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9059A -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9059A
CN106879059A CN201710098301.6A CN201710098301A CN106879059A CN 106879059 A CN106879059 A CN 106879059A CN 201710098301 A CN201710098301 A CN 201710098301A CN 106879059 A CN106879059 A CN 106879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ower
current period
ratio
given threshold
next 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983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79059B (zh
Inventor
黄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983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9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9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9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79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9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容易看出,本方案能够有效地延长移动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中,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该无线网络可以是由接入点(Access Point,AP)提供的。当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需要具有无线模块)与AP成功关联后,用户就能利用该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享受到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当然,在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移动终端的续航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了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长,现在常用的实现方案有两种。
一种实现方案中,在空闲时间(例如0:00至6:00),移动终端会自动地关闭无线模块。
另一种实现方案中,在自身处于非使用状态(即锁屏状态)时,移动终端会间歇性地进入休眠模式,处于休眠模式时,移动终端会关闭无线模块,以暂停与AP之间的数据发送与接收。
容易看出,以上两种实现方式均是通过在移动终端空闲时关闭无线模块,即减小无线模块的使用时长的方式来延长移动终端的续航时长的;而当移动终端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无线模块则是一直处于打开状态的,故以上两种方案根本无法解决移动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延长移动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时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以有效地延长移动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射功率调整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在当前周期内,其会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发送数据报文,并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之后,该移动终端会计算该差值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容易理解的是,若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这说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足够保证该移动终端与该AP之间的通信质量。这时,该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并且,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会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这样,在下个周期,该移动终端会以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发送数据报文,由于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故该移动终端在下个周期消耗的电量会小于其在当前周期消耗的电量。假设该移动终端在下个周期计算出的比值仍小于第一设定阈值,那么,移动终端确定出的下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会继续降低,故该移动终端在下下个周期消耗的电量也会继续降低,后续发射功率调整过程与上述调整过程类型,在此不再赘述。
容易看出,本方案中,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在保证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的前提下,移动终端可以对自身的发射功率进行动态调整,即不断降低数据报文的发射功率,相应地,移动终端在各周期内消耗的电量也会不断降低。因此,本方案有效地延长了移动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时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至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当然,该移动终端的类型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一般而言,当移动终端需要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时,该移动终端可以将待发送的数据转换成无线信号,然后将该无线信号发射出去。此外,该移动终端还可以监听来自其他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之后,该移动终端可以利用自身的解码模块分析所监听到的无线信号,以解析出该无线信号中所携带的数据。
需要强调的是,在自身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即非锁屏状态)的情况下,该移动终端可以周期性地执行该发射功率调整方法,以有效地延长自身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时长,其中,该移动终端执行该发射功率调整方法的每个周期的时长可以为10ms或者1s。
在自身处于非使用状态(即锁屏状态)的情况下,该移动终端会间歇性地进入休眠模式,在相邻的两次休眠模式之间,该移动终端处于唤醒模式。处于休眠模式时,该移动终端会关闭自身的无线模块,以暂停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来自该AP的数据。为了保证暂停与该AP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在每次正式进入休眠模式之前,该移动终端会向该AP发送休眠开始通知报文,以使得该AP在接收到该休眠开始通知报文后,暂时停止向该移动终端发送数据,并将需要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数据均缓存起来;在每次由休眠模式转换为唤醒模式时,该移动终端会向该AP发送休眠结束通知报文,以使得该AP在接收到该休眠结束通知报文后,将自身在该移动终端本次处于休眠模式的过程中缓存的数据发送至该移动终端,这样,该移动终端就可以对来自该AP的数据进行处理了。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户要通过自身持有的移动终端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该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需要先与一AP进行关联,在与一AP成功关联后,该移动终端与该AP之间就能进行正常的数据报文的交互了。需要强调的是,在数据报文的交互过程中,该移动终端向该AP发送数据报文的发射功率需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其既要保证该AP能够成功接收到该数据报文,又要保证其发出的信号不会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故该发射功率一般会有一上限值,该上限值具体是在该移动终端与该AP的关联过程中确定出来的。
下面对该上限值的确定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在该移动终端与该AP进行关联的过程中,该移动终端与该AP之间的信息交互会遵循无线协议802.11H。在遵循无线协议802.11H进行信息交互时,该AP会接收到该移动终端以一定的发射功率(假设为Y)发射的信息。接下来,该AP会向该移动终端反馈信息,以告知该移动终端需要在Y的基础上降低多少功率(假设为Z)。这样,该移动终端就会依照反馈信息的指示,计算Y和Z的差值,该差值即为发射功率的上限值,该移动终端会将该差值确定为自身对应的最大发射功率,并将该最大发射功率在本地存储起来。之后,该移动终端会向该AP发送接入请求,在该AP同意该接入请求后,该移动终端和该AP就成功关联了。
S102,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其中,预定时间段可以为0.1ms或者0.5ms,当然,预定时间段的取值并不局限于以上列举的两种情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响应报文可以为Ack报文(即确认接收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终端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与自身关联的AP发出数据报文后,若其在预定时间段内接收到了响应报文,这表明该AP成功接收到了该数据报文。
相反,当移动终端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与自身关联的AP发出数据报文后,若其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这表明该AP根本没有接收到该数据报文,或者,该AP虽然成功接收到了该数据报文,并向该移动终端回复了响应报文,但是,该响应报文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此时,该移动终端会重新向该AP发出该数据报文。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在当前周期内,从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发出第一个数据报文起,其就可以对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进行计数。也就是说,只要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该移动终端就可以在已有的计算值的基础上加1,从而得到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以便于根据该次数,执行后续的S103。
