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4705A - 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4705A
CN110974705A CN201911385144.2A CN201911385144A CN110974705A CN 110974705 A CN110974705 A CN 110974705A CN 201911385144 A CN201911385144 A CN 201911385144A CN 110974705 A CN110974705 A CN 110974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ll
cavity
ho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51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3851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47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4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47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9/00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e.g. spitto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面的左端设有剥离装置,车体的顶面上设有位于剥离装置右侧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顶部设有储存装置,车体的顶面上设有位于传动装置前方的驱动装置,车体的顶面上设有位于传动装置右侧的集污箱,集污箱的顶面上设有储蓄箱;通过剥离装置,使得使用过的一次性接收漏斗能够在接收装置向起始位置恢复的过程中自动与接收装置脱离,从而实现自动更换一次性接收漏斗的目的,不需要医务人员对一次性接收漏斗进行清洗,省时省力,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舒适感,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一次性接收漏斗干净卫生,患者之间不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提高了该呕吐接受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一旦患有这种病,将直接影响病人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进而导致人体出现机能损坏,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常会出现呕吐的情况,需要使用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来进行接收呕吐物。
现有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主要由接收漏斗、输送软管、收集桶等构成,使用时,患者手持接收漏斗并将呕吐物吐到接收漏斗的内部,然后呕吐物在重力作用下顺着输送软管进入收集桶进行暂存,但是这种结构的呕吐接收装置在使用完毕之后需要医务人员及时对接收漏斗进行清洗,清洗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清洗过程中容易引起医务人员的不适感,同时仅仅对接收漏斗进行水洗,清洗的不够干净,容易使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主要由接收漏斗、输送软管、收集桶等构成,使用时,患者手持接收漏斗并将呕吐物吐到接收漏斗的内部,然后呕吐物在重力作用下顺着输送软管进入收集桶进行暂存,但是这种结构的呕吐接收装置在使用完毕之后需要医务人员及时对接收漏斗进行清洗,清洗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清洗过程中容易引起医务人员的不适感,同时仅仅对接收漏斗进行水洗,清洗的不够干净,容易使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情况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它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面的左端设有剥离装置,车体的顶面上设有位于剥离装置右侧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顶部设有储存装置,车体的顶面上设有位于传动装置前方的驱动装置,车体的顶面上设有位于传动装置右侧的集污箱,集污箱的顶面上设有储蓄箱。
优选的,所述剥离装置包括剥离箱,剥离箱的底面固定连接在车体的顶面上,剥离箱内腔的底面放置有收集桶,收集桶的内部设有垃圾袋,收集桶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压紧圈,垃圾袋的顶部夹持在收集桶与压紧圈之间,剥离箱的正面通过合页连接有清理门,剥离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收集桶上方的导向圈,剥离箱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剥离弹片,剥离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位于剥离箱顶面与右侧面的交界处。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定位柱,定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车体的顶面上,定位柱的内部设有装配装置和分离装置,定位柱的左侧面与剥离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定位柱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部设有隔离套管,隔离套管的顶端与容纳腔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隔离套管的底端与容纳腔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隔离套管上活动穿插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与容纳腔的内壁活动套接,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传动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隔离套管外部的大联动轮,传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传动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隔离套管外部的小联动轮,容纳腔内腔的底面活动套接有位于隔离套管内部的联动杆,联动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驱动轮,联动杆的顶端固定套接有驱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定位柱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容纳腔上方的置物孔,置物孔内腔的底面通过提升弹簧传动连接有提升板,提升板与置物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提升板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锥形模块,锥形模块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塑胶锥形垫,塑胶锥形垫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圈,塑胶锥形垫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插接管,塑胶锥形垫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锥形卡接圈,定位柱的表面上开设有吸合槽,吸合槽的内壁开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与置物孔连通,吸合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磁圈,操作孔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门,插接门的端部与定位柱的表面齐平,插接门的端面上连接有把手,插接门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活动磁圈,活动磁圈与固定磁圈磁性吸合。
