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9428A -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9428A
CN110999428A CN201880053097.9A CN201880053097A CN110999428A CN 110999428 A CN110999428 A CN 110999428A CN 201880053097 A CN201880053097 A CN 201880053097A CN 110999428 A CN110999428 A CN 110999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block
frequency
channel
synchr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30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9428B (zh
Inventor
朴东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92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2882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8/00678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23100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0999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9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2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with preamble design, i.e. with negotia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sequence with transmitter or sequence linked to the algorithm used at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同步信号块和资源块网格之间的偏移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由用户设备接收包括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同步信号(SS)块;根据所述PBCH来确定SS块和RB网格之间的子载波偏移的值;基于所述子载波偏移的所述值和所述SS块的频率定位来确定所述RB网格;以及基于所确定的RB网格来解码参考信号、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中的一者或多者。

Description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新无线电(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领域
ITU(国际电信联盟)已经开发了IMT(国际移动电信)框架和标准,并且最近,已经通过称为“用于2020及以后版本的IMT”的项目讨论了第5代(5G)通信。
为了满足来自"2020及以后的IMT"的要求,正在进行关于通过考虑各种情形、各种服务要求、潜在的系统兼容性等,使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新无线电(NR)系统能够支持各种参数配置的方式的讨论。此外,需要NR系统通过提供更宽的系统带宽来支持宽带操作,该更宽的系统带宽超过传统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最大系统带宽(例如,高达100MHz)。
然而,迄今为止,没有详细定义支持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没有详细定义支持宽带操作的同步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NR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宽带操作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供用于同步以支持宽带操作的同步信号块的频率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用信号通知指示用于同步以支持宽带操作的同步信号块的相对位置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同步中用于定位和同步同步信号块以支持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通过本发明所达到的目的不限于在上文中已经特别描述的内容,并且本发明可达到的上述及其他目的可将结合附图从以下具体描述中得到更清楚的理解。
解决问题的方案
公开了一种指示SS块和物理资源块之间的偏移的示例方法。一种示例方法可以包括:由用户设备接收包括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同步信号(SS)块;根据PBCH来确定SS块和RB网格之间的子载波偏移的值;基于子载波偏移的值和SS块的频率定位来确定RB网格;以及基于所确定的RB网格来解码参考信号、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中的一者或多者。
公开了一种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块(RB)的示例方法。示例方法可以包括:由基站生成包括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同步信号(SS)块,其中,PBCH包括SS块和RB网格之间的子载波偏移的值;向用户设备传送SS块;以及将参考信号、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中的一者或多者映射到与RB网格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其中,一个或多个资源的频率定位基于子载波偏移的值和SS块的频率定位。
发明的优势效果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具有以下效果。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符合,将描述提供一种用于在NR系统中传送和接收广播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符合,将描述提供一种NR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和装置。
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符合,提供一种用于宽带操作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符合,提供一种用于同步以支持宽带操作的同步信号块的频率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符合,提供一种用于用信号通知指示用于同步以支持宽带操作的同步信号块的相对位置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符合,提供一种在同步中用于定位和同步同步信号块以支持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通过本发明所达到的效果不限于在上文中已经特别描述的内容,并且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效果可将结合附图从以下具体描述中得到更清楚的理解。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同步信号(SS)块、SS突发和SS突发集合的配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支持用于宽带操作的新信道带宽的示例;
图3以及图4A和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宽带操作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其中不存在保护间隔的宽带分量载波(CC)和连续的CC的新的无线电(NR)宽带操作;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在宽带CC带宽内的CC上设置连续传输带宽的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在宽带CC带宽内的CC上设置非连续传输带宽的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指示与资源块(RB)网格相对应的同步栅格的频率轴向定位的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指示用于RB对准的NR同步栅格偏移的示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当应用基于子载波间距(SCS)或RB大小的信道栅格时,指示同步栅格的频率轴向定位的示例;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SS块频率定位信令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各种示例。在整个附图和详细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理解为表示相同的元素、特征和结构。在描述示例时,为了清楚和简明,可以省略对已知配置或功能的详细描述。
此外,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可在此用于描述在此说明书中的元素。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因此,术语不限制元素、布置顺序、序列等。应当理解,当元素被称为在另一元素“上”、“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素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素上、直接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素,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素。相反,当元素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素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元素时,不存在中间元素。
在所描述的示例性系统中,尽管基于流程图将方法描述为一系列步骤或块,但是本发明的各方面不限于步骤的顺序,并且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步骤或者可以与另一步骤并行地执行步骤。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流程图中的步骤不是排他性的,并且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包括另一步骤或者可以省略流程图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当实施例被实现为软件时,所描述的方案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模块(处理、功能等)。该模块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被布置在处理器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手段连接到处理器。
此外,本说明书的描述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并且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执行的操作可以在由控制无线网络的系统(例如,基站)控制网络和发送数据的过程中执行,或者可以在连接到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中执行。
显然,在包括基站和多个网络节点的网络中,为与终端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基站或除基站之外的其它网络节点来执行。这里,术语“基站(BS)”可以与其它术语互换使用,例如,固定站、节点B、e节点B(eNB)、g节点B(gNB)和接入点(AP)。此外,术语“终端”可以与其它术语互换使用,例如,用户设备(UE)、移动台(MS)、移动用户站(MSS)、用户站(SS)和非AP站(非AP STA)。
