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7309A -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7309A
CN108347309A CN201710056678.5A CN201710056678A CN108347309A CN 108347309 A CN108347309 A CN 108347309A CN 201710056678 A CN201710056678 A CN 201710056678A CN 108347309 A CN108347309 A CN 108347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stream data
contro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ime quantum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66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7309B (zh
Inventor
郑娟
李超君
官磊
马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66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7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7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7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当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未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本发明解决了目前LTE系统中HARQ反馈机制不适合作为UL grant free传输的反馈机制的问题;接入网设备无需向终端发送确认响应,即可使得终端确定出上行数据被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节省了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仍旧向终端发送确认响应所消耗的传输资源。

Description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混合自动重传(Hybrid Auto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中,反馈信息是指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向终端反馈的信息。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正确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反馈信息通常包括确认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和非确认应答(Non-Acknowledgement,NACK)。其中,ACK用于指示接入网已正确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NACK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从终端发送上行数据至终端接收到反馈信息的过程大概包括如下步骤: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接入网设备根据SR向终端发送第一上行调度许可(UplinkGrant,UL grant);终端接收第一UL grant,并根据第一UL grant中的控制信息向接入网设备传输上行数据;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通过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向终端反馈ACK,终端初步确认接入网设备已正确接收该上行数据(ACK占用一个比特,存在识别错误的可能);在终端还存在待发送的数据时,接入网设备继续向终端发送第二UL grant,当第二UL grant用于指示传输新数据时,终端根据已收到的ACK和第二UL grant再次确定接入网设备已正确接收该上行数据,并根据第二UL grant向接入网设备继续发送其它上行数据。
由于在LTE系统中上行数据的整个传输过程较长,如果按照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来统计,通常需要12*TTI+0.5*(N*TTI)的传输时延,其中,N*TTI是SR的传输周期。但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5G)系统中的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ility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终端对时延要求较高,LTE中上行数据的传输时延无法满足URLLC终端的时延要求,因此在5G系统中的URLLC终端可以通过无上行调度许可(Uplink grantfree,UL grant free)传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UL grant free传输是指终端不需要等待接入网设备通过UL grant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终端在预设的资源中自行选择上行传输资源即可发送上行数据,极大地降低了上行数据的传输时延。由于在UL grant free传输中,接入网设备在大部分情况都不需要向终端发送UL grant,因此,目前LTE系统中HARQ反馈机制不适合作为UL grant free传输的反馈机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LTE系统中HARQ反馈机制不适合作为UL grant free传输的反馈机制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当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未接收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时,确定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其中,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
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不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这样,接入网设备无需向终端发送确认响应,即可使得终端确定出上行数据被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节省了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仍旧向终端发送确认响应所消耗的传输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使得终端可以确定出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到上行数据,并根据该第一控制信息通过UL grantfree重传上行数据,因此,增加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使得终端可以确定出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到上行数据,并根据该第二控制信息重传该上行数据,由于该第二控制信息是由接入网设备配置的,因此,避免了终端通过UL grant free传输上行数据时,第一终端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与第二终端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相同,导致两个终端使用相同的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发生碰撞的问题,提高了终端重传上行数据成功的概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终端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其中,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通过UL grant free传输上行数据,提高了上行数据的传输效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当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时,终端根据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通过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将包括有用于指示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终端,使得接入网设备增加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通过将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一起发送给终端,使得接入网设备无需额外向终端发送辅助控制信息,节省了接入网设备单独向终端发送辅助控制信息时消耗的传输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通过在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使得终端通过UL grant free传输上行数据时,可以从新的第二资源池中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提高了终端重传上行数据成功的概率。
通过在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使得终端可以在重传上行数据时,选择与上行信道相适配的上行传输资源,提高上行数据的传输质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资源池包括:用于在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初传上行数据的第一资源池和/或用于在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资源池;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和/或,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之后,还包括:当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之后,还包括:当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终端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其中,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第一确认响应和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终端根据第一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其中,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通过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将包括有上行数据的第一确认响应和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终端,使得接入网设备充分利用了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信令资源,提高了下行控制信息的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其他上行数据包括终端在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第三时间单元是不同于第一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且第三时间单元是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和/或;其他上行数据包括其他终端在第四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第四时间单元是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通过在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当其它上行数据是一个终端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发送的时,由于接入网设备无需向该终端发送多次确认响应,因此,节省了传输确认响应所消耗的资源。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一指示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终端的终端标识;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终端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终端在第五时间单元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其中,第五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或者,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终端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其中,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通过混合自动重传HARQ指示信道反馈的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HARQ指示信道仅用于传输确认响应;终端根据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其中,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通过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通过仅用于传输确认响应的HARQ指示信道向终端发送确认响应,使得终端在通过HARQ指示信道接收到确认响应时,无需检测就可以确定上行数据已被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节省了终端将ACK误检为NACK,重传上行数据所消耗的传输资源,简化了终端的处理逻辑。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终端在第三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其中,第三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或者,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终端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其中,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或由接入网设备动态通知的;和/或,第一时间单元集合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时间单元所在的频段是免许可频段,第一时间单元是一次传输机会TxOP中的上行持续时间中所包括的时间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不发送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其中,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
