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5777A -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5777A
CN110995777A CN201911019041.4A CN201911019041A CN110995777A CN 110995777 A CN110995777 A CN 110995777A CN 201911019041 A CN201911019041 A CN 201911019041A CN 110995777 A CN110995777 A CN 110995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edge computing
platform
computing device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90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5777B (zh
Inventor
蔡永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190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5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5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57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5558 priority patent/WO202107776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5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5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无法复用边缘计算设备与云中心的安全通道导致安全性低的问题。由业务平台根据云中心的配置信息与云中心建立连接,在云中心完成对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服务部署后,业务平台可以通过云中心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进而边缘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云中心向业务平台发送给媒体流,或者可以基于业务服务请求中携带的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向业务平台发送媒体流,从而无需单独建立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而是复用云中心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可以提高通信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边缘云计算时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核心和边缘计算的能力,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平台。云中心把边缘计算设备的资源作为云中心资源的延伸,对边缘计算设备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可以称为“端边协同”或者称为“边云协同”。“端边协同”或者“边云协同”是云中心对边缘计算设备提供管理层面的管理。针对业务数据层面来说,是由第三方业务平台基于边缘计算设备运行的业务服务来完成用户的业务处理。而目前,在业务数据层面,需要第三方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建立连接通道,而无法复用边缘计算设备与云中心之间的安全通道,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无法复用边缘计算设备与云中心之间的安全通道,导致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业务平台,其中,业务平台位于包括管理平台和边缘计算设备在内的业务管理系统中,并且管理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业务平台根据管理平台的配置信息与管理平台建立连接,进一步地,业务平台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例如,管理平台可以部署在云上,管理平台可以是云中心。通过上述方案,业务平台与管理平台间建立连接,从而通过业务平台与管理平台的连接,以及管理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执行服务。即复用云中心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从而无需单独建立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可以提高通信安全性。另外,由于业务平台与管理平台建立连接,并且管理平台用来管理边缘计算设备,即管理平台上具有边缘计算设备的配置信息,从而在需要业务平台主动与边缘计算设备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业务平台可以从管理平台获取边缘计算设备的配置信息。这样,业务平台基于边缘计算设备的配置信息主动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注册,使得业务系统中的各个设备之间组网更加灵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服务请求中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进一步地,业务平台接收边缘计算设备根据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通过管理平台在业务服务请求将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发送给边缘管理设备,从而边缘管理设备在需要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比如媒体流)时,可以根据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即可向业务平台发送给业务数据。这样的话,无需通过管理平台转发,可以降低管理平台的资源占用,并且无需单独建立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通道,安全性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业务平台通过管理平台接收来自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并保存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是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业务服务请求后发送的;业务平台在接收到第一业务数据后,在确定第一业务数据携带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保存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相同时,对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上述实现方式,业务平台基于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携带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是否为所请求业务服务的边缘计算设备,防止非法用户的数据通过边缘计算设备到达业务平台,进而提高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平台通过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业务平台在确定所需请求的业务为第一类型时,业务平台通过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且业务服务请求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比如,第一类型可以是实时预览请求等。再比如,第一类型可以是所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阈值的请求。又比如,第一类型可以是所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或者等于阈值的请求。通过将产生的数据量较大业务的相关数据基于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发送,不再通过管理平台,降低管理平台的资源占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可以包括:业务平台通过管理平台接收来自边缘计算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通过上述方案,业务平台在接收来自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数据时,复用云中心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进而可以不再单独建立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用来传输业务数据,简化流程,提高通信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平台通过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包括:业务平台在确定所需请求的业务为第二类型时,业务平台通过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业务服务请求指示边缘计算设备通过管理平台向业务平台发送给第二业务数据。比如,第二类型可以是存储配置请求或者获取结构化数据请求等。