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4271B -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4271B
CN110944271B CN201911206012.9A CN201911206012A CN110944271B CN 110944271 B CN110944271 B CN 110944271B CN 201911206012 A CN201911206012 A CN 201911206012A CN 110944271 B CN110944271 B CN 110944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ber
reinforcement
layers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60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4271A (zh
Inventor
冯宗东
李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2060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4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4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4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4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4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2Non-woven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0All layers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0/00Layered product comprising an impregnated, embedded, or bonded layer wherein the layer comprises an impregnation, embedding, or binder material
    • B32B2260/02Composition of the impregnated, bonded or embedded layer
    • B32B2260/021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0/00Layered product comprising an impregnated, embedded, or bonded layer wherein the layer comprises an impregnation, embedding, or binder material
    • B32B2260/04Impregnation, embedding, or binder material
    • B32B2260/046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029Diaphragms comprising fib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其中,所述补强部包括至少一层纤维预浸料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层采用将单向长纤维基材层与无纺布层共同浸渍在热固性树脂胶液中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无纺布层为表层,所述无纺布层位于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效果为能增强材料的各向强度,并同步增加韧性。

Description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声产品层出不穷。发声装置作为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能量转换器,是电声产品中不可缺少的器件。如今,发声装置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VR设备、AR设备、智能手表以及智能穿戴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电子设备中,应用非常广泛。
发声装置的结构一般为:包括有磁路系统、振动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其中,振动系统包括有振动板以及音圈。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及智能穿戴等的不断迭代升级,对于应用于这些终端电子设备内的发声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发声装置中的振动系统,尤其是其中的振动板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纤维预浸料具有高模量、低面密度等特点。当将其用于制作发声装置内的振动板时,能很好的展现声音的高频特性。但是,由纤维预浸料复合制备的复合材料各向性能差异大,韧性差,还非常容易出现纤维裸露、干丝、劈裂等外观不良的现象,这些会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在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改善方案为:在纤维预浸料表面增设或者涂覆树脂增韧层,用以改善其韧性差等性能。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上述方案易造成产品其它性能下降,还存在改善韧性等效果不明显、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增加等诸多缺陷。以上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纤维预浸料在振动板中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所述补强部包括至少一层纤维预浸料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层采用将单向长纤维基材层与无纺布层共同浸渍在热固性树脂胶液中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无纺布层为表层,所述无纺布层位于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纤维预浸料层的厚度为0.015-0.05mm,所述纤维预浸料层的面密度为26g-60g/m2
可选地,所述纤维预浸料层包括1-5层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
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包括单向延伸的长纤维,所述至少一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的长纤维沿相同的延伸方向排布。
可选地,所述的补强部,还包括芯层;
所述纤维预浸料层为多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层被分别设置在所述芯层的上、下两侧,位于上侧的纤维预浸料层与位于所述下侧的纤维预浸料层相对于所述芯层呈对称布置。
可选地,所述芯层的材质为PMI发泡材料、PI发泡材料、聚酯类发泡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芯层的厚度为0.06-0.25mm。
