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2817A - 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32817A CN110932817A CN201811095110.5A CN201811095110A CN110932817A CN 110932817 A CN110932817 A CN 110932817A CN 201811095110 A CN201811095110 A CN 201811095110A CN 110932817 A CN110932817 A CN 1109328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erence signal
- communication device
- scrambling sequence
- sequence
- scramb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108010003272 Hyaluronate lyas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group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436 trop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7196 Asthen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5 specific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trimethylsilyl iodide Substances C[Si](C)(C)I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属于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其中,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包括: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根据映射完成后的所述物理资源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本发明通过添加加扰序列(频域OCC),可以在不显著增加参考信号检测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参考信号复用能力,从而可以让更多的基站能够参与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中来,另外,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参考信号的检测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系统(至少包括TD-LTE(Time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系统、和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由于上、下行同频,因此如果其他基站的DL(downlink,下行链路)信号经过空间传播到达本地基站的UL(upLink,上行链路)信号接收窗口内时仍然有较强的接收功率,则其他基站的DL信号将会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即存在较强的交叉链路干扰。其中,干扰基站可能是本地基站的近端相邻基站,也可能是远端基站。
参阅图1a所示的网络拓扑示意图和图1b所示的干扰特性示意图,考虑近端相邻基站eNB(Evolved Node B,基站)2和远端基站eNB3对本地基站eNB1的交叉链路干扰情况:
针对近端相邻基站对本地基站的交叉链路干扰问题(即eNB2 DL干扰eNB1 UL)。由于运营商在部署TDD网络时,会确保GP(Guard Period,上下行转换保护时隙)大于ISD(inter site distance,站间距),使得近端相邻基站的DL信号经过空间传播后落在本地基站的GP内,因此近端相邻基站的DL信号一般不会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干扰;
针对远端基站对本地基站的交叉链路干扰问题(即eNB3 DL干扰eNB1 UL)。虽然远端基站(如eNB3)的DL信号经过空间传播后有可能落在本地基站(如eNB1)的UL信号接收窗口内,但是由于在正常的气候环境中,信号接收功率随着路程传播距离增加而快速衰减,因此落在本地基站在UL信号接收窗口内的远端基站DL信号的接收功率通常非常弱,其干扰能量一般可以忽略,因此远端基站的DL信号一般也不会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干扰。
然而,在一些特殊的气候环境下(如大气波导),远端基站的DL信号有可能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所述大气波导是一种由于对流层中存在逆温或水汽随高度急剧变小的层次,在该层中电波形成超折射传播,大部分电波辐射被限制在这一层内传播的现象。大气波导发生时,远端基站的DL信号经数十或数百公里的超远距离传输后仍具有较高能量。由于距离较远,因此远端基站的DL信号经过空间传播后会落在本地基站的UL信号接收窗口内;且由于大气波导现象,使得远端基站的DL信号经过远距离传播后其信号功率还很强,因此当存在大气波导现象时,远端基站的DL信号将会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
TD-LTE现网中发现,江苏、安徽、海南、河南等多省TD-LTE大面积上行受扰,上行IOT抬升可达25dB,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成功率等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恶化严重。受扰小区以农村F频段为主,干扰时间主要集中在0:00-8:00;春秋季节容易出现干扰,受影响基站数几百到几万不等。
现有应对远端基站干扰问题的方法中,由于缺乏足够的正交参考信号(可供使用的正交的参考信号数量远远小于基站数量),因此每次只能针对个别省份的部分基站开启远端基站干扰管理功能,而不能针对全国所有基站开启远端基站干扰管理功能。具体的,首先,通过人工方式选择某些省份;然而,在选中的省份中进一步选中某些重点城市;最后,再在选中的城市中,进一步选中某些典型基站,并且仅配置这些选中的典型基站开启远端基站干扰管理功能。
显然,远端基站干扰管理过程是多个基站之间协调的过程。因此,参与远端基站干扰管理过程的基站数目越多,其远端基站干扰管理的效果也将会越好。因此,现网中对基站数目进行筛选的处理本身将会降低远端基站干扰管理功能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于解决目前在应对远端基站干扰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正交参考信号导致能够参加远端基站干扰管理的基站数量有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
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根据映射完成后的所述物理资源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
优选的,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如下至少一种功能: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最大上行OFDM符号数目的信息;
提供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的信息;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的完整的或部分的通信设备标识信息。
优选的,所述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c(n),其中,伪随机序列c(n)的初始化值cinit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的函数;或者,
优选的,所述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的步骤包括:
确定加扰序列集合,所述加扰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加扰序列,且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的长度相等;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和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中的部分比特位的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执行MASK操作的结果;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标识为网管单元和/或基站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时间参数为无线帧编号、子帧编号、时隙编号、微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采用以下公式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加扰序列:
f=(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天线端口)mod S,
其中,f为加扰序列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mod为取模运算,g为函数映射关系,S为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加扰序列的数目。
优选的,当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时,根据如下公式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p为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k′=n·Lw+k″-c′0,n为非负整数,c′0为整数。
优选的,所述时域连续信号为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的:
p为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μ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