优选的,所述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箱,储存箱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定位柱的顶面上,储存箱的左侧面与剥离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储存箱的底面上开设有贯穿孔,储存箱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锥形接收罩接触连接时,承接扁管呈竖直状态,贯穿孔的中心轴与置物孔的中心轴重合,储存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位于储存箱的顶面和左侧面上,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连通,储存箱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收装置,旋转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翻转发条,翻转发条的一端与旋转杆的表面连接,翻转发条的另一端与储存箱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旋转杆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旋转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绕线轮,绕线轮的外部缠绕有传动线,传动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的内部并缠绕在一个大联动轮的外部,储存箱右侧面的底部固定插接有输送管,输送管的一端与集污箱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块,升降块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固定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通过啮合弹簧传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与固定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板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棘齿,活塞板上连接有传动绳,传动绳的另一端贯穿隔板并固定连接有牵拉绳,牵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升降块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环,升降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联动绳,联动绳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的内部并缠绕在驱动轮的外部,升降块的内部开设有穿插孔,限位棘齿的另一端延伸至穿插孔的内部,穿插孔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定位滑杆,定位滑杆的顶端与储存箱的底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的底端与车体的顶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圈,限位圈的底面与升降块的顶面接触连接,定位滑杆的侧面开设有棘齿槽,棘齿槽与限位棘齿啮合,定位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顶升弹簧,顶升弹簧的顶端与升降块的底面固定连接,顶升弹簧的底端与车体的顶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配装置包括轨道孔和轨道槽,轨道孔和轨道槽均开设在定位柱的内部,轨道孔通过轨道槽与置物孔连通,轨道孔内腔的底面通过顶起弹簧传动连接有惯性柱,惯性柱与轨道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惯性柱的底面连接有联动线,联动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的内部并固定缠绕在大联动轮的外部,惯性柱的侧面连接有联动片,联动片的另一端延伸至轨道槽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片,顶起弹片右侧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起棘齿,顶起棘齿与挡圈活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定位腔,定位腔开设在定位柱的内部,定位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开口,定位腔通过开口与置物孔连通,定位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隔离板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旋转筒,旋转筒的内壁设有定向棘齿,旋转筒的内部设有飞盘,飞盘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内壁通过缓冲弹簧传动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三角板的另一端延伸至飞盘的外部并与定向棘齿啮合,飞盘的内部固定插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端部与定位腔的内壁活动套接,旋转筒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旋转盘,旋转盘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分离齿,分离齿的另一端穿过开口并延伸至置物孔的内部,分离齿的端部与挡圈的底面接触连接,旋转筒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棘齿轮,旋转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回转发条,回转发条的一端与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回转发条的另一端与定位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绕绳轮,绕绳轮的外部缠绕有牵拉线,牵拉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的内部并缠绕在小联动轮的外部,定位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定向弹片,定向弹片的端部与棘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承接扁管,承接扁管的侧面与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承接扁管上设有卡接装置,承接扁管