互界面上选择电极类型,依次输入棒电极9的长度,此时交互界面显示空气间隙的推荐距离范围,空气间隙距离,红外测量距离以及电动伸缩杆2的上升距离;
棒-板空气间隙模型的所述推荐范围为整个绝缘支架高度的0.02至0.7倍;
6)利用手动控制单元12,控制升降台3对空气间隙进行粗调节,当空气间隙距离较为接近目标值时,需小心操作,达到准确的空气间隙距离;
7)调节过程中空气间隙距离超过推荐范围时,报警灯变亮,实验员停止当前动作,并控制升降台3与电动伸缩杆2向下运动;
8)当空气间隙距离小于0.5cm时触发停止按钮,升降台3与电动伸缩杆2停止动作,报警灯闪烁;5s后,升降台3与电动伸缩杆2向下运动,恢复到位移为0的初始位置,电源关闭;重新开启试验控制台11的电源按钮,继续进行调节;
9)空气间隙调整到需要的距离后,给绝缘支架1上的棒电极9通电,完成实验。
棒-板空气间隙模型的实际试验条件下的击穿电压为:
式中各参数含义与算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Claims (3)

1.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其特征在于,绝缘支架(1)和升降台(3)固定在底座(5)上;底座(5)上还设有肋板(6),肋板(6)与绝缘支架(1)固定;底座(5)的下表面安装有多个滑轮(4);绝缘支架(1)为倒“L”形,其表面呈螺纹状;绝缘支架(1)的横杆部分位于升降台(3)的正上方,绝缘支架(1)的横杆部分还安装正对升降台(3)台面的红外测距仪(7);所述试验台有三种安装方式:
方式一:在升降台(3)上直接安装板电极,对应的绝缘支架(1)的横杆部位安装棒电极;
方式二:升降台(3)通过电动伸缩杆(2)安装棒电极,电动伸缩杆(2)的底部为法兰结构,电动伸缩杆(2)通过所述法兰结构固定于升降台(3)上,对应的绝缘支架(1)的横杆部位安装棒电极;
方式三:升降台(3)通过电动伸缩杆(2)安装球电极,电动伸缩杆(2)的底部为法兰结构,电动伸缩杆(2)通过所述法兰结构固定于升降台(3)上,对应的绝缘支架(1)的横杆部位安装球电极;
试验控制台(11)分为电脑控制单元和手动控制单元;电脑控制单元与红外测距仪(7)连接并计算空气间隙距离,若采用方式一安装试验台,则手动控制单元与升降台(3)连接,若采用方式二、三安装试验台,则手动控制单元与升降台(3)、电动伸缩杆(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1)的材料为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电极的表面光滑、曲率均匀,材料为紫铜或黄铜;所述棒电极为圆柱型,放电端部呈圆锥状。
CN201410673476.1A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91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3476.1A CN104391233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3476.1A CN104391233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1233A CN104391233A (zh) 2015-03-04
CN104391233B true CN104391233B (zh) 2018-03-20

