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0297A - 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0297A
CN110960297A CN201910930088.XA CN201910930088A CN110960297A CN 110960297 A CN110960297 A CN 110960297A CN 201910930088 A CN201910930088 A CN 201910930088A CN 110960297 A CN110960297 A CN 110960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injection
vent
gas
channe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00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0297B (zh
Inventor
孙宝峰
马占虎
黄晔
马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ngh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ngh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ngh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ngh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60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0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0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0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81Abdominal wall lif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74Insufflating needles, e.g. Veress 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98Valves therefor, e.g. flapper valves, slide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2017/34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annula and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穿刺器包括套管仓,注气件包括连接部和注气通道;套管组件包括通气结构和密封件;通气结构包括通气通道,通气通道连通套管仓的内腔,密封件设置于通气通道内并且密封件密封通气通道;连接部与通气结构相连接,在进行连接后,密封件解除对于通气通道的密封,使得注气通道经过通气通道与套管仓的内腔连通。套管仓在未使用时已经使用密封件封堵,能够保证自身的密封性;当需要注气时,注气件伸入通气结构内,密封件解除对通气通道的密封,注气件内的气体得以进入穿刺器内部。在使用多个穿刺器的手术过程中,可挑选最佳注气位置,对该位置上的穿刺器安装注气件注气。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属于医疗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穿刺器是一种用于建立进入腹腔通道的手术器械,包括穿刺芯和穿刺套管。在具体的手术过程中,医生一般先在患者的腹部开一个小口,然后将穿刺器的穿刺芯对准小切口往复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穿刺套管的一端进入患者的腹腔内部,完成穿刺后,将穿刺芯从穿刺套管中拔出,穿刺套管形成其他手术器械进出的通。为了扩大腹腔的空间,增大各组织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利于手术的进行,在穿刺完成后,通常需要通过穿刺套管形成的通向腹腔中注入气体,因此在穿刺套管上需要设置一个注气阀,在注气结束后,关闭该注气阀,并使穿刺套管内部形成密封,从而保证气腹的稳定性,方便医生进行手术。
在手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向腹腔内插入多个穿刺器,现有的穿刺器上,每个穿刺器上均配置有一个与穿刺器一体成型的注气阀,两者不可分离,但实际手术时只需通过一个穿刺器注气即可,因此其他穿刺器上的注气阀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并且,随着数量的增多,注气阀漏气的可能性也增大,而注气阀漏气会影响气腹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注气件与穿刺器分离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每个穿刺器上设置有注气阀,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包括注气件和套管组件,所述穿刺器包括套管仓,所述注气件包括连接部和注气通道;所述套管组件包括通气结构和密封件;所述通气结构包括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连通所述套管仓的内腔,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通气通道内并且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通气通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结构相连接;在进行所述连接后,所述密封件解除对于所述通气通道的密封,使得所述注气通道经过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套管仓的所述内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结构包括通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口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上形成内开口,所述外壁上形成外开口,所述内开口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开口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通气通道连通,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注气通道的一端与气源相连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口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在进行所述连接后,所述注气通道的另一端经过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套管仓的所述内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为卡合连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或者过盈配合连接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所述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环绕所述注气通道设置的至少两个卡合瓣和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卡合瓣的端部的卡合块,所述卡合瓣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注气件与所述穿刺器连接后,所述卡合块抵接于所述通气口的端壁。
作为优选,所述卡合瓣上形成有凹陷,所述通气口内设置有卡合于所述凹陷的部分。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所述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卡合连接结构,所述注气件与所述通气口连接的过程中,所述连接结构进入所述通气口一端的外径为D1,所述注气件与所述通气口连接后,所述连接结构进入所述通气口一端的外径为D2,D1<D2。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为外径小于所述连接部外径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通气口的一端,所述插入部内也开设有注气通道并与所述注气件的所述注气通道连通,所述连接部外径与所述通气口内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结构进一步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通气口所在位置的所述套管仓的外壁,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套管仓的方向延伸;所述通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通气口内的通道和形成于所述通气管内的通道,形成于所述通气口内的通道与形成于所述通气管内的通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内沿着所述通气管的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通气通道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止挡部形成的通道和贯穿所述第二止挡部形成的通道;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注气通道的一端与气源相连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管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在进行所述连接后,所述注气通道的另一端经过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套管仓的所述内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为卡合连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或者过盈配合连接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注气件进一步包括注气部,所述注气部内设置有所述注气通道;所述连接部围绕所述注气部设置并且与所述注气部之间沿径向具有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连接结构为相卡合的凸块和槽,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管之一的壁上,所述槽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管之另一的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体,所述密封体设置于所述通气通道内;所述密封体为一部分与所述通气通道相固定的密封膜,或者,所述密封体包括相抵接的多个密封瓣,或者,所述密封体包括多个密封瓣,所述多个密封瓣部分重叠。