再比如,第二类型可以是所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阈值的请求,又比如,第二类型可以是所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阈值的请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一种业务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边缘计算设备,边缘计算设备位于包括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在内的业务管理系统中,管理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该方法可以包括:边缘计算设备接收管理平台转发(比如透明传输)的来自业务平台的业务服务请求;然后,边缘计算设备根据业务服务请求进行业务处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边缘计算设备通过管理平台接收来自业务平台的服务请求,即边缘计算设备与业务平台之间通信复用管理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在不建立边缘计算设备与业务平台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边缘计算设备与业务平台间的通信,简化流程,并且提高通信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缘计算设备执行业务服务请求所指示的业务服务,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边缘计算设备解析业务服务请求,得到业务服务请求指示的业务平台请求的业务,并对业务平台所请求的业务进行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服务请求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边缘计算设备根据业务服务请求进行业务处理,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边缘计算设备根据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上述实现方式中,边缘管理设备通过业务服务请求接收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从而边缘管理设备在需要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比如媒体流)时,可以根据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即可向业务平台发送给业务数据,无需通过管理平台转发,可以降低管理平台的资源占用,并且无需单独建立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通道,安全性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缘计算设备接收管理平台透传的来自业务平台的业务服务请求后,该方法还包括:边缘计算设备通过管理平台向业务平台发送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用于业务平台对来自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数据进行安全性验证。通过上述实现方式,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业务服务请求后,首先将自身的地址信息发送给业务平台,从而业务平台基于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携带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接收到的业务数据是否为所请求业务服务的边缘计算设备。这样的话,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数据通过边缘计算设备到达业务平台,提高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边缘计算设备根据业务服务请求进行业务处理时,边缘计算设备通过管理平台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通过上述方案,边缘计算设备在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时,复用云中心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可以不再单独建立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用来传输业务数据,简化流程,提高通信安全性。
第三方面,基于与第一方面的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平台,即该装置可以是业务平台,也可以是能够应用于业务平台的芯片或者处理器。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基于与第二方面的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即该装置可以是边缘计算设备,也可以是能够应用于边缘计算设备的芯片或者处理器。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业务管理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器可以集成于处理器中,也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之外。装置还可以包括总线。其中,处理器通过总线耦接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可读存储器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该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业务管理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器可以集成于处理器中,也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之外。装置还可以包括总线。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述的业务平台,以及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与该两种设备进行交互的管理平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各方面的任意的业务管理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任意业务管理方法。
另外,第三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管理系统的部署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边缘计算设备向云中心注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部署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边缘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方式一的业务管理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方式二的业务管理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方式三的业务管理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边缘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时预览请求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配置请求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边缘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再一种边缘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业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业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包括管理平台、业务平台以及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管理系统中。其中管理平台可以为部署在云内的负责对边缘计算设备进行管理的平台,当然该管理平台也可以不部署在云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管理平台部署于云上时,可以将管理平台称为云中心,后续描述时,以管理平台部署于云内为例。业务平台可以是为边缘计算设备提供业务服务的第三方的业务平台。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1所示,为业务管理系统的部署架构图。边缘计算设备在组网部署上,可以部署在局域网,例如如图1所示的私网,而云中心和业务平台可以部署在公网。
下面参见图2所示,详细描述云中心与边缘计算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流程,即边缘计算设备注册到云中心的流程。
S201,云中心在管理员的触发下创建边缘计算设备的设备节点,云中心生成边缘计算设备的相关信息,比如包括节点ID(NodeID)、工程ID(ProjectID)、边缘计算设备的设备密钥、证书等,并打包成软件安装包从而进一步供管理员下载使用。
S202,管理员通过边缘计算设备的本地管理入口(Portal)或其他接入方式登录,比如通过安全外壳协议(secure shell,SSH)工具通过web页面配置边缘计算设备的IP地址。
S203,管理员将下载的软件安装包上传并安装在边缘计算设备。
S204,边缘计算设备正常接入网络后,使用软件安装包中的NodeID、ProjectID、设备密钥和设备证书等信息向云中心申请建立连接。
S205,云中心验证NodeID、ProjectID、设备密钥和设备证书等信息。在验证成功后,可以向边缘计算设备返回连接成功的消息。
S206,边缘计算设备向云中心发送资源信息,资源信息包括边缘计算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以及计算能力等信息。
S207,云中心将边缘计算设备纳入管理。
S208,云中心可以向边缘计算设备反馈纳入管理成功的消息。
在边缘计算设备注册到云中心后,业务平台对边缘计算设备进行业务部署。参见图3所示,为一种可能的业务部署流程示意图。
S301,云中心接收管理员触发的业务部署请求,业务部署请求包括请求部署业务服务的边缘计算设备的ID以及业务服务的相关信息;业务服务的相关信息包括业务服务的资源占用信息、业务服务的业务信息。业务服务的资源占用信息可以包括该业务的可用内存、该执行该业务处理所允许的CPU占用率或者执行该业务处理所需要的计算能力等。业务服务的业务信息可以包括进行业务管理的业务平台的信息,比如业务平台的IP地址、登录到业务平台的用户名和密码等。
S302,云中心根据所述业务服务的相关信息在所述边缘计算设备上部署业务服务。