在此,传送或接收信道包括通过相应信道传送或接收信息或信号的含义。例如,传送控制信道表示通过控制信道传送控制信息或信号。同样,传送数据信道表示通过数据信道传送数据信息或信号。
在以下描述中,应用本公开的各种示例的系统可被称为新无线电(NR)系统,以与其他现有系统相区别。NR系统可以包括由第三合作伙伴计划(3GPP)规范的TS38系列定义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然而,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此或由此受限。另外,尽管术语“NR系统”在这里用作能够支持各种子载波间距(SCS)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但是术语“NR系统”不限于用于支持多个子载波间距的无线通信系统。
首先,描述NR系统中使用的参数配置。
NR参数配置可指示在时频域上生成资源网格以用于NR系统的设计的基本元素或因子的数值。作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系统的参数配置的示例,子载波间距对应于15千赫(kHz)(或者在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的情况下为7.5kHz)和常规循环前缀(CP)或扩展CP。这里,术语“参数配置”的含义并不限制性地仅指示子载波间距,并且包括与子载波间距相关联(或基于子载波间距确定)的循环前缀(CP)长度、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期望时间间隔内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数量、单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等。即,可以基于子载波间距、CP长度、TTI长度、期望时间间隔内的OFDM符号的数量以及单个OFDM符号的持续时间中的至少一个,将一个参数配置与另一个参数配置进行区分。
为了满足项目“2020及以后的国际移动电信(IMT)”的要求,3GPP NR系统当前正在考虑基于各种场景、各种服务要求、与潜在的新系统的兼容性等的多种参数配置。更详细地,由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当前参数配置可能不容易支持例如项目“2020及以后的IMT”中所需的更高的频带、更快的移动速率和更低的时延,因此需要定义新的参数配置。
例如,NR系统可支持诸如增强移动宽带(eMBB)、大型机器类型通信/超机器类型通信(mMTC/uMTC)以及超可靠和低时延通信(URLLC)之类的应用。特别地,URLLC或eMBB服务上的用户平面时延的要求在较上行链路中对应于0.5ms,而在所有的较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对应于4ms。与3GPP LTE和LTE-A系统中要求的10ms的时延相比,要求显著的时延减少。
需要支持各种参数配置以在单个NR系统中满足这样的各种情形和各种要求。特别地,需要支持多个子载波间距(SCS),这不同于支持单个SCS的现有LTE/LTE-A系统。
为了解决在例如700兆赫(MHz)或2千兆赫(GHz)的现有载波或频率范围中无法获得宽带宽的问题,可在假定无线通信系统在6GHz或以上或40GHz或以上的载波或频率范围中操作的情况下确定包括支持多个SCS的NR系统的新参数配置。然而,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此。
为了新定义NR系统,终端需要定义例如获取网络的基本最小系统信息和验证小区标识符(ID)的同步过程。然而,没有详细定义用于支持NR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同步方法。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支持NR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同步方法。详细地,将描述NR系统中的同步信号(SS)信号和宽带操作的配置。此外,将描述一种用信号通知或确定用于支持宽带操作的同步操作的SS块的定位的方法。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SS块、SS突发和SS突发集合的配置。
NR-SS可以包括NR-第一SS(NR-PSS)和NR-第二SS(NR-SSS),并且如果支持,则还可以包括NR-第三SS(TSS)。NR-TSS可以被应用来指示SS块的索引。图1示出NR-PSS/SSS/TSS传输结构。
在图1中,每个SS块传送的NR-PSS/SSS/TSS的物理资源定位不指示实际物理位置,而是指示NR-PSS/SSS和PBCH传输可在单个SS块内执行。可以使用各种方案来应用分配给实际物理资源的其它信号和信道(例如NR-PSS/SSS和NR-PBCH)的复用。
在下文中,描述SS块。
NR-PSS/SSS被包括在单个SS块中并被传送。即,终端假定在SS块内执行NR-PSS/SSS传输。然而,NR-PSS/SSS/PBCH的实际信号是否可在SS块中传送取决于基站的判定。取决于NR-PBCH传输周期和方案,NR-PSS/SSS/PBCH传输可以一直存在于单个SS块内,或者可以不存在。或者,在特定SS块中,可跳过NR-PBCH传输,并可执行NR-PSS/SSS传输。或者,如果NR-PBCH传输是独立于NR-SS传输来执行的,并且NR-SS和NR-PBCH不是在SS块中一直一起传送的,则NR-PBCH可在特定SS块中或使用固定SS块来传送。
另外,可以在SS块中传送其它信号。例如,能够由无线电资源控制(RRC)IDLE或RRC连接模式终端使用以用于波束成形传输的信道质量测量的测量参考信号(MRS)和指示具有SS块索引的时域索引的TSS可以被复用,从而在单个SS块中与NR-PSS/SSS/PBCH一起被传送。
在单个SS块中,同步信号(NR-SS)和广播信道(NR-PBCH)可以通过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FDM和TDM的组合被分配给物理资源,并且可以从基站被传送到终端。
基于波束传输或全向波束传输的SS块传输可以通过在SS突发集合周期内应用单个波束或多个不同波束来执行。特别地,需要基于多波束传输的SS块传输来补偿在高频带(例如,6GHz或更高)中发生的信道衰减。然而,在其他频带(例如,小于6GHz)中,可以在所有或部分SS块之间以单个波束形式或全向波束传输形式一次或迭代地执行传输。这里,全向波束传输可以应用于单个SS块或多个SS块,以传送例如NR-SS/PBCH的信号和信道。或者,可以应用基于窄波束的多波束传输。这种确定完全取决于基站的实现。因此,可以基于波束宽度、频率范围、信道环境、传送接收点(TRP)小区的目标波束覆盖范围等,独立地确定将在SS突发集合周期内使用的SS块/SS突发的实际数量,并且每个基站使用该实际数量。
以下,描述SS突发。
单个SS块或多个SS块构成单个SS突发。如果不需要在SS突发集合周期内定义SS突发,则SS突发被简单地认为是物理资源上的连续SS块的分配。构成单个SS突发的SS块可以在时域或频域中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分配。此外,根据SS突发集合设计方法,可以不需要SS突发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在SS突发集合中定义连续的或非连续的SS块。
以下,将描述SS突发集合。
可以基于单个或多个SS块、或者单个或多个SS突发来配置单个SS突发集合。
从终端的角度来看,终端期望每个SS突发集合周期对其应用相同波束形式的周期性的NR-SS接收。
终端在每个特定频带的初始小区接入期间,假定每个频率范围(例如,子载波间距)的默认SS突发传输周期性值。
RRC连接的、RRC空闲的或RRC不活动的终端可以从基站接收更新的SS突发集合传输周期信息。所提供的信息可以用于后续的信道测量(例如,RRM测量)。
在下文中,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SS块内的资源分配。
基本上,NR-PSS/SSS可被用于指示用于初始小区接入的时间/频率同步。此外,小区ID和NR-TSS可用于指示时间索引(例如,SS块索引),并且可被复用,从而在单个SS块中用NR-PSS/SSS/PBCH发送。
例如,单个SS块包括三个OFDM符号和SS带宽(BW),使用FDM方案将NR-TSS、NR-PSS和NR-TSS映射到第一OFDM符号,将NR-SSS映射到第二OFDM符号,并且将NR-PBCH映射到第三OFDM符号。映射到OFDM符号的信号/信道的时间顺序与该示例不同。
在下文中,描述NR-PBCH。
NR-PBCH中包括的信息(即,内容)也可被称为NR-主信息块(MIB)。将终端已知的用于最小系统信息(最小SI)中的NR系统的初始接入所知的部分信息配置为MIB。随后通过NR-PBCH向终端广播相应的MIB。当前,NR系统考虑多波束传输和多种参数配置。因此,期望MIB大小大于LTE系统中定义的大小。
当前可包括在MIB中以用于NR系统的信息如下:
-系统帧号(SFN)的至少一部分:系统帧号的一部分可以在MIB中提供,并且其剩余部分可以由终端通过NR-PBCH盲检测来获得。或者,整个系统帧号可以通过MIB提供。例如,NR系统可以使用MIB中的7、10或17个比特来显式地指示系统帧号或超系统帧号,并且可以通过PBCH传输方法来隐式地提供剩余的3比特信息。这样,终端可获得最终NR系统帧号。
-循环冗余校验(CRC):MIB的信息字段内的CRC的大小可以被定义为16比特或24比特。在使用24比特的CRC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CRC触发错误警报的概率。因此,可以进一步可靠地检测NR-PBCH。
-用于接收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配置信息:例如,PDSCH配置信息是指关于用于调度用于转发RMSI的PDSCH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控制搜索区域的信息(PDCCH配置信息)。这里,如果通过PDCCH调度用于传送RMSI的PDSCH,则包括在MIB中的关于PDCCH控制搜索区域的信息对应于用于相应PDCCH接收的PDCCH配置信息。
-SS块索引:如果SS块索引信息不是通过另一信号(例如,NR-SSS、NR-TSS)提供的,则SS块索引可以通过NR-PBCH来显式地提供。
-值标签:值标签是用于通过MIB预先通知RMSI的内容的改变的信息。因此,可以避免当终端获得新的系统信息(SI)时的不必要的时间延迟和操作。
-对解调参考信号(DMRS)和用于PDSCH的数据进行加扰:在基于单频网络方案通过PDSCH传送RMSI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特定ID(例如,群组小区ID)执行加扰来支持单频网络操作,并且可以通过MIB提供这里使用的加扰信息。
-用于初始上行链路传输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对应于用于随机接入信道传输的配置信息。
-其他附加信息。
包括上述示例中公开的信息的整个NR-MIB信息的比特大小可以具有大约40比特和100比特之间的值。
在下文中,将描述NR系统中的宽带操作。
信道栅格是指用于定义信道的中心频率的基本单元。例如,如果信道栅格是100kHz,则信道的中心频率可以对应于100kHz的整数倍。
可以基于频率范围将用于NR-SS的栅格(在下文中,NR-SS栅格)设置为不同。此外,在允许宽带操作的频率范围中,NR-SS栅格可以大于基于长期演进(LTE)的系统中的信道栅格或SS栅格(例如,100kHz),以实现NR系统的灵活部署。此外,为了不影响LTE信道频带和LTE信道频带的外围信道或用于非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服务的信道,在NR系统中可以支持基于LTE的系统中的信道栅格或SS栅格(例如,100kHz)。因此,用于NR-SS的中心频率和用于NR载波的中心频率可以彼此相等或不同。如果NR-SS带宽等于特定频率带宽中的最小载波带宽,则NR-SS栅格等于相应的载波栅格。
如上所述,在假设SS的中心频率不同于关于NR小区的NR载波的中心频率的情况下,NR载波的中心频率和SS的中心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基于终端的灵活性和复杂性来定义。
此外,在NR系统中,基站(例如,gNB)可以相对于一些终端作为宽带分量载波(CC)进行操作,并且还可以相对于其它终端作为对其应用载波聚合的连续带内CC的集合进行操作。此外,可以允许宽带CC内的CC之间的保护带的大小为零的情况,并且可以使用该情况来确定信道栅格。如果需要保护带,则可以最小化宽带CC内的CC之间的保护带的子载波的数量。此外,在宽带CC内可以允许一个或多个SS定位,可以考虑该一个或多个SS位置来设计参考信号、资源块群组、信道状态信息(CSI)子带等。
此外,可以在单个CC或单个宽带CC中配置至少一个带宽部分(BP)。可以通过较上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从基站向终端提供BP的描述。