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资源池包括:用于在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初传上行数据的第一资源池和/或用于在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资源池;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和/或,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第一确认响应和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其中,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其它上行数据包括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间单元上接收的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第三时间单元是不同于第一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且第三时间单元是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和/或;其他上行数据包括接入网设备在第四时间单元上接收的其他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第四时间单元是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一指示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终端的终端标识;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终端标识。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五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其中,所述第五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或者,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上通过HARQ指示信道发送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HARQ指示信道仅用于传输确认响应;其中,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或者,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第五到第八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到第四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或由接入网设备动态通知的;和/或,第一时间单元集合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结合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时间单元所在的频段是免许可频段,第一时间单元是一次传输机会TxOP中的上行持续时间中所包括的时间单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接收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元,该至少一个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元,该至少一个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该发射器和接收器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控制,该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该发射器和接收器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控制,该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接入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和接入网设备,该终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该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时间单元的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时间单元的示意图;
图4D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示意图;
图4E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F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A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B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C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示意图;
图5D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E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B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C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A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B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C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次TxOP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接收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提及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文提及的“模块”通常是指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能够实现某些功能的程序或指令;在本文中提及的“单元”通常是指按照逻辑划分的功能性结构,该“单元”可以由纯硬件实现,或者,软硬件的结合实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首先对本文所涉及的若干个名词进行介绍。
1、许可频段:在得到通信行业的管理部门许可后才能使用的频谱资源。
2、免许可频段:是指在满足相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不需要通信行业的管理部门的许可就能直接使用的频谱资源,运营商通过使用免许可频段传输数据可以实现网络容量的分流。
其中,相关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要求并不涉及具体的共存规范,主要是限制发射功率,即,接入网设备的发射功率和终端的发射功率需要限制在预设范围内,以避免干扰工作在相邻频段和共享频段的通信设备。第二类要求设定了具体的共存规范,该共存规范用于与无线电定位等其它无线电业务共存。共存规范至少包括发射功率控制(Transmit Power Control,TPC)、动态频率选择(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DFS)、信道占用带宽、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等方面的规范。
3、LBT:对于免许可频段,每个通信设备(接入网设备或终端)在某个信道上发送数据之前,需要先检测当前信道是否空闲,即检测附近的其它通信设备是否正在占用该信道来发送数据;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检测到信道空闲,那么该通信设备就可以在当前信道上发送数据,但是,该通信设备在发送数据的时间长度是有限制的,在此限制的时间范围内,通信设备不需要再次执行检测当前信道是否空闲的过程;如果检测到信道被占用,那么该通信设备就无法在当前信道上传输数据。其中,检测当前信道是否空闲的过程也被称为空闲信道评测(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本实施例不对检测当前信道是否空闲的过程的具体名称作限定。
4、传输机会(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是指通信设备在通过空闲信道评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s,CCA)竞争到免许可频段的使用机会之后,不需要再通过CCA重新评估信道而在该免许可频段上连续使用的时间。TxOP内可以只包括下行持续时间中的时间单元,也可以只包括上行持续时间中的时间单元,还可以既包括下行持续时间中的时间单元又包括上行持续时间中的时间单元。其中,下行持续时间中的时间单元是指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时间单元,上行持续时间中的时间单元是指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时间单元。TxOP也可以称为信道占据期间(Channel Occupancy),或者TxOP也可以称为最大信道占用时长(Maximum Channel Occupancy Time,MCOT),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5、上行调度许可(Uplink Grant,UL grant):是指在接入网设备允许终端传输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的控制信息。UL grant包括用于控制终端发送上行数据所使用的上行传输资源和所使用传输方式的控制信息。
6、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是指终端不需要接入网设备的上行调度许可,就可以从预配置(Pre-configured)或者预定义的资源池中,选择上行传输资源直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选地,该资源池包括用于在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初传上行数据的第一资源池和/或用于在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资源池。
7、许可频段辅助接入(Licensed Assisted Access,LAA)-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是指将许可频段和免许可频段通过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或者非CA的方式联合在一起使用的LTE系统。
可选地,当LAA-LTE系统的使用场景为将许可频段和免许可频段通过CA联合使用的场景时,工作在许可频段上的小区作为主小区,工作在免许可频段上的小区作为辅小区,其中主小区和辅小区可以共站部署,也可以是非共站部署,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有理想的回传路径。
可选地,当LAA-LTE系统的使用场景不是将许可频段和免许可频段通过CA联合使用的场景时,比如:双链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时,工作在许可频段上的小区作为主小区,工作在免许可频段上的小区作为辅小区,主小区与辅小区之间没有理想的回传路径,比如:回传延迟较大。
8、在免许可频段上的独立式LTE(Standalone LTE over Unlicensed spectrum,Standalone ULTE)系统:是指独立部署的工作在免许可频段上的小区。此时,工作在免许可频段上的小区不需要通过工作在许可频段上的小区的辅助,可以提供独立接入功能。
可选地,在本申请中,载波与小区视为等同的概念,即,终端接入一个载波和接入一个小区是等同的。
可选地,本申请提到的小区是接入网设备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接入网设备,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是LTE系统;也可以是LAA-LTE系统,也可以是Standalone ULTE系统,还可以是5G系统,5G系统又称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120和终端140。
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用于将接收到的无线帧与IP分组报文进行相互转换,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当接入网设备12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层(Physical,PHY)协议栈,本发明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1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可选地,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包括家庭基站(Home eNB,HeNB)、中继(Relay)、微微基站Pico等。
接入网设备120和终端140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可选地,该无线空口是基于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New Radio,NR);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4G标准(LTE系统)的无线空口。接入网设备120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接收终端140发送的上行数据。
终端140可以是指与接入网设备120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终端14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140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例如,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User Device)、或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可选地,终端140还可以为中继(Relay)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终端140可以通过与接入网设备120之间的无线连接,向接入网设备120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地,终端140向接入网设备120发送上行数据可以基于UL grant free传输,即,终端140从资源池中自行选择上行传输资源来传输上行数据;或者,基于UL grant传输,即,终端140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接入网设备根据该SR向终端发送UL grant,或者说,终端140传输的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是接入网设备通过UL grant调度实现的;终端根据该UL grant中的控制信息来传输上行数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接入网设备120和/或多个终端140,图1中以示出一个接入网设备120和一个终端140来举例说明,但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140。本实施例以终端140为LTE系统或5G系统中的UE为例进行说明,该终端包括:处理器21、接收器22、发射器23、存储器24和总线25。
处理器2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2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22和发射器2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通信芯片中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发射模块和调制解调模块等,用于对信息进行调制和/或解调,并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或发送该信息。
存储器24通过总线25与处理器21相连。
存储器2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
存储器24可存储至少一个功能所述的应用程序模块26。应用程序模块26可以包括:确定模块261、发送模块262、接收模块263和选择模块264。
处理器21用于执行确定模块261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有关确定步骤的功能;处理器21用于执行发送模块262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有关发送步骤的功能;处理器21用于执行接收模块263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有关接收步骤的功能;处理器21用于执行选择模块264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有关选择步骤的功能。
此外,存储器2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是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网设备120。本实施例以接入网设备120为LTE系统中eNB,或者,5G系统中的gNB为例进行说明,该接入网设备包括:处理器31、接收器32、发射器33、存储器34和总线35。
处理器3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3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32和发射器3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通信芯片中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发射模块和调制解调模块等,用于对信息进行调制解调,并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或发送该信息。
存储器34通过总线35与处理器31相连。
存储器3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
存储器34可存储至少一个功能所述的应用程序模块36。应用程序模块36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61和发送模块362。
处理器31用于执行接收模块361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有关接收步骤的功能;处理器31用于执行发送模块362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有关发送步骤的功能。
此外,存储器3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文提供了四种不同的HARQ反馈方案,具体如下。
第一种HARQ反馈方案:
参考LTE系统,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在一种方式中,接入网设备通过PHICH向终端发送反馈信息,此时,存在终端将ACK错检测为NACK,或者将NACK错检测为ACK的问题,因此不满足URLLC通信的需求,即会影响URLLC通信的可靠性;在另一种方式中,接入网设备通过将ACK或NACK承载在UL grant中向终端发送反馈信息,此时,接入网设备无论是否正确接收到该上行数据,都需要向终端发送UL grant,消耗的传输资源较多。基于此技术问题,请参考图4A,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401,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发送上行数据。
