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6993B - 准直标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准直标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6993B
CN110966993B CN201911100520.9A CN201911100520A CN110966993B CN 110966993 B CN110966993 B CN 110966993B CN 201911100520 A CN201911100520 A CN 201911100520A CN 110966993 B CN110966993 B CN 110966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rror
light
reflection
light generator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05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6993A (zh
Inventor
刘兆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05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6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6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6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02Active optical surveying means
    • G01C15/004Reference lines, planes or s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准直标记装置,包括壳体、光发生器、反射锥镜、第一反射镜以及第二反射镜,壳体形成容纳腔,光发生器设置于容纳腔内并用于产生光线,反射锥镜位于光发生器的光轴上,第一反射镜具有第一反射面,第一反射面接收由反射锥镜反射的光线,第二反射镜位于反射锥镜的远离光发生器的一侧,第二反射镜具有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面接收由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线,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向外反射。通过设置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当光从光发生器发出并经反射锥镜反射后,光线依次经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发射镜反射,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的光线可以沿第二反射镜的边缘出射,这样形成的激光面便可以紧贴墙面,实现更为精准的判断。

Description

准直标记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准直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施工墙面或者是加工阳角时,都需要进行平面准直,以保证施工的精度。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一些贴墙激光器,通过沿墙面发射激光来确定是否准直,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由于激光器本身的厚度影响,无法使得射出的激光完全与墙面相贴,且激光面与墙面之间的间距较大,对于施工人员判断墙面平整度,准直性等都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直标记装置,其形成的激光面可以紧贴施工平面,利于操作人员判断。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准直标记装置,包括光发生器、反射锥镜、第一反射镜以及第二反射镜,所述光发生器用于产生光线,所述反射锥镜位于所述光发生器的光轴上,并用于将所述光线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向外反射,所述第一反射镜具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接收由所述反射锥镜反射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沿所述光轴远离所述光发射器的方向反射,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反射锥镜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线,并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向外反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为内锥形面,且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法线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反射面为外锥形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法线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4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锥镜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镜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三端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端,所述第一反射面形成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第四端的端面与所述光发生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光发生器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光轴上的投影与所述第四端在所述光轴上的投影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射镜包括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六端位于所述第五端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面形成于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六端之间,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线照射于所述第二反射面的靠近所述第六端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准直标记装置还包括透明管,所述透明管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反射锥镜设置于所述透明管内,所述第一反射镜套设于所述透明管外并位于所述反射锥镜的靠近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镜套设于所述透明管并位于所述反射锥镜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准直标记装置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连接于所述第二反射镜,所述垫片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远离所述反射锥镜的一侧,并用于贴合墙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均为钼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准直标记装置还包括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光发生器以及所述反射锥镜之间。
