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2282A - 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32282A CN110932282A CN201911354785.1A CN201911354785A CN110932282A CN 110932282 A CN110932282 A CN 110932282A CN 201911354785 A CN201911354785 A CN 201911354785A CN 110932282 A CN110932282 A CN 1109322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current
- vsc
- distribution network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利用增广直角坐标模型中节点电压与节点注入电流的线性化关系以及该模型下雅可比矩阵极高的稀疏率可以提高计算效率的优点,提出了增广直角坐标下VSC(电压源换流器)内部潮流计算的修正方程与雅可比矩阵,建立增广直角坐标下VSC内部潮流模型,将VSC分别与交流网络、直流网络进行解耦,调整有功功率控制,采用原无功功率控制,维持网络结构不变,最后得到增广直角坐标下的交直流解耦潮流算法模型,只需进行一回直流侧潮流计算,一回VSC与交流网络交替迭代计算,减小了雅克比矩阵规模,提高了潮流计算的收敛性与计算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混合配电网络的潮流算法主要有统一求解法和交替迭代法,统一求解法计算复杂,雅可比矩阵规模庞大,编程实现难度高,计算时间长,VSC控制方式切换不够灵活,并且对传统的交流算法继承性不高。交替迭代法将交直流网络分开计算,交替收敛,交流网络部分可完全继承传统交流算法,VSC控制方式切换灵活,方便考虑直流系统变量的约束条件和运行方式的调整。采用交替迭代法时,内部循环收敛后,外部循环才能收敛,因此,交替迭代法的收敛性需要改善。
采用增广直角坐标进行潮流计算时,其雅可比矩阵相对于极坐标雅可比矩阵的规模增加了二倍,采用统一求解法进行求解时,雅可比矩阵非常庞大。
为减少交替迭代法中不必要的内部循环,有研究提出将换流器与直流配电网进行解耦,调整有功功率控制方式,采用原无功功率控制方式。这种方法将换流器与交流网络一起进行迭代计算,当涉及到无功功率控制方式时,去除换流器支路,使计算变得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只需要进行一回直流侧的潮流计算以及一回VSC与交流网络交替迭代计算,减小了雅克比矩阵规模,提高了潮流计算的收敛性与计算效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电压源换流器VSC分别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进行解耦,得到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
步骤S2:根据VSC控制方式确定VSC内部修正方程中的失配量与VSC内部迭代计算的迭代变量;
步骤S3:建立VSC内部潮流计算的雅克比矩阵;
步骤S4:写出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流子网,直流子网中的潮流模型,结合上述步骤中推导出的VSC内部修正方程与雅可比矩阵,建立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替迭代法的潮流模型;
步骤S5:进行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当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收敛后,确定直流配电网注入VSC中的有功功率;
步骤S6:进行交流网络与VSC的交替迭代潮流计算,当PCC节点电压偏差值小于预设的收敛精度时,该交替迭代法潮流计算收敛,得到潮流计算结果。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交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为:
式(1)中,es为PCC节点交流电压实部,fs为PCC节点交流电压虚部,as为 PCC节点注入的交流电流实部,bs为PCC节点注入的交流电流虚部;Ps为PCC节点注入的有功功率,Qs为PCC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
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直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为:
Pc=ecac+fcbc; (2)
式(2)中,Pc为直流侧节点注入功率,e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交流电压实部, f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交流电压虚部,a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交流电流实部, b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交流电流虚部。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为:
由于将VSC与直流子网进行了解耦,交流网络平衡VSC内部有功损耗,VSC 的有功功率控制方式由控制VSC与交流子网间的有功功率传输调整为控制VSC与直流子网间的有功功率传输,因此在VSC内部修正方程中有功功率失配量仅考虑直流侧节点注入功率Pc,采用原无功功率控制方式,无功功率失配量考虑PCC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Qs;
所述VSC内部迭代计算的迭代变量选择VSC直流侧电压Uc=ec+jfc与VSC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Is=as+jbs。
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建立VSC的修正方程:根据VSC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间的功率传输方程得到的第i座换流站修正方程:
其中,节点注入功率与电流失配量分别为:
式(3)至式(6)中,es,fs分别为换流器交流侧PCC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ec,fc分别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P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有功功率,Qs为换流器交流侧PCC节点注入无功功率;Gi、Bi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中换流器与变压器电导和、电纳和;Δa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Δb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值虚部修正量,Δec表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修正量,Δfc表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电压值虚部修正量,Δα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失配量,Δβ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值虚部失配量,ΔPc表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ΔQ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
步骤S32:设VSC的总量为l台,根据修正方程得到雅克比矩阵为:
其中,
ΔUvsc=[Δe1c Δf1c,…,Δeic Δfic,…,Δelc Δflc]; (8)
