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2106A -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2106A
CN110972106A CN201811152740.1A CN201811152740A CN110972106A CN 110972106 A CN110972106 A CN 110972106A CN 201811152740 A CN201811152740 A CN 201811152740A CN 110972106 A CN110972106 A CN 110972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ation source
synchronization
base station
typ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27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72106B (zh
Inventor
黎超
张兴炜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27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210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6849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45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2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72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其中,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源是所述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所述第一设备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能够提高同步效率和同步资源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与车(vehicle tovehicle,V2V)通信、车与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通信或车与基建/网络(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network,V2I/N)通信是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技术,V2V、V2P以及V2I/N统称为V2X(vehicle to everything,V2X),即车与任何事物相通信。V2X通信技术的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等领域需要实现车与车之间的通信,以及车与其它设备之间的通信。
当终端设备之间进行D2D或V2X通信时,为了保证通信质量,进一步提升V2X的性能,以便能够支持更高级的应用和业务需求。V2X通信中的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提高终端设备之间通信效率的一种最基本的要求是终端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精度的同步。因此提高同步效率和提高同步资源的使用效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以解决确定直连链路的同步源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为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的一种,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源是所述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
不同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可以根据是网络的结构,网络是否同步或异步和基站或卫星的可提供性(使用环境)来确定,网络设备在生成同步源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来设置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
上述第一同步源类型可以是从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选择出来的一种同步源类型。
例如,上述第一同步源类型可以第一类基站或者第二类基站,或者,第一同步源类型还可以是卫星等等。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源配置信息,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一种同步源类型,或者,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该一种同步源类型是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确定的,该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例如,eNB)和第二类基站(例如,gNB)。通过网络设备发送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类基站或第二类基站或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在eNB和gNB的混合组网的场景下,第一设备可以具备更多可选的同步源。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示更佳的同步源类型或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更合理地利用网络中支持不同协议的网络设备(例如,gNB和eNB)或终端设备或卫星等提供的同步资源,并且可以实现在不同同步源间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同步效率和同步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同步源的选择。
在本申请中,卫星可以指任意一种卫星导航系统,例如,可以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具体地,GNSS可以是各个国家或者地区提供的各种导航卫星系统,例如,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中国的北斗,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等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中确定的第一同步源是用于侧行通信的同步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第一同步源属于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
上述第一同步源类型直接指示了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的类型,因此,当同步配置信息中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时,根据直接根据第一同步源类型选择第一同步源,能够简化第一设备确定第一同步源的复杂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第一同步源属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且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满足信号质量门限的同步源中优先级最高的同步源。
通过指示出优先采用的同步源的类型,第一设备可以更灵活地确定第一同步源。
应理解,第一设备在确定第一同步源时可以直接同步源配置信息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同步源类型作为第一同步源。也可以综合优先级次序以及其它信息(例如,信号接收质量)来确定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所述信号质量门限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质量门限。
应理解,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灵活调整信号质量门限的取值,例如,在对通信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可以设置一个较高的信号质量门限,而对于通信的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可以设置一个较低的信号质量门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中。
将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携带在广播信号中,便于不同的设备获取到该信号质量门限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不支持对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信号的接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除所述第一类基站之外的其它类同步源中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
例如,当第一设备不支持第二类基站时,第一设备在确定第一同步源时就不再考虑第二类基站,而是从第一设备能够支持的其它类型的同步源中确定第一同步源,能够确定出与第一设备能力匹配的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源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的频率、所述参考信号的索引指示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周期以及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设备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定义小区的同步信号;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定义小区的同步信号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类型,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
本申请中,通过将上报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能够使得网络设备确定与第一设备的能力相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应理解,网络设备在生成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一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类型来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使得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同步源类型都是第一设备的能力能够支持的类型。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是所述网络设备从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确定出来的,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源是所述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
本申请中,通过网络设备发送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类基站或第二类基站或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能够在eNB和gNB的混合组网的场景下,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具备更多可选的同步源。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示更佳的同步源类型或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更合理地利用网络中支持不同协议的网络设备(例如,gNB和eNB)或终端设备或卫星等提供的同步资源,并且可以实现在不同同步源间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同步效率和同步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同步源的选择。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类型;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本申请中,根据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能够确定与第设备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使得第一设备能够从支持的同步源类型中确定出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所述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侧行链路的同步源时的信号质量门限。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质量的门限是通过广播信令指示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同步到第一同步源,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第一同步标识,其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和/或,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承载在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SBCH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PSBCH。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在确定了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之后可以通过第一同步信号和/或PSBCH将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信息发送给其它设备,便于其它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类型确定自身的同步源。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通过第一同步标识能够灵活指示不同的同步源类型。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通过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能够灵活指示不同的同步源类型。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当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个比特的字段时,能够指示更多种类的同步源,从而可以解决多种同步源共存时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同步源的问题。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或,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或,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状态值;或,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三状态值;或,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或,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或者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和卫星之外的其它同步源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状态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对应的比特数大于1比特,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四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二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四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任意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任意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直接同步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字段与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直接同步到第二类基站。
