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2296A - 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2296A
CN110972296A CN201811159153.5A CN201811159153A CN110972296A CN 110972296 A CN110972296 A CN 110972296A CN 201811159153 A CN201811159153 A CN 201811159153A CN 110972296 A CN110972296 A CN 110972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wp
available
channel
preset
bw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91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二青
周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91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22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2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通过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可用BWP/可用信道,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频谱资源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随着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电业务的广泛应用,频谱资源稀缺与应用需求巨大的矛盾日益突出。非授权频带NR(New radio-Unlicensed,简称“NR-U”)通过将NR技术引入到非授权频段,以增加可使用的频谱资源。
然而,在NR-U中,由于WiFi网络部署在非授权频段,将不可避免地对WiFi造成干扰,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数据传输之前,基站需要首先执行说之前听操作(listen-before-talk,简称“LBT”),以选择可用的BWP(Bandwidth Part,即部分带宽)/信道资源,从而实现和WiFi的和谐共存。但是,目前基站尚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选择可用的BWP/信道资源发送数据。
因此,如何避免上述缺陷,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
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
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
发送单元,用于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下方法:
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
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
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方法:
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
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
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通过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可用BWP/可用信道,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
具体的,基站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LBT是一种信道接入机制,能使无限局域网之间有效共享相同的频谱资源。因为非授权频段上信道的可用性并不能时刻得到保证,LBT要求在传输数据前先监听信道,进行空闲信道评估(CCA),在确保信道空闲后再进行数据传输。如果使用BWP,则整个信道带宽分为多个单元,每一个BWP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20MHz单元,其中LBT可以操作在每个20MHz单元上。参照上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BWP的每个信道的信道粒度可选为20MHz。本发明实施例的BWP可以是对UE的每个服务小区配置的下行BWP。所述LBT测量结果可以包括预设时段内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相应的,所述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包括:根据所述预设时段内的RSSI高于预设门限值的比例,确定待选BWP的每个信道的信道占用率;根据所述待选BWP的所有信道占用率和信道个数,确定所述待选BWP的BWP占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BWP占用率小于等于预设BWP占用率,则将所述待选BWP作为所述可用BWP。
信道占用率(channel occupancy):统计RSSI大于某门限(对应上述预设门限值)的百分比(对应上述比例)。
根据所述待选BWP的所有信道占用率和信道个数,确定所述待选BWP的BWP占用率,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1819615860000051
其中,γn为第n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1≤n≤N,N为基站中所有待选BWP的数量、Mn为第n个待选BWP的信道个数、cnj为第n个待选BWP的第j个信道的信道占用率、1≤j≤Mn。如果γn≤γth(预设BWP占用率),则将第n个待选BWP作为可用BWP,否则,认为第n个待选BWP为不可用BWP。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还可以包括:若判断获知所述BWP占用率大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则继续获取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直到所述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为止,并将所述下一个待选BWP作为所述可用BWP。
还可以包括:若判断获知所有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都大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可用BWP。若确定存在所述可用BWP,则直接通过所述可用BWP发送所述数据。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对应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如图2所述,具体说明如下:
1、流程开始;
2、判断是否支持配置同时激活多个BWP?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3、随机选择一个BWPn;
4、在传输数据之前,统计激活BWPn的占用率γn
5、判断是否满足γn≤γth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16,否则,执行步骤6;
6、从BWP索引值(激活的BWPn除外)按照升序排列,选择索引值最小的BWPi(i不等于n)并统计其占用率γi
7、判断是否满足γn≤γth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17,否则,执行步骤8;
8、i=i+1;
9、判断是否满足i=n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10,否则,执行步骤11;
10、i=i+1;
11、判断是否满足i≤N,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12,否则,执行步骤13;
12、统计BWPi的占用率γi,执行步骤7;
13、判断是否支持配置同时激活多个BWP?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4,否则,执行步骤15;
14、执行更灵活的以信道粒度进行的带宽自适应子流程(对应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
15、数据不发送;
16、使用该BWPn进行数据传输;
17、切换到BWPi进行数据传输;
18、流程结束。
S102: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
具体的,基站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具体可以包括:获取每个不可用BWP的信道个数的累加值;所述信道是所述比值小于等于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的信道;将大于等于预设带宽数目阈值的累加值对应的信道个数作为所述可用信道的个数,相应的,将所述可用信道的个数对应的信道作为所述可用信道。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cth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置。预设带宽数目阈值wth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置,可以理解为待传数据传输所需20MHz的带宽数目阈值。可以理解的是:累加值可以是一个可用BWP的信道累加,也可以是多个可用BWP的信道累加,即,如果大于等于预设带宽数目阈值的累加值为一个可用BWP的信道累加,则为一个可用BWP的信道累加;如果大于等于预设带宽数目阈值的累加值为多个可用BWP的信道累加,则为多个可用BWP的信道累加。