ΔIvsc=[Δa1s Δb1s,…,Δais Δbis,…,Δals Δbls]; (9)
ΔΛvsc=[Δα1s Δβ1s,…,Δαis Δβis,…,Δαls Δβls]T; (10)
ΔSvsc=[ΔP1c ΔQ1s,…,ΔPic ΔQis,…,ΔPlc ΔQls]T; (11)
式(7)至式(15)中,Δeic,Δfic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修正量、虚部修正量;Δais、Δb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PCC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虚部修正量;ΔPic、ΔQ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直流侧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交流侧PCC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Δαis,Δβ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失配量;ais,b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PCC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虚部;eic、fic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eis、 f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
进一步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写出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流子网、直流子网中的潮流模型;
步骤S42:建立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替迭代法的潮流模型,即分别建立以下三个雅克比矩阵:
交流配电网络含有n个节点,其雅可比矩阵:
式(16)至式(23)中,I为单位矩阵,G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导,B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纳;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Δ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修正量;ΔP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
直流配电网络中含有r个节点,其雅可比矩阵:
式(24)至式(28)中,Gij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与节点j互电导,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注入电流,Vi d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电压,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注入电流修正量,ΔVi d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电压值修正量,ΔΓi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 注入电流失配量,ΔPi d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有功功率失配量。
由步骤S3得到的VSC内部雅可比矩阵:
以上各式中,各矩阵中下标或上标中的s、d和vsc分别表示交流网络、直流网络以及换流器中的变量。
进一步地,步骤S41具体为:设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络中,含有n个交流节点, r个直流节点以及l台换流器;其中,
交流网络中节点电压方程为:
交流网络中节点电压方程的线性化方程:
PQ节点注入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满足:
PV节点注入有功功率与节点电压满足:
交流网络PQ节点注入功率线性化方程:
交流网络PV节点注入有功功率与电压平方值线性化方程:
式(29)至式(37)中,G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导,Bij表示节点i与节点 j互电纳;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 i电压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Δ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 i注入电流值虚部修正量;ΔP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Pi sp表示交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定值,表示交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无功功率定值;Vi 2sp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PV节点i电压幅值的平方值定值;P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的有功功率,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的无功功率,Vi 2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PV节点i电压幅值的平方值,ΔVi 2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PV节点i电压幅值的平方值失配量;
直流网络中节点电压方程:
直流网络节点电压线性化方程:
直流网络节点功率方程:
直流网络节点功率线性化方程:
式(38)至式(43)中,Gij表示直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与节点j互导纳中的电导,直流配电网络为纯电阻电路,电纳为0;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j电压值;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j电压值修正量;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电流修正量;ΔΓi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电流失配量;Pi sp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值;ΔPi d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r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数目。
进一步地,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根据VSC控制方式,进行VSC内部潮流计算,迭代收敛后,根据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交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求出VSC交流侧公共节点注入交直配电网络的有功功率值,根据VSC控制方式将公共节点设为PQ节点或PV节点,进行交流配电网络的迭代计算;
步骤S62:交流配电网络计算收敛后,获得各节点电压值;将PCC节点电压值作为已知量,继续进行VSC内部迭代计算,VSC内部迭代计算收敛后,再次确定注入交流网络的功率值,进行交流网络的潮流计算,得到PCC节点电压值;