第一时间单元是距离终端有传输上行数据的需求的时刻最近的时间单元。
由于考虑到当终端有传输上行数据的需求时,该终端需要对该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比如:对上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等,该处理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第一时间单元还可以是距离终端有传输上行数据的需求的时刻有一定时间延迟的时间单元。
可选地,第一时间单元是终端基于UL grant free传输机制所确定的时间单元。例如,通过预定义或者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方式,确定UL grant free传输资源所对应的时间位置,这里的时间位置可以通过时间单元来表示。可选地,当终端有传输上行数据的需求时,可以选择距离该需求时刻最近且在该需求时刻之后的时间单元,作为第一时间单元。
结合图4B,假设终端在第一个TTI42内有传输上行数据的需求,终端对该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在第一时间单元44(即第三个TTI)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可以用传输时间间隔TTI的时间长度来表示,或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理解,时间单元用TTI来表示。比如:一个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为1个TTI。TTI可以用毫秒(millisecond,ms)度量,也可以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来度量,比如:1个TTI的时间长度是0.5ms,或者是7个符号、4个符号、3个符号或2个OFDM符号等。由于5G系统中引入了可变TTI机制,所以本实施例不限定TTI的具体长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时间单元的时间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可以包括上行业务数据和/或上行控制数据。
步骤402,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
由于接入网设备与终端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从绝对时间的角度来看,本实施例中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一时间单元的位置,与接入网设备接收上行数据的第一时间单元的位置不同。换句话说,接入网设备接收该上行数据的时间单元与终端发送该上行数据的时间单元相比,有一定的延迟。
结合图4C,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46发送上行数据,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48接收上行数据,第一时间单元48与第一时间单元46之间存在一定的传输时延49。
步骤403,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不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时间单元集合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并且通知给终端的,或者由接入网设备动态通知给终端的,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或者,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元。
可选地,若第一时间单元集合是接入网设备动态通知给终端的,则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给终端,或者接入网设备通过媒体介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信令通知给终端,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通知给终端,或者,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通知给终端,或者,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也可以由终端通知给接入网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各个时间单元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的时间单元的个数也可以是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接入网设备动态通知的,或由终端通知给接入网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是不包括第一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集合。
当第一时间集合包括一个时间单元时,该时间单元在时间上的长度(也可以描述为“该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可以与第一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时间集合包括多个时间单元时,多个时间单元之间各自对应的时间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时间集合包括的每个时间单元在时间上的长度可以与第一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是指该时间单元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间资源的长度,这里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当第一时间集合包括一个时间单元时,由于终端只需要检测一个时间单元是否接收到反馈信息,因此,可以降低UE侧的检测复杂度。
当第一时间集合包括多个时间单元时,为反馈信息的传输增加了灵活性,更有助于系统的前向兼容设计。尤其对于工作在免许可频段的设备(无论是接入网设备还是终端设备)而言,由于需要先执行LBT,才能确认免许可频段上数据是否可以传输,因此该设备在免许可频段上的数据传输是机会性的。因此,固定的反馈信息位置不适用于免许可频段上的数据传输。
结合图4D,其示出了第一时间单元集合410的示意图。由图4D可知,第一时间单元集合410包括3个时间单元,且第一时间单元集合410在第一时间单元412之后。
反馈信息在形式上包括非确认响应和确认响应两种类型。通常,在一次上行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接入网设备仅向终端反馈非确认响应和确认响应中的一种类型。本实施例中,非确认响应是接入网设备向终端显式指示的,确认响应是接入网设备向终端隐式指示的(即,通过不反馈非确认响应和确认响应来确定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
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上行数据后,会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以恢复出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比如进行解调、译码等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接入网设备会确定是否正确接收了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接入网设备确定是否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的方式可以是译码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不向终端发送反馈信息(也即确认响应ACK),使得终端可以在未检测到反馈信息时,确定上行数据已被正确接收,节省了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发送确认响应所消耗的资源。
步骤404,当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未接收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时,确定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由于接入网设备未发送反馈信息,说明接入网设备已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终端确定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可选地,步骤401和404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402和403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不发送该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这样,接入网设备无需向终端发送确认响应,即可使得终端确定出上行数据被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节省了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仍旧向终端发送确认响应所消耗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可能未正确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此时,基于图4A所示的实施例,请参考图4E,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步骤403和步骤404的可替换步骤,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405,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或由接入网设备动态通知的,或者由终端动态通知给接入网设备的,例如,终端可以在传输的上行数据中携带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可选地,为了保证接入网设备在没有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的情况下,也能获知终端通知给接入网设备的时间间隔,包括时间间隔的上行信息和该终端传输的上行数据可以独立编码。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CRC,或者说该下行控制信息是经过CRC之后得到的控制信息,或者说该下行控制信息需要执行CRC操作。
可选地,该下行控制信息是UL grant包括的控制信息或者是与UL grant具有相同功能但不同信令名称的其它信令包括的控制信息,其中UL grant中包括用于调度上行数据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以LTE系统为例,UL grant可以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格式0、0A、0B、4、4A、4B传输的信令,也可以是通过5G系统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传输的信令,当然,该下行控制信息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下行控制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发送,该下行控制信道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者是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或者是5G系统下的其他下行控制信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当下行控制信息为UL grant时,UL grant中的反馈信息通过新数据指示(New Date Indicator,NDI)来表示,当NDI指示重传数据时,说明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即,NDI用于表示非确认响应。
可选地,该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的非确认响应可以通过显式方式指示,即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中,直接指示非确认响应。例如,对于1个HARQ进程,采用1bit指示非确认响应,例如用这个bit的状态0或状态1来表示非确认响应。
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的配置信息。其中,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包括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可选地,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还包括用于初传上行数据的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也可以仅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不包括第一控制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406,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由于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本文中终端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第二时间单元,与接入网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的第二时间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延迟,此处的相关解释与步骤402中第一时间单元的延迟的相关解释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407,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的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根据该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07也可以不包括“根据该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即步骤407可以是“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的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当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选择重传上行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或者自适应调整重传该上行数据的频率资源或者上行传输功率。或者,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用于辅助终端实现上行数据传输的链路自适应。
当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时,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从配置后的第二资源池中自行选择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资源,通过选择出的上行传输资源重传上行数据。
步骤408,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重传的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重传的上行数据是对应在第一时间单元传输的上行数据的重传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408还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重传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步骤401、406和407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402、405和408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使得终端可以确定出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到上行数据,并根据该第一控制信息通过UL grant free重传上行数据,因此,增加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在重传上行数据时,可以通过UL grant所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来重传上行数据。此时,请参考图4F,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步骤405至步骤408的可替换步骤,该方法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409,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