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块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通气结构内,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注气件为注气阀,包括阀体和启闭件,所述阀体包括容置件,所述容置件包括容置孔,所述启闭件包括阀芯,所述容置孔容置所述阀芯;所述阀芯在所述容置孔中移动或旋转,使得所述注气通道与气源连通或不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在未装配注气件时,能够保证自身的密封性;当需要对穿刺器进行注气时,注气件的连接部与通气结构连接,使得密封件解除对通气通道的密封,第一注气通道内的气体得以通过通气通道进入穿刺器套管仓内腔,从而进行注气。在使用多个穿刺器的手术过程中,可以挑选最佳注气位置,对该位置上的穿刺器安装注气件,进行注气,节省资源同时维持了手术时气腹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安装具有第一种阀芯的注气组件的穿刺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注气阀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具有第二种阀芯的注气阀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安装具有第一种阀芯的注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放大图
图7是图5的剖视图;
图8是图5中密封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的注气阀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具有第二种阀芯的注气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安装有注气组件的穿刺器的局部结构图;
图12是本实施例中注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中具有第一种密封件的注气组件剖视图;
图14是本实施例中具有第二种密封件的注气组件剖视图;
图15是本实施例中具有第三种密封件的注气组件剖视图;
图16是图15中注气管右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安装具有第一种阀芯的注气组件的穿刺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图17中注气阀剖视图;
图19是图18的仰视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具有第二种阀芯的注气阀剖视图。
附图标记
图1~图4中:
10-注气阀,11-阀体,111-容置件,1111-容置槽,112-注气件,1121-第一注气通道,1122-注气部,1123-插接部,1124-第一注气件,1125-第二注气件,12-阀芯,121-注气孔,122-锁止件,1221-旋转部,1222-操作柄,124-第一定位块,125-第二定位块,126-第一操作部,127-第二操作部,128-锁定块,
20-通气口,21-内开口,22-外开口,23-收容槽,
30-密封件,31-弹簧,32-密封块,
40-套管仓;
图5~图10中:
10-注气阀,11-阀体,111-容置件,1111-容置槽,112-注气件,1121-第一注气通道,113-连接部,1131-连接槽,1132-凸起,1133-卡合区域,114-尖端,
12-阀芯,121-注气孔,122-锁止件,1221-旋转部,1222-操作柄,
20-通气管,21-密封垫圈,22-卡块,
30-密封件,31-密封环,32-密封体,
40-套管仓;
图11~图16中:
10-注气阀,11-注气件,111-出气端,112-出气孔,113-连接部,1131-连接槽,1132-凸起,1133-卡合区域,
20-通气管,21-第一通气管,22-卡块,23-第二通气管,24-第一止挡部,25-第二止挡部,26-第三止挡部,27-第一密封圈,
30-密封件,31-密封块,32-弹性件,311-密封块本体,312-凸块,313-通气间隙,3111-第二密封圈,
40-套管仓;
图17~图20中:
10-注气阀,11-阀体,12-阀芯,111-容置件,1111-容置槽,112-注气件,1121-第一注气通道,121-注气孔,1122-卡合部,1123-第一注气件,1124-第二注气件,a1-卡合瓣,a2-卡合块,a3-环形槽,a4-密封圈,122-锁止件,1221-旋转部,1222-操作柄,124-第一定位块,125-第二定位块,126-第一操作部,127-第二操作部,128-锁定块,
20-通气口,
30-密封件,31-密封塞,32-密封帽,
40-套管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注气组件包括注气件和套管组件,穿刺器包括套管仓,注气件包括连接部和注气通道;套管组件包括通气结构和密封件;通气结构包括通气通道,通气通道连通套管仓的内腔,密封件设置于通气通道内并且密封件密封通气通道;连接部与通气结构相连接,在进行连接后,密封件解除对于通气通道的密封,使得注气通道经过通气通道与套管仓的内腔连通。套管组件位于穿刺器上,初始状态,注气件与套管组件是相互分离的,直至需要对穿刺器进行注气时,注气件通过连接部和穿刺器的通气结构相连接,注气件的注气通道经过通气通道从而与套管仓的内腔连通,得以进行注气。
本发明中的通气结构包括开设在套管仓侧壁的通气口或由注气口向远离套管仓的方向延伸形成的通气管。
本发明中的注气件内设置有第一注气通道,注气件为围绕第一注气通道的管状物,或者说为注气通管,因此注气件安装在通气结构上时,实质为管状物的注气件伸入通气口或者通气管内。
本发明中通气结构和注气件之间包括两种安装方式:
第一种安装方式为注气件安装在通气口后,所述注气件与所述通气口之间不再另外形成其它连接关系;
第二种安装方式为注气件安装在通气口后,所述注气件与所述通气口之间还额外形成连接关系,该种安装方式还包括为两类安装方式:
第一类安装方式为注气件与通气口之间形成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发明中该类安装方式可为卡合结构,比如注气件外壁与通气口外壁卡合连接,但本发明中的可拆卸地连接并不限于卡合结构,也可包括螺纹连接;
第二类安装方式为注气件与通气口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也即注气件伸入通气口之后,注气件和通气口之间再也无法分离,在本发明中,该类安装方式也可为卡合结构,比如注气件外壁与通气口内端壁卡合连接。
下面阐述注气组件为第一种安装方式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穿刺器的注气组件,包括套管组件和注气阀10。穿刺器包括套管仓40,套管组件包括通气结构和密封件30,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结构为开设在套管仓40侧壁的通气口20,密封件30对通气口20选择性密封。
注气阀10与通气口20选择性连接。这里所说的“选择性连接”指的是,注气阀10可安装在通气口20上,形成一体式的穿刺套管;注气阀10也可从通气口20上取下,从而使得注气阀10和通气口20相互分离。在注气阀10与通气口20相连接时,注气阀10至少部分位于通气口20中并且注气阀10与通气口20相互固定,在注气阀10与通气口20相互分离时,注气阀10不设置在通气口20中。
参见图1,通气口20包括内壁和外壁,外壁上开设有外开口22,内壁上开设有内开口21,内开口21和外开口22连通形成通气口20,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收容槽23,收容槽23与通气口20连通。
密封件30包括密封块32和弹性件,密封块32的一端与弹性件连接,弹性件设置在收容槽23内,本发明中的弹性件可以是能产生弹性形变的弹簧31、弹片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31。通过弹簧31的压缩与恢复,使得密封块32上下移动,以对通气口20内通气通道选择性密封。
初始状态时,通气口20与注气阀10相互分离,密封块32处于第一位置,密封块32在弹簧31的压力下对通气口20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中的注气阀10至少包括一阀体11,阀体11至少包括注气件112。当需要通过一个穿刺器向腹腔注气时,将注气阀10的一部分安装在该穿刺器的通气口20内,实现注气操作。为了方便注气阀10在通气口20中的安装,再次参见图1,注气件112的前端插入通气口20内定义为插接部1123,插接部1123与注气件112一体成型并且插接部1123的外径小于注气件112的外径。插接部1132朝向穿刺器的端部还设置有注气部1122,注气部1122的外径小于插接部1123的外径,注气件112内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依次延伸并贯穿插接部1123和注气部1122.