步骤S63:求出此次PCC节点电压值与VSC迭代计算时PCC节点电压值的误差值是否小于收敛精度时,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络迭代收敛,计算结束。
进一步地,步骤S63中,所述收敛精度为0.00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增广直角坐标模型中节点电压与节点注入电流的线性化关系以及该模型下雅可比矩阵极高的稀疏率可以提高计算效率的优点,提出了增广直角坐标下VSC(电压源换流器)内部潮流计算的修正方程与雅可比矩阵,建立增广直角坐标下VSC内部潮流模型,将VSC分别与交流网络、直流网络进行解耦,调整有功功率控制,采用原无功功率控制,维持网络结构不变,最后得到增广直角坐标下的交直流解耦潮流算法模型,只需进行一回直流侧潮流计算,一回VSC与交流网络交替迭代计算,减小了雅克比矩阵规模,提高了潮流计算的收敛性与计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VSC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潮流计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交直流配电网结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 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电压源换流器VSC分别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进行解耦,得到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
步骤S2:根据VSC控制方式确定VSC内部修正方程中的失配量与VSC内部迭代计算的迭代变量;
步骤S3:建立VSC内部潮流计算的雅克比矩阵;
步骤S4:写出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流子网,直流子网中的潮流模型,结合上述步骤中推导出的VSC内部修正方程与雅可比矩阵,建立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替迭代法的潮流模型;
步骤S5:进行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当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收敛后,确定直流配电网注入VSC中的有功功率;
步骤S6:进行交流网络与VSC的交替迭代潮流计算,当PCC节点电压偏差值小于预设的收敛精度时,该交替迭代法潮流计算收敛,得到潮流计算结果。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VSC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为交流系统与电压源换流器(VSC)公共连接点(PCC节点)处的电压,为VSC直流侧电压。Bf为滤波器,Zc为VSC与变压器阻抗之和,Ps、Qs为换流器交流侧传输功率,Pc、Qc为换流器直流侧传输功率。直流配电网络注入电流Idc,直流电压Udc与直流功率Pdc。 M为换流器调制比。
其中,将VSC分别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进行解耦具体为:将交直流混合网络分别在VSC与交流子网的公共连接点,VSC直流侧节点处划分。在进行交流网络的潮流计算时,根据VSC控制策略,将PCC节点等效为PQ节点或PV节点,计算VSC 交流侧向PCC节点注入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等效为PCC节点负荷,利用成熟的交流网络潮流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将换流器与变压器有功损耗等效为阻抗Zc中的电阻Rc,由交流网络平衡换流器与变压器有功损耗。因此,换流器直流侧功率传输满足下式:
Pc=Pdc;
因此,可将VSC与直流网络进行解耦。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交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为:
式(1)中,es为PCC节点交流电压实部,fs为PCC节点交流电压虚部,as为 PCC节点注入的交流电流实部,bs为PCC节点注入的交流电流虚部;Ps为PCC节点注入的有功功率,Qs为PCC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
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直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为:
Pc=ecac+fcbc;(2)
式(2)中,Pc为直流侧节点注入功率,e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交流电压实部, f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交流电压虚部,a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交流电流实部, b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交流电流虚部。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具体为:
由于将VSC与直流子网进行了解耦,交流网络平衡VSC内部有功损耗,VSC 的有功功率控制方式由控制VSC与交流子网间的有功功率传输调整为控制VSC与直流子网间的有功功率传输,因此在VSC内部修正方程中有功功率失配量仅考虑直流侧节点注入功率Pc,采用原无功功率控制方式,无功功率失配量考虑PCC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Qs;
根据交替迭代法计算流程图2可知,直流配电网络进行一次迭代计算收敛后, VSC与交流配电网进行内部相互迭代,VSC内部进行潮流计算后向交流网络输入有功与无功功率,交流网络迭代收敛后将公共节点的电压值作为VSC中节点电压已知量继续进行迭代计算,因此,所述VSC内部迭代计算的迭代变量选择VSC直流侧电压Uc=ec+jfc与VSC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Is=as+jbs。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建立VSC的修正方程:根据VSC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间的功率传输方程得到的第i座换流站修正方程:
其中,节点注入功率与电流失配量分别为:
式(3)至式(6)中,es,fs分别为换流器交流侧PCC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ec,fc分别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P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有功功率,Qs为换流器交流侧PCC节点注入无功功率;Gi、Bi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中换流器与变压器电导和、电纳和;Δa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Δb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值虚部修正量,Δec表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修正量,Δfc表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电压值虚部修正量,Δα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失配量,Δβ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值虚部失配量,ΔPc表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ΔQ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
