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2303A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2303A
CN110972303A CN201910026492.4A CN201910026492A CN110972303A CN 110972303 A CN110972303 A CN 110972303A CN 201910026492 A CN201910026492 A CN 201910026492A CN 110972303 A CN110972303 A CN 110972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uplink
uplink channel
uplink chan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64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2303B (zh
Inventor
胡丹
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AU2019347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AU2019347974B9/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8482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837A1/zh
Priority to EP19864790.1A priority patent/EP3843479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972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303A/zh
Priority to US17/213,812 priority patent/US2021021927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2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该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判断该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该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是否重叠,若重叠,则调整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例如,丢弃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N个上行信道,或者,丢弃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这样,可以避免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对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干扰,保证了第一时频资源上信息的准确传输,提高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移动通信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应运而生。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为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定义了三大类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以及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s,mMTC)。
在上行传输中,基站为eMBB终端设备调度了时频资源,eMBB终端设备在该时频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在eMBB终端设备的eMBB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有突发的URLLC数据需要传输,URLLC终端设备会首先给基站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基站向URLLC终端设备分配时频资源。
然而,当基站为URLLC终端设备分配时频资源时,可能对该基站服务的eMBB终端设备产生上行传输干扰,降低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避免上行传输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这样,可以避免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对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干扰,进而保证了第一时频资源上信息的准确传输,提高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效率。
上述N可以等于1,也可以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第一种示例中,当N等于1时,上述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终端设备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可以包括:当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终端设备调整所述上行信道的发送。
第二种示例中,当N大于或等于2时,则上述第二时频资源可以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其中,M,Q均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且N为M与Q之和。
针对上述第一种示例和第二种示例,上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可以是,终端设备丢弃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所述N个上行信道。即终端设备不发送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N个上行信道,这样可以完全避免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对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干扰。
可选的,针对第二种示例,终端设备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可以是丢弃部分上行信道,发送部分上行信道,此时根据上行信道的调度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则终端设备调整所述上行信道的发送,可以包括:丢弃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且发送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在第一种情况下,所述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可以共享一个DMRS,其中,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此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终端设备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第二种情况,当所述上行信道是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上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上行信道的发送,可以包括: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确定第一个承载DMRS的目标时间单元;丢弃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并发送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即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时,终端设备丢弃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并发送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当上行信道是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则终端设备首先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确定第一个承载DMRS的目标时间单元;丢弃N个时间单元中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上行信道;并发送目标时间单元、以及N个时间单元中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上行信道。这样,在实现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的准确发送的同时,传输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上行信道,进一步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可选的,上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还可以是,终端设备暂时不发送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所有上行信道。待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发送结束后,再发送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或者,当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则终端设备暂时不发送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且发送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待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发送结束后,再发送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或者,当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则终端设备暂时不发送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并发送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待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发送结束后,再发送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这样可以保证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的准确发送的同时,实现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的可靠传输。
第三种情况,若上述N个上行信道是格式0的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且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终端设备调整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可以包括: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述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发送,该静默可以理解为放弃。该第三种情况下,同一个格式0的PUCCH的不同符号上承载的信息相同,因此,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该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可以避免格式0的PUCCH的重复发送,进而节约了通信资源。
在一种示例中,若上述N为1,即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一个格式0的PUCCH,该PUCCH在频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两个符号,分别为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其中第一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重叠,第二符号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域不重叠,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发送第二符号上承载的信息,而不发送第一符号上承载的信息。由于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上承载的信息相同,因此在发送第二符号上承载的信息后,不再重新发送该PUCCH,进而避免该PUCCH的重复发送,从而节约了通信资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终端设备调整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包括:当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时,终端设备调整该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该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需要时间,该第二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时间与终端设备开始发送该N个上行信道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当该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网络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第二时频资源可以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其中,M,Q均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且N为M与Q之和。
由于上行信道的调度方式不同,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信道会不同,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上行信道也会不同。