通过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能够更精准的指示第一设备是否直接同步到第一类基站或者第二类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分别为下列整数集中的任意两种:
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335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337且小于或者等于671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673且小于或者等于1007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335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336且小于或者等于671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672且小于或者等于1007的整数集;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的取值为下列取值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取值为0且第二取值为336;
第一取值为0且第二取值为672;
第一取值为336且第二取值为672。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SBCH;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的,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PSBCH中承载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PSBCH,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
本申请中,在获取到第一同步信号和/或PSBCH之后,能够根据第一同步信号和/或PSBCH方便地确定第一设备的同步源类型,便于第二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同步源类型确定自身的同步源。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通过第一同步标识能够灵活指示不同的同步源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通过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能够灵活指示不同的同步源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当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个比特的字段时,能够指示更多种类的同步源,从而可以解决多种同步源共存时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同步源的问题。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PSBCH,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同步源的类型,包括: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类基站;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的设备;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三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卫星;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同步到卫星的设备;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或者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和卫星之外的其它同步源的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分别为下列整数集中的任意两种:
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335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337且小于或者等于671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673且小于或者等于1007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335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336且小于或者等于671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672且小于或者等于1007的整数集;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的取值为下列取值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取值为0且第二取值为336;
第一取值为0且第二取值为672;
第一取值为336且第二取值为672。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根据接收信号质量,从多种同步源中确定出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第一同步源,其中,所述多种同步源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源是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所述第一设备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本申请中,通过选择接收信号质量较高的同步源作为第一同步源,能够为第一设备选择接收信号质量较好的同步源,能够保证第一设备的同步效果。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接收信号质量,从多种同步源中确定出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的每个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多种同步源中对应的接收信号质量最大的同步源确定为所述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接收信号质量,从多种同步源中确定出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的第一候选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为信号质量1;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的第二候选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为信号质量2;在满足下列条件中的(1)和(2),或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3),或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1)、(2)和(3)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候选同步源确定为所述第一同步源;
(1)所述信号质量1低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1;
(2)所述信号质量2高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2;
(3)所述信号质量1比所述信号质量2高出信号质量门限3。
上述信号质量门限2可以高于信号质量门限1,信号质量门限3与信号质量门限1以及信号质量门限3与信号质量门限1的大小关系可以不做限定。
应理解,上述第一候选同步源和第二候选同步源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同步源。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接收信号质量,从多种同步源中确定出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第一同步源,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的第一候选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为信号质量1;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的第二候选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为信号质量2;
在满足下列条件中的(4)和(5),或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6),或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4)、(5)和(6)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候选同步源确定为所述第一同步源;
(4)所述信号质量2低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4;
(5)所述信号质量1高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5;
(6)所述信号质量1比所述信号质量2高出信号质量门限6。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源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的频率、所述参考信号的索引指示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周期以及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获取同步源优先级信息;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优先级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其中,所述同步源优先级信息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源是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所述第一设备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本申请中,通过网络设备发送同步源优先级信息,指示第一类基站或第二类基站或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能够在eNB和gNB的混合组网的场景下,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具备更多可选的同步源。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示更佳的同步源类型或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更合理地利用网络中支持不同协议的网络设备(例如,gNB和eNB)或终端设备或卫星等提供的同步资源,并且可以实现在不同同步源间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同步效率和同步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同步源的选择。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优先级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将多种同步源中优先级最高的同步源确定为所述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优先级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将至少一个同步源中优先级最高的同步源确定为第一同步源,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至少一个同步源中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大于或者等于信号质量门限值。
综合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和接收信号质量能够更合理地确定满足要求的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不支持对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信号的接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优先级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优先级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从所述第一类基站之外的其它同步源中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源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的频率、所述参考信号的索引指示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周期以及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定义小区的同步信号;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定义小区的同步信号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多种同步源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多种同步源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