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相关解释与步骤405中第一时间单元和第二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相关解释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此处,关于下行控制信息的相关解释与步骤405中下行控制信息的相关解释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TPC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示意性地,第二控制信息可以是LTE系统中UL grant中包括的至少一种控制信息。LTE系统中的UL grant用于动态调度上行数据传输或者半静态调度上行数据传输。关于ULgrant的相关解释与步骤405中UL grant的相关解释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也可以仅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不包括第二控制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410,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的相关解释与步骤406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411,终端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的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根据该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二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
步骤412,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重传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步骤401、410和411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402、409和412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使得终端可以确定出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到上行数据,并根据该第二控制信息重传该上行数据,由于该第二控制信息是由接入网设备配置的,因此,避免了终端通过UL grant free传输上行数据时,第一终端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与第二终端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相同,导致两个终端使用相同的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发生碰撞的问题,提高了终端重传上行数据成功的概率。
第二种HARQ反馈方案:
参考LTE系统,若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通过将ACK承载在ULgrant中来向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由于UL grant中包含多个信息比特,而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可能仅占用其中的1个信息比特,此时,UL grant的信令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基于此技术问题,请参考图5A,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501,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401,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502,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402,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503,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该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是否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本步骤中,由于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因此,该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
其中,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UL grant,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下行控制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该下行控制信息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该下行控制信道可以PDCCH或者是EPDCCH,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当下行控制信息为UL grant时,UL grant中的反馈信息可以通过NDI来表示。可选地,此处关于UL grant的相关解释与步骤405中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可选地,资源池包括:用于在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初传上行数据的第一资源池和/或用于在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资源池;配置信息包括: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和/或,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反馈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实现了动态配置终端中的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
步骤504,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步骤505,当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时,终端根据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终端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后,首先检测该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是否指示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当反馈信息指示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时,下行控制信息中的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终端发送该上行数据之后的其它上行数据,且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选择传输其他上行数据时所使用的MCS、或者上行传输功率、或者使用的频率资源信息,或者其他传输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控制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以实现上行数据传输的链路自适应。
当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时,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从配置后的第一资源池中自行选择用于初传其它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资源,通过选择出的上行传输资源初传其它上行数据。
可选地,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CRC,或者说该下行控制信息是经过CRC之后得到的控制信息,或者说该下行控制信息需要执行CRC操作。
可选地,步骤501、504和505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502和503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将包括有用于指示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终端,使得接入网设备增加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通过将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一起发送给终端,使得接入网设备无需额外向终端发送辅助控制信息,节省了接入网设备单独向终端发送辅助控制信息时消耗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当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未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时,接入网设备可能没有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终端可能没有检测到该下行控制信息,此时,为了保证上行数据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终端基于UL grant free传输机制重传上行数据。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可能未正确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此时,基于图5A所示的实施例,请参考图5B,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步骤503至步骤505的可替换步骤,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506,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5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结合参考图5C,假设接入网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Format 1C来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CI Format 1C包括的信息比特为15比特。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1比特的反馈信息52和辅助控制信息。终端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可以先通过1比特来确定接入网设备是否正确接收上行数据,并在确定出1bit的反馈信息用于指示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时,辅助控制信息为第一控制信息54,并解析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控制信息;在确定出1bit的反馈信息用于指示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辅助控制信息为第一控制信息56,并解析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3和步骤50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即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该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或非确认响应,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步骤507,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6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时间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的时间单元,该时间单元集合至少包括一个时间单元。
步骤508,当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中有关第一控制信息的描述详见步骤407,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步骤505和步骤508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即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确定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的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还是确认响应,并确定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步骤509,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
步骤510,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重传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步骤501、507、508和509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502、506和510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增加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通过在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使得终端通过UL grant free传输上行数据时,可以从新的第二资源池中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提高了终端重传上行数据成功的概率。
另外,通过在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使得终端可以在重传上行数据时,选择与上行信道相适配的上行传输资源,提高上行数据的传输质量。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在重传上行数据时,可以通过UL grant所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此时,请参考图5D,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步骤506-510的可替换步骤,该方法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511,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
可选地,第二时间单元为一个时间单元集合中的一个时间单元,该时间单元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元。
其中,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此处,第二控制信息的相关解释与步骤409中对第二控制信息的相关解释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接入网设备在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通过将非确认响应以及第二控制信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终端,使得终端可以根据接入网设备配置的第二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提高了终端重传上行数据成功的概率。
结合参考图5E,假设接入网设备通过DCI format 1C来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CIFormat 1C包括的信息比特位15比特。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1比特的反馈信息52和辅助控制信息。终端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可以先通过1比特来确定接入网设备是否正确接收上行数据,并在确定出1bit的反馈信息用于指示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时,辅助控制信息为第一控制信息54,并解析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控制信息;在确定出1bit的反馈信息用于指示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辅助控制信息为第二控制信息58,并解析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二控制信息。
步骤512,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6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513,当反馈信息是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中有关第二控制信息的描述详见步骤409,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514,终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
