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7799A -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7799A
CN110967799A CN201811145428.XA CN201811145428A CN110967799A CN 110967799 A CN110967799 A CN 110967799A CN 201811145428 A CN201811145428 A CN 201811145428A CN 110967799 A CN110967799 A CN 110967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upport
assembly
lens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54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7799B (zh
Inventor
方银丽
姚立锋
丁海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54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7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7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7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7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7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一镜头组件、一第一支撑组件、一第二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一调整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一第一载体以及一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一第二载体以及一第二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其中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在所述第一载体被组装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调整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支撑于所述第一载体。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成像领域,尤其涉及到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一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度能够被调整。
背景技术
移动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移动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的摄像模组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摄像模组向着高像素、超薄化以及大光圈发展。由于移动电子设备本身朝向着轻薄化方向发展,这对于摄像模组的各个元件的尺寸提出了要求,在各个精密的摄像模组元件之间的组装对于生产工艺和组装工艺都提出了严格的考验。所述摄像模组主要包括镜头组件、马达组件和感光组件,在所述镜头组件通过所述马达组件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时,组装要求确保镜头组件的光轴和所述感光组件之间具有一定的垂直度,才能够保证后续所述感光组件在接收通过所述镜头组件的光线后能够获得一较佳的成像效果。
然而,参考附图1所示,目前的所述摄像模组在组装的过程中,先将所述镜头组件10P固定在所述马达组件20P的一载体,所述镜头组件10P和所述马达组件20P组成一动焦镜头组件,然后在后续的步骤中将所述动焦镜头组件安装到一感光组件以形成一完整的光学摄像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所述马达组件20P各元件本身具有一组装公差,在所述镜头组件10P和所述马达组件20P组装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使得最后的所述动焦镜头组件在所述马达组件20P的轴线和所述镜头组件10P的光轴之间存在倾斜,从而对于最后的成像效果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采取的方式是分别对于所述马达组件20P和所述镜头组件10P的成品品质进行控制,然后在所述镜头组件10P被安装于所述马达组件20P时,对于所述镜头组件10P和所述马达组件20P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这一解决方式仍然存在问题,一方面在目前的结构尺寸在对于所述马达组件20P和所述镜头组件10P进行更深入的品质控制是十分困难的,可能需要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于该解决方式并不适于作为一种发展趋势的一体式的马达镜头组件,即所述马达组件20P的所述载体和所述镜头组件10P的一镜筒一体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在组装过程中的一光轴倾斜度能够被校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一镜头组件能够在一定预设范围内被调整水平度,以减少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一支撑机构和所述镜头组件的相对位置能够被调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镜头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倾斜度能够被调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支撑机构提供了一第一载体和一第二载体,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通过调整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的相对位置来调整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能够在上下方向被分别调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能够被固定在调整后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在固定后能够被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度的调整方式十分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摄像模组的良率能够被提升,从而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镜头组件的相对位置的调整标准无需依靠最后的成像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组件光轴倾斜度的调整方式可以适于一体式的镜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光学镜头,其包括:
一镜头组件;
至少一调整件;
一第一支撑组件;以及
一第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一第一载体以及一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一第二载体以及一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第一载体被组装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调整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支撑所述第一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座被独立于所述第二支撑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座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座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内侧面朝内延伸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载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二载体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斜侧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载体沿着竖直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座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调整件的数目是四,所述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的转角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调整件的数目是二,所述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对角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调整件是胶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调整件是一螺杆,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载体具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其中调整件的两端分别匹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镜筒和多个镜片,其中所述镜片被组装于所述镜筒,所述镜筒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载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镜筒和多个镜片,其中所述镜片被组装于所述镜筒,所述镜筒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载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驱动件和一第二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二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被可驱动以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价包括一第一驱动件和一第二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第二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被可驱动以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二载体被可驱动以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光学镜头,其包括:
一镜头组件;
至少一调整件;
一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一第一载体、一第一支撑座、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以及一第二载体,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在所述第一载体被组装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调整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支撑所述第一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摄像模组,其包括:
一镜头组件;
至少一调整件;
一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第一支撑组件和一第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一第一载体以及一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一第二载体以及一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第一载体被组装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调整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支撑所述第一载体;以及