可选地,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的材质为碳纤维材料、硼纤维材料、玄武岩纤维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无纺布层的材质为碳纤维材料、硼纤维材料、芳纶纤维材料、聚酯纤维材料、热塑性纤维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热固性树脂胶液为环氧类树脂胶液或者不饱和聚酯类树脂胶液。
可选地,所述补强部通过模压成型或者真空袋成型制作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振动板。所述振动板包括振膜,以及如上所述的补强部,所述补强部设置在所述振膜的中心部。
可选地,所述振膜采用工程塑料材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胶膜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作而成;
所述补强部被粘接在所述振膜的中心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振动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在制作材料方面进行了改进,引入了无纺布材料。无纺布材料具有极低的面密度以及高孔隙度的特点,在材料成型时可以促进树脂流动,能增强材料的各向强度并同步增加韧性,进而有助于改善FR高频的尖峰,改善RB。并且,无纺布材料的加入还能有效改善成型材料外观,避免出现长纤维裸露、干丝、劈裂等外观不良的现象,能够提升良品率。本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发明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纤维预浸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纤维预浸料层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纤维预浸料层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强部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强部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强部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强部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强部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9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强部与常规材料补强部的FR性能曲线对比图谱。
图10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强部与常规材料补强部的RB性能曲线对比图谱。
附图标记说明:
1-纤维预浸料层,11-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2-无纺布层,2-芯层,3-热固性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在本发明中,对于补强部的形状、尺寸等不作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补强部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设定。所述补强部例如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形状,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制成平面或者球面等不同的形状,之后可将其直接应用在振动板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如图1-图3所示,所述补强部包括至少一层纤维预浸料层1。所述纤维预浸料层采用将单向长纤维基材层与无纺布层共同浸渍在热固性树脂胶液中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无纺布层为表层,所述无纺布层位于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在制作材料方面进行了改良,特别地在制作材料中引入了无纺布材料。具体地,将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作为里层,并在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无纺布层12。其中,作为表层的无纺布材料具有极低的面密度以及高孔隙度的特点,在复合材料成型时能够很好地促进树脂流动,能够增强材料的各向强度并同步增加材料的韧性,进而有助于改善FR高频的尖峰和改善RB性能。并且,将无纺布材料作为表层的设计还能有效改善单向长纤维基层11的外观,以避免出现长纤维裸露、干丝、劈裂等外观不良的现象,从而有助于提升良品率。
在本发明中,如图4所示,所述无纺布层12例如可以只设置在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一个表面上。又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无纺布层12也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两个表面上,即将两个无纺布层12作为最外层,将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作为里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进行调整,对此不作限制。
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材质例如可以选自碳纤维材料、硼纤维材料以及玄武岩纤维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当然,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材质还可以采用金属包裹纤维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所述无纺布层12的材质可以为高模纤维材料。具体地,所述无纺布层12的材质可以为碳纤维材料、硼纤维材料、芳纶纤维材料、聚酯纤维材料以及热塑性纤维材料(例如,PPS材料、PA材料、PEI材料、PEEK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当然,所述无纺布层12也可以采用金属包裹纤维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中,所述纤维预浸料层1包括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无纺布层12和热固性树脂3。具体地,将由单向长纤维形成的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与由无纺布材料形成的无纺布层12共同浸渍在热固性树脂胶液中,经初步固化后形成了所述的纤维预浸料层1。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胶液例如可以选自环氧类树脂胶液或者不饱和聚酯类树脂胶液。上述两类树脂材料的来源比较广泛,成本较低,制得的补强部的刚度较高。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本领域常规的固化方式使上述树脂材料固化。例如,加入固化剂、催化剂固化或者加热固化等,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中,所述纤维预浸料层1例如可以包括1-5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其中,每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均包括单向延伸的长纤维。
