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4382A -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4382A
CN110944382A CN201811118133.3A CN201811118133A CN110944382A CN 110944382 A CN110944382 A CN 110944382A CN 201811118133 A CN201811118133 A CN 201811118133A CN 110944382 A CN110944382 A CN 110944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delay
shortest transmission
user terminal
training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81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4382B (zh
Inventor
马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preadtrum Hi 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preadtrum Hi 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preadtrum Hi 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preadtrum Hi 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181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4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4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4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4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4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Abstract

一种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将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配置定位测量配置信息,以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应用上述方案,将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而非将RSRP最大的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由此可以避免出现RSRP最大的窄波束未覆盖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最短传播路径方向的情况,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进行定位时,需要通过测量无线信号,来获得基站与UE之间的定时信息与角度信息,从而可以基于所获得的定时信息与角度信息确定UE的位置。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无线信号采用的波束范围通常覆盖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最短传播路径方向,故定时信息与角度信息的测量受上、下行无线信号的波束的影响较小。基站在选择用于定时或角度测量的无线信号所采用的波束时,不需要考虑波束覆盖范围对测量的影响。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新无线(New,Radio)系统中,由于基站与终端天线数量的增加,以及对更高频段的支持,上、下行无线信号可以采用较窄的波束来发送,且支持多种发送方向,故引入了波束管理机制来确定最优发射波束。
基于目前的波束管理机制,为保证通信质量,基站或终端测量获得的最优波束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最大的波束。
但是在无线环境中,RSRP最大的窄波束可能未覆盖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最短传播路径方向,此时,若仍基于RSRP最大的波束来发送无线信号,则基站和终端可能无法获得准确的获得定位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5G NR系统中,如何准确地获得定位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将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配置定位测量配置信息,以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包括:
基站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
可选地,所述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并上报至基站。
可选地,基站通过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消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可选地,基站通过上报消息的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可选地,基站通过RRC信令承载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获取单元,适于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信息配置单元,适于将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配置定位测量配置信息,以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是由所述基站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上行参考信号所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是由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下行参考信号得到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后,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一指示单元,适于通过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消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可选地,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二指示单元,适于通过上报消息的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可选地,所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的配置信息,是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
可选地,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上述方案,将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而非将RSRP最大的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由此可以避免出现RSRP最大的窄波束未覆盖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最短传播路径方向的情况,并且,在相同传输速度下,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传播路径最短,故将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可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进一步,设置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由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Pth,表明来自最短传输时延波束的参考信号强度足够强,使用该最短传输时延波束进行定位时,可以有效避免信号丢失或者漏接的情况,就也可以使得定位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5G NR系统中,由于基站与终端天线数量的增加,以及对更高频段的支持,上下行无线信号可以采用较窄的波束来发送,且支持多种发送方向,因此NR引入了波束管理机制来确定基站和终端的最优收发波束。
基于目前的波束管理机制,为保证通信质量,基站或终端测量获得的最优波束满足RSRP最大。但是,在无线环境中,由于直视路径方向可能被物体遮挡,RSRP最大的波束可能不包含最短传播路径方向,若仍基于RSRP最大的波束来发送和测量,基站和终端可能无法获得准确的定时信息与角度信息。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应用所述方法,将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可以避免出现RSRP最大的窄波束未覆盖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最短传播路径方向的情况,并且,在相同传输速度下,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传播路径最短,故可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
在具体实施中,进行定位测量配置前,基站需要获得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该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可以由基站对训练波束的传输时延进行测量获得,也可以由用户终端对训练波束的传输时延进行测量获得,再上报至基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
具体地,基站可以先向用户终端配置并触发多个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每个参考信号使用不同的训练波束。用户终端在收到该信息后,可以根据基站的配置及触发条件,发送相应的上行参考信号。此时,基站可以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并测量上行参考信号所使用的训练波束的传输时延,得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
其中,所述训练波束通常为两个以上,相应地,用户终端所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也为两个以上。可以理解的是,所采用的上行参考信号数量越多,所得到的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对应的传播路径,越接近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实际最短传播路径。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并上报至基站。
具体地,基站可以先向用户终端配置并触发多个下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每个参考信号使用不同的训练波束。基站根据配置及触发条件,发送相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此时,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后,可以测量下行参考信号所使用的训练波束的传输时延,得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