本申请中,通过网络设备发送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类基站或第二类基站或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能够在eNB和gNB的混合组网的场景下,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具备更多可选的同步源。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示更佳的同步源类型或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更合理地利用网络中支持不同协议的网络设备(例如,gNB和eNB)或终端设备或卫星等提供的同步资源,并且可以实现在不同同步源间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同步效率和同步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同步源的选择。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的类型。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优先使用的同步源的类型。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包括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至少一种同步源作为所述第一设备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的优先级顺序。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类型;网络设备根据多种同步源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至少一种同步源;根据所述至少一种同步源中确定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确定同步源优先级信息,其中,所述同步源优先级信息包括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源优先级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获取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信息,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定义小区的同步信号;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定义小区的同步信号。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第一同步源的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所述第一同步源的可选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同步源类型指示信息,所述同步源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所述第一设备向其它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源类型指示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类型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同步标识,所述第一同步标识的所在的子集和/或取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类型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PSBCH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类型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同步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所在的子集和/或取值以及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组合用于联合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同步源标识是从所述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出来的,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第二状态值,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满足: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二类设备,所述第二类设备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三类设备,所述第三类设备为同步到所述第二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或者第四类设备,所述第四类设备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和卫星之外的其它设备的设备。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对应的比特数大于1比特,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包括第二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满足: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类设备,所述第二类设备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三类设备,所述第三类设备为同步到所述第二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任意,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任意,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源配置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为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的一种,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源是所述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该通信装置的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是该通信设备的收发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件,该部件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一个部件,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该部件的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是该部件的通信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可以是芯片,该芯片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芯片,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的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第一同步源属于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第一同步源属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且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满足信号质量门限的同步源中优先级最高的同步源。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所述信号质量门限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质量门限。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不支持对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信号的接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除所述第一类基站之外的其它类同步源中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是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确定的,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该通信设备的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是该通信设备的收发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件,该部件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一个部件,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该部件的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是该部件的通信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是芯片,该芯片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芯片,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的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类型;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同步到第一同步源,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第一同步标识,其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和/或,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承载在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SBCH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发送所述PSBCH。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SBCH;
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的,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
所述PSBCH中承载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PSBCH,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
结合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结合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结合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结合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执行所述上述各个方面中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由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由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的任一实现方式中由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接口为收发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可用同步源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示出了车联网的一个相关场景,图1所示的场景中包括车载设备、路测单元(road side unit,RSU)、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新无线系统(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NR协议中定义的基站的网元叫gNB)。其中,车载设备包括多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具体包括UE1、UE2和UE3,这些设备之间可以互相通信;RSU可以与各个车载设备或者eNB进行通信;eNB可以与各个车载设备或者RSU进行通信;gNB可以与各个车载设备或者RSU通信;卫星可以为各个车载设备提供定位。应理解,图1中的各个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这里不做限制。
当车载设备随着车辆高速移动时,例如,UE1和UE2之间相互运动时,为了保证UE1和UE2之间的可靠通信,UE1和UE2需要进行同步。本申请不仅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车车通信的场景下,还可以应用到其它进行侧行通信的场景下。
面结合图2至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3,下面对步骤101至步骤103进行详细的介绍。
101、第一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上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该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的次序。
其中,第一同步源类型是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的一种,该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第一类基站为LTE系统中的基站,第二类基站为NR系统中的基站,第一同步源是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sidelink)的同步源。
上述第一类基站具体可以是eNB,上述第二类基站具体可以是gNB。
本申请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是能够进行侧行通信的各种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或者车载设备等等。