业务服务可以采用容器服务(container service)的方式部署在边缘计算设备上。容器服务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服务,支持用Docker(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容器进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多种应用发布方式和持续交付能力并支持微服务架构。
S303,所述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服务的相关信息执行业务服务的部署。完成业务服务的部署后,可以通知云中心部署完成。
S304,然后边缘计算设备部署的业务服务根据业务平台的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等向业务平台发起注册请求。注册请求携带业务平台的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
业务平台可以由业务管理配置边缘计算设备注册到业务平台所需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
S305,业务平台根据配置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以及业务平台的IP地址,对所述注册请求中携带的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即完成注册,完成注册后,可以通知边缘计算设备注册成功。
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完成注册后,也即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建立了通信连接,后续可以通过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发起业务服务请求。
S306,业务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
S307,边缘计算设备基于业务服务请求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时,通过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
边缘计算设备部署业务服务后,采用图4所示的架构来执行业务处理。边缘计算设备包括业务服务层、边缘管理层、操作系统层以及硬件层。业务服务层中包括多个业务服务,比如图4所示的业务服务1-业务服务5等。边缘管理层包括边缘运行平台(边缘runtime平台),边缘运行平台可以包括管理入口(protal)、服务管理以及自制管理,管理Portal为本地管理界面,为用户提供入口,服务管理负责与云中心的协同对接,自治管理为当边缘计算设备与云中心断开连接后提供自行管理的模块。操作系统层包括运行的操作系统及边缘设备硬件单元驱动。硬件层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芯片等硬件单元。边缘管理层用于与云中心通信,来负责管理层面事务,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的业务服务来实现具体业务数据层面事务。
通过图2和图3可以看出,通过管理层面和业务数据层面两部分来完成用户的业务实现。管理层面上是云中心负责对边缘计算设备的管理,业务数据层面为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的业务服务完成对最终用户的业务处理。在业务数据层面,需要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建立单独的连接通道,该连接通道建立的时候需要再次考虑接入安全,而边缘计算设备与云中心之间的通信通道比较安全,而上述方式并没有复用边缘计算设备与云中心之间的安全通道,安全性较低。另外,如图1所示的业务管理系统,边缘计算设备部署在局域网,云中心和业务平台部署在公网,边缘计算设备与云中心建立连接,或者边缘计算设备与业务平台建立连接时都需要经过局域网的路由,而在边缘计算设备与业务平台建立连接时,只能由边缘计算设备主动向业务平台发起注册请求,而无法实现业务平台主动发现边缘计算设备并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注册。
通过图4可以看出,业务数据层面事务由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上运行的业务服务实现接管处理,在开发应用上,业务服务层在基于边缘管理层之上开发,而业务平台独立开发,而与云中心毫无关系,因此需要在业务平台上和边缘计算设备上独立开发,来用于实现业务平台与边缘计算设备之上运行的业务服务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增加了业务平台与业务服务的开发工作量,易用性上有些不足。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业务管理方案,用来解决上述安全性较低、无法实现业务平台主动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注册的问题。
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其中,云中心与边缘计算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可以图2所示的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S501,业务平台根据云中心的配置信息与所述云中心建立连接。
云中心的配置信息可以由业务管理员配置在业务平台上,以用于业务平台与所述云中心建立连接。云中心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云中心的IP地址,连接端口以及连接云中心的安全注册信息(比如用户名、密码或者认证证书)等。
S502,所述业务平台通过所述云中心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
示例性的,在所述云中心完成对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服务部署后,业务平台可以通过所述云中心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
其中,业务平台与云中心建立连接,以及所述云中心完成对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服务部署的先后顺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503,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业务服务请求时,对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所指示的业务进行处理。
示例性地,业务平台可以是视频监控平台,业务服务请求可以是实时预览请求、存储配置请求或者获取结构化数据请求(比如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等。
在对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所指示的业务进行处理时,如果业务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请求发送业务数据时,可以通过如下示例的方式的一种来实现:
方式一,在业务平台通过云中心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的业务服务请求中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边缘计算设备可以根据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来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
地址信息可以包括IP地址,或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
方式二,边缘计算设备通过云中心来转发业务数据。
方式三,业务平台可以根据业务服务请求的类型来确定是否指示边缘计算设备通过云中心来转发业务数据。比如在确定业务服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为第一类型时,业务平台可以在业务服务请求中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从而指示边缘计算设备直接根据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来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当确定业务服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为第二类型时,业务平台可以不再业务服务请求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即指示边缘计算设备通过云中心转发业务数据,从而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未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的业务服务请求时,通过云中心转发业务数据。比如,第一类型可以是实时预览请求等,第二类型可以是存储配置请求或者获取结构化数据请求等。实时预览请求对应产生的数据量较大,即产生实时媒体流,而存储配置请求和结构化数据请求所对应需要向业务平台传输的数据量相对较小,可以通过云中心。数据量较大的实时媒体流不再经过云中心,可以减少云中心的转发资源的占用。再比如,第一类型可以是所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阈值的请求,第二类型可以是所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阈值的请求。又比如,第一类型可以是所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或者等于阈值的请求,第二类型可以是所获取业务数据的数据量大于阈值的请求。业务平台上可以配置有各个业务服务请求所需产生的业务数据的数据量,该数据量可以是估计值。
