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8280B - 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8280B
CN110968280B CN201811160547.2A CN201811160547A CN110968280B CN 110968280 B CN110968280 B CN 110968280B CN 201811160547 A CN201811160547 A CN 201811160547A CN 110968280 B CN110968280 B CN 110968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layout
image
application layout
applic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05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8280A (zh
Inventor
杨新
贺喜
刘先
邓儒亮
谭敏
王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1605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828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8262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78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8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8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8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8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用户使用新设备时,可以通过新设备来获取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进而再通过识别该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来还原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可见,本公开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对原设备的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还可以对原设备的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从而使得布局还原的更为完整,进而使得新设备上的应用布局更为贴合用户习惯,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智能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随着智能终端的功能的不断强大,人们对于智能终端的更换速度也越来越快。目前,许多终端都支持有一键换机功能,可以使得用户在更换终端后进行应用的快速还原。但是,相关技术中对于应用的还原并不完善,例如许多终端中在进行应用还原时,仅会将原设备中的应用都依次下载下来而不会进行布局的还原,又或者仅能对桌面上的应用进行还原,而对于二级桌面中的应用并不进行涉及。这就导致了相关技术中对于应用的还原并不能很完整地还原以前的布局,用户体验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对于应用的还原并不能很完整地还原以前的布局,用户体验度不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包括:
获取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所述图像记录包括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
识别所述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布局还原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关联处理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所述图像记录包括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图像记录;
所述关联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上述应用布局还原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应用布局还原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用户使用该方法或相应装置时,可以通过获取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进而再通过识别该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来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可见,本公开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还可以对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从而使得布局还原的更为完整,进而使得还原的应用布局更为贴合用户习惯,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整个应用布局还原过程是基于图像记录和图像识别来实现的,因此不论目标设备和源设备是否为同样的操作系统,在更换设备时,目标设备都可根据源设备的图像记录来得到源设备的应用布局,进而实现对应用布局的还原。即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应用布局还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公开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公开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应用布局还原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图像记录示例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图像记录示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实现应用布局还原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目标设备实现应用布局还原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应用布局还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六五提供的一种实现应用还原布局的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构思的各个实施例。但是,本公开构思可被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具体实施,并且不应被理解为仅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会透彻和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贯穿上面描述和附图,相同的参考数字和标记代表相同或者类似的元素。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这里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或操作,但是这些元件或操作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被用来将一个元件或操作与另一个加以区分。例如,第一应用可以被称为第二应用,并且类似地,第二应用可以被称为第一应用而不偏离本公开的教导。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构思。如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预期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含”或“包括”在本说明书中被使用时,规定了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区域、部分、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的特征、区域、部分、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和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的是,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或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符的含义,并且将不会以理想化或者过于形式化的意义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
应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适用的场景包括,当用户需要将第一设备上的桌面应用布局还原到或迁移到第二设备上,例如用户更换设备时或者是一用户喜欢另一用户的桌面布局想要将其设置到自己的设备上时,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可以完整地进行桌面布局的还原。应当理解,在一用户A喜欢另一用户B的桌面布局想要将其设置到自己的设备上时,用户A的设备即为目标设备,用户B的设备即为源设备。
