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3740A -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3740A
CN110933740A CN201911173647.3A CN201911173647A CN110933740A CN 110933740 A CN110933740 A CN 110933740A CN 201911173647 A CN201911173647 A CN 201911173647A CN 110933740 A CN110933740 A CN 110933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data
power
terminal device
time period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36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3740B (zh
Inventor
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36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3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3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374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8429 priority patent/WO202110403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3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3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retransmission after error or non-acknowledg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至少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方法包括:发送上行数据;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本方法可较为全面地实现上行数据的重传判定。

Description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流量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5G移动通信技术既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4G、3G和2G移动通信技术之后的延伸,其以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大规模设备连接等作为性能目标。然而,不论是早期的2G的移动通信系统,目前的4G的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架构,还是到了后面的5G移动通信,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数据的重传机制都是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至少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发送上行数据;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至少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所述装置包括:数据发送模块、信息获取模块以及重传判定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所述重传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发送上行数据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并根据该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时判定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由此,在没有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自行通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来判断是否重传上行数据,减少因上行数据丢失而造成的业务中断的概率,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中步骤S230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中步骤S231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中步骤S233的一种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中步骤S233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中步骤S330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的一种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终端设备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作为重传机制的一种,是一种结合前向错误更正(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与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方法的技术。其工作原理可以概况为:基站可使用FEC技术纠正所有错误中能够纠正的那一部分,以减少重传的次数;对于FEC无法纠正的错误,基站可通过ARQ机制请求终端设备重发数据。基站可使用检错码来检测接收到的数据包是否出错。如果无错,则基站可发送一个肯定的确认(ACK,Acknowledgement)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收到ACK后,可接着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如果出错,基站可发送一个否定的确认(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收到NACK后,可重发相同的数据包。
请参阅图1,图1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中。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包括终端设备100和网络设备200,终端设备100和网络设备200至少通过5G网络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100也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作为一种方式,终端设备100可以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作为另一种方式,终端设备100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在此并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200可以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能够和终端设备100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可以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其中,基站也可能有多种形式,比如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和接入点等。
当网络设备200为基站时,通信系统10中的上行传输过程可以是:基站下发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给终端设备100,终端设备100按照上行调度信息的内容,在对应的时间和频域资源上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其中,上行调度信息为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可以包括基站给终端设备100分配的资源信息、调制编码信息、功率控制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HARQ进程发送上行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多个并行的HARQ进程,每个HARQ进程都有一个HARQ标识(identification,ID),通过HARQ的ID可以区分不同的HARQ进程。
由于当前的5G标准取消了物理H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channel,PHICH),当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上行数据给基站时,基站没有途径告诉终端设备该上行数据包是否已经正确接收和解码,也即基站不会回复ACK或者NACK给终端设备。因此,终端设备只能通过基站下发的下一次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新数据指示(New DataIndicator,NDI)信元是否翻转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传输上行数据包。其中,下一次的NDI值和本次的NDI值不一样(即NDI有翻转)时,表示本次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已经正确接收和解码。
这样,因为基站没有将上行数据包是否已经正确接收和解码的结果直接反馈给终端设备,导致终端设备仅能根据基站下发的下一次上行调度信息进行确定。因此,如果终端设备没有收到上行调度信息,通常会默认上行数据包已经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成功的。
然而,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若上行调度信息没有被终端设备正确解码时,终端设备会误判前一个上行数据已经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从而不会进行重传。其中,上行调度信息没有被终端设备正确解码的情况可以是:在网络信号比较差时,如果基站发送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能会因为网络信号差,导致将该上行调度信息误判为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从而上行调度信息没有被终端设备正确解码。从而终端设备也会一直获取不到上行调度信息,进而默认前一个上行数据已经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不会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