Family

ID=52609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734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91233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91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230B (zh) * 2016-11-21 2019-08-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测量高压导线与导体沿面放电距离的方法
CN109991453A (zh) * 2017-12-31 2019-07-09 江苏启源雷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带电操作放电保护球隙
CN108052779B (zh) * 2018-01-24 2021-05-04 武汉大学 一种棒-板间隙结构的电场表征方法
CN108398620B (zh) * 2018-02-12 2020-10-09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沿面闪络实验样品更换装置、实验装置和样品更换方法
CN108594091B (zh) * 2018-05-08 2020-09-29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纵向拉伸绝缘电介质电性能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8614201A (zh) * 2018-06-22 2018-10-0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用于含缺陷的绝缘纸板的局部放电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9342895A (zh) * 2018-10-26 2019-02-15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绝缘特性测试装置
CN109633392B (zh) * 2018-12-30 2021-08-20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变压器绝缘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443319B (zh) * 2019-01-17 2022-06-03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试验中大气校正因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0763961A (zh) * 2019-10-22 2020-02-07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交直流击穿实验装置
CN111077418B (zh) * 2019-12-25 2021-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非均匀电场击穿电压虚拟实验系统和方法
CN111766484B (zh) * 2020-07-08 2022-04-19 华北电力大学 长空气球-板间隙放电先导发展路径计算系统及其计算方法
CN114236326A (zh) * 2021-11-25 2022-03-2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备自动调节功能的保护球隙
CN115291058B (zh) * 2022-08-04 2024-01-23 重庆大学 非标准冲击波作用下短间隙空气绝缘的击穿特性获取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7117B2 (en) * 2001-10-09 2005-10-18 Public Service Electric And Gas Company Portable protective air gap tool and method
CN1821066A (zh) * 2005-02-18 2006-08-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极间距微调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电弧放电设备
CN202221444U (zh) * 2011-08-31 2012-05-16 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脉冲电压的检测装置
CN103678941A (zh) * 2013-12-31 2014-03-26 武汉大学 电极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的预测方法
CN104035007A (zh) * 2014-06-10 2014-09-1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短空气间隙击穿预警的方法
CN104049186A (zh) * 2014-06-04 2014-09-1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可调节高压试验用针板缺陷模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7117B2 (en) * 2001-10-09 2005-10-18 Public Service Electric And Gas Company Portable protective air gap tool and method
CN1821066A (zh) * 2005-02-18 2006-08-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极间距微调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电弧放电设备
CN202221444U (zh) * 2011-08-31 2012-05-16 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脉冲电压的检测装置
CN103678941A (zh) * 2013-12-31 2014-03-26 武汉大学 电极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的预测方法
CN104049186A (zh) * 2014-06-04 2014-09-1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可调节高压试验用针板缺陷模型
CN104035007A (zh) * 2014-06-10 2014-09-1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高压电气设备短空气间隙击穿预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1233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1233B (zh) 一种空气间隙击穿试验台及空气间隙击穿试验方法
CN104215570A (zh) 一种雾霾环境模拟实验装置
CN203981831U (zh) 一种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模拟试验装置
CN205880131U (zh) 一种极间距离可调放电模型
CN105093074A (zh) 一种测量气压对交联聚乙烯电树枝生长特性影响的试验装置
CN105466818A (zh) 一种gis中金属微粒运动状况模拟及监测实验平台
CN104020380A (zh) 不同温度及气体中气固表面聚积电荷模拟实验系统和方法
CN201852904U (zh) Gis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CN106291294A (zh) 一种sf6环网柜局部放电分解组分试验装置
CN205229396U (zh) 一种混合气体绝缘特性试验装置
CN102856650B (zh) 一种天线调节支架
CN203299340U (zh) 光伏组件测试系统
CN105509785B (zh) 一种可模拟现场覆冰气象条件的人工覆冰试验平台
CN206420633U (zh) 一种电池跌落测试装置
CN108931455A (zh) 电场、热、扩张应力共存环境下硅橡胶吸收硅脂实验装置
CN209471209U (zh) 一种气路控制系统及其真空实验装置
CN203342974U (zh) 一种粉尘播撒装置
CN104076314A (zh) 一种车载式1000kV电压互感器校验装置
CN205139301U (zh) 漏电起痕测试仪
CN204789896U (zh) Gis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特性研究模拟装置
CN203929513U (zh) 一种低压计量箱金属嵌件轴向负荷检测装置
CN208367119U (zh) 一种混合气体电气性能测量装置
CN107607776A (zh) 可调节式夜用高压验电器
CN103149508B (zh) 一种用于gis局放试验的智能试验装置
CN206667223U (zh) 一种手动击实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5

Address after: 071003 Hebei province Baoding Yonghua No. 619 North Street

Applicant after: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ddress before: 071003 Hebei province Baoding Yonghua No. 619 North Street

Applicant befor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eng Jianghai

Inventor after: Zhong Zheng

Inventor after: Jiang Shuo

Inventor after: Wang Bowen

Inventor after: Zhou Songsong

Inventor after: Liu Yunpeng

Inventor after: Wang Ping

Inventor before: Geng Jianghai

Inventor before: Zhou Songs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