相应的,内开口21的内径小于外开口22的内径,插接部1123的外径与内开口21的内径一致,注气件112的外径与外开口22的内径一致。在注气阀10与通气口20安装的过程中,插接部1123压动密封块32离开通气通道向收容槽23移动,为了方便密封块32的受力,密封块32朝向外开口22的面为斜面。随着注气阀10向内开口21不断移进,密封块32不断压缩弹簧31向收容槽23中缩进。当插接部1123伸入内开口21中,插接部1123的前端与内开口21的壁抵接时,注气阀10与通气口20完成安装,此时注气件112收容于通气口20内,且注气件112外壁与通气口20内壁之间呈过盈配合,并且由于注气件112的前端与内开口21的壁抵接,内开口21的壁成为一种止挡结构,止挡注气件112继续向穿刺器方向移动,参见图1。
注气完成后,若该位置的注气阀10对手术有影响,可通过向外拉动注气阀10,从而将注气阀10从通气口20中拆卸下来,此时,由于密封块32没有注气阀10的推力,在弹簧31的弹力作用下,密封块32被压下并再次进入通气通道中,密封件30再次封堵所述通气口20使得穿刺器套管仓40内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中的注气阀10可以不设置用于启闭注气件112的启闭机构,也可以设置具有该功能的启闭机构,该启闭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即为阀芯12。参见图2,注气件112外部还设置有容置件111,容置件111内部开设有容置槽1111,注气件112内部开设有第一注气通道1121,容置槽1111和第一注气通道1121相互连通,容置槽1111和第一注气通道1121相互交叉呈锐角或直角设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容置槽1111和第一注气通道1121呈直角设置。
而容置槽1111内容置阀芯12,阀芯12在容置槽1111中运动,从而使得注气阀10开启或关闭,为了使阀芯12在容置槽1111中的运动不存在卡滞,阀芯12和容置槽1111的槽壁之间存在必然的间隙。在阀芯12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润滑油,从而在间隙内形成油膜,阀芯12和容置槽1111之间形成油密封的形式,进而保证阀芯12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密封性。
阀芯12包括注气孔121,注气孔121为贯穿设置于阀芯12的通孔。所述贯穿包括直线型贯穿、折线型贯穿和曲线型贯穿,相应地,通孔包括直线型通孔、折线型通孔和曲线型通孔。注气孔121内设置了第二注气通道。阀芯12在容置槽1111中运动,从而使得阀芯12的注气孔121内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选择性连通。为了方便描述,以阀芯12为界,将阀芯12靠近穿刺器一侧的注气件112定义为第一注气件1124,远离穿刺器一侧的注气件112定义为第二注气件1125.
当阀芯12在第一位置时,阀芯12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不连通。阀芯12将第一注气件1124与第二注气件1125隔断,使得第一注气件1124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与第二注气件1125中的第一注气通道不连通。
当阀芯12在第二位置时,阀芯12的注气孔121内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使得第一注气件1124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与第二注气件1125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通过注气孔121相互连通。根据阀芯12在阀体11中的运动方式,本发明列举了两种阀芯12,下面分别对这两种阀芯12作具体描述:
第一种阀芯12: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注气阀10的阀芯12包括锁止件122,锁止件122包括旋转部1221和操作柄1222,旋转部1221大致为圆柱体,注气孔121为贯穿设置于旋转部1221的通孔,旋转部1221的底端从容置槽1111露出,旋转部1221的顶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操作柄1222。
旋转操作柄1222并带动旋转部1221在容置槽1111中旋转,从而使得旋转部122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旋转部1221转动到第一位置时,旋转部1221的注气孔121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完全分离(即不连通),注气件112上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被旋转部1221的周壁闭合,从而使注气阀10呈关闭的状态(图中未示出);当旋转部1221转动到第二位置时,旋转部1221的注气孔121内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注气阀10呈开启的状态。如图3所示,当处于第二位置时,旋转部1221的注气孔121内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内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注气阀10的注气速率最快。
为了使旋转部1221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相对阀体11固定,不随意旋转晃动,旋转部1221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大,利用旋转部1221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使得在旋转部1221到达第一位置处或第二位置处时能不借助外力而相对阀体11固定。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注气阀10在关闭时阀芯12与阀体11之间的密封,可以在注气件112与容置件11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在注气阀10关闭时,旋转部1221的外壁与密封垫抵接,从而避免阀芯12与阀体11之间的间隙漏气。
另外,为了方便操作者在使用中对于旋转部1221两位置的确定,参见图2,旋转部1221的底部朝外突出形成第一定位块124和第二定位块125,在容置件111的底端上设置有锁定块128,操作柄1222旋转,带动旋转部1221旋转,从而使得第一定位块124或第二定位块125与锁定块128抵接。当第一定位块124与锁定块128抵接时,注气阀10处于关闭的状态;当第二定位块125与锁定块128抵接时,注气阀10处于开启的状态,并且此时注气阀10的注气速度最快。旋转部1221在两位置之间可快速切换,快速实现注气阀10的开启和关闭。锁定块128为旋转部1221提供明确的开、关位置指示和为操作者提供手感,使得锁定件122处于开启或关闭位置而不会处于中间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省略第二注气件1125,注气孔121包括在操作柄1222内水平延伸的部分、在旋转部1221内竖直延伸的部分和水平延伸的部分,上述各部分相连通,注气孔121的一端与气源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注气件1124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选择性连通。
第二种阀芯12: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注气阀10的阀芯12包括锁止件122、第一操作部126和第二操作部127。第一操作部126设置在锁止件122的顶端,第二操作部127设置在锁止件122的底端。锁止件122的高度大于容置槽1111的高度,所述高度为沿图5中竖直方向的尺寸。第一操作部126和第二操作部127的外径大于容置槽1111径向截面的内径,从而起到止挡作用。
注气孔121为贯穿设置于锁止件122的通孔,通过按压第一操作部126或第二操作部127从而使得锁止件122沿容置槽1111移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锁止件122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锁止件122的注气孔121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完全分离(即不连通),注气阀10呈关闭的状态(图中未示出);当锁止件122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锁止件122的注气孔121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注气阀10呈开启的状态。如图3所示,在锁止件122的注气孔121与注气件112内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时,注气阀10内的注气速率最快。
为了使阀芯12相对阀体11固定,锁止件122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大,利用锁止件122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使得在锁止件122移动时能不借助外力而相对阀体11固定。
进一步,为了方便操作者在使用中对于阀芯12两位置进行确定,通过设定锁止件122的高度以及注气孔121在锁止件122上的位置,使得当第二操作部127与容置件111抵接时,锁止件122的注气孔121内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内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注气阀10处于完全开启的状态,此时注气阀的注气速度最快,当第一操作部126与容置件111抵接时,锁止件122上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内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不连通,注气阀10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锁止件122在两位置之间可快速切换,快速实现注气阀10的开启和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省略第二注气件1124,注气孔121包括在锁止件122和一个操作部内竖直延伸的部分和在锁止件122内水平延伸的部分,上述各部分相连通,注气孔121的一端与气源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注气件1124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选择性连通。
下面阐述注气组件为第二种安装方式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穿刺器的注气组件,包括套管组件和独立设置的注气阀10。穿刺器包括套管仓40,套管组件进一步包括贯通设置于套管仓40侧壁的通气管20。通气管20内部设置有密封件30,密封件30对通气管20选择性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在通气管20上安装注气阀10后,通气管20还与注气阀10形成相互连接的结构。该种相互连接包括可拆卸连接和固定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相互连接优选为通气管20和注气阀10的注气件相互连接,因此,因此两者之间同样分为通气管20和注气件可拆卸地连接和固定连接。
下面阐述第一类安装方式的实施例
该类安装方式中,穿刺器被安装注气阀10后,通气管20和注气阀10的注气件可拆卸地连接,可拆卸地连接是指,通气管20和注气件连接后,还可以相互拆卸分离形成独立的个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注气件外壁和通气管20的外壁可拆卸连接,进一步优选为两者之间卡合连接,具体结构如下:
注气阀10至少包括一阀体11,阀体11至少包括所述注气件,注气件上设置有连接部113,注气件进一步包括管状的注气部,第一注气通道设置在注气部内,连接部113沿注气部轴向延伸并且环绕注气部并与注气部的外壁在径向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距离用于容纳通气管20的壁,连接部113靠近套管仓4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1131.
