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1175B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1175B
CN110941175B CN201911191539.9A CN201911191539A CN110941175B CN 110941175 B CN110941175 B CN 110941175B CN 201911191539 A CN201911191539 A CN 201911191539A CN 110941175 B CN110941175 B CN 110941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frame
fixing
wearable devic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15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1175A (zh
Inventor
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1915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1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1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1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1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1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壳体,包括框本体和至少两个固定架,固定架与框本体的第一侧销孔配合,固定架与框本体的第二侧卡接固连,使固定架固定于框本体上;电路板与固定架相固连,使电路板通过固定架固定于框本体上。固定架的设置能够为电路板的安装提供有效的安装空间,弥补框本体的径向宽度过窄问题,保证电路板能够可靠地安装于框本体上。固定架同时采用销孔配合及卡接固连两种方式与框本体相连,避免电路板通过紧固螺钉或卡扣直接固定在框本体上,连接更稳定。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壳体能够使电路板可靠地固定在可穿戴设备壳体上。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含上述可穿戴设备壳体的可穿戴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壳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可穿戴设备壳体的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智能手表及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因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及便捷化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为满足众多消费者的使用需求,设计者不断地美化外观、升级结构并提升功能,使可穿戴设备朝着成为主流电子产品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可穿戴设备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电路板,电路板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固定于壳体上。一是,电路板通过多个紧固螺钉固定在壳体上;二是,壳体上一体式设有多个卡扣,卡扣的头部具有多个相互聚拢或分散的卡臂,卡扣在全部卡臂聚拢时穿过电路板所设的安装孔,之后卡扣恢复形变并与安装孔相抵,使电路板固定在壳体上。
在当下,占屏比已成为提升可穿戴设备美观性的关键指标之一,占屏比越高越受消费者欢迎,过高的占屏比要求壳体需具有较窄的边框。
然而,窄边框壳体因自身宽度较窄而不利于固定电路板。例如,窄边框壳体难以为紧固螺钉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且安装于窄边框壳体上的紧固螺钉的连接强度难以得到保障,导致电路板可能无法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窄边框壳体上。再例如,卡扣与壳体由注塑成型工艺形成,而窄边框壳体难以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为卡扣提供充足的设置空间,电路板可能因难以设置卡扣而无法固定在窄边框壳体上。
基于此,如何将电路板可靠地固定于可穿戴设备壳体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电路板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框本体上,弥补框本体的径向宽度过窄问题,避免电路板通过紧固螺钉或卡扣直接固定在框本体上,故电路板能够可靠地固定在可穿戴设备壳体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包含上述可穿戴设备窄。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壳体,包括:
框本体;
至少两个固设于框本体并用于与电路板相固连的固定架,固定架与框本体的第一侧销孔配合,固定架与框本体的第二侧卡接固连。
优选地,固定架与框本体的第一侧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限位销和限位槽。
优选地,固定架固设有卡钩,框本体的第二侧设有与卡钩配合固连的卡槽。
优选地,限位销具体设于固定架,限位销与卡钩设于固定架的同一侧。
优选地,固定架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一个限位销且固定架的中心设有一个卡钩。
优选地,框本体的内壁设有用于避让卡钩的避让槽。
优选地,固定架中心设有用于通过紧固螺钉与电路板相固连的固定孔,固定孔与卡钩沿框本体径向错开设置。
优选地,固定架的走势与框本体的走势一致。
优选地,固定架具体包括三个,三个固定架呈三角状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壳体,可穿戴设备壳体的外周设有用于与表带相连的表带连接座。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壳体,包括框本体和至少两个固定架,固定架与框本体的第一侧销孔配合,固定架与框本体的第二侧卡接固连,使固定架固定于框本体上;由于电路板与固定架相固连,从而使电路板通过固定架固定于框本体。由此可见,固定架的设置能够为电路板的安装提供有效的安装空间,弥补框本体的径向宽度过窄问题,保证电路板能够可靠地安装于框本体上。进一步地,固定架同时采用销孔配合及卡接固连两种方式与框本体相连,避免电路板通过紧固螺钉或卡扣直接固定在框本体上,电路板的连接强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连接更稳定。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壳体能够使电路板可靠地固定在可穿戴设备壳体上。