这样,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前一个上行数据的重传被误判。并且,终端设备因为误判前一个上行数据的成功接收,可能会将该上行数据包的其它冗余版本(每个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在终端侧都会有几个冗余版本,重传时发送冗余版本可实现软合并增益)进行清除,导致终端设备没有该上行数据的备份。而且,因为上行数据包长时间没有重传,当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或者应用层发现需要重传时,又需要重新构建上行数据包,导致浪费终端的处理资源。
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后,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在终端设备没有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实现上行数据的重传判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2所示的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400以及配置有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400的终端设备100(图13)。下面将以终端设备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其中,本实施例所应用的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终端设备,在此不做限定。下面将针对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发送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检测到有上行数据到达时,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进行发送。其中,上行数据可以是各类业务数据,例如,视频业务数据、语音业务数据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在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后,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该上行调度信息可以包括上行数据发送的时间和发送的频域资源的数据。从而,终端设备可在确定的时间和频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上行调度信息可以是由网络设备下发。具体地,网络设备可发送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至终端设备,该DCI中可包括上行调度信息、上行调度信息及其它控制信息等,从而终端设备可根据获取到的DCI,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
作为一种方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发送的上行数据,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调度请求,以告知网络设备自己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从而网络设备可确定是否给终端设备分配上行资源。当网络设备确定分配上行资源时,可下发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给终端设备。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该上行调度信息也可以是由接收上行数据的目标设备下发,从而终端设备可发送上行数据到该目标设备。在此并不作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上行数据传输的速度,终端设备也可以在检测到有上行数据需要传输时,不用等待下发的上行调度信息,直接发送该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对象在本申请中并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是上述网络设备,也即终端设备可以发送上行数据至上述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但可由网络设备分配上行资源。
步骤S120: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后,可以等待接收上行调度信息,以根据该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是重新发送前一上行数据,还是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作为一种方式,上行调度信息中可携带有NDI信元,NDI信元可用于指示是否进行重传。从而终端设备可根据上行调度信息中的NDI信元值来确定是否重传前一上行数据。
由于可能存在网络信号差或者当前并未下发上行调度信息等原因,导致终端设备没有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因此,可以设定一个第一时长,当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内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可根据上行调度信息中的NDI信元值来确认是否重新发送前一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时长可为终端设备等待接收上行调度信息的最大等待时长,可预存于终端设备。作为一种方式,该第一时长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具体设定。例如,当上行数据属于即时性数据时对应的第一时长要大于当上行数据属于非即时性数据时对应的第一时长。作为另一种方式,第一时长也可以是默认值,该默认值可以是人为设定的,也可以是5G网络协议规定的上行调度信息的最大等待接收时长。具体的第一时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当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可以获取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以根据发射功率确定是否重新发送前一上行数据。这样,在没有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自动根据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评估基站是否正确接收和解码上行数据,而非直接默认上行数据包已经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成功,降低了数据包丢失造成业务中断的概率,有效保证了上行传输质量。
其中,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可以是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当前进行上行数据发送的发射功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在传输失败后根据协议递增后的发射功率。例如,协议规定终端设备在做随机接入失败时,需要提高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具体的发射功率在此并不作限定,仅需获取到终端设备进行上行数据发送时所采用的发射功率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目前基站侧等网络设备可以对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使得每个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到达基站处保持最小。且当基站检测到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的误码率较高时,基站会通知该终端设备提高发射功率。因此,发射功率与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的误码率具有相关性,而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的误码率又会影响到基站对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和解码,从而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与基站正确接收和解码上行数据的概率具有相关性。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评估基站是否正确接收和解码上行数据,从而确定是否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
步骤S130: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时,终端设备可以判断该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从而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当发射功率满足功率条件时,判定需要重新上行数据。也就是说,当发射功率满足功率条件时,可以认为上行数据包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终端设备可以重新发送上行数据,以使基站能够正确接收并解码该上行数据。当发射功率不满足功率条件时,可以认为上行数据包已经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终端设备可以不用重新发送上行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功率条件可以是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异常的条件。例如,发射功率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数值,前几次的发射功率大于功率阈值等,在此并不作限定。也就是说,当发射功率满足该功率条件时,可认为当前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处于异常状态,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高。为了降低丢包率,保证上行传输质量,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进行重传。同理,当发射功率不满足该功率条件时,可认为当前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未处于异常状态,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低。为了减少网络负载,保证其他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质量,终端设备可以不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操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当发射功率满足功率条件时,判定不需要重新上行数据。也就是说,当发射功率满足功率条件时,可以认为上行数据包已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终端设备可以不用重新发送上行数据。