步骤S32:设VSC的总量为l台,根据修正方程得到雅克比矩阵为:
其中,
ΔUvsc=[Δe1c Δf1c,…,Δeic Δfic,…,Δelc Δflc]; (8)
ΔIvsc=[Δa1s Δb1s,…,Δais Δbis,…,Δals Δbls]; (9)
ΔΛvsc=[Δα1s Δβ1s,…,Δαis Δβis,…,Δαls Δβls]T; (10)
ΔSvsc=[ΔP1c ΔQ1s,…,ΔPic ΔQis,…,ΔPlc ΔQls]T; (11)
式(7)至式(15)中,Δeic,Δfic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修正量、虚部修正量;Δais、Δb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PCC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虚部修正量;ΔPic、ΔQ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直流侧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交流侧PCC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Δαis,Δβ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失配量;ais,b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PCC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虚部;eic、fic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eis、 f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
Zi为第i座换流站的变压器阻抗与换流器阻抗之和,如图1中的Zc,导纳满足:
由交替迭代法的计算流程图2可知,首先进行直流配电网络的潮流计算,得到直流配电网注入VSC的有功功率值,结合VSC的控制方式,将VSC直流侧节点电压ec+jfc,交流侧PCC节点注入电流as+jfs作为迭代量,进行VSC内部迭代计算。因此,相较于传统的交替迭代法中进行VSC内部迭代计算时将VSC直流侧节点电压相角θc,调制比M作为迭代量进行迭代计算,本实施例不再将节点电压ec+jfc用调制比M表示,而是直接对节点电压ec+jfc进行迭代计算,再根据上式中调制比M与直流配电网节点电压Udc、VSC直流侧节点电压ec+jfc的等式关系,在节点电压Udc,ec+jfc的值确定后,求出调制比M的值。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写出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流子网、直流子网中的潮流模型;
步骤S42:建立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替迭代法的潮流模型,即分别建立以下三个雅克比矩阵:
交流配电网络含有n个节点,其雅可比矩阵为:
式(16)至式(23)中,I为单位矩阵,G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导,B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纳;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Δ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修正量;ΔP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
直流配电网络中含有r个节点,其雅可比矩阵:
式(24)至式(28)中,Gij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与节点j互电导,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注入电流,Vi d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电压,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注入电流修正量,ΔVi d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电压值修正量,ΔΓi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 注入电流失配量,ΔPi d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有功功率失配量。
由步骤S3得到的VSC内部雅可比矩阵:
式中,各矩阵中下标或上标中的s、d和vsc分别表示交流网络、直流网络以及换流器中的变量。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1具体为:设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络中,含有n个交流节点,r个直流节点以及l台换流器;其中,
交流网络中节点电压方程为:
交流网络中节点电压方程的线性化方程:
PQ节点注入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满足:
PV节点注入有功功率与节点电压满足:
交流网络PQ节点注入功率线性化方程:
交流网络PV节点注入有功功率与电压平方值线性化方程:
式(29)至式(37)中,G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导,Bij表示节点i与节点 j互电纳;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 i电压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Δ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 i注入电流值虚部修正量;ΔP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Pi sp表示交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定值,表示交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无功功率定值;Vi 2sp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PV节点i电压幅值的平方值定值;P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的有功功率,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的无功功率,Vi 2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PV节点i电压幅值的平方值,ΔVi 2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PV节点i电压幅值的平方值失配量;
直流网络中节点电压方程:
直流网络节点电压线性化方程:
直流网络节点功率方程:
直流网络节点功率线性化方程:
式(38)至式(43)中,Gij表示直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与节点j互导纳中的电导,直流配电网络为纯电阻电路,电纳为0;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j电压值;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j电压值修正量;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电流修正量;ΔΓi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电流失配量;Pi sp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值;ΔPi d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r表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数目。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根据VSC控制方式,进行VSC内部潮流计算,迭代收敛后,根据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交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求出VSC交流侧公共节点注入交直配电网络的有功功率值,根据VSC控制方式将公共节点设为PQ节点或PV节点,进行交流配电网络的迭代计算;
步骤S62:交流配电网络计算收敛后,获得各节点电压值;将PCC节点电压值作为已知量,继续进行VSC内部迭代计算,VSC内部迭代计算收敛后,再次确定注入交流网络的功率值,进行交流网络的潮流计算,得到PCC节点电压值;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63中,所述收敛精度为0.0001。
具体的,本实施例以一具体案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有效性。如图3所示,为求取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潮流分布,本实施例采用IEEE33节点改进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络进行计算,交直流网络电压等级皆为10kV。程序运行环境为 Matlab2017b,CPU为Inter(R)Core(TM)i5-3230M,2.6GHz。光伏发电 PDG1=0.7MW,储能供电PDG2=0.7MW。VSC1位于交流节点7处,采用定Udc、定Qs控制,VSC1中变压器阻抗标幺值Zt=0.015+0.112j,滤波器导纳标幺值Bf=0.0877,电抗器以及换流器损耗等效电阻标幺值Zc=0.0001+0.6428。VSC2位于交流节点14处,采用定Ps、定Qs控制,其中变压器阻抗标幺值Zt=0.015+0.112j,滤波器导纳标幺值Bf=0.02,电抗器以及换流器损耗等效电阻标幺值 Zc=0.0001+0.6428。DC/DC1与DC/DC2变换器分别位于直流节点1与4处,皆采用不调压控制方式,占空比D=0.285,IPOS拓扑结构中N=19。高压侧电压基准值UBH=10kV,低压侧电压基准值UBL=0.38kV,功率基准值SB=100MVA。交直流子系统收敛精度皆为0.0001。
VSC处采用增广直角坐标进行潮流计算后,根据控制方式设置PCC节点类型,通过功率传输控制交流侧潮流计算,交流网络达到收敛后,更新PCC节点电压,对VSC网络进行潮流计算,直至交流网络与VSC之间传输功率与节点电压误差低于0.0001,系统达到最终收敛。
将传统算法计算结果与本实施例的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误差极小,在可接受范围内,证明了本实施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为证实VSC内部增广直角坐标模型下的修正方程与极坐标下的修正方程相比的优越性,本实施例在交直流子网中皆采用极坐标。最终结果表明,直流侧经迭代收敛后,VSC采用传统的极坐标计算模型,VSC内部循环经3次迭代收敛,交流部分和VSC外部循环经4次迭代收敛;VSC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方法,VSC内部循环经2次迭代收敛,交流部分和VSC外部循环经3次迭代收敛。经验证,该实施例对于提高潮流计算收敛性切实有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电压源换流器VSC分别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进行解耦,得到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
步骤S2:根据VSC控制方式确定VSC内部修正方程中的失配量与VSC内部迭代计算的迭代变量;
步骤S3:建立VSC内部潮流计算的雅克比矩阵;
步骤S4:写出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流子网,直流子网中的潮流模型,结合上述步骤中推导出的VSC内部修正方程与雅可比矩阵,建立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替迭代法的潮流模型;
步骤S5:进行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当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收敛后,确定直流配电网注入VSC中的有功功率;
步骤S6:进行交流网络与VSC的交替迭代潮流计算,当PCC节点电压偏差值小于预设的收敛精度时,该交替迭代法潮流计算收敛,得到潮流计算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交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为:
式(1)中,es为PCC节点交流电压实部,fs为PCC节点交流电压虚部,as为PCC节点注入的交流电流实部,bs为PCC节点注入的交流电流虚部;Ps为PCC节点注入的有功功率,Qs为PCC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
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直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为:
Pc=ecac+fcbc; (2)
式(2)中,Pc为直流侧节点注入功率,e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交流电压实部,f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交流电压虚部,a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交流电流实部,b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交流电流虚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由于将VSC与直流子网进行了解耦,交流网络平衡VSC内部有功损耗,VSC的有功功率控制方式由控制VSC与交流子网间的有功功率传输调整为控制VSC与直流子网间的有功功率传输,因此在VSC内部修正方程中有功功率失配量仅考虑直流侧节点注入功率Pc,采用原无功功率控制方式,无功功率失配量考虑PCC节点注入的无功功率Qs;
所述VSC内部迭代计算的迭代变量选择VSC直流侧电压Uc=ec+jfc与VSC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Is=as+jb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建立VSC的修正方程:根据VSC与交流子网、直流子网间的功率传输方程得到的第i座换流站修正方程:
其中,节点注入功率与电流失配量分别为:
式(3)至式(6)中,es,fs分别为换流器交流侧PCC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ec,fc分别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Pc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有功功率,Qs为换流器交流侧PCC节点注入无功功率;Gi、Bi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中换流器与变压器电导和、电纳和;Δa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实部修正量,Δb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虚部修正量,Δec表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修正量,Δfc表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电压值虚部修正量,Δα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实部失配量,Δβ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虚部失配量,ΔPc表示换流器直流侧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ΔQs表示换流器交流侧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
