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3051B - 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3051B
CN110973051B CN201911171166.9A CN201911171166A CN110973051B CN 110973051 B CN110973051 B CN 110973051B CN 201911171166 A CN201911171166 A CN 201911171166A CN 110973051 B CN110973051 B CN 1109730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t
ducks
duck
strain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11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3051A (zh
Inventor
侯水生
胡健
周正奎
郭占宝
张云生
谢明
唐静
邢光楠
韩青海
吴骏
刘振林
杨庆磊
黄河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AAS
Shandong New Hope Liuhe Group Co Ltd
New Hope Liuh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AAS
Shandong New Hope Liuhe Group Co Ltd
New Hope Liuh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AAS, Shandong New Hope Liuhe Group Co Ltd, New Hope Liuh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9111711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3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3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3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3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3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3/00Meat products; Meat meal;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3/50Poultry products, e.g. poultry sausag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选取Z型北京鸭中Z5、Z7、Z8三个品系的肉鸭,并分别作为各品系相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S2:各品系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自群组建家系,进行家系闭锁自群繁殖,持续选育n世代,最终得到各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S3:基于各品系的n世代核心群,确定出最佳配套组合,依据最佳配套组合进行杂交,最终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国内外同类其它肉鸭品种的生产指标相比,通过本发明获得的肉鸭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高胸腿肉率、低皮脂率,瘦肉率等特点更突出,更适合加工咸水鸭、卤鸭和酱鸭等食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鸭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鸭肉消费市场巨大,包括北京烤鸭、广东和广西烧鸭、南京咸水鸭以及风靡全国的卤鸭、酱鸭、板鸭等。烤鸭与烧鸭需要皮下脂肪含量较高的较肥型肉鸭品种提供原料支撑,而咸水鸭、卤鸭、酱鸭则需要皮脂率极低的瘦肉型肉鸭品种提供支撑。过去多年来,我国培育的北京鸭品种仅用于烤鸭和烧鸭市场,咸水鸭、卤鸭、酱鸭等主要以麻鸭品种为主要原料。事实上,我国咸水鸭、卤鸭、酱鸭、板鸭等鸭肉食品的消费市场巨大,远远超过烤鸭、烧鸭市场。
英国樱桃谷农场有限公司培育的北京鸭配套系的商品代肉鸭(以下简称樱桃谷鸭)与麻鸭比较,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提高70%以上,饲养成本低。然而,在用樱桃谷鸭代替麻鸭加工咸水鸭、卤鸭、酱鸭等食品时,由于其肌纤维粗、肌肉含水量高、皮脂率高、肌肉弹性与肌间脂肪含量和出肉率低等缺点,导致其并不适合市场消费,严重制约了肉鸭产业发展。因此,培育瘦肉率更高、皮脂率更低、肉品质更好的适合加工咸水鸭、卤鸭和酱鸭等食品的肉鸭新品种或配套系,对促进我国肉鸭产业发展,保证农民增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提供一种瘦肉率高、皮脂率低、肉品质更好、且适合加工咸水鸭、卤鸭和酱鸭等食品提供原料支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选取Z型北京鸭中Z5、Z7、Z8三个品系的肉鸭,并分别作为各品系相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
S2:各品系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自群组建家系,进行家系闭锁自群繁殖,持续选育n世代,最终得到各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