为了更好地对下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将具有所述被还原的应用布局的设备称为源设备,即为所述应用布局的来源。将重新还原所述应用布局的设备成为目标设备。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目标设备上,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任意适用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取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到的图像记录可以是至少包括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记录可以是记录有源设备上所使用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所述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具有桌面应用布局的任意适用的设备。
即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会获取到源设备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到的图像记录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对于获取到的图像记录是一个时,该图像记录中应当同时记录有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例如图2所示,其中文件夹“实用工具”中的布局即为一个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对于获取到的图像记录是多个时,可以获取到的其中至少一个图像记录有一级桌面应用布局,而其余图像记录有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例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二级桌面应用布局是指的二级桌面中的应用布局。而二级桌面即是如图3中右侧的界面所示的桌面。相应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即是指一级桌面中的应用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包括用户自定义的文件夹内部的应用布局和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即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中,除了存在应用间的位置关系外,还可以存在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图像记录的方式可以是拍摄源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桌面布局的图像,或者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从源设备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桌面布局的图像。
应说明的是,源设备可以对自身的应用布局进行图像记录;该图像记录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图像记录应当记录下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当源设备在进行图像记录时,对于如图2所示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若文件夹中的应用过多,可能会存在一个图像记录中记录的二级桌面应用布局未显示完整的情况,此时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多张图像记录的方式来实现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记录。
还需要说明的是,源设备在对自身的应用布局进行图像记录之后,可以将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保存在本地,进而在用户更换目标设备时,由目标设备从源设备中获取该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此外,也可以将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保存在服务端,进而在在用户更换目标设备时,由目标设备从服务端获取该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源设备可以是在接收到用户指示进行图像记录的指令后再进行图像记录的,但也可以是在接收到与其连接的目标设备的布局还原请求后自动触发记录的。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源设备可以通过自动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位置关系进行拍照、录屏、截屏或者拍摄视频的方式生成图像记录信息。
S102:识别获取到的图像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图像进行识别。在进行图像识别时,可以是对图像中的应用图形和/或文字的识别,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图标形状、应用名称、应用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用户自定义文件夹内应用的排布等。
具体的,以对图像中的应用图形进行识别为例,目标设备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取出图像中存在的应用图标,进而根据应用图标在本地或互联网上(如应用商店)进行图形匹配,从而找到与该应用图标相匹配的应用。
同理,目标设备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取出图像中存在的文本信息,进而根据本地或互联网上(如应用商店)的应用信息对提取出的文本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确认那些文本信息是应用名称,并对应的在本地或互联网上找到与该应用名称相对应的应用。此外,通常而言应用名称的位置是和应用图标紧靠的,例如图2或图3中所示的,应用名称位于应用图标的下方,因此可以基于文本信息周边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有对应的图标来确定该文本信息是否为应用名称。
S103:依据识别结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在识别并找到图像记录中的应用后,即可依据图像记录中各应用的位置关系进行应用布局的还原。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在某些应用位于一个或多个特定文件夹(二级桌面)中时,如图2所示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中,在各应用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实质包含有应用与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文件夹与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文件夹中的各应用之间的位置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在进行应用布局的还原时,可以对目标设备中的应用按照源设备的布局进行排布,而该排布包括但不限于一级桌面应用布局、文件夹内应用布局、桌面壁纸等个性化设置等。
下面具体的,分别以获取到的图像记录为一个和多个时的情况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的图像识别及布局还原过程进行说明:
在获取到的图像记录为一个时,该图像记录中应当同时记录有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此时目标设备可以对获取到的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进而提取得到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中所包括的第一应用以及各所述第一应用间的排布关系,并提取得到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中所包括的第二应用及各所述第二应用间的排布关系;
将得到的各所述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按照各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对这一个图像记录进行识别时,可以根据二级桌面的文字特性和/或图形特性识别出该图像记录中的二级桌面,这样剩余的即为一级桌面。例如,可以通过识别当前图像中在一定的矩形框上方是否具有文字,如有就认定为二级桌面;又例如,可以根据文件夹的框形结构(例如图2所示,框形结构即为一个正常应用图标大小的框中间隔的存在至少一个小的应用图标)来确定二级桌面;又例如,可以根据图形对应的文本信息来确定二级桌面。例如,目标设备在根据本地或互联网上的应用信息对文本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如果图形对应的文本信息不是应用名称,则可以认为该文本信息对应的那部分图形即为二级桌面,例如图2中“实用工具”对应的文件框图形。
而在获取到的图像记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其中应当存在至少一个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以及至少一个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此时,目标设备可以分别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以及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得到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中的第一应用以及各第一应用间的排布关系,以及得到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中的第二应用以及各第二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而将得到的各第一应用按照各第一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以及将得到的各第二应用按照各第二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到的图像记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需要明确各图像记录之间的排布关系。该关系可以是通过各图像记录直接得到,例如图3中,即可以直接明确右侧的二级桌面布局是位于左侧的一级桌面布局的哪个位置的。但是,该关系也可以是以单独的信息格式进行描述,让目标设备在获取图像记录时要一并获取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对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后,还可以:
对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进行检测;进而在识别出的图像中,存在应用未下载的情况时,与应用商店自动关联并下载安装这些未下载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设备关联的应用商店可以是其操作系统的应用商店,例如AppStore、Google Play等。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自动关联的应用商店对应的操作系统可以与源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不同,例如源设备使用的是IOS系统,而目标设备采用的是安卓系统,那么本实施例中仍旧可以通过安卓系统对应的应用商店来下载安装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当然,本实施例中自动关联的应用商店对应的操作系统也可以与源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相同。自动关联的应用商店对应的操作系统与源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的异同并不会影响本实施例的方案的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下载安装识别出的未安装的应用时,可以将应用的现有版本和源设备中版本的进行对比,若两个版本不同,则可以提供选项(如更新至新版本或保留原有版本等),供用户选择保留原版本或更新至新版本。此时目标设备即根据接收到的用户下发的选择指令下载安装该选择指令指定的版本。应当理解的是,若两个版本相同,则可以默认自动下载并安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若出现目标设备检测到本机存储容量不足以还原源设备中的应用的情况(即应用下载安装过程中发现了存储空间不足),则可以提供选项(如清理存储空间、暂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以及放弃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等)供用户选择。进而根据用户的选择来执行不同的操作流程。例如,用户选择了清理存储空间,则目标设备自动跳转至存储空间清理界面。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在用户使用目标设备时,可以通过目标设备来获取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进而再通过识别该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来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可见,本公开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对源设备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还可以对源设备的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从而使得布局还原的更为完整,进而使得目标设备上的应用布局更为贴合用户习惯,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整个应用布局还原过程是基于图像记录和图像识别来实现的,因此不论目标设备和源设备是否为同样的操作系统,在更换设备时,目标设备都可根据源设备的图像记录来得到源设备的应用布局,进而实现对应用布局的还原。即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应用布局还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实施例二:
参见图4所示,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实现应用布局还原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交互示意图,包括:
S401:源设备对自身的应用布局进行图像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源设备可以通过自动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位置关系进行拍照、录屏或者拍摄视频的方式生成图像记录信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源设备对自身的应用布局进行图像记录时,会对自身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都进行图像记录。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二级桌面的应用布局包括用户自定义的文件夹内部的应用布局和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源设备在对自身的应用布局进行图像记录之后,可以将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保存在本地,进而在用户更换目标设备时,由目标设备从源设备中获取该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此外,也可以将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保存在服务端,进而在在用户更换目标设备时,由目标设备从服务端获取该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源设备执行的步骤即为应用布局记录方法的步骤。
S402:目标设备识别图像记录并依据图像记录还原应用布局。
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从源设备本地或服务器等位置获取源设备的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进而根据获取到的图像记录进行应用布局的还原。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对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进而根据图像识别的结果,对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按照源设备中的应用布局进行排布。
在进行图像识别时,可以是对图像中的应用图形和/或文字的识别,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图标形状、应用名称、应用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用户自定义文件夹内应用的排布等。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可以根据上一步中生成的识别信息(即得到的识别结果),对目标设备中的应用按照源设备的布局进行排布,此排布包括但不限于一级桌面应用布局、文件夹内应用布局、桌面壁纸等个性化设置等。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在对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按照源设备中的应用布局进行排布时,还可以:对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进行检测;进而在识别出的图像中,存在应用未下载的情况时,与应用商店自动关联并下载安装这些未下载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设备关联的应用商店可以是其操作系统的应用商店,例如AppStore、Google Play等。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自动关联的应用商店对应的操作系统可以与源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不同,例如源设备使用的是IOS系统,而目标设备采用的是安卓系统,那么本实施例中仍旧可以通过安卓系统对应的应用商店来下载安装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当然,本实施例中自动关联的应用商店对应的操作系统也可以与源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相同。自动关联的应用商店对应的操作系统与源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的异同并不会影响本实施例的方案的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下载安装识别出的未安装的应用时,可以将应用的现有版本和源设备中版本的进行对比,若两个版本不同,则可以提供选项(如更新至新版本或保留原有版本等),供用户选择保留原版本或更新至新版本。此时目标设备即根据接收到的用户下发的选择指令下载安装该选择指令指定的版本。应当理解的是,若两个版本相同,则可以默认自动下载并安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若出现目标设备检测到本机存储容量不足以还原源设备中的应用的情况(即应用下载安装过程中发现了存储空间不足),则可以提供选项(如清理存储空间、暂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以及放弃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等)供用户选择。进而根据用户的选择来执行不同的操作流程。例如,用户选择了清理存储空间,则目标设备自动跳转至存储空间清理界面。