其中,所述训练波束通常为两个以上,相应地,基站所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也为两个以上。可以理解的是,所采用的下行参考信号数量越多,所得到的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对应的传播路径,越接近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实际最短传播路径。
在具体实施中,用户终端可以基于基站的指示上报所述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也可以在得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后,自行将其上报至基站。其中,基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指示用户终端上报所述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参考信号的配置消息,来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换言之,基站可以在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消息中增加上报指示字段,通过该上报指示字段指示用户终端在得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后,将所述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上报至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参考信号的配置消息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承载。所述参考信号可以为上行参考信号,也可以为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使用训练波束的下行参考信号,也可以为其它下行参考信号。当所述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使用训练波束的下行参考信号,可以有效节约基站与用户终端的信令传输资源。
以所述下行参考信号为使用训练波束的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Rignal,CSI-RS)为例,基站向用户终端发送关于CSI-RS集合的配置消息,终端接收到CSI-RS集合的配置消息后,若CSI-RS集合的配置消息中包含上报指示字段prs-info,则当前CSI-RS集合的配置可用于辅助用户终端进行定位,否则当前CSI-RS集合的配置不用于辅助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基站上报消息的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换言之,基站可以在上报消息的配置信息中增加上报指示字段,通过该上报指示字段指示用户终端在得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后,将所述最短传输时延的训练波束上报至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上报消息的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RRC信令承载。
以所述上报的消息为信道状态指示(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信息为例,可以在上报CSI信息的配置信息中增加positioningReport-Info作为上报指示字段。终端接收到上报CSI信息的配置信息后,若上报CSI信息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上报指示字段positioningReport-Info,则当前上报CSI信息的配置信息可以用于辅助用户终端进行定位,否则不用于辅助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为了更加准确地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可以预先设定一功率阈值Pth,无论是通过基站自行对训练波束的传输时延进行测量得到最短传输时延波束的方式,还是通过终端对对训练波束的传输时延再上报至基站来得到最短传输时延波束的方式,所得到的最短传输时延波束需要满足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Pth。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Pth,表明来自最短传输时延波束的参考信号强度足够强,使用该最短传输时延波束进行定位时,可以有效避免信号丢失或者漏接的情况,就也可以使得定位更加准确。
步骤12,将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配置定位测量配置信息,以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在获得上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后,将其作为最优波束,来配置定位测量信息,实现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在具体实施中,结合包含最优波束信息的定位测量信息,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比如,可以采用观测到达时间差定位(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Arrival,OTDOA)、上行到达时间差定位(Up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UTDOA)、增强的小区ID定位(Enhanced cell-ID,E-CID)等方法,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具体结合包含最优波束信息的定位测量信息,如何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且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由上述内容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将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可以避免出现RSRP最大的窄波束未覆盖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最短传播路径方向的情况,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以下对上述方法对应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20,所述基站2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1以及信息配置单元22。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21,适于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
所述信息配置单元22,适于将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配置定位测量配置信息,以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21获取到的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是由所述基站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上行参考信号所确定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21获取到的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是由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下行参考信号得到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后,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站20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单元23,适于通过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消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站20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单元24,适于通过上报消息的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的配置信息,是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步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所述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的步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
将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配置定位测量配置信息,以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包括:
基站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并上报至基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通过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消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通过上报消息的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通过RRC信令承载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的配置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适于获取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