Δf=2μ·15,单位为kHz;
κ=64;
Nu为正整数,且Nu=Nrepetition·2048κ·2-μ,其中Nrepetition为正整数。
优选的,根据如下公式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MRS为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k=n·Lw+k″-c′0,n为非负整数,c′0为整数。
优选的,所述时域连续信号为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的:
k为频域资源标识,k=0,1,…,MRS-1;
κ=64;
优选的,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MRS与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满足以下关系:
优选的,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加扰序列集合。
优选的,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MASK操作的掩码。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待检测信号;
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包括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确定的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确定的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后,生成的时域连续信号;
当检测到所述待检测信号中包括所述参考信号时,进行干扰抑制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根据映射完成后的所述物理资源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
优选的,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如下至少一种功能: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最大上行OFDM符号数目的信息;
提供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的信息;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的完整的或部分的通信设备标识信息。
优选的,所述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c(n),其中,伪随机序列c(n)的初始化值cinit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的函数;或者,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加扰序列集合,所述加扰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加扰序列,且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的长度相等;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和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
其中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的取值范围均为0或1。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中的部分比特位的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执行MASK操作的结果;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标识为网管单元和/或基站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时间参数为无线帧编号、子帧编号、时隙编号、微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采用以下公式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加扰序列:
f=(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天线端口)mod S,
其中,f为加扰序列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mod为取模运算,g为函数映射关系,S为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加扰序列的数目。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时,根据如下公式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p为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k′=n·Lw+k″-c′0,n为非负整数,c′0为整数。
优选的,所述时域连续信号为根据以下公式得到的:
p为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μ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
Δf=2μ·15,单位为kHz;
κ=64;
Nu为正整数,且Nu=Nrepetition·2048κ·2-μ,其中Nrepetition为正整数。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MRS为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k=n·Lw+k″-c′0,n为非负整数,c′0为整数。
优选的,所述时域连续信号为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的:
k为频域资源标识,k=0,1,…,MRS-1;
κ=64;
优选的,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MRS与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满足以下关系: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加扰序列集合。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MASK操作的掩码。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待检测信号;
处理器,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包括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确定的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确定的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后,生成的时域连续信号;当检测到所述待检测信号中包括所述参考信号时,进行干扰抑制操作。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或者上述的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远端干扰抑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或者上述的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远端干扰抑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添加加扰序列(频域OCC),可以在不显著增加参考信号检测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参考信号复用能力。另外,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参考信号的检测复杂度。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受远端基站干扰的受扰基站,生成的所述参考信号用于远端干扰检测时,可以让更多的基站能够参与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中来。该方法可以避免利用时分复用来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会导致网络对远端基站干扰问题的处理响应速度降低的问题、直接扩充基本序列数目来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导致显著增加施扰基站盲检参考信号的处理复杂度问题、基于时域参考信号构造循环移位版本所引入的差异可能被路程差模糊的问题和添加时域OCC会破坏参考信号在连续两个OFDM符号内的时域相位连续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基站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基站之间的干扰特性示意图;
图2为现有远端基站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参考信号的时域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基站内部采用不同循环移位版本的参考信号的示意图;
图4b为基站之间采用不同循环移位版本的参考信号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循环前缀添加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基站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另一种基站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参考信号的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参考信号的检测方法的另一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远端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由于大气波导等特殊气候导致的远端基站的DL信号对本地基站的UL信号接收造成较强干扰的问题,有以下解决思路:
第一步:定位施扰基站(即干扰源);
第二步:对定位出来的施扰基站执行干扰回退操作,如减少施扰基站的下行时隙,以降低其DL信号对其他基站UL数据接收的干扰。
为了定位施扰基站,一种直观的解决方案是:让施扰基站发送能够区分不同基站的专用干扰检测参考信号(记为第一参考信号)。这样,受扰基站通过检测施扰基站所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就能够判断出谁是自己的干扰源了。
但是,需要注意到,上述第一参考信号仅用于基站间发现远端干扰现象,因此对收、发基站正常的数据传输而言,第一参考信号都是无用信号,属于网络信令开销。
考虑到远端干扰现象通常是由大气波导现象引起的,而大气波导现象并非经常发生的,因此为了抑制偶然发生的远端干扰问题,而让网络消耗大量资源经常性的收、发专用参考信号,这种设计方案对整个网络而言是低效的。
针对上述问题,现网中转而采用另外一种技术方案,即让受扰基站(也可称为受扰站)确定受到潜在的远端干扰影响后,才发送能够区分不同基站的专用干扰检测参考信号(记为第二参考信号)。因此,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当受扰基站猜测自己受到了远端干扰影响后,才发送第二参考信号。由于将经常性的发送行为改成了触发性的发送行为,因此当远端干扰现象并非频繁发生时,所述方案有望显著降低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开销。参阅图2所示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该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方法记为模式1,具体过程如下:
第0步:施扰基站(也即干扰站)的DL信号干扰到了受扰基站(也即受扰站)的UL数据接收行为;
第1步:受扰基站检测UL数据所经受的干扰特性,确定自己受到了施扰基站的干扰;
第2步:受扰基站发送第二参考信号(RS),使其能够被其他基站(包括干扰站)检测到。注意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是有条件的,即只有当受扰基站猜测自己受到了远端干扰影响后,才发送第二参考信号;
第3步:施扰基站侦听第二参考信号。注意到,施扰基站侦听第二参考信号的行为是无条件的,即施扰基站一直尝试侦听第二参考信号;
第4步:当施扰基站检测到第二参考信号后,施扰基站向后台服务器(也可以是人工后台)上报干扰测量结果。所述干扰测量结果包括如下信息:第m个基站检测到第n个基站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且第二参考信号的强度为XdBm;
第5步:后台服务器收到施扰基站上报的干扰测量信息后,如果经过人工处理,确认其为干扰源,则配置其做干扰回退操作;
第6步:施扰基站根据后台服务器配置,实施干扰回退操作。
注意到图2(模式1)所示方案有两个特性:
1)该方案能够工作的潜在前提假设是:受扰基站和施扰基站的信道存在互易性。即当受扰基站和施扰基站采用相同的帧结构时,施扰基站到受扰基站的信道衰减特性和受扰基站到施扰基站的信道衰减特性是一致的,因此,当受扰基站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时,施扰基站也能够检测出来;
2)该方案对参考信号设计提出特殊要求,即要求能够通过第二参考信号定位出信号源来,即需要定位出发送第二参考信号的受扰基站。
为了能够通过第二参考信号定位出信号源来,需要为每个基站分配一个正交的参考信号,即为任意2个不同的基站所分配的参考信号之间应该保持正交关系。现网中采用的参考信号时域结构如图3所示,首先,在由1024个无线帧(周期时长为10.24s)组成的时域周期内,每个基站基于基站ID的最后10个bit(比特),从1024个无线帧中选择一个无线帧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时分复用)。其次,针对选中的用于发送第二参考信号的无线帧,所述基站再根据基站ID中从低位数起第11个和第12个bit,从4个预设伪随机序列中选择一个发送所示第二参考信号(码分复用)。
通过上述时分+码分复用方法,现网中最多支持4096(=212)个正交的参考信号,因此通过检测第二参考信号最多能够定位出4096个信号源。而目前基站ID需要用22个bit表示。因此,基站数目远远大于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
为了提高远端基站干扰管理过程的效果,需要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以便能够让更多的基站能够参与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过程中来。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时分+码分两种正交复用方式以区分不同的参考信号。那么自然的,也可以从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两个维度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注意到,由于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两者采用的复用维度不同,因此总的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时分复用数目×码分复用数目。
在时分复用维度,现有技术中以10.24s为时域重复周期,且在时域重复周期内的每个无线帧(10ms)中发送正交的参考信号。因此,现有技术在时分复用维度支持1024个正交参考信号资源。如果要从时分复用维度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一种直接方法是增加时域重复周期。例如,将时域重复周期增加N倍,则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也将相应的增加N倍。
但是应该注意到,增加时域重复周期将会降低网络对远端基站干扰问题的处理响应速度。例如,如果将时域重复周期增加到44分钟(=10.24s×256÷60),虽然可以在10.24s周期基础上,增加256倍(折合8bit)的参考信号正交复用能力,但是,也意味着每个基站至少需要侦听44分钟,才能够完整接收到其他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再考虑到信号检测可靠性问题,某个基站可能需要多次侦听到同一个参考信号,才能将其准确鉴别。这意味着侦听时间还需要再翻几倍,即某个基站可能需要侦听1~2小时,才能可靠确定出信号来源。
考虑到远端基站干扰现象通常只持续数小时,因此网络对远端基站干扰问题的处理响应速度不能过慢,应该控制在十几分钟级别。否则,如果像前述例子中所示,参考信号需要数小时才能被检测出来,那么等网络采取远端基站干扰抑制措施时,远端干扰现象都几乎自然消失了。而在漫长的网络处理响应期间内,网络性能已经遭受了严重损失。
综上,增加时域重复周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的手段,但是其副作用是会降低网络对远端基站干扰问题的处理响应速度,因此只能适当增加时域重复周期。
在码分复用维度,现有技术中最多采用4个伪随机序列(即gold序列),即每个基站从4个预设伪随机序列中选择一个发送所示第二参考信号。因此,现有技术在码分复用维度支持4个正交参考信号资源。
如何从码分复用维度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现代通信系统(包括LTE)中有多种实现方案:
第一种实现方案是:直接扩充基本序列(如gold序列)数目。例如,LTE系统中CRS(下行参考信号)使用小区ID加扰,意味着不同小区的下行参考信号采用不同的基本序列。但是,应该注意到,增加基本序列数目将会显著增加施扰基站盲检第二参考信号的处理复杂度。因此也只能适当增加基本序列数目。
第二种实现方案是:对由频域基本序列生成的时域参考信号,构造循环移位版本,并且发送出去。在LTE系统中,对SRS(上行参考信号)最多支持12个CS(cyclic shift,循环移位)版本。与检测某个基本序列的单个循环移位版本相比,基站同时检测该基本序列的多个循环移位版本并不会显著增加处理复杂度。但是,应该注意到,循环移位技术仅适合采用不同循环移位版本的多个发送节点到同一个接收节点的路程相差不大的场景,而不适合于路程相差过大的场景。如图4a所示,在一个基站内部,由于不同UE(终端)到基站的路程差异较小,因此基站侧接收到的参考信号与UE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时域波形相差不大,因此,基站侧能够区分采用不同循环移位版本的参考信号。而如图4b所示,在远端基站干扰场景中,假设eNB2(基站2)和eNB3(基站3)发送具有相同基本序列,且具有不同循环移位版本的参考信号;且eNB1(基站1)侦听eNB2和eNB3发送的参考信号。由于eNB2和eNB3到eNB1的路程差距可能比较大(τ0<<τ1),因此参考信号之间因循环移位处理所引入的差异可能被路程差所模糊,即eNB1侧不能区分eNB2和eNB3所发送的参考信号。由于远端基站干扰场景属于多个不同的信号发送源到同一个接收基站的路程差相对较大的场景,因此在远端基站干扰场景中并不适合采用基于循环移位的码分复用技术。
第三种实现方案是:如果参考信号在时域上占用多个OFDM符号(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symbol,简记为OS),则在多个OFDM符号上发送经由时域OCC(Orthogonal CoverCode,正交覆盖编码)加扰的由相同的频域基本序列生成的时域参考信号。
不妨设参考信号占用2个OFDM符号,且设由相同的频域基本序列生成的时域参考信号为r。则为了获得2个正交的参考信号,可以构造第一参考信号在2个OFDM符号上的时域序列分别为[1,1]×r=[r,r];而构造第二参考信号在2个OFDM符号上的时域序列分别为[1,-1]×r=[r,-r]。其中,[1,1]和[1,-1]被称作时域OCC扰码。
在LTE系统中,对DL DMRS信号支持时域OCC加扰方式。
但是,应该注意到为了简化参考信号检测复杂度,现有技术中采用如图5所示的CP(Cyclic Predix,循环前缀)添加方式,使得参考信号在连续两个OFDM符号内保持时域相位的连续性。由于时域OCC处理,必将破坏参考信号在连续两个OFDM符号内的时域相位连续性,因此时域OCC处理并不适用于远端基站干扰管理场景。
综上所述,扩充正交参考信号数目的办法包括:
1)在时分复用维度,增加时域重复周期。其副作用是会降低网络对远端基站干扰问题的处理响应速度,因此只能适当增加时域重复周期;
2)在码分复用维度,现代通信系统(包括LTE)通常采用3种实现方法,包括:
a)直接扩充基本序列(如gold序列)数目。其副作用是会显著增加施扰基站盲检参考信号的处理复杂度,因此只能适当增加基本序列数目;