上述侧行链路也可以称为直连链路,设备间(device to device,D2D)链路或边链路(sidelink),在本申请中,侧行链路可以是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在车联网技术中,侧行链路还可以用于车与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车与行人(vehicleto pedestrian,V2P)通信或车与基建/网络(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network,V2I/N)通信是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之间直接进行的通信。V2V、V2P以及V2I/N统称为V2X,即车与任何事物相通信。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通过侧行链路直接进行通信,无需通过基站的转发。需要说明的是,侧行链路之间的通信可以是一对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进行的单播通信,也可以是一个UE与一组UE之间进行的多播或组播通信,还可以是一个UE与不限定的用户之间进行的广播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设备通过直连链路进行的通信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
在不同的场景下,第一设备获取同步源配置信息的方式有所不同,下面结合图1,以UE1、UE2和UE3为例描述获取同步源配置信息的方式。
如图1所示,UE1,UE2和UE3可以处于不同的网络覆盖条件下。例如,UE1,UE2和UE3都位于网络覆盖之内,即:UE1,UE2和UE3都能够驻留到相应基站服务的小区下。又如,UE1,UE2和UE3都可以位于网络覆盖之外,即UE1,UE2和UE3都不能检测到基站发送的信号,或者都不能够成功驻留到相应基站服务的小区下。
另外,UE1,UE2和UE3可以处于部分覆盖的场景下,例如,UE3处于网络覆盖之下,UE1和UE2处于网络覆盖之外。处于网络覆盖之下的UE可以通过所驻留或连接的基站来获取基站发送的有关侧行链路的同步源配置信息。处于网络覆盖之外的UE可以预配置的方式来获取有关侧行链路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在同步源的确定过程中,处于网络覆盖之下的UE可以通过所连接的基站来获取同步源配置信息;处于网络覆盖之外的UE可以通过预配置的方式来获取有关同步源的配置信息,还可以通过处于网络内的UE通过同步信号或承载在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hysicalsidelink broadcast channel,PSBCH)中的控制信息来指示一下有关同步源的类型或定时转发次数或是否直接同步到某类型的同步源的信息。例如图1所示,UE3位于网络覆盖之内,UE3可以通过在侧行链路上发送的同步信号或PSBCH向UE1,UE2指示它自己的定时或同步源的信息。
102、第一设备根据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
在本申请中,同步源的类型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类基站(LTE系统中的基站,具体可以是eNB),第二类基站(NR系统中的基站,具体可以是gNB),卫星系统,RSU以及UE等等。
其中,当同步源的类型为UE时,又可以分成不同情况下的UE。例如:同步到自身的UE,或同步到其它同设备的UE,或同步到eNB、gNB或GNSS的UE。
当同步源为UE时,UE可以是LTE协议中定义的支持LTE协议规定的侧行通信的UE,也可以是按NR协议中定义的支持NR协议规定的侧行通信的UE。
可选地,当UE同步到eNB、gNB或GNSS时,可以是直接同步到这些类型的设备,也可以是通过其它的UE或设备同步到这些设备。后者可以认为是通过多跳的方式间隔地同步到eNB、gNB或卫星系统上。
可选地,当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时,第一设备可以直接在属于第一同步源类型的同步源中确定出第一同步源,能够简化确定第一同步源的过程(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直接通过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地指示了,节省了终端设备确定从哪些类型的同步源中确定第一同步源的步骤)。
具体地,当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同步源类型确定了同步源的类型之后,可以在确定的同步源的类型中按信号质量的强弱选择出一个满足信号质量条件的同步源。选择出的同步源可以是信号质量最强的,也可以是满足一定信号质量条件的。
可选地,为了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更加灵活地确定第一同步源,同步源配置信息可以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根据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的同步源的优先级的次序,从某种类型中的同步源中确定出第一同步源。
可选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时,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第一设备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第一同步源属于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且第一同步源为满足信号质量门限的同步源中优先级最高的同步源。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描述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所述信号质量门限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质量门限。
应理解,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灵活调整信号质量门限的取值,例如,在对通信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可以设置一个较高的信号质量门限,而对于通信的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可以设置一个较低的信号质量门限。
上述信号质量门限信息可以携带在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中。
将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携带在广播信号中,便于不同的设备获取到该信号质量门限信息。
在第一设备根据信号质量选择同步源时,需要确定第一设备不同的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具体地,信号质量可以通过对候选同步源的同步信号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的参数可以是基于同步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测量的参数也可以是基于同步信号的参考信号强度指示(reference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RSSI),测量的参数还可以是基于同步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SQ)。当这些测量的参数不小于某个信号质量的门限值时,才认为当前被检测的侯选同步源的信号是否达到可用的质量水平。
信号质量门限通常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接收灵敏度,在侧行通信进行同步时能够工作的最低的信号质量的来确定。另外,第一设备在确定这些信号质量时,也会考虑是否会容易掉线,从而为信号质量提出比实际通用的值略大一点的值,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例如,当同步源为卫星时,第一设备去检测卫星发送的信号。第一设备可以据检测到的卫星信号的数量,卫星信号的强弱来判断当前状态下,卫星是否可用。是否可用的标准是,检测到的否卫星信号是否能够提供稳定的授时能力。
可选地,当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时,第一设备可以按照优先级次序从高到低的逐一确定候选的同步源中满足信号质量的同步源的设备。
例如,当第一设备获取到的优选级的次序为{GNSS>直接同步到eNB的UE1>直接同步到gNB的UE2>其它UE3},则第一设备需要优先检测GNSS是否是可提供的,如果是,则第一设备优先选择GNSS作为第一同步源(也就是第一设备的同步源);如果第一设备检测不到GNSS,则第一设备进一步检测直接同步到eNB的UE1发送的同步信号或控制信息,当第一设备检测到UE1发送的同步信号的信号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第一设备选择UE1作为同步源。如果,第一设备检测到UE1发送的同步信号的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按照优先级的次序寻找信号质量满足预设条件的同步源,如果在定义的优先级次序中找不到满足信号质量条件的同步源,就相当于第一设备与其它设备相互间隔较远,是一个“孤立”的设备,此时,第一设备可以选择自己作为侧行通信的同步源。
可选地,当第一设备处于网络内或网络外时,同步源类型优先级的次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该第一设备可以通过同步源配置信息获取应该使用的优先级的次序。例如第一设备可用的优先级次序如下:
当第一设备位于网络内时,同步源配置信息至少的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可以是以下组合(1)至(4)中的任意一种:
(1){GNSS>eNB≥gNB>UE};
(2){GNSS>gNB≥eNB>UE};
(3){eNB≥gNB>GNSS>UE};
(4){gNB≥eNB>GNSS>UE}。
当第一设备位于网络外时,同步源配置信息至少的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可以是以下组合(5)至(8)中的任意一种:
(5){GNSS>UE_GNSS>UE_eNB≥UE_gNB>UE},;
(6){GNSS>UE_GNSS>UE_gNB≥UE_eNB>UE};
(7){UE_eNB≥UE_gNB>GNSS>UE_GNSS>UE};
(8){UE_gNB≥UE_eNB>GNSS>UE_GNSS>UE}。
其中,在上述组合(1)至(8)中,“>”表示大于,“≥”表示大于或等于,UE_gNB表示直接同步到gNB的UE,UE_eNB表示直接同步到eNB的UE,UE_GNSS表示直接同步到GNSS的UE。
应理解,上述第一设备可以是处于不同网络的基站覆盖范围内的设备,在选择第一同步源时可以根据第一设备所处的网络来选择。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设备可以是UE1、UE2、UE3和UE4中的任意一个设备。其中,UE1和UE2既位于eNB的覆盖范围又位于gNB的覆盖范围(UE1、UE2、UE3和UE4均位于卫星的覆盖范围内),当第一设备为UE1或者UE2时,第一设备的可用的同步源包括eNB、gNB和卫星,在确定第一同步源时可以从eNB、gNB和卫星中进行选择第一同步源。UE3和UE4均位于卫星和eNB的覆盖范围内,当第一设备为UE3或者UE4时,第一设备的可用的同步源包括eNB和卫星,在确定第一同步源时可以从eNB和卫星中进行选择第一同步源。
103、第一设备同步到第一同步源。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源配置信息,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一种同步源类型,或者,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该一种同步源类型是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确定的,该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例如,eNB)和第二类基站(例如,gNB)。通过网络设备发送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类基站或第二类基站或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在eNB和gNB的混合组网的场景下,第一设备可以具备更多可选的同步源。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示更佳的同步源类型或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更合理地利用网络中支持不同协议的网络设备(例如,gNB和eNB)或终端设备或卫星等提供的同步资源,并且可以实现在不同同步源间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同步效率和同步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同步源的选择。
上述第一设备可以是能够进行侧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在确定了第一同步源并同步到第一同步源之后,第一设备就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侧行通信了。
具体地,根据第一同步源的种类的不同,第一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同步到第一同步源。
可选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同步源的同步信号同步到第一同步源。
当第一同步源的种类为第一类基站时,第一设备可以从第一同步源获取到周期性的同步信号,然后根据该同步信号同步到第一同步源即可。例如,第一设备从第一同步源获取到以10ms为周期的主同步信号和从同步信号,然后该第一设备再根据该获取到的主同步信号和从同步信号实现与第一同步源的同步。
可选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用于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当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时,第一设备无法从第一同步源获取到周期性的同步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为了实现同步,可以通过获取到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来实现同步。
可选地,上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的频率、参考信号的索引指示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周期以及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
可选地,用于同步的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的参考信号通常为同步信号。这些同步信号通常具有固定发送的周期和确定的时频位置。当用于确定同步信号的信息不够明确时,就需要通过信令来指示这些信息。
可选地,对于第二类基站,用于同步的信号为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SSB),对于第二类基站来说,用来同步的信号SSB,需要配置的信号包括:SSB的频率位置、SSB的索引指示信息、SSB的发送周期。如果用来同步的是CSI-RS,则还包括CSI-RS的资源指示信息。
