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8527B - 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8527B
CN110958527B CN201911325616.5A CN201911325616A CN110958527B CN 110958527 B CN110958527 B CN 110958527B CN 201911325616 A CN201911325616 A CN 201911325616A CN 110958527 B CN110958527 B CN 110958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lamping
sliding
plat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56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58527A (zh
Inventor
杨维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56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8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8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58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8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25Accumulators or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所述充电座包括:壳体,设有安装腔和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插头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插头组件对应所述开口设有接头,所述接头可伸出所述开口;夹持组件,包括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位于所述开口两侧,并呈相对设置,以配合形成用于夹持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固定电子设备的充电座,从而提高电子设备与接头的连接稳定性,该充电座能够减小电子设备充电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座和应用该充电座的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设备是许多消费者的最爱,具有音质好、舒适度佳等优点。但是,头戴设备不好收纳,在充电时经常是平躺的状态放置在桌子上,占用空间大,不方便。同时,头戴设备在充电过程中无法固定,导致头戴设备与充电插头连接不牢固,从而影响充电效果,降低用户体验感查。
上述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为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座,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固定电子设备的充电座,从而提高电子设备与接头的连接稳定性,该充电座能够减小电子设备充电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充电座,用于电子设备充电,所述充电座包括:
壳体,设有安装腔和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开口;
插头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插头组件对应所述开口设有接头,所述接头可伸出所述开口;及
夹持组件,包括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位于所述开口两侧,并呈相对设置,以配合形成用于夹持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形成有放置槽,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放置槽的底壁,每一所述夹持件包括:
夹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放置槽内;和
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板连接,以使所述夹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板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每一所述夹持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均匀排布,并呈线性排布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形成有两个滑动腔,两个所述滑动腔位于所述放置槽两侧,所述放置槽的相对两侧壁开设有滑动口,所述滑动口连通所述放置槽和所述滑动腔,所述伸缩件远离所述夹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连接,所述夹板可沿所述滑动腔滑动,并部分穿过所述滑动口伸入所述放置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邻近所述滑动口的槽壁设有卡块,所述夹板背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容纳于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伸缩件推动所述夹板穿过所述滑动口伸入所述放置槽内时,所述凸台与所述卡块抵接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组件包括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接头板,所述接头板设有多个所述接头,多个所述接头沿所述接头板的周缘分布,所述充电座还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轴和设于所述转轴一端的旋钮,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旋钮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接头板连接;
旋转所述旋钮,并带动所述接头板转动,以使一所述接头伸出所述开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
连接板,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接头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面向所述接头板的一侧设有触杆,所述触杆与所述接头板抵接,以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接头板电连接;和
