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9427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9427A
CN110999427A CN201880052194.6A CN201880052194A CN110999427A CN 110999427 A CN110999427 A CN 110999427A CN 201880052194 A CN201880052194 A CN 201880052194A CN 110999427 A CN110999427 A CN 110999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base station
timing
uplink
rando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21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9427B (zh
Inventor
金宰亨
梁锡喆
金善旭
朴昶焕
安俊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999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9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djustment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及其设备。具体地,一种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从基站接收基于上行链路信号设置的定时提前命令(TA命令);以及通过应用由TA命令指示的定时提前(TA)来执行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其中,可以根据TA要应用于的至少一个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来解释TA命令。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被普遍发展为在保证用户移动性的同时提供语音服务。这样的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将其覆盖范围从语音服务逐渐扩展到数据服务,直至高速数据服务。然而,由于如今的移动通信系统遭受资源短缺而用户要求甚至更高速度的服务,所以需要开发更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可包括支持巨量的数据流量、每个用户的传输速率的显著增加、连接设备数量的显著增加的适应、非常低的端到端时延以及高能量效率。为此,已经在研究诸如小小区增强、双连接性、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带内全双工、非正交多址(NOMA)、支持超宽带和设备联网之类的各种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及其设备。
本公开提出一种获得关于定时提前(TA)和定时提前组(TAG)的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此外,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配置TA命令的方法及其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技术目的,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将清楚地认识到上面未提及的其它技术目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由用户设备执行,并且包括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从基站接收基于上行链路信号配置的定时提前(TA)命令;以及通过应用由TA命令指示的定时提前(TA)来执行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其中,可以基于TA要应用于的至少一个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来解释TA命令。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还包括:从基站接收关于定时提前组(TAG)的信息。TA命令可以是与TAG相对应的TA命令。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中,上行链路信号可以是用于到基站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并且TA命令可以包括在作为对前导码的响应的、由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中。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当TA被应用于先前配置的上行链路定时的更新时,可以通过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MAC-CE)接收TA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设备中可以已经建立了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上行链路信号可以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可以是基于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来配置TA命令。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可以基于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来配置由TA命令指示的最大TA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来配置TA命令的字段大小。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可以以根据子载波间隔的时隙为单位来配置TA命令的接收定时与上行链路发送的定时之间的偏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用户设备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射频(RF)模块以及功能上连接到RF模块的处理器。处理器可以进行控制以: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从基站接收基于上行链路信号配置的定时提前(TA)命令;以及通过应用由TA命令指示的定时提前(TA)来执行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可以基于TA要应用于的至少一个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来解释TA命令。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中,处理器可以进行控制以从基站接收关于定时提前组(TAG)的信息。TA命令可以是与TAG相对应的TA命令。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中,上行链路信号可以是用于到基站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并且TA命令可以包括在作为对前导码的响应的、由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中。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中,当TA被应用于先前配置的上行链路定时的更新时,可以通过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MAC-CE)接收TA命令。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中,TA命令可以是基于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来配置的。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中,由TA命令指示的最大TA值可以是基于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来配置的。
技术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即使在支持多参数集(例如,子载波间隔或循环前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也能够精细地调整上行链路定时。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优化定时提前(TA)命令的字段大小来减少上行链路定时调整的开销。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本发明中能够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清楚地劣迹本公开的其它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帮助理解本公开而作为详细描述的一部分所包括进来的附图提供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以下详细描述一同描述本公开的技术特征。
图1是例示可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的新无线电(NR)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2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UL)帧和下行链路(DL)帧之间的关系。
图3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图4例示了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方法的每个天线端口和参数集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图5是例示可以实现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自包含子帧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6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量载波和载波聚合的示例。
图7例示了考虑NR系统中的载波聚合的部署场景的示例。
图8是用于例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图。
图9例示了在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中UE用于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图11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与附图一起公开的详细描述旨在描述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并非旨在描述本公开的唯一实施方式。以下详细描述包括更多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公开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更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本公开。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避免使本公开的构思模糊,省略了已知的结构和设备,或者已知结构和设备可以基于各结构和设备的核心功能以框图的形式来示出。
在本公开中,基站具有网络的端节点的含义,基站通过该端节点直接与终端通信。在本文档中,被描述为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根据情况可以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执行。也就是说,显然,在包括包含基站的多个网络节点的网络中,可以由基站或除基站之外的其它网络节点执行为了与终端通信所执行的各种操作。基站(BS)可以用诸如固定站、节点B、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AP)或下一代NB(通用NB、gNodeB、gNB)之类的另一术语代替。此外,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以具有移动性并且可以用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移动订户站(MSS)、订户站(SS)、高级移动站(AMS)、无线终端(WT)、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或设备到设备(D2D)设备之类的另一术语代替。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DL)表示从基站到UE的通信,而上行链路(UL)表示从UE到基站的通信。在DL中,发送器可以是基站的一部分,而接收器可以是UE的一部分。在UL中,发送器可以是UE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基站的一部分。
已经提供了以下描述中使用的特定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形式改变这些特定术语的使用。
以下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和非正交多址(NOMA)。可以使用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之类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CDMA。可以使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用于GSM演进的增强数据速率(EDGE)之类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可以使用诸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或演进UTRA(E-UTRA)之类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演进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并且其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LTE-高级(LTE-A)是3GPP LTE的演进。
此外,5G新无线电(NR)基于使用场景定义了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以及车联网(V2X)。
此外,基于NR系统和LTE系统之间的共存,5G NR标准分为独立(SA)和非独立(NSA)。
此外,5G NR支持各种子载波间隔,并且在下行链路中支持CP-OFDM,而在上行链路中支持CP-OFDM和DFT-s-OFDM(SC-OFDM)。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由IEEE 802、3GPP和3GPP2中的至少一个中公开的标准文档(即,无线电接入系统)支持。也就是说,属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为了清楚地显露本公开的技术精神而未描述的步骤或部分可由这些文档支持。此外,本文档中公开的所有术语可以由标准文档来描述。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主要描述了3GPP LTE/LTE-A/新RAT(NR),但是本公开的技术特征不限于此。