S103,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情况下,该移动终端都会重新向该AP发送该数据报文,因此,当前周期内、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与该移动终端在当前周期内重传数据报文的次数应当是相同的,这样,上述比值与该移动终端在当前周期内的丢包重传率也应当是相同的。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比值和丢包重传率均可以对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进行有效地表征。
S104,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其中,第一设定阈值可以为1%、2%或者3%,当然,第一设定阈值的取值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功率确定公式可以为:
P(X+1)=P(X)-P1
其中,P(X+1)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1为预设的功率降低参数。
当然,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的形式并不局限于以上列举的这种情况,只需保证移动终端确定出的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并且,该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不出现大幅度波动即可,本实施例对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的形式不做任何限定。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在当前周期内,其会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发送数据报文,并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之后,该移动终端会计算该差值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容易理解的是,若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这说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足够保证该移动终端与该AP之间的通信质量。这时,该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并且,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会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这样,在下个周期,该移动终端会以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发送数据报文,由于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故该移动终端在下个周期消耗的电量会小于其在当前周期消耗的电量。假设该移动终端在下个周期计算出的比值仍小于第一设定阈值,那么,移动终端确定出的下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会继续降低,故该移动终端在下下个周期消耗的电量也会继续降低,后续发射功率调整过程与上述调整过程类型,在此不再赘述。
容易看出,本方案中,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在保证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的前提下,移动终端可以对自身的发射功率进行动态调整,即不断降低数据报文的发射功率,相应地,移动终端在各周期内消耗的电量也会不断降低。因此,本方案有效地延长了移动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时长。
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S202,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S203,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S204,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其中,S201至S204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对S101至S104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S205,在该比值处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的情况下,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其中,目标AP为移动终端当前监测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AP,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为否,执行S206,若为是,执行S207。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适用于移动终端支持漫游功能的情况,即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该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地由与一AP关联切换至与另一AP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定阈值可以为50%、55%或者60%,当然,第二设定阈值的取值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容易理解的是,若该比值处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这说明在当前周期内,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并不太好。为了保证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该移动终端可以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若判断结果为否,这说明当前与移动终端关联的AP并不是移动终端所能关联的各AP中的最优AP(即目标AP),为了保证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移动终端可以执行后续的S206,即通过漫游的方式,将与自身关联的AP切换为目标AP,进而提高自身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若判断结果为是,这说明当前与移动终端关联的AP已经是移动终端所能关联的各AP中的最优AP了,移动终端无法通过漫游的方式来提高自身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因此,移动终端会执行后续的S207。
S206,断开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与自身之间的关联,并与目标AP关联,将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S207,判断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为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若为是,执行S208,若为否,执行S209。
本实施例中,若S207的判断结果为是,即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已经是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了,那么,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就不能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至多只能维持在最大发射功率处,因此,移动终端会执行后续的S208。相反,若S207的判断结果为否,即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还未达到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那么,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是可以增加的,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执行后续的S209。
S208,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S209,基于预设的第二功率确定公式,确定新的发射功率,其中,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功率确定公式可以为:
其中,P(X+1)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M(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比值,M(x-1)为自身存储的、上个周期对应的比值,P2为预设的功率增加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P2与P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都是可行的。
容易看出,当第二功率确定公式采用上述形式时,当前周期计算出来的比值相对于上个周期计算出来的比值每增加10%时,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就会在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的基础上增加P2
相应地,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存储计算得到的比值。
容易理解的是,在上个周期,当移动终端计算出比值之后,其就可以将该比值存储起来。这样,在当前周期,该移动终端就可以利用自身存储的、上个周期计算出的比值执行S209。类似地,在当前周期,当移动终端计算出比值之后,其也可以将该比值存储起来,这样,该移动终端在下个周期就可以利用该比值执行S209。
S210,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S211,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当其通过执行S209确定出新的发射功率后,其可以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与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进行比较。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最大发射功率,为了提高自身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同时避免发射功率超过最大发射功率,其可以直接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移动终端就可以直接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这样,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一定会大于当前周期的发射功率,因此,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会得到有效地提高。