一感光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被支撑于所述感光组件同时将所述镜头组件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感光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镜座、一感光芯片和一线路板,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被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并且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座分别被贴装于所述线路板的一正面,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座被支撑于所述镜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座被贴装于所述镜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座一体成型于所述镜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座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所述内侧面朝内延伸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镜座、一感光芯片和一线路板,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被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并且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座分别被贴装于所述线路板的一正面,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座被贴装于所述镜座并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座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座被支撑于所述镜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数目是二,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数目是二,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另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载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二载体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斜侧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高度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调整件是胶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调整件是一螺杆,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载体具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其中调整件的两端分别匹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镜筒和多个镜片,其中所述镜片被组装于所述镜筒,所述镜筒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载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镜筒和多个镜片,其中所述镜片被组装于所述镜筒,所述镜筒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载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驱动件和一第二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二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被可驱动以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摄像模组,其包括:
一镜头组件;
至少一调整件;
一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一第一载体、一第一支撑座、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以及一第二载体,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在所述第一载体被组装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调整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支撑所述第一载体;以及
一感光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被支撑于所述感光组件同时将所述镜头组件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感光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预定位一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和一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端;
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一载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二载体的相对位置以矫正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一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以及
在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设置至少一调整件以固定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于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一光学镜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支撑于一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支撑于一第二支撑座,分别预定位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件是一胶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通过检测所述镜头组件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撑座所在平面的平行度来判断调整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预定位一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和一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端;
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一载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二载体的相对位置以矫正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一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固定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于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一光学镜头;以及
装配所述光学镜头于一感光组件以组装成一摄像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支撑于一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支撑于一第二支撑座,分别预定位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设置至少一调整件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调整件是一胶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通过检测所述镜头组件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撑座所在平面的平行度来判断调整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贴装所述第一支撑座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镜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贴装所述第二支撑座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镜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预定位带有一镜头组件的一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第一支撑座和位于一感光组件的一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第二支撑座;
调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第二载体的相对位置以调整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度,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以及
固定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于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一摄像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感光组件的一镜座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座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光轴倾斜度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调整一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第一载体和一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第二载体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分别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一第一支撑座和一第二支撑座,一镜头组件被固定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以及设置一调整件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以固定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于调整后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镜头组件安装于一马达组件的过程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光学镜头局部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移动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附图2A和附图2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光学镜头1被阐明。
所述光学镜头1包括一镜头组件10和一支撑机构20,其中所述镜头组件10被保持于所述支撑机构20,以在后续的步骤中所述镜头组件10被保持在一感光组件的一感光路径。所述镜头组件10的位置相对于所述支撑机构20能够被调整,从而以改变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以避免所述镜头组件10本身的误差、所述支撑机构20本身的误差以及所述镜头组件10在被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20过程中的积累的公差对于所述光学镜头1在后续过程中的成像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具体地说,所述支撑机构20包括一第一支撑组件21和一第二支撑组件2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是相互独立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能够被装配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上方,所述镜头组件1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支撑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
所述光学镜头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调整件30,其中所述调整件3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之间,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所述调整件30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调整件30一方面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以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被相对位置能够保持固定,另一方面所述调整件30的位置和形态能够适应性地被调整,以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相对位置能够保持在一个预期位置。
由于所述镜头组件10本身的在制造或者是装配过程中的误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在制造或是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以及所述镜头组件10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在组装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得所述镜头组件10在被组装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后,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发生较大的倾斜,从而对于后续所述光学镜头1组装于所述感光组件后的一成像效果造成影响。
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被组装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过程中,可以对于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镜头组件10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能够被减小甚至是消除,从而有利于后续的成像效果。