第一种示例中,当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则上述网络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可以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在第一种示例下,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可以共享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其中,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此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网络设备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在第二种示例中,当所述上行信道是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网络设备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可以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其中,该目标时间单元为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第一个承载DMRS的时间单元。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的数量小于P时,则丢失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N个上行信道。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时间单元为迷你时隙,该迷你时隙包括的符号数小于14。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其他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当上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接收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该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N个上行信道是格式0的上行控制信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调整单元,其中,接收单元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其中,N为正整数。
第一种示例中,当N等于1时,上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调整所述上行信道的发送。
第二种示例中,当N大于或等于2时,上述第二时频资源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其中,M,Q均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且N为M与Q之和。
在第一种示例和第二种示例的基础上,上述调整单元,具体可以用于丢弃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所述N个上行信道。
在第二种示例下,上述调整单元根据上行信道的调度方式的不同,调整所述上行信道的发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丢弃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以及,发送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在第一种情况下,所述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共享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此时,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用于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第一种情况,所述上行信道是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上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确定第一个承载DMRS的目标时间单元,丢弃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并发送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可选的,上述调整单元,还用于暂时不发送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所有上行信道。待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发送结束后,再发送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或者,当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则上述调整单元,还用于暂时不发送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且发送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待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发送结束后,再发送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或者,当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则上述调整单元,还用于暂时不发送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并发送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待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发送结束后,再发送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在第三种示例中,若上述N个上行信道是格式0的PUCCH,且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上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述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发送。
在一种示例中,若上述N为1,即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一个格式0的PUCCH,该PUCCH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两个符号,分别为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其中第一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重叠,第二符号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域不重叠,此时,上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发送第二符号上承载的信息,而不发送第一符号上承载的信息。
可选的,上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当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时,终端设备调整该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该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需要时间,该第二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时间与终端设备开始发送该N个上行信道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该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第二时频资源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其中,M,Q均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且N为M与Q之和。
第一种示例中,当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则上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在上述第一种示例下,上述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可以共享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其中,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此时,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用于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第二种示例中,当上行信道是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时,则上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其中,该目标时间单元为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第一个承载DMRS的时间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下,当上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上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接收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该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区别在于,该方法中的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号,该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接着,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该N个上行信号,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号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N个上行信号相同,每个上行信号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每个符号上承载的信息也相同。因此,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该N个上行信号,可以避免上行信号的重复发送,进而节约了通信资源。
在一种示例中,若上述N为1,即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一个上行信号,例如承载一个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该上行信号在频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该多个符号中的第一部分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重叠,该多个符号中除第一部分符号外的第二部分符号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域不重叠。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发送第二部分符号上的信号,而不发送该第一部分符号上的信号。由于上述多个符号中每个符号上承载的信号,因此在发送上述第二部分符号上承载的信号后,不需要再重新发送该上行信号,进而避免上行信号的重复发送,从而节约了通信资源。
可选的,上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述N个上行信号时,需要满足处理延时要求,具体是:当第三时间间隔小于第四时间间隔时,终端设备调整该N个上行信号的发送,该第三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需要时间,该第四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时间与终端设备开始发送该N个上行信号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与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区别在于,该方法中的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号,该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接着,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网络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接收该N个上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N个上行信号相同,每个上行信号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每个符号上承载的信息也相同。
在一种示例中,若上述N为1,即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一个上行信号,例如承载一个SRS,该上行信号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该多个符号中的第一部分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重叠,该多个符号中除第一部分符号外的第二部分符号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域不重叠。在该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第二部分符号上承载的信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调整单元,用于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该N个上行信号,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号发送;其中,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N个上行信号相同,每个上行信号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每个符号上承载的信息也相同。
在一种示例中,若上述N为1,即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一个上行信号,该上行信号在频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该多个符号中的第一部分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重叠,该多个符号中除第一部分符号外的第二部分符号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域不重叠。
在该情况下,上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发送第二部分符号上承载的信号,而不发送该第一部分符号上承载的信号。
可选的,上述调整单元,还用于当第三时间间隔小于第四时间间隔时,终端设备调整该N个上行信号的发送,该第三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需要时间,该第四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时间与终端设备开始发送该N个上行信号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用于实现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该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接收单元,用于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接收该N个上行信号;其中,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N个上行信号相同,每个上行信号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每个符号上承载的信息也相同。