容易看出,通过漫游方式,或者提高数据报文的发射功率的方式,本实施例较好地保证了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
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S302,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S303,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S304,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其中,S301至S304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对S101至S104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S305,在该比值处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的情况下,判断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为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其中,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为是,执行S306,若为否,执行S307。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适用于移动终端不支持漫游功能的情况,即该移动终端无法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地由与一AP关联切换为与另一AP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定阈值可以为50%、55%或者60%,当然,第二设定阈值的取值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容易理解的是,若该比值处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这说明当前周期内,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并不太好。为了保证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移动终端可以判断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为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若判断结果为是,这说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已经是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了,那么,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就不能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至多只能维持在最大发射功率处,因此,移动终端会执行后续的S306。相反,若判断结果为否,即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还未达到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那么,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是可以增加的,因此,该移动终端可以执行后续的S307。
S306,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S307,基于预设的第二功率确定公式,确定新的发射功率,其中,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功率确定公式可以为:
其中,P(X+1)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M(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比值,M(x-1)为自身存储的、上个周期对应的比值,P2为预设的功率增加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P2与P1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都是可行的。
容易看出,当第二功率确定公式采用上述形式时,当前周期计算出来的比值相对于上个周期计算出来的比值每增加10%时,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就会在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的基础上增加P2
相应地,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存储计算得到的比值。
容易理解的是,在上个周期,当移动终端计算出比值之后,其就可以将该比值存储起来。这样,在当前周期,该移动终端就可以利用自身存储的、上个周期计算出的比值执行S307。类似地,在当前周期,当移动终端计算出比值之后,其也可以将该比值存储起来,这样,该移动终端在下个周期就可以利用该比值执行S307。
S308,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S309,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当其通过执行S307确定出新的发射功率后,其可以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与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进行比较。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最大发射功率,为了提高自身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同时避免发射功率超过最大发射功率,其可以直接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若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移动终端就可以直接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最大发射功率。这样,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一定会大于当前周期的发射功率,因此,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会得到有效地提高。
容易看出,通过提高数据报文的发射功率的方式,本实施例较好地保证了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
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S402,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S403,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S404,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其中,S401至S404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对S101至S104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S405,在该比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
其中,第二设定阈值可以为50%、55%或者60%,当然,第二设定阈值的取值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适用于移动终端不支持漫游功能的情况,即该移动终端无法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地由与一AP关联切换至与另一AP关联。
容易理解的是,在S403中计算得到的差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这说明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非常差,为了有效地提高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该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这样,在下个周期,该移动终端会以最大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AP发送数据报文,相应地,在下个周期,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会显著提高。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能够有效地保证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
参见图5,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1,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S502,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S503,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S504,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其中,S501至S504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对S101至S104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S505,在该比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并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其中,目标AP为移动终端当前监测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AP,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为否,执行S506。
S506,断开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与自身之间的关联,并与目标AP关联。
其中,第二设定阈值可以为50%、55%或者60%,当然,第二设定阈值的取值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适用于移动终端支持漫游功能的情况,即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该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地由与一AP关联切换至与另一AP关联。