这里,单个BP可以包括一组连续的物理资源块(PRB)。预留资源可以包括在BP中。这里,预留资源是指未被系统使用的(即,空的)物理资源区域,然而,预留为将来可用于其它服务或目的,并且可以被定义为BP带的部分。
此外,BP的带宽可以被设置为小于或等于终端可支持的最大带宽(BW)能力。尽管BP可以包括或不包括SS块,但是BP的带宽可以被设置为大于SS块的带宽。
诸如参数配置(例如,CP长度、SCS、每个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例如,每个时隙7或14个OFDM符号)、中心频率和带宽(例如,PRB的数量))之类的参数可以用于BP配置。BP可以被配置用于处于RRC连接状态的终端。
每个BP配置可以与单个参数配置配置相关联。例如,多个BP中的每一个可以支持不同的参数配置,并且多个BP可以支持相同的参数配置。
此外,终端可以预期在特定时间段期间在配置的BP集合中至少一个下行链路BP(DL BP)和单个上行链路BP(UL BP)是活动的。此外,可以假设终端使用相关联的参数配置在活动的DL/UL BP内执行传送和接收。例如,可以支持PDSCH和/或PDCCH以及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组合的一部分或全部。
可以在单个终端中配置各自支持不同参数配置的多个BP。它不指示终端需要在相同时间点支持不同的新词(neologies)。
不假设在大于单个CC中的终端所支持的带宽(BW)能力的频率范围中执行活动的DL/UL BP。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支持用于宽带操作的新的信道带宽的实例。
例如,当假设基站的传送和接收带宽(射频带宽(RFBW))是600MHz并且在3GPP版本15(Rel 15)中400MHz可被支持为最大信道带宽(CHBW)时,在将来的版本中600MHz可被支持为最大CHBW。这里,终端可能不操作在大于基站操作的CHBW的带宽中。
如上所述,可以在保持向后兼容性的同时,额外地定义新的最大CHBW。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引入了新的系统,但是传统终端需要在新的CHBW中操作。此外,基站可以配置新的CHBW,尽管传统终端不支持新的CHBW,但是传统终端可以在该新的CHBW中进行操作。基站还可以通过基于为传统终端配置的CHBW应用载波聚合(CA)来支持新的CHBW。终端支持的所有CHBW可以被标准化,并且一部分CHBW可以被定义为是强制性的。可以另外定义小于在特定频带中定义的最大CHBW的新CHBW。
通过将CA应用于小于相应CHBW的CHBW,基站可以将终端配置为在终端不支持的CHBW(即,大于终端支持的CHBW)中操作。
例如,通过将CA应用于两个200MHz的CHBW或者通过将CA应用于四个100MHz的CHBW,基站可以将不支持400MHz的终端配置为在400MHz的CHBW中操作。这里,诸如100MHz和200MHz的CHBW指的是在相应的频带中定义的CHBW。此外,基站是指支持400MHz CHBW操作的基站。
终端可以向基站通知带宽能力,并且还可以向基站通知能够支持相应带宽的操作方案(例如,CA)。
可以基于基站的复杂度来确定要应用CA的CHBW的组合。
基于终端的至少一个能力类型,需要可支持任何定义的CHBW。终端可支持小于相应终端可支持的最大CHBW的CHBW。此外,CHBW集合可以被定义为SCS特定参数或频带特定参数。
基站的CHBW和RFBW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例如,基站的RFBW可以大于最大CHBW。
终端支持的最大CHBW可以被定义为DL/UL特定参数和SCS特定参数。
例如,最大CHBW可以被定义为在6GHz或更小的频带中的100MHz,并且可以被定义为在24GHz或更大的频带中的400MHz。此外,可以针对不同的SCS定义不同的CHBW。这里,用于SCS的最大CHBW可以被定义为小于为每个频带定义的最大CHBW。尽管所有终端不需要支持最大CHBW,但是可以将为相应终端定义的最大CHBW定义为大于或等于为基站定义的最大CHBW。
在下文中,将描述配置和指示NR系统中用于宽带操作的NR-SS栅格的方法。
以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如下:
-宽带操作:描述了一种操作,其针对单个CC支持在6GHz以上的频带中的最大400MHz的带宽,并且支持在6GHz或以下的频带中的最大100MHz的带宽。支持宽带操作的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针对所配置的宽带宽仅作为单个CC操作,通过将CA应用于小于所配置的宽带宽的传输带宽来操作,或者仅在所配置的宽带宽的一部分中操作。这里,宽带宽可以基于例如基站的带宽能力、基站的射频(RF)能力、终端的带宽能力、终端的RF能力以及在相应频带中支持的带宽的组合来配置。
-NR信道栅格:描述了候选定位集合,信道的中心频率可以基于特定频带中支持的信道带宽而位于这些候选定位上。例如,信道的中心频率的候选定位可以被配置在网格结构中。网格结构的频率上的定位可以被称为信道栅格。NR系统中的信道栅格可以等于或不同于基于LTE的系统中的信道栅格。
-NR同步(sync)栅格:描述了候选定位集合,SS块(例如,包括NR-SS(例如,NR-PSS、NR-SSS和TSS中的至少一个)和/或广播信道(例如,NR-PBCH)的单元)可以位于所述候选位置上。例如,SS块的候选位置可以被配置在网格结构中。网格结构的频率上的定位可被称为NR同步栅格或NR-SS栅格。在支持大于SS块带宽的最小带宽的频带中,单个CC内的NR同步栅格可以具有大于NR信道栅格的单位网格大小的单位网格大小。也就是说,与CC内的NR信道栅格相比,NR同步栅格可以相对不那么频繁地被定位。与信道栅格和同步栅格在基于LTE的系统中具有相同定位不同,NR系统中的NR同步栅格和NR信道栅格可以具有相同定位,并且还可以具有不同定位。此外,可确定NR同步栅格以满足SS块与RB网格之间的对准的要求,即,使得SS块的开始定位与RB的开始定位匹配。
-标称同步栅格:描述了本文假定的潜在NR同步栅格。标称同步栅格可以被定义为NR信道栅格的子集。例如,标称同步栅格可具有与NR信道栅格的整数倍相同的值或定位。标称同步栅格可以与实际NR同步栅格分离。该分离级别可以使用频率偏移值来表示。
-参数配置(NM):描述了用于定义单个物理(PHY)层传输结构的一组参数。例如,用于定义NM的参数可以包括CP长度、SCS和每个单个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基于用于定义NM的每个参数的值来定义与至少一个时隙相对应的传输结构的频率-时间轴上的资源区域。
图3以及图4A和4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宽带操作的示例。
图3示出了当在单个子带(例如BP或CC)中存在或不存在SS块时的宽带操作的示例。图4A和4B示出与基于LTE的系统相比NR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示例。
在NR系统中分配给单个CC的宽带宽可以包括单个BP,并且可以包括多个BP。可以基于终端的带宽能力来确定与单个CC的宽带宽相对应的BP的数量。参考图3以及图4A和4B的示例,可以基于终端的带宽能力、基站的BP配置和基站的CC配置来支持各种宽带操作。
在图3的示例中,具有单个RF链的终端(UE)可以在单个宽带载波(或宽带CC)上操作,并且单个宽带CC可以被划分为四个子带或BP。第一和第四子带或BP可以不包括SS块,并且第二和第三子带或BP可以包括SS块。
此外,在图3的示例中,可以针对具有多个RF链的终端(即,具有多个RF信道的UE)来配置四个CC,并且可以将带内CA应用于包括非独立CC、独立CC、独立CC和非独立CC的四个CC。这里,CC可以对应于小于宽带CC的传输带宽。包括SS块的子带或BP可以被配置为独立的CC,使得终端可以在其中操作。不包括SS块的子带或BP可以被配置为非独立的CC。终端可以通过应用CA或双连接(DC)来采用至少一个独立的CC操作。
图4A示出了在基于LTE的系统中基于CA的宽带操作的示例。详细地,通过将CA应用于两个CC来配置聚合信道带宽,并且基站支持多载波操作。这里,与相对低频定位相对应的CC和与相对高频定位相对应的CC可以分别被设置为第一小区(PCell)和第二小区(SCell),或者可以分别被设置为SCell和PCell。终端可以在与相“对低频定位相对应的单个CC中操作,可以在与相对高频定位相对应的单个CC中操作,或者可以在两个连续的CC中操作。
图4B示出NR系统中的基于BP的宽带操作的示例。详细地,宽带宽对应于单个CC(即宽带CC),并且可以被设置为PCell。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支持宽带载波操作。终端可以在与宽带CC内相对较低的频率定位相对应的单个CC(或窄传输带宽或BP)中操作,可以在与宽带CC内相对较高的频率定位相对应的单个CC(或窄传输带宽或BP)中操作,可以在宽带CC内的两个连续的CC中操作,或者可以在单个宽带CC内操作。
在下文中,将进一步描述NR信道栅格。
在E-UTRA频带内,每100kHz定义在基于LTE的或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系统中的栅格,而不将信道栅格和同步栅格彼此区分。每200kHz定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UTRA系统中的栅格。另外,100kHz的偏移可以应用于UTRA带的一部分中。
考虑到即使在NR系统中也支持现有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无线电通信供应商可以不改变来自相邻信道和相邻非3GPP服务的频率偏移值,以维持唯一的信道中心频率。此外,可能需要基于每个国家的规定来维持被定义为100kHz的信道栅格。因此,即使在NR系统中,也可以定义100kHz的信道栅格值以被支持。
为了支持100kHz的信道栅格,可以采用子载波网格或RB网格的对准。如下表2A和表2B所示的信道间隔可以用于将100kHz的信道栅格与子载波网格或RB网格对准。表2A表示在100kHz的信道栅格上用于子载波网格对准的信道间隔,表2B表示在100kHz的信道栅格上用于RB网格对准的信道间隔。在NR系统中,一个无线电帧可以对应于时间轴上的10ms,并且一个子帧可以对应于时间轴上的1ms。取决于子载波间距(SCS),一个时隙可以对应于时间轴上的14或7个符号。表1示出了一个无线帧中时隙和符号的可用数量。在表1中,可以不应用480KHz的SCS。
[表1]
Figure BDA0002384522780000171
[表2A]
Figure BDA0002384522780000181
[表2B]
Figure BDA0002384522780000182
参考表2A,可以以子载波间距值和100kHz信道栅格值的公倍数形式来应用信道间距,以用于子载波网格对准。
参考表2B,可以以RB大小和100kHz信道栅格值的公倍数形式来应用信道间距以用于RB网格对准。
在上述表2A和表2B中,N表示整数。即,通过与子载波网格或RB网格对准,与信道栅格对应的信道间距可被配置为与预定大小单位的整数倍(即N倍)对应的频率定位候选。
这里,如果在存在超宽带频率的6GHz或更大的频带中使用的SCS的值是120kHz或240kHz,则子载波网格对准或RB网格对准所需的信道间距的值可能显著增加,这可能导致降低使用频率资源的效率。即,从有效且灵活地使用频率资源的观点来看,在应用子载波间距的频带中,100kHz信道栅格值可能不是优选的。因此,在6GHz或更小的频带中,可以支持现有的UTRA/E-UTRA信道,并且100kHz信道栅格值可以用于与非3GPP服务共存。在6GHz或更大的频带中,可以应用与SCS(例如,表2A)或RB大小(例如,表2B)相同的信道栅格值,以有效地执行子载波网格对准/RB网格对准以及灵活地使用频率资源。
如上所述,这里假定的两个信道栅格值可以如下定义。以下信道栅格值仅作为实例提供,且不提供以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在6GHz或更小的频带中,100kHz的信道栅格值被用于维持100kHz的信道栅格,以用于基于LTE的系统的频带的重用或与基于LTE的系统共存。
在6GHz或更高的频带中,使用基于SCS或RB大小的信道栅格值。例如,表2A的SCS对应于表2B的RB大小。例如,当假设单个RB包括12个子载波时,表2A的15kHz的SCS对应于表2B的180kHz的RB大小,表2A的30kHz的SCS对应于表2B的360kHz的RB大小,表2A的60kHz的SCS对应于表2B的720kHz的RB大小,表2A的120kHz的SCS对应于表2B的1440kHz的RB大小,并且表2A的240kHz的SCS对应于表2B的2880kHz的RB大小。如上所述,可以使用与可应用于新用于NR系统的频带的RB大小相同的信道栅格值。例如,表2B的值之一可被选择性地应用为单个NR信道栅格值。
在下文中,描述了在NR系统中用信号通知或确定用于支持宽带操作的同步操作的SS块的定位的方法。具体地,本公开包括配置和指示NR同步栅格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其中不存在保护间隔的宽带CC和连续的CC的NR宽带操作。
在图5中,假设如果SS带宽,即SS块的频率带宽小于特定频带中的最小系统带宽,则与NR信道栅格相比NR同步栅格在频率轴上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单个CC的同步栅格可以位于与NR个信道栅格相比频率较低的频率上。