S3:基于各品系的n世代核心群,测定各品系配合力,确定出最佳配套组合,依据最佳配套组合进行杂交,最终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杂交的方式可为:
S301:以Z8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作为终端父本;将所述终端父本进行品系内选配,生产得到杂交用父本;
S302:以Z5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公鸭为杂交用母本公鸭,以Z7品系n世代核心群母鸭为杂交用母本母鸭;将所述杂交用母本公鸭与所述杂交用母本母鸭进行选配,生产得到品系间杂交母本;
S303:将所述杂交用父本与所述品系间杂交母本进行选配,生产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
其中,所述n世代为5个世代或5个世代以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各品系的所述0世代基础群的种鸭的选取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取外观健康、且6周龄时体重为2500-3900g的种鸭,记为选种初级达标;
将选种初级达标的公鸭和母鸭分别按照体重排序、选留,公鸭选留率为30-40%(如35%),母鸭选留率为60-80%(如70%),选留的肉鸭记为选种中级达标;
S102:当选种中级达标肉鸭6周龄时,测定个体综合指数,并将同一品系内的、选种中级达标的公鸭和母鸭,分别按照个体综合指数进行优劣排序、选留优质个体,各品系公鸭选留率为20-25%(如22%),母鸭选留率为35-45%(如40%),选留的种鸭记为选种终极达标,组成相对应的各品系0世代基础群。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待各品系的所述0世代基础群的种鸭发育至21-24周龄时,可按照公母1:4的比例,各品系种鸭自群组建家系。所述步骤S2中,持续选育的过程中,选取各品系每一代肉鸭中符合选留标准的肉鸭,作为下一代繁殖的种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持续选育的过程中,各品系每一代肉鸭的选取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201:育雏期(0-14日龄)选留:第15日龄时,早空腹逐只测体重,按照体重排序、选留优质个体,选留率为85-90%(如Z5、Z7品系每世代选留率为90%,Z8品系每世代选留率为85%),记为育雏期达标;
S202:生长期(15-42日龄)一次选留:当育雏期达标的肉鸭、满42日龄时,早空腹逐只测体重,按照体重排序、选留优质个体,选留率为公鸭50%,母鸭80%,记为生长期初步达标;
S203:生长期(15-42日龄)二次选留:对生长期初步达标的肉鸭,于43日龄时,测定个体综合指数,各品系均按照个体综合指数优劣排序、选留,公鸭选留率为20-30%(如25%),母鸭选留率为35-45%(如40%)。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持续选育的过程中,各品系每一代肉鸭从第7周龄开始(7-21周龄为育成期),实施限制性饲养,控制肉鸭体重。目的在于降低种鸭进食量,控制种鸭体重,避免种鸭过早性成熟,使种鸭具有适合于产蛋的体重要求。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制饲养的标准为:当肉鸭满21周龄时,控制体重范围如表1所示。
更进一步地,前文所述个体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个体综合指数(I)=体重(kg)×a%+10×肉料比×b%+(胸肉体积/100)×c%+皮脂厚×d%+只产合格蛋/100×e%;
其中,a、b、c、d、e分别为:体重、肉料比、胸肉体积、皮脂厚、只产合格蛋五项性状参数的权重。
具体各品系所对应的上述五项性状的权重数值范围如表2所示。
在表2所示五项性状的权重数值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实际养殖状况确定各性状相对适宜的权重数值。以Z7为例,Z7作为母系主要考虑繁殖性能,通常情况只产合格蛋的权重取最高50,此时体重性状的权重为0。但是有时受环境影响群体生长不如预期,就要相应的提高体重、料肉比这类生长性状的权重以弥补环境影响。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2中,所述个体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中的肉料比是指肉鸭15-42日龄的肉料比。所述步骤S203中,所述个体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中的肉料比是指肉鸭15-42日龄的肉料比。
其中,所述合格蛋指的是除畸形、破损、双黄以外的蛋。
所述个体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中所涉及的性状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体重、肉料比、胸肉体积、皮脂厚、只产合格蛋这五项指标,可依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利用本发明制种方法所得的白羽肉鸭与樱桃谷鸭相比,瘦肉率提高、皮脂率降低。
第二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对利用前文所述制种方法获得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对利用前文所述制种方法获得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进行评估的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42日龄时,测定以下性状参数:肉鸭体重、0-42日龄的料肉比、胸肉率、腿肉率、瘦肉率(瘦肉率=胸肉率+腿肉率)、皮脂率和腹脂率;
若各项性状参数达到以下标准,则视为制种成功:
平均体重为2500g-3900g、料肉比为(1.7-2.25):1、胸肉率为10%-20%、腿肉率为10%-15%、瘦肉率20%-35%、皮脂率为15%-24%和腹脂率0.4%-1.5%。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最终所得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平均体重为3359g、料肉比为1.85:1、胸肉率为16.6%、腿肉率为11.9%、瘦肉率28.5%、皮脂率为18.4%和腹脂率0.7%。
第三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利用前文所述方法获得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食品可为咸水鸭、卤鸭和/或酱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所获得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其42日龄的体重可达3359g、料肉比1.85:1、成活率达到98.2%,胸肉率、腿肉率、瘦肉率分别为16.6%、11.9%和28.5%,皮脂率和腹脂率分别为18.4%和0.7%,与国内外同类其它肉鸭品种的生产指标相比,通过本发明获得的肉鸭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高胸腿肉率、低皮脂率,瘦肉率等特点更突出,更适合加工咸水鸭、卤鸭和酱鸭等食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前景,适合在全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步骤S3基于各品系的n世代核心群,依据最佳配套组合进行杂交,最终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杂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国内现有的北京鸭遗传资源,应用表型选择、家系选择技术选择优秀个体与家系,建立3个具有不同生产性能特点的北京鸭新品系的0世代基础群,通过持续进行闭锁群繁殖、继代选育5个世代或5个世代以上,培育形成瘦肉型、高饲料转化效率的北京鸭新品系-商品代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建立了符合市场需要的配套系。具体的,本发明选择了Z型北京鸭中Z5、Z7、Z8三个品系;其中,Z8品系作为终端父本,性能特点为:a、生长速度快、体型大,b、饲料效率与胸肉率高;Z5品系为母本父系,性能特点为:a、繁殖性能强(产蛋量高、受精率高),b、生长速度与体型适中,c、饲料效率与胸肉率高,d、运动能力较强;Z7品系为母本母系,性能特点为:a、繁殖性能强(产蛋量高、受精率高);b、饲料效率高,c、体型小,运动能力较强。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本发明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的建立以及评估方法的确定
一、本发明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的建立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选取Z型北京鸭中Z5、Z7、Z8三个品系的肉鸭,并分别作为各品系相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
各品系0世代基础群种鸭的选取方法,具体为:
S101:选取外观健康、且6周龄时体重为2500-3900g的种鸭,记为选种初级达标;将选种初级达标的公鸭和母鸭分别按照体重排序、选留,公鸭选留率为30-40%,母鸭选留率为60-80%,选留的肉鸭记为选种中级达标;
S102:当选种中级达标肉鸭6周龄时,测定个体综合指数,并将同一品系内的、选种中级达标的公鸭和母鸭,分别按照个体综合指数进行优劣排序、选留优质个体,各品系公鸭选留率为20-25%,母鸭选留率为35-45%,选留的种鸭记为选种终极达标,组成相对应的各品系0世代基础群。
S2:各品系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自群组建家系,进行家系闭锁自群繁殖,持续选育n世代,最终得到各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其中,n为5或5以上的正整数。
待各品系0世代基础群种鸭发育至21-24周龄时,按照公母1:4的比例,各品系种鸭自群组建家系(公、母鸭在三代之内应没有血缘关系;使公母鸭尽早相互熟悉、认识,以避免因组建家系造成产蛋性能、受精率降低的问题);持续选育的过程中,选取各品系每一代肉鸭中符合选留标准的肉鸭,作为下一代繁殖的种鸭;各品系每一代肉鸭的选取方法,具体为:
S201:育雏期(0-14日龄)选留:第15日龄时,早空腹逐只测体重(测体重前先剔除外观不健康的肉鸭),按照体重排序、选留健康、体重较大的优质个体,选留率为85-90%(Z5、Z7品系每世代选留率为90%,Z8品系每世代选留率为85%。注:由于每个世代的岀雏量不同所以不同世代的选留率会有波动),记为育雏期达标;
S202:生长期(15-42日龄)一次选留:当育雏期达标的肉鸭、满42日龄时,早空腹逐只测体重(测体重前先剔除外观不健康的肉鸭),按照体重排序、选留健康、体重较大的优质个体,选留率为公鸭50%,母鸭80%,记为生长期初步达标;
S203:生长期(15-42日龄)二次选留:对生长期初步达标的肉鸭,于43日龄时,测定个体综合指数,各品系均按照个体综合指数优劣排序、选留,公鸭选留率为20-30%,母鸭选留率为35-45%。
此外,各品系每一代肉鸭,从第7周龄开始实施限制性饲养,使种鸭具有适合于产蛋的体重要求,限制饲养的标准为:当肉鸭满21周龄时,控制体重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肉鸭满21周龄时的体重控制范围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051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061
在步骤S102和S203中,个体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均可为:
个体综合指数(I)=体重(kg)×a%+10×肉料比×b%+(胸肉体积/100)×c%+皮脂厚×d%+只产合格蛋/100×e%;
其中,a、b、c、d、e分别为:体重、肉料比、胸肉体积、皮脂厚、只产合格蛋(合格蛋指的是除畸形、破损、双黄以外的蛋)五项性状参数的权重;具体各品系所对应的上述五个性状的权重数值范围如表2所示。
表2 五项性状参数的权重数值范围
品系 a b c d e
Z8 50-70 15-25 5-20 0-5 5-10
Z5 10-20 30-50 10-30 0-5 20-40
Z7 0-10 20-40 20-40 0-5 30-50
在表2所示五项性状的权重数值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实际养殖状况确定各性状相对适宜的权重数值。以Z7为例,Z7作为母系主要考虑繁殖性能,通常情况只产合格蛋的权重取最高50,此时体重性状的权重为0。但是有时受环境影响群体生长不如预期,就要相应的提高体重、料肉比这类生长性状的权重以弥补环境影响。
其中,步骤S102中,个体综合指数中的肉料比是指肉鸭15-42日龄的肉料比;所述步骤S203中,个体综合指数中的肉料比是指肉鸭15-42日龄的肉料比。
个体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中所涉及的性状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体重、肉料比、胸肉体积、皮脂厚、只产合格蛋这五项指标,可依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持续选育过程中,公鸭20周龄时进行翻肛,检查生殖器发育情况,淘汰不合格个体。
S3:基于各品系的n世代核心群,测定各品系配合力,确定出最佳配套组合,依据最佳配套组合进行杂交,最终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
具体为(参见图1):
S301:以Z8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作为终端父本;将所述终端父本进行品系内选配,生产得到杂交用父本;
S302:以Z5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公鸭为杂交用母本公鸭,以Z7品系n世代核心群母鸭为杂交用母本母鸭;将所述杂交用母本公鸭与所述杂交用母本母鸭进行选配,生产得到品系间杂交母本;
S303:将所述杂交用父本与所述品系间杂交母本进行选配,生产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
二、本发明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的评估
对利用步骤一所述制种方法获得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进行评估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2日龄时,测定以下性状参数:肉鸭体重、0-42日龄的料肉比、胸肉率、腿肉率、瘦肉率(瘦肉率=胸肉率+腿肉率)、皮脂率和腹脂率;
若各项性状参数达到以下标准,则视为制种成功:
平均体重为2500g-3900g、料肉比为(1.7-2.25):1、胸肉率为10%-20%、腿肉率为10%-15%、瘦肉率20%-35%、皮脂率为15%-24%和腹脂率0.4%-1.5%。
实施例2、本发明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一、制种试验
参照实施例1步骤一进行相关操作。
1、在组建家系前,对各个品系进行选种:
步骤一:首选6周龄体重符合选留目标的种鸭留种,其中,符合选留目标的6周龄体重应达到2500-3900g,该步骤中公鸭留种率为35%,母鸭留种率为70%。
步骤二:根据个体综合指数排名留种,个体综合指数(I)=体重(kg)×a%+10×肉料比×b%+(胸肉体积/100)×c%+皮脂厚×d%+只产合格蛋/100×e%。其中,a、b、c、d、e为各项选育性状所占综合权重比例。该步骤中公鸭留种率为22%,母鸭留种率为40%。
结合步骤一和步骤二确定总留种率为:公鸭留种率35%*22%=7.7%,母鸭留种率70%*40%=28%。
2、各个品系自群组建家系后分别进行选育:
(1)组建家系
待三个品系的种鸭发育到21-24周龄时,按公母比例1:4组建家系,使公母鸭尽早相互熟悉、认识,以避免因组建家系造成产蛋性能、受精率降低的问题。
在组建家系中,包括对种鸭的选择步骤,具体为:
首先剔除外观不符合标准的种鸭,组建家系时,公母鸭在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20周龄时进行翻肛,检查公鸭生殖器发育情况,淘汰不合格个体。
(2)产蛋记录
随后进入产蛋期,需准确记录各种鸭及家系的产蛋情况,记录个体产蛋量,统计获得家系全同胞与半同胞的产蛋量。准确标记每个种蛋号码,供孵化用。
(3)种蛋收集及孵化
家系组建7天后,开始收集种蛋。各品系每批出雏4500-5000只。共收集种蛋两批,每批间隔1个月,便于进行饲料效率测定。种蛋在孵化时,采用正常变温孵化。孵化温度及时间为:1-7天温度为38.6-38.2℃,第7天照蛋;8-24天温度为38.2-37.8℃,第24天照蛋;25-28天温度37.5-37.0℃。孵化第25天落盘,落盘时将相同家系的种蛋进行收集,装入同一网兜内,第28天出雏。淘汰弱雏,给雏鸭戴翅号,同时进行品系标记。
(4)雏鸭早期性能测定
各品系留种雏鸭产肉期分为2个阶段,包括0-14日龄为育雏期、15-42日龄为生长期。对于两个阶段,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对于0-14日龄育雏期,于15日龄早逐只称量雏鸭个体体重,准确记录。淘汰生长发育不良的、体重小的个体,淘汰率约10-15%,留种率约85-90%(如Z5、Z7品系每世代选留率为90%,Z8品系每世代选留率为85%。注:由于每个世代的岀雏量不同所以不同世代的选留率会有波动)。