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厚壁扁管,厚壁扁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锥形接收罩,锥形接收罩能在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内部穿梭移动,锥形接收罩右侧面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贯穿槽与剥离弹片相适配,锥形接收罩的内壁上开设有三角形槽,三角形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半圆形槽,半圆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受力盘,受力盘上固定连接有施压条,施压条的另一端与锥形卡接圈活动卡接,固定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与受力盘连接,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半圆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厚壁扁管的内部固定插接有软管,插接管的顶端活动插接在软管的内部,软管的另一端与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施压弹片、穿插槽、L型滑槽和插接孔,施压弹片的一端与承接扁管的表面固定连接,穿插槽和L型滑槽均开设在厚壁扁管的顶面上,穿插槽与L型滑槽连通,插接孔开设在承接扁管的侧面上,L型滑槽的内部设有限位球,限位球与L型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球上固定连接有卡接筒,卡接筒的左端穿过插接孔并延伸至承接扁管的外部,卡接筒的端部与施压弹片的表面接触连接,卡接筒的表面开设有位移槽,卡接筒内腔的左侧面通过复位弹簧传动连接有活塞柱,活塞柱与卡接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柱上固定连接有插销,插销的另一端穿过位移槽并固定插接在插接孔的内壁上。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驱动装置,使医务人员或者患者能够以脚踏的形式为该呕吐接收装置提供动能,操作方式简单、方便、快捷,方便医务人员或者患者使用,通过传动装置,使驱动装置获取的动能能够顺利传递给装配装置、分离装置、储存装置,通过装配装置和分离装置的配合,使塑胶锥形垫、挡圈、插接管、锥形卡接圈组成的一次性接收漏斗能够自动装填在接收装置的内部,通过储存装置为接收装置提供动能,使接收装置能够顺时针转动并将锥形接收罩暴露出来,通过卡接装置,使医务人员或者患者能够快速将厚壁扁管和锥形接收罩组成的接收组件取出并进行使用,同时方便医务人员或者患者再次将接收组件固定在承接扁管的内部,通过剥离装置,使得使用过的一次性接收漏斗能够在接收装置向起始位置恢复的过程中自动与接收装置脱离,从而实现自动更换一次性接收漏斗的目的,不需要医务人员对一次性接收漏斗进行清洗,省时省力,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舒适感,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一次性接收漏斗干净卫生,患者之间不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提高了该呕吐接受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传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A处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B处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C-C处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分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D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5中棘齿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1中储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E-E处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0中接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2中G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2中厚壁扁管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2中卡接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图1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车体;200、集污箱;300、储蓄箱;1、剥离装置;11、剥离箱;12、收集桶;13、垃圾袋;14、压紧圈;15、导向圈;16、剥离弹片;17、第一固定孔;2、传动装置;201、定位柱;202、容纳腔;203、隔离套管;204、传动杆;205、从动锥齿轮;206、大联动轮;207、小联动轮;208、联动杆;209、驱动轮;210、驱动锥齿轮;211、置物孔;212、提升弹簧;213、提升板;214、锥形模块;215、塑胶锥形垫;216、挡圈;217、插接管;218、锥形卡接圈;219、吸合槽;220、操作孔;221、固定磁圈;222、插接门;223、活动磁圈;3、储存装置;31、储存箱;32、贯穿孔;33、第二固定孔;34、旋转杆;35、翻转发条;36、绕线轮;37、传动线;38、输送管;4、驱动装置;401、升降块;402、固定腔;403、隔板;404、啮合弹簧;405、活塞板;406、限位棘齿;407、传动绳;408、牵拉绳;409、联动绳;410、定位滑杆;411、限位圈;412、棘齿槽;413、顶升弹簧;414、穿插孔;5、装配装置;51、轨道孔;52、顶起弹簧;53、惯性柱;54、联动线;55、轨道槽;56、联动片;57、顶起弹片;58、顶起棘齿;6、分离装置;601、定位腔;602、开口;603、隔离板;604、旋转筒;605、定向棘齿;606、飞盘;607、缓冲腔;608、缓冲弹簧;609、缓冲板;610、三角板;611、旋转轴;612、旋转盘;613、分离齿;614、棘齿轮;615、回转发条;616、绕绳轮;617、牵拉线;618、定向弹片;7、接收装置;701、承接扁管;702、厚壁扁管;703、锥形接收罩;704、贯穿槽;705、三角形槽;706、半圆形槽;707、固定杆;708、受力盘;709、施压条;710、扭力弹簧;711、软管;8、卡接装置;801、施压弹片;802、穿插槽;803、L型滑槽;804、插接孔;805、限位球;806、卡接筒;807、位移槽;808、复位弹簧;809、活塞柱;810、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6,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包括车体100,车体100顶面的左端设有剥离装置1,车体100的顶面上设有位于剥离装置1右侧的传动装置2,传动装置2的顶部设有储存装置3,车体100的顶面上设有位于传动装置2前方的驱动装置4,车体100的顶面上设有位于传动装置2右侧的集污箱200,集污箱200的顶面上设有储蓄箱300。
剥离装置1包括剥离箱11,剥离箱11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推手,剥离箱1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车体100的顶面上,剥离箱11内腔的底面放置有收集桶12,收集桶12的内部设有垃圾袋13,收集桶12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压紧圈14,垃圾袋13的顶部夹持在收集桶12与压紧圈14之间,剥离箱11的正面通过合页连接有清理门,剥离箱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收集桶12上方的导向圈15,剥离箱11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剥离弹片16,剥离箱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7,第一固定孔17位于剥离箱11顶面与右侧面的交界处。