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设备获取到的图像记录包括源设备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那么在识别图像记录时需要分别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进行识别,同时在还原应用布局时,需要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都进行还原。而其中,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包括用户自定义的文件夹内部和文件夹之间的布局。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源设备会对自身的应用布局进行图像记录;而在用户使用目标设备时,可以通过目标设备来获取源设备的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进而再通过识别该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来还原应用布局。这样,不论目标设备和源设备是否为同样的操作系统,在更换设备时,目标设备都可根据源设备的图像记录来得到源设备的应用布局,进而实现对应用布局的还原。整个还原过程不需要用户去手动重新下载应用并进行设置,对于用户而言十分友好,用户体验度高。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在还原应用布局时,会对于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而二级桌面的应用布局中包括用户自定义的文件夹内部的应用布局和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于用户而言可能存在有较为私密的意义,因此对于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公开实现一种目标设备实现应用布局还原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501:目标设备获取图像识别信息。
具体的,在该步骤中识别信息包括对于应用的图标识别和应用名称的识别。
步骤S502:目标设备检测是否已安装识别出的应用,若已安装则转至步骤S503,否则转至步骤S504。
步骤S504若在上述步骤中S502检测到未安装某应用,则自动关联应用商店并下载该应用。
目标设备已获得与源设备相同或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应用商店的调用权限,以实现同平台或跨平台的应用还原。
在上述步骤中,若在不同平台中应用图标或应用名称不同,则自动调用识别信息中与源设备中应用信息匹配的参数,例如在应用图标不相同时,在应用商店中自动匹配与其名称相同的应用。
步骤S505:若目标设备检测到某应用的现有版本与源设备中的版本不同,则提供选项(如更新至新版本或保留原有版本等)供用户选择,进而下载并安装用户选择的版本。
具体的,若目标设备检测到本机存储容量不足以还原源设备中的应用,则提供选项(如清理存储空间、暂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以及放弃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等)供用户选择。
步骤S503:将下载后的应用按照源设备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排布。
具体的,在该步骤中目标设备在还原过程中提供进程选项(如放弃还原或暂停还原等选项)供用户选择以中止或结束进程。
步骤S506:生成目标设备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的应用布局。
实施例四:
参见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应用布局还原的装置61,包括获取模块611、图像识别模块612和关联处理模块613。其中,
获取模块611用于获取获取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到的图像记录可以是至少包括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记录可以是记录有源设备上所使用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所述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具有桌面应用布局的任意适用的设备。
即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设备会获取到源设备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到的图像记录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对于获取到的图像记录是一个时,该图像记录中应当同时记录有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例如图2所示,其中文件夹“实用工具”中的布局即为一个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对于获取到的图像记录是多个时,可以获取到的其中至少一个图像记录有一级桌面应用布局,而其余图像记录有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例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二级桌面应用布局是指的二级桌面中的应用布局。而二级桌面即是如图3中右侧的界面所示的桌面。相应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即是指一级桌面中的应用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包括用户自定义的文件夹内部的应用布局和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即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中,除了存在应用间的位置关系外,还可以存在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图像记录的方式可以是拍摄源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桌面布局的图像,或者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从源设备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桌面布局的图像。
应说明的是,源设备可以对自身的应用布局进行图像记录;该图像记录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但图像记录应当记录下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当源设备在进行图像记录时,对于如图2所示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若文件夹中的应用过多,可能会存在一个图像记录中记录的二级桌面应用布局未显示完整的情况,此时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多张图像记录的方式来实现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记录。
还需要说明的是,源设备在对自身的应用布局进行图像记录之后,可以将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保存在本地,进而在用户更换目标设备时,由目标设备从源设备中获取该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此外,也可以将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保存在服务端,进而在在用户更换目标设备时,由目标设备从服务端获取该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源设备可以是在接收到用户指示进行图像记录的指令后再进行图像记录的,但也可以是在接收到与其连接的目标设备的布局还原请求后自动触发记录的。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源设备可以通过自动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位置关系进行拍照、录屏、截屏或者拍摄视频的方式生成图像记录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识别模块612用于识别获取到的图像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识别模块612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图像进行识别。在进行图像识别时,可以是对图像中的应用图形和/或文字的识别,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图标形状、应用名称、应用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用户自定义文件夹内应用的排布等。
具体的,以对图像中的应用图形进行识别为例,图像识别模块612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取出图像中存在的应用图标,进而根据应用图标在本地或互联网上(如应用商店)进行图形匹配,从而找到与该应用图标相匹配的应用。
同理,图像识别模块612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提取出图像中存在的文本信息,进而根据本地或互联网上(如应用商店)的应用信息对提取出的文本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确认那些文本信息是应用名称,并对应的在本地或互联网上找到与该应用名称相对应的应用。此外,通常而言应用名称的位置是和应用图标紧靠的,例如图2或图3中所示的,应用名称位于应用图标的下发,因此可以基于文本信息周边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有对应的图标来确定该文本信息是否为应用名称。