在通气管20的外壁上突出设置有卡块22。连接槽1131贯通连接部113侧壁。连接槽1131包括沿连接部113轴向延伸的部分和沿连接部113的周向延伸的部分,两部分大致形成L型。周向延伸部分的边缘设置有凸起1132,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连接部113上开设有两个连接槽1131,进一步地,两个连接槽1131间隔180°;对应地,通气管20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卡块22。将注气件插入通气管20,卡块22由连接槽1131的入口沿轴向进入连接槽1131,旋转注气件,卡块22沿周向行进并且挤压、越过凸起1132从而进入连接槽1131的卡合区域1133中,注气阀10与通气管20安装完成,凸起1132与卡块22的侧壁相抵接从而将卡块22锁止在卡合区域1133,参见图6。凸起1132使得注气阀10与通气管20的连接更紧密、更稳固,避免注气阀10从通气管20上松动或脱落,同时由于注气阀10与通气管20紧密连接,避免其发生移位从而影响两者之间的密封。
当需要拆卸时,旋转连接部113或者对凸起1132施力并同时旋转连接部113,使得卡块22离开卡合区域1133即能使注气件和通气管20分离,使注气阀10重新成为独立的个体。
当然,注气阀10与通气管20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卡合的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连接部11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连接部113的内径与通气管20的外径一致,当将注气阀10安装在通气管20上时,借助于连接部113的弹性形变使得连接部113包覆住通气管20的部分,借助于连接部113产生的弹力而使得通气管20的壁卡合在连接部113和注气部之间的距离内。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手术情况,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分别对应需要一次性安装注气阀的情况和需要多次反复安装注气阀的情况。
实施例二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位于套管仓40内的密封件30包括密封环31和密封体32,密封环31呈圆柱体,密封环31至少部分嵌入通气管20中,并与通气管20过盈配合,避免密封环31与通气管20形成间隙造成漏气情况的发生。密封件30对通气管20进行密封。密封体32沿密封环31的径向设置在圆筒状密封环31的一端,以闭合密封环31该端的环面。密封体32与密封环31的紧固方式可以是粘接、焊接等。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体32是一体式密封膜,或者是由多个密封瓣通过相抵接或者部分重叠的方式形成,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体32是一体式密封膜、其具有“Y”型或“十”字型凹槽,或者是采用多个密封瓣相抵接形成的鸭嘴型,又或者是由圆心角大于等于90°的四个密封瓣部分重叠形成的密封面。所述凹槽使得密封体32在轴向外力作用下沿凹槽的走向产生裂缝。密封体32的材质可以是橡胶。
此外,在通气管20的端部还设置有密封垫圈21,密封垫圈21环绕通气管20的中心轴设置,以使得当注气阀10安装在通气管20上时,密封垫圈21对注气阀10与通气管20的相连处能有效密封,避免漏气。
参照图5~9,本实施例中的注气阀10可以不设置用于启闭注气件112的启闭机构,也可以设置具有该功能的启闭机构,该启闭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即为阀芯12。具体地,阀体11包括注气件112和容置件111,优选地,注气件112与容置件111垂直设置。注气件112内设置有第一注气通道1121,容置件111内开设有容置槽1111。阀芯12包括相互垂直的旋转部121和操作柄1222,并且阀芯12设置有第二注气通道,旋转部121部分被容置在容置槽1111内,并可在容置槽1111中转动,以使得第一注气通道1121与第二注气通道相连通或者不连通,即注气阀10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基于实施例二中的密封件30,注气件112的一端为尖端114,利于注气件112穿过密封体32与通气管20连通。尖端114开设有多个通孔,作为第一注气通道1121的出气口。在轴向上,尖端114可以位于连接部113内部、与连接部113外边缘齐平或者露出连接部113。
当注气阀10安装在通气管20上时,尖端114伸入通气管20中、并穿过密封体32,使得第一注气通道1121与通气管20连通,通气管20的部分管道壁被容置于注气件112与连接部113形成的间隔空隙中,连接部113环绕通气管20的外壁。通气管20上的密封垫圈21位于连接部113与注气件112之间的空隙中,并且与容置件111的外壁抵接,从而使注气阀10与通气管20之间形成密封,避免注气阀10与通气管20之间产生漏气。
根据阀芯12和阀体11的结构及安装关系,本发明中的阀芯12有多种结构,下面以列举第一种阀芯12和第二种阀芯12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注气阀10并不局限于下文中所列举的两种结构。
第一种阀芯12:
参照图5~9,具有第一种阀芯12的注气阀10为旋塞阀,阀体11包括相互垂直交叉的注气件112和容置件111。注气件112的两端均允许气体通过,其一端为开口、另一端为表面开设有通孔的尖端114,容置件111的一端封闭。容置槽1111用于容置锁止件122,锁止件122包括旋转部1221位于旋转部1221一端的操作柄1222。
旋转部1221的一端伸入容置件111中的容置槽1111内,旋转部1221与容置槽1111之间具有很小的过盈量,从而使得旋转部1221与容置槽1111之间具有一定的紧密性,又方便旋转部1221在容置槽1111中转动,并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旋转部1221与容置件111之间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定位。所述过盈量使得旋转部1221的外壁贴合注气件112的内壁,从而使旋转部1221封闭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旋转部1221上贯通开设有注气孔121,形成第二注气通道,优选地,第二注气通道的中心轴与第一注气通道1121的中心轴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旋转操作柄1222使得旋转部1221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注气通道或者说注气孔121与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或不连通。根据使用习惯,操作柄122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注气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需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注气阀实现注气时,将注气件112的尖端114插入通气管20中,连接部113沿通气管20的外壁向套管仓40移动。当密封体32为一体式密封膜时,推动注气件112使尖端114扎破并穿过该密封膜从而使注气件112与通气管20连通,当密封体32为多瓣状密封面时,推动注气件112使尖端114穿过多瓣状密封面的抵接处或重叠处从而使注气件112与通气管20连通。在注气件112推动及旋转的过程中,连接部113上的连接槽1131与通气管20上的卡块22完全卡合。
作为优选,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阀体11的注气件112的另一端处设有连接螺纹,以便于和气源连接。初始状态下,注气阀10呈开启的状态,操作柄1222与注气件112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旋转部1221内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从注气件112的另一端输入气体,气体依次经过第一注气通道1121、第二注气通道、第一注气通道1121至注气件112的尖端114,经由通气管20进入套管仓40然后进入腹腔内部,形成气腹。当手术中不需要注气时,旋转操作柄1222,带动旋转部1221在容置槽1111中转动,使操作柄1222与注气件112相互垂直(图中未示出),第二注气通道与第一注气通道1121分离即不连通,第一注气通道1121由旋转部1221断开,注气阀10呈关闭状态。
第二种阀芯12:
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中的阀芯12为球阀,阀体11包括注气件112和容置件111,注气件112的一端设置于容置件111上,注气件112与容置件111垂直设置,注气件112的另一端为开设有通孔的尖端114。旋转部1221的一端伸入容置件111中的容置槽1111内,并且旋转部1221与容置件111为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中的旋转部1221可采用球体件或柱体件,但不限于球体件或柱体件,只需能使旋转部1221在容置件111中旋转即可。为了增强旋转部1221与注气件112之间的的密封性,注气件112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朝向容置件111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圈,以与旋转部1221贴合。操作柄1222和旋转部1221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注气通路,形成第二注气通道,容置于注气件112中的部分旋转部1221的壁上开设有出气孔,该出气孔为第二注气通道的出气口,第二注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在操作柄1222的一端上。通过旋转操作柄1222进而转动旋转部1221,使得第二注气通道与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或不连通。
需使用到本实施例中的注气阀实现注气时,将注气件112的尖端114插入通气管20中,尖端114穿过密封体32从而使注气件112与通气管20连通,连接部113沿通气管20的外壁向套管仓壳体11移动,上述移动以及连接部113的转动使连接部113上的连接槽1131与通气管20上的卡块22完全卡合。
初始状态下,注气阀10呈开启的状态,操作柄1222与注气件112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旋转部1221中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相连通,从操作柄1222的进气口输入气体,气体经由第二注气通道、第一注气通道1121并且由注气件112的尖端114输出,经由通气管20进入套管仓40从而进入腹腔内部,形成气腹。完成注气操作后,旋转操作柄1222,带动旋转部1221在容置槽1111中转动,使操作柄1222与注气件112相互垂直(图中未示出),第二注气通道与第一注气通道1121相互分离(即不连通),注气阀呈关闭状态。
实施例三
参见图9,注气阀10包括注气件11,注气件11内设置有第一注气通道。注气件11的一端为进气端,进气端与气源相连接,另一端为出气端111,出气端111用于插入到通气管20中并用于第一注气通道中气体的输出。为了方便注气件11插入到通气管20中,出气端111的形状为截锥体,并且出气端111端部的边缘设置为倒角,便于出气端111进入通气管20内的通气通道中以及与密封件30相接触。出气端111设置有出气孔112,即从注气件11的进气端输入的气体沿第一注气通道流动,从出气孔112输出并且进入通气通道。
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0可以是多种形式,具体的,根据其弹性形变的方式,本发明列举了三种密封件30的形式,下面以第一种密封件30、第二种密封件30、第三种密封件30来对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30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种密封件30
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30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块31。参见图3,初始状态下,密封块31在通气管20内的通气通道中沿横向设置,并且密封块31与通气管20内的通气通道之间过盈配合,即密封块31的全部边缘充分抵接通气管20的内壁,以密封通气通道。横向是与通气通道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参见图4,当将注气件10安装到通气管20上时,注气件11的出气端111对密封块31的部分施加推力,使得密封块31产生弹性形变,密封块31与通气管20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从而使得注气件11内的第一注气通道与通气管20内的通气通道21连通。密封块31的一部分固定于通气管20的内壁,具体的,密封块31的下部与通气管20采用胶黏、超声波等方式固定连接,注气件11的出气端111进入通气管20的通气通道后,出气端111推动密封块31的上部产生弹性形变,密封块31的下部与通气管20的内壁之间保持固定。所述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
第二种密封件30
参照图14,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30包括密封块31和弹性件32,密封块31为非弹性材料制成,弹性件32优选为弹片,密封块31的外径等于或略大于通气管20的内径,弹性件32的一端固定在通气通道的壁上,弹性件32的另一端与密封块31相连接,初始状态下,在弹性件32的作用下,密封块31在通气通道中沿横向设置,以密封通气通道。当将注气阀10安装到通气管20上时,注气件11的出气端111对密封件30施加推力,使得弹性件32产生弹性形变,并带动密封块31转动,从而密封块31与通气管20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注气件11内的第一注气通道与通气管20内的通气通道连通。
第三种密封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20内沿着所述通气管20的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止挡部24和第二止挡部25,所述第一注气通道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止挡部24形成的通道和贯穿所述第二止挡部25形成的通道;所述密封件3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挡部24与第二止挡部25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30包括密封块31和弹性件32,密封件30位于第一止挡部24和第二止挡部25之间,密封块31、第一止挡部24和第二止挡部25对第一注气通道均为半封闭设置,弹性件32可采用弹簧或弹片,弹性件32的一端与第二止挡部25抵接,弹性件32的另一端与密封块31抵接。通过弹性件32的弹性形变,使得密封块31沿第一注气通道移动,与第一止挡部24抵接或分离,从而对第一注气通道选择性密封。
本实施例中的通气管20包括第一通气管21和第二通气管23,第二通气管23部分位于第一通气管21中,第二止挡部25为凸起,形成于第二通气管23的一端,所述一端位于第一通气管21内。第一止挡部24设置在第一通气管21的一端的端部,呈环形设置,所述环形的中间开口供注气件11的出气端111穿过。第一通气管21内设置有通气通道,第二通气管23内也设置有通气通道,并且第一通气管21的通气通道和第二通气管23的通气通道连通。第二止挡部25、密封件30均设置于第一注气管22的通气通道内。第二通气管23内的通气通道与套管仓40的内腔相连通。
参见图15和图16,密封件30整体位于第一通气管21中,密封块31在第一通气管21中沿横向设置。参见图9,密封块31包括密封块本体311和多个凸块312,多个凸块312均匀排布在密封块本体311的外圈上,使得密封块31与第一通气管21的内壁抵接设置,相邻的凸块312之间形成通气间隙313。弹性件32的一端与第二止挡部25抵接,另一端与密封块31抵接。弹性件32可采用弹簧。
当通气管20与注气阀10相互分离时,在弹性件32的弹力下,密封块31的径向延伸部分的外侧面与第一止挡部24抵接,从而对通气管20形成密封。进一步,为了加强第一止挡部24和密封块31之间的密封效果,在密封块31朝向第一止挡部24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111。
参见图15,当将注气阀10安装在通气管20上时,注气件11的出气端111与密封块31抵接并推动密封块31向第二止挡部25移动,弹性件32随之收缩,第一止挡部24和密封块31相互分离,实现通气间隙313的通气。注气阀10与通气管20相连接后,经由第一注气通道输入的气体首先进入第一通气管21的通气通道的一部分中,之后经由通气间隙313进入第一通气管21的通气通道的其余部分,再进入第二通气管23的通气通道中,实现穿刺器的注气操作。
请参照图15,由于第一通气管21采用粘接、焊接等手段连接于第二通气管23,为了保证第一通气管21和第二通气管23之间的密封,第二通气管23环绕第一通气管21的一端形成第三止挡部26,该第三止挡部26呈环形并与第一通气管21的端部相贴合。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三止挡部26与第一通气管21或与第二通气管23的连接处漏气,第二止挡部25和第三止挡部26间隔形成环形槽,在环形槽中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7,第一密封圈27与第一通气管21和第二通气管23形成的空隙过盈配合。
当不再需要注气时,拆卸注气阀后,由于弹性件32的作用,密封块31重新对通气管20进行密封,套管仓40内重新维持密封状态;当再次需要注气时,还可重复上述安装注气阀10的操作,停止注气或者拆卸注气阀10后,套管仓40内还能维持密封性能,维持气腹。
在上述三种密封件结构中,密封件30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解除其对于通气通道的密封,第一注气通道与通气通道连通。“第一注气通道与通气通道连通”的含义是:通气通道不再被完全密封,第一注气通道和通气通道共同组成可输送气体的通道。外力作用包括注气件11的出气端111的推力、注气件11其它部分的推力、或者是第一注气通道中的气体的压力。
下面阐述第二大类安装方式的实施例