步骤S32:设VSC的总量为l台,根据修正方程得到雅克比矩阵为:
其中,
ΔUvsc=[Δe1c Δf1c,…,Δeic Δfic,…,Δelc Δflc]; (8)
ΔIvsc=[Δa1s Δb1s,…,Δais Δbis,…,Δals Δbls]; (9)
ΔΛvsc=[Δα1s Δβ1s,…,Δαis Δβis,…,Δαls Δβls]T; (10)
ΔSvsc=[ΔP1c ΔQ1s,…,ΔPic ΔQis,…,ΔPlc ΔQls]T; (11)
式(7)至式(15)中,Δeic,Δfic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修正量、虚部修正量;Δais、Δb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PCC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虚部修正量;Δαis,Δβ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节点注入电流失配量;ΔPic、ΔQ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直流侧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交流侧PCC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ais,b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PCC节点注入电流值实部、虚部;eic、fic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直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eis、fis分别为第i座换流站交流侧节点电压值实部、虚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写出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流子网、直流子网中的潮流模型;
步骤S42:建立增广直角坐标下交替迭代法的潮流模型,即分别建立以下三个雅克比矩阵:
交流配电网络含有n个节点,其雅可比矩阵:
其中,
式(16)至式(23)中,I为单位矩阵,G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导,B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纳;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Δ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修正量;ΔP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
直流配电网络中含有r个节点,其雅可比矩阵:
其中,
式(24)至式(28)中,Gij为直流配电网中节点i与节点j互电导,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注入电流,Vi d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电压,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注入电流修正量,ΔVi d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电压值修正量,ΔΓi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注入电流失配量,ΔPi d为直流配电网节点i有功功率失配量;
由步骤S3得到的VSC内部雅可比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1具体为:设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络中,含有n个交流节点,r个直流节点以及l台换流器;其中,
交流网络中节点电压方程为:
交流网络中节点电压方程的线性化方程:
PQ节点注入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满足:
PV节点注入有功功率与节点电压满足:
交流网络PQ节点注入功率线性化方程:
交流网络PV节点注入有功功率与电压平方值线性化方程:
式(29)至式(37)中,G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导,B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互电纳;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Δf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虚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电压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实部修正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电流值虚部修正量;ΔP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失配量,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无功功率失配量。Pi sp表示交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有功功率定值,表示交流配电网中节点i注入无功功率定值;Vi 2sp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PV节点i电压幅值的平方值定值;Pi 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的有功功率,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节点i注入的无功功率,Vi 2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PV节点i电压幅值的平方值,ΔVi 2s表示交流配电网络中PV节点i电压幅值的平方值失配量;
直流网络中节点电压方程:
直流网络节点电压线性化方程:
直流网络节点功率方程:
直流网络节点功率线性化方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根据VSC控制方式,进行VSC内部潮流计算,迭代收敛后,根据增广直角坐标下VSC与交流子网的功率传输方程求出VSC交流侧公共节点注入交直配电网络的有功功率值,根据VSC控制方式将公共节点设为PQ节点或PV节点,进行交流配电网络的迭代计算;
步骤S62:交流配电网络计算收敛后,获得各节点电压值;将PCC节点电压值作为已知量,继续进行VSC内部迭代计算,VSC内部迭代计算收敛后,再次确定注入交流网络的功率值,进行交流网络的潮流计算,得到PCC节点电压值;