当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时,除了可以根据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同步到第一同步源之外,还可以根据定义小区的同步信号同步到第一同步源。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图2所示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定义小区的同步信号;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定义小区的同步信号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应理解,可以在协议中规定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与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或者还可以通过一些信令通知第一设备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另外,上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不同,具体地,可以是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高于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也可以是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高于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
另外,对于第一设备来说,由于设备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出现第一设备无法支持的同步源类型。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就需要从第一设备能够支持的同步源中选择第一同步源。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不支持对第一类基站的信号的接收,第一设备根据同步源配置信息和同步源优先级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第一设备根据同步源配置信息和同步源优先级信息从多种同步源中除第一类基站之外的其它同步源中确定第一同步源。
由于不同的设备的能力不同,有的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的种类较多,有的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的种类较少(例如,有的设备既支持eNB又支持gNB,有的设备只支持eNB而不支持gNB),那么,为了获取到与第一设备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第一设备将自身的能力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与第一设备的能力相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图2所示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指示第一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类型,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用于网络设备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
应理解,与第一设备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可以是指该同步源配置信息中只会配置为第一设备能力支持的同步源种类的相关信息,例如,第一设备仅支持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那么,同步配置信息中只会配置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的相关信息。
本申请中,通过上报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能够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获取与第一设备的能力相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进而使得第一设备根据同步源配置信息从与自身能力匹配的同步源类型中确定出第一同步源。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图4所示的方法与图2所示的方法是对应的(图2从接收端的角度描述的本申请的同步方法,图4从发送端的角度描述的本申请的同步方法),上文中对图2所示的方法中的相应内容的限定和解释同样适用于图4,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下面对图4所示的方法进行描述时适当省略重复的内容。
图4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201和步骤202,下面对步骤201和步骤202进行介绍。
201、网络设备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
上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
其中,第一同步源类型是从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确定的,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第一类基站为LTE系统中的基站,第二类基站为NR系统中基站。
202、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源配置信息。
本申请中,通过网络设备发送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类基站或第二类基站或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能够在eNB和gNB的混合组网的场景下,使得第一设备可以具备更多可选的同步源。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示更佳的同步源类型或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使得第一设备能够更合理地利用网络中支持不同协议的网络设备(例如,gNB和eNB)或终端设备或卫星等提供的同步资源,并且可以实现在不同同步源间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同步效率和同步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同步源的选择。
应理解,当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时,具体可指示这些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这些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包括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应理解,上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与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可以是协议中规定的,也还可以网络设备通过一些信令通知第一设备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由于不同的设备的能力不同,有的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的种类较多,有的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的种类较少(例如,有的设备既支持eNB又支持gNB,有的设备只支持eNB而不支持gNB),那么,在生成同步源配置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考虑到第一设备的能力情况,根据第一设备反馈的能力信息来确定与第一设备能力相对应或者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应理解,与第一设备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可以是指该同步源配置信息中只会配置为第一设备能力支持的同步源种类的相关信息,例如,第一设备仅支持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那么,同步配置信息中只会配置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的相关信息。
可选地,图4所示的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类型;网络设备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与第一设备的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当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同步源类型确定了同步源的类型之后,可以在确定的同步源的类型中按信号质量的强弱选择出一个满足信号质量条件的同步源。在对信号质量进行判断时需要用到信号质量门限,为了灵活地确定信号质量门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向第一设备发送一个信息来指示该信号质量门限。
可选地,图4所示的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信号质量门限信息,该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确定侧行链路的同步源时的信号质量门限。
应理解,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灵活调整信号质量门限的取值,例如,在对通信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可以设置一个较高的信号质量门限,而对于通信的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可以设置一个较低的信号质量门限。
上述信号质量门限信息可以携带在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中。将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携带在广播信号中,便于不同的设备获取到该信号质量门限信息。
上文结合图2和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上述图2和图4所示的方法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指示的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来确定第一同步源。事实上,第一设备还可以直接根据接收信号质量来确定第一同步源,下面结合图5对这种根据接收信号质量确定第一同步源,并同步到第一同步源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301和步骤302,下面对步骤301和步骤302进行详细的介绍。
301、第一设备根据接收信号质量,从多个同步源中确定出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第一同步源。
应理解,这里的多个可以是指至少两个。
其中,上述多种同步源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第一类基站为LTE系统中的基站,第二类基站为NR系统中的基站,第一同步源是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
在步骤301中,可以将多个同步源中对应接收信号质量大于或者等于接收信号质量门限的任意一个同步源确定为第一同步源,或者,也可以将多个同步源中对应接收信号质量最大的同步源确定为第一同步源。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根据接收信号质量,从多种同步源中确定出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第一同步源,包括:第一设备确定从多种同步源中的每个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第一设备将多种同步源中对应的接收信号质量大于等于信号质量门限的同步源确定为第一同步源。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根据接收信号质量,从多种同步源中确定出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第一同步源,包括:第一设备确定从多种同步源中的每个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第一设备将多种同步源中对应的接收信号质量最大的同步源确定为第一同步源。
本申请中,通过选择接收信号质量较高的同步源作为第一同步源,能够为第一设备选择接收信号质量较好的同步源,能够保证第一设备的同步效果。
302、第一设备同步到第一同步源。
本申请中,根据接收信号质量能够为第一设备选择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同步源作为第一同步源,能够满足第一设备的同步需求。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接收信号质量,从多种同步源中确定出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第一同步源,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的第一候选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为信号质量1;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的第二候选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为信号质量2;
在满足下列条件中的(1)和(2),或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3),或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1)、(2)和(3)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候选同步源确定为上述第一同步源;
(1)所述信号质量1低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1;
(2)所述信号质量2高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2;
(3)所述信号质量1比所述信号质量2高出信号质量门限3。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第一候选同步源和第二候选同步源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同步源。
满足下列条件中的(1)、(2)和(3)时,表明当前使用的同步源信号质量较差(对应上述条件(1)),且候选第二候选同步源满足信号质量要求(对应上述条件(2)),且第二候选同步源信号质量比当前的第一候选同步源要高出一定的数值((对应上述条件(3)),以避免在两者之间频繁切换同步源的乒乓效应。
满足下列条件中的(1)和(2)并且信号质量2超过信号质量1一定的数值时,表明当前使用的同步源信号质量较差(对应上述条件(1)),且第二候选同步源满足信号质量要求(对应上述条件(1)),且第二候选同步源信号质量比当前的第一候选同步源要高出一定的数值。
当满足下列条件中的(3)时,表明第二候选同步源信号质量比当前的第一候选同步源要高出一定的数值以避免在两者之间频繁切换同步源的乒乓效应,此时也表明第二类候选同步源信号质量变得更好。