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设置,用于与外电源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头板面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导电层,所述触杆与所述导电层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呈半圆弧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面向所述接头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并行设置的所述触杆,所述接头板对应两个所述触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导电层,每一所述触杆与一所述导电层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旋转腔,所述旋钮的周缘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可活动地限位于所述旋转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钮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滑槽设有安装槽,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弹性件和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滑槽的槽壁抵接;
所述旋钮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时,所述滚珠可沿所述滑槽滚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钮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滑槽的滚珠槽,每一所述滚珠槽与一所述接头的位置对应设置;
且/或,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旋钮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凹槽的阻尼圈,所述阻尼圈与所述旋钮抵接;
且/或,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装饰片,所述装饰片设于所述压盖;
且/或,所述旋钮背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于凸起;
且/或,所述旋钮背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多个标识,每一所述标识与一所述接头的位置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周缘设有定位筋,所述接头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对应所述定位筋设有定位槽,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定位筋限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后壳和与所述后壳连接的前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前壳设有所述开口,所述前壳凸设有两个并行设置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并围合形成有放置槽,每一所述夹持件与一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后壳开设有连通所述放置槽的放置口,所述放置口对应所述开口设置,所述放置口的宽度小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壳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容纳腔,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配重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
耳机主体,包括头戴和连接于所述头戴的耳机,所述耳机设有充电接口;和
所述的充电座,所述耳机限位于所述充电座的夹持空间内,以使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座的接头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头戴两端的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包括依次相连的耳包、前盖及后盖,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前盖的底部,所述后盖的外周缘与所述充电座的放置口限位抵接,所述前盖置于所述充电座的放置槽内,且被所述充电座的夹持组件夹持限位,所述第二耳机的底部与所述壳体抵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充电座通过在壳体上开设开口,使得插头组件的接头正对开口,且可伸出开口,并在开口的两侧设计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夹持件,利用两个夹持件配合形成夹持空间,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提高电子设备与接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利用两个夹持件与壳体活动地连接,使得形成的夹持空间可实现对不同直径或尺寸的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充电座的通用性和使用便利性;进一步地,充电座的壳体在头戴设备充电时,能够支起头戴设备,从而减小了头戴设备充电时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充电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充电座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充电座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充电座一实施例另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充电座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前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后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旋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转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接头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充电座 23 连接线
1 壳体 3 旋转组件
1a 安装腔 31 旋钮
11 后壳 311 限位台
111 容纳腔 312 滑槽
112 放置口 313 滚珠槽
12 前壳 314 凸起
121 开口 315 标识
122 安装槽 32 转轴
123 凹槽 321 定位筋
124 通孔 33 压盖
125 放置槽 331 旋转腔
126 安装板 34 弹性件
127 滑动腔 35 滚珠
128 滑动口 36 阻尼圈
129 滑动槽 37 装饰片
13 配重块 4 夹持组件
2 插头组件 4a 夹持空间
21 接头板 41 夹持件
211 接头 411 夹板
212 安装孔 4111 容置槽
213 定位槽 4112 凸台
214 导电层 412 伸缩件
22 连接板 413 滚轮
221 触杆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充电座1。可以理解的,充电座1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电子设备可以是头戴设备、耳机、手机、平板电脑、音箱、手表或手环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充电座100包括壳体1、插头组件2及夹持组件4,其中,壳体1设有安装腔1a和连通安装腔1a的开口121;插头组件2设于安装腔1a内,插头组件2对应开口121设有接头211,接头211可伸出开口121;夹持组件4包括可活动地设于壳体1的两个夹持件41,两个夹持件41位于开口121两侧,并呈相对设置,以配合形成用于夹持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4a。