在一种示例中,若上述N为1,即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一个上行信号,例如承载一个SRS,该上行信号在频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该多个符号中的第一部分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重叠,该多个符号中除第一部分符号外的第二部分符号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域不重叠。在该情况下,上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第二部分符号上承载的信号。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或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或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用于支持该网络设备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实施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判断该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该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是否重叠,当终端设备判断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则调整N个上行信息的发送。以优先确保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信息的发送,进而避免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对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干扰,进而保证了第一时频资源上信息的准确传输,提高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效率。例如,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并行的应用场景中,可以优先且完整传输URLLC业务,提升URLLC业务的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个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多个上行信道的示意图;
图4与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丢弃第二时频资源上的所有上行信道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丢弃第二时频资源上的部分上行信道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涉及的第二时频资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涉及的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一种示意图;
图11与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涉及的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的发送和丢弃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涉及的基于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的发送和丢弃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一种重叠的示意图;
图16为一个格式0的PUCCH与第一时频资源的一种重叠示意图;
图17为多个格式0的PUCCH与第一时频资源的一种重叠示意图;
图18为多个格式0的PUCCH与第一时频资源的另一种重叠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20为SRS与第一时频资源的另一种重叠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网络设备,是无线网络中的设备,例如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目前,一些RAN节点的举例为: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在一种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在此并不限定。
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有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方案可用于多种通信系统,包括,2G,3G,4G,5G通信系统或下一代(next generation)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 ecommunications,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WC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ddressing,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Access,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新空口(newradio,NR)通信系统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licensed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6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时频资源是时域资源与频域资源的总称,即时频资源包括时域资源与频域资源,时频资源可以用于承载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过程中的控制信令或数据。所述时域资源可以用时间单元来表征。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时间单元,是指用于承载信息的一段时域资源。例如,一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连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或者一个或多个时隙(slot)或者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symbol)。其中,slot可以是全时隙(full slot),也可以是迷你时隙(mini-slot,或称为non-slot)。不同时间单元用于承载不同数据包或同一数据包的不同副本(或称为重复版本)。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涉及上行传输,即发送设备是终端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是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上行传输的业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eMBB业务、URLLC业务和mMTC业务等。其中,典型的eMBB业务有:超高清视频、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是传输数据量大、传输速率很高。典型的URLLC业务有:工业制造或生产流程中的无线控制、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运动控制以及远程修理、远程手术等触觉交互类应用,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是要求超高可靠性、低延时,传输数据量较少以及具有突发性。典型的mMTC业务有: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智慧城市等,主要特点是联网设备数量巨大、传输数据量较小、数据对传输时延不敏感,这些mMTC终端需要满足低成本和非常长的待机时间的需求。不同业务对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不同,如何更好地同时支持多种不同业务的数据传输需求,是当前5G以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具体地,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以外的其他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可以用于承载其他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的业务或数据。所述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承载其他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的业务或数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示信息可以是上行抢占指示(UpLink PreemptionIndication,UL PI),或者为上行取消指示信息(Uplink cancelation),用于指示其他终端设备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
可选的,上述指示信息可以是组公共(group common)信令,能被同一服务小区或者同一带宽部分(Band Width Part,BWP)内所有的UE接收。
S202、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终端设备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
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即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1个或多个上行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上行信道可以是用于承载上行数据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也可以为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例如PUCCH format 0,1,2,3,4,还可以为传输初始接入前导(preamble)序列的物理初始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
在一种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eMBB、URLLC和mMTC业务中任一相同业务在上行信道复用的场景,例如,适用于两种不同的eMBB业务在上行信道复用的场景,或者两种不同的URLLC业务在上行信道复用的场景,或者两种不同的mMTC业务在上行信道复用的场景。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适用于eMBB、URLLC和mMTC业务中任意两种不同业务在上行信道复用的场景,例如适用于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在上行信道复用的场景,该场景下,上述终端设备当前正在进行eMBB业务,而上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承载URLLC业务;或者适用于eMBB业务和mMTC业务在上行信道复用的场景,该场景下,上述终端设备当前正在进行eMBB业务,而上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承载mMTC业务;或者适用于URLLC业务和mMTC业务在上行信道复用的场景,该场景下,上述终端设备当前正在进行URLLC业务,而上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承载mMTC业务,或者,在该场景下,上述终端设备当前正在进行mMTC业务,而上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承载URLLC业务。其中,用于传输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记为eMBB UE,用于传输URLLC业务的终端设备记为URLLC UE,用于传输mMTC业务的终端设备记为mMTC UE。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业务只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业务复用场景不局限于上述各业务的复用。
为了便于阐述,本申请以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在上行信道复用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的业务参照即可。该场景下,上述终端设备当前正在进行eMBB业务,记为eMBBUE,而上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承载其他终端设备的URLLC业务,此处的其他终端设备记为URLLC UE。
URLLC业务对时延要求极高,不考虑可靠性的情况下,传输时延要求在0.5毫秒以内,在达到99.999%的可靠性的前提下,传输时延要求在1毫秒(ms)以内。
URLLC业务的数据包的产生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产生数据包,也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多个数据包。URLLC业务的数据包在多数情况下为小包,例如50个字节。
在上行传输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例如eMBB UE,调度了第二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此时,有突发的URLLC业务需要传输,URLLC UE会首先给网络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为了避免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传输而产生对彼此的干扰,网络设备收到SR之后会发送指示信息给eMBB UE,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该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时频资源用于承载其他终端设备,例如,URLLC UE,的上行传输。
而当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频资源与URLLC业务实际传输所需的时频资源的大小如图3所示,即一个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频资源大于URLLC业务实际传输所需的时频资源,此时一个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频资源上不仅可以承载URLLC UE的上行信道,例如承载URLLC PUSCH,还可能会承载eMBB UE的上行信道,例如承载eMBB PUSCH1、eMBB PUSCH2和已取消传输的eMBB PUSCH1等。其中,第一时频资源内具体哪部分时频资源用于承载URLLC业务可以由指示信息的DCI域中的比特来指示。