对于15-42日龄生长期,满42日龄时,早空腹逐只测体重,按照体重排序,根据体重大小,首先选留健康、体重较大的个体留种,选留率为公鸭50%,母鸭80%;于第42日龄结束时,测定雏鸭于15-42日龄的饲料消耗量,计算“肉料比”。43日龄早上采用B超活体测定试验鸭的胸肉厚度,采用游标卡尺活体测定鸭的胸肉宽度和龙骨长,采用屠宰试验测定试验鸭的屠体性能,以及根据各品系不同选育目标计算的个体综合指数排名,确定选留群体。个体综合指数(I)=体重(kg)×a%+10×肉料比×b%+(胸肉体积/100)×c%+皮脂厚×d%+只产合格蛋/100×e%。其中,a、b、c、d、e分别为:体重、肉料比、胸肉体积、皮脂厚、只产合格蛋五项性状参数的权重。该步骤中,母鸭留种率为40%,公鸭留种率为25%。
其中,肉料比=W/F=W2-W1/F1-F2(kg/kg),其中,W为体重增量,F为饲料消耗量,W2为末重,W1为始重,F1为给料量,F2为剩余料量。
其中,胸肉体积测定具体为:采用B超活体测定试验鸭的胸肉厚度,采用游标卡尺活体测定鸭的胸肉宽度和龙骨长。胸肉体积V=胸肉厚度(cm)×胸宽(cm)×龙骨长(cm)。
其中,屠宰试验测定具体为:依据体重平均值,选择30只试验鸭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并依此数据作为本世代的屠体性能指标。
(5)种鸭育成期性能测定
从第7周龄开始,种鸭进入育成阶段。育成期为7-21周龄。育成期实施限制性饲养,目的在于降低种鸭营养进食量,控制种鸭体重,抑制种鸭性发育,使种鸭具有适合于产蛋的体重要求。
至此,完成1世代各品系的选育程序,然后再以1世代品系作为来源进行选种,重复上述选育程序进行1世代各品系的选育,持续选育5个世代,5世代后即得到各品系的核心群。
具体各品系对应的世代选育过程中的详细数据,参见表3-11。
其中,表3、表6、表9,依次为Z8、Z5、Z7各世代种鸭的生长指标;表4-5,分别对应Z8系各世代公鸭、母鸭的屠宰性能指标;表7-8,分别对应Z5系各世代公鸭、母鸭的屠宰性能指标;表10-11分别对应Z7系各世代公鸭、母鸭的屠宰性能指标;其中,表3、6、9中生长指标中的“饲料转化率”是指“15-42日龄的料肉比”。
表3 Z8品系各世代肉鸭生长指标(X±SD)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091
表4 Z8系各世代公鸭的屠宰性能指标(X±SD)
世代数 1 2 3 4 5
活体重(g) 3540±157 3612±182 3348±162 3643±133 3551±192
胴体重(g) 3166±132 3218±164 3006±171 3241±141 3160±161
全净膛重(g) 2723±115 2808±123 2584±145 2733±79 2673±205
胸肉率(%) 14.99±1.80 15.70±1.65 16.44±1.12 16.70±1.22 15.96±1.34
腿肉率(%) 11.57±0.94 11.67±1.07 11.38±1.03 12.14±1.26 11.69±0.93
皮脂率(%) 23.00±2.47 22.39±2.55 19.98±1.65 17.98±1.43 19.14±1.98
腹脂率(%) 1.24±0.40 0.86±0.39 0.62±0.26 0.67±0.16 0.81±0.30
其中,胸肉率=胸肌重/全净膛重×100%,其他指标类同,全净膛重指胴体重去除所有内脏及腹脂(不包括肺和肾脏);各名词的含义均为行业标准定义。
表5 Z8系各世代母鸭的屠宰性能指标(X±SD)
世代数 1 2 3 4 5
活体重(g) 3271±108 3331±215 3012±93 3574±111 3174±107
胴体重(g) 2984±120 2831±183 2696±101 3258±111 2875±109
全净膛重(g) 2544±72 2480±153 2361±88 2739±96 2523±97
胸肉率(%) 15.83±1.75 16.83±1.20 16.58±2.11 17.04±1.13 16.88±1.71
腿肉率(%) 10.59±0.59 12.11±1.50 11.52±1.40 12.56±0.83 11.69±1.11
皮脂率(%) 26.95±2.08 21.18±1.87 21.18±1.61 20.06±1.92 19.93±2.01
腹脂率(%) 1.84±0.35 0.80±0.21 1.09±0.20 0.94±0.28 0.99±0.27
表6 Z5系各世代种鸭的生长指标(X±SD)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101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111
表7 Z5系各世代公鸭的屠宰性能指标(X±SD)
世代数 1 2 3 4 5
活体重(g) 2837±214 3081±191 3128±221 3399±178 3060±105
胴体重(g) 2515±202 2782±171 2796±193 2976±183 2743±101
全净膛重(g) 2191±191 2341±132 2440±171 2489±107 2406±90
胸肉率(%) 15.96±1.81 17.81±0.90 17.23±1.92 17.81±1.38 17.46±1.21
腿肉率(%) 13.76±1.03 12.19±1.57 11.90±2.06 11.88±1.19 14.06±0.94
皮脂率(%) 18.05±2.22 17.91±2.46 17.81±1.97 16.20±1.79 15.26±1.50
腹脂率(%) 0.52±0.26 0.45±0.23 0.79±0.90 0.38±0.16 0.34±0.14
表8 Z5系各世代母鸭的屠宰性能指标(X±SD)
世代数 1 2 3 4 5
活体重(g) 2695±77 2792±182 2942±222 3278±174 2872±138
胴体重(g) 2406±60 2483±178 2652±202 2997±176 2584±137
全净膛重(g) 2088±66 2114±149 2292±175 2567±138 2289±120
胸肉率(%) 15.89±1.65 18.18±1.16 17.90±1.26 18.26±1.77 17.57±1.26
腿肉率(%) 12.14±0.97 11.85±1.31 10.89±1.60 12.76±0.98 13.21±1.01
皮脂率(%) 23.36±2.06 18.83±2.30 17.31±1.75 18.76±2.78 16.18±1.46
腹脂率(%) 1.28±0.28 0.62±0.38 0.59±0.19 0.59±0.24 0.48±0.22