本发明所提供的包含上述可穿戴设备壳体的可穿戴设备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壳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组装后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的爆炸结构图;
图4为图3的背面结构图;
图5为图1中固定架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电路板01和显示屏02;
框本体1、固定架2和表带连接座3;
限位槽11、卡槽12和避让槽13;
限位销21、卡钩22和固定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壳体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组装后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的爆炸结构图;图4为图3的背面结构图;图5为图1中固定架的结构图;图6为图5的另一视图。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壳体,其关键发明点在于优化电路板01的固定方式。
首先,需特别说明的是,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手表,也可以是智能手环。
本发明包括框本体1和至少两个固定架2。框本体1呈圆环状,且框本体1的径向宽度较窄,能够满足较高的占屏比,但框本体1的径向宽度具体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固定架2与框本体1的第一侧销孔配合,固定架2与框本体1的第二侧卡接固连,限定固定架2相对于框本体1移动,使固定架2固定于框本体1上;由于电路板01与固定架2相固连,从而使电路板01通过固定架2固定于框本体1。固定架2的设置能够为电路板01的安装提供有效的安装空间,弥补框本体1的径向宽度过窄问题,保证电路板01能够可靠地安装于框本体1上。
另外,固定架2同时采用销孔配合及卡接固连两种方式与框本体1相固连,避免电路板01通过紧固螺钉或卡扣直接固定在框本体1上,电路板01的连接强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连接更稳定。
综合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壳体能够使电路板01可靠地固定在可穿戴设备壳体上。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架2与框本体1的第一侧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限位销21和限位槽11,使固定架2与框本体1之间实现销轴配合。
固定架2固设有卡钩22,框本体1的第二侧设有与卡钩22配合固连的卡槽12,卡钩22的抵接面沿轴向与卡槽12的抵接面抵接配合,在限位销21与限位槽11的共同作用下,限定固定架2相对于框本体1移动。
卡槽12为框本体1内壁的阶梯形凹槽,但不限于此。
限位销21具体设于固定架2上,相应地,限位槽11具体设于框本体1上。关键的是,限位销21与卡钩22设于固定架2的同一侧,且二者均沿框本体1的轴向延伸,为固定架2与框本体1之间的卡接固连提供条件。
具体地,固定架2与框本体1的第一侧之间具体设有两组相互配合的限位销21和限位槽11,限位销21全部固定在固定架2上,限位槽11全部设有框本体1上。两个限位销21分别对称地设于固定架2的两端,且固定架2的中心设有一个卡钩22,也即卡钩22设于两个限位销21之间,便于固定架2稳定地固定框本体1上。限位销21和卡钩22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式设于固定架2上。当然,限位销21及卡钩22的设置数量及设置位置均不限于此,具体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为方便安装固定架2,框本体1的内部设有避让槽13,以便在安装固定架2的过程中避让卡钩22。避让槽13优选为V型槽,卡槽12具体设于避让槽13的槽底。
固定架2的中心设有固定孔23,电路板01通过穿过固定孔23的紧固螺钉固定在固定架2上。电路板01具体固定在固定架2远离卡钩22的一侧。固定孔23可以是螺纹孔。
需注意的是,固定孔23与卡钩22沿框本体1径向错开设置,防止钻入固定孔23内的紧固螺钉与卡钩22发生碰撞干涉。
固定架2的走势与框本体1的走势一致,在具体实施例中,框本体1呈圆环状,每个固定架2呈圆弧状,二者的半径相等,避免固定架2占取较大的空间,保证框本体1的空腔面积能够达到最大,保证电路板01及电池具有充足的安装空间。
固定架2具体包括三个,三个固定架2呈三角状分布,同样有利于充分利用框本体1的空腔,为电池及电路板01等器件争取到的最大的安装空间,使占屏比达到的最佳。当然,固定架2的设置数量及设置方式均不限于此,具体依据实际情况设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壳体,可穿戴设备壳体的外周设有表带连接座3,表带连接座3与表带相连,方便用户穿戴。
另外,本发明还包括固设于可穿戴设备壳体远离电路板01一侧的显示屏02,显示屏02具体为全贴合显示屏,也即显示屏02配置有与之一体式相连的防护盖板。
本发明所提供的包含可穿戴设备壳体的可穿戴设备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可穿戴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本体(1);
至少两个固设于所述框本体(1)并用于与电路板(01)相固连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与所述框本体(1)的第一侧销孔配合,所述固定架(2)与所述框本体(1)的第二侧卡接固连;所述固定架(2)的走势与所述框本体(1)的走势一致;
所述固定架(2)与所述框本体(1)的第一侧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限位销(21)和限位槽(11);
所述固定架(2)固设有卡钩(22),所述框本体(1)的第二侧设有与所述卡钩(22)配合固连的卡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21)具体设于所述固定架(2),所述限位销(21)与所述卡钩(22)设于所述固定架(2)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一个所述限位销(21)且所述固定架(2)的中心设有一个所述卡钩(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本体(1)的内壁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卡钩(22)的避让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中心设有用于通过紧固螺钉与电路板(01)相固连的固定孔(23),所述固定孔(23)与所述卡钩(22)沿所述框本体(1)径向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具体包括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架(2)呈三角状分布。