可以理解的,壳体1起到支撑和安装作用,用于安装固定插头组件2和夹持组件4,还起到支撑电子设备等作用。壳体1可以是外壳、安装壳、壳罩或支架等,在此不做限定。壳体1在安装插头组件2和夹持组件4后,并在电子设备充电过程中,为了适应各部件的高度差,壳体1本身可设置有具有不同高度差的部分构成,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插头组件2的接头211可以是Type-C充电接口、Lightning充电接口或USB-A充电接口等。为了电子设备通过充电座100充电时,充电座100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固定,从而确保电子设备与接头211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充电效果。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夹持组件4,使得夹持组件4的两个夹持件41相对设置于开口121两侧,利用两个夹持件41配合形成的夹持空间4a对电子设备实现夹持固定,从而提高电子设备与接头211的连接稳定性。
同时,通过将两个夹持件41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1上,使得两个夹持件41能够调节夹持空间4a,从而方便对不同直径或尺寸的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如此可提高充电座100的通用性和使用便利性。可以理解的,夹持组件4的两个夹持件41可以是伸缩气缸结构或伸缩夹爪结构,只要是能够实现夹持固定电子设备的结构均可,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充电座100通过在壳体1上开设开口121,使得插头组件2的接头211正对开口121,且可伸出开口121,并在开口121的两侧设计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夹持件41,利用两个夹持件41配合形成夹持空间4a,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提高电子设备与接头211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利用两个夹持件41与壳体1活动地连接,使得形成的夹持空间4a可实现对不同直径或尺寸的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充电座100的通用性和使用便利性;进一步地,充电座100的壳体1在头戴设备充电时,能够支起头戴设备,从而减小了头戴设备充电时的占用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壳体1形成有放置槽125,开口121设于放置槽125的底壁。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放置槽125,方便利用放置槽125放置和限位电子设备或头戴设备,确保电子设备或头戴设备与开口121处的接头211保证接触稳定,提高充电效率和效果。同时,还可利用壳体1和放置槽125的配合结构,使得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被支起,从而有效减小了占用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每一夹持件41包括夹板411和伸缩件412,其中,夹板411可滑动地设于放置槽125内;伸缩件412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伸缩件412的另一端与夹板411连接,以使夹板411靠近或远离开口121。
在本实施例中,夹板411与放置槽125的底壁和/或侧壁呈滑动配合设计,例如采用滑轨和滑槽配合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伸缩件412固设于壳体1,可以是安装在壳体1内,也可以是安装在放置槽125的槽壁上,在此不做限定。可选地,伸缩件412可以使弹簧、伸缩杆、伸缩气缸或电机与丝杆的配合结构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通过伸缩件412带动夹板411在放置槽125的底壁和/或侧壁滑动,从而使夹板411靠近或远离开口121,也即相对的两个夹板411实现相互靠近和远离,从而实现调节夹持空间4a的大小,以实现对不同直径或尺寸的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充电座100的通用性和使用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夹板411朝向夹持空间4a的一侧设有容置槽4111,每一夹持件41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容置槽4111内的多个滚轮413,多个滚轮413均匀排布,并呈线性排布于容置槽4111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夹板411上设置多个滚轮413,多个滚轮413呈间隔排布,也即相邻两个滚轮413之间具有可相互转动的间隙。如此可方便利用滚轮413对电子设备实现滚动导向,从而方便电子设备通过滚轮413容易滑入夹持空间4a,且不会划伤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滚轮413的材质可选为硅胶材质,通过在滚轮413的两侧设置轮轴,并在夹板411的容置槽4111槽壁上开设轴孔,使得滚轮413通过轮轴和轴孔的孔轴配合与夹板411实现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轮轴为双射件,轮轴的材质可选为硬胶材质。为了使得滚轮413对电子设备实现滚动导向,滚轮413至少部分突出容置槽4111的槽口设置。
为了提高夹板411的滑动稳定性,以及简化夹持组件4的结构和成本,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形成有两个滑动腔127,两个滑动腔127位于放置槽125两侧,放置槽125的相对两侧壁开设有滑动口128,滑动口128连通放置槽125和滑动腔127,伸缩件412远离夹板411的一端与滑动腔127的腔壁连接,夹板411可沿滑动腔127滑动,并部分穿过滑动口128伸入放置槽125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滑动腔127,并使得滑动腔127通过滑动口128与放置槽125连通,从而方便伸缩件412设置在滑动腔127内,如此可利用壳体1对伸缩件412实现保护。在本实施例中,伸缩件412可选为弹簧,利用弹簧的弹性驱动,使得夹板411可沿滑动腔127滑动,并部分穿过滑动口128伸入放置槽125内。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件412因弹性伸缩将夹板411推动至部分穿过滑动口128伸入放置槽125内,当电子设备放入放置槽125内并经由夹板411上的滚轮413滚动滑入夹持空间4a内时,此时受到电子设备向外的挤压,而使得两个夹板411相互远离而挤压伸缩件412。当电子设备取出放置槽125后,两个夹板411受到伸缩件412的弹性压力而相互靠近,直至夹板411与滑动腔127的腔壁或滑动口128的内壁抵接限位而停止滑动。
为了实现对夹板411的限位安装,以及对夹板411滑动行程的限位,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滑动腔127的腔壁设有滑动槽129,滑动槽129邻近滑动口128的槽壁设有卡块,夹板411背向容置槽4111的一侧凸设有凸台4112,凸台4112容纳于滑动槽129内,并与滑动槽129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伸缩件412推动夹板411穿过滑动口128伸入放置槽125内时,凸台4112与卡块抵接限位,如此可有效避免夹板411脱离滑动槽129。