当发射功率不满足功率条件时,可以认为上行数据包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终端设备可以重新发送上行数据,以使基站能够正确接收并解码该上行数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功率条件可以是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正常的条件。例如,发射功率长时间处于较低的数值,前几次的发射功率都低于指定功率值等,在此并不作限定。也就是说,当发射功率满足该功率条件时,可认为当前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处于正常状态,上行数据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高。为了减少网络负载,保证其他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质量,终端设备可以不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操作。同理,当发射功率不满足该功率条件时,可认为当前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未处于正常状态,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高。为了降低丢包率,保证上行传输质量,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进行重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判定需要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时,终端设备可以通知执行模块,开始重传操作。作为一种方式,可以是重新向网络设备发起调度请求,以申请重新传输该上行数据。进一步地,终端设备也可以通知RLC层,以通过其它HARQ进程将该上行数据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在发送上行数据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并根据该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时判定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由此,在没有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也可自行通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来判断是否重传上行数据,从而可实现及时重传,减少因上行数据丢失而造成的业务中断的概率,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也易于实现。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3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发送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1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20: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记录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这样,当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发送上行数据至网络设备时,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时刻,确定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从而可从历史记录的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是一个可分析的时间段,也即预设时间段内存在足够次数的发射功率,以进行有效地分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时间段越往当前时刻集中,数据的有效性就越高,得到到重传判定结果越可靠。
作为一种方式,预设时间段可以是固定时间长度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固定时间长度所对应的时间段即为预设时间段,从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该固定时间长度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其中,该固定时间长度可由用户进行设定。例如,固定时间长度设为20ms,预设时间段即为在当前时刻前20ms的时间窗口,若该20ms内终端设备发送了5次上行数据,则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该5次中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
作为另一种方式,预设时间段可以是固定发送次数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固定发送次数所对应的时间段即为预设时间段,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直接获取该固定发送次数中每次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该固定发送次数可由用户进行设定。例如,固定发送次数设为10次,预设时间段即为在当前时刻前面10次发送上行数据对应的时间窗口,终端设备可获取该10次中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
作为又一种方式,预设时间段可以是固定上行子帧数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在当前时刻之前的固定上行子帧数所对应的时间段即为预设时间段,从而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该预设时间段内每次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即每个上行子帧数的发射功率。例如,预设时间段可以设置为在当前上行子帧的前面20个上行子帧。
步骤S230: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后,可以根据该预设时间段内发射功率,确定是否满足功率条件,从而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上行数据。。
为提高上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时刻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整体的发射功率,评估是否进行重传。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功率条件为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异常的条件时,终端设备可以判断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是否满足该功率条件,以确定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如果确定出处于异常状态,则当前时刻发送的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高,终端设备可判断需要进行重传。为了降低丢包率,保证上行传输质量,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进行重传。如果判断出未处于异常状态,则当前时刻发送的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低,终端设备可以不上行数据的重传。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可以是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是否满足重新发送条件。也即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具体地,请参阅图4,步骤S230可以包括:
步骤S231:根据所述发射功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每次的发射功率,计算预设时间段内的线性平均功率。从而终端设备可将该线性平均功率作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
Figure BDA0002289403130000101
其中,
Figure BDA0002289403130000102
TxPower(i)为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容第i次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也可以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每次的发射功率,计算预设时间段内的加权平均功率。从而终端设备可将该加权平均功率作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具体地,请参阅图5,步骤S231可以包括:
步骤S2311: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的先后顺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确定对应的每次发射功率的权重大小。具体地,终端设备在获取到预设时间段后,可以确定该预设时间段内的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然后可以将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按照由先及后的顺序进行排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确定出预设时间段内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的先后顺序后,可以根据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与每次的发射功率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每次的发射功率也按照时间的由先及后的顺序对应排列。从而可以确定出每个发射功率的时间前后关系。
步骤S2312:根据所述先后顺序,确定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距离所述当前时刻越近的时间时的发射功率所对应的权重越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获取到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权重之间的大小关系与发送时间的后先顺序对应。也即时间越靠后的发送时间,对应的发射功率的权重越大;时间越靠前的发送时间,对应的发射功率的权重越小。也可以理解为,距离所述当前时刻越近的发送时间,对应的发射功率的权重越大;距离所述当前时刻越远的发送时间,对应的发射功率的权重越小。其中,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逐渐增大的关系。其中,逐渐增大的关系可以是等差增大关系,也可以是等比增大关系,在此并不作限定。
