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1058A - 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1058A
CN110991058A CN201911248563.1A CN201911248563A CN110991058A CN 110991058 A CN110991058 A CN 110991058A CN 201911248563 A CN201911248563 A CN 201911248563A CN 110991058 A CN110991058 A CN 110991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cking
model
viewing cone
equipment
requi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85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成龙
李岩
曹天琪
牛胜福
李国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85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1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1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1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涉及设备校核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该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将该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如果否,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该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根据校核条件判断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视锥模型满足上述炫目校核要求。本发明通过在CATIA软件中建立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及其应用环境模型,当调整驱动参数时,模型相应实时更新,可以更加快速地获得符合炫目校核要求的视锥模型,提高设备炫目校核效率。

Description

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校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组合仪表作为车辆行驶信息的重要载体,逐渐由传统机械式组合仪表向液晶组合仪表过渡。相比于传统机械式组合仪表,液晶组合仪表内容显示丰富灵活。由于液晶组合仪表材质特性,其存在炫目的风险更大,因此布置开发中需要多次校核,以反馈组合仪表的炫目情况。其中,组合仪表炫目是指外界光线照射至组合仪表表面,反射至驾驶员眼睛,影响驾驶员获取组合仪表信息的现象。
目前,组合仪表炫目校核方法的一般流程为:输入组合仪表信息、炫目校核反馈、组合仪表调整和再次校核。在开发过程中,受仪表造型、布置位置和仪表结构等因素影响,往往会需要对组合仪表进行多次调整,因此组合仪表的炫目校核也需要重复进行,导致炫目校核的工作量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可以在仪表开发过程中,降低对仪表进行炫目校核的工作量,缩短校核时间,提高校核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该方法基于CATIA实现,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该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将该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其中,该应用环境模型包括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如果否,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该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根据校核条件判断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视锥模型满足上述炫目校核要求。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校核模型结构树中包括眼点参数、设备参数和视锥参数;上述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的步骤,包括:根据该眼点参数生成眼点模型,根据该设备参数生成待校核设备的设备模型;根据该眼点模型、设备模型和视锥参数生成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在继续执行根据校核条件判断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该视锥模型满足炫目校核要求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输出更新后的视锥模型对应的眼点参数和设备参数。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眼点参数包括:眼点坐标、头部左右转动角度和头部上下转动角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中心点坐标、设备高度、设备宽度、设备倒角半径和设备旋转角度。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视锥参数包括:入射视锥缩小参数、反射视锥放大参数。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校核条件为视锥模型与应用环境模型中指定区域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大小;上述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该校核要求的步骤,包括:判断该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大于预设的面积阈值;如果是,确定该视锥模型不满足该校核要求。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待校核设备为仪表,应用环境模型为车辆装饰模型。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指定区域为该车辆装饰模型中的透明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炫目校核装置,该装置包括:视锥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投影模块,用于将该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其中,该应用环境模型包括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校核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校核终止模块,用于如果该视锥模型不满足校核要求,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该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该视锥模型满足炫目校核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首先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该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然后将该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其中,该应用环境模型包括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接着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如果否,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该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根据校核条件判断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视锥模型满足上述炫目校核要求。