容易理解的是,在S503中计算得到的差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这说明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非常差,为了有效地提高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另外,移动终端还可以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若判断结果为否,这说明当前与移动终端关联的AP并不是移动终端所能关联的各AP中的最优AP(即目标AP),故移动终端可以执行后续的S506,即通过漫游的方式,将与自身关联的AP切换为目标AP,进而提高自身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
容易看出,本实施例能够有效地保证移动终端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可以包括:
在自身由休眠模式转换为唤醒模式时,在当前周期内,以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当其由休眠模式转换为唤醒模式时,其会开始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在唤醒模式下首次执行该方法时,该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利用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向与自身关联的AP发送数据报文,以较为可靠地保证与该AP之间的通信质量。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在执行S101至S104的过程中,其可以将记录的次数,计算出的比值等数据缓存起来,当其由唤醒模式转换为休眠模式时,其可以将这些数据均删去,以避免这些数据对自身内部的存储空间的占用。
综上,本实施例有效地延长了移动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时长。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装置进行说明。
参见图6,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射功率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该装置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61,用于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记录模块62,用于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计算模块63,用于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第一确定模块64,用于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对于移动终端而言,在当前周期内,其会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发送数据报文,并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之后,该移动终端会计算该差值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容易理解的是,若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这说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足够保证该移动终端与该AP之间的通信质量。这时,该移动终端可以利用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并且,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会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这样,在下个周期,该移动终端会以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发送数据报文,由于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故该移动终端在下个周期消耗的电量会小于其在当前周期消耗的电量。假设该移动终端在下个周期计算出的比值仍小于第一设定阈值,那么,移动终端确定出的下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会继续降低,故该移动终端在下下个周期消耗的电量也会继续降低,后续发射功率调整过程与上述调整过程类型,在此不再赘述。
容易看出,本方案中,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在保证与AP之间的通信质量的前提下,移动终端可以对自身的发射功率进行动态调整,即不断降低数据报文的发射功率,相应地,移动终端在各周期内消耗的电量也会不断降低。因此,本方案有效地延长了移动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时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功率确定公式可以为:
P(X+1)=P(X)-P1
其中,P(X+1)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1为预设的功率降低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在该比值处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的情况下,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其中,目标AP为移动终端当前监测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AP,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断开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与自身之间的关联,并与目标AP关联,将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断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为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二功率确定公式,确定新的发射功率,其中,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在该比值处于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的情况下,判断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为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其中,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二功率确定公式,确定新的发射功率,其中,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八确定模块,用于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九确定模块,用于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功率确定公式可以为:
其中,P(X+1)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M(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比值,M(x-1)为自身存储的、上个周期对应的比值,P2为预设的功率增加参数;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存储计算得到的比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在该比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或者,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在该比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并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其中,目标AP为移动终端当前监测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AP,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不是目标AP的情况下,断开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与自身之间的关联,并与目标AP关联。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自身由休眠模式转换为唤醒模式时,在当前周期内,以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综上,本实施例有效地延长了移动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续航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确定公式为:
P(X+1)=P(X)-P1
其中,P(X+1)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1为预设的功率降低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该比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的情况下,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其中,所述目标AP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监测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AP,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若为否,断开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与自身之间的关联,并与所述目标AP关联,将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若为是,判断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为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
