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8019A -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8019A
CN110968019A CN201911242965.0A CN201911242965A CN110968019A CN 110968019 A CN110968019 A CN 110968019A CN 201911242965 A CN201911242965 A CN 201911242965A CN 110968019 A CN110968019 A CN 110968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output module
current output
modu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29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站东
陈中川
尹俊杰
王辉
肖素委
吴波波
刘建军
孙任贵
管邦慧
周东红
雷志军
朱毅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llysys Automation and Dr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el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ollysys Automation and Dr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el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Hollysys Automation and Dr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el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29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80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8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8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8Monitoring; Safety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9/00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G08C19/02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signal transmitted is magnitude of current or volt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第二电流输出模块、以及电流输入模块,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在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后,向电流输入模块输出该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本技术方案中,其中的一个电流输出模块出现故障失效无法为电流输入模块提供电流信号时,可通过另一个电流输出模块为电流输入模块提供该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可以继续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了输出电流信号的设备与接收该电流信号的设备之间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自动化的电流信号输出技术中,各种设备之间通过电流信号的传输,使各个设备之间能够相互协调运行,从而实现工业的自动化流程。例如传感器依据接收到控制器输出的电流控制信号,从而自动采集工业系统的物理状态数据。
现有的工业自动化的电流信号输出技术中,由于输出电流信号的设备不可避免的出现故障,则会导致接收该电流信号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例如,控制器出现故障无法为传感器提供电流控制信号,则会导致传感器停止运行,进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以,如何提高输出电流信号的设备与接收该电流信号的设备之间正常运行的可靠性,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第二电流输出模块、以及电流输入模块;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相连;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后,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所述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所述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相连,包括: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的第一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的第二电流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的第一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的第二电流输入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的过程,包括: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检测不到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发送在位信号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
所述在位信号为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之间相互传输的信号,用于表征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二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流信号与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之和等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
所述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第一电流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流信号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还包括:第一供电源和第二供电源;
所述第一供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第二供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提供电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供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包括:
所述第一供电源的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源的电源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四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四端相连;
所述第二供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包括:
所述第二供电源的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二供电源的电源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四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四端相连。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电流输出模块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后,向电流输入模块输出所述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所述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检测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的过程,包括:
在接收不到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输出在位信号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
所述在位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在确认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一电流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二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流信号与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之和等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
一种电流输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信号传输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第二电流输出模块、以及电流输入模块,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在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后,向电流输入模块输出该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本技术方案中,其中的一个电流输出模块出现故障无法为电流输入模块提供电流信号时,可通过另一个电流输出模块为电流输入模块提供该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可以继续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了输出电流信号的设备与接收该电流信号的设备之间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流输入模块可以是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可以是向传感器输出电流信号(如控制信号)的主机控制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以及电流输入模块103。其中,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与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相连,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分别与电流输入模块103相连。
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用于,在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失效后,向电流输入模块103输出电流输入模块103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103依据接收到的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可以是结构相同的模块。
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与电流输入模块103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流输入模块103的第一电流输入端A1相连,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的第二端与电流输入模块103的第二电流输入端A2相连,形成第一电流信号回路。
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与电流输入模块103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流输入模块103的第一电流输入端A1相连,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二端与电流输入模块103的第二电流输入端A2相连,形成第二电流信号回路。
在第一电流信号回路和第二电流信号回路中,第一电流输入端A1为电流信号输入的正极,第二电流输入端A2为电流信号输入的负极。