术语的定义
eLTE eNB:eLTE eNB是支持EPC和NGC的连接的eNB的演进。
gNB:除了与NGC的连接之外还支持NR的节点。
新RAN:支持NR或E-UTRA或与NGC交互的无线电接入网络。
网络切片:网络切片是运营商为了提供针对需要特定要求以及终端间范围的特定市场场景优化的解决方案而定义的网络。
网络功能:网络功能是网络基础设施中具有明确定义的外部接口和明确定义的功能操作的逻辑节点。
NG-C:新RAN和NGC之间的NG2参考点所使用的控制平面接口。
NG-U:新RAN和NGC之间的NG3参考点所使用的用户平面接口。
非独立NR:gNB需要LTE eNB作为用于到EPC的控制平面连接的锚点或者需要eLTEeNB作为用于到NGC的控制平面连接的锚点的部署配置。
非独立E-UTRA:eLTE eNB需要gNB作为用于到NGC的控制平面连接的锚点的部署配置。
用户平面网关:NG-U接口的端点。
一般系统
图1是例示可以实现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法的新无线电(NR)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1,NG-RAN由为UE(用户设备)提供NG-RA用户平面(新AS子层/PDCP/RLC/MAC/PHY)和控制平面(RRC)协议终端的gNB组成。
gNB经由Xn接口彼此连接。
gNB还经由NG接口连接到NGC。
更具体地,gNB经由N2接口连接到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并且经由N3接口连接到用户平面功能(UPF)。
新Rat(NR)参数集(Numerology)和帧结构
在NR系统中,可以支持多个参数集。可以通过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CP)开销来定义参数集。可以通过将基本子载波间隔缩放为整数N(或μ)来推导多个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另外,尽管假设非常低的子载波间隔不用于非常高的子载波频率,但是可以独立于频带来选择要使用的参数集。
另外,在NR系统中,可以支持根据多个参数集的各种帧结构。
在下文中,将描述可在NR系统中考虑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参数集和帧结构。
NR系统中支持的多个OFDM参数集可以如表1中所定义。
【表1】
μ Δf=2<sup>μ</sup>·15[kHz] 循环前缀
0 15 正常
1 30 正常
2 60 正常、扩展
3 120 正常
4 240 正常
5 480 正常
关于NR系统中的帧结构,时域中各种字段的大小表示为Ts=1/(Δfmax·Nf)的时间单位的倍数。在这种情况下,Δfmax=480·103并且Nf=4096。DL和UL传输被配置为具有Tf=(ΔfmaxNf/100)·Ts=10ms的区段的无线电帧。无线电帧由十个子帧组成,每个子帧具有Tsf=(ΔfmaxNf/1000)·Ts=1ms的区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存在一组UL帧和一组DL帧。
图2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公开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UL帧和DL帧之间的关系。
如图2中所示,来自用户设备(UE)的编号为i的UL帧需要在UE中的对应的DL帧开始之前TTA=NTATs被发送。
关于参数集μ,时隙在子帧中按升序编号为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71
而在无线电帧中按升序编号为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72
一个时隙由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73
个连续OFDM符号组成,而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74
是根据使用的参数集和时隙配置来确定的。子帧中的时隙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76
的开始在时间上与同一子帧中的OFDM符号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75
的开始对准。
并非所有UE都能够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这意味着DL时隙或UL时隙中的并非所有OFDM符号都可供使用。
表2示出了参数集μ中正常CP的每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而表3示出了参数集μ中扩展CP的每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
【表2】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81
【表3】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82
NR物理资源
关于NR系统中的物理资源,可以考虑天线端口、资源网格、资源元素、资源块、载波部分等。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NR系统中要考虑的上述物理资源。
首先,关于天线端口,天线端口被定义为使得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发送所经由的信道能够从相同天线端口上的符号发送所经由的另一信道推断出来。当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接收所经由的信道的大尺度属性能够从另一个天线端口上的符号发送所经由的信道推断出来时,这两个天线端口可以是QC/QCL(准共就位或准共定位)关系。这里,大尺度属性可以包括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中的至少一个。
图3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公开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参照图3,资源网格在频域中由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83
个子载波组成,每个子帧由14·2μ个OFDM符号组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NR系统中,发送的信号由一个或更多个资源网格描述,资源网格由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84
个子载波和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85
个OFDM符号组成,这里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86
以上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87
表示最大传输带宽,并且它可以不仅在参数集之间改变,而且可以在UL和DL之间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可以针对参数集μ和天线端口p配置一个资源网格。
图4例示了可以应用本说明书提出的方法的各天线端口和参数集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针对参数集μ和天线端口p的资源网格的每个元素被表示为资源元素,并且可以由索引对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2
唯一地标识。这里,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3
是频域中的索引,而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4
指示符号在子帧中的位置。为了指示时隙中的资源元素,使用索引对(k,l)。这里,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5
针对参数集μ和天线端口p的资源元素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6
对应于复数值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7
当没有混淆的风险或者当指定特定的天线端口或参数集时,可以丢弃索引p和μ,从而复数值可以变为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8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12
另外,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被定义为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9
个连续子载波。在频域中,物理资源块可以从0到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10
编号。此时,可以如式1那样给出物理资源块号nPRB和资源元素(k,l)之间的关系。
【式1】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1
另外,关于载波部分,UE可以被配置为仅使用资源网格的子集来接收或发送载波部分。此时,UE被配置为接收或发送的资源块的集合在频率区域中从0到
Figure BDA00023821973300000911
编号。
自包含时隙结构
为了使TDD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延迟最小化,在5G新RAT(NR)中,可以考虑诸如图5之类的自包含时隙结构。
也就是说,图5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自包含时隙结构的示例的图。
在图5中,斜折线区域510指示下行链路(DL)控制区域,并且黑色部分520指示上行链路(UL)控制区域。
没有指示的部分530可以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
这种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一个时隙内顺序执行DL传输和UL传输,并且可以在一个时隙内发送DL数据并且还可以发送和接收UL Ack/Nack。
这样的时隙可以定义为“自包含时隙”。
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时隙结构,基站可以减少当发生数据传输错误时执行到UE的数据重传所花费的时间,并且从而可以使最终数据传送的延迟最小化。
在这种自包含时隙结构中,基站和UE需要用于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收模式的过程或从接收模式切换到发送模式的过程的时间间隙。
为此,在相应的时隙结构中,将当DL切换到UL时的一些OFDM符号被配置为保护时段(GP)。
载波聚合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考虑的通信环境包括支持多载波的环境。也就是说,本公开中使用的多载波系统或载波聚合系统表示为了支持宽带在配置目标宽带时聚合并使用具有比目标频带小的带宽的一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CC)的系统。
在本公开中,多载波是指载波的聚合(另选地,载波聚合)。在这种情况下,载波的聚合表示连续载波之间的聚合和非连续载波之间的聚合。此外,可以不同地设置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聚合的分量载波的数量。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以下称为“DL CC”)的数量与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以下称为“UL CC”)的数量相同的情况称为“对称聚合”,并且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量不同的情况称为“非对称聚合”。载波聚合可以与诸如带宽聚合或频谱聚合之类的术语互换使用。
通过组合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而配置的载波聚合旨在在LTE-A系统中支持高达100MHz的带宽。当组合了具有比目标频带小的带宽的一个或更多个载波时,要被组合的载波的带宽可以被限制为在现有系统中使用的带宽,以便保持与现有IMT系统的后向兼容性。例如,现有的3GPP LTE系统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并且3GPPLTE高级系统(即,LTE-A)通过在与现有系统具有兼容性的带宽上使用,可以配置为支持大于20MHz的带宽。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载波聚合系统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定义新的带宽来支持载波聚合,而与现有系统中使用的带宽无关。
LTE-A系统使用小区的概念来管理无线电资源。
载波聚合环境可以称为多小区环境。小区被定义为成对的下行链路资源(DL CC)和上行链路资源(UL CC)的组合,但是不需要上行链路资源。因此,小区可以仅由下行链路资源构成或者由下行链路资源和上行链路资源二者构成。当特定终端仅具有一个配置的服务小区时,该小区可以具有一个DL CC和一个UL CC,但是当特定终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配置的服务小区时,小区具有与小区一样多的DL CC,并且UL CC的数量可以等于或小于DL CC的数量。
另选地,与此相反,可以配置DL CC和UL CC。也就是说,当特定终端具有多个配置的服务小区时,也可以支持具有比DL CC更多的UL CC的载波聚合环境。也就是说,载波聚合可以理解为具有不同载波频率(中心频率)的两个或更多个小区的聚合。在本文中,所描述的“小区”需要与作为通常使用的、由基站覆盖的区域的小区区分开。
LTE-A系统中使用的小区包括主小区(PCell)和辅小区(SCell)。P小区和S小区可以用作服务小区。在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但没有所配置的载波聚合或不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中,仅存在仅由P小区构成的一个服务小区。相反,在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且具有配置的载波聚合的终端中,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并且在所有服务小区中包括P小区和一个或更多个S小区。
可以通过RRC参数来配置服务小区(P小区或S小区)。作为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的PhysCellId具有0到503的整数值。作为用于标识S小区的短标识符的SCellIndex具有1到7的整数值。作为用于标识服务小区(P小区或S小区)的短标识符的ServCellIndex具有0到7的整数值。值0被应用于P单元,并且SCellIndex被先前授予至S小区的应用。也就是说,在ServCellIndex中具有最小小区ID(另选地,小区索引)的小区成为P小区。
P小区表示以主频率(另选地,主CC)操作的小区。终端可以用于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建过程,并且可以被指定为在切换过程期间指示的小区。此外,P小区表示在载波聚合环境中配置的服务小区当中成为控制关联通信的中心的小区。也就是说,终端可以被分配有P小区并仅在其P小区中发送PUCCH,并且仅使用P小区来获取系统信息或改变监测处理。通过使用包括移动控制信息(mobilityControlInfo)的上层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taion)消息,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N)可以针对支持载波聚合环境的终端的切换过程仅改变P小区。