实施例四
该类安装结构中,穿刺器被安装注气阀10后,通气口20和注气阀10的注气件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是指,通气口20和注气件112连接后再也无法分离形成独立的个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注气件112外壁和通气口20的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为两者卡合连接,具体结构如下:
初始状态时,通气口20与注气阀10不连接,通气口20的内管口由密封件30封堵使得套管仓40内形成密封状态。密封件3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套管仓40内的密封帽32和密封帽32连接的密封塞31。密封塞31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通气口20的内径,且密封塞31封堵于通气口20的内开口。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塞31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为了保证密封塞31对通气口20的密封效果,密封塞31与通气口20为过盈配合。注气件112顶开密封塞31进入通气口20中,由于密封塞31连接在密封帽32上,因此,当密封塞31脱离通气口20时,密封塞31不会因掉落而影响手术的进行。
当需要通过一个穿刺器向腹腔注气时,将注气阀10的一部分伸入于该穿刺器的通气口20内,实现注气操作。为了方便注气阀10在通气口20中的安装,再次参见图19,注气件112伸入通气口20的部分(也即插接部)包括多个卡合瓣a1,多个卡合瓣a1环绕注气件112的中心轴间隔设置,每个卡合瓣a1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卡合块a2,并且每个卡合块a2凸出于对应卡合瓣a1的外壁。
在将注气阀10装入通气口20中时,首先按压各个卡合瓣a1,使各卡合瓣a1之间的间隙变小,各卡合块a2所在的各卡合瓣a1的一端所形成的环的尺寸变小,卡合瓣a1一端的外径为D1,利于卡合瓣a1伸入通气口20的入口中。通气口20中内壁至少部分为斜面,使通气口20沿外开口向内开口呈收缩的状态。推动注气阀10向通气口20移动,多个卡合瓣a1的端部沿斜面不断向内收缩进入内开口中,多个卡合瓣a1的端部和卡合块a2随后顶开密封塞31,并穿过通气口20的内开口,卡合瓣a1形成的环的尺寸变大,卡合瓣a1一端的外径为D2,D1<D2,卡合瓣a1的外壁与通气口20的内壁形成抵接。向外拉动注气阀10,使得卡合块a2与通气口20的内开口端面形成抵接,即卡合块a2抵接于通气口20的端壁。注气阀10与通气口20相互卡合,完成注气阀10的安装,参见图12。
卡合瓣a1上形成凹陷,通气口20内设置有卡合于所述凹陷的部分。(图中未示出)具体地,凹陷由卡合瓣a1表面向第一注气通道方向内凹形成,其位于卡合瓣a1伸入通气口20的部分,通气口20上设置与所述凹陷宽度(也即沿着注气件112轴向的长度)相匹配的凸环或者凸块,当卡合瓣a1固定在通气口20内时,凸环或者凸块卡合于所述凹陷内,当注气件112在轴向上移动时,凹陷的两侧壁与凸环或者凸块的侧壁相互抵靠,阻止注气件112在轴向上移动。这样的结构既可以止挡注气件112向套管仓40的内腔继续移动,又可以止挡注气件112向远离套管仓40的方向移动。
为了避免各卡合瓣a1之间的间隙漏气,卡合瓣a1的长度小于通气口20的长度,当注气阀10与通气口20完成安装后,卡合瓣a1应能完全置于通气口20中并与通气口20的内壁形成抵接。
可以替代的是,注气件112包括外螺纹,通气口20包括内螺纹,两者通过螺纹结构实现连接。
进一步,参见图17,为了加强阀体11中的注气件112与通气口20的密封效果,注气件112的部分外壁向第一注气通道1121凹陷形成环形槽a3,具体的,环形槽a3位于容置件111和卡合部1122之间,环形槽a3中设置有密封圈a4。当注气阀10与通气口20完成安装后,密封圈a4位于注气件112和通气口20之间,以进一步密封通气口20与注气阀10之间的安装间隙。
通过上述结构,当注气件112安装在通气口20内,由于卡合块a2与通气口20的内开口端面形成抵接,当注气件112向撤离穿刺器的方向移动时,通气口20的内开口端面会阻止注气件112向该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注气件112只能固定在通气口20内。
本实施例中的注气阀10包括阀体11和阀芯12。参见图18,阀体11包括容置件111和注气件112。注气件112包括第一注气件1123和第二注气件1124,第一注气件1123设置于容置件111的一侧,第二注气件1124设置于容置件111的另一侧。第一注气件1123用于与通气口20固定连接,第二注气件1124用于与气源相连。容置件111内部开设有容置槽1111,注气件112内部开设有第一注气通道1121,容置槽1111和第一注气通道1121相互连通,容置槽1111和第一注气通道1121相互交叉呈锐角或直角设置,优选呈直角设置。
容置槽1111内容置阀芯12,阀芯12在容置槽1111中运动,从而使得注气阀10开启或关闭,为了使阀芯12在容置槽1111中的运动不存在卡滞,阀芯12和容置槽1111的槽壁之间存在必然的间隙。在阀芯12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润滑油,从而在间隙内形成油膜,阀芯12和容置槽1111之间形成油密封的形式,进而保证阀芯12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密封性。阀芯12包括注气孔121,注气孔121为贯穿设置于阀芯12的通孔。所述贯穿包括直线型贯穿、折线型贯穿和曲线型贯穿,相应地,通孔包括直线型通孔、折线型通孔和曲线型通孔。注气孔121内设置有第二注气通道。
为了方便描述,以阀芯12为界,将阀芯12靠近穿刺器一侧的注气件112定义为第一注气件1123,远离穿刺器一侧的注气件112定义为第二注气件1124.
阀芯12在容置槽1111中运动,从而使得阀芯12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选择性连通。当阀芯12在第一位置时,阀芯12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不连通,阀芯12将第一注气件1123与第二注气件1124隔断,使得第一注气件1123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与第二注气件1124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不连通。当阀芯12在第二位置时,阀芯12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使得第一注气件1123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与第二注气件1124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通过注气孔121相互连通。
根据阀芯12在阀体11中的运动方式,本发明列举了两种阀芯12,下面以第一种弄阀芯12和第二种阀芯12对本发明中分别采用两种阀芯12的注气阀10做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种阀芯12
参见图18和19,本实施例中注气阀10的阀芯12包括锁止件122,锁止件122包括旋转部1221和操作柄1222,旋转部1221大致为圆柱体,注气孔121为贯穿设置于旋转部1221的通孔,旋转部1221的底端从容置槽1111露出,旋转部1221的顶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操作柄1222。
旋转操作柄1222并带动旋转部1221在容置槽1111中旋转,从而使得旋转部122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旋转部1221转动到第一位置时,旋转部1221的注气孔121中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完全分离(即不连通),注气件112上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被旋转部1221的周壁闭合,从而使注气阀10呈关闭的状态(图中未示出);当旋转部1221转动到第二位置时,旋转部1221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注气阀10呈开启的状态。当处于第二位置时,旋转部1221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内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注气阀10的注气速率最快。
为了使旋转部1221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相对阀体11固定,不随意旋转晃动,旋转部1221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大,利用旋转部1221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使得在旋转部1221到达第一位置处或第二位置处时能不借助外力而相对阀体11固定。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注气阀10在关闭时阀芯12与阀体11之间的密封,可以在注气件112与容置件11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在注气阀10关闭时,旋转部1221的外壁与密封垫抵接,从而避免阀芯12与阀体11之间的间隙漏气。