这种栅格定义使得能够在配置单个小区(即,单个信道或载波)时灵活地选择特定频带内的NR载波的中心频率,同时使得能够使小区搜索复杂度和终端的功耗最小化。
基于可能的同步栅格定位(即标称同步栅格),可以确定要在其中传送实际SS块的同步栅格的定位,以适合NR系统配置情形和NR信道或频率环境。图5中示出了非同步示例,其中SS块传输没有被配置或没有被分配在靠近信道中心的标称同步栅格中。这里,在宽带CC带宽(BW)内的其它标称同步栅格中配置或分配SS块传输。NR信道栅格和其中存在SS块传输的同步栅格可以被分配在相同的频率定位。
在图5中,假设在通道栅格和标称同步栅格之间存在多个关系。也就是说,NR信道栅格的多个值可以对应于标称同步栅格的值。例如,信道栅格可以基于DC载波在与预定频率大小(例如100kHz或RB大小)相对应的每个频率间隔中存在,并且标称同步栅格可以在与预定频率大小的整数倍(例如100kHz*N倍或RB大小*N倍)相对应的每个频率间隔中存在。参照图5,两个连续标称同步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频率间隔是两个连续信道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频率间隔的10倍。然而,上述内容作为示例提供,并且不限于特定的多个值。
参照图5,考虑到终端的最大BW能力和可支持的操作模式(例如,支持CA还是DC),在NR宽带操作中,可以在单个宽带信道内的每个不同的频率带宽中执行数据传送和接收。例如,可以执行宽带操作的配置,诸如第一终端到第六终端(即图5的UE1到UE6)的操作配置。例如,可以基于在最大UE支持的带宽(BW)能力内的基站的配置(诸如,例如,如果宽带CC是单载波,如果应用CA,或者如果配置BP),来不同地设置用于数据传送和接收的BW。
详细地,UE1可以被配置为在为单载波的宽带CC内操作。UE1可以对应于具有BW能力和RF能力的终端,其能够在单个宽带CC上执行数据传送和接收。
UE2和UE3可以被配置为仅在与宽带CC BW的一部分相对应的频域中执行数据传送和接收。例如,UE2可以被配置为在CC#1BW中操作,并且UE3可以被配置为在CC#2BW中操作。
UE4可以支持与UE1相同的BW能力。然而,在单个RF信道中支持的最大带宽(BW)是有限的,即,最大BW小于宽带CC BW。因此,UE4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多个RF链来应用CA来执行宽带操作。即,UE4通过对CC#1和CC#2应用CA(即,使用多个载波),能够在与宽带CC BW对应的频率带宽中进行操作。
UE5可以被配置为在比UE2、UE3和UE4中的每一个的传输带宽小的传输带宽(即,CC#1BW)中操作,并且可以仅在对应的频率带宽中执行数据传送和接收。
除了为UE5设置的带宽之外,可以向UE6分配附加带宽。例如,除了CC#1BW之外,CC#2BW可以被额外地分配给UE6。这里,由于在与分配给UE6的CC#2相对应的带中不存在SS块,因此CC#2对应于非独立的CC。
在图5的示例中,具有各种大小的(与宽带CC相比具有窄带宽的)CC中的每一个可以对应于BP。而且,至少一个BP可以被包括在单个CC中。
此外,图5示出了一个实例,其中实际同步栅格(即实际要传送的SS块的中心频率)位于标称同步栅格的一部分中。然而,如果在NR系统的宽带操作中同步栅格未与子载波网格或RB网格对准,则系统复杂度可能增加。例如,终端可能需要经历多次反复试验以基于检测到SS块的频率定位来确定子载波网格或RB网格,并且可能需要附加过程来在基站和终端之间平滑地传送和接收数据。此外,为了避免由于不同的子载波网格或RB网格而发生的子载波间干扰或RB间干扰,可能需要避免设计和附加的保护带。因此,需要向终端提供准确的信息,以在NR系统中的同步栅格和子载波网格或RB网格之间进行对准。
这里,标称同步栅格指示SS块中心可能位于单个频带中的频率定位,并且可以根据等式1基于信道最小BW、SS块BW和信道栅格来计算标称同步栅格。
[等式1]
标称同步栅格=信道最小BW-SS块BW(即NR-PBCHBW)+信道栅格#
详细地,在包括NR同步栅格的频带内的SS BW的PRB边界或SS BW的中心频率需要与系统BW内的PRB或PRB边界对准。因此,可在标称同步栅格的定位和实际SS BW的PRB边界的定位之间设置间隔或偏移。
是否应用保护带可用来配置这种NR同步栅格。在NR系统带中,可以基于带宽组合在CC或BP之间配置保护带或保护子载波。或者,可以在CC或BP之间配置连续子载波或连续PRB,而不使用保护间隔或保护子载波。在下文中,将参考图6和图7描述是否在宽带操作中应用保护带。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在宽带CC带宽内的CC上设置连续传输带宽的示例。
参照图6,如果在连续传输带宽之间(例如,在连续的CC或连续的BP之间)不存在保护带,则在CC之间不存在未使用的子载波。因此,可以在宽带CC中操作的终端和在每个CC中操作的终端之间容易地执行子载波对准或RB对准。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在宽带CC带宽内的CC上设置非连续传输带宽的示例。
参照图7,如果在连续传输带宽之间(例如在连续的CC或连续的BP之间)存在保护带,则在CC之间存在未使用的子载波或间隙子载波。因此,可能需要额外地使用未使用的子载波来确定或指示SS BW的频率轴向定位。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用于如果应用6GHz或更小频带中的100kHz信道栅格,则确定和用信号通知同步栅格或SS块频率定位。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的指示同步栅格的频率轴向定位以对准RB网格的示例。
在图8的例子中,假设信道栅格是100kHz,并且标称同步栅格是信道栅格的整数倍或从等式1导出的值。此外,PRB单元可以开始于与基于DC载波的信道中心频率相隔SCS/2的频率定位,该SCS/2是子载波间距(SCS)的一半。
参照图8,如果作为SS块的传输带宽的同步BW的边界被配置为匹配RB边界,则同步BW的中心频率的定位(即,同步中心的定位)可能不匹配标称同步栅格。或者,由于标称同步栅格和RB边界之间的不匹配,同步BW的边界和RB边界可能不匹配。因此,提供了一种指导终端将实际同步BW的中心频率或者同步栅格的位置与同步BW上的中心PRB边界匹配的方法。
作为第一示例,基站可以向终端通知偏移值,即从信道中心频率(信道中心)到同步BW的中心频率(同步栅格)的偏移#1。这里,可以使用各种方案来指示偏移,例如频率轴上的距离(例如,以kHz为单位)、子载波的数量和PRB的数量。
此外,偏移#1可被定义为从信道中心频率(信道中心)到同步BW的PRB边界的偏移值。这里,同步BW的PRB边界可以对应于接近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朝向相对低频率的PRB边界),并且可以对应于远离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朝向相对高频率的PRB边界)。
作为第二示例,基站可以向终端通知从标称同步栅格的频率定位到同步BW的中心频率(即,同步栅格)的偏移值,即偏移#2。这里,作为偏移#2的基准的标称同步栅格可对应于最接近同步BW的标称同步栅格的频率定位。可以使用各种方案来指示偏移,例如频率轴上的距离(例如,单位kHz)、子载波的数量(例如,指示0到11个子载波之一的4比特值)以及PRB的数量。可以基于相应SS块的传输数字学(即子载波间距)来定义偏移值。
此外,偏移#2可被定义为从最接近的标称同步栅格到同步BW上的PRB边界的偏移值。即,偏移#2指示直到最接近同步BW上的中心PRB边界的标称同步栅格的偏移值。这里,同步BW上的PRB边界可以对应于接近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朝向相对低频率的PRB边界),并且可以对应于远离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朝向相对高频率的PRB边界)。
作为第三示例,基站可以向终端通知从CC中心频率或BP中心频率到同步BW(即同步栅格)的中心频率的偏移值,即偏移#3。这里,可以使用各种方案(例如频率轴上的距离(例如,以kHz为单位)、子载波的数量和PRB的数量)来指示偏移。
此外,Offset#3可被定义为从CC中心频率或BP中心频率到同步BW的PRB边界的偏移值。这里,同步BW的PRB边界可以对应于接近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朝向相对低频率的PRB边界),并且可以对应于远离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朝向相对高频率的PRB边界)。
此外,如果基站以系统信息(SI)的形式提供关于CC中心频率或BP中心频率的信息,则由终端获取的SS块所位于的CC或BP内的实际SS块的定位信息可以作为被定义的附加信息被包括在系统信息中。
在参照图8描述的用信号通知偏移#1、偏移#2和偏移#3的示例中,可以基于表1和表2B中所示的信道间距值来确定同步栅格的频率轴上的候选定位。例如,基站可以基于SCS或RB大小,预先确定接近于特定标称同步栅格的RB索引,例如,在15kHz的SCS的情况下,确定对应于900kHz的整数倍的定位。例如,基站可以以映射表的形式维护和管理与每个标称同步栅格相对应的RB索引。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最终RB索引,该最终RB索引是基于相应的标称同步栅格的+或-偏移值确定的。因此,如果终端接收与RB索引和特定偏移值相关联的信令信息,则终端可以基于RB索引和特定偏移值之间的相关性来获取SS块所位于的PRB索引。例如,终端可以获取SS块被分配给的中心PRB索引或SS块被分配给的边界PRB索引。
通过将与各种偏移相关联的信息用信号通知到终端,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与实际SS块所位于的频率定位相关联的信息。终端可基于SS块的频率定位信息在相应频带中平滑地执行数据/控制RS信号的传送和接收。
在上述示例中,如果SS BW等于NR系统中的特定频带中的最小载波BW,则同步栅格和信道栅格可以匹配。如果同步栅格位于信道中心,则DC载波的SCS/2的值可以不被用于确定同步栅格。即,如果同步栅格和信道中心存在于相同定位,则可以假定SCS/2=0基于DC载波确定同步栅格值。如果信道中心和同步栅格具有相同的频率定位,则SS BW可以出现在除DC子载波之外的信道中心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上。
可以假设,如果SS BW小于特定频带中的最小系统BW,则与信道栅格相比,同步栅格在频率轴上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由此,能够减轻终端侧的初始小区选择的负担,实现灵活的NR系统结构。在这种情况下,NR同步栅格可由DC载波基于SCS/2来确定。
在下文中,描述了同步栅格不位于信道中心而位于相应信道BW中的示例,即,信道中心不同于SS BW(即,同步栅格)的中心。此外,同步栅格的频率定位被假定为分配了SS块的SS BW的中心。
在图8中,假设标称同步栅格值是对应于信道栅格(例如100kHz)的整数倍的值。由于标称同步栅格与信道栅格相比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小,所以终端可获取小区ID,并通过在初始小区搜索期间基于同步栅格尝试解调NR-SS(即,NR-PSS/SSS)来执行同步。这里,尽管终端成功检测到SS块,但是终端可能不知道与相应SS BW的频率定位相关联的信息。因此,需要将与SS BW的中心或边界相关联的信息附加地提供给终端。
与图8中从基站传送到终端的频率偏移相关联的信息可用于验证与SS BW的中心或边界相关联的信息。此外,假定SS BW的边界和基于特定参数配置定义的PRB网格的边界对准,可以用信号发送与频率偏移相关联的信息。此外,PRB网格内的PRB索引可基于终端所假定的特定参数配置来使用,并且可被用于基站基于假定的PRB索引向终端通知同步栅格的定位信息。PRB网格边界可基于NR系统的参数配置来定义。例如,PRB网格边界可以包括用于低于或等于6GHz的频带的基于15kHzSCS的PRB网格边界和用于高于6GHz的频带的基于60kHzSCS的PRB网格边界。
通过参考表1或表2A/2B,可以验证每个SCS或RB大小和用于RB对准的信道间距值。参考表1或表2A/2B,可以基于与SCS值相关联的RB大小来定义优选的NR同步栅格的定位。偏移值用于确定在最接近标称同步栅格的RB中要对准的NR SS块的频域。因此,可以减少用于指示相应NR SS块的可传输NR SS BW的信令开销和终端的初始小区搜索复杂度。
作为与用于RB网格对准的NR同步栅格相关联的信息的示例,标称同步栅格和同步栅格之间的偏移(即图8的偏移#2),即SS BW的中心频率定位,可以被定义为由等式2所表示。
[等式2]
(SCS/2+间隙)+(RB大小*k)=NR信道栅格*N+偏移
等式2表示NR同步栅格的中心频率定位朝向相对高的频率,即基于信道中心的+方向。在等式2中,可以假设“SCS/2”具有kHz单位的值,“RB大小”具有kHz单位的值,并且“NR信道栅格”在6GHz或更小的频带中是100kHz。
在等式2中,T和T可以被确定为允许“RB大小*t”的值和“NR信道栅格*N”的值等于RB大小和NR信道栅格之间的公倍数的值。例如,如果RB大小是180kHz并且NR信道栅格是100kHz,则在它们之间的公倍数中最接近信道中心的值可以是900kHz。因此,t的值可以被确定为5,N的值可以被确定为9。