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位置调整过程中,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位置被调整,从而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能够被改善。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可以被分别固定在一预定的位置,然后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以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被改善,再通过所述调整件30固定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于调整后位置。
在本示例中,所述调整件30是一胶体,其中所述调整件30的位置和调整件30的高度可以根据需求被设置,所述调整件30可以以环绕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调整件30的数目可以是二个,并且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对应的转角区域。所述调整件30的数目可以是四个,并且分别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对应的对角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调整过程中,无需将所述光学镜头1装配成至一完整的摄像模组就可以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之间的调整效果进行判断。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在调整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测试设备来测试所述镜头组件10所在的一平面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所在的一平面之间的平行度,如果所述镜头组件10所在的所述平面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所在的所述平面之间的平行度达到要求,那么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光轴倾斜度也达到相应要求。
在完成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之间的调整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相对位置能够被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被保持在调整后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能够起到一马达的作用,使得所述光学镜头1是一动焦光学镜头1。换句话说,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位置能够被调整以实现对焦。
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在调整过程中并不需要对于整个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整个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进行调整,部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可以被固定,从而对于另外部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另外部分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进行调整即可。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一第一载体211、一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以及一第一支撑座213,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具有一第一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体211被可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内侧。
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一载体211皆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载体211具有一第一收容腔,其中所述镜头组件10被收容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211,通过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
所述第一载体211被可驱动地以发生位移地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一载体211具有一外侧面,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具有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外侧面和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一位移空间,以供所述第一载体211在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移动,从而改变所述镜头组件10和所述感光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以实现对焦的目的。
更加具体地说,所述支撑机构20包括一驱动组件23,其中所述驱动组件23包括一第一驱动件231和一第二驱动件232,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23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211,所述第二驱动件232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在通电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件231和所述第二驱动件232产生相互作用,所述第一驱动件231能够被所述第二驱动件232驱动以运动,所述第一驱动件23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件232左右运动、上下运动或者是前后运动。
所述第一载体211被所述第一驱动件231带动从而所述第一载体211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位置发生改变,进而承载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位置能够被改变。也就是说,所述光学镜头1是一自动对焦光学镜头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头组件10在侧面周沿位置被支撑于所述第一载体211,在所述镜头组件10的上下方向并没有受到支撑。所述镜头组件10在所述第一载体211的带动下可以沿着轴向方向上下运动,也可以沿着径向方向来回运动。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给予了所述第一载体211一支撑作用力以将所述第一载体211保持在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本身受到了来自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拉力。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侧面,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一顶面。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包括一第二载体221、一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以及一第二支撑座223,其中所述第二载体221被悬空并且所述第二载体22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被支撑于所述第二载体221。
所述第二载体22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位置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形变能够被改变。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运动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不仅能够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还可以跟随所述第一载体211运动。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在支撑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的过程中不会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运动造成限制,使得所述光学镜头1在被组装成所述摄像模组后,所述光学镜头1的对焦性能相对于传统的马达式摄像模组的对焦性能能够被保持。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具有一高端和一低端,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高端高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低端,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低端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更具体地说,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高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支撑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低端通过所述第二载体221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而言,在所述驱动组件23工作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第一驱动件231被驱动以相对于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第二驱动件232运动,所述第一载体211被带动运动从而通过所述调整件30被固定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被带动运动,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发生相应形变。
通过这样方式,在调整所述第一载体211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位置以调整所述镜头组件10的位置时,所述第一载体211的运动并不会被所述第二支撑座223限定运动范围,反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一载体211的同时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所述第二载体221能够跟随所述第一载体211运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231可以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所述第二驱动件232可以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一驱动件231在被所述第二驱动件232驱动时,所述第二载体221带动所述第一载体211运动,从而实现对焦。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具有一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具有一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固定连接。即,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连接面通过所述调整件30被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连接面。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面形成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一底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的顶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所在平面的平行度可以通过所述调整件30的位置和高度被调整,即所述调整件30的位置和形态可适应并固定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相对位置。
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所述第二载体221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可以是通过组装方式连接的,具体来说,所述第二载体221具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具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互相嵌合,使得所述第二载体221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组装并固定。也可以是所述第二载体221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是一体成型的。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连接面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一顶面。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二载体22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并不位于同一轴线,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载体221并没有被保持在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竖直方向,所述第二载体221倾斜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对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而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位于一倾斜方向,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支撑于所述第二载体221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在对焦过程中,主要需要所述镜头组件10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倾斜的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能够较为容易地在竖直方向上下跟随所述第二载体221被带动从而发生形变。