对于图3所示的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的关系可知,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之间可能存在重叠。特别地,当第二时频资源上只有一个待发送的上行信道,且第二时频资源的一部分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第二时频资源用于传输eMBB业务数据,此时,若在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即发送eMBB业务,又发送URLLC业务,可能会造成eMBB业务与URLLC业务相互影响。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频资源,判断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之间是否重叠。若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则调整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
其中,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之间的重叠,如图4所示,可以是,第二时频资源的一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一部分时频资源的时域和频域完全重叠,而另一部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或者频域不重叠。或者第二时频资源的一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时域和频域完全重叠,第二时频资源的另一部分与第一时频资源的频域或时域完全不同。或者,如图5所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全部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即第二时频资源全部位于第一时频资源中。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上行信道的发送包括不发送上行信道,或者暂停上行信道的发送,或者丢弃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且发送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一个或多个上行信道。
在第一种示例中,当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为了防止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的干扰,如图6所示,则不发送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所有上行信道,即丢弃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此时,N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第二种示例中,当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为了防止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的干扰,则暂时不发送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所有上行信道。待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发送结束后,再发送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
在第三种示例中,当N大于或等于2,且第二时频资源中不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至少承载一个上行信道。此时,为了防止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的干扰,如图7所示,可以暂时不发送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即图7中阴影部分上承载的上行信道),并发送第二时频资源中不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待第一时频资源中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息发送结束后,发送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
在第四种示例中,当N大于或等于2,且第二时频资源中不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至少承载一个上行信道。此时,为了防止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的干扰,如图7所示,可以丢弃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并发送第二时频资源中不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
第五种示例,当N等于1,且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此时,为了防止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的干扰,则丢弃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该上行信道。
在第六种示例中,当第二时频资源的一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一部分时频资源重叠,而另一部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一个上行信道,或者,第二时频资源上传承载的N个上行信道上承载的信息不同。此时,为了防止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的干扰,终端设备重新组包,不改变原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一个上行信道,或原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上的N个上行信道的传输块大小(即承载的比特数),减小承载该一个上行信道或承载该N个上行信道的时频资源。具体可以通过调整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来调整时频资源的大小,具体地可以通过提高码率,或者改变调制方式,增大调制符号上承载的比特数来实现,例如将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QPSK)调制方式调整为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或者将16QAM调整为64QAM。这样,将经过重新组包后的一个上行信道或N个上行信道承载在第二时频资源中不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
可选的,由于指示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也是由网络设备调度的,因此,网络设备知道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频资源和第二时频资源有重叠,这样,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送一个新的上行调度(UL grant)信令给终端设备,该新的上行调度信令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不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这N个上行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判断该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该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是否重叠,当终端设备判断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则调整N个上行信息的发送。以优先发送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信息,进而避免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对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干扰,进而提升第一时频资源上信息的传输效率与传输质量。例如,在eMBB业务和URLLC业务并行的应用场景中,可以优先且完整传输URLLC业务,提升URLLC业务的传输质量。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具体描述参照本申请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不做赘述。
S302、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重叠时,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M和Q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且M+Q=N,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R为小于P的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频资源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可以理解,上述N个时间单元与S202中描述的N个上行信道的数量是相同的,即一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上行信道。
具体的,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由一个或多个符号组成,每个时间单元上承载一个上述实施例中的上行信道,这样,N个时间单元共承载N个上行信道。其中,每个上行信道上承载的信息相同,例如N个上行信道均为相同的PUSCH。这样,在第二时频资源上重复发送N个上行信道,提高了上行信道的发送可靠性。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时间单元可以为迷你时隙,每个迷你时隙包括的符号数小于14。
采用迷你时隙(mini-slot)(也称为非基于时隙(non-slot-based))的时域调度粒度,每个迷你时隙由一个或多个符号组成,例如为2,3,4,5,6,7,8,9,10,11,12,13个符号,可选的,该符号可以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基于迷你时隙的调度可以满足小包(通常为32byte即256bits为一个小包)发送,满足低时延的特征。为了满足可靠性,本申请实施例基于迷你时隙的重复(mini-slotbased PUSCH repetition)的方法,在第二时频资源上重复发送N个相同的上行信道,提高了上行信道的发送可靠性。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时间单元包括的符号数小于14。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时间单元可以为1个符号的mini-slot、2个符号的mini-slot、4个符号的mini-slot,……,或者14个符号的mini-slot。对应的,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最多可以为13个,最少可以为1个。
基于迷你时隙的重复可以是基于调度的(grant-based),也可以是免许可的或者免调度或免许可的(grant-free/configured grant)。
当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时,S302可以包括:丢弃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发送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可以包括:接收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mini-slot based PUSCH repetition的第二时频资源和上行调度指示信息(UL grant),以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的进程号都是由DCI动态指示的。即网络设备指示了第二时频资源中每个时间单元包括的符号数。
如图10所示,第二时频资源的N个时间单元中,有M个时间单元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有Q个时间单元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此时,如图11所示,上述S302可以包括:丢弃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上行信道,并发送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上行信道,进而避免第二时间资源上承载的上行信道对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干扰,提高了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的发送可靠性。同时,通过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相同的多个上行信道,发送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上行信道,保证了至少一个上行信道的传输,进而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以及通信系统的通信效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可以是,M个时间单元中的每个时间单元完全属于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可以是,M个时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中的部分符号属于第一时频资源,部分符号不属于第一时频资源。例如,第M个时间单元所在的部分符号属于第一时频资源,部分符号不属于第一时频资源。
在第一种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上行信息对应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
在第二种示例中,所述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共享一个DMRS,所述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
在第二种示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所述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的数量小于P时,则丢失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N个上行信道。
具体的,在基于迷你时隙的重复调度中,每个时隙中有1~2个符号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DMRS)。而基于非时隙或迷你时隙的传输调度的单位较小,一般为2、4或者7个符号。1~2个符号的DMRS对于非时隙或迷你时隙调度来说开销过大。因此,一种共享DMRS(DMRS sharing)的方法被提出。具体地,不为每个上行信道配置或者调度DMRS,而是为一个上行信道配置或调度DMRS,若干个上行信道共享此DMRS,即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共享一个DMRS。网络设备接收到此DMRS后对P个上行物理信道进行信道估计,以便正确解调承载在P个上行信道承载的数据块。例如,如图12所示,两个上行信道共享一个DMRS,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一个DMRS,解调该DMRS后的两个上行信道。