传动装置2包括定位柱201,定位柱20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车体100的顶面上,定位柱201的内部设有装配装置5和分离装置6,定位柱201的左侧面与剥离箱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定位柱20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202,容纳腔202的内部设有隔离套管203,隔离套管203的顶端与容纳腔202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隔离套管203的底端与容纳腔202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隔离套管203上活动穿插有传动杆204,传动杆204的一端与容纳腔202的内壁活动套接,传动杆204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205,传动杆2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隔离套管203外部的大联动轮206,传动杆204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传动杆2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隔离套管203外部的小联动轮207,容纳腔202内腔的底面活动套接有位于隔离套管203内部的联动杆208,联动杆20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驱动轮209,联动杆208的顶端固定套接有驱动锥齿轮210,驱动锥齿轮210与从动锥齿轮205啮合,定位柱20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容纳腔202上方的置物孔211,置物孔211内腔的底面通过提升弹簧212传动连接有提升板213,提升板213与置物孔211的内壁滑动连接,提升板21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锥形模块214,锥形模块21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塑胶锥形垫215,塑胶锥形垫2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圈216,塑胶锥形垫215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插接管217,塑胶锥形垫215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锥形卡接圈218,定位柱201的表面上开设有吸合槽219,吸合槽219的内壁开设有操作孔220,操作孔220与置物孔211连通,吸合槽21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磁圈221,操作孔220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门222,插接门222的端部与定位柱201的表面齐平,插接门222的端面上连接有把手,插接门222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活动磁圈223,活动磁圈223与固定磁圈221磁性吸合。
储存装置3包括储存箱31,储存箱3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定位柱201的顶面上,储存箱31的左侧面与剥离箱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储存箱31的底面上开设有贯穿孔32,储存箱31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与锥形接收罩703接触连接时,承接扁管701呈竖直状态,贯穿孔32的中心轴与置物孔211的中心轴重合,储存箱3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3,第二固定孔33位于储存箱31的顶面和左侧面上,第二固定孔33与第一固定孔17连通,储存箱31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旋转杆34,旋转杆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收装置7,旋转杆3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翻转发条35,翻转发条35的一端与旋转杆34的表面连接,翻转发条35的另一端与储存箱31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旋转杆34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旋转杆3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绕线轮36,绕线轮36的外部缠绕有传动线37,传动线37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202的内部并缠绕在一个大联动轮206的外部,储存箱31右侧面的底部固定插接有输送管38,输送管38的一端与集污箱200固定连通。
驱动装置4包括升降块401,升降块40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402,固定腔4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403,隔板403通过啮合弹簧404传动连接有活塞板405,活塞板405与固定腔402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板405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棘齿406,活塞板405上连接有传动绳407,传动绳407的另一端贯穿隔板403并固定连接有牵拉绳408,牵拉绳408的另一端延伸至升降块40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环,升降块4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联动绳409,联动绳409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202的内部并缠绕在驱动轮209的外部,升降块401的内部开设有穿插孔414,限位棘齿406的另一端延伸至穿插孔414的内部,穿插孔414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定位滑杆410,定位滑杆410的顶端与储存箱31的底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410的底端与车体100的顶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410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圈411,限位圈411的底面与升降块401的顶面接触连接,定位滑杆410的侧面开设有棘齿槽412,棘齿槽412与限位棘齿406啮合,定位滑杆410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顶升弹簧413,顶升弹簧413的顶端与升降块401的底面固定连接,顶升弹簧413的底端与车体100的顶面固定连接。