参考附图3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100的组装过程中被示出。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被组装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以组成所述光学镜头1。在这个过程中,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被调整。然后将所述光学镜头1组装于所述感光组件2以组成所述摄像模组100。
所述镜头组件10包括多个镜片11和一镜筒12,其中每一所述镜片11被保持于所述镜筒12以形成一通光路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所述第一载体211、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以及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镜头组件10在径向方向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
可以理解是,单个所述镜头组件10可以被组装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也可以是,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镜筒12被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然后将所述镜片11安装于所述镜筒12。
在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过程中,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能够被调整以有利于组装成所述摄像模组100后的成像效果。
具体地说,首先将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分别预先定位至一预设的位置,然后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位置被调整,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位置也被相应调整。更加具体地说,将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分别预先定位,然后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所述镜头组件10被固定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211,从而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调整的过程中,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二载体221的位置或者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位置也被相应调整,以调整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相对位置的调整主要调整的是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是一环形结构,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而言,所述第一载体211所在的平面可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而言发生了倾斜,比如说在某些情况下使得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底面所在的平面并不是一水平面,那么可以通过所述调整件30在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底面的不同位置和不同厚度设置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所述第二载体221在支撑于所述第一载体211时,所述第一载体211能够被校正至一水平面。当然此处仅为举例说明,示意可以通过设置所述调整件30的方式来调整所述第一载体211的倾斜度,从而使得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能够被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在调整过程中,可以保持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位于一固定位置,通过调整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的位置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可以保持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于一固定位置,通过调整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的位置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同时对于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分别进行调整,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校正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光轴倾斜度。
更加具体地,可以通过一治具预先定位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然后改变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来校正,以改变所述镜头组件10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或者是所述镜头组件10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相对位置,从而校正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光轴倾斜度。
在校正过程中,校正结果的判断可以通过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平行度来判断,也可以通过所述镜头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平行度来判断。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一机械爪分别固定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然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通过激光测高来测量所述镜头组件10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在平面或者是所述镜头组件10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所在平面的平行度来进行对应的调整。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被调整完毕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被固定在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所述光学镜头1。
然后将所述光学镜头1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2以组装成所述摄像模组100。具体地,所述感光组件2包括一镜座201、一线路板202和一感光芯片203,其中所述感光芯片203被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202并且位于所述线路板202的一正面,所述镜座201被安装于所述线路板202的所述正面并且所述镜座201环绕形成一光窗,通过所述光学镜头1的光线可以通过所述光窗达到所述感光芯片203从而被所述感光芯片203接收。所述感光组件2还可以包括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滤光元件被支撑于所述镜座201以对光线进行过滤。
在所述光学镜头1和所述感光组件2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直接支撑在所述镜座201,同时将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直接支撑在所述镜座201。对于所述镜头组件10而言所述镜头组件10受到的支撑力来源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一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一底面都可以被支撑于所述镜座201,从而将所述镜头组件10的重力分散至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所述底面,进而所述镜头组件1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被更加稳固地支撑于所述镜座201。
在所述光学镜头1和所述感光组件2的组装过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直接支撑在所述镜座201,并且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直接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举例说明,可以通过贴装或者是焊接的方式将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连接于所述镜座201,并且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通过贴装或者是焊接的方式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能够被设计有一较大的表面积,从而将所述镜头组件10更加稳固地支撑于所述感光组件2的所述镜座201。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光学镜头1和所述感光组件2的组装过程中,可以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分别直接支撑于所述感光组件2的所述镜座201,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镜座201组件能够同时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一方面使得所述镜座201组件的重量能够被分散至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另一方面使得所述镜座201组件能够得到更加稳固的支撑。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数目分别是一,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位于所述第一载体211,横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一支撑座213之间的空间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另一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位于所述第二载体221,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载体22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以将所述第二载体221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数目并不限制于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数目可以是多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弹力大小和数目以及位置可以根据需求被选择。
进一步地,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的所述调整件30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举例说明,在所述调整件30是胶体时,所述调整件30可以是环形的。所述调整件30可以被设置为充满满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底面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所述顶面之间的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所述第一载体211具有四个转角位置,每一所述调整件30可以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转角位置,所述调整件30的数目是四。所述调整件30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对角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调整件30能够稳定地支撑所述第一载体211于所述第二载体221,使得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稳固地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调整件30是一定位柱,所述调整件30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转角位置或者是所述第一载体211的对角位置。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位于不同位置的所述调整件30高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所述调整件30的高度可以适应于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调整结果被设置。