步骤515,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重传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步骤501、512、513和514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502、511和515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增加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由于该第二控制信息,由于该第二控制信息是由接入网设备配置的或者由接入网设备动态指示的,因此,避免了终端通过UL grant free传输上行数据时,第一终端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与第二终端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相同,导致两个终端使用相同的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发生碰撞的问题,提高了终端重传上行数据成功的概率。
可选地,当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未接收到下行控制信息时,接入网设备可能没有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或者,终端可能没有检测到该下行控制信息,此时,为了保证上行数据成功传输至接入网设备,终端基于UL grant free传输机制重传上行数据。
第三种HARQ反馈方案:
为了提高UL grant的信令资源的利用率,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可以不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辅助控制信息,而是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其它上行HARQ进程的指示信息。这样,通过该下行控制信息可以指示多个上行HARQ进程的接收情况。
请参考图6A,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601,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1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602,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2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603,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第一确认响应和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HARQ进程的第二确认响应。
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UL grant,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下行控制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该下行控制信道可以PDCCH或者是EPDCCH,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其他上行数据是终端在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第三时间单元是不同于第一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且第三时间单元是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由于在同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了多个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因此,为了保证终端能够确认出每个确认响应对应哪一个上行数据,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第一指示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号;第二指示信息包括该终端发送的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
示意性的,终端通过8个上行HARQ进程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了8次上行数据,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第一个上行HARQ进程和第二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的上行数据,则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确认响应和第一个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第二个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号。其中,多个上行HARQ进程共用同一个确认响应,以减少确认响应所占据的信息比特数。
可选的,当在同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相同终端的多个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时,为了保证终端能够确认出每个确认响应对应哪一个上行数据,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采用位图(bitmap)的形式,反馈对应该终端的多个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示意性的,假设终端最大支持4个上行HARQ进程,并且确认响应采用1bit来反馈,则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4bits信息,分别对应4个上行HARQ进程的确认响应。可选地,如果接入网设备在反馈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两个上行HARQ进程,且确定接收正确,那么接入网设备可以只将4bits中对应这两个上行HARQ进程的bit信息置为确认响应对应的状态,剩余2bit信息采用默认状态(例如,默认状态可以对应非确认响应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采用了bitmap的形式,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可以不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号。
可选的,为了保证终端能够确认出每个确认响应对应哪一个上行数据,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的多个确认响应还可以与该终端传输上行数据的时间位置有特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假设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在(#n)时间单元传输,其中(#n)表示该时间单元的序号。则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的确认响应可以对应(#n-x-M)时间单元和(#n-x)时间单元之间的包括的时间单元集合,这里的时间单元集合包括(#n-x-M)时间单元和(#n-x)时间单元,其中x和M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或者是动态通知的,或者是终端通知给接入网设备的,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通知方式。示意性的,假设x=2,M=4,并且确认响应采用1bit反馈,则接入网设备在(#n)时间单元传输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对于该用户终端,可以用5bits信息,分别对应(#n-6)、(#n-5)、(#n-4)、(#n-3)、(#n-2)时间单元传输的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进一步,可选地,如果接入网设备在反馈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接收到该终端在(#n-6)和(#n-4)时间单元发送的上行数据,且确定接收正确,那么接入网设备可以只将5bits中对应这两个时间单元的bit信息置为确认响应对应的状态,剩余3bits信息采用默认状态(例如,默认状态可以对应非确认响应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可以不包括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号。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终端的终端标识。终端标识可以为终端所在小区的临时标识、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IMSI)等,可选地,终端的终端标识还可以通过该终端对应的ULgrant free资源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UL grant free资源的相关解释与步骤405中对UL grant free资源的相关解释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其他上行数据是其他终端在第四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第四时间单元是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由于在同一个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了多个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因此,为了保证终端能够确认出每个确认响应对应哪一个终端发送的哪一个上行数据,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第一指示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终端的终端标识,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终端标识。
示意性的,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到终端A的第一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的上行数据、终端B的第二个上行HARQ进程发送的上行数据,则向终端A发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确认响应、终端A的第一个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号、终端B的终端标识和终端B的第二个上行HARQ进程的进程号。可选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终端A的终端标识。
可选地,为了保证终端能够确认出每个确认响应对应哪一个终端发送的哪一个上行数据,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每个终端的终端标识以及每个终端对应的至少一个上行数据对应的确认响应。其中,每个终端对应的至少一个上行数据对应的确认响应的实现方式的相关描述参见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其他上行数据既包括终端自身在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又包括其它终端在第四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这种实现方式的相关描述参见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将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和其它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一起发送给终端,既提高了下行控制信息的信令资源的利用率,又无需接入网设备多次发送确认响应,节省了传输资源。
步骤604,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步骤605,终端根据第一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可选地,当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还包括终端发送的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时,该终端还可以根据第二确认响应确定其它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可选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CRC,或者说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是经过CRC之后得到的控制信息,或者说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需要执行CRC操作。
可选地,步骤601、604和605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602、603和610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接入网设备在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将包括有上行数据的第一确认响应和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终端,使得接入网设备增加了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可能未正确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此时,基于图6A所示的实施例,请参考图6B,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步骤603-605的可替换步骤,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606,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五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辅助UL grant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第五时间单元是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该第五时间单元可以与第二时间单元相同,也可以与第二时间单元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当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时,终端根据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选择重传上行数据的MCS、或者上行传输功率、或者使用的频率资源信息、或者其他传输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控制信息,或者其他传输上行数据所需要的控制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以实现上行数据传输的链路自适应。。
当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时,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从配置后的第二资源池中自行选择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资源,通过选择出的上行传输资源重传上行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道发送,该下行控制信道可以PDCCH或者是EPDCCH,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仅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506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607,终端在第五时间单元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6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608,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步骤609,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9还可以替换为“终端重传上行数据”,其中重传的上行数据对应该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传输的上行数据。
步骤610,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重传的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10还可以替换为“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重传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步骤601、607-609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602、606和610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增加了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在重传上行数据时,还可以通过UL grant所指示的上行传输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此时,请参考图6C,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步骤606-610的可替换步骤,该方法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611,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五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