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所述最大发射功率,将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不是所述最大发射功率,基于预设的第二功率确定公式,确定新的发射功率,其中,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所述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所述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该比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的情况下,判断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为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所述最大发射功率,将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不是所述最大发射功率,基于预设的第二功率确定公式,确定新的发射功率,其中,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所述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所述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确定公式为:
P ( X + 1 ) = P ( X ) + M ( x ) - M ( x - 1 ) 10 % P 2 ;
其中,P(X+1)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M(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比值,M(x-1)为自身存储的、上个周期对应的比值,P2为预设的功率增加参数;
所述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计算得到的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该比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或者,
在该比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并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其中,所述目标AP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监测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AP,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若为否,断开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与自身之间的关联,并与所述目标AP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包括:
在自身由休眠模式转换为唤醒模式时,在当前周期内,以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8.一种发射功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当前周期内,以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当前周期内、自身在发出数据报文后的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响应报文的次数;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该比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一功率确定公式,确定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小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确定公式为:
P(X+1)=P(X)-P1
其中,P(X+1)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1为预设的功率降低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在该比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的情况下,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其中,所述目标AP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监测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AP,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断开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与自身之间的关联,并与所述目标AP关联,将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断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为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二功率确定公式,确定新的发射功率,其中,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所述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所述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在该比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之间的情况下,判断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是否为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基于预设的第二功率确定公式,确定新的发射功率,其中,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八确定模块,用于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大于所述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九确定模块,用于在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不大于所述最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将所确定的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确定公式为:
P ( X + 1 ) = P ( X ) + M ( x ) - M ( x - 1 ) 10 % P 2 ;
其中,P(X+1)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P(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M(x)为当前周期对应的比值,M(x-1)为自身存储的、上个周期对应的比值,P2为预设的功率增加参数;
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存储计算得到的比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在该比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或者,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计算该次数与自身在当前周期内发出数据报文的总次数的比值之后,在该比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作为下个周期对应的发射功率,并判断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是否为目标AP,其中,所述目标AP为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监测到的信号强度最强的AP,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不是所述目标AP的情况下,断开当前与自身关联的AP与自身之间的关联,并与所述目标AP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在自身由休眠模式转换为唤醒模式时,在当前周期内,以本地存储的最大发射功率向当前与自身关联的接入点AP发送数据报文。
CN201710098301.6A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879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8301.6A CN106879059B (zh)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98301.6A CN106879059B (zh)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9059A true CN106879059A (zh) 2017-06-20
CN106879059B CN106879059B (zh) 2021-06-18

Family

ID=59168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8301.6A Active CN106879059B (zh) 2017-02-22 2017-02-22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905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653A (zh) * 2017-12-26 2018-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16306A (zh) * 2018-04-04 2018-10-02 佛山市艾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互联互通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载终端
CN109195128A (zh) * 2018-08-24 2019-01-11 珠海市万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无线检测终端的水污染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0933740A (zh) * 2019-11-26 2020-03-2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03027A1 (zh) * 2018-11-21 2020-05-28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功耗调整方法、网络功耗调整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654832A (zh) * 2020-05-29 2020-09-11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传感器的发射功率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和传感器设备
WO2021068730A1 (zh) * 2019-10-08 2021-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ue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31478A (zh) * 2020-08-20 2021-04-30 浙江利尔达物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终端低功耗运行方法