参考附图3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100的一变形实施例被阐明。
本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100的所述光学镜头1和所述感光组件2的装配方式。
具体地说,在本示例中,所述感光组件2包括所述镜座201、所述线路板202和所述感光芯片203,其中所述感光芯片203被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202并且位于所述线路板202的一正面,所述镜座201被安装于所述线路板202的所述正面并且所述镜座201环绕形成一光窗,通过所述光学镜头1的光线可以通过所述光窗达到所述感光芯片203从而被所述感光芯片203接收。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被分别直接支撑于所述镜座201。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内侧。
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所述镜头组件10的重力能够被分散至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使得所述镜头组件10被更加稳固地支撑,另一方面,对于所述镜座201而言,所述镜座201和所述光学镜头1的接触面积变大,避免所述镜座201在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过大,也就是说,避免了所述光学镜头1的重量集中在所述镜座201的某些部位。
参考附图4A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光学镜头1的一变形实施例被阐明。
本示例中和上述实施例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所述第一载体211、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以及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可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内侧。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包括所述第二载体221、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其中所述第二载体22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被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调整相对位置后,所述调整件3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被保持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在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相互组装成所述光学镜头1后,所述第一载体211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支撑作用力,另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二载体221的支撑作用力。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主要位于一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载体221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位于一竖直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移动地通过所述第二载体221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从而所述第一载体211在所述驱动组件23的作用下能够在多个方向运动。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和所述第一载体21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留下空间供调整所述第二载体221和所述第一载体211的相对位置。
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光学镜头1在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2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镜头组件10能够被支撑于所述感光组件2以被保持在所述感光组件2的一感光路径。
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具有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座223被设置自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内侧面朝内延伸而成。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以被组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比如说以贴装的方式。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以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
参考附图4B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光学镜头1的一变形实施例。
本示例中和上述实施例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所述第一载体211、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以及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可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内侧。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包括所述第二载体221、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其中所述第二载体22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被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调整相对位置后,所述调整件3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被保持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在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相互组装成所述光学镜头1后,所述第一载体211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支撑作用力,另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二载体221的支撑作用力。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主要位于一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载体221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位于一竖直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移动地通过所述第二载体221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从而所述第一载体211在所述驱动组件23的作用下能够在多个方向运动。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具有一内侧面,所述第二支撑面具有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内侧面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所述内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相当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对于所述第二载体221起到支撑作用。
参考附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摄像模组100的一变形实施例。
本示例中和附图3对应的所述实施例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所述第一载体211、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以及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可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内侧。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包括所述第二载体221、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其中所述第二载体22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被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调整相对位置后,所述调整件3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被保持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在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相互组装成所述光学镜头1后,所述第一载体211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支撑作用力,另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二载体221的支撑作用力。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主要位于一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载体221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位于一竖直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移动地通过所述第二载体221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从而所述第一载体211在所述驱动组件23的作用下能够在多个方向运动。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位于一倾斜方向,并且是自下而上朝外倾斜的。
具体地说,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内侧,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载体22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尺寸尤其是面积尺寸能够被缩小,从而有利于所述镜座201的一上表面的面积尺寸被缩小。具体地说,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被分别支撑于所述镜座201时,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面积尺寸的缩小有利于缩小所述镜座201的所述上表面尺寸,因为所述镜座201的所述上表面预留的以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空间可以被缩小,从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所述底面面积尺寸可以被扩大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镜头组件10被更加稳固地支撑于所述镜座201。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自所述第二支撑座223朝向一竖直方向延伸。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自所述第二支撑座223朝内延伸。
参考附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光学镜头1的一变形实施例被阐明。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所述第一载体211、二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以及一第一支撑座213,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高端和所述低端。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二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侧面的其他位置,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也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所述顶面或者所述底面。换句话说,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在所述第一载体211的径向方向为所述第一载体211提供支撑。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包括第二载体221,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位于一高度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载体221被保持在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高度方向。