第五时间单元是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该第五时间单元可以与第二时间单元相同,也可以与第二时间单元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511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仅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612,终端在第五时间单元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6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613,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步骤614,终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14还可以替换为“终端重传上行数据”,其中重传的上行数据对应该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传输的上行数据。
步骤615,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重传的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15还可以替换为“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重传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CRC,或者说该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是经过CRC之后得到的控制信息,或者说该第二下行控制信息需要执行CRC操作。
可选地,步骤601、612-614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602、611和615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增加了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第四种HARQ反馈方案:
参考LTE系统,若接入网设备通过PHICH向终端发送ACK或NACK时,终端通过检测PHICH中传输的是ACK还是NACK来确定上行数据是否已被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由于终端在检测PHICH中传输的是ACK和NACK存在误检的可能,此时,终端可能将ACK误检为NACK,从而误向接入网设备重传上行数据,浪费传输资源,或者终端误将NACK检测为ACK,从而导致上行数据的丢失。基于此技术问题,请参考图7A,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701,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401,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702,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参见步骤402,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703,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上通过HARQ指示信道发送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该HARQ指示信道仅用于传输确认响应。
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在实际实现时,HARQ指示信道可以为PHICH,也可以为其他用于指示HARQ进程的反馈信息的信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704,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通过HARQ指示信道反馈的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
步骤705,终端根据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可选地,步骤701、704和705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702和703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当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通过仅用于传输确认响应的HARQ指示信道向终端发送确认响应,使得终端在通过HARQ指示信道接收到确认响应时,无需检测就可以确定上行数据已被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节省了终端将ACK误检为NACK,重传上行数据所消耗的传输资源,简化了终端的处理逻辑。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可能未正确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此时,基于图7A所示的实施例,请参考图7B,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步骤703-705的可替换步骤,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706,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第三时间单元是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该第三时间单元可以与第二时间单元相同,也可以与第二时间单元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当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时,终端根据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选择重传上行数据的MCS。
当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时,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从配置后的第二资源池中自行选择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资源,通过选择出的上行传输资源重传上行数据。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5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仅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707,终端在第三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6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708,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步骤709,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709可以替换为“终端重传上行数据”,其中重传的上行数据对应该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传输的上行数据。
步骤710,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重传的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10还可以替换为“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重传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步骤701、707、708和709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702、706和710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增加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息比特所携带的信息量,提高了下行控制信息中信令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通过在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第一控制信息,使得终端可以根据该第一控制信息通过UL grant free重传上行数据,由于终端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的用于UL grantfree传输的第二资源池(重传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池)是接入网设备配置的,因此,终端通过UL grant free传输上行数据时,可以从新的第二资源池中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提高了终端重传上行数据成功的概率。
可选地,终端在重传上行数据时,可以通过UL grant重传上行数据。此时,请参考图7C,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步骤706至710的可替换步骤,该方法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711,当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
第三时间单元是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该第三时间单元可以与第二时间单元相同,也可以与第二时间单元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511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仅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712,终端在第三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
本步骤的相关描述与步骤406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713,终端根据非确认响应确定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步骤714,终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14还可以替换为“终端重传上行数据”,其中重传的上行数据对应该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传输的上行数据。
步骤715,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重传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715还可以替换为“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重传的上行数据”。
可选地,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CRC,或者说该下行控制信息是经过CRC之后得到的控制信息,或者说该下行控制信息需要执行CRC操作。
可选地,步骤701、712-714可单独实现为终端侧的反馈信息接收方法的实施例;步骤702、711和715可单独实现为接入网设备侧的反馈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在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上行数据时,向终端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和用于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使得终端可以确定出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到上行数据,并根据该第二控制信息重传该上行数据,由于该第二控制信息是由接入网设备配置的,因此,避免了终端通过UL grant free传输上行数据时,第一终端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与第二终端自行选择的上行传输资源相同,导致两个终端使用相同的上行传输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发生碰撞的问题,提高了终端重传上行数据成功的概率。
可选地,当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过程所使用的时频资源属于免许可频段时,第一时间单元所在的频段是免许可频段,第一时间单元是一次TxOP中的上行持续时间(UL duration)所包括的时间单元。本实施例中,UL duration可以是预配置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动态通知的,也可以是终端动态通知给接入网设备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UL duration是接入网设备通过向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来配置的。
可选地,UL duration是接入网设备通过在免许可频段上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Common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C-PDCCH)上向终端传输公共控制信息指示配置的。此时,终端通过免许可频段上的公共控制信息指示确定UL duration。其中,公共控制信息可以指示下行突发数据传输的结束位置。请参考图8,C-PDCCH通知的ULduration包括第一时间单元82,该UL duration与该C-PDCCH所在的下行TTI84属于同一个TxOP86。
可选地,终端可以通过UL grant free在第一时间单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也可以通过UL grant在第一时间单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当终端通过UL grant free在第一时间单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需要从用于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资源。当终端初传上行数据时,终端在第一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当终端重传上行数据时,终端在第二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根据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传输的上行数据中包括的参考信号测量获得,例如DMRS,或者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也可以通过对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例如上行数据接收对应的误码率,确定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还可以通过相对信息来表示,例如,当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MCS表示时,即可以通过绝对的MCS来表示,例如直接指示终端采用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所指示的MCS进行重传;或者,也可以通过相对的MCS来表示,例如,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指示的是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传输的上行数据对应的MCS与终端重传该上行数据对应的MCS之间的MCS偏移值。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指示,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基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基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频率资源、基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上行数据所使用的签名信息。其中,签名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码本、码字、序列、交织图样、映射图样、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前导(Preamble)、空间维度信息、功率维度信息。或者,更为一般地,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包括基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上行数据所对应的任意资源,该资源包括时间上的资源、频率上的资源、空间域上的资源、码域资源、功率信息、用于辅助上行数据解调所需要的资源(例如参考信号、辅助实现时频同步的参考信号以及前导序列等)。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MCS,DMRS相关控制信息(示意性地,可以包括循环移位(Cyclic Shift,CS)和正交掩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码本、码字、序列、交织图样、映射图样、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前导(Preamble)、空间维度信息、功率维度信息。