S小区表示以辅频率(或者,辅CC)操作的小区。可以给特定终端分配仅一个P小区,并且可以给特定终端分配一个或更多个S小区。可以在实现RRC连接建立之后配置S小区并且S小区可以用于提供附加的无线电资源。PUCCH不存在于载波聚合环境中所配置的服务小区当中的除P小区以外的其余小区(即,S小区)中。在将S小区添加到支持载波聚合环境的终端时,E-UTRAN可以通过专用信号提供与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相关小区相关联的所有系统信息。可以通过释放和添加相关S小区来控制系统信息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上层的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taion)消息。E-UTRAN可以针对每个终端执行具有不同参数的专用信令,而不是在相关S小区中进行广播。
在初始安全激活过程开始之后,E-UTRAN将S小区添加到在连接建立过程期间初始配置的P小区中,以配置包括一个或更多个S小区的网络。在载波聚合环境中,P小区和S小区可以按照各自的分量载波操作。在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中,主分量载波(PCC)可以用作与P小区相同的含义,并且辅分量载波(SCC)可以用作与S小区相同的含义。
图6例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量载波和载波聚合的示例。
图6中的(a)例示了在LTE系统中使用的单载波结构。分量载波包括DL CC和UL CC。一个分量载波可以具有20MHz的频率范围。
图6中的(b)例示了在LTE系统中使用的载波聚合结构。在图6中的(b)的情况下,例示了其中组合了具有20MHz的频率量值的三个分量载波的情况。提供了三个DL CC和三个ULCC中的每一个,但是DL CC的数量和UL CC的数量不受限制。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同时监测三个CC,并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数据并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数据。
在特定小区中管理N个DL CC时,网络可以给终端分配M(M≤N)个DL CC。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仅监测M个受限的DL CC并且接收DL信号。此外,网络给出L(L≤M≤N)个DLCC以为终端分配主DL CC,并且在这种情况下,UE需要特别地监测L个DL CC。这样的方案甚至可以类似地应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下行资源的载波频率(另选地,DL CC)与上行资源的载波频率(另选地,UL CC)之间的链接可以由诸如RRC消息之类的上层消息或系统信息指示。例如,可以通过由系统信息块类型2(SIB2)定义的链接来配置DL资源和UL资源的组合。详细地,链接可以表示在其中PDCCH传送UL许可的DL CC和使用UL许可的UL CC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表示在其中发送关于HARQ的数据的DL CC(另选地,UL CC)和发送HARQ ACK/NACK信号的UL CC(另选地,DL CC)之间的映射关系。
如果在UE中配置了一个或更多个S小区,则网络可以激活或停用所配置的S小区。P单元始终被激活。网络通过发送激活/停用MAC控制元素来激活或停用S小区。
激活/停用MAC控制元素具有固定的大小并且包括包含七个C字段和一个R字段的单个八位位组。针对每个S小区索引“SCellIndex”配置C字段,并且C字段指示S小区的激活/停用状态。当C字段的值被设置为“1”时,它指示具有对应S小区索引的S小区被激活。当C字段的值被设置为“0”时,它指示具有对应S小区索引的S小区被停用。
此外,UE为每个所配置的S小区维护定时器“sCellDeactivationTimer”,并在定时器到期时停用相关S小区。定时器的相同初始值应用于定时器“sCellDeactivationTimer”的每个实例,并通过RRC信令进行设置。当添加S小区或在切换之后,初始S小区为停用状态。
UE在每个TTI中针对已配置的S小区中的每一个执行以下操作。
-当UE在特定TTI(子帧n)中接收到激活S小区的激活/停用MAC控制元素时,UE在预定定时在对应TTI(子帧n+8或之后)中激活S小区并且(重新)启动与对应S小区有关的定时器。UE激活S小区表示UE在S小区上应用诸如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传输、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秩指示(R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TI)的报告、PDCCH的监测以及用于S小区的PDCCH的监测针对S小区的PDCCH之类的公共S小区操作。
-当UE在特定TTI(子帧n)中接收到停用S小区的激活/停用MAC控制元素或者与特定TTI(子帧n)激活的S小区有关的定时器到期时,UE在预定定时上在对应TTI(子帧n+8或之后)中停用S小区,停止对应S小区的定时器,并清空与对应S小区有关的所有HARQ缓冲器。
-如果在激活的S小区上的PDCCH指示上行链路许可或下行链路指配,或者在调度了激活的S小区的服务小区上的PDCCH指示针对激活的S小区的上行链路许可或下行链路指配,则UE重新启动与对应S小区有关的定时器。
-当S小区被停用时,UE不会在S小区上发送SRS,不报告S小区的CQI/PMI/RI/PTI,不在S小区上发送UL-SCH,并且不监测S小区上的PDCCH。
已经基于LTE/LTE-A系统描述了上述载波聚合的内容,并且上述载波聚合的内容是为了便于描述的并且可以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扩展并应用于5G NR系统。具体地,在5GNR系统中可以考虑的载波聚合部署场景可以与图7相同。
图7例示了考虑NR系统中的载波聚合的部署场景的示例。
参照图7,F1和F2可以表示被配置为第一频率(或第一频带、第一载波频率或第一中心频率)的小区和被配置为第二频率(或第二频带、第二载波频率或第二中心频率)的小区。
图7中的(a)例示了第一CA部署场景。如图7中的(a)所示,F1小区和F2小区可以共定位(或交叠)。在这种情况下,两层都可以提供足够的覆盖范围,并且可以支持两层中的移动性。第一CA部署场景可以包括F1小区和F2小区存在于相同频带中的情况。在第一CA部署场景中,可以预期在交叠的F1小区和F2小区之间可以进行聚合。
图7中的(b)例示了第二CA部署场景。如图7中的(b)所示,F1小区和F2小区可以位于共定位(或交叠),但是F2小区由于路径损耗更大因此可以支持的覆盖范围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F1小区提供足够的覆盖范围,并且F2小区可以用于提高吞吐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F1小区的覆盖范围来执行移动性。第二CA部署场景可以包括F1小区和F2小区存在于不同频带中的情况(例如,F1小区存在于{800MHz,2GHz}中,而F2小区存在于{3.5GHz}中)。在第二CA部署场景中,可以预期在交叠的F1小区和F2小区之间可以进行聚合。
图7中的(c)例示了第三CA部署场景。如图7中的(c)所示,F1小区和F2小区共定位(或交叠),但是为了增加小区边缘处的吞吐量,F2小区的天线可以连接到F2小区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F1小区提供足够的覆盖范围,但F2小区可以具有有助于潜在的更大路径损耗的孔洞。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F1小区的覆盖范围来执行移动性。第三CA部署场景可以包括F1小区和F2小区存在于不同的频带中的情况(例如,F1小区存在于{800MHz,2GHz}中,而F2小区存在于{3.5GHz}中)。在第三CA部署场景中,可以预期在同一基站的F1小区和F2小区之间的覆盖范围的区域中可以进行聚合。
图7中的(d)例示了第四CA部署场景。如图7的(d)所示,F1小区提供宏覆盖,并且F2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可以用于提高热点中的吞吐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F1小区的覆盖范围来执行移动性。第四CA部署场景可以既包括F1小区和F2小区对应于相同频带(例如,1.7GHz)中的DL非连续载波的情况,也包括F1小区和F2小区存在于不同的频带的情况(例如,F1小区存在于{800MHz,2GHz}中,而F2小区存在于{3.5GHz}中)。在第四CA部署场景中,可以预期在F2小区(即,RRH)和覆盖F2小区的F1小区(即,宏小区)之间可以进行聚合。
图7中的(e)例示了第五CA部署场景。第五CA部署场景类似于第二CA部署场景,但是可以设置频率选择中继器,使得能够扩展载波频率之一的覆盖范围。在第五CA部署场景中,可以预期在覆盖范围在同一基站的F1小区和F2小区之间交叠的区域中可以进行聚合。
对于相同的TTI的UL许可和DL指配的物理层中的接收定时差异(例如,依据控制符号的数量、传播和部署场景)尽管是由不同的服务小区引起的,但是并不影响MAC操作。UE可能需要处理要在带内非连续CA和带间非连续CS两者中聚合的CC当中的高达30us的相对传播延迟差。这可以意味着UE需要处理在接收器中监测的CC当中散布至高达30.26us的延迟,因为基站的时间对准被指定为最大0.26us。此外,这可能意味着对于具有多个TAG的带间CA,UE必须处理TAG之间的36.37us的最大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差。
如果部署了CA,则帧定时和系统帧号(SFN)可以在聚合小区上对准。
随机接入过程
下面描述由LTE/LTE-A系统提供的随机接入过程。
随机接入过程用于UE获得与eNB的上行链路同步或具有分配给UE的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当UE上电时,UE获得与初始小区的下行链路同步并接收系统信息。UE从系统信息中获得关于可用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和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无线电资源的信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无线电资源可以被指定为至少一个子帧索引和频域中的索引的组合。UE发送从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已经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eNB通过随机接入响应向UE发送用于上行链路同步的定时对准(TA)值。因此,UE获得上行链路同步。
随机接入过程对于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是共有的。随机接入过程与小区大小无关,并且如果已经配置了分量聚合(CA),则也与服务小区的数量无关。
首先,UE可以执行以下情况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UE由于与eNB没有RRC连接而在RRC空闲状态下执行初始接入的情况下
-在UE执行RRC连接重建过程的情况下
-UE在切换过程中首次接入目标小区的情况
-在随机接入过程是由来自eNB的命令所请求的情况下
-在RRC连接状态期间,在上行链路非同步的情形下存在要在下行链路中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
-在RRC连接状态期间,在上行链路非同步的情形下,或者在尚未分配用于请求无线电资源的指配的无线电资源的情形下,存在要在上行链路中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
-在RRC连接状态期间,在定时提前是必须的情形下执行UE的定位的情况下
-在发生无线电链路故障或切换故障时执行恢复过程的情况
在3GPP Rel-10中,已经考虑了用于在支持分量聚合的无线电接入系统中将适用于一个特定小区(例如,P小区)的定时提前(TA)值共同应用于多个小区的方法。UE可以聚合属于不同频带(即,在频率上间隔很大)的多个小区或者具有不同传播属性的多个小区。此外,在特定小区的情况下,为了扩大覆盖范围或去除覆盖空洞,如果在远程无线电头端(RRH)(即,中继器)、诸如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之类的小小区或SeNB已经设置在小区内的情形下,UE通过一个小区与eNB(即,宏eNB)进行通信并且通过另一小区与辅eNB(SeNB)进行通信,则多个小区可以具有不同的延迟属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UE使用用于将一个TA值共同应用于多个小区的方法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则可能严重影响在多个小区上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同步。因此,在已经聚合了多个小区的CA情形下,可以使用多个TA。在3GPP版本11中,为了支持多个TA,可以考虑针对每个特定小区组的TA的独立分配。这称为TA组(TAG)。TAG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小区。相同的TA可以共同地应用于TAG中包括的一个或更多个小区。为了支持这样的多个TA,MAC TA命令控制元素包括2位的TAG标识(ID)和6位的TA命令字段。
已经配置了CA的UE如果执行与P小区有关的随机接入过程,则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在P小区所属的TAG(即,主TAG(pTAG))的情况下,如常规技术那样,基于P小区确定的或通过P小区中所涉及的随机接入过程协调的TA可以应用于pTAG内的所有小区。相反,在TAG仅包括S小区(即,辅TAG(sTAG))的情况下,基于sTAG内的特定S小区确定的TA可以应用于对应sTAG内的所有小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由eNB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来获得TA。更具体地说,S小区被配置为sTAG内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资源。为了确定TA,eNB在S小区中请求RACH接入。也就是说,eNB响应于在P小区中发送的PDCCH order而在S小区上发起RACH传输。使用RA-RNTI通过P小区发送关于S小区前导码的响应消息。UE可以将基于已经成功完成了随机接入的S小区确定的TA应用于对应sTAG内的所有小区。如上所述,甚至在S小区中也可以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以便即使在对应S小区中也获得S小区所属的sTAG的TA。
LTE/LTE-A系统提供了用于由UE在特定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前导码并使用所选择的前导码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及用于使用在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码(RACH前导码)的过程中由eNB分配给仅特定UE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如果是在切换过程中或响应于来自eNB的命令而请求的,则可以仅用于UE定位和/或sTAG的定时提前对准。在随机接入过程完成之后,执行共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传输。
中继节点(RN)也支持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二者。当中继节点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时,它在该时间点暂停RN子帧配置。也就是说,这意味着其暂时丢弃RN子帧。此后,在成功完成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点重新开始RN子帧配置。
图8是用于例示在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图。
