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3887B - 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3887B
CN110973887B CN201911077858.7A CN201911077858A CN110973887B CN 110973887 B CN110973887 B CN 110973887B CN 201911077858 A CN201911077858 A CN 201911077858A CN 110973887 B CN110973887 B CN 110973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fixedly connected
rod
plat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78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3887A (zh
Inventor
赵续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Zhu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Zhu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Zhu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Zhu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78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3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3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3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3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3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9/00Stools for specified purpo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档杆、支撑板、弹性连接带、挡框、隔离网、定位基座、定位块、扣板、连接带、定位插杆、压板、放置槽、手握杆、固定框、转动杆、定位卡槽、定位插孔、固定轴、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和限位螺杆的配合使用,可对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的使用人员提供安全保护,这样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使用人员更加安全,解决了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在使用时,因不能对使用人员提供安全保护,使得使用人员容易从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上脱离,造成使用人员出现跌伤的状况,从而导致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现有的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在使用时,不能对使用人员提供安全保护,在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运行过程中,使得使用人员容易从座椅上脱离,造成使用人员出现跌伤的状况,从而导致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给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的使用带来较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具备对使用人员提供安全保护的优点,解决了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自由度平台,所述自由度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基座,所述定位基座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椅罩,所述椅罩内圈的表面镶嵌有弹性保护板,所述椅罩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AR智能眼镜,所述定位基座顶部表面的内侧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定位基座正表面中心处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带;
所述支撑板内侧表面的底部横向贯穿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竖向固定连接有手握杆,所述支撑板顶部表面的前侧开设有三个定位卡槽,所述支撑板正表面中心处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插孔,所述支撑板背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纵向贯穿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框的内腔套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贯穿固定框并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正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扣板,所述扣板底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背表面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的后侧延伸至定位插孔的内腔并与定位插孔的内腔为紧密配合,所述弹性连接带左侧表面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两个第一安装通孔横向相对应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档杆,所述弹性连接带的顶部延伸至定位卡槽的内腔,两个第二安装通孔相对应的一侧且位于定位卡槽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二档杆,所述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之间竖向固定连接有挡框,所述挡框的内腔镶嵌有隔离网,所述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正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的后侧贯穿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并延伸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的后侧套设有定位螺套。
优选的,所述弹性带远离AR智能眼镜的一侧贯穿弹性保护板并与椅罩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的表面与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的内圈均为紧密配合,所述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正表面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限位螺杆配合使用的进出插孔,所述限位螺杆的表面与进出插孔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和压板底部表面的中心处均纵向开设有与弹性连接带配合使用的放置凹槽,所述放置凹槽的竖向高度大于弹性连接带的厚度,所述定位卡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定位卡槽的纵向长度和弧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第二档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贯穿开设有与固定轴配合使用的转动孔,所述固定轴的表面与转动孔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转动杆上贯穿开设有与固定轴配合使用的连接孔,所述固定轴的表面与连接孔的内腔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定位螺孔,所述支撑板的纵向长度小于定位基座的纵向长度,所述坐板的高度低于定位基座的高度。