举例说明,如图12,假设上行信道1和上行信道2共享一个DMRS1,承载上行信道1的为时间单元1,承载上行信道2的为时间单元2,且DMRS1承载在时间单元1上。而时间单元1上承载的DMRS1的符号正好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而上行信道2上承载的时间单元2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此时,发送上行信道2,而丢弃DMRS1,这样,使得上行信道2没有对应的DMRS1。此时,时间单元2后用于承载DMRS2的时间单元3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即承载在时间单元3上的DMRS2发送,这样,可以确定上行信道2共享该DMRS2。也就是说,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多个DMRS是相同,可以被相同的上行信道共享。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当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时,终端设备丢弃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并发送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进而实现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道的准确发送的同时,传输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上行信道,进一步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当上行信道是基于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时,上述S302可以包括: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确定第一个承载DMRS的目标时间单元,丢弃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并发送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可以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为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第一个承载DMRS的时间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免调度或免许可资源,终端设备可以在免调度或免许可资源上给网络设备发送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例如URLLC业务。由于URLLC业务的控制和数据信息要求低时延,端到端时延可低至0.5ms,通过网络设备传输下行调度信息后,终端设备再根据调度信息进行上行传输无法满足这种时延要求,所以URLLCUE或者支持URLLC业务也支持其他类型业务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免调度或免许可资源发送上行信息。
但是,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之前,对于该上行信道所占的时频资源和传输数据量大小,以及HARQ进程号等信息一无所知。当免调度或免许可的mini-slot PUSCH repetition中的N个时间单元中,有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有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则不发送不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第一个DMRS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上行信道,即从不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的第一个DMRS所在时间单元开始传输。
具体的,如图12所示,当第二时频资源包括的N个时间单元中,有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有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且上行信道是基于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时,则如图13所示,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确定第一个承载DMRS的目标时间单元,丢弃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并发送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这样,网络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DMRS准确解调该DMRS之后的上行信道,保证了上行信道解析的准确性。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从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为0的上行信息开始发送。由于grant free传输业务是随机而来的,当冗余序列为(0,2,3,1)时,规定第一个发送的上行信道是RV为0的那一个,则网络设备只需要在RV为0的位置开始盲检,而不需要在0,2,3,1都盲检,从而可以降低网络设备盲检测的复杂度。另外,只从RV为0的上行信道开始发送的传输效率也比较高。因为只有接收到全部信息的比特位后,网络设备才能成功解调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第二时频资源中的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N个时间单元中除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此时,当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则终端设备丢弃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并发送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上行信道。当上行信道是基于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则终端设备首先从Q个时间单元中确定第一个承载DMRS的目标时间单元,并丢弃N个时间单元中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发送目标时间单元、以及N个时间单元中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上行信道,进而根据不同的情况,避免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对第一时频资源上承载的信息产生干扰的基础上,实现对承载在第一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信息的准确发送的同时,传输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上行信道,进一步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若上述N个上行信道是格式0的PUCCH,则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具体描述参照上述S201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不做赘述。
S402、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述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发送。
本步骤中,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发送,可以理解为不发送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或者理解为丢弃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
本步骤中,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可以包括图15和图4所示两种情况。如图15所示,当第一时频资源的全部时域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域资源重叠,即第一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且第二时域资源大于第一时域资源。如图4所示,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部分时域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
PUCCH的格式包括格式0,1,2,3,4,假设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一个PUCCH。对于格式1和格式4的PUCCH,通常使用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对时域资源上承载的信息进行正交处理。若该格式1或格式4的PUCCH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域资源的多个符号,该多个符号中的部分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剩余部分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此时,为了保证PUCCH承载信息的正交性,则终端设备丢弃该PUCCH,即不发送该PUCCH。
对于格式2和格式3的PUCCH,其中格式2的PUCCH在时域上可以包括1个或2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格式3的PUCCH在时域上可以包括4个到14个OFDM符号。由于格式2或格式3的PUCCH的各符号上承载的信息不相同,若格式2或格式3的PUCCH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该多个符号中的部分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剩余部分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此时,为了保证该PUCCH上承载信息的发送完整性,则终端设备丢弃该PUCCH,即不发送该PUCCH。
对于格式0的PUCCH,该PUCCH用于传输正向或负向调度请求信息(schedulingrequest,SR),或者用于传输反馈信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响应(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Acknowledgement,HARQ-ACK),且传输信息的比特数为1或2bit。格式0的PUCCH传输占用的符号数为2,即PUCCH承载在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上,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上传输的信息相同。此时,如图16所示,当第一个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而第二个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第二符号上的信息可以正常发送,这样可以避免该格式0的PUCCH的重传,进而节约了通信资源。
因此,当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N个格式0的PUCCH,同一个格式0的PUCCH的每个符号上承载的信息相同时,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该N个PUCCH上承载的信息,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
第一种情况,N=1,即第二时域资源上承载一个格式0的PUCCH,如图16所示,该PUCCH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2个符号,记为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其中,第一个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第二个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不发送第一个符号上承载的信息,且发送第二个符号上承载的信息。由于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上承载的信息相同,因此在发送第二符号上承载的信息后,不再重新发送PUCCH,进而避免PUCCH的重复发送,从而节约了通信资源。
第二种情况是,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假设N为3,即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3个格式0的PUCCH,每个格式0的PUCCH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2个符号。示例性的,如图17所示,第一PUCCH完全与第一时域资源重叠,第二PUCCH中的第一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部分或全部重叠,第二PUCCH中的第二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完全不重叠,第三PUCCH与第一时域资源完全不重叠。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发送第三PUCCH以及第二PUCCH中的第二符号上承载的信息,而不发送第一PUCCH以及第二PUCCH中的第一符号上承载的信息。