(1)第一消息(Msg 1或消息1)
首先,UE从系统信息或切换命令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前导码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RACH前导码),选择能够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物理RACH(PRACH)资源,并且发送所选物理RACH(PRACH)。
在RACH传输信道中通过6位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该6位包括用于标识已经执行RACH发送的UE的5位的随机标识和用于指示附加信息的1位(例如,指示第三消息Msg3的大小)。
已经从UE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码的eNB对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解码并获得RA-RNTI。与其中已经发送了随机接入前导码的PRACH有关的RA-RNTI是由对应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确定的。
(2)第二信息(Msg 2或消息2)
eNB向UE发送由通过第一消息上的前导码获得的RA-RNTI寻址的随机接入响应。随机接入响应可以包括随机接入(RA)前导码索引/标识符、提供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的通知的上行链路(UL)指配、临时C-RNTI和时间对准命令(TAC)。TAC是指示为了维持上行链路时间对准而从eNB向UE发送的时间对准命令的信息。UE使用TAC更新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当UE更新时间同步时,它发起或重启时间对准定时器。UL许可包括用于稍后将描述的调度消息(第三消息)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和发送功率命令(TPC)。TPC用于确定调度的PUSCH的发送功率。
在UE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UE尝试在通过系统信息或切换命令由eNB所指示的随机接入响应窗口内接收它自己的随机接入响应,检测用对应于PRACH的RA-RNTI掩码的PDCCH,并接收由检测到的PDCCH指示的PDSCH。关于随机接入响应的信息可以以MAC分组数据单元(PDU)的形式传输。可以通过PDSCH来传送MAC PDU。PDCCH可以包括关于需要接收PDSCH的UE的信息、关于PDSCH的无线电资源的频率和时间的信息、以及PDSCH的传输格式。如上所述,一旦UE成功检测到向其发送的PDCCH,则UE可以基于PDCCH的信息正确地接收通过PDSCH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
随机接入响应窗口表示已经发送前导码的UE等待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最大时间间隔。随机接入响应窗口具有从发送前导码的最后一个子帧起的三个子帧之后的子帧开始的为“ra-ResponseWindowSize”的长度。也就是说,UE在从已经发送了前导码的子帧开始的三个子帧之后确保的随机接入窗口期间等待以接收随机接入响应。UE可以通过系统信息获得随机接入窗口大小“ra-ResponseWindowsize”的参数值。随机接入窗口大小可以确定为2到10之间的值。
当UE成功接收到具有与向eNB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标识符的随机接入响应时,UE中止对随机接入响应的监测。相反,如果UE直到随机接入响应窗口终止也尚未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者UE没有接收到具有与向eNB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的有效随机接入响应,则UE认为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失败,然后可以执行前导码重传。
如上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索引对于随机接入响应来说是必需的的原因是为了提供UL许可、TC-RNTI和TAC对于哪个UE有效的通知,因为关于一个或更多个UE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可以包括在一个随机接入响应中。
(3)第三消息(Msg 3或消息3)
当UE接收到有效的随机接入响应时,UE处理随机接入响应中包括的每条信息。也就是说,UE将TAC应用于每条信息,并且存储TC-RNTI。此外,UE使用UL许可向eNB发送UE的缓冲器中存储的数据或新生成的数据。如果UE执行第一连接,则在RRC层中生成并通过CCCH传送的RRC连接请求可以包括在第三消息中并被发送。在RRC连接重建过程的情况下,在RRC层中生成并通过CCCH传送的RRC连接重建请求可以包括在第三消息中并被发送。此外,第三消息可以包括NAS接入请求消息。
第三消息可以包括UE的标识。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eNB无法确定哪个UE可以执行随机接入过程。这样做的原因是UE必须被识别以便执行冲突解决。
用于包括UE的标识的方法包括两种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如果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UE已经具有在对应小区中分配的有效小区标识(C-RNTI),则UE通过与UL许可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信号发送其自身的小区标识。相反,如果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尚未向UE分配有效小区标识,则UE在上行链路传输信号中包括其自身的唯一标识(例如,S-TMSI或随机数),并发送上行链路传输信号。通常,唯一标识比C-RNTI长。在UL-SCH上的传输中,使用UE特定的加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尚未向UE分配C-RNTI,则加扰可以不基于C-RNTI,而是使用在随机接入响应中接收到的TC-RNTI。如果UE已经发送了与UL许可相对应的数据,则其发起用于冲突解决的定时器(即,竞争解决定时器)。
(4)第四消息(Msg 4或消息4)
当通过第三消息从UE接收到UE的C-RNTI时,eNB使用接收到的C-RNTI向UE发送第四消息。相反,当eNB通过第三消息从UE接收到唯一标识(即,S-TMSI或随机数)时,它使用在随机接入响应中分配给对应UE的TC-RNTI向UE发送第四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第四消息可以对应于包括C-RNTI的RRC连接建立消息。
在UE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的UL许可发送包括其自身标识的数据之后,UE等待来自eNB的用于冲突解决的指令。也就是说,UE尝试接收PDCCH以便接收特定消息。接收PDCCH的方法包括两种方法。如上所述,如果响应于UL许可而发送的第三消息包括C-RNTI作为其自身的标识,则UE尝试使用其自身的C-RNTI来接收PDCCH。如果标识是唯一标识(即,S-TMSI或随机数),则UE尝试使用随机接入响应中包括的TC-RNTI来接收PDCCH。此后,在前一种情况下,如果UE在冲突解决定时器到期之前通过其自己的C-RNTI已经接收到PDCCH,则UE确定随机接入过程已正常执行并终止随机接入过程。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UE在冲突解决定时器到期之前通过TC-RNTI已经接收到PDCCH,则UE检查其中传送由PDCCH指示的PDSCH的数据。如果作为检查的结果发现UE的唯一标识已经被包括在数据的内容中,则UE确定随机接入过程已经正常执行并且终止随机接入过程。UE通过第四消息获得C-RNTI。此后,UE和网络使用C-RNTI发送或接收UE专用消息。
下面描述一种随机接入中的冲突解决方法。
在进行随机接入时发生冲突的原因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数量基本上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因为eNB不能向所有UE分配对于UE唯一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以UE随机地选择公共随机接入前导码中的一个,并且发送所选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两个或更多个UE可能选择相同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且通过相同的无线电资源(PRACH资源)发送它,但是eNB将接收到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确定为由一个UE发送的一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eNB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并期望该随机接入响应将被一个UE接收到。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可能发生冲突,因此两个或更多个UE接收到一个随机接入响应,因此eNB根据针对每个UE的每个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来执行操作。也就是说,存在以下问题:两个或更多个UE使用随机接入响应中所包括的一个UL许可通过相同的无线电资源发送不同的数据。因此,数据的传输可能会全部失败,并且eNB可以依据UE的位置或发送功率仅接收特定UE的数据。在后一种情况下,两个或更多UE全部假设其数据发送成功,因此eNB必须向竞争中已失败的UE通知关于失败的信息。也就是说,提供关于竞争的失败或成功的信息的通知称为冲突解决。
冲突解决方法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冲突解决定时器的方法,并且另一种方法是向其它UE发送竞争中成功的UE的标识的方法。当UE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已经具有唯一的C-RNTI时,使用前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已经具有C-RNTI的UE响应于随机接入响应向eNB发送包括其自身的C-RNTI的数据,并且驱动冲突解决定时器。此外,当在冲突解决定时器到期之前接收到由其自己的C-RNTI指示的PDCCH信息时,UE确定其在竞争中是成功的并且正常终止随机接入。相反,如果UE在冲突解决定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接收到由其自己的C-RNTI指示的PDCCH,则UE确定其在竞争中失败并且可以再次执行随机接入过程或者可以向高层通知竞争失败。如果UE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前不具有唯一的小区标识,则使用两种竞争解决方法中的后一种方法,即,发送成功UE的标识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UE不具有其自己的小区标识,则UE基于随机接入响应中包括的UL许可信息,在数据中包括比小区标识更高的标识(或S-TMSI或随机数),发送数据并驱动冲突解决定时器。如果在冲突解决定时器到期之前通过DL-SCH发送了包括其自身更高标识的数据,则UE确定随机接入过程成功。相反,如果在冲突解决定时器到期之前未通过DL-SCH接收到包括其自身更高标识的数据,则UE确定随机接入过程已失败。
与图8所示的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不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操作仅终止于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在UE向eNB发送作为第一消息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前,eNB为UE分配随机接入前导码,并且UE向eNB发送所分配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作为第一消息,并接收来自eNB的随机接入响应。因此,随机连接过程终止。
上述随机接入过程的内容已经基于LTE/LTE-A系统进行了描述并且仅是出于描述方便,并且可以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扩展并应用于5G NR系统。
如上所述,在5G NR系统(以下称为“NR系统”)中,可以考虑各种使用场景和/或在各个频带中的部署。因此,在NR系统中,可以考虑针对每个分量载波(CC)支持各种参数集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参数集可以表示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CP)。
考虑这一点,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在参数集可以针对每个CC不同和/或在CC之间不同的NR系统的载波聚合(CA)情形下支持定时调整(即,发送/接收定时调整)的方法。
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定时提前(TA)可以表示为了在上行链路(UL)子帧和下行链路(DL)子帧之间同步而在UE中应用的定时偏移,以使基站执行正交DL/UL发送和接收。
通过考虑上述CA部署场景(例如,第四CA部署场景(HetNet)),NR系统可以支持多个定时提前组(TAG),即,多个TAG。如上所述,属于TAG并且包括PCell的TAG可以表示为pTAG,并且属于TAG并且仅包括SCell的TAG可以表示为sTAG。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过程(RA过程)来获得关于初始pTAG的初始定时信息。此后,可以通过考虑UE已经建立了RRC连接的状态(即,RRC_CONNECTED状态),基于PDCCH(或NPDCCH)order通过无竞争RA过程(或非竞争RA过程)来获得关于sTAG的定时信息。
下文中,在本公开中,通过考虑上述NR系统中的载波聚合(CA)操作来详细地描述获得pTAG定时信息的方法、获得sTAG定时信息的方法、配置TA命令的方法、配置SCell的激活/重新激活定时的方法、以及确定定时差要求的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一种通过考虑NR系统中的CA操作来获得pTAG定时信息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随机接入过程(以下称为“RA过程”)可以用作通过考虑NR系统中的CA操作来获得pTAG定时信息的方法。
具体地,为了获得关于pTAG的TA信息,需要从向PCell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以下称为“RA前导码”)开始执行RA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竞争的RA过程或无竞争的RA过程可以用作用于获得关于pTAG的TA信息的RA过程。
在NR系统中进行CA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从各种值(例如,子载波间隔15kHz、30kHz、60kHz和120kHz)当中选择每个分量载波(CC)的参数集,因此可能需要考虑各种值之间的差异。例如,可以基于子载波间隔之间的差异来不同地设置符号、时隙和/或子帧的长度。可以需要考虑诸如在每个步骤中不同地设置发送定时或计数器大小之类的差异。
以下,关于获得pTAG定时信息的过程,详细描述使用基于竞争的RA过程的方法1-1)和使用无竞争RA过程的方法1-2)。仅出于描述方便的目的,对方法1)和方法2)进行了划分,并且方法1)和方法2)可以通过组合它们或替换一些元素来应用它们。
方法1-1)
首先,描述使用基于竞争的RA过程来获得pTAG定时信息的方法。