另外,为了方便操作者在使用中对于旋转部1221两位置的确定,参见图19,旋转部1221的底部朝外突出形成第一定位块124和第二定位块125,在容置件111的底端上设置有锁定块128,操作柄1222旋转,带动旋转部1221旋转,从而使得第一定位块124或第二定位块125与锁定块128抵接。当第一定位块124与锁定块128抵接时,注气阀10处于关闭的状态;当第二定位块125与锁定块128抵接时,注气阀10处于开启的状态,并且此时注气阀10的注气速度最快。旋转部1221在两位置之间可快速切换,快速实现注气阀10的开启和关闭。锁定块128为旋转部1221提供明确的开、关位置指示和为操作者提供手感,使得旋转部1221处于开启或关闭位置而不会处于中间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省略第二注气件1124,注气孔121包括在操作柄1222内水平延伸的部分、在旋转部1221内竖直延伸的部分和水平延伸的部分,上述各部分相连通,注气孔121的一端与气源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注气件1123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选择性连通。
第二种阀芯12
参见图20,本实施例中注气阀10的阀芯12包括锁止件122、第一操作部126和第二操作部127。第一操作部126设置在锁止件122的顶端,第二操作部127设置在锁止件122的底端。锁止件122的高度大于容置槽1111的高度,所述高度为沿图20中竖直方向的尺寸。第一操作部126和第二操作部127的外径大于容置槽1111径向截面的内径,从而起到止挡作用。
注气孔121为贯穿设置于锁止件122的通孔,通过按压第一操作部126或第二操作部127从而使得锁止件122沿容置槽1111移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锁止件122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锁止件122的注气孔121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完全分离(即不连通),注气阀10呈关闭的状态(图中未示出);当锁止件122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锁止件122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中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注气阀10呈开启的状态。如图6所示,在锁止件122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内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时,注气阀10内的注气速率最快。
为了使阀芯12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相对阀体11固定,锁止件122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大,利用锁止件122和容置槽1111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使得在锁止件122到达第一位置处或第二位置处时能不借助外力而相对阀体11固定。
进一步,为了方便操作者在使用中对于阀芯12两位置进行确定,通过设定锁止件122的高度以及注气孔121在锁止件122上的位置,使得当第二操作部127与容置件111抵接时,锁止件122上注气孔121内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内第一注气通道1121连通,注气阀10处于完全开启的状态,此时注气阀的注气速度最快,当第一操作部126与容置件111抵接时,锁止件122上的注气孔121的第二注气通道与注气件112内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不连通,注气阀10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锁止件122在两位置之间可快速切换,快速实现注气阀10的开启和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省略第二注气件1124,注气孔121包括在锁止件122和一个操作部内竖直延伸的部分和在锁止件122内水平延伸的部分,上述各部分相连通,注气孔121的一端与气源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注气件1123的第一注气通道1121选择性连通。
本发明中的气源包括气腹机、气泵或压力气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穿刺器可选择地设置注气件,注气件与穿刺器初始状态为分离式,注气件可通过连接结构安装在穿刺器的通气口上,无需注气的穿刺器上不用配置注气件,简化了穿刺器的结构及制备工艺,节省了穿刺器的制备成本,同时,减少了穿刺器在手术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从而为医生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包括注气件和套管组件,所述穿刺器包括套管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件包括连接部和注气通道;所述套管组件包括通气结构和密封件;所述通气结构包括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连通所述套管仓的内腔,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通气通道内并且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通气通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结构相连接;在进行所述连接后,所述密封件解除对于所述通气通道的密封,使得所述注气通道经过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套管仓的所述内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结构包括通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上形成内开口,所述外壁上形成外开口,所述内开口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开口的内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通气通道连通,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通道的一端与气源相连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口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在进行所述连接后,所述注气通道的另一端经过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套管仓的所述内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卡合连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或者过盈配合连接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所述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环绕所述注气通道设置的至少两个卡合瓣和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卡合瓣的端部的卡合块,所述卡合瓣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注气件与所述穿刺器连接后,所述卡合块抵接于所述通气口的端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瓣上形成有凹陷,所述通气口内设置有卡合于所述凹陷的部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所述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卡合连接结构,所述注气件与所述通气口连接的过程中,所述连接结构进入所述通气口一端的外径为D1,所述注气件与所述通气口连接后,所述连接结构进入所述通气口一端的外径为D2,D1<D2。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外径小于所述连接部外径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通气口的一端,所述插入部内也开设有注气通道并与所述注气件的所述注气通道连通,所述连接部外径与所述通气口内径一致。