优选的,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分别插入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内,接着将限位螺杆贯穿进出插孔,并将定位螺套旋在限位螺杆表面;
B)使用人员进入座椅并坐在坐板上,向前拉动连接带,使得定位插杆脱离定位插孔的内腔,向上扣动扣板在力的作用下压板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固定轴在转动孔的表面转动开启压板;
C)向上拉动第二档杆,将第二档杆放置于定位卡槽内,此时弹性连接带顶部的部分位于支撑板的放置凹槽内,复位压板使得压板底部的放置凹槽卡在弹性连接带表面,接着将定位插杆复位,使其进入定位插孔的内腔,完成压板与支撑板的定位,最后使用人员将AR智能眼镜套设在眼镜表面,进行后续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档杆、支撑板、弹性连接带、挡框、隔离网、定位基座、定位块、扣板、连接带、定位插杆、压板、放置槽、手握杆、固定框、转动杆、定位卡槽、定位插孔、固定轴、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和限位螺杆的配合使用,可对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的使用人员提供安全保护,这样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使用人员更加安全,解决了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在使用时,因不能对使用人员提供安全保护,使得使用人员容易从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上脱离,造成使用人员出现跌伤的状况,从而导致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值得推广。
2、本发明通过弹性带,方便AR智能眼镜与椅罩进行定位连接,通过进出插孔,方便了限位螺杆的安装,通过定位螺套,可对安装后的限位螺杆进行定位,通过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的配合,方便了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的安装,通过放置凹槽,可对弹性连接带进行储纳,通过定位卡槽,可对第二档杆进行放置,通过转动孔,方便了固定轴的旋转,通过限位挡板,可对固定轴进行限位,避免固定轴脱离固定框,通过连接孔,方便转动杆套设在固定轴表面,通过安装定位螺孔,方便利用安装定位螺栓,将底板与地面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板与压板结构配合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板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框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弹性连接带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档杆结构侧视图。
图中:1底板、2底座、3支撑柱、4顶板、5自由度平台、6坐板、7第一档杆、8支撑板、9弹性连接带、10弹性保护板、11椅罩、12挡框、13第二档杆、14弹性带、15隔离网、16定位基座、17定位块、18扣板、19连接带、20定位插杆、21放置凹槽、22压板、23放置槽、24手握杆、25固定框、26转动杆、27定位卡槽、28定位插孔、29限位挡板、30固定轴、31第一安装通孔、32第二安装通孔、33限位螺杆、34 AR智能眼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自由度平台5,自由度平台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板6,坐板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基座16,底板1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定位螺孔,支撑板8的纵向长度小于定位基座16的纵向长度,坐板6的高度低于定位基座16的高度,通过安装定位螺孔,方便利用安装定位螺栓,将底板1与地面进行连接,定位基座16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椅罩11,椅罩11内圈的表面镶嵌有弹性保护板10,椅罩1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4,弹性带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AR智能眼镜34,弹性带14远离AR智能眼镜34的一侧贯穿弹性保护板10并与椅罩1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弹性带14,方便AR智能眼镜34与椅罩11进行定位连接,定位基座16顶部表面的内侧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定位基座16正表面中心处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7,定位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带9;
支撑板8内侧表面的底部横向贯穿开设有放置槽23,放置槽23的内腔竖向固定连接有手握杆24,支撑板8顶部表面的前侧开设有三个定位卡槽27,支撑板8正表面中心处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插孔28,支撑板8背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5,固定框25的内腔纵向贯穿设置有固定轴30,固定轴30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框25的内腔套设有转动杆26,转动杆26的顶部贯穿固定框25并固定连接有压板22,固定框25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贯穿开设有与固定轴30配合使用的转动孔,固定轴30的表面与转动孔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固定轴3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29,转动杆26上贯穿开设有与固定轴30配合使用的连接孔,固定轴30的表面与连接孔的内腔为过盈配合,通过转动孔,方便了固定轴30的旋转,通过限位挡板29,可对固定轴30进行限位,避免固定轴30脱离固定框25,通过连接孔,方便转动杆26套设在固定轴30表面,压板22正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扣板18,扣板18底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19,连接带19背表面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插杆20,定位插杆20的后侧延伸至定位插孔28的内腔并与定位插孔28的内腔为紧密配合,弹性连接带9左侧表面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31和第二安装通孔32,两个第一安装通孔31横向相对应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档杆7,弹性连接带9的顶部延伸至定位卡槽27的内腔,两个第二安装通孔32相对应的一侧且位于定位卡槽27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二档杆13,支撑板8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和压板22底部表面的中心处均纵向开设有与弹性连接带9配合使用的放置凹槽21,放置凹槽21的竖向高度大于弹性连接带9的厚度,定位卡槽27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弧形凹槽,定位卡槽27的纵向长度和弧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第二档杆13的直径,