可以理解的,夹板411的凸台4112在滑动腔127内的滑动槽129内滑动,从而通过邻近滑动口128的卡块对凸台4112实现限位,如此可使得夹板411不会脱离滑动腔127,从而提高夹板411的安装稳定性,以及提高伸缩件412对夹板411推力的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夹持组件4,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壳体1上开设有连通滑动腔127的安装口,该安装口与滑动口128呈相对设置,如此可方便将夹板411通过安装口安装于滑动腔127内。通过在夹板411背向容置槽4111的一侧设置连接柱,方便伸缩件412通过连接柱与夹板411连接。可选地,连接柱设有限位槽,伸缩件412的一端限位于该限位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的安装口处设置封板,可利用封板密封安装口,从而提高外观美观的同时,利用封板固定伸缩件412远离夹板411的一端。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封板设置有连接柱,伸缩件412通过连接柱与封板连接。可选地,连接柱设有限位槽,伸缩件412的一端限位于该限位槽内。
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伸缩件412推动夹板411平稳移动或滑动,伸缩件412设置有两个,两个伸缩件412呈间隔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封板可拆卸的盖合于安装口处,如此可方便夹持组件4的拆装、维修或更换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5、图6、图9、图10和图11所示,插头组件2包括可活动地设于安装腔1a内的接头板21,接头板21设有多个接头211,多个接头211沿接头板21的周缘分布,充电座100还包括旋转组件3,旋转组件3包括转轴32和设于转轴32一端的旋钮31,转轴32远离旋钮31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与接头板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旋钮31,并带动接头板21转动,以使一接头211伸出开口121。
在本实施例中,插头组件2的接头板21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接头211,可选地,多个接头211可以是Type-C充电接口、Lightning充电接口及USB-A充电接口等。可以理解的,多个接头211也可以是多个不同功能和结构的接口,也可以是多个相同功能和结构的接口,在此不做限定。为了提高充电座100的通用性和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接头板21上的多个接头211为多个不同功能和结构的接口。
为了方便接头板21的多个不同接头211分别适用于不同接口的电子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9、图10和图11所示,充电座100设置有旋转组件3,通过将转轴32的一端与旋钮31连接,转轴3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贯穿壳体1,并与接头板21连接,从而方便通过旋转旋钮31,实现接头板21的转动,以使得不同的接头211从安装腔1a内伸出开口121,可方便电子设备通过伸出开口121的接头211实现充电,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和充电座100的通用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充电座100通过在壳体1上开设开口121,并在接头板21上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不同接头211,利用旋转组件3的旋钮31和转轴32配合以实现接头板21在安装腔1a内转动,从而使得不同的接头211伸出开口121,使得不同的接头211为具有相应充电接口头的头戴设备充电,提高了充电座100的通用性和便利性;同时,充电座100的壳体1在头戴设备充电时,能够支起头戴设备,从而减小了头戴设备充电时的占用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5、图6和图11所示,插头组件2还包括连接板22和连接线23,其中,连接板22设于安装腔1a内,并与接头板21间隔设置,连接板22面向接头板21的一侧设有触杆221,触杆221与接头板21抵接,以使连接板22与接头板21电连接;连接线23,连接线23的一端与连接板22连接,连接线23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设置,用于与外电源连接。
为了使得接头板21在转动过程中,避免接头板21因转动而使得连接线23发生缠绕,进而造成影响接头板21转动不顺利;或者,在接头板21转动过程中,导致影响接头板21与外电源连接出现断开等现象,从而影响对电子设备的充电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板22,并将连接板22固定在壳体1的安装腔1a内,使得连接板22通过连接线23与外电源连接,实现通电导通,进而在连接板22上设置触杆221,利用触杆221与接头板21抵接,在接头板21转动过程中,触杆221沿接头板21的转动而滑动并抵接,保证了触杆221与接头板21抵接接触,从而有效确保了接头板21与外电源连接,实现通电导通,如此可实现为电子设备或头戴设备的持续充电,提高充电效果。可选地,触杆221为Pogo Pin。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1所示,接头板21面向连接板22的一侧设有导电层214,触杆221与导电层214抵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接头板21面向连接板22的一侧设置导电层214,使得触杆221与导电层214抵接,从而有效实现连接板22与接头板21的电路导通。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214可选为铜层,铜层呈外露设置,也即露铜。
为了方便实现接头板21的转动,从而使得接头211能够顺利伸出开口121,如图2、图5、图6和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接头板21呈圆形设置,也即接头板21呈圆盘结构。可以理解的,为了进一步保证接头211能够顺利伸出开口121,多个接头211设置在接头板21的周缘,并朝接头板21的径向延伸,也即多个接头211与接头板21在同一平面。
可以理解的,为了确保接头板21在转动过程中,壳体1的开口121不影响或干涉接头211,从而保证接头211能够顺利伸出开口121,如图1、图2、图5和图7所示,开口121的长度大于接头211的长度(即接头211在接头板21周缘的投影长度)和接头211的延伸长度(即接头211从接头板21的周缘延伸至接头211端部的长度),开口121的宽度大于接头211的宽度(即接头211的厚度)。可选地,开口12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倍~2倍的接头211的长度,开口121的长度1.2倍~2倍的接头211的延伸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5、图6和图11所示,接头板21的周缘设有三个接头211。可选地,三个接头211可分别为Type-C充电接口、Lightning充电接口及USB-A充电接口。为了防止相邻两个接头211之间发生干涉或损坏,以及影响对电子设备或头戴设备的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三个接头211分别沿接头板21的圆周为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其中,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呈垂直设置,第三接头与第二接头呈垂直设置,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呈相互背离设置,也即第二接头位于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呈垂直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导电层214呈半圆弧设置。可以理解的,通过将导电层214设置为半圆弧设置,在接头板21转动过程中,从而确保连接板22上的触杆221持续与导电层214抵接接触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连接板22与接头板21之间的良好导电连通,如图3和图11所示,连接板22面向接头板21的一侧设有两个并行设置的触杆221,接头板21对应两个触杆221设置有两个导电层214,每一触杆221与一导电层214抵接。