在调整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能够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位置在竖直方向或者是在水平方向发生改变。在后续的对焦过程中,所述第一载体211在所述驱动件的作用下能够上下移动,同时带动所述镜头组件10上下移动,在这一过程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并不会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运动造成限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也不会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上下运动造成限制,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还可以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移动造成限制,以避免发生光轴偏移。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的数目是二,并且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位于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一支撑座213之间,另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位于所述第二载体221和所述第一支撑座213之间。
参考附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光学镜头1的另一实施方式被阐明。
所述光学镜头1包括一镜头组件10和一支撑机构20,其中所述镜头组件10被保持于所述支撑机构20。所述支撑机构20包括一第一支撑组件21、一第二支撑组件22以及至少一调整件30A,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一第一载体211、一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以及一第一支撑座213,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可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内侧。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包括一第二载体221、一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以及一第二支撑座223,其中所述第二载体22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被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调整相对位置后,所述调整件3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被保持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在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相互组装成所述光学镜头1后,所述第一载体211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支撑作用力,另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二载体221的支撑作用力。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主要位于一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载体221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位于一竖直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移动地通过所述第二载体221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从而所述第一载体211在所述驱动组件23的作用下能够在多个方向运动。
在本示例中,所述调整件30A是一螺杆,所述第一载体211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2110,所述第二载体221具有至少一第二定位孔2210,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2110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210分别匹配于所述调整件30A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孔2110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210分别具有一定的深度,通过调整所述调整件30A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110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210的位置就可以改变所述第一载体211和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
参考附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100。所述摄像模组100在组装过程中的一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能够被调整。
具体地说,所述摄像模组100包括一光学镜头1和一感光组件2,其中所述光学镜头1被保持在所述感光组件2的一感光路径。所述光学镜头1包括所述镜头组件10和一支撑机构20,其中所述镜头组件10包括多个镜片11和一镜筒12,其中每一所述镜片11被保持于所述镜筒12以形成一通光路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20包括一第一支撑组件21和一第二支撑组件22,其中所述镜头组件10被保持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包括一第一载体211、一第一弹性连接件212以及一第一支撑座213,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包括一第二载体221、一第二弹性连接件222以及一第二支撑座223,其中所述第二载体221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
所述光学镜头1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调整件30,其中所述调整件3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
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调整相对位置后,所述调整件3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被保持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所述调整件3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通过设置所述调整件30改变被支撑于所述第二载体221的所述第一载体211所在的平面位置,从而实现对于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的调整。这样的校正方式,十分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在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相互组装成所述光学镜头1后,所述第一载体211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的支撑作用力,另一方面受到来自于所述第二载体221的支撑作用力。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主要位于一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载体221对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支撑作用力位于一竖直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一载体211被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移动地通过所述第二载体221被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从而所述第一载体211在所述驱动组件23的作用下能够在多个方向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被一体成型于所述感光组件2的所述镜座201,从而无需固定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和所述感光组件2。
在组装所述摄像模组100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带有所述镜头组件10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放置在带有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感光组件2上进行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相对位置的调整。在调整完毕后,再通过所述调整件30固定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
在本示例中,所述镜座201的一上表面是一平面,部分所述镜座201形成了所述第二支撑座223。藉由一体成型工艺,无需将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粘接于所述镜座201,从而节约了一步组装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座223可以凸出于所述镜座201,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支撑座223的所述顶面高于所述镜座201的所述顶面。
参考附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移动电子设备1000被阐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1000包括一电子设备本体200和所述摄像模组100,其中所述摄像模组100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本体20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光学镜头1的组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预定位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一端;
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的另一端的一第一载体211和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另一端的一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以矫正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一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以及
在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设置至少一调整件30以固定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于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一光学镜头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支撑于一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被支撑于一第二支撑座223,分别预定位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1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1分别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件30是一胶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通过检测所述镜头组件10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所在平面的平行度来判断调整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摄像模组100的组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预定位一第一弹性连接件212的一端和一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一端;
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的另一端的一第一载体211和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的另一端的一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以矫正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211的一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固定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于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一光学镜头1;以及