信息配置单元,适于将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配置定位测量配置信息,以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是由所述基站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上行参考信号所确定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是由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并测量来自所述多个训练波束的下行参考信号得到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后,上报至所述基站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指示单元,适于通过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消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指示单元,适于通过上报消息的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多个训练波束中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上报至所述基站的配置信息,是通过RRC信令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的。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最短传输时延的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的功率阈值。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118133.3A 2018-09-25 2018-09-25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44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8133.3A CN110944382B (zh) 2018-09-25 2018-09-25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8133.3A CN110944382B (zh) 2018-09-25 2018-09-25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4382A true CN110944382A (zh) 2020-03-31
CN110944382B CN110944382B (zh) 2021-03-09

Family

ID=69905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8133.3A Active CN110944382B (zh) 2018-09-25 2018-09-25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43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5695A1 (zh) * 2021-02-04 2022-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252979A1 (zh) * 2021-06-01 2022-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6443A1 (en) * 2003-02-10 2004-08-12 Dent Paul W. Using antenna arrays in multipath environment
CN101951286A (zh) * 2010-08-10 2011-01-19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位置分区的时分双工卫星通信上行信号对齐方法
CN102821397A (zh) * 2011-06-08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测量载波选择及定位测量方法、定位处理装置及终端
CN103095356A (zh) * 2011-11-04 2013-05-08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成形方法、基站和交通运输装置
CN104125641A (zh) * 2014-08-12 2014-10-2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60GHz脉冲信号的高精度测距定位方法
CN105850055A (zh) * 2013-12-26 2016-08-10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多天线系统基于定位的波束成形方法
CN106341882A (zh) * 2015-07-17 2017-01-18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的终端定位方法
CN106793065A (zh) * 2016-08-12 2017-05-31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Ue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7592147A (zh) * 2016-07-08 2018-01-16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跟踪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69710A (zh) * 2017-11-16 2018-06-1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可重构天线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08243475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视线路径的方法及无线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6443A1 (en) * 2003-02-10 2004-08-12 Dent Paul W. Using antenna arrays in multipath environment
CN101951286A (zh) * 2010-08-10 2011-01-19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位置分区的时分双工卫星通信上行信号对齐方法
CN102821397A (zh) * 2011-06-08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测量载波选择及定位测量方法、定位处理装置及终端
CN103095356A (zh) * 2011-11-04 2013-05-08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成形方法、基站和交通运输装置
CN105850055A (zh) * 2013-12-26 2016-08-10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具有多天线系统基于定位的波束成形方法
CN104125641A (zh) * 2014-08-12 2014-10-29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60GHz脉冲信号的高精度测距定位方法
CN106341882A (zh) * 2015-07-17 2017-01-18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的终端定位方法
CN107592147A (zh) * 2016-07-08 2018-01-16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跟踪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3065A (zh) * 2016-08-12 2017-05-31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Ue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8243475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视线路径的方法及无线设备
CN108169710A (zh) * 2017-11-16 2018-06-1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可重构天线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5695A1 (zh) * 2021-02-04 2022-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252979A1 (zh) * 2021-06-01 2022-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时延测量方法、定位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4382B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1573B2 (ja) 複数の受信点を有する測定ノードを備える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測位の方法
US20210368468A1 (en) Positioning and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11986B2 (en) Combined measurement report mapping
US1071523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7184043A1 (en) Methods for improved reception of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EP388648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972155B (zh) 测量配置方法、测量方法、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US202101607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ed to manage links
WO2021023912A1 (en) Positioning-specific beam refinement for neighbor cell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s) transmission
CN113767230A (zh) 上行链路定位期间的接收器波束选择
CN110944382B (zh)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425841B2 (en) RS SNR repor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62054A1 (en) Analogue beam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248378B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US1128441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20014949A1 (en) Calibrating beam orientation errors for improved positioning
CN109565786A (zh) 寻呼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WO202105628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hannel quality measurement
US9723587B2 (en) Move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EP4366369A1 (en) Reporting integrity measurement error distribution groups
CN107078767B (zh) 预测天线重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8044256A (zh) 用于测量间隔适配的网络控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89 18 / F, block B, Zhizhen building, No.7,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Room 516, building A, Tsinghua Science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PREADTRUM HI-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