在该第二种情况的另一种示例中,如图18所示,第一PUCCH完全与第一时域资源重叠,第二PUCCH中的第一符号与第一时频资源完全重叠,第二PUCCH中的第二符号的部分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第二PUCCH中的第二符号的剩余部分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第三PUCCH与第一时域资源完全不重叠。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发送第三PUCCH上承载的信息,而不发送第一PUCCH以及第二PUCCH上承载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当第二时域资源承载N个格式0的PUCCH,由于同一个格式0的PUCCH的各符号上承载的信息也相同,这样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N个PUCCH的信息,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发送,实现在不影响其他传输的前提下,避免该PUCCH的重传,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节约了通信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调整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包括:当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时,终端设备调整该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该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需要时间,该第二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时间与终端设备开始发送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上述N个上行信道为一个格式0的PUCCH,该第二时间间隔为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处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时间与终端设备开始发送该PUCCH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示例中,假设上述N个上行信道为一个格式0的PUCCH,终端设备在时间a从网络设备处接收到指示第一时域资源的指示信息,接着对该指示信息进行处理,假设处理该指示信息所需要的时间为b,即第一时间间隔为b。该第二时间间隔为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处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时间a与终端设备开始发送该PUCCH的时间c之间的时间间隔,即第二时间间隔为c-a。为了能够及时终止PUCCH的一部分或整个PUCCH的发送,则指示信息的处理需要在PUCCH开始发送之前完成,即c-a大于b。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若第二时域资源上承载N个上行信号,则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5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分配的时频资源,具体描述参照上述S201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不做赘述。
S502、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该N个上行信号,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号发送。
本步骤中,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可以包括图15和图4所示两种情况。如图15所示,当第一时频资源的全部时域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域资源重叠,即第一时域资源属于第二时域资源,且第二时域资源大于第一时域资源。如图4所示,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的部分时域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N个上行信号相同,每个上行信号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每个符号上承载的信息也相同。此时,为了防止上行信号的重复发送,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该N个上行信号,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号发送,进而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可选的,上述N个上行信号为SRS,SRS主要用于上行信道质量的估计,基站的调度器可以根据上行信道状态估计,将瞬时信道状态好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分配给终端设备的上行PUSCH传输。SRS还可以用于估计上行定时,上行波束管理等。在频域上,SRS可以覆盖调度器感兴趣的频带,可以发送多个“窄带SRS”并在频域上进行跳频,然后将一连串发送的SRS联合起来就能覆盖整个感兴趣的频带。这样可以将可用的传输功率集中在更窄的频率范围内,并在频带内进行跳频,获得频率增益。
SRS在一个时隙内的符号间可以重复发送,
Figure BDA0001942679650000191
为高层信令配置的一个时隙中SRS所占的OFDM符号数量,R为高层信令配置的SRS在时隙内重复的次数,
Figure BDA0001942679650000192
在一种示例中,若上述N为1,即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一个上行信号,例如承载一个SRS,该SRS在频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例如图20所示,SRS在频域上占用第二时域资源的K个符号,其中K个符号中的K1个符号与第一时域资源重叠,K个符号中除K1个符号外的K2个符号与第一时域资源不重叠,K1与K2之和等于K。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发送K2个符号上承载的信号,而不发送该K1个符号上承载的信号。由于上述K个符号中每个符号上承载的信号相同,因此在发送上述K2个符号上承载的信号,即可实现该SRS的发送,这样可以避免SRS的重复发送,从而节约了通信资源。
如图20所示,SRS中的符号K1与第一时频资源的重叠包括两种情况:情况一,该符号K1全部位于第一时频资源中,即符号K1与第一时频资源完全重叠;情况二,该符号K1部分位于第一时频资源中,符号K1的剩余部分位于第一时频资源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设备调整N个上行信号的发送包括:当第三时间间隔小于第四时间间隔时,终端设备调整该N个上行信号的发送,该第三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需要时间,该第四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的时间与终端设备开始发送该N个上行信号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当第二时域资源上承载N个上行信号,该N个上行信号相同,每个上行信号在时域上占用第二时频资源的多个符号,每个符号上承载的信息也相同,且第二时域资源与第一时域资源部分重叠,第二时域资源与第一时域资源部分不重叠时,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该N个上行信号,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号发送,进而避免上行信号的重传,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设备500可以是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提到的终端设备(或者可用于终端设备的部件)或者网络设备(或者可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通信设备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对应于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方法,具体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所述通信设备5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所述处理器5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或者处理功能。所述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501也可以存有指令503或者数据(例如中间数据)。其中,所述指令503可以被所述处理器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设备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对应于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设备500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5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502,其上可以存有指令5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设备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可选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505和/或天线506。所述处理器5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收发器5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实现通信设备的收发功能。
在一个设计中,若该通信设备500用于实现对应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操作时,例如,可以由收发器505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由处理器501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或者,所述收发器505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且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上述N个上行信号,静默第二时频资源中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号发送,该N个上行信道是格式0的上行控制信道。
其中,上述收发器505与处理器5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各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另一个设计中,若该通信设备用于实现对应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操作时,例如可以由收发器505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并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由收发器505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或者,收发器505当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在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接收该N个上行信号。
其中,上述收发器505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各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501和收发器505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1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
虽然在以上的实施例描述中,通信设备500以终端终端或者网络设备为例来描述,但本申请中描述的通信设备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终端设备或上述网络设备,而且通信设备的结构可以不受图21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600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或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600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601、收发器602和存储器603,该处理器601被配置为支持该终端设备600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收发器602用于支持该终端设备600与其他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该终端设备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3,该存储器603用于与处理器601耦合,其保存该终端设备600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当终端设备600开机后,处理器601可以读取存储器603中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解释并执行程序指令,处理程序指令的数据。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601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收发器602,收发器602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时,收发器602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601,处理器601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22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603和一个处理器601。在实际的终端设备600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601和多个存储器603。存储器603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700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该存储器702用于与处理器701耦合,该存储器702上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等等),如图24所示,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801和调整单元802。
上述接收单元801和调整单元802可以实现图2、图8、图14或图19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例如,上述接收单元8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上述调整单元802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803;
该确定单元803,用于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所述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900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或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设备900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901和通信接口902,该处理器901被配置为支持该网络设备900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通信接口902用于支持该网络设备900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该网络设备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03,该存储器903用于与处理器901耦合,其保存该网络设备900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26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903和一个处理器901。在实际的网设备900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901和多个存储器903。存储器903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00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110和存储器120,该存储器120用于与处理器110耦合,该存储器120上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110用于执行存储器1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等等),如图28所示,该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210和接收单元220。