步骤S2313:根据所述大小关系,将每次的发射功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加权平均功率,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
由于终端设备是根据时间先后顺序,确定出的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之间的大小关系,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发射功率的时间前后关系,得到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其中,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的具体大小可以不作为限定,仅需满足以上大小关系即可。
例如,根据时间先后顺序,确定的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的大小关系可以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设置:0≤P1≤P2≤...≤Pi≤...≤Pn≤1且
Figure BDA0002289403130000111
其中,每个发射功率按照其对应的发送时间由先及后的顺序排列时,每个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与P1P2...Pi...Pn逐一对应。且距离当前时刻最近的发送时间,对应的发射功率的权重为是Pn,距离当前时刻最远的发送时间,对应的发射功率的权重为是P1
终端设备在获取到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后,可以将每次的发射功率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到加权平均功率,并作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其中,将每次的发射功率进行加权平均,可以是将每个发射功率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后求和,得到加权平均功率。从而终端设备可将该加权平均功率作为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
Figure BDA0002289403130000121
也即,
Figure BDA0002289403130000122
其中,TxPower(i)为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容第i次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Pi为第i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
步骤S232:将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参考阈值进行比较。
终端设备在获取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时,可以将该平均发射功率与参考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预设时间段的平均发射功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其中,参考阈值可以是衡量平均发射功率是否为异常状态的功率值,可以预先存储于终端设备。
步骤S233:当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参考阈值的比较结果满足重新发送条件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根据平均发射功率与参考阈值的比较结果,确认出平均发射功率处于异常状态时,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高。因此,可认为该比较结果满足重新发送条件,终端设备可以重新发送上行数据,以降低丢包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参考阈值可以为最大发射功率,该最大发射功率可为5G网络协议规定的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功率上限。作为一种方式,可以是发送上行数据至网络设备的功率上限。终端设备可根据平均发射功率与最大发射功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预设时间内的平均发射功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从而可以评估出上行数据是否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具体地,请参阅图6,步骤S233可以包括:
步骤S2331:获取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与所述平均发射功率的差值。
由于基站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的误码率较高时,基站会通知终端设备提高发射功率。因此,若预设时间端的平均发射功率比较高时,意味着预设时间段内终端设备的上行传输的误码率较高,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也比较高。因此,可以通过获取平均发射功率与协议规定的功率上限的差值,来确定平均发射功率是否处于较高的数值,从而评估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是否也处于比较高的数值,进而确定是否进行重传操作。
步骤S2332:当所述差值小于第一指定阈值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其中,第一指定阈值为平均发射功率处于正常状态下时,最大发射功率与平均发射功率之间的最小差值。即
Figure BDA0002289403130000123
Figure BDA0002289403130000124
时,平均发射功率处于正常状态。其中,delta为第一指定阈值,TxPowermax为最大发射功率。第一指定阈值可预存于终端设备,可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合理设定。例如,可以设定为3dB。
可以理解的是,最大发射功率与平均发射功率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指定阈值时,意味着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已趋近于最大发射功率,换句话说,终端设备需要以一直较大的功率才能将上行数据传输出去。则终端设备可以评估出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比较高,从而可以判定终端设备需要重新发送上行数据。为避免上行数据包的丢失,终端设备可以通知执行模块,开始重传操作,以重新发送上行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参考阈值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的默认功率,终端设备可根据平均发射功率与默认功率的比较结果,确定预设时间内的平均发射功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从而可以评估出上行数据是否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具体地,请参阅图7,步骤S233也可以包括:
步骤S2333:获取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默认功率的差值。
其中,默认功率可以为终端设备在未被基站要求提升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所采用的发射功率。默认功率可以是用于判断平均发射功率是否过高的基准功率。具体地默认功率值在本申请中并不作限定,仅需确定出平均发射功率是否过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默认功率可以是既能满足最低的通信要求,也能避免对其他终端设备产生不必要的干扰时对应的发射功率,也即终端设备采用默认功率发送上行数据时到达基站处可以保持最小。该默认功率可以是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具体情况进行设定的。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默认功率还可以是人为设定的初始发射功率。例如,10dB。
终端设备通过获取平均发射功率与默认功率的差值,可以确定平均发射功率具体高出默认功率多少,从而可根据高出的功率量,确定平均发射功率是不是过高,是不是临近最大发射功率。
步骤S2334:当所述差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其中,第二指定阈值为平均发射功率处于正常状态下时,平均发射功率与默认功率之间的最大差值。第二指定阈值可预存于终端设备,可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合理设定。例如,可以设定为11dB。
可以理解的是,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默认功率的差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时,意味着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远远大于默认功率,且趋近于最大发射功率。换句话说,终端设备需要以一直较大的功率才能将上行数据传输出去。则终端设备可以评估出上行数据未被网络设备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比较高,从而可以判定终端设备需要重新发送上行数据。为避免上行数据包的丢失,终端设备可以通知执行模块,开始重传操作,以重新发送上行数据。
例如,如图8所述,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框图。具体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下发的上行调度信息后,可以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并且等待下一次的上行调度信息。同时,在上行数据的传输期间,终端设备可以记录预设时间段内(即滑动时间窗口T)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功率。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后,可以判断在第一时长内,是否收到上行调度信息。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按照这个调度信息的指示来判定是否需要重传。若指示重传,则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行数据的重传操作,并继续等待下一次的上行调度信息。若指示不重传,即为传输新的上行数据。当然,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没有收到上行调度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之前获取到的发射功率,评估是否进行重传。如果判定为需要重传,则可以通知执行模块,开启重传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功率条件为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正常的条件时,终端设备也可以判断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是否满足该功率条件,以确定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处于正常状态,则当前时刻发送的上行数据已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高。