或者,更为一般地,重传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包括重传上行数据所对应的任意资源,该资源包括时间上的资源、频率上的资源、空间域上的资源、码域资源、功率信息、以及用于辅助重传上行数据解调所需要的资源,例如解调参考信号、辅助实现时频同步的参考信号以及前导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在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对应1个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或1个编码块(Code Block,CB),或者也可以对应多个TB或者多个CB,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提及的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既可以显示指示,也可以隐式指示,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示意性地,当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显示指示方式实现时,可以采用类似目前LTE系统中采用的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上报方式进行指示,这里的CSI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示意性地,当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通过隐式指示方式实现时,可以通过调整传输上行数据所使用的资源来实现。这里,传输上行数据所用的资源包括时间上的资源、频率上的资源、空间域上的资源、码域资源、功率信息、以及用于辅助重传上行数据解调所需要的资源,例如解调参考信号、辅助实现时频同步的参考信号以及前导序列的一个或多个。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接收装置的框图。该反馈信息接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140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本实施例以终端140为LTE系统或5G系统中的UE为例进行说明,该反馈信息接收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910、确定单元920、接收单元930和选择单元940。
发送单元91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401、407、411、501、509、514、601、609、614、701、709、714的功能以及各个步骤中隐含的发送功能。
确定单元92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404、406、407、411、505、508、513、605、608、613、705、708、713的功能以及各个步骤中隐含的确定功能。
接收单元93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406、410、504、507、512、604、607、612、704、707、712的功能以及各个步骤中隐含的接收功能。
选择单元940,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步骤中隐含的选择功能。
相关细节可结合参考图4A至图7C所述的方法实施例。
可选地,确定单元920和选择单元940可由终端中的处理器执行相应的指令来实现;接收单元930可由终端中的接收器来实现;发送单元910可由终端中的发射器来实现。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反馈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该反馈信息接收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120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本实施例以接入网设备120为LTE系统中eNB,或者,5G系统中的gNB为例进行说明,该反馈信息接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010、发送单元1020。
接收单元101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402、405、409、502、510、515、602、610、615、702、710、715的功能以及各个步骤中隐含的发送功能。
发送单元1020,用于实现上述步骤403、408、412、503、506、511、603、606、611、703、706、711的功能以及各个步骤中隐含的发送功能。
相关细节可结合参考图4A至图7C所述的方法实施例。
可选地,接收单元1010可由终端中的接收器来实现;发送单元1020可由终端中的发射器来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3)

1.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当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未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中自行选择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其中,所述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所述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5.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
当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和/或,
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在所述UL grantfree传输过程中初传上行数据的第一资源池和/或用于在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资源池;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所述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11.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一确认响应和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包括所述终端在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且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和/或;
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包括其他终端在第四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四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终端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第五时间单元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其中,所述第五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所述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17.一种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终端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通过混合自动重传HARQ指示信道反馈的所述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所述HARQ指示信道仅用于传输所述确认响应;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第三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所述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21.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当所述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24.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当所述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和/或,
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在所述UL grantfree传输过程中初传上行数据的第一资源池和/或用于在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资源池;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和/或,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29.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当所述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一确认响应和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上行数据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三时间单元上接收的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且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和/或;
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四时间单元上接收的其他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四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终端标识。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五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其中,所述第五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34.一种反馈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当所述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二时间单元上通过HARQ指示信道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所述HARQ指示信道仅用于传输所述确认响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网设备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之后,还包括: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37.一种反馈信息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当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未接收到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时,确定所述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后,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40.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41.一种反馈信息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时,根据所述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和/或,
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在所述UL grantfree传输过程中初传上行数据的第一资源池和/或用于在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资源池;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和/或,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时,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46.根据权利要求41至4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47.一种反馈信息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一确认响应和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他上行数据是终端在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且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和/或;
所述其他上行数据是其他终端在第四时间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四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终端的终端标识;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终端标识。
50.根据权利要求47至4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后,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52.根据权利要求47至5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53.一种反馈信息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二时间单元上接收通过混合自动重传HARQ指示信道反馈的所述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所述HARQ指示信道仅用于传输所述确认响应;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被正确接收;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第三时间单元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非确认响应确定所述上行数据未被正确接收;
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56.根据权利要求53至5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数据之前,在用于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中自行选择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资源池是预定义的,或,由接入网设备预配置的。
57.一种反馈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当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第一时间单元集合的任一时间单元上均不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所述第一时间单元集合中的第二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60.一种反馈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当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第二时间单元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和/或,
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池包括:用于在所述UL grantfree传输过程中初传上行数据的第一资源池和/或用于在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过程中重传上行数据的第二资源池;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和/或,第二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63.根据权利要求60至6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辅助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64.根据权利要求60至6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所述第二时间单元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和辅助控制信息,所述反馈信息是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所述辅助控制信息是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65.一种反馈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当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第二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一确认响应和至少一个其它上行数据的第二确认响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上行数据包括在第三时间单元上接收的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不同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的时间单元,且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和/或;
