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3760A - 一种双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3760A
CN110943760A CN201911204608.5A CN201911204608A CN110943760A CN 110943760 A CN110943760 A CN 110943760A CN 201911204608 A CN201911204608 A CN 201911204608A CN 110943760 A CN110943760 A CN 110943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ata
target
station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46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ollysys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ollysys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ollysys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ollysys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46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3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3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3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0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between fixed stations via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46Monitoring; Tes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网通信方法,包括: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第一网络接收数据;其中,目标站可以为目标主站或目标从站;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若是,则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若否,则将通过第一网络发送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该方法同时利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传输数据,不需要在主用网络发生故障时进行网络的切换,因此可以避免因网络切换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解决了现有双线缆通信方法的网络切换过程会导致通信异常的问题;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网通信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网通信方法、双网通信装置、双网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经常需要主站和从站中进行数据通信,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一般会采用双线缆通信方式,即双网通信方式。当其中一条通信线缆受损、断开,或主站和从站设备上某一数据收发装置发生故障时,另一条通信线缆可以接替工作。
现有双线缆通信方法在主站和从站进行通信的时候,必须在双网(例如A网和B网)中确定主用网络和备用网络,例如可以将A网确定为主用网络,将B网确定为备用网络。B网在A网正常运行时处于静默状态,不用于传输数据,当A网出现受损、断开、主站和从站设备上A网对应的收发装置故障的时候,主站和从站在确定A网不可用时,将通信数据利用备用网络即B网进行收发。现有双线缆通信方法在切换网络时需要一定的切换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通信数据丢失的情况,导致通信异常。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双线缆通信方法在网络切换过程中会导致通信数据丢失,进而导致通信异常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网通信方法、双网通信装置、双网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双线缆通信方法在网络切换过程中会导致通信数据丢失,进而导致通信异常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网通信方法,包括:
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站可以为目标主站或目标从站;
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所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
若是,则在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所述目标网络获取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若否,则将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是否为预设端口号;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网络确定为所述目标网络;
若否,则将所述第二网络确定为所述目标网络。
可选的,还包括:
当接收到数据发送指令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目标站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指令指定的第一数据。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后,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站发送数据确认指令。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指令指定的第一数据之后,还包括:
判断预设等待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目标站发送的第一数据确认指令;
若否,则上报故障信息。
可选的,在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后,还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数据执行对应的任务。
可选的,在所述通过所述目标网络获取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删除从非目标网络获取的所述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网通信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站可以为目标主站或目标从站;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所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所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则在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所述目标网络获取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没有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所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则将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网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双网通信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双网通信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双网通信方法,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第一网络接收数据;其中,目标站可以为目标主站或目标从站。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若是,则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若否,则将通过第一网络发送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可见,该方法同时利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传输数据,当通过第一网络获取到数据时,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通过第二网络获取到该数据,若没有获取到,则说明第二网络发生故障;若在预设时间内通过第二网络获取到了该数据,说明第二网络没有故障,则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该方法不需要在主用网络发生故障时进行网络的切换,因此可以避免因网络切换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解决了现有双线缆通信方法在网络切换过程中会导致通信数据丢失,进而导致通信异常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网通信装置、双网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网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网络确定过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网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双网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网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网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网通信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01: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第一网络接收数据;其中,目标站可以为目标主站或目标从站。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用于在主站和从站之间进行双网通信,因此主站和从站均可以执行本发明提供的双网通信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数据站称为本站。具体的,当由主站执行本发明提供的双网通信方法时,则本站即为主站,对应的目标站即为目标从站;当由从站执行本发明提供的双网通信方法时,则本站即为从站,对应的目标站即为目标主站。本站与目标站通过两个网络相连,网络可以由通信线缆组成,例如可以利用RS-485线缆或光纤线缆组成网络。