具体来说:在纤维预浸料层1中,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既可以设置为单层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两层或者更多层复合结构。当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设置为单层结构时,可以直接在该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无纺布层12。当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设置为两层或者更多层复合结构时,要先将所有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依次层叠结合在一起,然后在最外层的表面上设置无纺布层12。需要说明的是,无纺布层12始终位于外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所述纤维预浸料层1包括两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且该两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长纤维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所述纤维预浸料层1包括五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且该五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长纤维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设置为多层时,至少一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长纤维沿相同的延伸方向排布。这样的设计能够充分发挥纤维类材料的径向力学强度高的特点。有利于使制成的补强部具有刚度高、厚度小、密度小、比模量大的特点,最终能显著改善发声装置的高频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设置层数,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但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层数不易设置的过多,否则有可能会造成纤维预浸料层的厚度过厚,不适宜制作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此外,如果是多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则多个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要连续地结合在一起,而较为优选地是,使多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中,所制成的纤维预浸料层1的厚度范围例如可以为0.015mm-0.05mm。由于补强部的厚度通常为0.05mm-0.3mm,故要求用于制作补强部的纤维预浸料层应当具有较薄的厚度。而本发明中设计纤维预浸料层的厚度范围,能够很好的满足补强部的厚度要求。并且,该纤维预浸料层,可以使形成的补强部更薄,还能有效改善发声装置的高频性能。
在本发明中,所制成的纤维预浸料层1的面密度范围例如可以为26g-60g/m2。该面密度范围能满足补强部轻质量、低密度、高比模量,高刚度的要求。在一个较为优选的例子中,当补强部包括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纤维预浸料层1时,各层纤维预浸料层1的面密度应当是相同的。这样能保证补强部的质量均一。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所述的补强部,如图6所示,包括两层结合在一起的纤维预浸料层1,其中,每层纤维预浸料层1均包括有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和设置在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一个表面上的无纺布层12。在将两个纤维预浸料层1结合在一起时,要将两个纤维预浸料层1的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结合在一起,此时两个无纺布层12均位于外侧,用于对结合在一起两个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起到包裹、保护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所述的补强部,如图7所示,包括两层结合在一起的纤维预浸料层1,其中,每层纤维预浸料层1均包括有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和分别设置在单向长纤维基材层11两个表面上的无纺布层12。在将两个纤维预浸料层1结合在一起时,将其中一个纤维预浸料层1的无纺布层12与另一个纤维预浸料层1的无纺布层12直接结合在一起。本例子中,两个纤维预浸料层1连接的部位为无纺布层。
可选地,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补强部,还包括有芯层2。其中,所述芯层2的材质例如可以采用发泡材料。芯层2采用发泡材料有助于显著降低补强部的整体的密度,并且能够显著提高补强部的阻尼性能。
具体地,所述纤维预浸料层1设置为多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层1被分别设置在所述芯层2的上、下两侧,位于上侧的纤维预浸料层1与位于所述下侧的纤维预浸料层1相对于所述芯层2呈对称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上侧、下侧均表示相对于芯层12的相对位置。对称布置指的是,芯层12的上、下侧的纤维预浸料层1的层数相同。通过这种方式,能保证补强部在上、下振动时的形变相同,从而使发声装置具有良好的振动效果。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芯层12的上侧设置有两层纤维预浸料层1,则芯层12的下侧也设置有两层纤维预浸料层1。而更为优选地是,上侧第一层与下侧第一层的纤维预浸料层1的结构相同;上侧第二层与下侧第二层的纤维预浸料层1的结构相同。
所述芯层12例如可以采用PMI发泡材料、PI发泡材料以及聚酯类发泡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作而成。这些发泡材料均能与纤维预浸料层1较为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外,这些发泡材料的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所述芯层12的厚度应当控制在0.06mm-0.25mm。
此外,在本发明中,以补强部的沿厚度方向的中心为起始点,位于起始点的上侧的第n层纤维预浸料层与位于起始点的下侧的第n层纤维预浸料层应当具有相同的面密度,其中,n为自然数。需要说明的是,起始点可以是沿厚度方向的虚拟的几何中点,也可以是芯层12。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以芯层12为起始点。与芯层12的上表面相接的为上侧的第一层。上侧的第一层以上依次为第二层、第三层、…、第n层。与芯层12的下表面连接的为下侧的第一层。下侧的第一层以下依次为第二层、第三层、…、第n层。在本例子中,距离起始点,例如芯层12,相同层数的纤维预浸料层1的面密度相同。通过这种设计,能保证补强部的质量均一。此外,在振动时,补强部上、下振动的效果一致。
可选地,所述补强部并不限于只设置一个芯层12,还可以包括多个芯层12。芯层12例如可以采用发泡材料。进一步地,芯层12采用PMI发泡材料、PI发泡材料以及聚酯类发泡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制作而成。芯层12的厚度为0.06mm-0.25mm。在本例子中,补强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补强部的第一外层和第二外层均为纤维预浸料层1。多个芯层12共同作为补强部的中间层。以保证补强部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多个芯层12能够使补强部具有更大的阻尼。