表9 Z7系各世代种鸭的生长指标(X±SD)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112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121
表10 Z7系各世代公鸭的屠宰性能指标(X±SD)
世代数 1 2 3 4 5
活体重(g) 2938±204 3232±63 2798±118 3051±131 2809±181
胴体重(g) 2702±134 2920±85 2522±122 2775±110 2526±155
全净膛重(g) 2329±108 2526±72 2199±90 2394±106 2227±143
胸肉率(%) 16.16±1.63 18.52±1.30 18.06±1.46 17.54±0.78 17.48±1.27
腿肉率(%) 12.15±1.01 11.90±0.96 12.15±1.63 12.12.±1.14 12.90±1.05
瘦肉率(%) 28.31±1.29 30.42±1.14 30.21±1.52 29.66±0.91 30.38±1.15
皮脂率(%) 20.19±2.49 19.41±1.43 16.40±1.48 14.23±1.60 13.89±1.90
腹脂率(%) 0.99±0.24 0.71±0.19 0.37±0.22 0.51±0.13 0.43±0.22
表11 Z7系各世代母鸭的屠宰性能指标(X±SD)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122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131
3、以前面得到的各品系核心群肉鸭杂交,得到最终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具体的:以Z8品系对应的5世代核心群作为终端父本;将所述终端父本进行品系内选配,生产得到杂交用父本;以Z5品系对应的5世代核心群公鸭为杂交用母本公鸭,以Z7品系5世代核心群母鸭为杂交用母本母鸭;然后将杂交用母本公鸭与杂交用母本母鸭进行选配,生产得到品系间杂交母本;最后,将杂交用父本与品系间杂交母本进行选配,生产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商品代。
二、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与传统肉鸭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试验
将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与普通品种肉鸭(樱桃谷鸭)进行各项生产性能指标的比对,结果如表12和表13所示;其中,表13为本发明“制种试验”的实验结果,属于公司内部针对屠宰性能进行的小规模对比饲养实验(实验条件下每种鸭子小规模群体饲养,屠宰对比时每种鸭子群体各挑选60只,公母各30只),而表12来源于大规模市场数据统计对比得到的数据(中间试验),因此,表12和表13中同一性能参数的数据可能略有差异。
表12 不同肉鸭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市场数据统计)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132
注:数据来源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料肉比”为耗料/出栏体重。
表13 不同肉鸭品种的屠宰性能比较(试验)
Figure BDA0002288753690000133
注:“料肉比”、“胸肉率”、“腿肉率”、“皮脂率”和“腹脂率”为42日龄时的指标。
由上述表12和表13中的数据可见,经过各品系五世代及以上的性能优选,最终形成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其42日龄种鸭的胸肉率、腿肉率分别可达到16.6%、11.9%,其瘦肉率(胸肉率、腿肉率之和)可达到28.5%,皮脂率可达到18.4%,体重可达到3359g,料重比为1.85:1,各项指标均优于樱桃谷鸭;在对试验群体进行差异统计分析时显示体重、胸肉率、腹脂率、皮脂率指标呈现显著性差异。该生产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其他肉鸭品种的显著代表樱桃谷鸭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胸腿肉率高、皮脂率低,瘦肉率型特点更突出,更适合加工咸水鸭、卤鸭和酱鸭等食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前景,适合在全国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选取Z型北京鸭中Z5、Z7、Z8三个品系的肉鸭,并分别作为各品系相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
S2:各品系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自群组建家系,进行家系闭锁自群繁殖,持续选育n世代,最终得到各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
S3:基于各品系的n世代核心群,测定各品系配合力,确定出最佳配套组合,依据最佳配套组合进行杂交,最终得到目的白羽肉鸭;
所述步骤S3中,所述杂交的方式为:
S301:以Z8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作为终端父本;将所述终端父本进行品系内选配,生产得到杂交用父本;
S302:以Z5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公鸭为杂交用母本公鸭,以Z7品系n世代核心群母鸭为杂交用母本母鸭;将所述杂交用母本公鸭与所述杂交用母本母鸭进行选配,生产得到品系间杂交母本;
S303:将所述杂交用父本与所述品系间杂交母本进行选配,生产得到所述目的白羽肉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各品系的所述0世代基础群的种鸭的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取6周龄时体重为2500-3900g的种鸭,记为选种初级达标;