具体的,目标站通过两个网络向本站发送数据。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第一网络接收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网络为最先接收到数据的网络,而不特指某一个网络。例如当本站与目标站之间通过A网和B网相连,当先从A网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则A网即为第一网络;当先从B网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则B网即为第一网络。具体的,可以在发送数据时对数据进行标记,例如数据编号或数据发送时刻,当在某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读取数据中的标记,利用该标记判断是否已经接受过该数据,若没有接受过该数据,说明该数据为新数据,则将检测到该数据的网络确定为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网络接收数据。
S102: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
预设时间为两个网络正常工作时数据传输的最大时间差,第二网络为两个网络中除第一网络以外的另一个网络,例如当A网为第一网络时,B网则为第二网络;当B网为第一网络时,A网则为第二网络。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开始计时的时刻,即预设时间的开始时刻,例如可以在从第一网络上检测到新数据的时刻开始统计时长;或者可以在将新数据接收完毕后开始统计时长。在开始统计时长之后,判断是否获取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即目标站通过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具体的判断方法本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判断方法可以与S101步骤中的数据标识方法相对应,即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第二网络发送的具有同样标记的数据。若在预设时间内检测到具有同样标记的数据,则说明获取到了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进入S103步骤;若在预设时间内没有获取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则进入S104步骤。
S103: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当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时,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并将通过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目标网络被提前确定好,用于当在两个网络中均获取到数据时,选择将那一份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目标网络的确定方法本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将具有预设端口号的网络确定为目标网络;或者可以获取两个网络的运行状况,将运行状况较好的网络确定为目标网络,进一步,可以获取两个网络的传输时延,将传输时延较小的网络确定为运行状况较好的网络,例如A网的传输时延为1ms,B网的传输时延为0.5ms,则将B网确定为目标网络;或者可以获取两个网络的工作时长,将工作时长较短的网络确定为运行状况较好的网络,例如A网的工作时长为6个月,B网的工作时长为9个月,则将A网确定为目标网络。在确定目标网络后,将通过目标网络的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进一步,为了提高本站的存储空间利用率,在将通过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之后,还可以删除从非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非目标网络即为两个网络中除目标网络以外的网络。
S104:将通过第一网络发送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当在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时,说明第二网络可能出现了故障,因此将通过第一网络发送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在确定目标数据后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例如上报故障信息,以便控制人员及时了解数据通信状况。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网通信方法,同时利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传输数据,当通过第一网络获取到数据时,判断预设时间内是否通过第二网络获取到该数据,若没有获取到,则说明第二网络发生故障;若在预设时间内通过第二网络获取到了该数据,说明第二网络没有故障,则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该方法不需要在主用网络发生故障时进行网络的切换,因此可以避免因网络切换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解决了现有双线缆通信方法在网络切换过程中会导致通信数据丢失,进而导致通信异常的问题。
基于上述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将说明一种具体的目标网络确定过程,即对S103步骤进行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网络确定过程流程图,包括:
S201:判断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是否为预设端口号。
预设端口号被提前设定好,用于确定目标网络,其具体形式和内容本实施例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端口号为两个网络与本站连接时使用的两个端口的端口号之一。在确定目标网络时,可以判断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是否为预设端口号。例如两个网络在本地的端口号为1和2,则预设端口号可以设置为1或设置为2。在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为预设端口号时,进入S202步骤;当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不为预设端口号时,进入S203步骤。
S202:将第一网络确定为目标网络。
当第一网络的第一端口号为预设端口号时,将第一网络确定为目标网络。例如当预设端口号为1,当第一网络的第一端口号也为1时,则将第一网络确定为目标网络。
S203:将第二网络确定为目标网络。
当第一网络的第一端口号不为预设端口号时,说明该预设端口号为第二网络对应的第二端口号,因此将第二网络确定为目标网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网通信方法,利用预设端口号和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进行对比,进而确定目标网络,可以快速确定目标网络,进而快速确定目标数据以便执行后续操作。
基于上述发明实施例,在确定目标数据后,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将说明一种具体的双网通信方法流程图。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网通信方法流程图,包括:
S101: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第一网络接收数据;其中,目标站可以为目标主站或目标从站。
S102: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
S103: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S104:将通过第一网络发送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S105:向目标站发送数据确认指令。
在确定目标数据后,可以向目标站发送数据确认指令,以便目标站确定数据已被接收,防止因两个网络同时损坏而导致数据丢失。
S106:利用目标数据执行对应的任务。
在确定目标数据后,可以利用目标数据执行对应的任务,例如可以利用目标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或者可以根据目标数据发送相应的指令。对于任务的内容和执行的方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S107:当接收到数据发送指令时,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向目标站发送数据发送指令指定的第一数据。
数据发送指令用于命令本站对指定的数据进行发送,其具体内容和形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可以由操作人员手动输入,或者可以由操作人员选中第一数据后点击发送按钮生成数据发送指令。在接收到数据发送指令后,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向目标站发送数据发送指令指定的第一数据。
S108:判断预设等待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目标站发送的第一数据确认指令。