在本发明中,所述补强部例如可以通过模压成型或者真空袋成型制作而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首先将至少一层纤维预浸料层1或者至少一层纤维预浸料层1与芯层12按照设定的顺序排列,以形成至少一层材料;然后,在设定的成型温度下,采用模压成型或者真空袋成型将上述至少一层材料进行成型处理。其中,在固化过程中,纤维预浸料层1之间以及纤维预浸料层1与芯层12之间获得连接强度,以形成补强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振动板。所述振动板作为发声装置的振动组件的组成部件之一。
所述振动板包括振膜,以及本发明提供的补强部。所述补强部被设置在所述振膜的中心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所述振膜包括中心部、围绕中心部设置的折环部以及围绕折环部设置的固定部。其中,所述折环部与所述补强部、所述固定部之间可以通过胶水或者胶带进行粘接。此外,折环部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复合结构。在固定补强部时,可以通过粘结剂或者双面胶等将补强部固定设置在振膜的中心部上。本发明提供的补强部能够有效的降低振膜的偏振,增大振膜的惯性。此外,该补强部的密度小、刚度高、比模量高,能够显著提升发声装置的高、低频性能。
图9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强部与常规材料补强部的FR性能对比曲线图谱。其中,FR为频率响应,根据图9可以知晓:通过对比常规纤维材料的振动板以及本发明提供的振动板,能发现本发明提供的振动板,其在高频区域具有明显优势,即无明显波峰及波谷,曲线明显平直,SPL值较高,对声音具有更好的响应,而且Fh明显后移。
图10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补强部与常规材料补强部的RB性能对比曲线图谱。其中,RB曲线为听音曲线,其值越低越好,用于表征声音失真(THD)。从图10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振动板能够有效改善失真,能减少谐波和杂音的产生。
此外,所述振膜可以采用工程塑料材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胶膜材料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材料制作。工程塑料材料可选的是PEEK(聚醚醚酮)、PAR(聚芳脂)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可选的是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硅橡胶等。胶膜材料可选的是丙烯酸酯类胶膜、有机硅类胶膜等。其中,胶膜具有粘性。胶膜能够与工程塑料和/或者热塑性弹性体直接粘接在一起。胶膜能够调高振膜的阻尼效果,降低发声装置的杂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制作振膜的材料。
振膜例如可以由多个工程塑料层或者多个热塑性弹性体层复合而成。也可以是,振膜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其中,包括工程塑料层和热塑性弹性体层。还可以是,振膜由多层材料复合而成,其中,包括两个表层和位于两个表层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层。两个表层包括工程塑料层和/或热塑性弹性体层。中间层或者多个中间层中的至少一个为胶膜层。
基于发声装置中装配空间的尺寸要求,通常振膜的厚度例如可以控制在0.02m-0.5mm。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装配空间尺寸灵活调整,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磁路系统,以及与磁路系统配合的振动系统。其中,振动系统包括上述的振动板、以及固定结合于振动板一侧的音圈。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包括至少一层纤维预浸料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层采用将单向长纤维基材层与无纺布层共同浸渍在热固性树脂胶液中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无纺布层为表层,所述无纺布层位于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预浸料层的厚度为0.015-0.05mm,所述纤维预浸料层的面密度为26g-60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预浸料层包括1-5层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
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包括单向延伸的长纤维,所述至少一层单向长纤维基材层的长纤维沿相同的延伸方向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层;
所述纤维预浸料层为多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层被分别设置在所述芯层的上、下两侧,位于上侧的纤维预浸料层与位于所述下侧的纤维预浸料层相对于所述芯层呈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的材质为PMI发泡材料、PI发泡材料、聚酯类发泡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的厚度为0.06-0.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长纤维基材层的材质为碳纤维材料、硼纤维材料、玄武岩纤维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的材质为碳纤维材料、硼纤维材料、芳纶纤维材料、聚酯纤维材料、热塑性纤维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胶液为环氧类树脂胶液或者不饱和聚酯类树脂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通过模压成型或者真空袋成型制作而成。
11.一种振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膜,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补强部,所述补强部设置在所述振膜的中心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振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采用工程塑料材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胶膜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作而成;
所述补强部被粘接在所述振膜的中心部。
13.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振动板。
CN201911206012.9A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Active CN110944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6012.9A CN110944271B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6012.9A CN110944271B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4271A CN110944271A (zh) 2020-03-31
CN110944271B true CN110944271B (zh) 2021-08-31