在一种示例中,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业务服务请求后,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之前,可以将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发送给业务平台,从而用于业务平台对从边缘计算设备接收的业务数据的安全性进行验证。例如,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来自业务平台的业务服务请求后,通过云中心向业务平台发送业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业务平台在接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后,可以保存该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在边缘计算设备执行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向业务平台发送的业务数据中携带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从而业务平台在接收到业务数据后,确定业务数据中携带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与保存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相同时,即校验安全,针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如果业务数据中携带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与保存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不同时,即校验不安全,可以直接丢弃。在另一种示例中,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还可以由云中心发送给业务平台,用于业务平台对接收的来自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数据的安全性进行验证。云中心与业务平台建立连接后,业务平台可以主动向云中心获取云中心所管理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并保存。也可以在云中心与业务平台建立连接后,由云中心将自身所管理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发送给业务平台,从而业务平台将接收到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保存。
下面分别对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说明。
参见图6所示,对方式一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说明。
S601,云中心对边缘计算设备进行业务服务部署。
示例性地,云中心对所述边缘计算设备进行业务服务部署时,可以通过如下流程实现:
S601-1,云中心接收管理员触发的业务部署请求,业务部署请求包括请求部署业务服务的边缘计算设备以及业务服务的相关信息。业务服务的相关信息包括业务服务的资源占用信息。业务服务的资源占用信息可以包括该业务的可用内存、该执行该业务处理所允许的CPU占用率或者执行该业务处理所需要的计算能力等。业务服务的相关信息中无需包括业务平台的相关信息。
S601-2,云中心根据所述业务服务的相关信息在所述边缘计算设备上部署业务服务。
S601-3,所述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服务的相关信息执行业务服务的部署。
业务服务可以是采用容器服务(container service)的方式部署在边缘计算设备上的业务服务容易,或者业务服务的功能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虚拟机来实现。
S602,业务平台根据云中心的配置信息向云中心发送注册请求1,注册请求1中携带注册信息。具体的,业务平台可以根据云中心的IP地址和/或连接端口向云中心发送注册请求1。注册信息可以包括连接云中心的安全注册信息(比如用户名、密码或者认证证书)。从而云中心对业务平台发送的注册信息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与业务平台建立连接成功,即注册成功。
S603,云中心向业务平台发送云业务注册响应,用于指示注册成功。业务平台在接收云业务注册响应后,可以通知给业务管理员。从而业务管理员可以对业务平台触发业务管理,比如指示业务平台发起业务服务请求。
S604,业务平台向云中心发送业务服务请求,业务服务请求中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
S605,云中心将该业务服务请求透传给边缘计算设备。
其中,透传是指透明传输,即云中心不对业务服务请求中的内容做任何更改处理,仅负责将传输的内容由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也不仅限于透传,还可以是云中心接收到业务服务请求后,解析确定需要发送给边缘计算设备,从而可以将业务服务请求转发给边缘计算设备。
S606,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业务服务请求后,对业务服务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业务平台所请求的业务(即确定边缘计算设备待处理的业务),从而进行处理。
边缘计算设备执行业务处理时,可能需要向业务平台发送给业务数据,则执行S606-1,则可以根据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向业务平台发送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数据。业务平台所请求的业务也可以无需边缘计算设备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比如存储服务请求,在边缘计算设备执行完业务数据的存储后,则可以执行S606-2,根据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服务响应,业务服务响应指示完成业务处理。
参见图7所示,对方式二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说明。
S701-S703,参见S601-S603,此处不再赘述。
S704,业务平台向云中心发送业务服务请求。图7中所示的业务服务请求中未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
S705,云中心将该业务服务请求透传给边缘计算设备。
S706,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业务服务请求后,对业务服务请求进行解析得到业务平台所请求的业务(即确定边缘计算设备待处理的业务),从而执行业务处理。
边缘计算设备执行业务处理时,可能需要向业务平台发送给业务数据,则执行S706-1,边缘计算设备通过云中心向业务平台透传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数据。业务平台所请求的业务也可以无需边缘计算设备向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比如存储服务请求,在边缘计算设备执行完业务数据的存储后,则可以执行S706-2,边缘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云中心向业务平台透传业务服务响应,业务服务响应指示完成业务处理。
参见图8所示,对方式三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说明。
S801-S803,参见S601-S603,此处不再赘述。
S804,业务平台确定所需请求的业务类型,当业务类型为第一类型时,执行S805a,当业务为第二类型时,执行S805b。以第一类型为实时预览请求为例。第二类型为获取结构化数据请求为例。
S805a,业务平台向云中心发送实时预览请求,实时预览请求中携带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执行S806a。
S806a,云中心将该实时预览请求透传给边缘计算设备。
S807a,边缘计算设备解析所述实时预览请求所指示的业务,根据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向业务平台发送媒体流。
S805b,业务平台向云中心发送获取结构化数据请求。执行S806b。
S806b,云中心将该获取结构化数据请求透传给边缘计算设备。
S807b,边缘计算设备解析所述获取结构化数据请求所指示的业务,将结构化数据发送给云中心。
S808b,云中心将结构化数据透传给业务平台。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业务平台和边缘计算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计算机软件、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边缘计算设备,参见图9所示,与图4所示的架构图类似,该边缘计算设备可以包括业务服务层、边缘管理层、操作系统层以及硬件层。业务服务层包括N个业务服务、边缘管理层包括边缘运行平台。边缘运行平台负责与云中心对接,与图4所示的边缘运行平台不同的是,图9所示的边缘运行平台还用于接收云中心透传的来自业务平台的业务服务请求。N个业务服务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服务根据业务服务请求执行业务处理。边缘运行平台可以包括管理Portal、服务管理、自治管理,管理Portal为本地管理界面,为用户提供入口;服务管理负责与云中心对接,并负责接收云中心透传的来自业务平台的业务服务请求;自治管理为当边缘计算设备与云中心断开连接后提供自行管理的模块。
在一种示例中,业务服务层还可以包括协议解析服务,用于对边缘运行平台接收到的业务服务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业务平台所请求的业务,并根据确定的业务调用所述N个业务服务中的至少一个业务服务进行业务处理。
下面以业务平台为视频监控平台、边缘计算设备运行的业务服务包括接入服务、转发服务、存储服务、监控人脸检测算法服务为例。以业务服务请求分别为实时预览请求、存储配置请求、以及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为例进行说明。接入服务用于接入摄像机。转发服务负责转发媒体流(可以包括视频流和音频流)。存储服务用于对接入服务所接入的摄像机采集到媒体流进行存储,监控人脸检测算法服务通过从转发服务获取媒体流进行算法分析实现对人脸的检测,协议解析服务通过调用服务管理开放的接口,与服务管理对接,并对业务服务请求进行解析。以实时预览请求所对应产生的媒体流不通过云中心转发,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经过云中心转发为例。基于存储配置请求反馈的存储配置响应通过云中心转发为例。
如下对实时预览请求对应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说明,参见图10所示。
S1001,视频监控平台向云中心发送实时预览请求,实时预览请求携带视频监控平台的地址信息。
S1002,云中心向边缘计算设备转发所述实时预览请求。
S1003,边缘计算设备中的服务管理接收实时预览请求,并将实时预览请求转发给协议解析服务;
S1004,协议解析服务对实时预览请求进行解析,从而确定接收到的请求为实时预览请求。