在基于竞争的RA过程中,当基站(例如,gNB)成功接收到UE在第一步骤中发送的前导码(即,前述Msg 1)时,它可以在随机接入响应(RAR)窗口内向UE发送RAR消息(即,第二步骤中的消息,也就是说,上述Msg 2),该窗口从前导码的发送开始点(例如,第n子帧)起经过特定时间后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子帧和/或时隙为单位配置RAR窗口的起点和终点。
例如,RAR窗口可以被配置为从第(n+k0)子帧开始。在这种情况下,n可以是前导码的发送开始子帧,或者可以对应于最后一个子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CC的参数集缩放(即,基于特定条件/值来扩展或缩小)与k0相对应的绝对时间。因此,基站中用于RAR传输的准备时间不足,或者由于准备时间过度增加而在延迟或功率方面可以出现不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0值可以配置为绝对时间,或者RAR窗口定时可以被配置为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值可以共同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或者可以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参数集。例如,与参数集相关联地配置RAR窗口定时的上述方法可以是通过考虑当子载波间隔增加M倍时子帧的长度被减小到1/M,来将RAR窗口起点解释为k0*M子帧的方法。
另选地,作为另一示例,可以执行配置以使得在RAR窗口内的第(n+k1)子帧中发送从基站向UE发送的RAR消息(即,Msg 2)。在这种情况下,n可以是前导码的发送开始子帧,或者可以对应于最后一个子帧。k1值可以被配置为绝对时间,或者RAR窗口定时可以被配置为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如在示例中,设置值可以共同地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或者可以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参数集。例如,与参数集相关联地配置RAR发送定时的上述方法可以是通过考虑当子载波间隔增加M倍时子帧的长度被减小到1/M来将RAR发送起点解释为k1*M子帧的方法。
UE可以在自RAR接收子帧(即,已经接收到RAR的子帧)起的特定时间之后发送第三步骤的消息(即,前述Msg 3)。例如,假设RAR接收子帧是第n子帧,则UE可以被配置为在第(n+k2)子帧中发送第三步骤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如前述的k0和/或k1中那样,k2值可以被配置为绝对时间,或者第三步骤的消息的窗口定时可以被配置为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如在示例中,设置值可以共同地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或者可以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参数集。例如,与参数集相关联地配置Msg 3的发送定时的上述方法可以是通过考虑当子载波间隔增加M倍时子帧的长度被减小为1/M来将Msg 3的发送起点解释为k2*M子帧的方法。
方法1-2)
以下描述了使用无竞争RA过程获得pTAG定时信息的方法。
当UE从基站(例如,gNB)接收到关于PDCCH order(PDCCH顺序)的信息时,UE可以通过自PDCCH order所属的子帧(例如,第n子帧)起的特定时间之后生成(或指配)的PDCCH资源发送第一步骤的消息(即,Msg 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子帧为单位配置第一步骤的消息的发送定时(即,Msg 1的发送定时)的最小值。
例如,UE可以被配置为在从第(n+k0)子帧开始或之后的最早时间点通过PRACH资源发送前导码。由于基于CC的参数集来不同地设置子帧长度,因此对应于k0的绝对时间被缩放(即,基于特定条件/值来扩展或缩小)。因此,UE中用于前导码的发送的准备时间不足,或者因为准备时间过度增加而在延迟或功率方面可能出现不利。
为了解决该问题,k0值被配置(或设置)为绝对时间,或者可以被配置为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在这种情况下,配置值可以共同应用于所有参数集,也可以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参数集。例如,与参数集相关联地配置k0值的上述方法可以是通过考虑当子载波间隔增加M倍时子帧的长度减少到1/M,来将第一步骤的消息(即,Msg 1)发送的起点解释为k0*M子帧的方法。
与方法1)相同,即使在方法2)中,RAR窗口配置和RAR发送定时也可以被配置为绝对时间,或者可以被配置为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所配置的值可以共同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或者可以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参数集。
此外,与方法1)相同,即使在方法2)中,也可以将第三步骤的消息(即,Msg3)的发送定时配置为绝对时间,或者可以配置为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所配置的值也可以共同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或者可以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参数集。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一种通过考虑NR系统中的CA操作来获得sTAG定时信息的方法。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样,考虑到NR系统中的CA操作,可以使用RA过程作为获得sTAG定时信息的方法。
具体地,在UE通过针对属于pTAG的PCell的RA过程执行定时调整(具体地,上行链路定时调整)之后,可以进入RRC连接建立状态(RRC_CONNECTED状态)。此后,可以通过用于配置的SCell的SCell添加过程来激活SCell。在此过程中,基站(例如,gNB)可以向UE发信号通知该SCell属于pTAG还是sTAG。
如果SCell属于pTAG,则SCell可以与PCell共享相同的TA命令。如果不是,即,SCell属于sTAG,则UE可以执行针对激活的SCell的RA过程,以获得关于sTAG的定时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应UE已经处于RRC连接建立状态,因此当基站发送PDCCHorder时,可以启动由UE执行的RA过程。在这种情况下,PDCCH order可以是针对想要获得定时信息的SCell或者属于与对应SCell相同的sTAG的另一激活的SCell(即,调度的SCell)的。
可以通过考虑根据自载波调度的PDCCH order来假设UE从发送前导码(即,RA前导码)的SCell接收PDCCH order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UE从基站接收到PDCCH order时,UE可以通过在自PDCCH order所属的子帧(例如,第n个子帧)起的特定时间之后生成(或指配)的PDCCH资源来发送第一步骤的消息(即,Msg 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子帧为单位配置第一步骤的消息的发送定时的最小值(即,Msg 1的发送定时)。
例如,UE可以被配置为在从第(n+k0)子帧开始或其后的最早时间点通过PRACH资源发送前导码。
此外,出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2)类似的原因,k0值可以被配置为绝对时间,或者可以被配置为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值可以共同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或者可以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参数集。例如,与参数集相关联地设置k0值的上述方法可以是通过考虑当子载波间隔增加M倍时子帧的长度减少到1/M,来将第一步骤的消息(即,Msg 1)发送的起点解释为k0*M子帧的方法。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1)的情况下一样,即使在这种情况下,RAR窗口配置和RAR发送定时也可以被配置为绝对时间,或者可以被配置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值可以共同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或者可以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参数集。
此外,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1)的情况下,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步骤的消息(即,Msg 3)的发送定时也可以被配置为绝对时间,或者可以被配置为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值可以共同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或者可以不同地应用于各个参数集。
为了获得关于sTAG的TA信息,UE可以在SCell上执行RA过程之前,通过针对PCell的RA过程来确定各步骤的定时(例如,Msg 1发送定时、RAR窗口定时、RAR发送定时和Msg 3发送定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针对pTAG的RA过程的每个步骤中的定时可以等同地应用于针对SCell的RA过程。另选地,根据上述方法,UE可以在每个步骤中与PCell分开地配置和使用定时。另选地,如果想要获得TA信息的SCell和PCell的参数集相同或对应于特定的组合,则可以有条件地等同应用针对pTAG的RA过程的各个步骤中的定时。
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一种通过考虑NR系统中的CA操作来配置TA命令的方法。
首先,NR系统中的初始定时调整过程可以如下地执行。
基站根据由UE发送的前导码(即,RA前导码)估计初始TA,然后可以在下一步骤(即,RAR发送步骤)中向UE发送TA命令。此后,UE可以通过将第三步骤的消息(即,Msg 3)的发送定时调整为通过TA命令接收到的初始TA来发送消息(即,Msg 3),并且可以通过其余的RA过程进入(或到达)RRC连接建立状态。
如果UE进入RRC连接建立状态,则可以通过特定的上行链路信号(例如,PUSCH、PUCCH或SRS)来执行TA跟踪。在这种情况下,TA跟踪可以表示基于由UE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来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或更新TA的操作。
如果确定出需要对TA进行修改或更新,则基站可以通过向UE发送TA命令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CE)来指令UE执行TA修改(或校正或更新)。在这种情况下,TA命令MAC-CE可以表示被配置为在MAC层中发送TA命令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子帧为单位(或时隙为单位)配置从UE已经接收到TA命令的定时到UE首次使用接收到的TA值校正上行链路子帧(或时隙)中的TA的定时的时间(即,偏移)。例如,如果UE在第n子帧中接收到TA命令,则UE可以被配置为在第(n+k)子帧中通过合并接收到的TA命令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子帧单元可以根据子载波间隔来缩放(即,扩展或缩小)。因此,合并了TA命令的定时可以被配置为绝对时间,或者可以被配置为与参数集相关联地或者独立地配置的符号、时隙和/或子帧单元。可以考虑小区的最大可支持半径和循环前缀(CP)内的控制(例如,控制分辨率)来配置TA命令。
具体地,可以使用以下方法3-1)至方法3-3)中的至少一种来配置NR系统中的TA命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描述的方便,已经分类了方法3-1)至方法3-3),并且可以通过将它们组合或替换一些元素来应用方法3-1)至方法3-3)。
作为参考,由于小区可以被指配给特定的频率资源区域,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频率资源区域可以被解释为与小区相对应的概念。例如,在本公开中,特定小区的参数集可以与在特定频率资源区域中配置的参数集相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TA命令的单位可以表示由TA命令指示的TA值或相应值的单位,并且可以表示其中针对UE指示或解释TA命令的单位。
方法3-1)
首先,TA命令的单位可以配置为绝对时间(例如,微秒(us)等)。也就是说,TA命令指示的TA值或TA值的单位可以表示为绝对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最大TA值(这可以与TA的大小具有相关性)可以设置为固定值。此外,对应方法可以等同地应用于所有参数集。
方法3-2)
接下来,可以与TA将要应用于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分量载波(CC)等)的参数集相关联地解释TA命令的单位。也就是说,可以基于对应TA将应用于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参数集(缩放和)解释TA命令。
在这种情况下,最大TA值(这可以与TA的大小有关)可以设置为固定值,或者可以由基站设置。在基站设置最大TA值的方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广播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块(SIB))将最大TA值作为系统信息(SI)来传递。
例如,相应方法可以表示通过基于子载波间隔缩放(即,扩展或缩小)由TA命令指示的TA的值来解释该值的方法。
方法3-3)
接着,由基站确定TA命令的单位,并且可以通过系统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块)来广播关于TA命令的信息。也就是说,TA命令的单位可以由基站配置,并且关于TA命令的单位的信息可以通过系统信息块来传递。
在这种情况下,最大TA值(这可以与TA的大小具有相关性)也可以由基站设置,也可以设置为固定值。在相应方法中,可以通过PRACH格式配置隐式地指示系统信息块。
在以下示例中,可以不同地考虑方法3-1)到方法3-3)的选择或应用。
例如,下面描述在初始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到的RAR中的TA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方法3-1),因为基站不能假设UE现在处于哪一状态(例如,RRC建立连接状态)。另选地,可以应用正在操作或基于特定参数集(例如,参考参数集)的方法3-2)。
也就是说,在初始RA过程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配置绝对时间的方法和/或基于参数集(尤其是针对TA命令相应TA将应用于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与特定小区相对应的频域)的参数集)配置TA命令的方法。
对于另一示例,下面描述在UE已连接的状态(例如,RRC连接建立状态)下接收到的用于上行链路同步调整的MAC-CE中的TA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基站可以知道UE的状态是处于RRC连接建立状态,因此可以应用结合了参数集的方法3-2)。另选地,可以应用方法3-3),以实现TA命令配置的灵活性。