本申请提供的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第二电流输出模块、以及电流输入模块,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在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后,向电流输入模块输出该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本技术方案中,其中的一个电流输出模块出现故障无法为电流输入模块提供电流信号时,可通过另一个电流输出模块为电流输入模块提供该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可以继续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了输出电流信号的设备与接收该电流信号的设备之间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流信号传输系统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向电流输入模块103输出第一电流信号,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向电流输入模块103输出第二电流信号,其中,第一电流信号与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之和等于电流输入模块103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所以,在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相当于两个电流输出模块共同为电流输入模块103提供电流输入模块103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可选的,本实施中,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输出第一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与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输出的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相等。
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处于失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能够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失效,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失效后,向电流输入模块103输出该电流输入模块103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103依据接收到的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是相连的,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都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时,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之间持续的相互发送在位信号,当其中一个电流输出模块检测不到另一个电流输出模块发送的在位信号时,说明该另一个电流输出模块处于失效状态。所以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处于失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能够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失效,其中,电流输出模块发送的在位信号用于表征该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检测不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发送的在位信号后,确认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已经失效。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向电流输入模块103输出该电流输入模块103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预先存储电流输入模块103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在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失效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按照该预先存储的电流值大小,向电流输入模块103输出电流值与该预先存储的电流值相等的电流信号,从而确保电流输入模块103能够继续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与电流输入模块103的连接线上设置二极管D1,以及在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与电流输入模块103的连接线上设置二极管D2,是为了利用二极管的单向性,使系统中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输出的电流信号只能输入电流输入模块103,从而保证电流输入模块103接收到电流信号的电流值足够使该电流输入模块103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为相同的电流输出模块,这里的“第一”、“第二”仅为便以描述系统的中两个电流输出模块,不做其它限定。所以,同样的,当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检测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失效时,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同样会向电流输入模块103输出电流输入模块103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103依据接收到的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结合图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流信号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电流输入模块103还包括:第一供电源P1和第二供电源P2。
第一供电源P1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相连,为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以及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提供电源。
第二供电源P2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相连,为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以及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提供电源。
其中,第一供电源P1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相连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第一供电源P1的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的第三端,以及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的第三端相连,,第一供电源的电源负极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的第四端,以及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的第四端相连,形成第一供电回路。
第二供电源P2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相连的具体连接方式为:第二供电源P2的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的第三端,以及第二电流输出模102块的第三端相连,第二供电源P2的电源负极分别与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的第四端,以及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的第四端相连,形成第二供电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供电回路中设置二极管D3,以及在第二供回路中设置二极管D4,是为了使第一供电回路和第二供电回路为相互独立的回路,从而增大系统的电路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流输出模块101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102,也可以通过在自身的内部安装供电源,或通过其他的外置供电源为其提供电源。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电源输入模块通过供电源为电流输出模块提供电源,并在供电源的电源正极与电源输出模块的连接线中设置二极管,使系统中形成了两条相互独立的供电回路,从而可以增大系统的电路的可靠性。
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了一种电流信号传输方法,具体为: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在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后,向电流输入模块输出该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所述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其中,第一电流输出模块检测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的一种方式可以是: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在接收不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输出在位信号的情况下,确认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在位信号为第一电流输出模块与第二电流输出模块之间相互传输的信号,用于表征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在确认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一电流信号,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二电流信号,第一电流信号与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之和等于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也就是说:在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相当于两个电流输出模块,共同为电流输入模块提供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其中,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可以是结构相同的模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流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在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后,向电流输入模块输出该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所述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本技术方案中,其中的一个电流输出模块出现故障无法为电流输入模块提供电流信号时,可通过另一个电流输出模块为电流输入模块提供该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电流输入模块可以继续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了输出电流信号的设备与接收该电流信号的设备之间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输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流信号传输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第二电流输出模块、以及电流输入模块;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相连;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后,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所述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所述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相连,包括: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的第一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的第二电流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的第一电流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的第二电流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检测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的过程,包括: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检测不到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发送在位信号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