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包括在第四时间单元上接收的其他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四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二时间单元之前的一个时间单元。
67.根据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
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或所述其他上行数据对应的终端标识。
68.根据权利要求65至6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第五时间单元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其中,所述第五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6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70.一种反馈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单元上接收上行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当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第二时间单元上通过HARQ指示信道发送所述上行数据的确认响应,所述HARQ指示信道仅用于传输所述确认响应;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未正确接收所述上行数据时,在第三时间单元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非确认响应;
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单元是位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之后的一个时间单元。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辅助无上行调度许可UL grant free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上行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或,用于所述UL grant free传输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用于重传所述上行数据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包括: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时频资源、重传所述上行数据所需的签名信息和重传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传输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73.一种反馈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所述终端是权利要求37至56任一所述的反馈信息接收装置;
所述接入网设备是权利要求57至72任一所述的反馈信息发送装置。
CN201710056678.5A 2017-01-25 2017-01-25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8347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6678.5A CN108347309B (zh) 2017-01-25 2017-01-25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6678.5A CN108347309B (zh) 2017-01-25 2017-01-25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309A true CN108347309A (zh) 2018-07-31
CN108347309B CN108347309B (zh) 2020-12-04

Family

ID=62961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6678.5A Active CN108347309B (zh) 2017-01-25 2017-01-25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7309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0145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20048336A1 (zh) * 2018-09-04 2020-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标识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933740A (zh) * 2019-11-26 2020-03-2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4754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36130A (zh) * 2019-01-11 2020-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21031912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侧行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42739A1 (zh) * 2020-01-16 2021-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678541A (zh) * 2019-04-18 2021-11-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用于lbt规程的感测波束的方法和设备
EP3879910A4 (en) * 2018-11-09 2021-12-0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12004179B2 (en) 2019-01-11 2024-06-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group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552A (zh) * 2007-02-14 2008-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547077A (zh) * 2008-03-24 2009-09-30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ack/nack信息的方法
CN102088775A (zh) * 2009-12-08 2011-06-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竞争资源的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957517A (zh) * 2011-08-18 2013-03-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降低终端内共存干扰的drx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WO2015081839A1 (zh) * 2013-12-02 2015-06-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US20160381711A1 (en) * 2013-07-01 2016-12-29 Lg Electronics Inc.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analo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for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7552A (zh) * 2007-02-14 2008-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547077A (zh) * 2008-03-24 2009-09-30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ack/nack信息的方法
CN102088775A (zh) * 2009-12-08 2011-06-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竞争资源的分配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957517A (zh) * 2011-08-18 2013-03-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降低终端内共存干扰的drx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US20160381711A1 (en) * 2013-07-01 2016-12-29 Lg Electronics Inc.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analo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5081839A1 (zh) * 2013-12-02 2015-06-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能力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SBON: "Considerations on UL grant-free transmissions for mMTC",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 R1-1609893》 *
RENO: "On the Operation of Grant-Free Acces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7 R1-1612685》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0145A1 (zh) * 2018-08-09 2020-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20048336A1 (zh) * 2018-09-04 2020-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标识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879910A4 (en) * 2018-11-09 2021-12-0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11950104B2 (en) 2018-11-09 2024-04-0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1224754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24754B (zh) * 2018-11-23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36130A (zh) * 2019-01-11 2020-07-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1436130B (zh) * 2019-01-11 2023-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2004179B2 (en) 2019-01-11 2024-06-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group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3678541A (zh) * 2019-04-18 2021-11-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用于lbt规程的感测波束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31912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侧行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933740B (zh) * 2019-11-26 2022-03-15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33740A (zh) * 2019-11-26 2020-03-2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42739A1 (zh) * 2020-01-16 2021-07-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309B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7309A (zh) 反馈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9227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d2d操作方法及其终端
US202203211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11729862B2 (e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for bundled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vehicles and transport systems
CN106063177B (zh) 用于传送harq ack/nack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4349B (zh) 用于d2d通信的调度方法及其装置
CN105052068B (zh) 使终端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02408B (zh)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5519216B (zh)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25610B (zh) D2d通信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5409147B (zh) 检测用于装置对装置通信的搜索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417455B (zh) 下行链路传输的配置
CN108271430A (zh) 用于在非授权频带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发送关于信道状态测量间隔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35531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9732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6533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798329A (zh) 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67720A (zh)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KR20170107426A (ko)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348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6658742A (zh) 数据调度及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69000A (zh) 用于上行链路超高可靠低延迟通信的信令、过程、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796327A (zh) 一种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终端
CN110214467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762426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基于竞争的pusch的传输结果的方法及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8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