也就是说,如果UE已经完成了与基站的RRC连接建立,则可以基于对应TA将应用于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参数集来解释由基站发送的TA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TA应用于先前配置的上行链路定时的更新(例如,基于TA跟踪的上行链路同步调整),则可以通过MAC-CE向UE传递由对应TA指示的TA命令。
对于另一示例,描述了在UE已经连接的状态(例如,RRC连接建立状态)下在具有调度请求(SR)的目的的RA过程中接收到的RAR中的TA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基站不能假设UE现在处于哪个状态(例如,RRC建立连接状态),所以可以应用方法3-1)。另选地,基于操作或特定参数集(例如,参考参数集)应用方法3-2)。
作为另一示例,描述了基于PDCCH order在RA过程(例如,无竞争RA过程)中接收到的RAR中的TA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基站可以知道UE的状态是处于RRC连接建立状态,因此可以应用考虑了参数集的方法3-2)。另选地,可以应用方法3-3),以实现TA命令配置的灵活性。
此外,详细描述如果基站知道基站的参数集(例如,应用于UE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的参数集)(例如,在第一示例和/或第二示例的情况下),则配置TA命令(即,TA命令的单位)和/或最大TA值(这可以与TA的大小具有相关性)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之间的参数集不同,则可以基于属于TAG的特定参数集(例如,最大子载波间隔)来配置TA命令和/或最大TA值。也就是说,如果TAG由多个参数集组成,则可以基于配置对应TAG的特定参数集来配置或解释对应TAG的TA命令和/或最大TA值。这种方式可以如下一示例中那样执行。
例如,如果选择并应用方法3-2)或方法3-3),则可以考虑基于属于TAG的特定子载波间隔来配置TA命令和/或最大TA值的方法。也就是说,用于配置或解释TA命令的范围的基准可以被配置为属于对应TAG的多个子载波间隔中的特定一个。
具体地,TA命令的单位可以被配置为最大子载波间隔单位和/或最大TA值可以被配置为最小子载波间隔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最大子载波间隔和最小子载波间隔可以表示分别配置对应TAG的多个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现有的LTE系统中,仅支持15kHz的子载波间隔,并且TA命令的单位已固定为16Ts(在这种情况下,1Ts=1/(30.72MHz)~=0.0325us)。因此,通过考虑LTE系统的正常CP的长度144Ts(或160Ts),TA命令的单位与CP长度的比为16/144=1/9。因此,在正常CP内有大约9个TA命令单位。例如,如果LTE系统的TA命令单位16Ts没有任何改变地应用于在NR系统中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的子载波间隔分别为15kHz和60kHz的情况,则在使用60kHz子载波间隔的频率资源区域中,在16Ts状态下,TA命令的CP长度减小到1/4。在这种情况下,TA命令单位与CP长度的比率变为16/(144/4)=4/9。因此,CP内仅存在约2的TA调整单位,因此实际上不可能进行TA的精细调整。
具体地,如果在同一TAG内存在使用15kHz和120kHz的子载波间隔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则问题可以变得更加严重。在使用120kHz子载波间隔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的情况下,因为在CP内存在1个TA调整单位,所以TA调整本身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为了补充这个问题,通过将上述TA命令(即,TA命令单位)配置为最大子载波间隔,针对配置TAG的所有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与参数集无关地支持至少LTE系统级的TA精细调整。例如,通过这种方法,大约9个TA命令单位可以被配置为存在于CP长度内。
此外,如果CP开销相同,则CP长度与子载波间隔成反比。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CP开销(即,CP长度和OFDM符号有效时段的比率)恒定,则CP长度也与子载波间隔成反比增加,这是因为OFDM符号的有效时段的长度与子载波间隔成反比。
因此,如果如上所述,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的参数集不同,则为了使TA命令表达高达具有最小子载波间隔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的CP范围,可以基于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来设置最大TA值。例如,如果通过同一站点中的不同子载波间隔来支持不同的小区范围(例如,如果最小子载波间隔用于支持最大小区范围的服务,或者如果最大子载波间隔用于支持最小小区范围的服务),由于同一站点而可以配置相同的TAG。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用相同的TA命令来支持高达支持最大小区范围的服务,可以基于最小子载波间隔来配置最大TA值。
此外,如果明确定义了引发TA的上行链路信号(即,产生TA调整的上行链路信号),则可以基于已经发送了相应信号的分量载波(CC)的子载波间隔来确定TA命令(即,TA命令单位)和/或最大TA值。
例如,为了使基站确定TA,可以预先配置或定义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在已经针对每个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或每个TAG配置了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的状态下,TA命令(即,TA命令单位)和最大TA值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或所配置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实际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子载波间隔进行确定。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与基于配置对应TAG的多个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来配置TA命令单位并基于最小子载波间隔来确定最大TA值的方法相比,能够优化TA命令字段的大小。也就是说,该方法在TA命令字段的开销减少方面具有优点。
此外,可以基于基站在发送(N)PDCCH order时所使用的分量载波(CC)的子载波间隔来确定TA命令(即,TA命令单位)和/或最大TA值。
基于(N)PDCCH order的RA过程是在RRC连接建立状态下的操作,并且是用于基站指令特定UE在特定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上执行RA过程的方法。因此,优点在于,与基于最大子载波间隔配置TA命令单位并且基于最小子载波间隔确定最大TA值的方法相比,因为基于对应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的子载波间隔来配置TA命令单位和最大TA值,因此能够优化TA命令字段的大小。也就是说,在TA命令字段的开销减少方面具有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基于初始TA命令支持高达小区的最大半径,并且使用跟踪TA命令将支持比初始TA命令的调整更精细的调整,则初始TA命令和跟踪TA命令的位字段大小可以被不同地设置,或者最小调整单位可以被不同地配置。
例如,在跟踪TA命令的情况下,最大调整范围可以被配置为小于初始TA命令的情况,并且最小调整单位可以被配置为小于初始TA命令的情况。另选地,出于上述目的,相同大小或不同大小的位字段可以被配置为依据初始TA命令或跟踪TA命令不同地解释。另选地,出于上述目的,由基站配置的信息可以作为系统信息被广播,或者可以通过PRACH格式配置被隐式地传递。
此外,可以根据以下方法确定UE实际应用的TA调整单位(例如,Ts″或Tc″)。
首先,可以基于在相应频带中可以配置的最大带宽来确定Ts。此后,可以基于所确定的Ts(或Tc)来确定TA参考调整单位Ts′(或Tc′)。例如,Ts′可以表示为k*T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操作或特定(参考)参数集(例如,特定子载波间隔或特定CP)来确定k。
当确定Ts′时,可以基于与操作或特定(参考)参数集的关系来确定UE的实际TA调整单位。在这种情况下,UE的TA调整单位Ts″可以表示为m*Ts′(即,m*k*Ts)。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考虑子载波间隔,则m可以表示参考子载波间隔/UE子载波间隔。例如,如果参考子载波间隔是15kHz并且UE子载波间隔是60kHz,则m可以是1/4。
另选地,如果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小区)之间的参数集不同,则TA命令可以被配置为属于TAG的参数集的组合。例如,如果具有第一子载波间隔的UE的TA调整单位为Ts_1,并且具有第二子载波间隔的UE的TA调整单位为Ts_2,则TA命令可以被配置为a*Ts_1+b*Ts_2的形式。
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在NR系统中配置SCell的激活或重新激活定时的方法。
在NR系统中的CA操作中,UE未使用的一个SCell或多个配置SCell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被停用,以降低功率。可以考虑如果对应UE需要一个SCell或多个配置的SCell中的一些或全部则再次激活一个SCell或多个配置的SCell中的一些或全部。
一旦激活或重新激活SCell,当UE(通过MAC-CE)在特定子帧(例如,第n子帧)从基站接收到激活或停用指示时,UE可以被配置为在自接收到激活或停用指示起的特定时间之后启动SCell的停用定时器(即SCellDeactivationTimer),或者在重新激活的情况下重新启动停用定时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子帧或时隙为单位配置对应定时器的起点。例如,对应定时器可以被配置为在第(n+k3)子帧中启动或重新启动。
具体地,在NR系统中,涉及参数集的分集和/或对更大值的子载波间隔的支持,在配置SCell停用定时器的启动定时或重新启动定时时,可以考虑以下方法4-1)至4-3)。
在这种情况下,SCell的停用定时器的启动或重新启动定时可以包括SRS发送定时、CSI报告定时、PDCCH监测定时和/或在SCell(重新)激活之后的功率余量报告(PHR)触发定时。
方法4-1)
首先,与SCell的激活或重新激活有关的定时可以被配置为绝对时间(例如,微秒(us)等)。在这种情况下,方法4-1可以等同地应用于所有参数集。
方法4-2)
接下来,可以与对应小区的参数集(即,对应小区的频率资源区域)相关联地解释与SCell的激活或重新激活有关的定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子载波间隔来缩放并解释相应定时的值。
方法4-3)
接着,可以由基站确定与SCell的激活或重新激活有关的定时,并且可以通过系统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块)来广播对应信息。也就是说,基站可以配置与SCell的激活或重新激活有关的定时,并通过系统信息块广播该定时。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在NR系统中确定定时差的要求的方法。
在NR系统的CA操作中,当确定网络的小区半径和/或TAG的数量时,小区半径和TAG的数量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考虑接收器的缓冲器大小来进行限制。为此,需要配置UE可以容忍的定时差的要求。当确定小区半径和/或TAG的数量时,可以考虑这样的要求。
当确定针对定时差的要求时,可能需要考虑在对应频带内可以配置的最大接收器带宽和循环前缀(CP)。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假设相同的UE缓冲器大小,则由于随着接收器带宽变大,CP变小,数据吞吐量增加,因此当控制信息比下行链路中的数据更延迟并到达UE时可以容忍的延迟可以减少。此外,由于UE缓冲器大小与UE能力有关,因此可以依据UE缓冲器大小或UE能力来限制对应UE可支持的TAG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考虑通过考虑用于调度的小区的接收器缓冲器大小和/或用于调度的小区的HARQ延迟的负担来限制跨载波调度的方法。
例如,可以不允许TA差超过“X us”和/或子载波间隔之间的差超过“Y倍”的两个分量载波(CC)之间的跨CC调度。具体地,可以不允许正调度的小区的TA与已调度小区的TA之间的差超过“X us”的和/或正在调度的小区的子载波间隔是已调度小区的子载波的“Y倍”的两个CC之间的跨CC调度。
图9例示了在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法的无线通信系统中UE用于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操作的流程图。图9仅是为了方便描述的,并非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参照图9,假设UE支持NR系统中的载波聚合(CA)操作并且基于本公开的前述实施方式进行操作。例如,在图9中,UE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TA命令配置方法来调整上行链路定时(即,上行链路发送定时)。
UE可以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例如,前述的RA前导码、PUCCH、PUSCH或SRS等)(步骤S905)。
UE可以从基站接收基于由UE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配置的TA命令(步骤S910)。例如,可以基于上述方法(例如,第三实施方式)来配置TA命令。
已经接收到TA命令的UE可以通过应用由TA命令指示的TA来执行上行链路发送(步骤S915)。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TA将要应用于的至少一个频率资源区域(例如,与小区相对应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来解释TA命令。
UE还可以从基站接收关于TAG的信息。该操作可以在从基站接收到TA命令之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UE接收的TA命令可以是与基站所指示的TAG相对应的TA命令。
如果上述上行链路信号是RA前导码,则TA命令可以被包括在作为前导码的响应的、由基站发送的RAR(即,RAR消息)中。
另选地,如果对应TA应用于UE中指示的或先前配置的上行链路定时的更新,则可以通过MAC-CE接收TA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假设已经与UE建立了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状态。
此外,如在前述方法中,可以基于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例如,与小区相对应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来配置TA命令。此外,可以基于配置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来配置由TA命令指示的最大TA值。此外,可以以基于子载波间隔的子帧或时隙为单位来配置TA命令的接收定时与当通过应用TA命令执行上行链路发送时的定时之间的偏移。
可以应用本公开的通用设备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参照图10,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eNB)1010和用户设备(UE)1020。
eNB 1010包括处理器1011、存储器1012和通信模块1013。