RU2795948C1 (ru) * 2019-10-08 2023-05-15 Хонор Дивай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нижения энергопотребления u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306A (zh) * 2009-03-03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单播业务的切换方法与装置
CN101854710A (zh) * 2010-06-01 2010-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及其射频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
CN102340860A (zh) * 2010-07-27 2012-02-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2174714A1 (zh) * 2011-06-21 2012-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及其射频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
CN103415066A (zh) * 2013-08-12 2013-11-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wifi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和终端
CN106255183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调整Wi‑Fi发射功率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306A (zh) * 2009-03-03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单播业务的切换方法与装置
CN101854710A (zh) * 2010-06-01 2010-10-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及其射频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
CN102340860A (zh) * 2010-07-27 2012-02-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2174714A1 (zh) * 2011-06-21 2012-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及其射频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
CN103415066A (zh) * 2013-08-12 2013-11-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wifi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和终端
CN106255183A (zh) * 2016-07-29 2016-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调整Wi‑Fi发射功率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6653B (zh) * 2017-12-26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156653A (zh) * 2017-12-26 2018-06-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16306A (zh) * 2018-04-04 2018-10-02 佛山市艾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互联互通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载终端
CN108616306B (zh) * 2018-04-04 2020-06-26 深圳市晟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互联互通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载终端
CN109195128A (zh) * 2018-08-24 2019-01-11 珠海市万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无线检测终端的水污染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9195128B (zh) * 2018-08-24 2023-09-22 江西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无线检测终端的水污染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2806070B (zh) * 2018-11-21 2022-12-27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功耗调整方法、网络功耗调整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806070A (zh) * 2018-11-21 2021-05-14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功耗调整方法、网络功耗调整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0103027A1 (zh) * 2018-11-21 2020-05-28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功耗调整方法、网络功耗调整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1068730A1 (zh) * 2019-10-08 2021-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ue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22356A (zh) * 2019-10-08 2022-03-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ue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RU2795948C1 (ru) * 2019-10-08 2023-05-15 Хонор Дивай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нижения энергопотребления ue
CN114222356B (zh) * 2019-10-08 2024-04-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ue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33740A (zh) * 2019-11-26 2020-03-2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4832A (zh) * 2020-05-29 2020-09-11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传感器的发射功率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和传感器设备
CN112731478A (zh) * 2020-08-20 2021-04-30 浙江利尔达物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终端低功耗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9059B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9059A (zh) 一种发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KR100843772B1 (ko) 예정 외 apsd 및 실시간 서비스들을 위한 소비전력감소 로직
CN109413762A (zh) 一种车载Tbox的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11342939B (zh) 数据盲重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0691372B (zh)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JP2011530266A (ja) 異なるharqプロセスのオーバーラップがあるときに再伝送の不明点を解決するための異なる初期半永続的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に対する異なるharqプロセス識別子の割り当て
CN103582087A (zh) 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13472487B (zh) Harq-ack反馈方法及设备
AU2021272214B2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33695B (zh) 即时通信信息提示客户端、系统及方法
CN103200622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CN104041109A (zh) 控制流量的方法、终端网关、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2355695B (zh) 数据速率选择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KR101580730B1 (ko) 최대 구성 전송 전력을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단말 기기
EP2176989A1 (en) Method of preventing tcp-based denial-of-service attacks on mobile devices
CN112825589B (zh) 一种进入休眠行为的方法和终端
CN105557045A (zh) 一种接入网节点、核心网节点和寻呼方法
CN111436154A (zh) 一种非授权频段的上行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7395715A (zh) 多链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产品
CN100353790C (zh) 具备发布接收失败警报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机及控制方法
CN103490868A (zh) 反向链路数据重传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11529744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广播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06318930A (ja) データ伝送方式および無線呼出用受信機
CN104052854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JP3094595U (ja) 携帯電話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