可以理解的,在连接板22上凸设有两个并行且间隔设置的触杆221,接头板21对应两个触杆221设置有两个导电层214,使得每一触杆221与一导电层214抵接接触,如此可确保连接板22的触杆221始终与接头板21的导电层214接触导通。
可以理解的,半圆弧形的导电层214可设置在接头板21远离第二接头的一端,且导电层214从第一接头延伸至第三接头,以确保接头板21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触杆221与导电层214抵接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旋转组件3还包括设于壳体1的压盖33,压盖33与壳体1配合形成旋转腔331,旋钮31的周缘设有限位台311,限位台311可活动地限位于旋转腔331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压盖33,可方便利用压盖33将旋钮31与壳体1实现安装;同时,利用压盖33与壳体1配合形成旋转腔331,使得旋钮31周缘的限位台311既可以限位于旋转腔331内,又可以在旋转腔331内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压盖33中心设置有供旋钮31穿过的避让孔,压盖33的周缘凸设有与壳体1抵接安装的围板,从而利用围板支撑压盖33,使得压盖33与壳体1配合形成旋转腔331。
可以理解的,压盖33可采用固定连接方式与壳体1连接,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例如焊接、过盈配合等;当然,压盖33也可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与壳体1连接,以提高旋转组件3装配的便利性,例如卡扣连接、插接配合、螺纹连接或螺钉连接等,在此不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图7和图9所示,旋钮31面向壳体1的一侧设有滑槽312,壳体1对应滑槽312设有安装槽122,旋转组件3还包括设于安装槽122内的弹性件34和滚珠35,滚珠35与滑槽312的槽壁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旋钮31相对于壳体1转动时,滚珠35可沿滑槽312滚动。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旋钮31上设置滑槽312,并在壳体1上设置弹性件34和滚珠35,可利用弹性件34和滚珠35对旋钮31的旋转实现导向和定位,避免旋钮31发生移位等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滑槽312呈半圆弧设置,如此可与接头板21上的三个接头211相对应,实现对旋钮31的旋转的导向和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旋钮31面向壳体1的一侧还设有多个连通滑槽312的滚珠槽313,每一滚珠槽313与一接头211的位置对应设置。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滚珠槽313,可使得旋钮31在旋转至接头211伸出开口121时,滚珠35通过弹性件34的弹性伸缩而滑入滚珠槽313,实现对旋钮31旋转到位的提示,从而方便提醒用户,同时也提升旋钮31旋转的手感,提升用户体验。可选地,滚珠槽313的最大深度大于滑槽312的最大深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壳体1面向旋钮31的一侧设有凹槽123,旋转组件3还包括设于凹槽123的阻尼圈36,阻尼圈36与旋钮31抵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阻尼圈36,并配合壳体1上的凹槽123,可方便利用阻尼圈36对旋钮31旋转到位后实现摩擦定位以及限位,避免旋钮31发生随意的转动,从而影响对电子设备或头戴设备的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旋转组件3还包括装饰片37,装饰片37设于压盖33。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装饰片37,可方便利用装饰片37遮挡压盖33与壳体1的安装结构,从而提高充电座100的外观美观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装饰片37上对应接头板21上的多个接头211设置标识314,从而方便旋钮31旋转至与标识314对应的接头211,使得用户使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旋钮31背向壳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标识315,每一标识315与一接头211的位置对应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旋钮31背向壳体1的一侧设于凸起314。可以理解的,通过在旋钮31上设置凸起314,方便用户通过凸起314抓取并旋转旋钮31,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5、图10和图11所示,转轴32的周缘设有定位筋321,接头板21设有安装孔212,安装孔212的孔壁对应定位筋321设有定位槽213,转轴32穿设于安装孔212内,且定位筋321限位于定位槽213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转轴32上设置定位筋321,在接头板21上设置定位槽213,可利用定位筋321和定位槽213的配合实现转轴32与接头板21的定位安装,同时确保转轴32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接头板21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壳体1包括后壳11和与后壳11连接的前壳12,前壳12和后壳11围合形成安装腔1a,前壳12设有开口121,前壳12凸设有两个并行设置的安装板126,两个安装板126位于开口121的两侧,并围合形成有放置槽125,每一夹持件41与一安装板126活动连接,后壳11开设有连通放置槽125的放置口112,放置口112的宽度小于两个安装板126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两个安装板126与前壳12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在前壳12上设置安装板126,利用安装板126与后壳11围合形成滑动腔127,方便安装夹持组件4。并在安装板126上设置滑动口128和安装口方便夹板411和封板的安装和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放置槽125用于配合夹板411实现的电子设备,例如头戴式耳机的耳机进行夹持固定,利用后壳11形成的放置口112可对头戴式耳机的头戴进行夹持限位,如此可实现对头戴式耳机的稳固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转轴32的安装稳定性,以及便于实现转动,转轴32与壳体1通过轴承结构实现转动连接。如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前壳12对应转轴32设有通孔124,转轴32远离旋钮31的一端可转动地穿过通孔124,并与接头板2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32穿过接头板21的一端通过轴承结构与后壳11实现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为了提高安装稳定性,后壳11设有安装槽,轴承结构设于该安装槽内,转轴32穿设于轴承结构。前壳12设置有通孔124,通孔124内设置有轴承结构,转轴32穿设于轴承结构,从而实现与前壳12的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5、图6和图8所示,后壳11设有连通安装腔1a的容纳腔111,壳体1还包括设于容纳腔111内的配重块13。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配重块13,从而在电子设备或头戴设备放置在壳体1上进行充电时,防止壳体1发生倾倒等现象。