b)对由频域基本序列生成的时域参考信号,构造循环移位版本。该方案仅适合采用不同循环移位版本的多个发送节点到同一个接收节点的路程相差不大的场景。由于远端基站干扰场景属于多个不同的信号发送源到同一个接收基站的路程差相对较大的场景,因此在远端基站干扰场景中并不适合采用基于循环移位的码分复用技术;
c)添加时域OCC扰码。为了简化参考信号检测复杂度,远端基站干扰场景中需要采用特殊的CP添加方式,使得参考信号在连续两个OFDM符号内保持时域相位的连续性。而时域OCC处理,必将破坏参考信号在连续两个OFDM符号内的时域相位连续性,因此时域OCC处理并不适用于远端基站干扰管理场景。
因此为了有效扩充正交参考信号数目,需要在时分复用和基于扩充基本序列数目的码分复用基础上,引入新的参考信号正交复用方法。
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11: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
步骤12: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步骤13:根据映射完成后的所述物理资源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添加加扰序列(频域OCC),可以在不显著增加参考信号检测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参考信号复用能力,另外,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参考信号的检测复杂度。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为受远端基站干扰的受扰基站,生成的所述参考信号用于远端干扰检测时,可以让更多的基站能够参与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中来。该方法可以避免利用时分复用来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数目会导致网络对远端基站干扰问题的处理响应速度降低的问题、直接扩充基本序列数目来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导致显著增加施扰基站盲检参考信号的处理复杂度问题、基于时域参考信号构造循环移位版本所引入的差异可能被路程差模糊的问题和添加时域OCC会破坏参考信号在连续两个OFDM符号内的时域相位连续性的问题。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如下至少一种功能:
1)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最大上行OFDM符号数目的信息;
2)提供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的信息;
3)提供第一通信设备的完整的或部分的通信设备标识信息。
针对第1)个功能,假设第二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远端干扰的施扰基站)在第X个UL OFDM符号中侦听到所述参考信号(记为第一RS),并且第二通信设备事先已知第一通信设备(即发送第一RS的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远端干扰的受扰基站)在统一的最大DL传输边界处发送第一RS的DL符号位置,则第二通信设备能够推测出第一RS的路径传播距离。
第二通信设备基于信道互异性假设,能够推测出如果自己也在统一的最大DL传输边界处发送DL数据(如PDSCH、DL参考信号等),则其发送的DL数据将对第一通信设备最多X个UL OFDM符号造成远端干扰。
因此,所述参考信号能够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最大上行OFDM符号数目的信息。
针对第2)个功能,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生成的该参考信号发送出去,位于远端的第二通信设备如果能够接收到该参考信号时,表示存在大气波导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c(n),其中,伪随机序列c(n)的初始化值cinit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的函数;或者,
所述基本序列为低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峰值平均功率比,简称峰均比)序列其中,所述低PAPR序列的参数u,v,α,δ中的至少一个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的函数。
伪随机序列和低PAPR序列都是3GPP物理层中常用的两种序列。伪随机序列支持的序列复用度高;而低PAPR序列的PAPR较低。由于与终端相比,基站能够容忍更大的PAPR值,因此在4G LTE系统中,基站发送的DL信号一般用伪随机序列;而终端发送的UL信号则更倾向于采用低PAPR序列。而在5G NR系统中,由于终端能力提升,很多UL信号也更多的使用伪随机序列了。伪随机序列的具体定义详见3GPP协议TS38.211的5.2.1节;低PAPR序列的具体定义详见3GPP协议TS38.211的5.2.2节。
在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的步骤包括:
步骤111:确定加扰序列集合,所述加扰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加扰序列,且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的长度相等;
步骤112: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和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
具体地,所述确定加扰序列集合的步骤包括:
步骤1111:确定第一加扰序列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加扰序列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加扰序列,且所述第一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步骤1112:根据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确定所述加扰序列集合,其中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为所述第一加扰序列集合的子集。
所述加扰序列集合具体可以是以下几种中的一个:
表1 Lw=2
表2 Lw=4
表3 Lw=8
表4 Lw=12
另外,在表1中,中序列数目≤2(表1中的行数)。如果记w0=[+1 +1]T,w1=[+1 -1]T,则构成Hadamard(哈达玛)矩阵。在表格中,加扰序列选择[+1,+1]或[-1,-1]时,对序列的正交性没有影响。同理,表2~表4中,将所有行联合起来,同样可以构成Hadamard矩阵,Hadamard矩阵的不同行之间,具有理想的互相关性(即互相关系数=0)。如当两个加扰序列分别选择a1=[+1,+1]和a2=[+1,-1]时,其互相关系数=a1·a2=(+1)×(+1)+(+1)×(-1)=0。其中,运算符“·”表示两个向量a1和a2的数量积(dotproduct;scalar product,也称为点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的自相关优选满足以下公式:
也即,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存在理想自相关;
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优选满足以下公式:
也即,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之间存在较好的互相关性;
其中,f、f1和f2为加扰序列的标识,f、f1和f2标识的加扰序列属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且f1≠f2,ε为预设大于等于零的常数,对于上述表1-表4中的加扰序列集合而言,每个加扰序列集合中的两个不同加扰序列之间满足公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所属的加扰序列集合中所有加扰序列存在理想自相关且各个加扰序列之间存在较好的互相关,因此可以用于生成正交的参考信号,并便于接收端在盲检参考信号时检测峰值。
另外,如果多个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相同OFDM符号(OS)上到达接收端基站,则两者的功率在某些情况下(即存在一定概率)是相干叠加的,这时接收端基站可能会检测到过强的干扰,进而产生错误的判决。即,不妨设干扰仅可能来自于eNB1和eNB2。由于eNB1和eNB2实际发送的DL数据是不相关的,因此eNB3在上行OS中侦听到的总干扰功率其实是eNB1和eNB2发射功率的非相干累加和。然而,如果eNB1和eNB2发送相同的RS(ReferenceSignal,参考信号),并且这些RS在同一个OS中到达eNB3,则在某些情况下(即存在一定概率),这些RS信号可能会出现相同的相位。则eNB3在上行OS中侦听到的RS信号可能是eNB1和eNB2的RS发射功率的相干累加和。
由于相干累加和远大于非相干累加和,因此即使就DL数据而言,总干扰能量较小,但是eNB3却通过检测合成的RS信号,检测出过高的RS信号,进而对是否存在强干扰,或自己是否是第三者的强干扰源,做出错误的判决。
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多个基站(如eNB1和eNB2)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相同的OS上到达eNB3。