装配所述光学镜头1于一感光组件2以组装成一摄像模组1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被支撑于一第一支撑座213,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被支撑于一第二支撑座223,分别预定位所述第一支撑座213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212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222分别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2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设置至少一调整件30于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整件30是一胶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通过检测所述镜头组件10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23所在平面的平行度来判断调整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贴装所述第一支撑座213于所述感光组件2的一镜座20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贴装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于所述感光组件2的一镜座20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摄像模组100的组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预定位带有一镜头组件10的一第一支撑组件21的一第一支撑座213和位于一感光组件2的一第二支撑组件22的一第二支撑座223;
调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1的一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一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以调整所述镜头组件10的光轴倾斜度,其中所述镜头组件10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211;以及
固定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于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一摄像模组1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感光组件2的一镜座201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2的所述第二支撑座223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光轴倾斜度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调整一第一支撑组件21的一第一载体211和一第二支撑组件22的一第二载体221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分别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一第一支撑座213和一第二支撑座223,一镜头组件10被固定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211;以及设置一调整件30于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之间以固定所述第一载体211和所述第二载体221于调整后位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49)

1.一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镜头组件;
至少一调整件;
一第一支撑组件;以及
一第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一第一载体以及一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一第二载体以及一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第一载体被组装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调整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支撑所述第一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被独立于所述第二支撑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座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内侧面朝内延伸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载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线镜头,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二载体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斜侧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设置为自所述第二载体沿着竖直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调整件的数目是四,所述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的转角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调整件的数目是二,所述调整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的对角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调整件是胶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调整件是一螺杆,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载体具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其中调整件的两端分别匹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镜筒和多个镜片,其中所述镜片被组装于所述镜筒,所述镜筒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载体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镜筒和多个镜片,其中所述镜片被组装于所述镜筒,所述镜筒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载体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驱动件和一第二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二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被可驱动以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价包括一第一驱动件和一第二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第二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被可驱动以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二载体被可驱动以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
16.一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镜头组件;
至少一调整件;
一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一第一载体、一第一支撑座、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以及一第二载体,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在所述第一载体被组装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调整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支撑所述第一载体。
17.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镜头组件;
至少一调整件;
一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第一支撑组件和一第二支撑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一第一载体以及一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一第二载体以及一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在所述第一载体被组装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调整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支撑所述第一载体;以及
一感光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被支撑于所述感光组件同时将所述镜头组件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感光路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镜座、一感光芯片和一线路板,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被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并且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座分别被贴装于所述线路板的一正面,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座被支撑于所述镜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座被贴装于所述镜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座一体成型于所述镜座。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一内侧面,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座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所述内侧面朝内延伸而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镜座、一感光芯片和一线路板,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被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并且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镜座分别被贴装于所述线路板的一正面,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座被贴装于所述镜座并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座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座被支撑于所述镜座。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数目是二,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两端。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数目是二,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载体,另一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载体。
25.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载体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二载体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斜侧方。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高度方向。
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调整件是胶体。
29.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调整件是一螺杆,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载体具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其中调整件的两端分别匹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30.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镜筒和多个镜片,其中所述镜片被组装于所述镜筒,所述镜筒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载体一体成型。
3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头组件包括至少一镜筒和多个镜片,其中所述镜片被组装于所述镜筒,所述镜筒和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一载体一体成型。
3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任一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进一步包括一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第一驱动件和一第二驱动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二驱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被可驱动以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
33.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镜头组件;
至少一调整件;