该方式中,通过在CATIA软件中建立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该视锥模型由参数驱动,当调整驱动参数时,视锥模型相应实时更新,结合预设应用环境模型,可以快速获得符合炫目校核要求的视锥模型,完成对设备的校核,从而可以在仪表开发过程中,降低对仪表进行炫目校核的工作量,缩短校核时间,提高校核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锥模型的驱动参数信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点参数驱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点模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仪表模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锥模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仪表炫目校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炫目校核装置。
图标:81-视锥模型生成模块;82-投影模块;83-校核判断模块;84-校核终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的组合仪表炫目校核方式工作量大、校核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对设备进行炫目校核的应用场景中。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方法基于CATIA实现,由图1可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该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
这里,在CATIA中预先创建了待校核设备的校核模型结构树,其中,CATIA是法国Dassault System公司旗下的集CAD、CAE和CAM于一体的软件,它可以通过建模帮助制造厂商设计他们未来的产品,并支持从项目前阶段、具体的设计、分析、模拟、组装到维护在内的全部工业设计流程。并且,该待校核设备可以是仪表、显示屏、后视镜等可能产生炫目的任何产品,并且,该待校核设备可以是应用在汽车、轮船、飞机、室内等各种应用场景中。
首先,根据该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该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其中,该视锥模型是指光线通过该待校核设备发射到使用者眼睛的模型。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校核模型结构树中包括眼点参数、设备参数和视锥参数,并且,可以通过下述步骤(21)-(22)生成该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
(21)根据该眼点参数生成眼点模型,根据该设备参数生成待校核设备的设备模型。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眼点参数可以包括:眼点坐标、头部左右转动角度和头部上下转动角度,并且,该设备参数可以包括:设备中心点坐标、设备高度、设备宽度、设备倒角半径和设备旋转角度。
(22)根据该眼点模型、设备模型和视锥参数生成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在至少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视锥参数可以包括入射视锥缩小参数和反射视锥放大参数。其中,该入射视锥缩小参数用于调节入射视锥的发出点距离实际眼点坐标的距离,该反射视锥放大参数用于调节反射视锥的反射距离。
步骤S104:将该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其中,该应用环境模型包括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
这里,应用环境模型是反映该待校核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环境的模型,例如,假设待校核设备是汽车仪表,则对应的应用环境模型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汽车的模型;如果待校核设备是后视镜,则对应的应用环境模型可以是各类车辆、摩托车、轮船等可用到后视镜的设备的模型。并且,该应用环境模型和该视锥模型的坐标系相同,以空间直角坐标系为例,该应用环境模型和该视锥模型有共同的原点坐标,因此,在生成视锥模型后,可以将该视锥模型的数据导入到预设的应用环境模型中,从而将该视锥模型投影到该应用环境模型中。
以上述待校核设备为仪表进行说明,其中,该仪表可以是汽车仪表、卡车仪表、摩托车仪表等,这里,假设该待校核设备为汽车仪表,并且对应的应用环境模型为车辆装饰模型,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该汽车仪表进行炫目校核,以使其在汽车中安装后可以满足防炫目的设计要求。这里,在车辆装饰模型中设置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例如,校核条件可以是视锥模型与应用环境模型中指定区域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大小,并且,校核要求是,该重叠部分的面积大小不能大于预设的面积阈值。其中,该指定区域可以是车辆装饰模型中的透明区域,这里,该透明区域可以包括侧风窗、后风窗、天窗等可透光区域。在这种情况下,重叠部分的面积越大,表明实际通过透明区域入射到仪表再反射到驾驶员眼睛里的光越多,也越容易产生炫目;反之,重叠部分的面积越小,则越不容易产生炫目。
步骤S106: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如果是,则结束;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8。
在将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之后,根据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如果是,则表明该待校核设备符合炫目要求,结束校核;如果否,则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该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视锥模型,并继续执行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视锥模型满足校核要求。
这里,仍以上述该待校核设备为汽车仪表为例,并且对应的应用环境模型为车辆装饰模型,校核条件是视锥模型与应用环境模型中指定区域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大小,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下述步骤(31)-(32)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
(31)判断该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大于预设的面积阈值;
(32)如果是,确定该视锥模型不满足该校核要求;如果否,确定该视锥模型满足校核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定校核要求,例如,设定重叠部分面积上限值为15cm2,这样,如果实际重叠部分的面积小于15cm2,则确定该视锥模型满足校核要求,相应地,该待校核设备也符合炫目要求;如果实际重叠部分面积大于15cm2,则确定该锥模型不满足校核要求,也即,该待校核设备也不符合炫目要求。
步骤S108: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该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步骤S106,直至视锥模型满足校核要求。