终端设备可以不上行数据的重传。如果处于不正常状态,则当前时刻发送的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高,终端设备可判定需要进行重传。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终端设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可以是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是获取平均发射功率与正常功率之间的差值,如果大于一定阈值,则确认平均发射功率处于不正常状态,反之,如果小于或等于一定阈值,则确认平均发射功率处于正常状态。其中,正常功率可以是根据终端设备具体情况进行设定的,也可以是人为设定的默认正常功率,在此并不作限定。例如,10dB。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10、步骤S220以及步骤S230中的方式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在发送上行数据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通过获取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并根据该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定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根据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定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可以是当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与参考阈值的比较结果满足重新发送条件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由此,在没有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也可自行通过当前时刻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整体的发射功率,来评估是否重传上行数据,提高了上行传输的可靠性,也减少因上行数据丢失而造成的业务中断的概率,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和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9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S320: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
步骤S330: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310、步骤S320以及步骤S33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功率条件为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异常的条件时,上述终端设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也可以是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的变化趋势是否为增大趋势,也即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具体地,请参阅图10,步骤S330可以包括:
步骤S331:根据所述发射功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变化趋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根据预设时间段内每次的发射功率,确定出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变化趋势。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将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发送时间以及每次的发射功率,生成发射功率的变化曲线,从而可以根据曲线的走势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变化趋势。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在时间轴上将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发送时间以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将与每个发送时间对应的每个发射功率用线条进行连接。从而生成主板的温度状态曲线。其中,线条的类型可以是多种,例如,折线、圆滑曲线、虚线、实线等。
步骤S332:当所述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且增大的幅度大于指定幅度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且增大的幅度大于指定幅度时,终端设备可以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其中,指定幅度可以根据预设时间段中起始时刻对应的发射功率进行实时确定,在此并不作限定。作为一种方式,若起始时刻对应的发射功率较高,且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时,指定幅度可以设置很小,也就是说,只要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数值,或者处于缓缓增大的趋势,终端设备即可判定需要重传上行数据。作为另一种方式,若起始时刻对应的发射功率较低,且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时,指定幅度可设置很大,也就是说,预设时间段内靠后的时间对应的发射功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数值,相对于起始时刻的发射功率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终端设备即可判定需要重传上行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若预设时间段中起始时刻对应的发射功率比较小,而增大的幅度也比较小时,仅从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来判定重传,重传误判率高。因为虽然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但预设时间段的发射功率都处于正常状态,发射功率并没有出现很高的数值,因此,终端设备可判定不进行重传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功率条件为用于表征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正常的条件时,上述终端设备确定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也可以是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的变化趋势是否为减小趋势,也即确定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发射功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处于正常状态,终端设备可以不上行数据的重传。如果确定出处于不正常状态,终端设备可判定需要进行重传。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当功率变化趋势为减少趋势且减小的幅度大于指定幅度时,终端设备可确定发射功率处于正常状态,终端设备可以不上行数据的重传。反之,如果小于指定幅度,终端设备可判定需要进行重传。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当功率变化趋势为减少趋势且临当前时刻最近的发射功率低于指定功率时,终端设备可确定发射功率处于正常状态,终端设备可以不上行数据的重传。反之,如果高于指定功率,终端设备可判定需要进行重传。其中,指定功率可为设定的正常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在发送上行数据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通过获取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并根据该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定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根据该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定是否需要重新发送,可以是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且增大的幅度大于指定幅度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由此,在没有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也可自行通过当前时刻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整体的发射功率,来评估是否重传上行数据,提高了上行传输的可靠性,也减少因上行数据丢失而造成的业务中断的概率,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和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11所示的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发送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41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20: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负载率比较低时,即网络比较好时,上行数据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高,终端设备通常也可以获取到网络设备下发的上行调低信息。因此,在网络负载率比较低时,也可以不用根据发射功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判定。从而,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以在网络负载率比较高时,即网络比较差时,自动根据发射功率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判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网络通常存在用网高峰期,且用网高峰期的网络通常比较差。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确定当前网络环境是否处于网络比较差的状态,也即是否处于用网高峰期,以在确定出网络比较差时,根据发射功率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判定。具体地,当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后,如果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步骤S430:当所述发送时间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指定时间段为历史统计的所述5G网络的负载率大于负载阈值时的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后,可以判断该发送时间是否处于指定时间段内。其中,指定时间段为历史统计的5G网络的负载率大于负载阈值时的时间段。