S1005,协议解析服务调用转发服务向视频监控平台转发媒体流。
示例性的,协议解析服务调用转发服务成功,即确定当前能够向视频监控平台转发媒体流时,可以通过服务管理向云中心发送给实时预览响应1,实时预览响应1指示实时预览请求成功,云中心将实时预览响应1透传给视频监控平台。协议解析服务调用转发服务失败,即确定当前不能够向视频监控平台转发媒体流时,可以通过服务管理向云中心发送给实时预览响应2,实时预览响应1指示实时预览请求失败,云中心将实时预览响应2透传给视频监控平台。
S1006,转发服务在协议解析服务的调用下,根据视频监控平台的地址信息向视频监控平台转发媒体流。具体的转发服务在协议解析服务的调用下,可以通过接入服务获取视频流,然后根据视频监控平台的地址信息向视频监控平台转发媒体流。
S1007,视频监控平台根据接收到的媒体流进行实时预览处理。
如下对存储配置请求对应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说明,参见图11所示。
S1101,视频监控平台向云中心发送存储配置请求。
S1102,云中心向边缘计算设备转发所述存储配置请求。
S1103,边缘计算设备中的服务管理接收存储配置请求,并将存储配置请求转发给协议解析服务;
S1104,协议解析服务对实时预览请求进行解析,从而确定接收到的请求为存储配置请求。
S1105,协议解析服务调用转发服务转发媒体流给存储服务;
S1106,转发服务在协议解析服务的调用下,将媒体流转发给存储服务;
具体的转发服务在协议解析服务的调用下,可以通过接入服务获取视频流,然后将媒体流转发给存储服务。
S1107,存储服务将媒体流存储。
示例性的,存储服务开始存储后,可以通知协议解析服务已经开始存储,从而协议解析服务通过服务管理向云中心发送存储配置响应1,存储配置响应1用于指示存储配置请求成功,云中心将存储配置响应1透传给视频监控平台。存储服务确定存储出现异常时,可以通知协议解析服务存储出现异常,从而协议解析服务通过服务管理向云中心发送存储配置响应2,存储配置响应2用于指示存储配置请求失败,云中心将存储配置响应2透传给视频监控平台。
如下对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对应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说明,参见图12所示。
S1201,视频监控平台向云中心发送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
S1202,云中心向边缘计算设备转发所述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
S1203,边缘计算设备中的服务管理接收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并将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转发给协议解析服务;
S1204,协议解析服务对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进行解析,从而确定接收到的请求为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
S1205,协议解析服务调用转发服务转发媒体流给人脸检测算法服务;
S1206,转发服务在协议解析服务的调用下,将媒体流转发给人脸检测算法服务;
具体的,转发服务在协议解析服务的调用下,通过接入服务获取媒体流,并将媒体流转发给人脸检测算法服务。
S1207,人脸检测算法服务根据转发服务转发的媒体流进行人脸检测分析,得到人脸的结构化数据。
示例性的,协议解析服务调用转发服务成功,即确定转发服务将媒体流转发给人脸检测算法服务后,人脸检测算法成功开始执行人脸检测分析时(人脸检测算法服务执行人脸检测开始进行人脸检测分析时,可以通过给转发服务,从而转发服务通知给协议解析服务,协议解析服务确定调用转发服务成功),协议解析服务可以通过服务管理向云中心发送给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响应1,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1指示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请求成功,云中心将获取人脸检测算法结构化数据响应1透传给视频监控平台。
S1208,人脸检测算法服务将人脸的结构化数据发送给云中心。
S1209,云中心在接收人脸的结构化数据后,可以将人脸的结构化数据透传给视频监控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可以应用于边缘计算设备的装置,该装置1300可以实现图5-图12中边缘计算设备所执行的功能。参见图13所示,装置1300包括:
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管理平台透传的来自业务平台的业务服务请求;
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服务请求进行处理。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解析单元1303,用于对所述业务服务请求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指示的所述业务平台请求的业务;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指示的所述业务平台请求的业务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示例中,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携带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1304,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
在又一种示例中,发送单元1304,还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来自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数据进行安全性验证。
在又一种示例中,发送单元1304,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边缘计算设备的结构,如图14所示,边缘计算设备1400中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410、处理器1420。可选的,边缘计算设备14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30。其中,存储器1430可以设置于边缘计算设备内部,还可以设置于边缘计算设备外部。示例性地,上述图10-图12中各个业务服务所实现的功能均可以由处理器1420实现。处理器1420通过通信接口1410接收请求、发送媒体流和响应,并用于实现图5~图8中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所执行的任一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4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图5~图8中所述边缘计算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处理器142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430中。存储器1430和处理器1420耦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任一通信接口可以是电路、总线、收发器或者其它任意可以用于进行信息交互的装置。比如边缘计算设备1400中的通信接口1410,示例性地,该其它装置可以是与该边缘计算设备1400相连的设备,比如,可以是云中心。
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以应用于业务平台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上述图4-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业务平台的功能。参见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1501,用于根据管理平台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管理平台建立连接;
发送单元1502,用于在所述管理平台完成对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服务部署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业务服务请求中携带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所述业务平台还包括:接收单元1503,用于接收所述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在另一种示例中,所述接收单元1503,还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接收来自所述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的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业务平台还包括:存储单元1504,用于保存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是所述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业务服务请求后发送的;处理单元1505,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后,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携带的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保存的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相同时,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在又一种示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502,具体用于在确定所需请求的业务为第一类型时,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且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携带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