装配装置5包括轨道孔51和轨道槽55,轨道孔51和轨道槽55均开设在定位柱201的内部,轨道孔51通过轨道槽55与置物孔211连通,轨道孔51内腔的底面通过顶起弹簧52传动连接有惯性柱53,惯性柱53与轨道孔51的内壁滑动连接,惯性柱53的底面连接有联动线54,联动线54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202的内部并固定缠绕在大联动轮206的外部,惯性柱53的侧面连接有联动片56,联动片56的另一端延伸至轨道槽55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片57,顶起弹片57右侧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起棘齿58,顶起棘齿58与挡圈216活动卡接。
分离装置6包括定位腔601,定位腔601开设在定位柱201的内部,定位腔601的内壁上开设有开口602,定位腔601通过开口602与置物孔211连通,定位腔6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603,隔离板60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旋转筒604,旋转筒604的内壁设有定向棘齿605,旋转筒604的内部设有飞盘606,飞盘606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607,缓冲腔607的内壁通过缓冲弹簧608传动连接有缓冲板609,缓冲板609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610,三角板610的另一端延伸至飞盘606的外部并与定向棘齿605啮合,飞盘606的内部固定插接有旋转轴611,旋转轴611的端部与定位腔601的内壁活动套接,旋转筒6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旋转盘612,旋转盘6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分离齿613,分离齿613的另一端穿过开口602并延伸至置物孔211的内部,分离齿613的端部与挡圈216的底面接触连接,旋转筒6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棘齿轮614,旋转轴61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回转发条615,回转发条615的一端与旋转轴611的表面固定连接,回转发条615的另一端与定位腔601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61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绕绳轮616,绕绳轮616的外部缠绕有牵拉线617,牵拉线617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202的内部并缠绕在小联动轮207的外部,定位腔6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定向弹片618,定向弹片618的端部与棘齿轮614啮合。
接收装置7包括承接扁管701,承接扁管701的侧面与旋转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承接扁管701上设有卡接装置8,承接扁管70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厚壁扁管702,厚壁扁管70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锥形接收罩703,锥形接收罩703能在第一固定孔17和第二固定孔33的内部穿梭移动,锥形接收罩703右侧面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704,贯穿槽704与剥离弹片16相适配,锥形接收罩703的内壁上开设有三角形槽705,三角形槽705的内壁上开设有半圆形槽706,半圆形槽70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07,固定杆7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受力盘708,受力盘708上固定连接有施压条709,施压条709的另一端与锥形卡接圈218活动卡接,固定杆7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710,扭力弹簧710的一端与受力盘708连接,扭力弹簧710的另一端与半圆形槽706的内壁固定连接,厚壁扁管702的内部固定插接有软管711,插接管217的顶端活动插接在软管711的内部,软管711的另一端与输送管38的一端固定连通。
卡接装置8包括施压弹片801、穿插槽802、L型滑槽803和插接孔804,施压弹片801的一端与承接扁管701的表面固定连接,穿插槽802和L型滑槽803均开设在厚壁扁管702的顶面上,穿插槽802与L型滑槽803连通,插接孔804开设在承接扁管701的侧面上,L型滑槽803的内部设有限位球805,限位球805与L型滑槽803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球805上固定连接有卡接筒806,卡接筒806的左端穿过插接孔804并延伸至承接扁管701的外部,卡接筒806的端部与施压弹片801的表面接触连接,卡接筒806的表面开设有位移槽807,卡接筒806内腔的左侧面通过复位弹簧808传动连接有活塞柱809,活塞柱809与卡接筒806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柱809上固定连接有插销810,插销810的另一端穿过位移槽807并固定插接在插接孔804的内壁上。
工作原理:
首先脚踏升降块401,升降块401受力并迅速向下移动,使联动绳409迅速松弛,然后旋转杆34在翻转发条35弹力的作用下带着接收装置7和绕线轮36转动,接收装置7以旋转杆34为中心轴顺时针转动,接着接收装置7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17和第二固定孔33,直至承接扁管701与第二固定孔33的内壁接触,使接收装置7停止转动,此时承接扁管701呈竖直状态,与此同时,绕线轮36转动,使传动线37向绕线轮36的外部缠绕,然后传动线37从大联动轮206的外部释放并驱动大联动轮206转动,大联动轮206通过传动杆204、从动锥齿轮205与驱动锥齿轮210的啮合作用带着联动杆208和另一个传动杆204转动,联动杆208带着驱动轮209转动,使联动绳409向驱动轮209的外部缠绕,在接收装置7停止转动时,升降块401向下位移到最低点位置,然后活塞板405在啮合弹簧404弹力的作用下带着限位棘齿406向外移动,使限位棘齿406与棘齿槽412啮合,将升降块401固定住,该过程中,大联动轮206转动会使联动线54向大联动轮206的外部缠绕,然后联动线54牵拉惯性柱53向下移动,惯性柱53对顶起弹簧52做功,顶起弹簧52弹性势能增加,接着惯性柱53带着联动片56、顶起弹片57、顶起棘齿58向下移动,同时另一个传动杆204带着小联动轮207转动,使牵拉线617从绕绳轮616的外部释放并向小联动轮207的外部缠绕,然后牵拉线617驱使绕绳轮616转动固定的角度,绕绳轮616带着旋转轴611转动固定的角度,旋转轴611对回转发条615做功,使回转发条615弹性势能增加,接着旋转轴611通过飞盘606、三角板610与定向棘齿605的啮合作用、旋转筒604、旋转盘612带着分离齿613转动固定的角度,使分离齿613推动最上方的挡圈216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进而使最上方的一次性接收漏斗进入预定位置,此时定向弹片618与棘齿轮614啮合并对旋转筒604进行限位,使旋转筒604不会在一次性接收漏斗的重力下反向转动,进而确保最上方进入预定位置的一次性接收漏斗的位置固定不变,然后最上方的挡圈216与顶起棘齿58的底面接触,挡圈216的边沿对顶起棘齿58施加推力,顶起棘齿58对顶起弹片57施力,顶起弹片57向联动片56所在的方向弯曲,在顶起棘齿58越过最上方的挡圈216之后,顶起弹片57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带着顶起棘齿58向进入预定位置的挡圈216的下方移动,此时惯性柱53移动到最低点位置,然后按压施压弹片801的端部,施压弹片801的端部对卡接筒806的端部施加推力,卡接筒806带着限位球805向L型滑槽803内的竖直通道移动,直至