其中,网络的负载率也可以理解为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其可以是当前网络的实际通信量与最大可容通信量的比值,也可以是当期网络的实际占用带宽与最大可用带宽的比值,在此并不作限定,仅需网络的负载率体现网络的好坏状态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载阈值可以存储于终端设备,可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具体设定,具体的负载阈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作为一种方式,可以设定的偏远地区的负载阈值高于中心地区的负载阈值。例如,偏远地区的负载阈值可设为80%,中心地区的负载阈值可设为6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自行实时统计5G网络每天天各个时刻的负载率,然后综合得到一天内各个时刻的平均负载率。当终端设备获取到5G网络一天内各个时刻的平均负载率,可以根据负载阈值,确定平均负载率大于负载阈值时的指定时间段,从而得到一天内用网高峰期的时间段。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直接从其他可统计网络负载率的设备处获取到历史统计的5G网络一天内各个时刻的平均负载率,从而可确定出上述指定时间段,在此并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当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时,可以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处于比较差的状态,上行数据未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的概率较高,终端设备也可能会因为网络差而未获取到网络设备下发的上行调低信息。因此,有必要自行通过发射功率进一步评估上行数据是否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进而确定是否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操作。也即,当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时,终端设备可获取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并根据发射功率进行重传判定。
步骤S440: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440可以参阅前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50:当在第一时长内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发送上行数据后,可以等待接收下发的上行调度信息。终端设备如果在第一时长内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则可以直接根据该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是重新发送前一上行数据,还是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作为一种方式,上行调度信息中可携带有NDI信元,NDI信元可用于指示是否进行重传。从而终端设备可根据上行调度信息中的NDI信元值变化来确定是否重传前一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可以获取上行调度信息中的NDI信元值,然后将该NDI信元值与上一次获取到的上行调度信息中的NDI信元值进行比较。当本次的NDI信元值与上一次的NDI信元值一样时,即NDI没有翻转时,终端设备可确定需要重新发送前一上行数据。而当本次的NDI信元值与上一次的NDI信元值不一样时,即NDI有翻转时,终端设备可确定不需要重新发送前一上行数据,确定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在发送上行数据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通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并在发送时间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时,根据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由此,在没有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先判断当前网络环境是否网络比较差,在确定出网络比较差时,根据发射功率进行上行数据的重传判定,减少网络资源占用率,提高了上行传输质量,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请参阅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400的结构框图。该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400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至少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该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400包括:数据发送模块410、信息获取模块420以及重传判定模块430。其中,所述数据发送模块410用于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信息获取模块420用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所述重传判定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420可以具体用于:获取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
在该实施例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重传判定模块430可以包括:功率确定单元、功率比较单元以及功率判断单元。其中,功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功率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参考阈值进行比较;功率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参考阈值的比较结果满足重新发送条件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参考阈值可以为最大发射功率,该最大发射功率为5G网络规定的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功率上限,上述功率判断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差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与所述平均发射功率的差值;第一差值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差值小于第一指定阈值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该实施方式下,上述功率确定单元可以包括:顺序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权重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先后顺序,确定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距离所述当前时刻越近的时间时的发射功率所对应的权重越大;功率平均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大小关系,将每次的发射功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加权平均功率,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参考阈值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的默认功率,上述功率判断单元可以包括:第二差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默认功率的差值;第二差值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差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该实施例下,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重传判定模块430可以包括:趋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变化趋势;趋势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且增大的幅度大于指定幅度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420也可以包括:时间获取单元,用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时间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发送时间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指定时间段为历史统计的所述5G网络的负载率大于负载阈值时的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400还可以包括:数据重传模块。数据重传模块用于当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时,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形式的耦合。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发送上行数据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并根据该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定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其中,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由此,在没有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也可自行通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来判断是否重传上行数据,减少因上行数据丢失而造成的业务中断的概率,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该终端设备100可以是PC电脑、移动终端等能够运行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触摸屏130以及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20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介质8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8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8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至少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上行数据;