Family

ID=69909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6012.9A Active CN110944271B (zh) 2019-11-29 2019-11-29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42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28118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振膜球顶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6521A (zh) * 2002-12-09 2004-07-28 安桥株式会社 扬声器振动膜片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258864A (ja) * 2006-03-22 2007-10-04 Onkyo Corp スピーカー振動板およびスピーカー
WO2012060184A1 (ja) * 2010-11-02 2012-05-10 ナノファクトリ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音響機器用振動板
CN107257534A (zh) * 2017-04-13 2017-10-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碳纤维球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908841U (zh) * 2017-06-26 2018-01-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振动板及设有该振动板的扬声器
CN207124738U (zh) * 2017-08-07 2018-03-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以及振动板
CN108055621A (zh) * 2017-11-29 2018-05-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球顶
CN109788404A (zh) * 2018-12-29 2019-05-21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振膜及发声器件
JP2020022134A (ja) * 2018-08-03 2020-02-06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音響振動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08173A1 (ja) * 2007-07-12 2009-01-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とこの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の製造方法
CN201378869Y (zh) * 2009-04-24 2010-01-06 韩华 扬声器振盆
CN107277732B (zh) * 2017-04-13 2020-09-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碳纤维球顶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6521A (zh) * 2002-12-09 2004-07-28 安桥株式会社 扬声器振动膜片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258864A (ja) * 2006-03-22 2007-10-04 Onkyo Corp スピーカー振動板およびスピーカー
WO2012060184A1 (ja) * 2010-11-02 2012-05-10 ナノファクトリ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音響機器用振動板
CN107257534A (zh) * 2017-04-13 2017-10-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碳纤维球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908841U (zh) * 2017-06-26 2018-01-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振动板及设有该振动板的扬声器
CN207124738U (zh) * 2017-08-07 2018-03-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以及振动板
CN108055621A (zh) * 2017-11-29 2018-05-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球顶
JP2020022134A (ja) * 2018-08-03 2020-02-06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音響振動板
CN109788404A (zh) * 2018-12-29 2019-05-21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振膜及发声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4271A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7534B (zh) 碳纤维球顶及其制造方法
US10178477B2 (en) Vibrating diaphragm assembly
US20180302721A1 (en) Carbon Fiber Do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US11159904B2 (en) Dome material, diaphragm and speaker
CN1592494A (zh) 扬声器振动板和使用该振动板的扬声器
CN108859296B (zh) 复合膜结构、振膜和发声装置
CN109660919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10944271B (zh) 用于发声装置的补强部、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CN105357615A (zh) 扬声器及其膜片
US20180302719A1 (en) Carbon fiber do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677789A (zh) 一种复合振动板以及应用该复合振动板的扬声器
CN109672965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09391887B (zh) 一种发声装置
WO2022135124A1 (zh) 用于发声装置的振动板及发声装置
CN105992106B (zh) 一种发声装置的振膜
CN110677783B (zh) 一种发泡体材料、振动板以及扬声器
CN112693200A (zh) 振膜及其制备方法、声电器件
WO2021093117A1 (zh) 一种振膜及发声装置
CN109076290B (zh) 用于生成声波的膜板结构
CN107318074B (zh) 一种球顶、振动系统以及扬声器
CN212344045U (zh) 振膜和应用该振膜的发声装置
CN208386928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声转换器
CN110996245B (zh) 一种振膜成型模具及振膜成型方法
CN219611969U (zh) 壳体及发声装置
US20030123688A1 (en) Sound-damping laminat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