所述在位信号为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之间相互传输的信号,用于表征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二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流信号与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之和等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
所述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第一电流信号和所述第二电流信号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还包括:第一供电源和第二供电源;
所述第一供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第二供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提供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包括:
所述第一供电源的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一供电源的电源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四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四端相连;
所述第二供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相连,包括:
所述第二供电源的电源正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三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二供电源的电源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的第四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的第四端相连。
7.一种电流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流输出模块检测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后,向电流输入模块输出所述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使所述电流输入模块依据接收到的所述电流信号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的过程,包括:
在接收不到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输出在位信号的情况下,确认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失效;
所述在位信号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流输出模块在确认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一电流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电流输出模块向所述电流输入模块输出第二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流信号与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之和等于所述电流输入模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
10.一种电流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信号传输方法。
CN201911242965.0A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968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2965.0A CN110968019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2965.0A CN110968019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8019A true CN110968019A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3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2965.0A Pending CN110968019A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801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77790U (zh) * 2011-07-20 2012-03-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机框
CN103309329A (zh) * 2013-06-08 2013-09-18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冗余输出装置
CN203338127U (zh) * 2013-08-06 2013-12-11 哈尔滨智的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agv的双冗余控制系统
JP2017117095A (ja) * 2015-12-22 2017-06-29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制御システム、冗長化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207926258U (zh) * 2018-03-20 2018-09-28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冗余电源、供电装置以及使用该供电装置的无人船
CN108974048A (zh) * 2018-07-18 2018-12-11 兰州交通大学 铁路道岔轨旁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8707378U (zh) * 2018-06-13 2019-04-05 广东海沃森科创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仪表系统的供电系统
CN208737287U (zh) * 2018-09-11 2019-04-12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冗余电流环控制电路
CN209560310U (zh) * 2019-01-07 2019-10-29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输出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77790U (zh) * 2011-07-20 2012-03-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机框
CN103309329A (zh) * 2013-06-08 2013-09-18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冗余输出装置
CN203338127U (zh) * 2013-08-06 2013-12-11 哈尔滨智的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agv的双冗余控制系统
JP2017117095A (ja) * 2015-12-22 2017-06-29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制御システム、冗長化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CN207926258U (zh) * 2018-03-20 2018-09-28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冗余电源、供电装置以及使用该供电装置的无人船
CN208707378U (zh) * 2018-06-13 2019-04-05 广东海沃森科创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仪表系统的供电系统
CN108974048A (zh) * 2018-07-18 2018-12-11 兰州交通大学 铁路道岔轨旁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8737287U (zh) * 2018-09-11 2019-04-12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冗余电流环控制电路
CN209560310U (zh) * 2019-01-07 2019-10-29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输出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3773B (zh) 用于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模块
US7709975B2 (en) Redundant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8088045B (zh) 空调器通信方式的切换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242693A1 (en) Safety monitoring device, network system and safety monitoring method
US10592356B2 (en) Microcontroller an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US8923992B2 (en) Safety extension bas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2371197B1 (ko)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의 보호 시스템
CN102034803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274771B2 (en) Safety switching device and modular failsafe control system
KR101735919B1 (ko) 인버터 제어 방법
CN110968019A (zh)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系统及方法
US9391815B2 (en) Transmission line address overlap detection system and substation terminal used in the system
CN104836679A (zh) 通信异常处理方法及网元设备
CN105553735A (zh) 一种堆叠系统故障处理方法、设备及堆叠系统
CN115116385A (zh) 显示系统及其显示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10888390A (zh) 一种数字量输出冗余电路和plc控制系统
JP2016103110A (ja) 多重化制御装置
JP5854188B2 (ja) I/o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2重化システム
CN107347003B (zh) 自动切换通讯线路的方法和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US9209678B2 (en) Power converter system providing a load with electrical power
KR101631631B1 (ko) 보호계전기의 고장진단 및 복구방법
US9128839B2 (en)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having removable filter circuit
JP2011227786A (ja)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制御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充電装置および太陽光電源システム
KR20180050918A (ko) Plc시스템
CN111245695B (zh) 用于关断通信的方法和相应的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2

Address after: 100176 Floor 5 510-1515, No. 1 Building, No. 2 Courtyard, Dishengzhong Road, Daxing Distric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HOLLYSYS AUTOMATION & DRIV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1510-1515, floor 5, building 1, yard 2, Disheng Middle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OLLYSYS AUTOMATION & DRIV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HELI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