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包括:
获取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发射功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
将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参考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参考阈值的比较结果满足重新发送条件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阈值为最大发射功率,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为所述5G网络规定的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功率上限,所述当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参考阈值的比较结果满足重新发送条件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与所述平均发射功率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小于第一指定阈值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射功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的先后顺序;
根据所述先后顺序,确定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距离所述当前时刻越近的时间时的发射功率所对应的权重越大;
根据所述大小关系,将每次的发射功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加权平均功率,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阈值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的默认功率,所述当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参考阈值的比较结果满足重新发送条件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默认功率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发射功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变化趋势;
当所述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且增大的幅度大于指定幅度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包括:
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当所述发送时间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指定时间段为历史统计的所述5G网络的负载率大于负载阈值时的时间段。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传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时,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0.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至少通过5G网络进行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上行数据;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上行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或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
重传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是否满足功率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在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发射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判定模块包括:
功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
功率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参考阈值进行比较;
功率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参考阈值的比较结果满足重新发送条件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阈值为最大发射功率,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为所述5G网络规定的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的功率上限,所述功率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差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与所述平均发射功率的差值;
第一差值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差值小于第一指定阈值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确定单元包括:
顺序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每次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的先后顺序;
权重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先后顺序,确定每次的发射功率对应的权重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距离所述当前时刻越近的时间时的发射功率所对应的权重越大;
功率平均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大小关系,将每次的发射功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加权平均功率,作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发射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阈值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的默认功率,所述功率判断单元包括:
第二差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平均发射功率与所述默认功率的差值;
第二差值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差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判定模块包括:
趋势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射功率,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变化趋势;
趋势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功率变化趋势为增大趋势且增大的幅度大于指定幅度时,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时间获取单元,用于当在第一时长内未获取到上行调度信息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
时间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发送时间处于指定时间段内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发射功率,所述指定时间段为历史统计的所述5G网络的负载率大于负载阈值时的时间段。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重传模块,用于当判定需要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时,重新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173647.3A 2019-11-26 2019-11-26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33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3647.3A CN110933740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0/128429 WO2021104035A1 (zh) 2019-11-26 2020-11-12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3647.3A CN110933740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3740A true CN110933740A (zh) 2020-03-27
CN110933740B CN110933740B (zh) 2022-03-15

Family

ID=6985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3647.3A Active CN110933740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3740B (zh)
WO (1) WO202110403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5771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4g与5g链路高效融合的方法