通过放置凹槽21,可对弹性连接带9进行储纳,通过定位卡槽27,可对第二档杆13进行放置,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之间竖向固定连接有挡框12,挡框12的内腔镶嵌有隔离网15,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正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螺杆33,限位螺杆33的后侧贯穿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并延伸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的后侧套设有定位螺套,通过设置第一档杆7、支撑板8、弹性连接带9、挡框12、隔离网15、定位基座16、定位块17、扣板18、连接带19、定位插杆20、压板22、放置槽23、手握杆24、固定框25、转动杆26、定位卡槽27、定位插孔28、固定轴30、第一安装通孔31、第二安装通孔32和限位螺杆33的配合使用,可对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的使用人员提供安全保护,这样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使用人员更加安全,解决了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在使用时,因不能对使用人员提供安全保护,使得使用人员容易从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上脱离,造成使用人员出现跌伤的状况,从而导致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值得推广,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的表面与第一安装通孔31和第二安装通孔32的内圈均为紧密配合,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正表面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限位螺杆33配合使用的进出插孔,限位螺杆33的表面与进出插孔的内腔为滑动接触,通过进出插孔,方便了限位螺杆33的安装,通过定位螺套,可对安装后的限位螺杆33进行定位,通过第一安装通孔31和第二安装通孔32的配合,方便了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的安装;
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分别插入第一安装通孔31和第二安装通孔32内,接着将限位螺杆33贯穿进出插孔,并将定位螺套旋在限位螺杆33表面;
B)使用人员进入座椅并坐在坐板6上,向前拉动连接带19,使得定位插杆20脱离定位插孔28的内腔,向上扣动扣板18在力的作用下压板22带动转动杆26转动,转动杆26带动固定轴30在转动孔的表面转动开启压板22;
C)向上拉动第二档杆13,将第二档杆13放置于定位卡槽27内,此时弹性连接带9顶部的部分位于支撑板8的放置凹槽21内,复位压板22使得压板22底部的放置凹槽21卡在弹性连接带9表面,接着将定位插杆20复位,使其进入定位插孔28的内腔,完成压板22与支撑板8的定位,最后使用人员将AR智能眼镜34套设在眼镜表面,进行后续的使用。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电器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该文中出现的设备采用220V电压供电,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该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通过设置第一档杆7、支撑板8、弹性连接带9、挡框12、隔离网15、定位基座16、定位块17、扣板18、连接带19、定位插杆20、压板22、放置槽23、手握杆24、固定框25、转动杆26、定位卡槽27、定位插孔28、固定轴30、第一安装通孔31、第二安装通孔32和限位螺杆3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出现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自由度平台(5),所述自由度平台(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坐板(6),所述坐板(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基座(16),所述定位基座(16)外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椅罩(11),所述椅罩(11)内圈的表面镶嵌有弹性保护板(10),所述椅罩(1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4),所述弹性带(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AR智能眼镜(34),所述定位基座(16)顶部表面的内侧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定位基座(16)正表面中心处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7),所述定位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带(9);
所述支撑板(8)内侧表面的底部横向贯穿开设有放置槽(23),所述放置槽(23)的内腔竖向固定连接有手握杆(24),所述支撑板(8)顶部表面的前侧开设有三个定位卡槽(27),所述支撑板(8)正表面中心处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插孔(28),所述支撑板(8)背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5),所述固定框(25)的内腔纵向贯穿设置有固定轴(30),所述固定轴(30)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框(25)的内腔套设有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的顶部贯穿固定框(25)并固定连接有压板(22),所述压板(22)正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扣板(18),所述扣板(18)底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19),所述连接带(19)背表面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插杆(20),所述定位插杆(20)的后侧延伸至定位插孔(28)的内腔并与定位插孔(28)的内腔为紧密配合,所述弹性连接带(9)左侧表面的底部和顶部分别横向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31)和第二安装通孔(32),两个第一安装通孔(31)横向相对应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档杆(7),所述弹性连接带(9)的顶部延伸至定位卡槽(27)的内腔,两个第二安装通孔(32)相对应的一侧且位于定位卡槽(27)的内腔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二档杆(13),所述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之间竖向固定连接有挡框(12),所述挡框(12)的内腔镶嵌有隔离网(15),所述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正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螺杆(33),所述限位螺杆(33)的后侧贯穿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并延伸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的后侧套设有定位螺套;