还可以包括:若判断获知累加总值小于所述预设带宽数目阈值,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其中,所述累加总值是所有不可用BWP的所有信道对应的累加值,所述所有信道中的每个信道是所述比值小于等于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的信道。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对应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如图3所述,具体说明如下:
1、流程开始;
2、初始化:令i=1,j=1,wij=0,其中wij指示LBT操作后获取的可用信道数目,是一个累计值;
3、在发送数据之前,统计当前BWPi内信道j的信道占用率cij(1≤i≤N,1≤j≤Mi);
4、判断是否满足条件cij≤cth,其中,cth为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6;
5、wij=wij+1;
6、判断是否满足条件wij≥wth,其中,wth为预设带宽数目阈值。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11,否则,执行步骤7;
7、判断是否满足条件j<Mi,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8,否则,执行步骤9;
8、j=j+1,执行步骤3;
9、判断是否满足条件i<N,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10,否则,执行步骤12;
10、令j=1,i=i+1,并执行步骤3;
11、使用获取的可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12、不发送数据;
13、流程结束。
S103: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具体的,基站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基站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不发送所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通过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可用BWP/可用信道,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LBT测量结果包括预设时段内的RSSI,相应的,所述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时段内的RSSI高于预设门限值的比例,确定待选BWP的每个信道的信道占用率。
具体的,基站根据所述预设时段内的RSSI高于预设门限值的比例,确定待选BWP的每个信道的信道占用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根据所述待选BWP的所有信道占用率和信道个数,确定所述待选BWP的BWP占用率。
具体的,基站根据所述待选BWP的所有信道占用率和信道个数,确定所述待选BWP的BWP占用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若判断获知所述BWP占用率小于等于预设BWP占用率,则将所述待选BWP作为所述可用BWP。
具体的,基站若判断获知所述BWP占用率小于等于预设BWP占用率,则将所述待选BWP作为所述可用BWP。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通过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可以准确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进一步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BWP占用率大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则继续获取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直到所述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为止,并将所述下一个待选BWP作为所述可用BWP。
具体的,基站若判断获知所述BWP占用率大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则继续获取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直到所述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为止,并将所述下一个待选BWP作为所述可用BWP。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通过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可以准确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进一步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有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都大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可用BWP。
具体的,基站若判断获知所有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都大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可用BWP。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通过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可以准确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进一步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包括:
获取每个不可用BWP的信道个数的累加值;所述信道是所述比值小于等于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的信道。
具体的,基站获取每个不可用BWP的信道个数的累加值;所述信道是所述比值小于等于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的信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将大于等于预设带宽数目阈值的累加值对应的信道个数作为所述可用信道的个数,相应的,将所述可用信道的个数对应的信道作为所述可用信道。
具体的,基站将大于等于预设带宽数目阈值的累加值对应的信道个数作为所述可用信道的个数,相应的,将所述可用信道的个数对应的信道作为所述可用信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通过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可以准确确定是否存在可用信道,进一步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累加总值小于所述预设带宽数目阈值,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其中,所述累加总值是所有不可用BWP的所有信道对应的累加值,所述所有信道中的每个信道是所述比值小于等于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的信道。
具体的,基站若判断获知累加总值小于所述预设带宽数目阈值,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其中,所述累加总值是所有不可用BWP的所有信道对应的累加值,所述所有信道中的每个信道是所述比值小于等于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的信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通过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可以准确确定是否存在可用信道,进一步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存在所述可用BWP,则直接通过所述可用BWP发送所述数据。
具体的,基站若确定存在所述可用BWP,则直接通过所述可用BWP发送所述数据。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直接通过可用BWP发送数据,进一步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01、第二确定单元402和发送单元403,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发送单元403用于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具体的,第一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发送单元403用于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装置,通过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可用BWP/可用信道,使得基站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并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装置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01、存储器(memory)502和总线503;
其中,所述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过总线5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5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5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电子设备等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
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