处理器1011实现以上图1至图9中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1011实现。存储器1012连接到处理器101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011的各种类型的信息。通信模块1013连接到处理器101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通信模块1013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射频单元(RF单元)。
UE 1020包括处理器1021、存储器1022和通信模块(或射频单元)1823。处理器1021实现图1至图9中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1021实现。存储器1022连接到处理器102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021的各种类型的信息。通信模块1023连接到处理器102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存储器1012和1022可以位于处理器1011和1021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公知手段连接到处理器1011和1021。
另外,eNB 1010和/或UE 1020可以具有单个天线或多个天线。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备的框图。
具体地,图11是更详细地例示了图10所示的UE的图。
参照图11,UE包括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110、RF模块(或RF单元)1135、电源管理模块1105、天线1140、电池1155、显示器1115、键板1120、存储器1130、订户标识模块(SIM)卡1125(可选)、扬声器1145和麦克风1150。UE可以包括单个天线或多个天线。
处理器111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如图1至图9中所描述的由本公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1110实现。
存储器1130连接到处理器1110,并存储与处理器1110的操作有关的信息。存储器1130可以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公知手段连接到处理器。
用户例如通过按下键板1120的按钮或通过使用麦克风1150的语音激活来输入诸如电话号码之类的指令信息。处理器接收并处理指令信息以执行诸如拨打电话号码之类的适当功能。可以从SIM卡1125或存储器1130检索操作数据以执行功能。此外,处理器可以在显示器1115上显示指示和操作信息,以供用户参考和方便。
RF模块1135连接到处理器,并发送和/或接收RF信号。处理器向RF模块转发指令信息,以启动通信,例如,发送包含语音通信数据的无线电信号。RF模块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以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天线1140便于无线电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一旦接收到无线电信号,RF模块可以转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基带频率,以由处理器进行处理。经处理的信号可以被转换成经由扬声器1145输出的听觉或可读信息。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按照预定方式组合本公开的结构元素和特征来实现。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应选择性地考虑每个结构元素或特征。每个结构元素或特征可以不与其它结构元素或特征相组合地实现。此外,可以通过将一些结构元素和/或特征彼此组合来构成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改变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操作的次序。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结构元素或特征可以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由对应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的结构元素和特征替换。另外,显而易见的是,引用特定权利要求的一些权利要求可以与引用除了特定权利要求之外的另一权利要求的其它权利要求组合以构成实施方式或者在提交本申请之后通过修改的方式来添加新的权利要求。
通过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各种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硬件配置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以模块、过程或功能等的形式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已知的各种手段向处理器发送/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公开旨在覆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已经基于该方法应用于3GPP LTE/LTE-A系统和5G的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可以应用于除了示例之外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用户设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从所述基站接收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信号配置的定时提前TA命令;以及
通过应用由所述TA命令指示的定时提前TA来执行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
其中,基于所述TA要应用于的至少一个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来解释所述TA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从所述基站接收关于定时提前组TAG的信息,其中,所述TA命令是与所述TAG相对应的TA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号是用于到所述基站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并且
其中,所述TA命令被包括在作为对所述前导码的响应的、由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TA被应用于先前配置的上行链路定时的更新时,通过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MAC-CE来接收所述TA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用户设备中已经建立了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号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和探测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配置所述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来配置所述TA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配置所述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来配置由所述TA命令指示的最大TA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配置所述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来配置所述TA命令的字段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根据所述子载波间隔的时隙为单位来配置所述TA命令的接收定时与所述上行链路发送的定时之间的偏移。
10.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
射频RF模块,所述RF模块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在功能上连接到所述RF模块,
其中,所述处理器进行控制以:
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从所述基站接收基于所述上行链路信号配置的定时提前TA命令;以及
通过应用由所述TA命令指示的定时提前TA来执行到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并且
其中,基于所述TA要应用于的至少一个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来解释所述TA命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行控制以从所述基站接收关于定时提前组TAG的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TA命令是与所述TAG相对应的TA命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号是用于到所述基站的随机接入的前导码,并且
其中,所述TA命令被包括在作为对所述前导码的响应的、由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当所述TA被应用于先前配置的上行链路定时的更新时,通过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MAC-CE来接收所述TA命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TA命令是基于配置所述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来配置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由所述TA命令指示的最大TA值是基于配置所述TAG的频率资源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来配置的。
CN201880052194.6A 2017-08-11 2018-08-10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0999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4238P 2017-08-11 2017-08-11
US62/544,238 2017-08-11
PCT/KR2018/009218 WO2019031934A1 (ko) 2017-08-11 2018-08-10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타이밍을 조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427A true CN110999427A (zh) 2020-04-10
CN110999427B CN110999427B (zh) 2022-07-22

Family

ID=65272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2194.6A Active CN110999427B (zh) 2017-08-11 2018-08-10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0638442B2 (zh)
EP (1) EP3664527B1 (zh)
JP (1) JP6977066B2 (zh)
KR (2) KR102084735B1 (zh)
CN (1) CN110999427B (zh)
WO (1) WO201903193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802A (zh) * 2021-03-17 2021-08-06 传世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noma上行链路的定时同步方法
CN113261218A (zh) * 2021-01-13 2021-08-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3236922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17648B1 (ko) * 2017-09-11 2022-07-07 노키아 테크놀로지스 오와이 다수의 뉴머럴러지를 가진 업 링크 타이밍 조정
US10708865B2 (en) * 2017-11-17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ower control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9136649A1 (zh) * 2018-01-10 2019-07-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上行传输定时提前量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US10419257B2 (en) * 2018-02-15 2019-09-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bcarrier offset for OFDM symbol generation
US11019590B2 (en) * 2018-02-27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justments with mixed numerologies
US20200045581A1 (en) * 2018-08-06 2020-02-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management for dual-connectivity wireless access
US10798745B2 (en) * 2018-09-28 2020-10-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etermining device locations based 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signaling
WO2020079760A1 (ja) * 2018-10-16 2020-04-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JP7386223B2 (ja) * 2019-02-21 2023-11-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3952556A1 (en) * 2019-03-29 2022-02-09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220173878A1 (en) * 2019-04-08 2022-06-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ng cel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CN111867039B (zh) * 2019-04-29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ta确定方法及装置