本发明提出的充电座100有效的解决了头戴充电放置问题,采用支架式的壳体1外观结构,有效减小了放置状态的占用空间,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配重块13,防止壳体1发生倾倒,通过在接头板21上设置三个接头211,使得充电座100拥有三款充电插头,提高了通用性和便利性,通过在壳体1旋转外观面上的旋钮31,可以转换选择不同的充电接口。同时,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夹持组件4,利用伸缩件412和夹板411的配合构成左右弹簧式夹持定位结构,在实现对电子设备夹持固定的同时,方便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子设备,例如头戴耳机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连接线23贯穿壳体1的外部插头可以与电源连接,连接线23位于安装腔1a内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板22上。如图3和图11所示,通过在接头板21上设置导电层214(也即露铜区),并在连接板22上设置两个Pogo pin(也即触杆221),使得触杆221与导电层214抵接,从而为接头板21供电。接头板21上设置三个接头211,分别为Type-C充电接口、Lightning充电接口及USB-A充电接口,三个充电接口分别呈90度夹角分布,从而利用三个接头211分别用于为不同接口的头戴设备充电,提高通用性和便利性。可以理解的,如图1、图2和图6所示,通过在压盖33的表面贴附装饰片37,并在装饰片37上设置三个接口对应的标识315,通过旋转旋钮31可以选择不同的接口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旋钮31与转轴32插接在一起,转轴32上套设有两个滚珠轴承,两个滚珠轴承分别装设在壳体1的前壳12和后壳11上,从而支撑转轴32转动,旋钮31被压盖33盖住周缘的限位台311,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在壳体1的前壳12上。通过在前壳12上有凹槽123,凹槽123安装有硅胶阻尼圈36,通过阻尼圈36的干涉变形为旋钮31提供阻尼及旋转手感。通过在前壳12上设置安装槽122,并在安装槽122内安装弹簧(也即弹性件34)和滚珠35(也即定位珠),滚珠35与弹性件34通过热熔胶固定,并在旋钮31上设置滑槽312和滚珠槽313,当旋转旋钮31时,滚珠35会在滑槽312内滑动,旋转到需要的接头211时,滚珠35正好弹射到滚珠槽313内,并且有滚珠35到位的声音,即旋转到位。此外,旋钮31上的滑槽312只有半圈,防止旋钮31旋转时转过工作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伸缩件412、夹板411以及滚轮413组成夹持组件4的夹持件41,将伸缩件412设置在前壳12的安装板126与后壳11围合形成的滑动腔127内,并将伸缩件412的一端与壳体12的封板连接,另一端与夹板411连接,使得夹板411通过凸起4112沿滑动槽129滑动,并穿过滑动口128,从而使得两个夹持件41配合形成夹持空间4a,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夹持固定,提高电子设备与接头211的连接稳固性。可以理解的,伸缩件412为夹板411提供弹性夹持力和推力。利用滚轮413对电子设备实现滚动导向,一方面方便电子设备容易滑入夹持空间4a;另一方面,滚轮413可确保不会划伤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后壳11对应放置槽125形成有挡墙,利用后壳11的挡墙、前壳12的放置槽125配合夹持组件4形成的夹持空间4a对电子设备实现稳固的夹持,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与接头211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充电座100的充电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头戴式耳机,该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充电座100,该充电座100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头戴式耳机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主体包括头戴和连接于头戴的耳机,耳机设有充电接口;耳机限位于充电座100的夹持空间内,也即耳机放置在充电座100的放置槽125内,通过两个夹持件41的夹板411进行夹持,使得耳机能够稳固放置,并且所述耳机上的充电接口与充电座100的接头211连接,如此可对头戴式耳机实现充电。
进一步,由于连接于头戴的耳机为两个,即分别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均包括依次相连的耳包、前盖及后盖,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于第一耳机的前盖底部,所述后盖的外周缘与所述充电座100上后壳11开设的放置口112限位抵接,所述前盖置于所述充电座100的放置槽125内,且被所述夹持组件4夹持限位,以使第一耳机的充电状态稳定。此外,所述壳体1的后壳11呈L型结构,后壳1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图中未示出)以及垂直于所述底座的竖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耳机的底部与所述后壳11的底座抵接,以使所述头戴式耳机整体放置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充电座,用于电子设备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后壳和与所述后壳连接的前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前壳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所述前壳凸设有两个并行设置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并围合形成有放置槽,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放置槽的底壁,每一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滑动腔,使两个所述滑动腔位于所述放置槽两侧,每一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滑动口,使两个所述滑动口位于所述放置槽的相对两侧壁,每一所述滑动口连通所述放置槽和一所述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邻近所述滑动口的槽壁设有卡块;