上述发送单元210和接收单元220可以实现图2、图8、图14或图19中网络设备侧的方法。例如,上述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上述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230;
该确定单元230,用于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所述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其中,该终端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功能,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各个方法实施例之间、各个装置实施例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考,在不同实施例中的相同或对应内容可以互相引用,不做赘述。

Claims (3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等于1,
所述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包括:
当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调整所述上行信道的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大于或等于2,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
其中,所述M,Q均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且N为M与Q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包括:
丢弃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所述N个上行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
所述调整所述上行信道的发送,包括:
丢弃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且
发送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上行信道是格式0的上行控制信道,所述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静默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共享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其中,所述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所述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是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
所述调整所述所述上行信道的发送,包括:
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确定第一个承载DMRS的目标时间单元;
丢弃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发送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包括:
当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时,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指示信息所需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间与所述终端设备开始发送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
其中,所述M,Q均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且N为M与Q之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所述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包括:
接收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N个上行信道是格式0的上行控制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共享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其中,所述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所述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信道是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所述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包括:
接收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为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第一个承载DMRS的时间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3-5、7-9、12-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单元为迷你时隙,所述迷你时隙包括的符号数小于14。
19.根据权利要求1-10、1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用于其他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等于1,
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部分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剩余部分的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时,调整所述上行信道的发送。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大于或等于2,
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且,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
其中,所述M,Q均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且N为M与Q之和。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丢弃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所述N个上行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
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丢弃所述M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以及,发送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25.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静默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时域重叠的时频资源上的信息发送;其中,所述N个上行信道是格式0的上行控制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2或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共享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其中,所述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所述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是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
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确定第一个承载DMRS的目标时间单元;丢弃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前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以及,
发送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2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时间间隔小于第二时间间隔时,调整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发送,其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指示信息所需要时间,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的时间与所述终端设备开始发送所述N个上行信道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频资源;
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承载所述终端设备待发送的N个上行信道的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时,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中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承载的至少一个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包括N个时间单元,每个时间单元承载一个所述上行信道,每个所述上行信道承载相同的信息,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M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重叠,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除所述M个时间单元以外的Q个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不重叠,
其中,所述M,Q均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且N为M与Q之和。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是基于调度的上行信道,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Q个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上行信道是格式0的上行控制信道,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时域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N个上行信道承载的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上行信道中的P个上行信道共享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其中,所述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当承载所述P个上行信道中R个上行信道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Q个时间单元,且承载所述DMRS的时间单元属于所述M个时间单元,确定所述R个上行信道共享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承载的第一个DMRS,其中,所述R为小于所述P的正整数。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是免调度或免许可的上行信道,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时间单元、以及所述N个时间单元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之后的时间单元上承载的所述上行信道,其中,所述目标时间单元为所述Q个时间单元中第一个承载DMRS的时间单元。
3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用于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或如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
3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910026492.4A 2018-09-28 2019-01-11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72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9347974A AU2019347974B9 (en) 2018-09-28 2019-09-27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19/108482 WO2020063837A1 (zh) 2018-09-28 2019-09-27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EP19864790.1A EP3843479B1 (en) 2018-09-28 2019-09-27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7/213,812 US20210219278A1 (en) 2018-09-28 2021-03-26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2342 2018-09-28
CN2018111423421 2018-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2303A true CN110972303A (zh) 2020-04-07
CN110972303B CN110972303B (zh) 2022-10-25

Family

ID=7002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6492.4A Active CN110972303B (zh) 2018-09-28 2019-01-11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19278A1 (zh)