步骤S63:求出此次PCC节点电压值与VSC迭代计算时PCC节点电压值的误差值是否小于收敛精度时,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络迭代收敛,计算结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3中,所述收敛精度为0.00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4785.1A CN110932282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54785.1A CN110932282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32282A true CN110932282A (zh) | 2020-03-27 |
CN110932282B CN110932282B (zh) | 2021-06-22 |
Family
ID=6986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54785.1A Active CN110932282B (zh) | 2019-12-25 | 2019-12-25 | 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32282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9799A (zh) * | 2020-07-13 | 2020-10-20 | 福州大学 | 一种基于区间泰勒展开法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区间潮流计算方法 |
CN112350369A (zh) * | 2020-10-20 | 2021-02-09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能效评估方法 |
CN112865076A (zh) * | 2021-01-12 | 2021-05-28 | 天津大学 | 面向电力电子化柔性配电网的改进增广节点方程建模方法 |
CN114912068A (zh) * | 2022-06-01 | 2022-08-16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dc牵引网络的潮流分析方法 |
CN115588989A (zh) * | 2022-10-25 | 2023-01-10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基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互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 |
CN115995818A (zh) * | 2023-03-22 | 2023-04-21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71050A1 (en) * | 2003-06-30 | 2005-03-31 | Chow Joe H. | Power flow controller responsive to power circulation demand for optimizing power transfer |
US20070027642A1 (en) * | 2005-07-15 | 2007-02-01 | Chang Gung University | Method for Calculating Power Flow Solution of a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that Includes Interline Power Flow Controller (IPFC) |
US7813884B2 (en) * | 2008-01-14 | 2010-10-12 | Chang Gung University | Method of calculating power flow solution of a power grid that includes generalized power flow controllers |
WO2014107842A1 (zh) * | 2013-01-08 | 2014-07-17 | 湖北省电力公司 | 一种风力发电经大规模远距离并网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
CN104167756A (zh) * | 2014-08-18 | 2014-11-26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含多端直流输电的交直流系统潮流确定方法 |
CN105322546A (zh) * | 2015-10-29 | 2016-02-10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交直流解耦混合潮流算法 |
CN106410835A (zh) * | 2016-10-12 | 2017-02-15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仿真实现方法 |
CN106953329A (zh) * | 2017-04-11 | 2017-07-14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含直流系统的复杂拓扑有源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CN106992522A (zh) * | 2017-04-11 | 2017-07-28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电压源换流器潮流计算模型及有源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CN107769213A (zh) * | 2017-10-31 | 2018-03-06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多换流器并联的交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CN107959292A (zh) * | 2017-12-11 | 2018-04-24 | 南昌大学 | 一种基于新型vsc潮流计算模型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
CN108493940A (zh) * | 2018-03-14 | 2018-09-0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 一种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交替迭代计算方法 |
CN108923431A (zh) * | 2018-07-04 | 2018-11-30 | 山东大学 | 含柔性直流电网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解耦潮流计算方法 |
CN109861233A (zh) * | 2019-03-28 | 2019-06-07 | 清华大学 |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解耦潮流确定方法 |
-
2019
- 2019-12-25 CN CN201911354785.1A patent/CN1109322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71050A1 (en) * | 2003-06-30 | 2005-03-31 | Chow Joe H. | Power flow controller responsive to power circulation demand for optimizing power transfer |
US20070027642A1 (en) * | 2005-07-15 | 2007-02-01 | Chang Gung University | Method for Calculating Power Flow Solution of a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that Includes Interline Power Flow Controller (IPFC) |