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正表面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限位螺杆(33)配合使用的进出插孔,限位螺杆(33)的表面与进出插孔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14)远离AR智能眼镜(34)的一侧贯穿弹性保护板(10)并与椅罩(1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的表面与第一安装通孔(31)和第二安装通孔(32)的内圈均为紧密配合,所述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正表面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限位螺杆(33)配合使用的进出插孔,所述限位螺杆(33)的表面与进出插孔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和压板(22)底部表面的中心处均纵向开设有与弹性连接带(9)配合使用的放置凹槽(21),所述放置凹槽(21)的竖向高度大于弹性连接带(9)的厚度,所述定位卡槽(27)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定位卡槽(27)的纵向长度和弧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第二档杆(13)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5)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贯穿开设有与固定轴(30)配合使用的转动孔,所述固定轴(30)的表面与转动孔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3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29),所述转动杆(26)上贯穿开设有与固定轴(30)配合使用的连接孔,所述固定轴(30)的表面与连接孔的内腔为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定位螺孔,所述支撑板(8)的纵向长度小于定位基座(16)的纵向长度,所述坐板(6)的高度低于定位基座(16)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座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第一档杆(7)和第二档杆(13)分别插入第一安装通孔(31)和第二安装通孔(32)内,接着将限位螺杆(33)贯穿进出插孔,并将定位螺套旋在限位螺杆(33)表面;
B)使用人员进入座椅并坐在坐板(6)上,向前拉动连接带(19),使得定位插杆(20)脱离定位插孔(28)的内腔,向上扣动扣板(18)在力的作用下压板(22)带动转动杆(26)转动,转动杆(26)带动固定轴(30)在转动孔的表面转动开启压板(22);
C)向上拉动第二档杆(13),将第二档杆(13)放置于定位卡槽(27)内,此时弹性连接带(9)顶部的部分位于支撑板(8)的放置凹槽(21)内,复位压板(22)使得压板(22)底部的放置凹槽(21)卡在弹性连接带(9)表面,接着将定位插杆(20)复位,使其进入定位插孔(28)的内腔,完成压板(22)与支撑板(8)的定位,最后使用人员将AR智能眼镜(34)套设在眼镜表面,进行后续的使用。
CN201911077858.7A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973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7858.7A CN110973887B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7858.7A CN110973887B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3887A CN110973887A (zh) 2020-04-10
CN110973887B true CN110973887B (zh) 2023-06-16

Family

ID=70083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7858.7A Active CN110973887B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38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1384B (zh) * 2021-01-12 2024-01-30 北京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vr体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7845A1 (en) * 2006-02-28 2008-03-20 Britax Child Safety, Inc. Carry handle seat latch for child safety seat
US10265237B2 (en) * 2013-03-06 2019-04-23 Udaya Sankar Devanaboyi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erting force on bodies
EP3525898A4 (en) * 2016-10-13 2020-06-17 Positron, LLC CONTROLLED DYNAMIC MULTI-AXIS SYSTEM FOR VIRTUAL REALITY
CN208925572U (zh) * 2018-05-21 2019-06-04 赵引观 一种床边防摔护板
CN208590724U (zh) * 2018-05-31 2019-03-12 孙保亮 一种虚拟现实全景观影交互设备
CN208957271U (zh) * 2018-08-31 2019-06-11 苏州约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懒人沙发椅
CN209003295U (zh) * 2018-09-13 2019-06-21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用于养老院室内的座椅
CN110329124A (zh) * 2019-04-03 2019-10-15 兰州老师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一种vr虚拟驾车减震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3887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3887B (zh) 一种虚拟与现实转换的座椅及使用方法
CN102780175B (zh) 电线杆登杆作业便携式座椅
CN21154365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电缆运输装置
CN215833011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疲劳检测设备
CN207967778U (zh) 一种高空电力检修吊椅
CN109532314B (zh) 一种集成工具箱的绘画凳
CN219989412U (zh) 一种电池包可拆卸式老年代步车
CN219394080U (zh) 一种海绵台区供电设备
CN218473067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光伏组件
CN217697890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公园秋千
CN21861393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夹持翻转式维修台
CN220983450U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性能检测机构
CN219704077U (zh) 一种离心机的压轴承机
CN218750459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18488338U (zh) 可调式汽车发动机支撑架
CN217661333U (zh) 一种臀部综合训练器
CN213428789U (zh) 一种便携式微量氧分析仪
CN210193107U (zh) 一种智能化电梯信息显示装置
CN21092065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人脸识别设备
CN219134361U (zh) 一种山地车用立式停车架
CN215343419U (zh) 一种可移动的检测的配电柜架
CN219835816U (zh) 一种三角助行器
CN213019035U (zh) 一种语音控制的交互式彩灯
CN211540150U (zh) 一种数控轴承压装机
CN212437977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式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