限位球805进入L型滑槽803内的竖直通道内,此时卡接筒806不能再向右移动,且插销810与位移槽807内腔的左侧面接触连接,接着通过锥形接收罩703将厚壁扁管702拉出,之后手握厚壁扁管702,向塑胶锥形垫215的内部呕吐,呕吐物进入塑胶锥形垫215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插接管217、软管711、输送管38进入集污箱200,使用完毕之后,按压施压弹片801,使卡接筒806移动到不能再发生位移的位置,即插销810与位移槽807内腔的左侧面接触连接,此时限位球805正对L型滑槽803顶部的开口,然后将厚壁扁管702的端部插入承接扁管701,接着卡接筒806进入穿插槽802,限位球805进入L型滑槽803,直至限位球805与L型滑槽803水平部的内壁接触连接,松开施压弹片801,施压弹片801弹性恢复至初始位置,然后卡接筒806在复位弹簧808弹性斥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动,使限位球805进入穿插槽802下方的L型滑槽803内,进而将厚壁扁管702固定卡接住,接着通过拉环牵拉牵拉绳408,牵拉绳408牵拉传动绳407,传动绳407弯曲并牵拉活塞板405,活塞板405带着限位棘齿406与棘齿槽412分开,解除对升降块401的限制,之后升降块401在顶升弹簧413弹力的作用下迅速向上移动并牵拉联动绳409,联动绳409从驱动轮209的外部迅速释放并驱动驱动轮209反向快速转动,驱动轮209通过联动杆208、驱动锥齿轮210与传动杆204的啮合作用、传动杆204带着大联动轮206反向快速转动,然后传动线37从绕线轮36的外部释放并向大联动轮206的外部缠绕,同时传动线37驱动绕线轮36反向转动,绕线轮36带着旋转杆34反向转动,旋转杆34带着接收装置7反向转动,接着剥离弹片16的顶端插入贯穿槽704并对塑胶锥形垫215施加推力,塑胶锥形垫215通过锥形卡接圈218对施压条709施加推力,施压条709顺时针转动,直至锥形卡接圈218越过施压条709,使塑胶锥形垫215被推出,即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接收漏斗从锥形接收罩703的内部推出,然后使用过的一次性接收漏斗在自身重力下穿过导向圈15进入垃圾袋13进行暂存,之后锥形接收罩703与挡板接触,锥形接收罩703的大端口竖直向下,锥形接收罩703的中心轴与贯穿孔32的中心轴重合,此时升降块401的顶面与限位圈411的底面接触连接,该过程中,联动线54从大联动轮206的外部释放,然后惯性柱53在顶起弹簧52弹力的作用下通过联动片56、顶起弹片57、顶起棘齿58推动最上方进入预定位置的一次性接收漏斗向上加速运动,直至顶起弹簧52的长度达到自然长度,此时惯性柱53、联动片56、顶起弹片57、顶起棘齿58、一次性接收漏斗获取的动能达到最大值,之后这个一次性接收漏斗在自身惯性和惯性柱53、联动片56、顶起弹片57、顶起棘齿58的惯性作用下快速向上移动并插入锥形接收罩703,同时惯性柱53牵拉顶起弹簧52,顶起弹簧52弹性拉伸,弹性势能增加,使一次性接收漏斗和惯性柱53、联动片56、顶起弹片57、顶起棘齿58做减速运动,然后锥形卡接圈218与施压条709接触并对施压条709施加推力,接着施压条709以固定杆707为中心轴逆时针转动并通过受力盘708对扭力弹簧710做功,使扭力弹簧710弹性势能增加,之后锥形卡接圈218越过施压条709,然后施压条709在扭力弹簧710弹力的作用下以固定杆707为中心轴顺时针转动恢复至初始位置,接着塑胶锥形垫215的表面与锥形接收罩703的内壁贴合,此时挡圈216的底面与顶起棘齿58的顶面接触连接,挡圈216的顶面与锥形接收罩703的底面接触连接,之后惯性柱53在顶起弹簧52拉力的作用下带着联动片56、顶起弹片57、顶起棘齿58向下移动,顶起棘齿58与挡圈216分开,然后一次性接收漏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使锥形卡接圈218的底面与施压条709的端部接触连接,利用施压条709对锥形卡接圈218进行限位,进而将这个一次性接收漏斗固定在锥形接收罩703的内部,与此同时,牵拉线617在回转发条615弹力的作用下向绕绳轮616的外部缠绕并从小联动轮207的外部释放,使旋转轴611反向转动固定角度,至此,使该呕吐装置做好下次使用的准备,即可。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包括车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顶面的左端设有剥离装置(1),车体(100)的顶面上设有位于剥离装置(1)右侧的传动装置(2),传动装置(2)的顶部设有储存装置(3),车体(100)的顶面上设有位于传动装置(2)前方的驱动装置(4),车体(100)的顶面上设有位于传动装置(2)右侧的集污箱(200),集污箱(200)的顶面上设有储蓄箱(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装置(1)包括剥离箱(11),剥离箱(1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车体(100)的顶面上,剥离箱(11)内腔的底面放置有收集桶(12),收集桶(12)的内部设有垃圾袋(13),收集桶(12)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压紧圈(14),垃圾袋(13)的顶部夹持在收集桶(12)与压紧圈(14)之间,剥离箱(11)的正面通过合页连接有清理门,剥离箱(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收集桶(12)上方的导向圈(15),剥离箱(11)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剥离弹片(16),剥离箱(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7),第一固定孔(17)位于剥离箱(11)顶面与右侧面的交界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定位柱(201),定位柱(20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车体(100)的顶面上,定位柱(201)的内部设有装配装置(5)和分离装置(6),定位柱(201)的左侧面与剥离箱(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定位柱(20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202),容纳腔(202)的内部设有隔离套管(203),隔离套管(203)的顶端与容纳腔(202)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隔离套管(203)的底端与容纳腔(202)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隔离套管(203)上活动穿插有传动杆(204),传动杆(204)的一端与容纳腔(202)的内壁活动套接,传动杆(204)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205),传动杆(2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隔离套管(203)外部的大联动轮(206),传动杆(204)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传动杆(2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位于隔离套管(203)外部的小联动轮(207),容纳腔(202)内腔的底面活动套接有位于隔离套管(203)内部的联动杆(208),联动杆(20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驱动轮(209),联动杆(208)的顶端固定套接有驱动锥齿轮(210),驱动锥齿轮(210)与从动锥齿轮(205)啮合,定位柱(20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容纳腔(202)上方的置物孔(211),置物孔(211)内腔的底面通过提升弹簧(212)传动连接有提升板(213),提升板(213)与置物孔(211)的内壁滑动连接,提升板(213)