上文结合条件(1)至(3)定义了选择使用第二候选同步源的条件,可选地,还可以定义选择使用第一候选同步源的条件。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接收信号质量,从多种同步源中确定出接收信号质量满足预设要求的第一同步源,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的第一候选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为信号质量1;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的第二候选同步源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为信号质量2;
在满足下列条件中的(4)和(5),或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6),或者满足下列条件中的(4)、(5)和(6)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候选同步源确定为所述第一同步源;
(4)所述信号质量2低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4;
(5)所述信号质量1高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5;
(6)所述信号质量1比所述信号质量2高出信号质量门限6。
可选地,当满足下列条件(7)和条件(8)时,第一设备从所述多种同步源中除所述第一候选同步源和所述第二候选同步源之外的其它同步源中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
(7)所述信号质量1低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7;
(8)所述信号质量2低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门限8。
可选地,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接收到的广播信令获取上述信号质量门限1至信号质量门限8。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图5所示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同步源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的频率、所述参考信号的索引指示信息、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周期以及所述参考信号的资源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在本申请中,当当第一设备确定了第一同步源之后,还可以将第一同步源类型信息发送给其它设备,使得其它设备能够根据该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自身的同步源,下面结合图6对这种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401和步骤402,下面对步骤401和步骤404进行详细的介绍。
401、第一设备同步到第一同步源。
其中,第一同步源为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
步骤401中的第一同步源可以按照上文中图2或者图5所示的方法来确定。
402、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第一同步标识。
其中,上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第一类基站为LTE系统中的基站,第二类基站为NR系统中的基站。
403、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承载在PSBCH中的第一指示信息。
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第一状态值指示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第二状态值指示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
应理解,由于的第一同步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既可以单独指示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也可以联合指示同步源的类型,因此,在图6所示的方法中,除了步骤401和步骤404必须执行以外,可以只执行步骤402,也可以只执行步骤403,或者,也可以既执行步骤402又执行步骤403。
并且,当图6所示的方法中既包含步骤402又包含步骤403时,步骤402和步骤403既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本申请对步骤402和步骤403执行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制。
404、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第一设备发送所述PSBCH。
具体地,在步骤404中,第一设备可以在侧行链路上发送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侧行链路同步信号(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SLSS)也可以称为边链路同步信号,SLSS可以包括主边链路同步信号(primary sidelink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S)和/或从边链路同步信号(secondary sidelink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S)。同步信号的标识用来确定PSSS和/或SSSS信号的序列参数。
可选地,当同时使用PSSS和SSSS来生成SLSS时,可以采用公式(1)来确定同步信号标识: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31
在上述公式(1)中,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32
边链路同步信号标识(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identity,SLSSID),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33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34
是生成同步信号的参数,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35
是生成PSSS序列的循化移位值,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36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37
是生成SSSS序列的循环移位值。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使用以下的方式来生成PSSS和SSSS。
用于PSSS的主同步序列dPSSS(n)根据公式(2)生成: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38
其中,x满足公式(3)和公式(4)。
x(i+7)=(x(i+4)+x(i))mod 2 (3)
[x(6) x(5) x(4) x(3) x(2) x(1) x(0)]=[1 1 1 0 1 1 0] (4)
在上述公式(3)和公式(4)中,x(0)~x(6)为初始值,公式(3)为二进制序列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1
的生成多项式,根据初始值和生成多项式(3)可以生成二进制序列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2
二进制序列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3
为m序列,m序列是最长线性反馈位移寄存器序列的简称,是一种伪随机序列、伪噪声(pseudo noise,PN)码或伪随机码。公式(2)中的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4
是从生成的m序列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12
取值时的循环移位值。
用于SSS的从同步序列dSSS(n)可以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5
其中,x满足公式(6)和公式(7)。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6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7
从同步序列dSSS(n)的设计采用了Gold码序列,Gold码序列是一种基于m序列的码序列,由两个m序列构成。如公式(5)、(6)和(7)的描述,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8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9
分别为一个二进制m序列,同样的,x0(0)~x0(6)为序列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10
的初始值,x1(0)~x1(6)为序列
Figure BDA00018182935500002411
的初始值。
本申请中,第一设备在确定了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之后可以通过第一同步信号和/或PSBCH将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信息发送给其它设备,便于其它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类型确定自身的同步源。
对于同步标识集合来说,该同步标识集合可以包括多个子集和多个取值,当第一标识位于不同的子集或者不同的取值时可以用于指示不同的同步源类型。对于第一指示信息来说,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除了包含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之外,还可以包含其它的状态值,第一指示的不同取值可以用于指示不同的同步源类型。
当第一同步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联合指示同步源类型时,第一同步标识所在的子集或者对应的取值和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的组合用于指示不同的同步源的类型。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或者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和卫星之外的其它同步源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状态值。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和所述第二字段对应的比特数大于1比特,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二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四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二类基站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值为第四状态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或,
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直接同步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字段与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直接同步到第二类基站。
由于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可能被经常作为同步源,为了更进一步的区分第一设备是直接同步到了第一类基站(或第二类基站)还是间接同步到了第一类基站(或第二类基站),可以通过专门的字段和第一同步标识来指示第一设备是否直接同步到第一类基站(或第二类基站)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与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直接同步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字段与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直接同步到第二类基站。
通过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能够更精准的指示第一设备是否直接同步到第一类基站或者第二类基站。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分别为下列整数集中的任意两种:
S1: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335的整数集;
S2:大于或者等于337且小于或者等于671的整数集;
S3:大于或者等于673且小于或者等于1007的整数集;
S4:大于或者等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335的整数集;
S5:大于或者等于336且小于或者等于671的整数集;
S6:大于或者等于672且小于或者等于1007的整数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可以分别取上面的任意两个集合,只需要保证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中没有相互重叠的元素。例如,当第一子集为S1,第二了集可以使用除S4之外的S2,S3,S5,S6。不能使用S4的原因是,S1与S4中有相互重叠的标识(标识1到335)。
可选地,即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可以在集合{0,336,672}中选择任意2组不相同的数值使用。即: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的取值为下列取值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C1:第一取值为0且第二取值为336;
C2:第一取值为0且第二取值为672;
C3:第一取值为336且第二取值为672;
C4:第一取值为336且第二取值为0;
C5:第一取值为672且第二取值为0;
C6:第一取值为672且第二取为336。
类似地,上述只是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的取值的一种具体的例子,实际上还可以根据同步需求来为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定义其它的取值,只要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不同即可。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对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同步标识共同指示同步源类型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可以占用1个比特,第一同标识具体可以携带在边链路同步信号标识(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dentity,SLSS ID)中,示例性的,第一同步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同步源类型可以如表1所示。在表1中,UE1至UE7对应的同步源分别是eNB、UE1、gNB、UE3、GNSS、UE5以及UE7或UE8,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的取值可以是0或1,第一同步源标识的取值可以在不同的取值集合或者不同的取值。