关联处理模块613用于依据识别结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关联处理模块613在识别并找到图像记录中的应用后,即可依据图像记录中各应用的位置关系进行应用布局的还原。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在某些应用位于一个或多个特定文件夹(二级桌面)中时,如图2所示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中,在各应用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实质包含有应用与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文件夹与文件夹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文件夹中的各应用之间的位置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关联处理模块613在进行应用布局的还原时,可以对目标设备中的应用按照源设备的布局进行排布,而该排布包括但不限于一级桌面应用布局、文件夹内应用布局、桌面壁纸等个性化设置等。
下面具体的,分别以获取到的图像记录为一个和多个时的情况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的图像识别及布局还原过程进行说明:
在获取到的图像记录为一个时,该图像记录中应当同时记录有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此时可以对获取到的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进而提取得到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中所包括的第一应用以及各所述第一应用间的排布关系,并提取得到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中所包括的第二应用及各所述第二应用间的排布关系;
将得到的各所述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按照各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对这一个图像记录进行识别时,可以根据二级桌面的文字特性和/或图形特性识别出该图像记录中的二级桌面,这样剩余的即为一级桌面。例如,可以通过识别当前图像中在一定的矩形框上方是否具有文字,如有就认定为二级桌面;又例如,可以根据文件夹的框形结构(例如图2所示,框形结构即为一个正常应用图标大小的框中间隔的存在至少一个小的应用图标)来确定二级桌面;又例如,可以根据图形对应的文本信息来确定二级桌面。例如,目标设备在根据本地或互联网上的应用信息对文本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如果图形对应的文本信息不是应用名称,则可以认为该文本信息对应的那部分图形即为二级桌面,例如图2中“实用工具”对应的文件框图形。
而在获取到的图像记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其中应当存在至少一个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以及至少一个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此时,目标设备可以分别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以及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得到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中的第一应用以及各第一应用间的排布关系,以及得到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中的第二应用以及各第二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而将得到的各第一应用按照各第一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以及将得到的各第二应用按照各第二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到的图像记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需要明确各图像记录之间的排布关系。该关系可以是通过各图像记录直接得到,例如图3中,即可以直接明确右侧的二级桌面布局是位于左侧的一级桌面布局的哪个位置的。但是,该关系也可以是以单独的信息格式进行描述,让目标设备在获取图像记录时要一并获取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对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后,关联处理模块613还可以:对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进行检测;进而在识别出的图像中,存在应用未下载的情况时,与应用商店自动关联并下载安装这些未下载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关联的应用商店可以是其操作系统的应用商店,例如App Store、Google Play等。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自动关联的应用商店对应的操作系统可以与源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不同,例如源设备使用的是IOS系统,而目标设备采用的是安卓系统,那么本实施例中仍旧可以通过安卓系统对应的应用商店来下载安装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当然,本实施例中自动关联的应用商店对应的操作系统也可以与源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相同。自动关联的应用商店对应的操作系统与源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的异同并不会影响本实施例的方案的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下载安装识别出的未安装的应用时,可以将应用的现有版本和源设备中版本的进行对比,若两个版本不同,则可以提供选项(如更新至新版本或保留原有版本等),供用户选择保留原版本或更新至新版本。此时关联处理模块613即根据接收到的用户下发的选择指令下载安装该选择指令指定的版本。应当理解的是,若两个版本相同,则可以默认自动下载并安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若出现关联处理模块613检测到本机存储容量不足以还原源设备中的应用的情况(即应用下载安装过程中发现了存储空间不足),则可以提供选项(如清理存储空间、暂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以及放弃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等)供用户选择。进而根据用户的选择来执行不同的操作流程。例如,用户选择了清理存储空间,则关联处理模块613自动跳转至存储空间清理界面。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布局还原装置,源设备会对自身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图像记录(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可以在同一图像中记录,也可以在不同图像中分别记录);而在用户使用目标设备时,可以通过目标设备来获取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进而再通过识别该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来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可见,本公开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对源设备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还可以对源设备的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还原,从而使得布局还原的更为完整,进而使得目标设备上的应用布局更为贴合用户习惯,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用布局还原装置,整个应用布局还原过程是基于图像记录和图像识别来实现的,因此不论目标设备和源设备是否为同样的操作系统,在更换设备时,目标设备都可根据源设备的图像记录来得到源设备的应用布局,进而实现对应用布局的还原。即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可以实现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应用布局还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实施例五:
参见图7所示,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应用还原布局的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该装置可应用于各类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个人电脑。该装置为整体安装在终端内,包括应用还原过程中的源设备和目标设备。其安装方式可以采用集成式安装在一个终端内的一个物理单元中,也可以分别作为多个物理单元存在于一个终端内。该装置的各模块可以以硬件方式实现,也可以以软件功能的方式实现。
具体的,该装置包括:
图像记录模块701,用于记录源设备中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的应用布局。
具体的,图像记录模块具备对应用布局拍照、截屏、录屏或拍摄视频等功能,用以记录桌面和二级桌面静态的或在某段时间内动态的应用布局。
图像识别模块702,用于识别图像记录模块生成的记录信息并生成发送识别信息。
具体的,图像识别模块将图像记录信息中的应用图标信息和应用名称信息全部识别后生成识别信息。
关联处理模块703,用于接收图像识别模块所生成的信息并与应用商店相关联下载安装应用,并根据图像识别信息进行应用排布。
具体的,关联处理模块具有不同系统的应用商店的调用权限。关联处理模块的具体功能还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关于其工作过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参见图8所示,其包括处理器81、存储器82以及通信总线83。其中:
通信总线83用于实现处理器81和存储器8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81用于执行存储器8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过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其它设备。
此外,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源设备91和目标设备92。其中源设备91可以实现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源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而目标设备92可以实现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目标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 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的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中,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每个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包括:
由目标设备从源设备获取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所述图像记录包括源设备中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
识别所述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在所述目标设备中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所述识别所述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在所述目标设备中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包括:
对所述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
对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进行检测;
若识别出的图像中,存在应用未下载的情况,则与应用商店自动关联并下载安装所述应用,其中,若在不同平台中应用图标或应用名称不同,则自动调用识别信息中与源设备中应用信息匹配的参数;
将下载后的应用按照原设备的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取到的所述图像记录的为一个时,所述识别所述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包括:
对所述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提取得到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中所包括的第一应用以及各所述第一应用间的排布关系,并提取得到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中所包括的第二应用及各所述第二应用间的排布关系;
将得到的各所述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按照各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包括:
根据二级桌面的文字特性和/或图形特性识别出所述图像记录中的二级桌面,并记录所述二级桌面在所述图像记录中的位置;
所述将得到的各所述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按照各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包括:
将所述第一应用按照所述第一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并将所述第二应用在所述二级桌面对应的位置处按照所述第二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取到的所述图像记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述识别所述图像记录并依据识别结果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包括:
从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像记录中识别出至少一个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以及识别出至少一个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
分别对一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以及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提取得到一级桌面应用布局中所包括的第一应用以及各所述第一应用间的排布关系,以及提取得到二级桌面应用布局中所包括的第二应用以及各所述第二应用间的排布关系;
将得到的各所述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按照各应用间的排布关系进行排布。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载安装所述应用包括:
将所述应用的现有版本和原设备中版本的进行对比,若两个版本不同则根据自终端外部下发的选择指令下载安装所述选择指令指定的版本。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记录包括以下记录中的至少一种:
拍照记录、视频记录、截屏记录。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图像记录包括:
对所述图像记录中的应用图形和/或文字进行识别。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包括用户自定义的文件夹内部和文件夹之间的布局。
9.一种应用布局还原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和关联处理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由目标设备从源设备获取一个或多个图像记录;所述图像记录包括源设备中的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的图像记录;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图像记录;
所述关联处理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在所述目标设备中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
所述关联处理模块还用于依据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在所述目标设备中还原一级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包括:
对所述图像记录进行图像识别;
对识别出的图像中的应用进行检测;
若识别出的图像中,存在应用未下载的情况,则与应用商店自动关联并下载安装所述应用,其中,若在不同平台中应用图标或应用名称不同,则自动调用识别信息中与源设备中应用信息匹配的参数;
将下载后的应用按照原设备的桌面应用布局和二级桌面应用布局进行排布。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的步骤。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布局还原方法的步骤。
CN201811160547.2A 2018-09-30 2018-09-30 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68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0547.2A CN110968280B (zh) 2018-09-30 2018-09-30 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108262 WO2020063780A1 (zh) 2018-09-30 2019-09-26 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0547.2A CN110968280B (zh) 2018-09-30 2018-09-30 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8280A CN110968280A (zh) 2020-04-07
CN110968280B true CN110968280B (zh) 2023-07-18

Family

ID=6995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0547.2A Active CN110968280B (zh) 2018-09-30 2018-09-30 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8280B (zh)
WO (1) WO20200637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3616A (zh) 2020-06-29 2020-1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253559A (zh) * 2020-09-23 2022-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安装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4489425A (zh) * 2022-02-10 2022-05-13 Tcl通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桌面布局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US11928320B1 (en) 2022-12-19 2024-03-12 Dropbox, Inc. Storing and arranging application windows for video call scenes