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接头板,所述接头板设有多个接头,多个所述接头沿所述接头板的周缘分布;
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轴和设于所述转轴一端的旋钮,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旋钮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接头板连接,旋转所述旋钮,并带动所述接头板转动,以使一所述接头伸出所述开口;及
夹持组件,包括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个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位于所述开口两侧,并呈相对设置,以配合形成用于夹持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每一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板和与所述夹板连接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远离所述夹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腔的腔壁连接,所述夹板可沿所述滑动腔滑动,并部分穿过所述滑动口伸入所述放置槽内,所述夹板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容纳于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伸缩件推动所述夹板穿过所述滑动口伸入所述放置槽内时,所述凸台与所述卡块抵接限位,所述夹板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每一所述夹持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多个滚轮,多个所述滚轮均匀排布,并呈线性排布于所述容置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
连接板,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接头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面向所述接头板的一侧设有触杆,所述触杆与所述接头板抵接,以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接头板电连接;和
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设置,用于与外电源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板面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导电层,所述触杆与所述导电层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呈半圆弧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面向所述接头板的一侧设有两个并行设置的所述触杆,所述接头板对应两个所述触杆设置有两个所述导电层,每一所述触杆与一所述导电层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旋转腔,所述旋钮的周缘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可活动地限位于所述旋转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滑槽设有安装槽,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弹性件和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滑槽的槽壁抵接;
所述旋钮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时,所述滚珠可沿所述滑槽滚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滑槽的滚珠槽,每一所述滚珠槽与一所述接头的位置对应设置;
且/或,所述壳体面向所述旋钮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凹槽的阻尼圈,所述阻尼圈与所述旋钮抵接;
且/或,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装饰片,所述装饰片设于所述压盖;
且/或,所述旋钮背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于凸起;
且/或,所述旋钮背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多个标识,每一所述标识与一所述接头的位置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周缘设有定位筋,所述接头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对应所述定位筋设有定位槽,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定位筋限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开设有连通所述放置槽的放置口,所述放置口对应所述开口设置,所述放置口的宽度小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设有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容纳腔,所述壳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配重块。
12.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主体,包括头戴和连接于所述头戴的耳机,所述耳机设有充电接口;和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所述耳机限位于所述充电座的夹持空间内,以使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座的接头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头戴两端的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包括依次相连的耳包、前盖及后盖,所述充电接口设于所述前盖的底部,所述后盖的外周缘与所述充电座的放置口限位抵接,所述前盖置于所述充电座的放置槽内,且被所述充电座的夹持组件夹持限位,所述第二耳机的底部与所述充电座的壳体抵接。
CN201911325616.5A 2019-12-19 2019-12-19 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110958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5616.5A CN110958527B (zh) 2019-12-19 2019-12-19 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5616.5A CN110958527B (zh) 2019-12-19 2019-12-19 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527A CN110958527A (zh) 2020-04-03
CN110958527B true CN110958527B (zh) 2022-02-18

Family