表1
UE 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 同步源 第一同步标识
UE1 1 eNB {1,…,335}
UE2 1 UE1 {337,…,671}
UE3 0 gNB {1,…,335}
UE4 0 UE3 {337,…,671}
UE5 1 GNSS 0
UE6 1 UE5 336 or 672
UE7 0 UE7或UE8 {673,…,1007}
可选地,当使用特定的同步源标识的值指示UE5是否直接同步到GNSS或UE6间隔同步到GNSS时,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可以不受限制,即可以是它能够取到的任意值。
应理解,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也可以占用两个连续的比特。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同步源标识指示同步源类型的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UE 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 同步源 第一同步标识
UE1 10 eNB {1,…,335}
UE2 10 UE1 {336,…,671}
UE3 01 gNB {1,…,335}
UE4 01 UE3 {336,…,671}
UE5 11 GNSS 0
UE6 11 UE5 336
UE7 00 UE7或UE8 {336,…,671}
可选地,当使用特定的同步源标识的值指示UE5是否直接同步到GNSS或UE6间隔同步到GNSS时,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可以不受限制,即可以是它能够取到的任意值。
为了更灵活地内进行指示,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还可以占用两个不连续的比特,此时,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可以看成是由字段1和字段2组成,字段1、字段2以及第一同步标识的取值共同用来指示同步源的类型。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和同步源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如表3所示。在表3中,字段2取x,y和z时表示,字段2可以取任意数值,既可以取0也可以取1。
表3
UE 字段1 字段2 同步源 第一同步标识
UE1 1 1 eNB {1,…,335}
UE2 1 1 UE1 {336,…,671}
UE3 1 0 gNB {1,…,335}
UE4 1 0 UE3 {336,…,671}
UE5 1 x GNSS 0
UE6 1 y UE5 336
UE7 0 z UE7或UE8 {336,…,671}
应理解,上述表1至表3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同步标识指示同步源类型的具体例子,为了指示更多的同步源的种类,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占用的比特数还可以大于2,第一同步标识也可以取其它的数值,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与第一同步标识的取值的任意组合来指示同步源的类型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上文结合图6从发送端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下面结合图7从接收端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进行介绍,应理解,图7所示的方法是与图6所示的方法是对应的,图6所示的方法中对相关步骤和内容的限定也适用于图7所示的方法。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7所示的方法包括步骤501和步骤502,下面对步骤501和步骤502进行详细的介绍。
501、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SBCH。
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的,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
所述PSBCH中承载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
502、第二设备根据第一同步信号和/或PSBCH,确定第二设备的同步源。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图7所示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PSBCH,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同步源的类型,包括: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类基站;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二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三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卫星;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四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或者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和卫星之外的其它同步源的设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PSBCH,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同步源的类型,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并且: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第三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类基站;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字段取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第三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一类基站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子集且所述第一字段的取值为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第四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二类基站;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字段取第一状态值,所述第二字段的取第四状态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所述第二类基站的设备;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一取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卫星;
在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属于第二取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集和所述第二子集分别为下列整数集中的任意两种:
大于或者等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335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337且小于或者等于671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673且小于或者等于1007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335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336且小于或者等于671的整数集;
大于或者等于672且小于或者等于1007的整数集;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的取值为下列取值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取值为0且第二取值为336;
第一取值为0且第二取值为672;
第一取值为336且第二取值为672。
上文结合图1至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下面结合图8至图11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进行描述,应理解,图8至图11中的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同步方法的各个步骤。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8中的通信装置1000包括:收发单元1001和处理单元1002。
上述通信装置1000中的收发单元1001和处理单元1002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9所示的网络设备2000包括处理单元2001和收发单元2002。
上述网络设备2000中的处理单元2001和收发单元2002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3000包括:
收发器3001;
存储器3002,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3003,用于执行存储器3002中存储的程序,当存储的程序被执行时,所述收发器3001和存储器3002用于执行上文中由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11所示的网络设备4000包括:
收发器4001;
存储器4002,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4003,用于执行存储器4002中存储的程序,当存储的程序被执行时,所述收发器4001和存储器4002用于执行上文中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
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为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的一种,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源是所述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
所述第一设备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第一同步源属于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第一同步源属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且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满足信号质量门限的同步源中优先级最高的同步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所述信号质量门限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质量门限。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不支持对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信号的接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除所述第一类基站之外的其它类同步源中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7.一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是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确定的,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
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9.如权利要求7或8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类型;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10.一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同步到第一同步源,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第一同步标识,其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和/或,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承载在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SBCH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PSBCH。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15.一种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SBCH;
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的,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
所述PSBCH中承载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PSBCH,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同步源,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
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为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的一种,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一同步源是所述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同步到所述第一同步源。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第一同步源属于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选择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第一同步源属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且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满足信号质量门限的同步源中优先级最高的同步源。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质量门限信息,所述信号质量门限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质量门限。