将选种初级达标的公鸭和母鸭分别按照体重排序、选留,公鸭选留率为30-40%,母鸭选留率为60-80%,选留的肉鸭记为选种中级达标;
S102:当选种中级达标肉鸭6周龄时,测定个体综合指数,并将同一品系内的、选种中级达标的公鸭和母鸭,分别按照个体综合指数进行优劣排序、选留优质个体,各品系公鸭选留率为20-25%,母鸭选留率为35-45%,选留的种鸭记为选种终极达标,组成相对应的各品系0世代基础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待各品系的所述0世代基础群的种鸭发育至21-24周龄时,按照公母1:4的比例,各品系种鸭自群组建家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持续选育的过程中,选取各品系每一代肉鸭中符合选留标准的肉鸭,作为下一代繁殖的种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持续选育的过程中,各品系每一代肉鸭的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育雏期选留:第15日龄时,早空腹逐只测体重,按照体重排序、选留优质个体,选留率为85-90%,记为育雏期达标;
S202:生长期一次选留:当育雏期达标的肉鸭、满42日龄时,早空腹逐只测体重,按照体重排序、选留优质个体,选留率为公鸭50%,母鸭80%,记为生长期初步达标;
S203:生长期二次选留:对生长期初步达标的肉鸭,于43日龄时,测定个体综合指数,各品系均按照个体综合指数优劣排序、选留,公鸭选留率为20-30%,母鸭选留率为35-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持续选育的过程中,各品系每一代肉鸭从第7周龄开始,实施限制性饲养,控制肉鸭体重。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2中所述步骤S102和权利要求5中所述步骤S203中,所述个体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均为:
个体综合指数(I)=体重(kg)×a%+10×肉料比×b%+(胸肉体积/100)×c%+皮脂厚×d%+只产合格蛋/100×e%;
其中,a、b、c、d、e分别为:体重、肉料比、胸肉体积、皮脂厚、只产合格蛋五项性状参数的权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体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中的肉料比是指肉鸭15-42日龄的肉料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白羽肉鸭与樱桃谷鸭相比,瘦肉率提高、皮脂率降低。
10.一种对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制种方法获得的白羽肉鸭进行评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2日龄时,测定以下性状参数:肉鸭体重、0-42日龄的料肉比、胸肉率、腿肉率、瘦肉率、皮脂率和腹脂率;
若各项性状参数达到以下标准,则视为制种成功:
平均体重为2500g-3900g、料肉比为(1.7-2.25):1、胸肉率为10%-20%、腿肉率为10%-15%、瘦肉率20%-35%、皮脂率为15%-24%和腹脂率0.4%-1.5%。
11.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方法获得的白羽肉鸭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为咸水鸭、卤鸭和/或酱鸭。
CN201911171166.9A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Active CN110973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1166.9A CN110973051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1166.9A CN110973051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3051A CN110973051A (zh) 2020-04-10
CN110973051B true CN110973051B (zh) 2021-11-19

Family

ID=7008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1166.9A Active CN110973051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30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3022B (zh) * 2020-05-08 2021-11-12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低皮脂率的小体型肉鸭的选育方法
CN112273322A (zh) * 2020-10-26 2021-01-29 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番鸭品系选育方法
CN114431190B (zh) * 2022-01-29 2022-11-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双羽色自别雌雄的高附加值蛋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CN114794010B (zh) * 2022-03-08 2023-04-07 安徽黄氏番鸭食品有限公司 基于分子标记的瘦肉型番鸭品系选育方法
CN114868702B (zh) * 2022-04-21 2023-12-22 四川新希望六和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成华猪培养优质专门化品系的方法