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结构进一步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通气口所在位置的所述套管仓的外壁,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套管仓的方向延伸;所述通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通气口内的通道和形成于所述通气管内的通道,形成于所述通气口内的通道与形成于所述通气管内的通道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内沿着所述通气管的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通气通道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止挡部形成的通道和贯穿所述第二止挡部形成的通道;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通道的一端与气源相连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管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在进行所述连接后,所述注气通道的另一端经过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套管仓的所述内腔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卡合连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或者过盈配合连接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件进一步包括注气部,所述注气部内设置有所述注气通道;所述连接部围绕所述注气部设置并且与所述注气部之间沿径向具有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注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或者,所述连接结构为相卡合的凸块和槽,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管之一的壁上,所述槽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气管之另一的壁上。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
18.如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体,所述密封体设置于所述通气通道内;所述密封体为一部分与所述通气通道相固定的密封膜,或者,所述密封体包括相抵接的多个密封瓣,或者,所述密封体包括多个密封瓣,所述多个密封瓣部分重叠。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块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通气结构内,另一端与所述密封块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件为注气阀,包括阀体和启闭件,所述阀体包括容置件,所述容置件包括容置孔,所述启闭件包括阀芯,所述容置孔容置所述阀芯;所述阀芯在所述容置孔中移动或旋转,使得所述注气通道与气源连通或不连通。
CN201910930088.XA 2018-09-29 2019-09-29 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 Active CN110960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35041 2018-09-29
CN201811153504 2018-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0297A true CN110960297A (zh) 2020-04-07
CN110960297B CN110960297B (zh) 2024-01-16

Family

ID=70029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0088.XA Active CN110960297B (zh) 2018-09-29 2019-09-29 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029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4259A1 (ko) * 2009-03-13 2010-09-16 (주)다림써지넷 멀티채널 트로카
US20110202008A1 (en) * 2010-02-18 2011-08-18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Access apparatus including integral zero-closure valve and check valve
CN202236775U (zh) * 2011-09-28 2012-05-30 于邦仲 一种过压保护自动溢气安全阀
CN103892892A (zh) * 2014-03-01 2014-07-02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改良型穿刺器
CN205207763U (zh) * 2015-11-02 2016-05-04 宁波通冠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防水透气阀
CN108125707A (zh) * 2018-01-19 2018-06-08 常州市康迪医用吻合器有限公司 采用水封式结构的腹腔镜穿刺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4259A1 (ko) * 2009-03-13 2010-09-16 (주)다림써지넷 멀티채널 트로카
US20110202008A1 (en) * 2010-02-18 2011-08-18 Tyco Healthcare Group Lp Access apparatus including integral zero-closure valve and check valve
CN202236775U (zh) * 2011-09-28 2012-05-30 于邦仲 一种过压保护自动溢气安全阀
CN103892892A (zh) * 2014-03-01 2014-07-02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改良型穿刺器
CN205207763U (zh) * 2015-11-02 2016-05-04 宁波通冠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防水透气阀
CN108125707A (zh) * 2018-01-19 2018-06-08 常州市康迪医用吻合器有限公司 采用水封式结构的腹腔镜穿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0297B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2400B (zh) 連接器具及器具連接具
KR100768025B1 (ko) 커넥터
CN101541255B (zh) 带有缩回引导铰链的套管针密封件
CN109288568B (zh) 一种穿刺器
US20060229565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seal assembly
CA2459649A1 (en) Transfer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medical fluids
EP1790377A1 (en) Stopcock for medical treatment
CN107073254B (zh) 医疗用连接器
CN104799911A (zh) 穿刺器
CN100366309C (zh) 无针路厄驱动医疗连接器
US9322481B2 (en) Rotating valve assembly including multi-lumen spherical valve
JP4878496B2 (ja) 雄ルアーコネクター
CN110960297A (zh) 一种用于穿刺器的注气组件
CN109288567B (zh) 一种用于外科器械的注气阀和注气件
CN111544094A (zh) 用于穿刺器的密封件和穿刺器
KR101956367B1 (ko) 복강경 수술용 싱글포트
CN110960295B (zh) 一种注气阀及穿刺器
CN209611253U (zh) 一种用于外科器械的注气阀和注气件
CN110960294A (zh) 一种外科器械的注气组件及穿刺器
CN108938061B (zh) 一种穿刺器
CN209992130U (zh) 一种电子内窥镜检查气密性装置
CN209332126U (zh) 腔镜手术单孔多通道路入装置
CN110960293B (zh) 一种穿刺套管
CN213432465U (zh) 一种穿刺引流导管
CN216169215U (zh) 自封穿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