在向目标站发送第一数据后,判断在预设等待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目标站发送的第一数据确认指令。第一数据确认指令与第一数据相对应,用于表示目标站已经接收到第一数据。当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目标站发送的第一数据确认指令时,说明目标站已经接收到第一数据,可以不执行任何操作。
S109:若未在预设等待时间内接收到目标站发送的第一数据确认指令,则上报故障信息。
若未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目标站发送的第一数据确认指令时,说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均出现故障,第一数据无法发送到目标站,因此可以上报故障信息,以便控制人员了解数据通信情况,还可以执行其他操作,例如重发第一数据并重新判断,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丢失或损坏而导致无法接收到第一数据确认指令。
基于上述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将说明一种具体的使用场景。具体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双网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双网通信系统由PROFIBUS-DP协议主站、PROFIBUSBUS-DP协议从站、A网和B网组成,其中A网和B网由通信线缆组成。PROFIBUS-DP协议主站可以通过A网和B网与PROFIBUS-DP协议从站进行数据交互。以PROFIBUS-DP协议主站发送数据,PROFIBUS-DP协议从站接收数据为例。当PROFIBUS-DP协议主站接收到数据发送指令时,利用A网和B网向PROFIBUS-DP协议从站发送对应的数据,并开始计时,判断是否接收到PROFIBUS-DP协议从站发送的确认信息。PROFIBUS-DP协议从站在A网和B网中的一个接收到数据时将其确定为第一网络,并判断第二网络是否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同样的数据。若是,则确定目标网络和目标数据;若没有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同样的数据,则将通过第一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同时上报故障信息,以便控制人员得知第二网络故障。在确定目标数据后,PROFIBUS-DP协议从站向PROFIBUS-DP协议主站发送数据确认指令,以便PROFIBUS-DP协议主站得知数据已被接受。若PROFIBUS-DP协议主站在预设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数据确认指令,则认为A网和B网均发生故障,因此上报故障信息,同时重发数据,防止因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损坏或丢失导致数据确认指令无法获取。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网通信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双网通信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双网通信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网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510,用于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第一网络接收数据;其中,目标站可以为目标主站或目标从站;
判断模块520,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530,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则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540,用于若没有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第二网络发送的数据,则将通过第一网络发送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可选的,第一确定模块530,包括:
端口号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是否为预设端口号;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为预设端口号,则将第一网络确定为目标网络;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不为预设端口号,则将第二网络确定为目标网络。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数据发送指令时,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向目标站发送数据发送指令指定的第一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确认模块,用于向目标站发送数据确认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
等待确认模块,用于判断预设等待时间内是否接收到目标站发送的第一数据确认指令;
故障上报模块,用于若预设等待时间内未接收到目标站发送的第一数据确认指令,则上报故障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利用目标数据执行对应的任务。
可选的,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从非目标网络获取的数据。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网通信设备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双网通信设备与上文描述的双网通信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网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双网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610,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20,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双网通信方法。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双网通信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双网通信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该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属于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他任何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网通信方法、双网通信装置、双网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双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站可以为目标主站或目标从站;
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所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
若是,则在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所述目标网络获取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若否,则将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网络对应的第一端口号是否为预设端口号;
若是,则将所述第一网络确定为所述目标网络;
若否,则将所述第二网络确定为所述目标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数据发送指令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目标站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指令指定的第一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后,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站发送数据确认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发送所述数据发送指令指定的第一数据之后,还包括:
判断预设等待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目标站发送的第一数据确认指令;
若否,则上报故障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后,还包括:
利用所述目标数据执行对应的任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双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目标网络获取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删除从非目标网络获取的所述数据。
8.一种双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当在第一网络上检测到目标站发送的数据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站可以为目标主站或目标从站;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在预设时间内是否获取到所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所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则在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中确定目标网络,将通过所述目标网络获取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没有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所述目标站通过第二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则将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发送的所述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9.一种双网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双网通信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双网通信方法。