在又一种示例中,所述接收单元1503,还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接收来自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
在又一种示例中,所述发送单元1502,具体用于在确定所需请求的业务为第二类型时,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指示所述边缘计算设备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业务平台的结构,如图16所示,业务平台1600中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610、处理器1620。可选的,业务平台16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630。其中,存储器1630可以设置于业务平台内部,还可以设置于业务平台外部。上述图10-图12中各个业务服务所实现的功能均可以由处理器1620实现。处理器1620通过通信接口1610接收请求、发送媒体流和响应,并用于实现图5~图8中所述的业务平台所执行的任一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6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图5~图8中所述业务平台所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处理器162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30中。存储器1630和处理器1620耦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模块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模块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处理器可能和存储器协同操作。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比如存储器、处理器以及通信接口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业务平台或边缘计算设备执行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业务平台的功能或者边缘计算设备的功能,例如用于实现图5-图12中边缘计算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图5-图12中业务平台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处理器所执行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业务平台,所述业务平台位于包括管理平台和边缘计算设备在内的业务管理系统中,所述管理平台与所述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管理平台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管理平台建立连接;
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请求中携带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所述管理平台接收来自所述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的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并保存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是所述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业务服务请求后发送的;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后,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携带的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保存的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相同时,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包括:
在确定所需请求的业务为第一类型时,所述业务平台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且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携带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管理平台接收来自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平台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包括:
在确定所需请求的业务为第二类型时,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指示所述边缘计算设备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7.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边缘计算设备,所述边缘计算设备位于包括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在内的业务管理系统中,所述管理平台与所述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包括:
接收管理平台透传的来自业务平台的业务服务请求;
根据所述业务服务请求进行业务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业务服务请求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解析所述业务服务请求,并对所述业务服务请求中指示的所述业务平台所请求的业务进行处理。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携带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服务请求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边缘计算设备接收管理平台透传的来自业务平台的业务服务请求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来自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数据进行安全性验证。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业务服务请求进行业务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服务请求,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
12.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业务平台,所述业务平台位于包括管理平台和边缘计算设备在内的业务管理系统中,所述管理平台与所述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根据管理平台的配置信息与所述管理平台建立连接;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请求中携带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
所述业务平台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边缘计算设备根据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接收来自所述边缘计算设备发送的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
所述业务平台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是所述边缘计算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业务服务请求后发送的;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后,在确定所述第一业务数据携带的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以及保存的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相同时,对所述第一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确定所需请求的业务为第一类型时,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且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携带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接收来自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第二业务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确定所需请求的业务为第二类型时,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边缘计算设备发起业务服务请求,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指示所述边缘计算设备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给所述第二业务数据。
18.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边缘计算设备,所述边缘计算设备位于包括管理平台和业务平台在内的业务管理系统中,所述管理平台与所述边缘计算设备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业务平台与所述管理平台之间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管理平台透传的来自业务平台的业务服务请求;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服务请求进行处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解析单元,用于对所述业务服务请求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指示的所述业务平台请求的业务;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指示的所述业务平台请求的业务进行处理。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请求携带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平台的地址信息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业务平台对来自所述边缘计算设备的业务数据进行安全性验证。