其中,当多个基站(如eNB1和eNB2)到eNB3的传播距离接近时,这些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将很可能在相同的OS上到达eNB3。或者,如图7所示,当eNB3位于eNB1和eNB2的垂直平分线上时,eNB1和eNB2发送的参考信号将在相同的OS上到达eNB3,即无论eNB1和eNB2相距(R3)多远,其发送的RS都可能在相同的OS上到达某个基站上,因此,只要允许位置不同的多个基站在同一个无线帧中发送RS,则多个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相同的OS上到达某个基站的情形将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一般而言,位置相近的多个基站在相同的无线帧中发送的RS更有可能在相同的OS上到达某个基站。因此,为了尽量避免多个基站(如eNB1和eNB2)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相同的OS上到达某个基站(如eNB3)上,应该让相邻基站发送不同的RS,或让确定在相同无线帧上发送RS的基站采用不同的RS。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加扰序列标识f与通信设备的相关标识(本发明实施例中是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绑定,可以尽可能让不同基站发送不同的RS。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可以是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中的部分比特位的标识,例如可以将通信设备标识的低N比特位的标识设置成第一标识,或者,将通信设备标识的第N1比特位到第N2比特位的标识设置成第一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执行MASK操作的结果,例如,将通信设备标识和MASK操作的掩码进行与/或操作,其中MASK操作的掩码为[0,1]字符串。
上述通信设备标识可以为网管单元和/或基站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SMI)、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S-TMSI)、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IMEI)、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GUTI)和小区标识(cell ID)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选用上述5种中的任一种作为通信设备标识。标准化协议或者是运营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中某一种作为通信设备标识。
例如,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可以选取小区ID(小区标识)作为通信设备标识。由于在网络部署中,将通过人工配置和/或自动邻区配置(作为SON(Self-OrganizationNetwork,自组织网络)的一种功能)功能,为相邻基站配置不同的小区ID。因此将加扰序列标识f与小区ID绑定,可以尽可能让地理位置相近的基站发送不同的R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公式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加扰序列:
f=(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mod S,其中,f为加扰序列的标识(加扰序列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mod为取模运算,S为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加扰序列的数目。例如,f=(小区标识)mod S。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参阅图8,还可以将加扰序列标识f与通信设备标识及时间参数绑定,以保证即使某两个基站在某一时刻发送了相同的RS,但在下一时刻其所发送的RS也将会出现差异。
所述时间参数可以为无线帧编号、子帧编号、时隙编号、微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符号(OS)编号中的至少一种。实际使用的时间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上述5种中的一个。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以下公式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加扰序列: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mod S
或者,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天线端口)mod S;
其中,f为加扰序列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mod为取模函数,g为函数映射关系,S为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加扰序列的数目。
p为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具体地,所述时域连续信号为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的:
Δf=2μ·15,单位为kHz;
κ=64,l为OS标识;
Nu为正整数,且Nu=Nrepetition·2048κ·2-μ,其中Nrepetition为正整数,Nrepetition表示所述参考信号中包含的时域基本序列的重复次数。其中,该时域基本序列指的是根据第一通信设备的μ参数所对应的FFT点数做一次FFT操作后所产生的时域序列。
优选地,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的长度MRS与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满足以下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的长度MRS和加扰序列的长度Lw之间的关系作以上限定可以便于接收端(第二通信设备)做IFFT变换。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MRS为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具体地,所述时域连续信号可以根据如下公式得到:
k为频域资源标识,k=0,1,…,MRS-1;
κ=64,l为OS标识;
Nu为正整数,且Nu=Nrepetition·2048κ·2-μ,其中Nrepetition为正整数,Nrepetition表示所述参考信号中包含的时域基本序列的重复次数。其中,该时域基本序列指的是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的参数所对应的FFT点数做一次FFT操作后所产生的时域序列。
优选地,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序列的长度MRS与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满足以下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上述的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上述基本序列的配置参数、上述加扰序列集合和上述MASK操作的掩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远端基站干扰中的施扰基站,包括:
步骤21:接收待检测信号;
步骤22: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包括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确定的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确定的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后,生成的时域连续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接收端的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是通过添加频域加扰序列来扩充的,通过该方法扩充正交的参考信号,可以避免利用上述现有的方法扩充所带来的问题。且,该参考信号是时域连续信号,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二通信设备的检测复杂度。
具体地,上述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测信号中是否包括参考信号的步骤,即步骤22包括:
选取步骤:从基本序列集合中选取一个检测用基本序列,从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一个检测用加扰序列,上述实施例一中生成参考信号的基本序列也是从该基本序列集合中选取的,该加扰序列集合也即上述实施例一中用于生成参考的加扰序列所在的加扰序列集合;
检测步骤:利用所述检测用基本序列和所述检测用加扰序列,检测接收到的信号的能量峰值;
当所述能量峰值高于预设门限时,确定接收到的信号中存在所述参考信号;
当所述能量峰值低于预设门限时,返回所述选取步骤,其中,当前选取的检测用基本序列和检测用加扰序列,与前一次选择的测用基本序列和检测用加扰序列至少其中之一不同,直至能量峰值高于预设门限或者遍历所述基本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基本序列和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为止。
本实施例中,作为接收端的第二通信设备(施扰基站)在盲检其接收到的信号时,遍历生成参考信号的基本序列所在的基本序列集合以及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所在的加扰序列集合,并做能量峰值检测。如果在某些位置上存在高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峰值,则表示接收端对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的估计是正确的,也即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发送端发送的根据其确定的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反之,如果在所有位置上都未能检测到高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峰值,则表示接收端对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的估计是错误的。如果遍历所有可能的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组合均在所有位置上都未能检测到高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峰值,则表示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中不包括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检测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2201:对所述接收的信号进行采样。所述接收到的信号为:
所述采样后的信号为:
步骤2202:第二通信设备对采样后的信号作FFT解调。所述作FFT解调后的信号为:
其中,R(k)为作FFT解调后的信号;
其中,γi代表第i条多径上的功率衰减系数,τi代表第i条多径上的延时,δ()为dirac delta函数。
步骤2203:对作FFT解调后的信号进行抽取。所述抽取后的信号为:
其中,R′(k)为所述抽取后的信号,MRS为所述抽取后的信号的频域序列的长度;
其中,p为发送端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编号;
步骤2205:将所述共轭序列与抽取后的信号逐点相乘获得频域乘积信号。所述频域乘积信号为:
其中,k″=0,1,…,Lw-1。
步骤2207:对所述信号分组集合中的信号分组分别作IFFT变换。所述作IFFT变换后的所述信号分组为:
步骤2208:对作IFFT变换后的所述信号分组进行频率补偿。所述完成频率补偿的所述信号分组为:
其中,k″为信号分组标识,k″=0,1,…Lw-1。
步骤2210:将分别与所述检测用加扰序列相乘后的各个所述信号分组相加获得待检测峰值信号。所述待检测峰值信号为:
由于所述检测用加扰序列是从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加扰序列集合中选择的,该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满足以下关系:
因此,
也即,只有当选择的检测用加扰序列集合与发送端(也即受扰基站)生成参考信号时所选用的加扰序列相同时(即s=s′时),ψ(n)在某些位置n(0≤n≤Lw-1)上有较强的功率能量;否则(即s≠s′时),ψ(n)(0≤n≤Lw-1)在所有位置n上的能量都非常弱。
步骤2211:对所述待检测峰值信号做能量峰检测。
所述对所述待检测峰值信号做能量峰值检测的步骤包括:当所述接收的信号中包括使用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加扰序列生成的参考信号时,
本发明实施例中,从上述具体的检测步骤中可以看出,接收端选择检测用频域基本序列后,需要做IFFT操作,这意味着做基本序列检测的处理复杂度较大。而对加扰序列的检测处理都在IFFT之后进行,这意味着检测多个加扰序列的处理复杂度较小。因此,虽然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都能够用于正交复用,但是与基本序列复用相比,加扰序列复用方式所需要的检测复杂度较低,所以加扰序列复用方式可以在不显著增加参考信号检测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参考信号复用能力。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步骤31:接收待检测信号;
步骤32: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包括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确定的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确定的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后,生成的时域连续信号;
步骤33:当检测到所述待检测信号中包括所述参考信号时,进行干扰抑制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远端干扰抑制方法,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是通过添加加扰序列来提高其复用能力的,可以在不显著增加参考信号检测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基站能够参与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中来。另外,所述参考信号是时域连续信号,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参考信号的检测复杂度。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具体可以是施扰基站(也可称为干扰站)。所述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包括参考信号的具体过程,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参考信号的检测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干扰抑制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上行符号回退;
下行/上行功率控制;
天线下倾角调整;
波束优化;
调度优化。
另外,所述干扰抑制操作还可以有上述未列举的其他操作。
本发明所述的参考信号设计方法,除了可以在前述模式1所述的远端干扰管理流程中应用外,还可以在简化的远端基站干扰管理流程(记为模式2)中使用。如图13所示,与模式1相比,模式2删减了人工后台的相关操作,即一旦干扰基站(也可称为施扰基站或干扰站)检测到参考信号后,则基于自身的独立判断,确定是否做干扰回退操作。当然,模式2所述方案能够工作的潜在前提假设仍然是存在信道互易性。但是,与模式1不同,模式2并不要求参考信号具有定位信号源的能力。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第一通信设备400,包括:
处理器401,用于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根据映射完成后的所述物理资源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
具体的,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如下至少一种功能: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最大上行OFDM符号数目的信息;
提供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的信息;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的完整的或部分的通信设备标识信息。
具体的,所述基本序列为伪随机序列c(n),其中,伪随机序列c(n)的初始化值cinit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的函数;或者,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1,还用于确定加扰序列集合,所述加扰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加扰序列,且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的长度相等;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和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中的部分比特位的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执行MASK操作的结果;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标识为网管单元和/或基站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采用以下公式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加扰序列:
f=(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天线端口)mod S,
其中,f为加扰序列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mod为取模运算,g为函数映射关系,S为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加扰序列的数目。
可选的,当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p为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k′=n·Lw+k″-c′0,n为非负整数,c′0为整数。
具体地,所述时域连续信号为根据以下公式得到的:
p为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μ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
Δf=2μ·15,单位为kHz;
κ=64;
Nu为正整数,且Nu=Nrepetition2048κ·2-μ,其中Nrepetition为正整数。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如下公式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MRS为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k=n·Lw+k″-c′0,n为非负整数,c′0为整数。
具体地,所述时域连续信号为根据如下公式得到的:
k为频域资源标识,k=0,1,…,MRS-1;
κ=64;
优选地,所述基本序列的长度MRS与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满足以下关系: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如下至少一种参数:
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
所述基本序列的配置参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加扰序列集合。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MASK操作的掩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原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第二通信设备500,包括:
收发器501,用于接收待检测信号;