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BT测量结果包括预设时段内的RSSI,相应的,所述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时段内的RSSI高于预设门限值的比例,确定待选BWP的每个信道的信道占用率;
根据所述待选BWP的所有信道占用率和信道个数,确定所述待选BWP的BWP占用率;
若判断获知所述BWP占用率小于等于预设BWP占用率,则将所述待选BWP作为所述可用BW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BWP占用率大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则继续获取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直到所述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为止,并将所述下一个待选BWP作为所述可用BW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有下一个待选BWP的BWP占用率都大于所述预设BWP占用率,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可用BWP。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包括:
获取每个不可用BWP的信道个数的累加值;所述信道是所述比值小于等于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的信道;
将大于等于预设带宽数目阈值的累加值对应的信道个数作为所述可用信道的个数,相应的,将所述可用信道的个数对应的信道作为所述可用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累加总值小于所述预设带宽数目阈值,则确定不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其中,所述累加总值是所有不可用BWP的所有信道对应的累加值,所述所有信道中的每个信道是所述比值小于等于预设信道占用率阈值的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存在所述可用BWP,则直接通过所述可用BWP发送所述数据。
8.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LBT测量结果和第一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是否存在可用BWP;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判断获知不存在所述可用BWP,且预设配置允许同时激活多个BWP,则执行第二带宽自适应选择流程,确定在不可用BWP中是否存在可用信道;
发送单元,用于若判断获知存在所述可用信道,则通过所述可用信道发送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1159153.5A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09722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9153.5A CN110972296A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9153.5A CN110972296A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2296A true CN110972296A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8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9153.5A Pending CN110972296A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基于nr-u下行带宽自适应调整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229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742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调度及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93335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前导码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7396386A (zh) * 2017-08-30 2017-11-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及信道检测设备
WO2018164553A2 (ko) * 2017-03-10 2018-09-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임의 접속 절차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742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调度及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93335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前导码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8164553A2 (ko) * 2017-03-10 2018-09-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임의 접속 절차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CN107396386A (zh) * 2017-08-30 2017-11-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道检测方法及信道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1546B (zh) 侧行链路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0375579B2 (en) Channel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device, and terminal having base station functions
CN109391972B (zh) 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到终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RU268685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CN106851839B (zh) 帧结构确定方法和基站
EP3079424B1 (en) Timeslot schedu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7032306B2 (ja) リソース衝突低減方法およびue
US1034940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schedule instruction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US20190159073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KR10226545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을 완화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44828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 and channel detection method
CN115486170A (zh)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63807B (zh) 信道检测方法及装置
EP3925345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a bandwidth part for a wireless network
KR102191898B1 (ko) 비면허 주파수 스펙트럼에 기초한 무선 통신 방법과, 기지국 및 단말 디바이스
US10485006B2 (en) Judgment method of channel occupancy and judgment device
US11159986B2 (en) Unlicensed spectru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node
CN105992384B (zh) 一种信道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US10588131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CN110034830B (zh) 一种多子带协同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设备
CN109803378B (zh) 一种资源选择触发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9937603B (zh) 基于竞争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23185531A1 (zh) 资源共存方法及装置
JP7147049B2 (ja) 干渉源識別方法、関連デバイス、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2311498A (zh) 终端能力的处理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07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