在等式2中,如果存在保护带(参见图7),则“间隙”可以具有与间隙子载波的大小相对应并且大于零的值。如果不存在保护带(参见图6),则“间隙”可以具有零值。
在根据等式2确定SCS/2的值的情况下,SCS可以对应于在DC载波被分配到的BP或CC中假设的SCS的值。因此,等式2的SCS可以不同于在其中传送SS块的BP和其中存在DC载波的CP之间假设的SCS。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指示用于RB对准的NR同步栅格偏移的示例。
在图9的示例中,可以假设在具有大于24个PRB的带宽的NR BP中传送大小为24个PRB的NR SS块。这里,SS块的中心(例如PRB#11和PRB#12之间的边界)可能与实际的NR同步栅格不匹配,并且其间的间隔可定义为偏移(例如偏移#2)。
如果NR SS块位于信道中心,则没有DC子载波的NR SS块的带宽(NR SS块BW)可以包括与朝向相对低频率的12个PRB相对应的带宽和与朝向相对高频率的12个PRB相对应的带宽。在这种情况下,NR同步栅格和信道中心频率或载波中心频率可以匹配,并且偏移值可以为零。
例如,终端可以将DC载波和SS块的SCS值假设为作为默认SCS值15kHz,并且可以将信道栅格值假设为100kHz,以检测SS块。在这种情况下,假设标称同步栅格值是信道栅格值和RB大小之间的公倍数。如果假设频带和参数配置,则可以根据由下面的等式3表示的等式3来计算用于RB对准的同步栅格。
[等式3]
同步栅格=(15kHz/2+间隙)+(180kHz*t)=100kHz*N+偏移
如上所述,接近最大PRB边界的标称同步栅格的频率定位可以是900kHz(其是100kHz和180kHz之间的公倍数)。也就是说,t的值可以是5,N的值可以是9。为了简单描述,如果不存在间隙子载波(即,如果Gap=0),则PRB边界可以通过将对应于基于DC载波的SCS/2的7.5kHz包括到计算中而为907.5kHz。在这种情况下,标称同步栅格(=通道栅格*N)可以是900kHz。为了与PRB边界对准,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与7.5kHz的偏移值相关联的PRB索引值。终端可以验证相应SS块所位于的频率轴上的定位,并且可以使用验证的定位来在将来执行数据传送和接收。
实施例2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如果应用基于6GHz或更高频带中的SCS或RB大小的信道栅格,则该方法确定并用信号通知同步栅格或SS块频率定位。
在实施例1中,基于与SCS或RB大小和信道栅格之间的公倍数相对应的标称同步栅格,限制实际同步栅格的频率定位。在实施方式2中,可以不应用这样的限制,因此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频率资源。即,在实施例2中,可以基于任意标称同步栅格来定义实际同步栅格。在实施例2中,由于信道栅格是基于预定的SCS或RB大小来确定的,因此与信道栅格被固定为100kHz的实施例1相比,RB对准可以更容易地执行。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当应用基于SCS或RB大小的信道栅格时指示同步栅格的频率轴向定位的示例。
在图10的例子中,假设信道栅格是180kHz,标称同步栅格是信道栅格的整数倍。此外,PRB单元可以在与基于DC载波的信道中心频率相隔SCS/2的频率定位处开始。
参照图10,如果作为SS块的传输带宽的同步BW的边界被配置为匹配RB边界,则同步BW的中心频率的定位可能不匹配标称同步栅格。因此,需要一种指导终端将同步BW或者同步栅格的中心频率匹配到RB边界的方法。
作为第一示例,基站可向终端通知从信道中心频率(信道中心)到中心频率(即,同步BW的同步栅格)的偏移值(即偏移#1)。这里,可使用各种方案指示偏移,诸如频率轴上的距离(例如,以kHz为单位)、子载波的数量以及PRB的数量。
此外,偏移#1可被定义为从信道中心频率(信道中心)到同步BW的PRB边界的偏移值。这里,同步BW的PRB边界可以对应于接近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朝向相对低频率的PRB边界),并且可以对应于远离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朝向相对高频率的PRB边界)。
作为第二示例,基站可以向终端通知从标称同步栅格的频率定位到同步BW的中心频率(即,同步栅格)的偏移值(即偏移#2)。这里,作为偏移#2的基准的标称同步栅格可对应于最接近同步BW的标称同步栅格的频率定位。可以使用各种方案来指示偏移,例如频率轴上的距离(例如,以kHz为单位)、子载波的数量和PRB的数量。
此外,偏移#2可被定义为从最接近的标称同步栅格到同步BW的PRB边界的偏移值。这里,同步BW的PRB边界可以对应于接近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朝向相对低频率的PRB边界),并且可以对应于远离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朝向相对高频率的PRB边界)。
作为第三示例,基站可以向终端通知从CC中心频率或BP中心频率到同步BW的中心频率(即同步栅格)的偏移值(即偏移#3)。这里,可以使用各种方案来指示偏移,例如频率轴上的距离(例如,以kHz为单位)、子载波的数量和PRB的数量。
此外,偏移#3可被定义为从CC中心频率或BP中心频率到同步BW的PRB边界的偏移值。这里,同步BW的PRB边界可以对应于接近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朝向相对低频率的PRB边界),并且可以对应于远离信道中心的PRB边界(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朝向相对高频率的PRB边界)。
作为与用于RB网格对准的NR同步栅格相关联的信息的示例,可以基于由等式4表示的关系来定义标称同步栅格和同步栅格之间的偏移(即图10的偏移#2),即SS BW的中心频率定位。
[等式4]
(SCS/2+间隙)+(RB大小*k)*N=NR信道栅格*N+偏移
等式4表示NR同步栅格的中心频率定位朝向相对高的频率(即基于信道中心的+方向)。在等式4中,可以假设“SCS/2”具有kHz单位的值,并且“NR信道栅格”具有“RB大小”的整数倍值。例如,如果在6GHz或更大的频带中RB大小为180kHz,则NR信道栅格可具有180kHz*k的值(该值是RB大小的整数倍)。此外,NR信道栅格*N可对应于标称同步栅格。
为了容易地执行RB网格对准,可以应用与基于15kHz的SCS的单个RB大小相对应的180kHz的整数倍相对应的信道栅格。
在上述各种示例中,可以以系统信息(SI)(例如,NR-PBCH、RMSI和其它系统信息(OSI))的形式从基站向终端提供与偏移值相关联的信令信息。此外,可以通过MAC信令或RRC信令向终端提供与偏移值相关联的信令信息。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SS块频率定位信令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的方法可以被包括在终端的初始小区接入操作中。
参照图11,在操作S1110中,基站可将NR-SS和NB-PHCH发送到终端。
在操作S1120中,终端可基于标称同步栅格检测NR-SS,并可通过NR-PBCH获取系统信息。
这里,在初始小区接入过程期间,终端可能不能准确地知道由基站设置的RB网格,因此,可能基于标称同步栅格对NR-SS执行盲目搜索或盲目解调。即,终端可以基于单个标称同步栅格来假定与RB网格对齐的NR-SS频率定位候选,并且可以尝试关于每个频率定位候选的NR-SS解调。这里,为终端的NR-SS盲解调假定的频率定位候选可以被限制为预定数量的候选或范围。
如上所述,通过对每个标称同步栅格执行NR-SS盲解调,可以基于与特定标称同步栅格相关联的实际NR同步栅格来检测NR-SS,并执行NR-PBCH解调并获取MIB信息。
在操作S1125中,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偏移信息。
例如,偏移信息可被定义为信道中心频率定位与实际同步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例如,偏移#1)、标称同步栅格与实际同步栅格频率定位(SS块的中心PRB边界)之间的偏移(例如,偏移#2)、或者CC或BP中心频率定位与实际同步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偏移#3)。
此外,如果在操作S1110中,偏移信息被包括在通过NR-PBCH提供的系统信息中,则可省略操作S1125。
或者,如果偏移信息不是通过NR-PBCH提供的,则基站可以以RMSI、OSI等形式向终端提供偏移信息。
在操作S1130中,终端可基于从基站获取的偏移信息来确定RB边界的实际频率定位。也就是说,尽管终端可能不能准确地知道包括在操作S1120中检测到的NR-SS的SS块的实际频率定位,但是终端可以基于额外获取的偏移信息来确定SS块的实际频率定位。
因此,终端可基于与包括SS块的CC或BP相关联的配置信息和在操作S1130中确定的SS块的实际频率定位,来获取该CC或BP的中心频率、参数配置和带宽信息。另外,终端可确定与SS块相关联的实际PRB索引,并且因此可基于所确定的实际PRB索引来传送和接收参考信号、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以及信令。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13,基站设备1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210、天线设备1220、收发信机1230和存储器1240。
处理器1210可以执行基带相关信号处理,并且可以包括较上层处理1211和物理(PHY)层处理1215。较上层处理1211可以处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或更上层的操作。PHY层处理1215可以处理PHY层的操作(例如,上行链路(UL)接收信号处理和下行链路(DL)传输信号处理)。处理器1210除了执行基带相关信号处理之外,还可以控制基站设备1200的整体操作。
天线设备12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如果天线设备1220包括多个天线,则可以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送和接收。收发机1230可包括射频(RF)发射机和RF接收机。存储器1240可以存储处理器1210的操作信息以及与基站设备1200的操作相关联的软件、操作系统(OS)、应用等,并且可以包括组件(例如缓冲器)。
基站设备1200的处理器121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本文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的基站的操作。
处理器1210的较上层处理1211可以包括偏移信息生成器1212。偏移信息生成器1212可生成信道中心频率定位和实际同步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例如,偏移#1)、标称同步栅格和实际同步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例如,偏移#2)、或CC或BP中心频率定位和实际同步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例如,偏移#3)的形式的偏移信息。
这种偏移信息可以以系统信息的形式(通过NR-PBCH或RMSI、OSI等)通过PDSCH提供给终端。
处理器1210的PHY层处理1215可包括NR-SS映射器1216和NR-PBCH映射器1217。
NR-SS映射器1216可以将NR-SS映射到时间和频率资源上,并可以通过收发信机1230将NR-SS传送到终端。
NR-PBCH映射器1217可将NR-PBCH映射在时间和频率资源上,并可通过收发信机1230传送NR-PBCH。
再次参考图12,终端设备1250可以包括处理器1260、天线设备1270、收发信机1280和存储器1290。
处理器1260可执行基带相关信号处理,并且可包括较上层处理1261和PHY层处理1265。较上层处理1261可以处理MAC层、RRC层或更上层的操作。PHY层处理1265可处理PHY层的操作(例如,UL接收信号处理和DL传输信号处理)。处理器1260除了执行基带相关信号处理之外还可以控制终端设备1250的整体操作。
天线设备127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如果天线设备1270包括多个天线,则可以支持MIMO传输和接收。收发信机1280可以包括RF发射机和RF接收机。存储器1290可以存储处理器1260和与终端设备1250的操作相关联的软件、OS、应用等的操作信息,并且可以包括例如缓冲器的组件。
终端设备1250的处理器126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本文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的终端的操作。
处理器1260的PHY层处理1265可包括NR-SS-和-NR-PBCH检测器1266、偏移确定器1267和SS块频率定位确定器1268。