本申请提供的准直标记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当光从光发生器发出并经反射锥镜反射后,光线依次经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发射镜反射,由于第二反射镜接收第一反射镜的光线的位置可以靠近其边缘,因此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的光线可以沿第二反射镜的边缘出射,这样形成的激光面便可以紧贴墙面,实现更为精准的判断。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直标记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直标记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准直标记装置的光路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准直标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激光准直设备,主要是通过一激光发射器产生激光,然后激光照射到反射锥镜上,向外出射,但由于反射锥镜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目前反射锥镜的厚度通常在5-10mm。这种激光准直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即使反射锥镜能够完全贴在墙面上,被反射锥镜反射后形成的激光面与墙面也最少存在5mm的间距(即反射锥镜的厚度),这不利于施工人员对墙面进行准直性判断。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准直标记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准直标记装置10,包括光发生器100、反射锥镜200、第一反射镜300以及第二反射镜400,其中,光发生器100用于产生光线,反射锥镜200用于反射光发生器100发射的光线,第一反射镜300和第二反射镜400可以依次反射被反射锥镜200反射的光线。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光发生器100的壳体110可以设置成筒状,壳体110可以由非透明的材质制成,例如金属、非透明的塑料等。本实施例中,壳体110为圆筒状,壳体110具有出射端111,出射端111供光发生器100发射的光线出射,出射端111为大致的圆筒状。
所述光发生器100用于产生光线,其中,光发生器100产生的光线经出射端111向外发射,光发生器100可以是激光发生器100或者其他的光线发生器,并且光发生器100还可以设置成发射各种单一颜色的光线,如绿色、红色、紫色等。并且光发生器100的控制模块可以设置于壳体110的外壁,以便于用户方便的操作光发生器100开启或关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发生器100所发出的光线的光轴s(图3所示)可以位于出射端111的轴线上,其中光线的光轴s是指光线形成的光斑在沿直线传播时的中心线。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线的光轴s也可以与出射端111的轴线相互平行。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反射锥镜200位于所述光发生器100的光轴s上,并用于将所述光线沿垂直于所述光轴s的方向向外反射,图3中示出的X方向即为垂直于光轴s的方向。反射锥镜200大致为圆锥状,且反射锥镜200的中轴线可以与筒状的壳体110的轴线共线设置,也可以与光线的光轴s共线设置。反射锥镜200的外表面可以是光滑的,以便于完全反射光线。
反射锥镜20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其中第一端201为反射锥镜200的较小外径一端,第二端202为反射锥镜200的较大外径一端,且第二端202位于第一端201的远离光发生器100的一侧,即第一端201相较于第二端202更为靠近光发生器100。第一端201至第二端202的距离即为反射锥镜200的厚度,受制造工艺的限制,通常反射锥镜200的厚度约为5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射锥镜200是通过一个透明管500与壳体110之间进行安装的。参阅图3,准直标记装置10还包括透明管500,透明管500由透明材质制成,为大致的中空筒状,以便于经反射锥镜200反射后的光线能经透明管500向外射出,例如透明管500可以由透明玻璃制成。透明管500安装于壳体110的出射端111,且套设于出射端111外侧并与壳体110同轴设置,即与光轴s同轴设置,反射锥镜200设置于透明管500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射锥镜200可以完整的圆锥状,即构成以反射锥镜200的中轴环绕360°的环形,这样反射锥镜200反射的光线可以沿反射锥镜200的径向出射,形成以反射锥镜200为中心的平面。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反射锥镜200也可以设置半圆锥状,例如构成以反射锥镜200的中轴环绕180°的环形,此时反射锥镜200反射的光线可以沿反射锥镜200的径向出射,在反射锥镜200的一侧形成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反射锥镜200的环形角度还可以是其他角度。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一反射镜300具有第一反射面310,所述第一反射面310接收由所述反射锥镜200反射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沿所述光轴s远离所述光发生器100的方向反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镜300可以设置成与反射锥镜200向配合的形式,例如当反射锥镜200为360°全径锥镜时,第一反射面310可以设置成360°全径反射镜面,以反射所有的被反射锥镜200反射后的光线。
请继续参阅图3,第一反射镜300为大致的内锥形镜,即呈大致的斗状,且第一反射面310位于第一反射镜300的内侧,即第一反射面310为内锥形面,第一反射面310朝向反射锥镜200,以接收被反射锥镜200反射的光线。当被反射锥镜200反射的光线照射到第一反射面310时,光线被再次反射并朝向远离光发生器100的方向出射。其中第一反射镜300包括第三端301和第四端302,所述第四端302位于所述第三端301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100的一端,所述第一反射面310形成于所述第三端301和所述第四端30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端301的外径小于第四端302的外径,第三端301套设于壳体110的出射端111外,进一步地,第三端301套设于壳体110与透明管500的连接处。
参阅图4,为了保证经第一反射面310反射的光线在出射时是与光轴s平行的,第一反射面310的法线l可以与光轴s之间形成45°的夹角α,此时第一反射面310与光轴s之间的夹角β也是45°。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镜300上可以形成多个反射面,经多个反射面反射后再沿平行于光轴s的方向出射。可以理解,第一反射面310的法线l是指垂直于光线入射于第一反射面310的入射点的直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端302的端面与所述光发生器100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端202的端面与所述光发生器100的距离,以使得当反射锥镜200反射的光线透过透明窗后,可以全部射在第一反射面310上,而不会直接外泄。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端302的端面与光发生器100的距离是指第四端302的端面在光轴s上的投影点与光发生器100之间的间距,同样,第二端202的端面与光发生器100的距离是指第二端202的端面在光轴s上的投影点与光发生器100之间的间距。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端302的端面与所述光发生器100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202的端面与所述光发生器100的距离也是可行的。
作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202在所述光轴s上的投影与所述第四端302在所述光轴s上的投影重合。这种实施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控制第一反射镜300的尺寸,既能保证经反射锥镜200反射的光线能够全部打在第一反射面310上,同时第四端302也不会占用较多体积也不会干扰第二反射镜400的设置。
所述第二反射镜400位于所述反射锥镜200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100的一侧,反射锥镜200位于第一反射镜300和第二反射镜400之间,所述第二反射镜400具有第二反射面410,所述第二反射面410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射镜300反射的光线,并沿垂直于所述光轴s的方向向外反射。
本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镜400同样为锥形,第二反射镜400包括第五端401和第六端402,所述第六端402位于所述第五端401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100的一侧,第二反射面410为外锥形面,所述第二反射面410形成于所述第五端401和所述第六端402之间。其中第五端401的外径小于第六端402的外径。