WO2021104035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32063A (zh) * 2021-04-02 2021-07-16 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层重传控制方法
CN115460711A (zh) * 2021-06-08 2022-12-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分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82973A1 (en) * 2009-01-21 2010-07-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in bundling m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973418A (zh) * 2013-01-29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道激活检测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978671A (zh) * 2016-06-27 2016-09-2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harq重传的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879059A (zh) * 2017-02-22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347309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886373A (zh) * 2016-03-29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非正交上行传输中进行资源和功率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90036A (zh) * 2018-09-27 2018-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发射功率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信号收发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76864A1 (en) * 2012-01-09 2013-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and power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391173B (zh) * 2012-05-10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US20170265148A1 (en) * 2016-03-09 2017-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based on sar and/or harq
CN109151980B (zh) * 2017-06-16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前导码发送功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933740B (zh) * 2019-11-26 2022-03-1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82973A1 (en) * 2009-01-21 2010-07-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in bundling m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973418A (zh) * 2013-01-29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道激活检测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86373A (zh) * 2016-03-29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非正交上行传输中进行资源和功率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78671A (zh) * 2016-06-27 2016-09-2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harq重传的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347309A (zh) * 2017-01-25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79059A (zh) * 2017-02-22 2017-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990036A (zh) * 2018-09-27 2018-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节发射功率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信号收发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4035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771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4g与5g链路高效融合的方法
CN113132063A (zh) * 2021-04-02 2021-07-16 天津瑞发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层重传控制方法
CN115460711A (zh) * 2021-06-08 2022-12-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分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60711B (zh) * 2021-06-08 2024-04-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分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4035A1 (zh) 2021-06-03
CN110933740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3740B (zh)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86670B2 (en) Random access feedback method, random access process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10226341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CN106471765B (zh) 利用改进的harq反馈指示的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WO2018000841A1 (zh) 一种harq重传的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RU2735152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ь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US10498493B2 (en) LTE HARQ feedback for configured uplink grants
US8400999B2 (en) Method of handling packet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0351020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62130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uplink messages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US100209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spatial diversity
JP200708917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状態報告信号の伝送速度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4025388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WO2021135616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00325509A1 (en) Data transmission/receiving method in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1172620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003484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JP5289336B2 (ja) 中継方式を使用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再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US117776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a threshold
US883751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emptively transmitting a signal in accordance with a MCS other than a network commanded MCS
US20230155720A1 (en) Multiplexing of harq-ack with different priorities on pucch
CN114337758A (zh) 波束指示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EP26856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retransmission process by activating/deactivating the retransmission process dependent on channel quality
CN11387287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892857B2 (en) HARQ transmission of transport bloc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