CN201911204608.5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双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943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608.5A CN110943760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双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608.5A CN110943760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双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3760A true CN110943760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08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4608.5A Pending CN110943760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双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37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4672A (zh) * 2021-10-12 2022-03-01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双网采样数据处理方法及其保护装置
CN115052044A (zh) * 2022-08-12 2022-09-13 南瑞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网双链路的海量数据传输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624A (zh) * 2003-12-31 2004-12-22 П 以太网冗余网络系统中数据传输模式的自适应选择方法
JP2009239325A (ja) * 2008-03-25 2009-10-15 Toshiba Corp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
CN103944787A (zh) * 2014-04-30 2014-07-23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变电站站控层双网模式切换测试方法
CN106302007A (zh) * 2016-08-08 2017-01-04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11436A (zh) * 2015-12-23 2017-06-30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双网冗余的实现方法
CN108183779A (zh) * 2017-12-22 2018-06-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铁路信号ctc/tdcs系统的双通道冗余数据传输处理方法
CN109560959A (zh) * 2018-10-28 2019-04-02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异构时间触发多网冗余传输方法
CN109905279A (zh) * 2019-03-01 2019-06-18 北京龙鼎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209088984U (zh) * 2018-12-29 2019-07-09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ofibus和rs485双网通讯的继电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624A (zh) * 2003-12-31 2004-12-22 П 以太网冗余网络系统中数据传输模式的自适应选择方法
JP2009239325A (ja) * 2008-03-25 2009-10-15 Toshiba Corp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
CN103944787A (zh) * 2014-04-30 2014-07-23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变电站站控层双网模式切换测试方法
CN106911436A (zh) * 2015-12-23 2017-06-30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并行双网冗余的实现方法
CN106302007A (zh) * 2016-08-08 2017-01-04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83779A (zh) * 2017-12-22 2018-06-1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铁路信号ctc/tdcs系统的双通道冗余数据传输处理方法
CN109560959A (zh) * 2018-10-28 2019-04-02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异构时间触发多网冗余传输方法
CN209088984U (zh) * 2018-12-29 2019-07-09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ofibus和rs485双网通讯的继电保护装置
CN109905279A (zh) * 2019-03-01 2019-06-18 北京龙鼎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4672A (zh) * 2021-10-12 2022-03-01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双网采样数据处理方法及其保护装置
CN114124672B (zh) * 2021-10-12 2024-01-23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双网采样数据处理方法及其保护装置
CN115052044A (zh) * 2022-08-12 2022-09-13 南瑞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网双链路的海量数据传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2276B2 (ja) 車両用通信制御装置
CN109048996B (zh) 机器人异常状态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54666B (zh) 一种调试机组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43760A (zh) 一种双网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47619B (zh) 一种定时器参数协商方法和装置
US2009010640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ra Network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modification by dual controller
CN107948063B (zh) 一种建立聚合链路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10912805B (zh) 消息读取状态的同步方法、终端、服务端及系统
CN112600703B (zh) 网络设备远程访问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4394012B (zh) 集群路由器、mpu及其故障的确定方法、感知控制器
CN111083198B (zh) 通信链路的切换方法、主域服务器、从域服务器及系统
CN110958139B (zh) 网络控制方法、编排器、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42860B (zh) 一种针对数据链路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553250B1 (ja) 遠隔監視用プログラムの自動消去方法
CN108965382B (zh) 一种基于bmc的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2075279B (zh) 一种aps工作模式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EP3534657A1 (en) Dynamic time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601765B (zh) 电梯远程监视系统
CN112865990B (zh) 一种文件升级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885519B (zh) 一种主控板串口的连接切换方法和主控板
CN108710557B (zh) 分布式软件程序数据一致性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US20190068525A1 (en) Consistency control of a logical path passing through a relay device
CN107370612B (zh) 一种网络质量管理系统检测任务调度方法、装置
KR20180129222A (ko) 전송망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킹을 이용한 이벤트 기반 회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4751327A (zh) 一种激活卡应用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