22.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管理平台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业务数据。
23.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软件指令,以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软件指令,以执行上述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19041.4A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995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9041.4A CN110995777B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95558 WO2021077767A1 (zh) 2019-10-24 2020-06-11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9041.4A CN110995777B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5777A true CN110995777A (zh) 2020-04-10
CN110995777B CN110995777B (zh) 2022-08-26

Family

ID=7008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9041.4A Active CN110995777B (zh) 2019-10-24 2019-10-24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5777B (zh)
WO (1) WO2021077767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9040A (zh) * 2020-05-20 2020-09-04 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云边协同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1722943A (zh) * 2020-06-06 2020-09-29 宋倩云 基于边缘计算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中心云服务器
CN112000943A (zh) * 2020-09-02 2020-11-27 陈顺发 基于边缘计算和云边融合的信息验证方法及中心云平台
WO2021077767A1 (zh) * 2019-10-24 2021-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78463A (zh) * 2020-06-09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服务部署方法及装置
WO2021254466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边缘侧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138501A (zh) * 2022-02-07 2022-03-04 杭州智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现场安全监控的边缘智能服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348239A (zh) * 2021-05-13 2022-11-15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云容器平台的注册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762B (zh) * 2021-06-11 2023-10-27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边缘计算节点及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装置和智慧家庭系统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6327A1 (en) * 2013-12-18 2017-01-05 Pelco, Inc. Sharing video in a cloud video service
CN107959708A (zh) * 2017-10-24 2018-04-2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云端-边缘端-车端的车联网服务协同计算方法与系统
CN108430052A (zh) * 2018-02-05 2018-08-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车载基站的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网络架构
US10110495B1 (en) * 2017-11-22 2018-10-23 Intel Corporation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service provision based on local cost measurements
CN108755842A (zh) * 2018-05-23 2018-11-06 成都优链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供水系统错峰补水调度管理平台
CN109155787A (zh) * 2016-05-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45933A (zh) * 2018-09-21 2019-01-18 西北大学 一种面向云端融合边缘计算环境资源发现方法
CN109379225A (zh) * 2018-10-22 2019-02-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边缘网络间的数据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00802A (zh) * 2017-09-29 2019-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640319A (zh) * 2019-01-16 2019-04-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接入信息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688482A (zh) * 2019-01-10 2019-04-26 南京三宝弘正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雾计算架构的视频管理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US20190166004A1 (en) * 2017-11-24 2019-05-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tributed global discovery servers in operational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CN109889585A (zh) * 2019-02-01 2019-06-14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测试仪器的运行状态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
TW201926955A (zh) * 2017-12-07 2019-07-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邊緣運算平台及其封包轉送方法
US20190208007A1 (en) * 2018-01-03 2019-07-0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Edge Compute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3024B (zh) * 2009-06-04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注册控制方法
US9942825B1 (en) * 2017-03-27 2018-04-1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wful interception (LI) of Network traffic in a mobile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0233897A (zh) * 2019-06-14 2019-09-13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0995777B (zh) * 2019-10-24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6327A1 (en) * 2013-12-18 2017-01-05 Pelco, Inc. Sharing video in a cloud video service
CN109155787A (zh) * 2016-05-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00802A (zh) * 2017-09-29 2019-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7959708A (zh) * 2017-10-24 2018-04-2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云端-边缘端-车端的车联网服务协同计算方法与系统