ID=69983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5616.5A Active CN110958527B (zh) 2019-12-19 2019-12-19 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85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3056A (zh) * 2020-09-08 2020-12-2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基于医用手环的监控系统
CN112769180B (zh) * 2020-12-29 2023-07-1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模块和发声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633A (zh) * 2014-03-28 2015-09-30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充电座
CN205829245U (zh) * 2016-07-25 2016-12-21 郭福军 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座
CN205960700U (zh) * 2016-08-03 2017-02-15 张玲红 一种万能充电座
CN106856348A (zh) * 2017-02-10 2017-06-16 江杰明 一种多功能旋转式手机充电座
CN206619941U (zh) * 2017-04-24 2017-11-07 东莞市乐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型通用充电座子
CN206894716U (zh) * 2017-06-02 2018-01-16 长沙深之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轨插入式手机充电座装置
CN207010764U (zh) * 2017-07-03 2018-02-13 吴创凡 一种反重力纳米吸附手机充电支架结构
CN207069618U (zh) * 2017-06-08 2018-03-02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座
CN207251227U (zh) * 2017-04-01 2018-04-17 李江 一种手机快速充电装置
CN208174322U (zh) * 2018-05-22 2018-11-30 宋胜强 接口可转换的无线充电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835788U (zh) * 2018-09-05 2019-05-07 深圳市麦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座及充电系统
CN209375727U (zh) * 2019-04-09 2019-09-10 深圳市酷创魔方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散热支架
CN110206970A (zh) * 2019-05-29 2019-09-06 昆山市华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标签供电装置
CN209748244U (zh) * 2019-06-21 2019-12-06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充电座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633A (zh) * 2014-03-28 2015-09-30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充电座
CN205829245U (zh) * 2016-07-25 2016-12-21 郭福军 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座
CN205960700U (zh) * 2016-08-03 2017-02-15 张玲红 一种万能充电座
CN106856348A (zh) * 2017-02-10 2017-06-16 江杰明 一种多功能旋转式手机充电座
CN207251227U (zh) * 2017-04-01 2018-04-17 李江 一种手机快速充电装置
CN206619941U (zh) * 2017-04-24 2017-11-07 东莞市乐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型通用充电座子
CN206894716U (zh) * 2017-06-02 2018-01-16 长沙深之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滑轨插入式手机充电座装置
CN207069618U (zh) * 2017-06-08 2018-03-02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电子设备充电座
CN207010764U (zh) * 2017-07-03 2018-02-13 吴创凡 一种反重力纳米吸附手机充电支架结构
CN208174322U (zh) * 2018-05-22 2018-11-30 宋胜强 接口可转换的无线充电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8527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0035B2 (en) Device for chargi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8700251B (zh) 云台
US9991923B2 (en) Bracket-type wireless charger
CN110958527B (zh) 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
US9413180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harger
AU2010364313B2 (en)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charger thereof
US20140355200A1 (en) Mount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309160A1 (en) Vehicle-Mounted Mobile Phone Holder
WO2021203222A1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KR101736782B1 (ko) 다수의 모바일기기 충전이 가능한 모바일기기 충전장
CN203774820U (zh) 无线充电装置
US20210392218A1 (en) Freely rotatable and telescopic intelligent arm
KR20160134522A (ko) 충전 가능한 배터리
EP4092872A1 (en) Charging base
CN202295783U (zh) 组合式电子配件收纳盒
CN211018339U (zh) 充电座和头戴式耳机
KR101410641B1 (ko) 태블릿 pc 충전기기
CN205304320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宝
JP3169098U (ja) ドッキングステーション
CN209982159U (zh) 无线充电装置
TW201511438A (zh) 無線充電裝置
KR20140135408A (ko) 키보드에 탈부착 가능한 스마트 기기 거치대
CN203800981U (zh) 多功能移动设备底座支架
CN207021714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05376987U (zh) 一种新型可旋转双头两用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