处理器502,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包括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确定的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确定的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后,生成的时域连续信号;当检测到所述待检测信号中包括所述参考信号时,进行干扰抑制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是通过添加加扰序列来提高其复用能力的,可以在不显著增加参考信号检测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基站能够参与到远端基站干扰管理中来。另外,所述参考信号是时域连续信号,可以进一步降低所述参考信号的检测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三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具体请参阅上述
实施例三,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通信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02、处理器601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6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种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或者上述实施例三中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具体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请参阅上述对应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七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种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中的步骤或者上述实施例三中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的远端干扰抑制方法中的步骤,具体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请参阅上述对应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6)
1.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
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根据映射完成后的所述物理资源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如下至少一种功能: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最大上行OFDM符号数目的信息;
提供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的信息;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的完整的或部分的通信设备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的步骤包括:
确定加扰序列集合,所述加扰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加扰序列,且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的长度相等;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和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中的部分比特位的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执行MASK操作的结果;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标识为网管单元和/或基站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间参数为无线帧编号、子帧编号、时隙编号、微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公式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加扰序列:
f=(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天线端口)mod S,
其中,f为加扰序列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mod为取模运算,g为函数映射关系,S为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加扰序列的数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时,根据如下公式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p为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k′=n·Lw+k″-c′0,n为非负整数,c′0为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加扰序列集合。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MASK操作的掩码。
17.一种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待检测信号;
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包括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确定的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确定的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后,生成的时域连续信号;
当检测到所述待检测信号中包括所述参考信号时,进行干扰抑制操作。
18.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基本序列和加扰序列;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根据映射完成后的所述物理资源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时域连续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如下至少一种功能: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最大上行OFDM符号数目的信息;
提供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的信息;
提供第一通信设备的完整的或部分的通信设备标识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加扰序列集合,所述加扰序列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加扰序列,且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所有加扰序列的长度相等;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和天线端口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加扰序列。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中的部分比特位的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执行MASK操作的结果;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标识为网管单元和/或基站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和小区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参数为无线帧编号、子帧编号、时隙编号、微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中的至少一种。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采用以下公式从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选取所述加扰序列:
f=(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mod S,
或者,
f=g(第一通信设备的第一标识,时间参数,天线端口)mod S,
其中,f为加扰序列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各个加扰序列,mod为取模运算,g为函数映射关系,S为所述加扰序列集合中的加扰序列的数目。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时,根据如下公式将所述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p为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wf(k″)为加扰序列,k″=0,1,…,Lw-1,Lw为所述加扰序列的长度,Lw为正整数;
另外,k″和k′之间具有如下映射关系:
k′=n·Lw+k″-c′0,n为非负整数,c′0为整数。
32.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加扰序列集合。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预先约定、操作管理维护OAM配置、和网络侧设备间回程线路backhaul信令指示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MASK操作的掩码。
34.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待检测信号;