NR-SS-和-NR-PBCH检测器1266可以基于标称同步栅格来检测NR-SS,并且可以通过NR-PBCH来获取系统信息。即,NR-SS-和-NR-PBCH检测器1266可通过相对于每个标称同步栅格执行NR-SS盲解调,基于与特定标称同步栅格相关联的实际NR同步栅格来检测NR-SS,并因此可执行NR-PBCH解调。
偏移确定器1267可以根据从基站通过NR-PBCH、PDSCH等以MIB、RMSI和OSI形式提供的偏移信息来确定偏移值。可以以信道中心频率定位和实际同步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例如,偏移#1)、标称同步栅格和实际同步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偏移#2)、或者CC或BP中心频率定位和实际同步栅格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偏移#3)的形式,将这种偏移信息从基站提供给终端。
SS块频率定位确定器1268可以基于从基站获取的偏移信息来确定SS块的实际频率定位。即,尽管包括由NR-SS和-NR-PBCH检测器1266检测到的NR-SS的SS块的实际频率定位不是精确已知的,但是SS块频率定位确定器1268可以基于额外获取的偏移信息来确定SS块的实际频率定位。
用户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250)可以包括收发信机和处理器。用户设备的收发信机可以接收包括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同步信号(SS)块。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上述PSS和SSS。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可以根据PBCH来确定SS块和RB网格之间的子载波偏移的值。RB网格可包括或指示一个或多个PRB的RB边界。处理器可以基于子载波偏移的值和SS块的频率定位来确定RB网格。所述SS块的频率定位可以是所述SS块的中心频率、所述SS块的边界、或者与所述SS块相关联的其它频率定位。例如,SS块的频率定位可以包括上述的标称同步栅格。处理器可以基于所确定的RB网格来解码参考信号、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中的一者或多者。
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可以基于子载波偏移来确定PRB的频率信息。SS块的频率带宽可以对应于多个PRB的总频率带宽,并且其中多个PRB的数量是偶数。例如,SS块的频率带宽可以对应于24个PRB的总带宽。所述处理器可基于所述所确定的RB网格来确定物理资源块(PRB)索引,且基于所述PRB索引来确定与所述参考信号、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数据信道中的所述一者或多者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资源。
子载波偏移可以由子载波的数量表示,并且子载波偏移值可以包括与子载波的数量相关联的4比特值。子载波偏移可以指示SS块的频率定位与PRB的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处理器可以基于标称同步栅格来检测同步信号和PBCH,并且从PBCH的解码中检索主信息块(MIB)信息以获得子载波偏移的值。
基站(例如,基站设备1200)可以包括收发信机和处理器。基站的处理器可以生成包括同步信号和PBCH的SS块,其中,PBCH包括SS块和RB网格之间的子载波偏移的值。基站的收发信机可以向用户设备传送SS块。处理器可以将参考信号、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中的一者或多者映射到与RB网格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其中一个或多个资源的频率定位基于子载波偏移的值和SS块的频率定位。
基站的处理器可以基于子载波偏移来确定PRB的频率信息。处理器可以基于所确定的RB网格来确定物理资源块(PRB)索引。与RB网格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可以基于PRB索引来确定。
在上述示例性系统中,基于流程图将过程描述为一系列步骤或框,本发明的各方面不限于所示出的顺序或次序。一些步骤可以以不同的顺序处理或者可以基本上同时处理。此外,应当理解,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不一定排除其他步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包括其他步骤,并且可以省略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以上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面,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处理器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另一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设备。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另一存储设备。RF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信号的基带电路。当实施例被实现为软件时,所描述的方案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所描述的功能的模块(处理、功能等)。该模块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被布置在处理器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手段连接到处理器。
在所描述的示例性系统中,尽管基于流程图将方法描述为一系列步骤或块,但是本发明的各方面不限于步骤的顺序,并且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步骤或者可以与另一步骤并行地执行步骤。另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流程图中的步骤不是排他性的,并且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包括另一步骤或者可以省略流程图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工业可应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用于其他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laims (15)

1.一种确定一个或多个资源块(RB)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用户设备接收包括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同步信号(SS)块;
根据所述PBCH确定所述SS块和RB网格之间的子载波偏移的值;
基于所述子载波偏移的所述值和所述SS块的频率定位,确定所述RB网格;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RB网格,对参考信号、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中的一者或多者进行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子载波偏移,确定物理资源块(PRB)的频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S块的频率带宽对应于多个PRB的总频率带宽,以及其中所述多个PRB的数量是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确定的RB网格来确定物理资源块(PRB)索引;以及
基于所述PRB索引来确定与所述参考信号、所述控制信道或所述数据信道中的所述一者或多者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由子载波的数量来表示,以及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的所述值包括与所述子载波的数量相关联的4比特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所述SS块的频率定位和物理资源块(PRB)的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S块的频率定位包括标称同步栅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标称同步栅格,检测所述同步信号和所述PBCH;以及
从所述PBCH的解码中检索主信息块(MIB)信息以获得所述子载波偏移的所述值。
9.一种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块(RB)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基站生成包括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同步信号(SS)块,其中所述PBCH包括所述SS块和RB网格之间的子载波偏移的值;
向用户设备传送所述SS块;以及
将参考信号、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中的一者或多者映射到与所述RB网格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的频率定位是基于所述子载波偏移的所述值和所述SS块的频率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子载波偏移,确定物理资源块(PRB)的频率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S块的频率带宽对应于多个PRB的总频率带宽,以及其中所述多个PRB的数量是偶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确定的RB网格,确定物理资源块(PRB)索引,
其中与所述RB网格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基于所述PRB索引被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由子载波的数量来表示,以及其中所述子载波偏移的所述值包括与所述子载波的数量相关联的4比特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子载波偏移指示所述SS块的频率定位和物理资源块(PRB)的频率定位之间的偏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S块的频率定位包括标称同步栅格。
CN201880053097.9A 2017-06-15 2018-06-15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999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9240.2A CN115442882A (zh) 2017-06-15 2018-06-15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75778 2017-06-15
KR20170075778 2017-06-15
KR1020170153742A KR102352364B1 (ko) 2017-06-15 2017-11-17 Nr 시스템에서 광대역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7-0153742 2017-11-17
PCT/KR2018/006782 WO2018231005A1 (en) 2017-06-15 2018-06-1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deband operation in nr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9240.2A Division CN115442882A (zh) 2017-06-15 2018-06-15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428A true CN110999428A (zh) 2020-04-10
CN110999428B CN110999428B (zh) 2022-09-20

Family