EP (1) EP3843479B1 (zh)
CN (1) CN110972303B (zh)
AU (1) AU2019347974B9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2564A (zh) * 2020-10-23 2021-02-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的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
WO2021109463A1 (en) * 2020-05-15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O2021109391A1 (en) * 2020-04-09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olving transmission conflicts in wireless network
CN113518450A (zh) * 2020-04-10 2021-10-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2027533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O2022205412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0195B (zh) * 2018-08-09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903034B2 (en) * 2020-02-19 2024-02-13 Intel Corporation Aggregation indic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s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36601A1 (en) * 2011-11-01 2015-0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ransmission of a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therefor
US20150195063A1 (en) * 2012-08-31 2015-07-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soun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which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dynamically changes
US20160095104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low latency lte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N107295674A (zh) * 2016-04-01 201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17215642A1 (zh) * 2016-06-16 2017-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20170366377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035459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existence of Grant-Based and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Channel
WO2018082060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US20180199334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ignaling, procedure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for uplink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WO2018128401A1 (ko) * 2017-01-06 2018-07-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8347318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137150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谐方法及装置
US20180278454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traffic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9464B2 (en) * 2018-02-15 2021-06-15 Apple Inc. Simultaneous HARQ-ACK feedback and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out dynamic grant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36601A1 (en) * 2011-11-01 2015-0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ransmission of a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therefor
US20150195063A1 (en) * 2012-08-31 2015-07-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soun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which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dynamically changes
US20160095104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low latency lte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N107295674A (zh) * 2016-04-01 201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17215642A1 (zh) * 2016-06-16 2017-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20170366377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035459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existence of Grant-Based and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Channel
WO2018082060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US20180199334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ignaling, procedure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s for uplink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WO2018128401A1 (ko) * 2017-01-06 2018-07-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8347318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137150A1 (zh) * 2017-01-24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谐方法及装置
US20180278454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traffic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R1-1702241 "Uplink multiplexing of eMBB/URLLC transmissions"", 《3GPP TSG_RAN\WG1_RL1》 *
LENOVO等: "R1-1710606 "On eMBB/URLLC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3GPP TSG_RAN\WG1》 *
LG ELECTRONICS: ""Discussion on UL inter UE Tx prioritiza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R1-1808532 》 *
LG ELECTRONICS: ""Remaining issues on UL data transmission procedure"", 《3GPP TSG_RAN\WG1_RL1 R1-1802215 》 *
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 ""On UL inter-UE multiplexing between eMBB and URLLC "", 《3GPP TSG_RAN\WG1_RL1》 *
NOKIA等: "R1-1701024 "Pause-Resume Scheduling for Low Latency Uplink Transmissions"", 《3GPP TSG-RAN WG1 》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9391A1 (en) * 2020-04-09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olving transmission conflicts in wireless network
CN113518450A (zh) * 2020-04-10 2021-10-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1109463A1 (en) * 2020-05-15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O2022027533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12312564A (zh) * 2020-10-23 2021-02-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的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
CN112312564B (zh) * 2020-10-23 2023-12-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业务的调度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
WO2022205412A1 (zh) * 2021-04-02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347974A9 (en) 2022-08-11
AU2019347974B2 (en) 2022-07-21
AU2019347974A1 (en) 2021-05-06
US20210219278A1 (en) 2021-07-15
EP3843479A1 (en) 2021-06-30
CN110972303B (zh) 2022-10-25
AU2019347974B9 (en) 2022-08-11
EP3843479B1 (en) 2023-11-08
EP3843479A4 (en) 2021-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2303B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225826B2 (en)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control channel format lengths
CN109479314B (zh) 用于处理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冲突的方法和设备
US11870551B2 (en) Multi-codewor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90045546A1 (en) Collision Handling of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and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 Uplink (UL) Transmission
EP3554031B1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CN11109269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节点
US8155023B2 (en) MIMO with reserved subfram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base stations
CN111465110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90298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1585707B (zh) 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8126960A1 (zh)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7046719B (zh) 用于减少时分双工的传输时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40171312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12970316A (zh) 用于确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双连接的上行链路信道的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226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42805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ed in nod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0063837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936429B (zh) 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565850B (zh) 用于在无线蜂窝通信中减少等待时间的发射方法和设备
US20240129915A1 (en) Method for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device
CN115315930B (zh) 保护间隔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71680A (zh) Harq-ack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