处理器,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所述待检测信号中是否包括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确定的待生成参考信号的参考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和加扰序列,将确定的基本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上后,生成的时域连续信号;当检测到所述待检测信号中包括所述参考信号时,进行干扰抑制操作。
35.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远端干扰抑制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远端干扰抑制方法中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95110.5A CN110932817B (zh) | 2018-09-19 | 2018-09-19 | 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095110.5A CN110932817B (zh) | 2018-09-19 | 2018-09-19 | 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32817A true CN110932817A (zh) | 2020-03-27 |
CN110932817B CN110932817B (zh) | 2021-09-10 |
Family
ID=69855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095110.5A Active CN110932817B (zh) | 2018-09-19 | 2018-09-19 | 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3281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08857A (zh) * | 2020-05-21 | 2021-11-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远端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810324A (zh) * | 2021-07-30 | 2021-12-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 一种动态背景信号生成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9047A (zh) * | 2015-04-06 | 2017-12-0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共享资源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
CN108023698A (zh) * | 2016-11-03 | 2018-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8126474A1 (en) * | 2017-01-09 | 2018-07-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tting multiplex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orts in new radio |
-
2018
- 2018-09-19 CN CN201811095110.5A patent/CN1109328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9047A (zh) * | 2015-04-06 | 2017-12-0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共享资源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
CN108023698A (zh) * | 2016-11-03 | 2018-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8126474A1 (en) * | 2017-01-09 | 2018-07-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tting multiplex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orts in new radio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CMCC: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4 R1-1808842》Discussion on RS design for RIM",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08857A (zh) * | 2020-05-21 | 2021-11-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远端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708857B (zh) * | 2020-05-21 | 2022-09-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远端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810324A (zh) * | 2021-07-30 | 2021-12-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 一种动态背景信号生成系统 |
CN113810324B (zh) * | 2021-07-30 | 2023-09-15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 一种动态背景信号生成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32817B (zh) | 2021-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87890B1 (ko) | feNB-IoT 동작을 지원하는 TDD에서의 업링크 송신 | |
JP6027164B2 (ja) | 無線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機器の測位方法及び装置 | |
US988845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RU2673395C2 (ru) | Способ сообщ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остояния канала,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 |
CA2869000C (en) | Multi-access scheme and signal struct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s | |
JP2019165446A (ja) | Paバックオフを最小化す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リアンブル | |
KR20180064543A (ko) | 빔포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US9608788B2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and terminal | |
JP2016508304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 |
EP3200517B1 (en) |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170020233A (ko) |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8123903B (zh) |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和设备 | |
KR20140061430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 |
US9713185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iscovery signal | |
JPWO2018008459A1 (ja)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KR102023017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 |
US10805122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 thereof | |
CN110932817B (zh) | 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 |
JP2010199902A (ja) |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
KR20150007594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1555848B (zh) |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11049614B (zh) | 一种远端干扰回退方法及基站 | |
US11792630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in TDD supporting feNB-IoT operation | |
KR20170061129A (ko) | Fdr 전송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바이스 간 간섭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CN110677226B (zh) | 参考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通信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