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锥形模块(214),锥形模块(21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塑胶锥形垫(215),塑胶锥形垫(2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圈(216),塑胶锥形垫(215)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插接管(217),塑胶锥形垫(215)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锥形卡接圈(218),定位柱(201)的表面上开设有吸合槽(219),吸合槽(219)的内壁开设有操作孔(220),操作孔(220)与置物孔(211)连通,吸合槽(21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磁圈(221),操作孔(220)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插接门(222),插接门(222)的端部与定位柱(201)的表面齐平,插接门(222)的端面上连接有把手,插接门(222)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活动磁圈(223),活动磁圈(223)与固定磁圈(221)磁性吸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3)包括储存箱(31),储存箱(3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定位柱(201)的顶面上,储存箱(31)的左侧面与剥离箱(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储存箱(31)的底面上开设有贯穿孔(32),储存箱(31)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挡板,贯穿孔(32)的中心轴与置物孔(211)的中心轴重合,储存箱(3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3),第二固定孔(33)位于储存箱(31)的顶面和左侧面上,第二固定孔(33)与第一固定孔(17)连通,储存箱(31)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旋转杆(34),旋转杆(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收装置(7),旋转杆(3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翻转发条(35),翻转发条(35)的一端与旋转杆(34)的表面连接,翻转发条(35)的另一端与储存箱(31)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旋转杆(34)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旋转杆(3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绕线轮(36),绕线轮(36)的外部缠绕有传动线(37),传动线(37)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202)的内部并缠绕在一个大联动轮(206)的外部,储存箱(31)右侧面的底部固定插接有输送管(38),输送管(38)的一端与集污箱(200)固定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升降块(401),升降块(40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402),固定腔(4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403),隔板(403)通过啮合弹簧(404)传动连接有活塞板(405),活塞板(405)与固定腔(402)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板(405)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棘齿(406),活塞板(405)上连接有传动绳(407),传动绳(407)的另一端贯穿隔板(403)并固定连接有牵拉绳(408),牵拉绳(408)的另一端延伸至升降块(40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环,升降块(4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联动绳(409),联动绳(409)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202)的内部并缠绕在驱动轮(209)的外部,升降块(401)的内部开设有穿插孔(414),限位棘齿(406)的另一端延伸至穿插孔(414)的内部,穿插孔(414)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定位滑杆(410),定位滑杆(410)的顶端与储存箱(31)的底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410)的底端与车体(100)的顶面固定连接,定位滑杆(410)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圈(411),限位圈(411)的底面与升降块(401)的顶面接触连接,定位滑杆(410)的侧面开设有棘齿槽(412),棘齿槽(412)与限位棘齿(406)啮合,定位滑杆(410)的外部活动套接有顶升弹簧(413),顶升弹簧(413)的顶端与升降块(401)的底面固定连接,顶升弹簧(413)的底端与车体(100)的顶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5)包括轨道孔(51)和轨道槽(55),轨道孔(51)和轨道槽(55)均开设在定位柱(201)的内部,轨道孔(51)通过轨道槽(55)与置物孔(211)连通,轨道孔(51)内腔的底面通过顶起弹簧(52)传动连接有惯性柱(53),惯性柱(53)与轨道孔(51)的内壁滑动连接,惯性柱(53)的底面连接有联动线(54),联动线(54)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202)的内部并固定缠绕在大联动轮(206)的外部,惯性柱(53)的侧面连接有联动片(56),联动片(56)的另一端延伸至轨道槽(55)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顶起弹片(57),顶起弹片(57)右侧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起棘齿(58),顶起棘齿(58)与挡圈(216)活动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6)包括定位腔(601),定位腔(601)开设在定位柱(201)的内部,定位腔(601)的内壁上开设有开口(602),定位腔(601)通过开口(602)与置物孔(211)连通,定位腔(6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603),隔离板(603)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旋转筒(604),旋转筒(604)的内壁设有定向棘齿(605),旋转筒(604)的内部设有飞盘(606),飞盘(606)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607),缓冲腔(607)的内壁通过缓冲弹簧(608)传动连接有缓冲板(609),缓冲板(609)的另一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板(610),三角板(610)的另一端延伸至飞盘(606)的外部并与定向棘齿(605)啮合,飞盘(606)的内部固定插接有旋转轴(611),旋转轴(611)的端部与定位腔(601)的内壁活动套接,旋转筒(6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旋转