如果判断该视锥模型不满足校核要求,则需要对该视锥模型进行调整,以使其满足校核要求。这里,由于该视锥模型是由参数驱动,因此,可以通过调整驱动参数的值,来相应调整视锥模型。
以校核模型结构树中包括眼点参数、设备参数和视锥参数为例,对应地,该视锥模型也受眼点参数、设备参数和视锥参数驱动,只要改动其中任意一个参数,该视锥模型也相应实时更新。这里,预先设置上述几个参数的数值范围,使其符合实际要求,例如,眼点位置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调整,设备的宽度和高度也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等等,这样,按预设步长相应调整各个参数,使得视锥模型相应更新,并且,对于每次更新后的视锥模型,继续根据校核条件判断该更新后的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如果是,则结束校核;如果否,则继续按预设步长调整各个驱动参数,直至视锥模型满足校核要求。
这样,通过上述步骤S102-S108,即可完成待校核设备的炫目校核。相比于现有的仪表炫目校核方法,该方式可以更快速、便捷地调整视锥模型,并对视锥模型是否符合校核要求进行自动判断。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视锥模型满足校核要求时,还输出更新后的视锥模型对应的眼点参数和设备参数,这样,可以根据该眼点参数和设备参数,指导实际应用场景中对设备进行安装,使设备满足相应应用场景中的炫目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首先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该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然后将该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其中,该应用环境模型包括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接着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如果否,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该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根据校核条件判断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视锥模型满足上述炫目校核要求。该方式中,通过在CATIA软件中建立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该视锥模型由参数驱动,当调整驱动参数时,视锥模型相应实时更新,结合预设应用环境模型,可以快速获得符合炫目校核要求的视锥模型,完成对设备的校核,从而可以在仪表开发过程中,降低对仪表进行炫目校核的工作量,缩短校核时间,提高校核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本实施例介绍了将该方法应用到组合仪表炫目校核的实例。
首先,在CATIA软件中建立一个组合仪表炫目的校核模型结构树,该校核模型结构树中包括组合仪表的位置参数、眼点参数和视锥参数等。结构树中各模型的建立皆由上述输入参数驱动,更改任意参数,校核模型将实时更新,这为设计人员的多次反复校核提供了便利性。
其次,在CATIA结构树中输入相关参数的值,以生成相应的校核模型。这里,相关参数包括:眼点参数、组合仪表位置参数和视锥参数。图2所示为一种视锥模型的驱动参数信息示意图,由图2可见,该视锥模型的驱动参数包括:
eye-point-x,为眼点x坐标参数;
eye-point-y,为眼点y坐标参数;
eye-point-z,为眼点z坐标参数;
head-rotate-z,为头部左右转动角度参数;
head-rotate-y,为头部上下转动角度参数;
kombi-point-x,为组合仪表位置x坐标参数;
kombi-point-y,为组合仪表位置y坐标参数;
kombi-point-z,为组合仪表位置z坐标参数;
kombi-height,为组合仪表高度尺寸参数;
kombi-width,为组合仪表宽度尺寸参数;
kombi-r,为组合仪表倒角半径参数;
kombi-rotate-y,为组合仪表绕y轴旋转角度参数;
ration-s,为视锥制作缩小参数;
ration-b,为视锥制作放大参数。
其中,参见图3为一种眼点参数驱动示意图,这里,中心眼点的空间坐标为(1384,-370,970),单位为mm,中心眼点即左右眼的中间点,这样,根据中心眼点的位置,可以相应推算出左眼和右眼的位置。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取瞳距为65mm,这样,可以根据中心眼点坐标和瞳距,相应推算出左眼和右眼的坐标。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调整组合仪表的宽度尺寸参数,可以对组合仪表的轮廓进行不同大小的缩放,模拟出外界光线照射至组合仪表表面,反射至驾驶员眼睛的模型,该模型即为组合仪表炫目的视锥模型。
在CATIA结构树中输入上述各个参数的值后,相应生成眼点模型、组合仪表模型以及视锥模型。参见图4、图5和图6,分别为一种眼点模型示意图、一种组合仪表模型示意图和一种视锥模型示意图。其中,该视锥模型包括左眼入射视锥、左眼反射视锥、右眼入射视锥和右眼反射视锥。
在生成视锥模型之后,将组合仪表双眼反射视锥导入预先设置好的整车外饰模型中,并判断反射视锥是否透过侧风窗、后风窗、天窗等透光区域,以确定该组合仪表炫目是否满足要求。
如图7所示,为一种车辆仪表炫目校核示意图,其中,图7示出了组合仪表不同角度的炫目情况,这里,当kombi-rotate-y为-5时,反射视锥完全不透过车辆的透光区域,表示仪表不会发生炫目,满足组合仪表炫目要求;当kombi-rotate-y为-10时,部分反射视锥透过车辆的侧风窗,表示仪表会发生炫目,不满足炫目要求;当kombi-rotate-y为-7时,极少反射视锥透过车辆的侧风窗,表示仪表会有微弱的炫目,是可接受的状态。
在实际操作时,由于上述眼点模型、仪表模型、视锥模型和整车装饰模型的建立都是由输入参数驱动,当更改任意参数时,受该参数驱动的模型也将实时更新。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新眼点参数(例如因人体姿势位置调整),或者更新组合仪表参数(例如组合仪表位置调整、尺寸调整),或者更新视锥参数,从而实时输出视锥模型,并在对视锥模型的调整中,寻找到满足实际炫目要求的仪表参数和眼点参数,从而指导仪表的设计以及其在车辆上的安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同样可以在仪表开发过程中,降低对仪表进行炫目校核的工作量,缩短校核时间,提高校核效率。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炫目校核装置,参见图8,其为该设备炫目校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8可见,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视锥模型生成模块81、投影模块82、校核判断模块83和校核终止模块84,其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视锥模型生成模块81,用于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
投影模块82,用于将该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其中,该应用环境模型包括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
校核判断模块83,用于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