7.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壳体,所述可穿戴设备壳体的外周设有用于与表带相连的表带连接座(3)。
CN201911191539.9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 Active CN110941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539.9A CN110941175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539.9A CN110941175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1175A CN110941175A (zh) 2020-03-31
CN110941175B true CN110941175B (zh) 2022-01-25

Family

ID=69909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1539.9A Active CN110941175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117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364404A1 (en) * 2001-12-27 2003-07-15 Asulab S.A. Agenda watch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peripheral unit, and installation with at least a computer station and an agenda watch
CN101251659B (zh) * 2008-04-10 2011-08-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路板固定于框架的组合结构
CN201282608Y (zh) * 2008-10-08 2009-07-29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固定结构及其电子装置
CN201797686U (zh) * 2010-08-26 2011-04-13 俞恒庆 一种电路板安装装置
CN202050593U (zh) * 2011-05-20 2011-11-23 达创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CN202180756U (zh) * 2011-06-30 2012-04-04 奉化市东欣仪表有限公司 汽车仪表壳
CN202421666U (zh) * 2011-12-09 2012-09-05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窄边框显示装置
CN202435511U (zh) * 2012-01-18 2012-09-1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机装配结构及电视机
CN202813164U (zh) * 2012-10-26 2013-03-20 上虞市天依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组装的汽车尾灯
CN203365947U (zh) * 2013-09-03 2013-12-25 詹美羡 一种具有发光板的电子表
CN203722725U (zh) * 2014-01-07 2014-07-16 郝东华 一种用于超窄超薄电视的加固式卡扣结构
CN203882102U (zh) * 2014-05-22 2014-10-15 深圳市兴联达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智能手表
CN204362193U (zh) * 2015-02-06 2015-05-27 奥捷五金(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显示器边框及电视显示器
CN104783415A (zh) * 2015-04-13 2015-07-22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带和智能手表
CN105867541B (zh) * 2016-04-15 2024-01-30 北京搜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1175A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5323B2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157811A1 (zh) 一种智能手表
US11564462B2 (en) Wearable apparatus and band thereof
CN210016494U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壳体及终端设备
CN110941175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壳体
CN212412191U (zh) 可穿戴设备
KR20040103990A (ko) 노트북 컴퓨터
CN110994137A (zh) 穿戴电子设备
CN111613872A (zh) 可穿戴设备
CN203957798U (zh) 遮阳板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4483527U (zh) 连接结构和腕戴设备
CN206947531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其天线
CN219916197U (zh) 一种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表盘
CN216055161U (zh) 天线结构及智能手环
CN219556522U (zh) 应用于表带上的连接器、表带以及手表
CN112399296B (zh) 可穿戴设备
CN220067474U (zh) 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9546107U (zh) 一种无螺丝的显示屏后壳
CN209948031U (zh) 腕戴设备及其主体
CN210581301U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217851667U (zh) 表带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9610728U (zh) 一种全金属头戴式耳机缝隙天线
CN210181422U (zh) 一种便于表带装配的智能手表主机结构
CN219938383U (zh) 一种手机装饰件固定结构和移动设备
CN219831665U (zh) 一种穿戴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