参阅图3和图4,当光线照射在第二反射面410后,被第二反射面410反射后出射形成光平面p,用于进行准直度判断。使用时,可以直接将第六端402贴于墙面,此时光平面p与墙面的间距即为光平面p与第六端402的端面之间的间距,因此通过控制光线在第二反射面410上的反射点位置,就可以控制光平面p在使用时与墙面之间的间距。为了尽可能缩小光平面p与墙面之间的间距,由所述第一反射镜300反射的光线照射于所述第二反射面410的靠近所述第六端402的部分,即光线在第二反射面410上的反射点位于第二反射面410的靠近第六端402的部分,此时光平面p与墙面之间的间距更小,更利于用户对准直度进行判断。当光线在第二反射面410上的反射点位于第六端402的端面时,光平面p与墙面的间距可以接近为0。当光线在第二反射面410上的反射点不位于第六端402的端面时,形成的光平面p与墙面的间距即为反射点与第六端402的端面的间距。
其中为了保证经第二反射面410反射后的光线完全垂直于光轴s,第二反射面410的法线l与所述光轴s的夹角为45°,即第二反射面410与光轴s之间的夹角也为45°,可以理解,第二反射面410的法线l是指垂直于光线入射于第二反射面410的入射点的直线。作为一种方式,第二反射镜400可以直接安装于透明管500,例如直接套设于透明管500的远离壳体110的一端。
在一些应用环境下,也可能需要使得光平面p与墙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例如控制光平面p与墙面之间的间距为2mm。此时,参阅图5,准直标记装置10还可以包括垫片600,垫片600设置于第六端402并用于支撑于墙面等应用环境,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护第二反射镜400,同时又可以对光平面p与墙面间距进行准确控制。垫片600可以直接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二反射镜400的第六端402。
为了进一步地便于调节光平面p与墙面间距,垫片600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二反射镜400进行连接,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形成固定。这样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可以选用不同厚度的垫片600,实现一物多用的技术效果,垫片600的厚度可以是1mm、2mm、5mm等。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垫片600的朝向第二反射镜400的表面设置有螺钉,第二反射镜400的位于第六端402的端面设置有螺孔420,垫片600可以通过螺钉螺纹连接于螺孔420内,其中第六端402的端面在未设置垫片600时,可以直接与墙面相贴。
第一反射镜300和第二反射镜400均可以为钼镜,可用单点金刚石车床加工实现高洁面度,减少光线在反射过程中的损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3,准直标记装置1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准直透镜,用于对光发生器100发射的光线进行准直,使光线更为集中,准直透镜可以设置于壳体110内并位于光发生器100与反射锥镜200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准直标记装置10,通过设置第一反射镜300和第二反射镜400,光线在经反射锥镜200反射后依次经第一反射镜300和第二反射镜400反射后再出射,出射形成的光平面p与墙面之间的间距可以接近为0,更利于进行准制度判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准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发生器,所述光发生器用于产生光线;
反射锥镜,所述反射锥镜位于所述光发生器的光轴上,并用于将所述光线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向外反射;
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具有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接收由所述反射锥镜反射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沿所述光轴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方向反射;以及
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反射锥镜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镜具有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镜包括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六端位于所述第五端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面形成于所述第五端和所述第六端之间,所述第二反射面的靠近所述第六端的部分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线,并沿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向外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为内锥形面,且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法线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反射面为外锥形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法线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锥镜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镜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三端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端,所述第一反射面形成于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所述第四端的端面与所述光发生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光发生器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光轴上的投影与所述第四端在所述光轴上的投影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标记装置还包括透明管,所述透明管安装于所述光发生器,所述反射锥镜设置于所述透明管内,所述第一反射镜套设于所述透明管外并位于所述反射锥镜的靠近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镜套设于所述透明管并位于所述反射锥镜的远离所述光发生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准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标记装置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连接于所述第二反射镜,所述垫片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远离所述反射锥镜的一侧,并用于贴合墙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准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二反射镜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准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均为钼镜。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准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标记装置还包括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设置于所述光发生器以及所述反射锥镜之间。
CN201911100520.9A 2019-11-12 2019-11-12 准直标记装置 Active CN110966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0520.9A CN110966993B (zh) 2019-11-12 2019-11-12 准直标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0520.9A CN110966993B (zh) 2019-11-12 2019-11-12 准直标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993A CN110966993A (zh) 2020-04-07
CN110966993B true CN110966993B (zh) 2021-09-14

Family