ID=650065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3097.9A Active CN110999428B (zh) 2017-06-15 2018-06-15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1099240.2A Pending CN115442882A (zh) 2017-06-15 2018-06-15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9240.2A Pending CN115442882A (zh) 2017-06-15 2018-06-15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10999118B2 (zh)
EP (1) EP3639583A4 (zh)
KR (5) KR102352364B1 (zh)
CN (2) CN1109994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8671A1 (zh) * 2021-02-23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确定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631B (zh) * 2016-01-26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同步信息的方法、通信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KR102352364B1 (ko) * 2017-06-15 2022-01-18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Nr 시스템에서 광대역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A3066681C (en) 2017-08-11 2023-04-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ation
CN109714141B (zh) 2017-08-11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资源块prb网格的指示方法及设备
KR20240001287A (ko) * 2017-08-23 2024-01-03 레노보 (싱가포르) 피티이. 엘티디. 동기화 신호 블록 선택
US11363493B2 (en) * 2017-08-23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s in wireless systems
US11323971B2 (en) * 2017-09-06 2022-05-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78012B2 (en) * 2017-09-06 2021-11-16 Apple Inc. Configuration schemes for secondary cell, bandwidth part and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indexing
US11751147B2 (en) * 2017-09-08 2023-09-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canning based at least in part on a synchronization raster
EP3515123B1 (en) 2017-11-17 2022-03-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 and device therefor
US11050598B2 (en) * 2017-11-28 2021-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information signaling in a 5G network
KR102429264B1 (ko) * 2017-12-06 2022-08-03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기기
CN109936430B (zh) * 2017-12-18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20200221405A1 (en) * 2019-01-04 2020-07-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uplink-based multi-cell measurement
US10834690B2 (en) 2019-02-01 2020-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gger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 in frequency sub-bands for beamform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R118002A1 (es) * 2019-02-04 2021-09-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mplazamiento de portador de lte m con banda de protección en banda nr
WO2020165487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a bandwidth part for a wireless network
CN115664616A (zh) * 2019-04-02 2023-01-3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91810A1 (en) * 2019-05-14 2022-06-16 Apple Inc. Channel raster an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raster for nr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412514B2 (en) * 2019-11-22 2022-08-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ubcarrier offset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2511987B (zh) * 2020-03-05 2024-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方法和装置、信息确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US11700589B2 (en) 2020-06-05 2023-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s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US20220078838A1 (en) * 2020-09-09 2022-03-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forwarding, an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management by wireless forwarding node
US20230007626A1 (en) * 2021-07-01 2023-01-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Blin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detection for narrowband new radio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1491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Shafi Bashar Schedul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new carrier type
CN103843382A (zh) * 2012-09-24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广播消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4704898A (zh) * 2013-09-27 2015-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50341803A1 (en) * 2012-12-26 2015-1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easuring sub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70064685A1 (en) * 2015-08-26 2017-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and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7039373A1 (en) * 2015-09-02 2017-03-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center frequency offset for narrowband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538019A (zh) * 2016-11-04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70094621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on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design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CN110574312A (zh) * 2017-04-14 2019-12-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80518A1 (ko) * 2012-05-31 2013-1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429295B1 (en) * 2013-08-07 2019-10-23 Sun Patent Trus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8048187A1 (en) * 2016-09-06 2018-03-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esource block structure for n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888311B (zh) * 2016-09-30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US10512050B2 (en) * 2016-10-07 2019-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and broadcast channel design with flexible bandwidth allocations
US10499371B2 (en) * 2016-11-03 2019-12-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flexible data transmissions and receptions in next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WO2018127833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umerology combination sets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EP3547583B1 (en) * 2017-01-07 2023-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erminal resend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same