US11960911B1 (en) 2022-12-19 2024-04-16 Dropbox, Inc. Storing and restoring desktop application scen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9984B1 (en) * 2006-04-27 2013-07-16 Oracle America, Inc. Cross platform layout
CN103353821A (zh) * 2013-06-09 2013-10-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移动终端桌面应用程序图标的系统及方法
CN105138226A (zh) * 2015-08-27 2015-12-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桌面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060247A (zh) * 2016-05-19 2016-10-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未读消息桌面图标的布局方法及其系统
CN106354355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布局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566502A (zh) * 2017-09-14 2018-01-0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恢复桌面的方法、设备、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47953B1 (ko) * 2013-04-04 2015-08-28 주식회사 팬택 그래픽 오브젝트 배치 편의를 위한 스마트 기기 및 그래픽 오브젝트 배치 방법
CN104951212B (zh) * 2014-03-25 2018-04-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桌面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63250B (zh) * 2014-07-02 2016-08-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迁移终端应用的方法和系统及终端设备
US9996365B2 (en) * 2015-05-12 2018-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rroring application GUI layout to operating system GUI layout
CN106598776A (zh) * 2016-11-11 2017-04-26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备份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27867B (zh) * 2016-11-29 2022-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悬浮层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41011A (zh) * 2017-06-26 2017-11-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显示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28278B (zh) * 2017-12-29 2021-07-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载视频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9984B1 (en) * 2006-04-27 2013-07-16 Oracle America, Inc. Cross platform layout
CN103353821A (zh) * 2013-06-09 2013-10-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移动终端桌面应用程序图标的系统及方法
CN106354355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布局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38226A (zh) * 2015-08-27 2015-12-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桌面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060247A (zh) * 2016-05-19 2016-10-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未读消息桌面图标的布局方法及其系统
CN107566502A (zh) * 2017-09-14 2018-01-09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恢复桌面的方法、设备、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con: A Tool for Design at Schematic, Virtual Grid, and Layout Levels;Dwight D. Hill;IEEE;第53-60页 *
一键还原桌面图标排列顺序;刘成;;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第02期);第20-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8280A (zh) 2020-04-07
WO2020063780A1 (zh)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8280B (zh) 应用布局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29750B (zh) 应用程序中广告页面的识别方法、跳转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67947B (zh) 预置应用程序升级后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520987B (zh) 应用程序在线体验与安装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管理系统
EP3032418A1 (en) Per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US2014038029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applic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thereof
EP3267308A1 (en) Application load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140310332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plural cloud storages,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101238374B1 (ko) 메쉬업 서버스 지원방법 및 장치
CN105512294B (zh) 一种多媒体文件的更新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5988837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安装方法及装置
US10338867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s for caus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to execute image proces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KR102024820B1 (ko) 데스크톱 공유 방법 및 모바일 단말기
CN109117153B (zh) 应用程序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16118769A1 (en) Processing application interface
US20080263532A1 (en) Data updating method and electr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50343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earing dat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885543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功能管理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CN10476563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8089941A (zh) 一种终端数据的备份、还原方法和装置
CN110837720B (zh) 指令执行的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CN108874586B (zh) 数据恢复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991336B (zh) 文件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US770289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15622997B (zh) 一种共享宿主字体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