24.如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不支持对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信号的接收,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除所述第一类基站之外的其它类同步源中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
25.如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2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同步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同步源类型,或者,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指示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的优先级次序;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类型是从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中确定的,所述至少两种同步源类型包括第一类基站和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
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源配置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基站的优先级和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优先级相同。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支持的同步源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能力匹配的同步源配置信息。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同步到第一同步源,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通信装置的侧行链路的同步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第一同步标识,其中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和/或,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承载在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SBCH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发送所述PSBCH。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31.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32.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33.如权利要求29-3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3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同步标识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物理边链路广播信道PSBCH;
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标识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从同步标识集合中确定的,所述第一同步源为所述第一设备进行侧行通信时的同步源,所述同步标识集合包括第一子集和第二子集,所述第一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子集中的同步标识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第二类基站,所述第一类基站为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基站,所述第二类基站为新无线NR系统中的基站,
所述PSBCH中承载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确定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包括第一状态值和第二状态值,所述第一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所述第二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所述第二类基站;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和/或所述PSBCH,确定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主小区所在的基站作为所述第一同步源,所述主小区所在的基站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类基站或所述第二类基站。
36.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标识集合还包括第一取值和第二取值,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一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一同步标识为第二取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37.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取值还包括第三状态值和第四状态值,所述第三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的类型为卫星,所述第四状态值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源为第一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设备为同步到卫星的设备。
38.如权利要求34-3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占用至少两比特的字段,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分别占用两个至少为一个比特的字段。
CN201811152740.1A 2018-09-29 2018-09-29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0972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2740.1A CN110972106B (zh) 2018-09-29 2018-09-29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PCT/CN2019/106849 WO2020063459A1 (zh) 2018-09-29 2019-09-20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2740.1A CN110972106B (zh) 2018-09-29 2018-09-29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2106A true CN110972106A (zh) 2020-04-07
CN110972106B CN110972106B (zh) 2021-08-20

Family

ID=69952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2740.1A Active CN110972106B (zh) 2018-09-29 2018-09-29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2106B (zh)
WO (1) WO202006345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7702A (zh) * 2020-10-27 2021-02-12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188693A1 (zh) * 2021-03-08 2022-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及设备
WO2024061083A1 (zh) * 2022-09-22 2024-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8931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source selection
CN105517139A (zh) * 2014-09-25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7295626A (zh) * 2016-04-01 2017-10-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v2x同步信号和psbch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67156B2 (en) * 2014-08-07 2018-01-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in D2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852685B (zh) * 2015-07-08 2021-09-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装置对装置通信终端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0531352B2 (en) * 2017-02-09 2020-01-07 Acer Incorporated Cell re-selection method used by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68931A1 (en) * 2014-05-09 2015-11-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source selection
CN105517139A (zh) * 2014-09-25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7295626A (zh) * 2016-04-01 2017-10-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v2x同步信号和psbch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7702A (zh) * 2020-10-27 2021-02-12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67702B (zh) * 2020-10-27 2022-01-04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同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188693A1 (zh) * 2021-03-08 2022-09-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方法及设备
WO2024061083A1 (zh) * 2022-09-22 2024-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3459A1 (zh) 2020-04-02
CN110972106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16857B2 (ja) 同期情報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1867044B (zh) 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2002291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97620B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信号质量测量
CN108683474B (zh) 传输公共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08407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dex based peer discovery
US10863466B2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lection
CN108633042B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891996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0972106B (zh)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14175747B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1322875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者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31269B (zh)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9479251B (zh) 同步方法及设备
CN114747293A (zh) 系统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702643B (zh) 设备对设备d2d通信的方法和d2d设备
CN108702206B (zh) 同步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8632980B (zh) 一种同步方法及终端
CN114846888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63432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4402556B (zh) 信号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720236B (zh) 一种同步载波选取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1024492A1 (ja) 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23010300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s를 기반으로 사이드링크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6668937A (zh) 一种定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