US10425264B2 (en) * 2017-01-09 2019-09-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568102B2 (en) * 2017-02-23 2020-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age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index in new radio
CN108633046B (zh) * 2017-03-24 2023-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SG11201910065WA (en) * 2017-04-28 2019-11-28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602853B1 (en) * 2017-05-02 2022-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initial access in next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JP7068282B2 (ja) * 2017-05-02 2022-05-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10897743B2 (en) * 2017-06-04 2021-01-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2352364B1 (ko) * 2017-06-15 2022-01-18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Nr 시스템에서 광대역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US10750466B2 (en) * 2017-06-16 2020-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RS) configuration and transmission from serving and neighbor cell for mobility
WO2019029809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0430029B (zh) * 2017-08-11 2020-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337170B2 (en) * 2017-10-02 2022-05-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47008B2 (en) * 2017-11-15 2021-10-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for new radio
CN109936430B (zh) * 2017-12-18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10728079B2 (en) * 2018-01-09 2020-07-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grid offset indication in mixed numerologies
CN110035493B (zh) * 2018-01-12 2022-04-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指示、确定方法、终端及基站
EP3753191A1 (en) * 2018-02-16 2020-12-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of paging and broadcasted system information
US10886993B2 (en) * 2018-03-22 2021-01-05 Apple Inc. Inter-cell beam management
US11160050B2 (en) * 2018-03-28 2021-10-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large subcarrier spacing for SS/PBCH block
BR112020022869A2 (pt) * 2018-05-11 2021-02-23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ário e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CN115484683A (zh) * 2018-09-05 2022-12-1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28577A (zh) * 2021-01-15 2022-12-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信道接入过程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1491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Shafi Bashar Schedul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new carrier type
CN103843382A (zh) * 2012-09-24 2014-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广播消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20150341803A1 (en) * 2012-12-26 2015-1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measuring sub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4704898A (zh) * 2013-09-27 2015-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70064685A1 (en) * 2015-08-26 2017-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and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7039373A1 (en) * 2015-09-02 2017-03-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center frequency offset for narrowband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094621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on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design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CN106538019A (zh) * 2016-11-04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574312A (zh) * 2017-04-14 2019-12-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OJAN DIMITRIJEVIĆ: "Influence of Frequency Offset on the Reception of OFDM/QPSK Signal using MBDD Algorithm", 《TELFOR JOURNAL》 *
INTEL CORPORATION: "On RS for Time/Frequency Offset Tracking", 《3GPP TSG-RAN WG1 #89,R1-1707370》 *
SAMSUNG: "SS frequency raster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BIS,R1-1705319》 *
ZTE: "Frequency and channel raster issue in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R1-160896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8671A1 (zh) * 2021-02-23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确定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99118B2 (en) 2021-05-04
CN110999428B (zh) 2022-09-20
KR20230127955A (ko) 2023-09-01
KR20240037902A (ko) 2024-03-22
CN115442882A (zh) 2022-12-06
US20210218613A1 (en) 2021-07-15
US11438209B2 (en) 2022-09-06
EP3639583A1 (en) 2020-04-22
KR102643632B1 (ko) 2024-03-05
US20190028315A1 (en) 2019-01-24
KR20220012958A (ko) 2022-02-04
KR20180136868A (ko) 2018-12-26
US20230396481A1 (en) 2023-12-07
KR102352364B1 (ko) 2022-01-18
EP3639583A4 (en) 2021-04-07
KR20220139263A (ko) 2022-10-14
US20220345350A1 (en) 2022-10-27
KR102571581B1 (ko) 2023-08-28
KR102451082B1 (ko) 2022-10-06
US11777780B2 (en)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9428B (zh) 用于nr通信系统中的宽带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US117297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large subcarrier spacing for SS/PBCH block
US115527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S/PBCH block frequency location indication
US118441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block on stand-alone NR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499424B2 (en) Scheduling request arrangement for new radio
EP3855782B1 (en) Signaling arrangement for wireless system
EP3382926B1 (en)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ig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thereof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071753A (zh) 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1116492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参考信号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US107857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ping output power spectrum within a total bandwidth
KR10251040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고 랜덤 액세스를 요청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