CN114982710B (zh) * 2022-05-26 2023-08-01 四川新希望六和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心群纯种猪选种选育的方法
CN116918763A (zh) * 2023-08-29 2023-10-24 山东樱桃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鸭的选育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6543A (zh) * 2014-07-18 2014-11-05 周黑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乌嘴黑脚黑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N105284733A (zh) * 2015-11-20 2016-02-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白羽属间杂交鸭母本选育方法
CN105766799A (zh) * 2016-04-20 2016-07-20 永春云河白番鸭保种繁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白番鸭保种选育方法
CN106954586A (zh) * 2017-04-05 2017-07-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鸭皮脂率预测方法
CN108782440A (zh) * 2018-06-04 2018-11-13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黑羽型高产番鸭的选育方法
CN109197777A (zh) * 2018-10-31 2019-01-15 南宁学院 一种高产蛋量芝麻鸭的育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6543A (zh) * 2014-07-18 2014-11-05 周黑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乌嘴黑脚黑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N105284733A (zh) * 2015-11-20 2016-02-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白羽属间杂交鸭母本选育方法
CN105766799A (zh) * 2016-04-20 2016-07-20 永春云河白番鸭保种繁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白番鸭保种选育方法
CN106954586A (zh) * 2017-04-05 2017-07-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鸭皮脂率预测方法
CN108782440A (zh) * 2018-06-04 2018-11-13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黑羽型高产番鸭的选育方法
CN109197777A (zh) * 2018-10-31 2019-01-15 南宁学院 一种高产蛋量芝麻鸭的育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京鸭系列配套系的育种进展;侯水生;《第七届(2017)中国水禽发展大会论文集》;20170920;第20-3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3051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3051B (zh) 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N107821322B (zh) 一种青胫麻羽鸡鸡选育方法
CN101743929B (zh) 皮特兰猪的选育方法
CN107810924B (zh) 一种黑鸡选育方法
CN108522421B (zh) 一种三系配套黑羽黑肤绿壳蛋鸡制种方法
CN105284733B (zh) 一种白羽属间杂交鸭母本选育方法
CN109362646B (zh) 一种低成本的白羽肉鸡配套制种方法
CN111418550B (zh) 一种高产种猪的选育方法
CN113424794B (zh) 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
CN106614356B (zh) 一种苏梅黑猪的培育方法
CN105969845A (zh) 眼肌面积性状相关基因svep1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CN109924166B (zh) 一种腹脂率低的优质鸡选育方法
CN108770776B (zh) 一种瘦肉型优质种猪的育种方法
CN109362647B (zh) 一种低成本的小型优质肉鸡配套制种方法
CN107494415B (zh) 一种新广黄鸡的培育方法
CN113796342B (zh) 一种虾类家系内多级标准化选育方法
CN109937964B (zh) 一种优质鸡饲料转化率的遗传改良方法
CN111543391B (zh) 四元杂交合成肉蛋兼用型金昆麻鸭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CN106489829B (zh) 一种浅麻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CN114698586B (zh) 一种小白鸡的制种方法
CN115997724A (zh) 一种中速型白羽肉鸭配套系及其选育方法
CN106818633B (zh) 一种提高公鹅繁殖力的选择方法
CN116326543B (zh) 一种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CN105123610A (zh) 一种优质肉猪的杂交生产方法
CN111226860A (zh) 一种多胎滩羊品系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