校核终止模块84,用于如果该视锥模型不满足校核要求,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该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该视锥模型满足炫目校核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炫目校核装置,首先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该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然后将该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其中,该应用环境模型包括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接着根据该校核条件判断该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如果否,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该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根据校核条件判断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视锥模型满足上述炫目校核要求。该装置中,通过在CATIA软件中建立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该视锥模型由参数驱动,当调整驱动参数时,视锥模型相应实时更新,结合预设应用环境模型,可以快速获得符合炫目校核要求的视锥模型,完成对设备的校核,从而可以在仪表开发过程中,降低对仪表进行炫目校核的工作量,缩短校核时间,提高校核效率。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校核模型结构树中包括眼点参数、设备参数和视锥参数;上述视锥模型生成模块81还用于:根据该眼点参数生成眼点模型,根据该设备参数生成待校核设备的设备模型;根据该眼点模型、设备模型和视锥参数生成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参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更新后的视锥模型对应的眼点参数和设备参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眼点参数包括:眼点坐标、头部左右转动角度和头部上下转动角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中心点坐标、设备高度、设备宽度、设备倒角半径和设备旋转角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视锥参数包括:入射视锥缩小参数、反射视锥放大参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校核条件为视锥模型与应用环境模型中指定区域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大小;上述校核判断模块83模块还用于:判断该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大于预设的面积阈值;如果是,确定该视锥模型不满足该校核要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待校核设备为仪表,应用环境模型为车辆装饰模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指定区域为该车辆装饰模型中的透明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炫目校核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设备炫目校核装置的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进行设备炫目校核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炫目校核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炫目校核装置和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CATIA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所述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
将所述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其中,所述应用环境模型包括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
根据所述校核条件判断所述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所述校核要求;
如果否,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所述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所述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根据所述校核条件判断所述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所述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所述视锥模型满足所述炫目校核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核模型结构树中包括眼点参数、设备参数和视锥参数;所述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所述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眼点参数生成眼点模型,根据所述设备参数生成所述待校核设备的设备模型;
根据所述眼点模型、所述设备模型和所述视锥参数生成所述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继续执行根据所述校核条件判断所述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所述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所述视锥模型满足所述炫目校核要求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更新后的所述视锥模型对应的所述眼点参数和所述设备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点参数包括:眼点坐标、头部左右转动角度和头部上下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中心点坐标、设备高度、设备宽度、设备倒角半径和设备旋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锥参数包括:入射视锥缩小参数、反射视锥放大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核条件为所述视锥模型与所述应用环境模型中指定区域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大小;所述根据所述校核条件判断所述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所述校核要求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大于预设的面积阈值;
如果是,确定所述视锥模型不满足所述校核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校核设备为仪表,所述应用环境模型为车辆装饰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车辆装饰模型中的透明区域。
10.一种设备炫目校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视锥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待校核设备的预先创建的校核模型结构树,生成所述待校核设备的视锥模型;
投影模块,用于将所述视锥模型投影到预设应用环境模型中;其中,所述应用环境模型包括校核条件和校核要求;
校核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核条件判断所述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所述校核要求;
校核终止模块,用于如果所述视锥模型不满足所述校核要求,在预设参数值范围内,按预设步长调整所述视锥模型,得到更新后的所述视锥模型;继续执行根据所述校核条件判断所述视锥模型是否满足所述校核要求的步骤,直至所述视锥模型满足所述炫目校核要求。