KR20210015562A (ko) * 2019-08-02 2021-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788532A (zh) * 2019-11-07 2021-05-11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用户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WO2021163835A1 (zh) * 2020-02-17 2021-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78284B2 (en) 2020-04-17 2023-06-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ime-sensitive network,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20210133789A (ko) * 2020-04-29 2021-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및 주파수 오프셋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US11856591B2 (en) * 2020-07-30 2023-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requency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positioning during a measurement period
KR20220017787A (ko) * 2020-08-05 2022-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rllc 서비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061009A1 (en) * 2020-08-24 2022-02-2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642584B1 (ko) * 2020-08-24 2024-02-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타이밍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4188A1 (en) * 2009-08-20 2011-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just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38142A2 (en) * 2011-04-05 2012-10-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figuring downlink timing and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3298136A (zh) * 2012-02-29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US20130258862A1 (en) * 2012-04-01 2013-10-03 Esmael Hejazi Dinan Radio Access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WO2016144903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data and control transmission in a timing advance group
US20170164350A1 (en) * 2014-07-11 2017-06-0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6851812A (zh) * 2011-05-27 2017-06-13 泛泰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同步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59201C2 (ru) * 2010-04-01 2015-08-10 Панасоник Интеллекчуал Проперти Корпорэйшн оф Америка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ощностью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физических каналов произвольного доступа
WO2012042736A1 (ja) * 2010-09-30 2012-04-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WO2013095003A1 (ko) * 2011-12-20 2013-06-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동기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US9237537B2 (en) * 2012-01-25 2016-0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Random access process in a multicarrier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US8995405B2 (en) * 2012-01-25 2015-03-3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athloss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MX361265B (es) * 2014-05-09 2018-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para transmitir señal de sincronizacion para comunicacion directa entre terminale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y aparato para el mismo.
KR101994235B1 (ko) * 2015-07-01 2019-06-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상향링크 시간 동기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236712A1 (en) 2015-09-24 2020-07-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ethod
WO2019031872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SYNCHRONIZATION DETERM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44188A1 (en) * 2009-08-20 2011-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adjust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38142A2 (en) * 2011-04-05 2012-10-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figuring downlink timing and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3583009A (zh) * 2011-04-05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使用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配置下行链路定时和发送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51812A (zh) * 2011-05-27 2017-06-13 泛泰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行链路同步的方法
CN103298136A (zh) * 2012-02-29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US20130258862A1 (en) * 2012-04-01 2013-10-03 Esmael Hejazi Dinan Radio Access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20170164350A1 (en) * 2014-07-11 2017-06-0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O2016144903A1 (en) * 2015-03-09 2016-09-15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data and control transmission in a timing advance group

Non-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4-1706716"", 《3GPP》 *
ERICSSON: ""R4-1706716"", 《3GPP》, 19 June 2017 (2017-06-19), pages 1 - 4 *
HUAWEI等: ""R2-163923 Initial access in NR"", 《3GPP》 *
HUAWEI等: ""R2-163923 Initial access in NR"", 《3GPP》, 14 May 2016 (2016-05-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R1-1711208 "Timing advance for different numerology"", 《3GPP》 *
QUALCOMM INCORPORATED: "R1-1711208 "Timing advance for different numerology"", 《3GPP》, 16 June 2017 (2017-06-16) *
SAMSUNG: "R1-1710636 "4-step RACH procedure"", 《3GPP》 *
SAMSUNG: "R1-1710636 "4-step RACH procedure"", 《3GPP》, 16 June 2017 (2017-06-16) *
SAMSUNG: "R1-1710769 "RACH Aspects for CA and DC"", 《3GPP》 *
SAMSUNG: "R1-1710769 "RACH Aspects for CA and DC"", 《3GPP》, 16 June 2017 (2017-06-16), pages 1 - 3 *
王嘉嘉等: "LTE系统随机接入过程研究", 《电子产品世界》 *
王嘉嘉等: "LTE系统随机接入过程研究", 《电子产品世界》, 4 March 2016 (2016-03-0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1218A (zh) * 2021-01-13 2021-08-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定时调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3225802A (zh) * 2021-03-17 2021-08-06 传世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noma上行链路的定时同步方法
CN113225802B (zh) * 2021-03-17 2022-05-10 传世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noma上行链路的定时同步方法
WO2023236922A1 (zh) * 2022-06-10 2023-12-14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59598A1 (en) 2022-05-19
US20200221410A1 (en) 2020-07-09
KR20190017707A (ko) 2019-02-20
KR20200024194A (ko) 2020-03-06
US11259262B2 (en) 2022-02-22
EP3664527B1 (en) 2022-10-05
WO2019031934A1 (ko) 2019-02-14
EP3664527A1 (en) 2020-06-10
US11558842B2 (en) 2023-01-17
KR102084735B1 (ko) 2020-03-04
JP2020524463A (ja) 2020-08-13
CN110999427B (zh) 2022-07-22
US20190082408A1 (en) 2019-03-14
JP6977066B2 (ja) 2021-12-08
EP3664527A4 (en) 2020-08-19
US10638442B2 (en) 2020-04-28
KR102225636B1 (ko)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942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整上行链路定时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721704B2 (en)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adjusting the transmit timing of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0708021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06636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载波聚合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625616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设备到设备通信的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2106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uplink transmission d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EP270929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time alignment tim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 carrier aggregation technique
KR20120136481A (ko) 다중 요소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동기의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KR101557252B1 (ko) Tdd 기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기기
KR10191121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의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