盘(612),旋转盘(6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分离齿(613),分离齿(613)的另一端穿过开口(602)并延伸至置物孔(211)的内部,分离齿(613)的端部与挡圈(216)的底面接触连接,旋转筒(60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棘齿轮(614),旋转轴(611)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回转发条(615),回转发条(615)的一端与旋转轴(611)的表面固定连接,回转发条(615)的另一端与定位腔(601)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61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绕绳轮(616),绕绳轮(616)的外部缠绕有牵拉线(617),牵拉线(617)的另一端延伸至容纳腔(202)的内部并缠绕在小联动轮(207)的外部,定位腔(60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定向弹片(618),定向弹片(618)的端部与棘齿轮(614)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7)包括承接扁管(701),承接扁管(701)的侧面与旋转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承接扁管(701)上设有卡接装置(8),承接扁管(70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厚壁扁管(702),厚壁扁管(70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锥形接收罩(703),锥形接收罩(703)能在第一固定孔(17)和第二固定孔(33)的内部穿梭移动,锥形接收罩(703)右侧面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704),贯穿槽(704)与剥离弹片(16)相适配,锥形接收罩(703)的内壁上开设有三角形槽(705),三角形槽(705)的内壁上开设有半圆形槽(706),半圆形槽(70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07),固定杆(7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受力盘(708),受力盘(708)上固定连接有施压条(709),施压条(709)的另一端与锥形卡接圈(218)活动卡接,固定杆(707)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710),扭力弹簧(710)的一端与受力盘(708)连接,扭力弹簧(710)的另一端与半圆形槽(706)的内壁固定连接,厚壁扁管(702)的内部固定插接有软管(711),插接管(217)的顶端活动插接在软管(711)的内部,软管(711)的另一端与输送管(38)的一端固定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8)包括施压弹片(801)、穿插槽(802)、L型滑槽(803)和插接孔(804),施压弹片(801)的一端与承接扁管(701)的表面固定连接,穿插槽(802)和L型滑槽(803)均开设在厚壁扁管(702)的顶面上,穿插槽(802)与L型滑槽(803)连通,插接孔(804)开设在承接扁管(701)的侧面上,L型滑槽(803)的内部设有限位球(805),限位球(805)与L型滑槽(803)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球(805)上固定连接有卡接筒(806),卡接筒(806)的左端穿过插接孔(804)并延伸至承接扁管(701)的外部,卡接筒(806)的端部与施压弹片(801)的表面接触连接,卡接筒(806)的表面开设有位移槽(807),卡接筒(806)内腔的左侧面通过复位弹簧(808)传动连接有活塞柱(809),活塞柱(809)与卡接筒(806)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柱(809)上固定连接有插销(810),插销(810)的另一端穿过位移槽(807)并固定插接在插接孔(804)的内壁上。
CN201911385144.2A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Pending CN1109747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5144.2A CN110974705A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5144.2A CN110974705A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4705A true CN110974705A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7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5144.2A Pending CN110974705A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47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9371A (zh) * 2021-03-19 2021-07-06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一种肿瘤科用呕吐物双封口式收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9371A (zh) * 2021-03-19 2021-07-06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一种肿瘤科用呕吐物双封口式收集装置
CN113069371B (zh) * 2021-03-19 2022-11-08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一种肿瘤科用呕吐物双封口式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44438A (zh) 一种乒乓球捡球装置
CN110974705A (zh) 一种消化科护理呕吐接收装置
CN112715130B (zh) 一种山药起收机
CN111714713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肝胆外科用引流装置
CN208319293U (zh) 一种胃内块状异物取出装置
CN107246055B (zh) 一种尿检集尿装置
CN206815469U (zh) 一种尿检集尿装置
CN215128371U (zh) 一种降低胃镜检查摩擦食道的柔性套管
CN112450991B (zh) 一种唾液收集装置
CN206403696U (zh) 卫生间用坐便器
CN203889416U (zh) 手自一体竹签收集器
CN107670131A (zh) 一种呼吸内科清肺排痰装置
CN219720804U (zh) 一种泌尿科取结石装置
CN211131564U (zh) 扒臀机构、护理机
CN111820956A (zh) 一种可通过咽拭子完成病菌的采集装置
CN217078672U (zh) 一种水中塑料袋垃圾收集装置
CN213311855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的呕吐物收集装置
CN212119033U (zh) 一种辅助飞行的模型遥控器
CN217515900U (zh) 一种外科护理换药垃圾收集装置
CN112572582B (zh) 料桶运输小车
CN215915847U (zh) 一种儿科急诊用儿科负压洗胃装置
CN213047156U (zh) 一种便秘助拉棒
CN202908778U (zh) 胰胆管取石器
CN219814963U (zh) 一种急诊护理催吐装置
CN211068284U (zh) 一种用于吸痰器的防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