一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连接件、一第一载体、一第一支撑座、至少一第二弹性连接件以及一第二载体,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载体通过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载体和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载体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可上下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内侧,在所述第一载体被组装于所述第二载体,所述调整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所述第二载体支撑所述第一载体;以及
一感光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被支撑于所述感光组件同时将所述镜头组件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感光路径。
34.一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预定位一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和一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端;
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一载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二载体的相对位置以矫正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一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以及
在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设置至少一调整件以固定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于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一光学镜头。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支撑于一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支撑于一第二支撑座,分别预定位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
37.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调整件是一胶体。
38.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通过检测所述镜头组件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撑座所在平面的平行度来判断调整效果。
39.一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预定位一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一端和一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一端;
调整位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一载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的一第二载体的相对位置以矫正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的一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固定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于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一光学镜头;以及
装配所述光学镜头于一感光组件以组装成一摄像模组。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被支撑于一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被支撑于一第二支撑座,分别预定位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被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座。
42.根据权利要求39至41任一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设置至少一调整件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调整件是一胶体。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通过检测所述镜头组件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支撑座所在平面的平行度来判断调整效果。
45.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贴装所述第一支撑座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镜座。
46.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贴装所述第二支撑座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一镜座。
47.一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预定位带有一镜头组件的一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第一支撑座和位于一感光组件的一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第二支撑座;
调整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第二载体的相对位置以调整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度,其中所述镜头组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以及
固定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于调整后位置以组装成一摄像模组。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感光组件的一镜座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座一体成型。
49.一光轴倾斜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调整一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第一载体和一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第二载体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分别被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一第一支撑座和一第二支撑座,一镜头组件被固定保持于所述第一载体;以及设置一调整件于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之间以固定所述第一载体和所述第二载体于调整后位置。
CN201811145428.XA 2018-09-29 2018-09-29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Active CN110967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5428.XA CN110967799B (zh) 2018-09-29 2018-09-29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5428.XA CN110967799B (zh) 2018-09-29 2018-09-29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7799A true CN110967799A (zh) 2020-04-07
CN110967799B CN110967799B (zh) 2024-02-20

Family

ID=7002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5428.XA Active CN110967799B (zh) 2018-09-29 2018-09-29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77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2827A (zh) * 2020-06-23 2021-05-1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049A (zh) * 2009-11-09 2010-05-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TiAl基合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的试验方法
CN101922299A (zh) * 2010-08-02 2010-12-22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机用导流刀
KR20130099523A (ko) * 2012-02-29 2013-09-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CN205809504U (zh) * 2016-06-23 2016-12-1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定焦摄像模组及其调焦装置
CN209327652U (zh) * 2018-09-29 2019-08-3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0049A (zh) * 2009-11-09 2010-05-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TiAl基合金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的试验方法
CN101922299A (zh) * 2010-08-02 2010-12-22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机用导流刀
KR20130099523A (ko) * 2012-02-29 2013-09-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CN205809504U (zh) * 2016-06-23 2016-12-1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定焦摄像模组及其调焦装置
CN209327652U (zh) * 2018-09-29 2019-08-3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2827A (zh) * 2020-06-23 2021-05-1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7799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3447B2 (en) Imaging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1034169B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1034168B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JP4667952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調整装置及び調整方法
US10389923B2 (en) Camera module
KR20090117613A (ko) 카메라 모듈
CN213585969U (zh) 外壳、图像捕获装置以及组装治具套件
US20180024307A1 (en)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20140124325A (ko) 미러 유닛 및 노광 장치
JP2018537725A (ja) 焦点調整機構が組み込まれているレンズアセンブリ、撮像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10967799A (zh)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CN110855856B (zh) 基于组成马达光学组件的多群组光学镜头的装配方法
US20140016218A1 (en) Camera lens assembly
US8693069B2 (en)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WO2023036122A1 (zh) 光学驱动组件、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摄像模组、电子设备
EP3859419A1 (en) Optical zoom camera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CN209327652U (zh)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JP2007041141A (ja) レンズ保持構造体、レンズ位置調整方法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1988507B (zh) 图像捕获装置的组装方法以及组装设备
CN114666464B (zh) 用于潜望式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和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14531523B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CN112703723A (zh) 摄像模组组装方法和组装设备
CN114384659A (zh) 镜头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包括该镜头组件的摄像模组
US20100302437A1 (en) Solid-state imaging unit,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ixing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CN110941061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