US10110495B1 (en) * 2017-11-22 2018-10-23 Intel Corporation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service provision based on local cost measurements
US20190166004A1 (en) * 2017-11-24 2019-05-3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istributed global discovery servers in operational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TW201926955A (zh) * 2017-12-07 2019-07-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邊緣運算平台及其封包轉送方法
US20190208007A1 (en) * 2018-01-03 2019-07-0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Edge Comput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430052A (zh) * 2018-02-05 2018-08-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车载基站的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网络架构
CN108755842A (zh) * 2018-05-23 2018-11-06 成都优链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供水系统错峰补水调度管理平台
CN109245933A (zh) * 2018-09-21 2019-01-18 西北大学 一种面向云端融合边缘计算环境资源发现方法
CN109379225A (zh) * 2018-10-22 2019-02-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边缘网络间的数据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88482A (zh) * 2019-01-10 2019-04-26 南京三宝弘正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雾计算架构的视频管理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9640319A (zh) * 2019-01-16 2019-04-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接入信息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89585A (zh) * 2019-02-01 2019-06-14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测试仪器的运行状态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7767A1 (zh) * 2019-10-24 2021-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629040A (zh) * 2020-05-20 2020-09-04 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云边协同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1629040B (zh) * 2020-05-20 2023-04-07 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云边协同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1722943A (zh) * 2020-06-06 2020-09-29 宋倩云 基于边缘计算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中心云服务器
CN111722943B (zh) * 2020-06-06 2020-12-18 厦门吉快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边缘计算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中心云服务器
CN113778463A (zh) * 2020-06-09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服务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3778463B (zh) * 2020-06-09 2023-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服务部署方法及装置
WO2021254466A1 (zh) * 2020-06-18 2021-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边缘侧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00943B (zh) * 2020-09-02 2021-07-16 江苏小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边缘计算和云边融合的信息验证方法及中心云平台
CN112000943A (zh) * 2020-09-02 2020-11-27 陈顺发 基于边缘计算和云边融合的信息验证方法及中心云平台
CN115348239A (zh) * 2021-05-13 2022-11-15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云容器平台的注册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4138501A (zh) * 2022-02-07 2022-03-04 杭州智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现场安全监控的边缘智能服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138501B (zh) * 2022-02-07 2022-06-14 杭州智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现场安全监控的边缘智能服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5777B (zh) 2022-08-26
WO2021077767A1 (zh) 202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5777B (zh)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US9244817B2 (en) Remote debugging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1502809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provisioning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9753786B2 (en) Client 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61970B2 (en) Automated instantiation of wireless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US9088410B2 (en) Accessing local applications when roaming using a NFC mobile device
CN113037761B (zh) 登录请求的验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WO2017076278A1 (zh) 网元间链路弹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633934A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0995829B (zh) 实例调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760412B2 (en) Client 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268938A (zh) 用户前置设备的纳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974922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oud provisioning of communication services
CN107995184B (zh) 一种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通讯的方法
CN111586171A (zh) 服务器运行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1850A (zh) 云计算系统中服务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4979144B (zh) 云边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53093A (zh) 云计算系统中设备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5176452B (zh) 通信网络中的数据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KR20150032085A (ko) 대용량 데이터 처리 및 고성능 nfv 시스템 구축 방법
CN111490997B (zh) 任务处理方法、代理系统、服务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7005468B (zh) 一种待上载的nsd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928664B (zh) 网络隧道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455911B (zh) 一种异构集群互通方法
WO2024022400A1 (zh) 云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