CN201911248563.1A 2019-12-03 2019-12-03 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0991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8563.1A CN110991058A (zh) 2019-12-03 2019-12-03 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8563.1A CN110991058A (zh) 2019-12-03 2019-12-03 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1058A true CN110991058A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9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8563.1A Pending CN110991058A (zh) 2019-12-03 2019-12-03 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10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8717A (zh) * 2022-05-27 2022-09-13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国人体的组合仪表反光炫目的校核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8978A (zh) * 2012-09-20 2013-01-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atia的汽车后视野校核方法
CN104290675A (zh) * 2014-10-21 2015-01-21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dvd屏幕防炫目校核方法
CN206141439U (zh) * 2016-09-26 2017-05-03 慈溪市振惠转向器后视镜有限公司 汽车防眩内视镜
DE102017202496A1 (de) * 2017-02-16 2018-08-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Vorhersage der Blendungswahrscheinlichkeit des Fahrers eines Fahrzeugs durch die Sonne
CN110466432A (zh) * 2019-09-18 2019-11-19 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防眩光后视镜、汽车及防眩光后视镜的工作方法
CN110487559A (zh) * 2018-05-15 2019-11-2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内反光及眩目的测量设备以及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8978A (zh) * 2012-09-20 2013-01-02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atia的汽车后视野校核方法
CN104290675A (zh) * 2014-10-21 2015-01-21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dvd屏幕防炫目校核方法
CN206141439U (zh) * 2016-09-26 2017-05-03 慈溪市振惠转向器后视镜有限公司 汽车防眩内视镜
DE102017202496A1 (de) * 2017-02-16 2018-08-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Vorhersage der Blendungswahrscheinlichkeit des Fahrers eines Fahrzeugs durch die Sonne
CN110487559A (zh) * 2018-05-15 2019-11-2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内反光及眩目的测量设备以及测量方法
CN110466432A (zh) * 2019-09-18 2019-11-19 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防眩光后视镜、汽车及防眩光后视镜的工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文学: "汽车内饰件的防眩目仿真分析和优化" *
陈奎: "某型SUV驾驶舱眩光仿真分析与实车评价"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8717A (zh) * 2022-05-27 2022-09-13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国人体的组合仪表反光炫目的校核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49571A1 (en) Distortion correction for vehicle surround view camera projections
US98136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image distortion of a camera for vehicle
CN102848978B (zh) 基于catia的汽车后视野校核方法
CN104709175B (zh) 一种建立后视镜视野边界的方法
CN108045308B (zh) 车辆的内后视镜调节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2344963B (zh)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抬头显示设备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WO2021197190A1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信息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投影设备
CN111660938A (zh) 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车辆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258319A (zh) 一种投影方法及装置、车辆及ar-hud
CN105676449A (zh) 外后视镜视野校核方法及装置
US20030101032A1 (en) Reflecting surface design system, reflecting surface design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8039084A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视野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0991058A (zh) 设备炫目校核方法及装置
CN113920102A (zh) 一种成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417694A (zh) 一种虚拟后视镜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0826144A (zh) 氢能汽车在前风挡和侧窗玻璃上确定光源成像位置的方法
CN112985837B (zh) 视野盲区的校核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7136A (zh) 虚拟场景的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0386934B2 (en) Gesture operation method based on depth values and system thereof
US11030474B1 (en) Planar region boundaries based on intersection
CN116300094A (zh) 一种用于抬头显示装置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400507A (zh) 显示方法、显示设备、交通工具及存储介质
CN115730394A (zh) 一种校核a柱障碍角的方法
CN115270290A (zh) 用于实现hud平台化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560126B (zh) 用于3d打印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