ID=70030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0520.9A Active CN110966993B (zh) 2019-11-12 2019-11-12 准直标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6993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0903A (en) * 1971-09-01 1974-06-28 Siemens Ag Device for producing a light plane
US3982839A (en) * 1975-03-21 1976-09-28 Morton Schwartz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 article on a wall
CN1178576A (zh) * 1996-01-24 1998-04-08 莱卡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球-反射器
US5764828A (en) * 1995-06-09 1998-06-09 Kawaguchi Kogaku Sangyo Optica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gle of divergence of ring beam
CN1605015A (zh) * 2001-10-16 2005-04-06 沃尔特·利弗 校准仪器
TWI233983B (en) * 2004-01-20 2005-06-11 Asia Optical Co Inc Level device
CN1723410A (zh) * 2002-11-11 2006-01-18 埃林诺瓦公司 转换光束的装置
CN100578147C (zh) * 2004-02-18 2010-01-06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仪
CN201637413U (zh) * 2009-12-28 2010-11-17 天津欧波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单光源发生360度线光束的投线仪
CN104714308A (zh) * 2015-01-06 2015-06-17 杨军 一种产生360度准直光束的光学元件
CN106975836A (zh) * 2017-05-26 2017-07-25 北京华岸科技有限公司 光束变换装置及激光加工装置
CN107796378A (zh) * 2017-11-24 2018-03-13 莱赛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标线仪用圆锥镜、激光标线组件及激光标线仪
CN208109116U (zh) * 2018-05-17 2018-11-16 杭州寰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水平仪用内反射锥镜
CN210014784U (zh) * 2019-07-09 2020-02-04 青岛镭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反光元件及激光标线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66434A (fr) * 1965-12-06 1967-01-20 Dispositif de surveillance de sources lumineuses, fixes ou mobiles, tout azimuth
US4111564A (en) * 1973-02-08 1978-09-05 Trice Jr James R Reference plane production
DE102010063938A1 (de) * 2010-12-22 2012-06-28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Optisches System zur Strahlformung eines Laserstrahls sowie Lasersystem mit einem solchen optische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0903A (en) * 1971-09-01 1974-06-28 Siemens Ag Device for producing a light plane
US3982839A (en) * 1975-03-21 1976-09-28 Morton Schwartz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 article on a wall
US5764828A (en) * 1995-06-09 1998-06-09 Kawaguchi Kogaku Sangyo Optica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gle of divergence of ring beam
CN1178576A (zh) * 1996-01-24 1998-04-08 莱卡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球-反射器
CN1605015A (zh) * 2001-10-16 2005-04-06 沃尔特·利弗 校准仪器
CN1723410A (zh) * 2002-11-11 2006-01-18 埃林诺瓦公司 转换光束的装置
TWI233983B (en) * 2004-01-20 2005-06-11 Asia Optical Co Inc Level device
CN100578147C (zh) * 2004-02-18 2010-01-06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水平仪
CN201637413U (zh) * 2009-12-28 2010-11-17 天津欧波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单光源发生360度线光束的投线仪
CN104714308A (zh) * 2015-01-06 2015-06-17 杨军 一种产生360度准直光束的光学元件
CN106975836A (zh) * 2017-05-26 2017-07-25 北京华岸科技有限公司 光束变换装置及激光加工装置
CN107796378A (zh) * 2017-11-24 2018-03-13 莱赛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标线仪用圆锥镜、激光标线组件及激光标线仪
CN208109116U (zh) * 2018-05-17 2018-11-16 杭州寰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水平仪用内反射锥镜
CN210014784U (zh) * 2019-07-09 2020-02-04 青岛镭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反光元件及激光标线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993A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9638B1 (en) Line projecting device
CN108602157A (zh) 光纤耦合装置
CN110966993B (zh) 准直标记装置
CN105290623A (zh) 带指示光的激光器激光加工头
KR101527002B1 (ko) 레이저빔 발생장치
US6898017B2 (en) Light altering device
CN214893306U (zh) 一种激光标线仪用反射锥镜以及激光标线模组
CN113391455B (zh) 用于光纤激光阵列光束拼接合成的棒镜阵列装置
CN100578147C (zh) 水平仪
TWM491169U (zh) 反射鏡、反射鏡組及反射式光譜儀
CN113013718A (zh) 一种金属激光反射镜、激光模组以及投线仪
JP2021077622A (ja) ランプ、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組合せレンズ
CN111025663A (zh) 一种led阵列光源及应用该光源的多孔喷雾测试系统
CN212843588U (zh) 一种激光模组及具有该激光模组的激光投线仪
CN218601656U (zh) 用于远距离工作的线激光同轴光源装置
CN211717443U (zh) 一种镜头装置及激光投点装置
CN220127840U (zh) 一种同轴激光加工装置
CN219900718U (zh) 一种用于激光加工设备的红外指示装置
CN215816813U (zh) 一种金属激光反射镜、激光模组以及投线仪
US3555266A (en) Facsimile transmitt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2008027779A (ja) 照射装置
JPH0548165Y2 (zh)
TW200525128A (en) Level device
RU2156434C2 (ru) Оптико-электронны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для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линейного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и (или) диаметра
CA2364810C (en) Line projec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