US7813884B2 (en) * | 2008-01-14 | 2010-10-12 | Chang Gung University | Method of calculating power flow solution of a power grid that includes generalized power flow controllers |
WO2014107842A1 (zh) * | 2013-01-08 | 2014-07-17 | 湖北省电力公司 | 一种风力发电经大规模远距离并网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
CN104167756A (zh) * | 2014-08-18 | 2014-11-26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含多端直流输电的交直流系统潮流确定方法 |
CN105322546A (zh) * | 2015-10-29 | 2016-02-10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交直流解耦混合潮流算法 |
CN106410835A (zh) * | 2016-10-12 | 2017-02-15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仿真实现方法 |
CN106953329A (zh) * | 2017-04-11 | 2017-07-14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含直流系统的复杂拓扑有源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CN106992522A (zh) * | 2017-04-11 | 2017-07-28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电压源换流器潮流计算模型及有源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CN107769213A (zh) * | 2017-10-31 | 2018-03-06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多换流器并联的交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CN107959292A (zh) * | 2017-12-11 | 2018-04-24 | 南昌大学 | 一种基于新型vsc潮流计算模型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
CN108493940A (zh) * | 2018-03-14 | 2018-09-0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 一种含柔性直流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交替迭代计算方法 |
CN108923431A (zh) * | 2018-07-04 | 2018-11-30 | 山东大学 | 含柔性直流电网的交直流混联电网解耦潮流计算方法 |
CN109861233A (zh) * | 2019-03-28 | 2019-06-07 | 清华大学 |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解耦潮流确定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ANTONIO GÓMEZ EXPÓSITO 等: "Augmented Rectangular Load Flow Model",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 |
吴志远: "混合电网的交直流解耦潮流算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
王家融: "基于增广雅可比矩阵的交直流解耦潮流新算法", 《电工技术学报》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9799A (zh) * | 2020-07-13 | 2020-10-20 | 福州大学 | 一种基于区间泰勒展开法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区间潮流计算方法 |
CN112350369A (zh) * | 2020-10-20 | 2021-02-09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能效评估方法 |
CN112350369B (zh) * | 2020-10-20 | 2022-04-05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能效评估方法 |
CN112865076A (zh) * | 2021-01-12 | 2021-05-28 | 天津大学 | 面向电力电子化柔性配电网的改进增广节点方程建模方法 |
CN112865076B (zh) * | 2021-01-12 | 2022-05-20 | 天津大学 | 面向电力电子化柔性配电网的改进增广节点方程建模方法 |
CN114912068A (zh) * | 2022-06-01 | 2022-08-16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dc牵引网络的潮流分析方法 |
CN114912068B (zh) * | 2022-06-01 | 2023-03-10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dc牵引网络的潮流分析方法 |
CN115588989A (zh) * | 2022-10-25 | 2023-01-10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基于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交互模型的潮流计算方法 |
CN115995818A (zh) * | 2023-03-22 | 2023-04-21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一种多能互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32282B (zh) | 202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32282B (zh) | 一种增广直角坐标下的基于vsc内部修正方程矩阵与交替迭代法的潮流计算方法 | |
CN106953329B (zh) | 含直流系统的复杂拓扑有源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
CN110718918B (zh) | 一种基于hvac和lcc-vsc hvdc混合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 | |
CN110504691A (zh) | 一种计及vsc控制方式的交直流配电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 | |
CN109149620B (zh) | 一种自储能多端柔直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7093901B (zh) | 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机电暂态模型与仿真方法 | |
CN105809265A (zh) | 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的容量配置方法 | |
CN115036962B (zh)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潮流计算及交直流混联潮流计算方法 | |
CN110880758B (zh) | 电力系统中输电网与配电网的分解协调最优潮流控制方法 | |
CN111654052B (zh) | 基于动态相量法的柔直换流器建模装置及方法 | |
CN109149665A (zh) | 用于柔性直流交流电网联合仿真的多速率仿真方法及系统 | |
CN109256777B (zh) | 适用于并联双回线路潮流控制的ipfc拓扑及其稳态建模方法 | |
CN109861226A (zh) | 一种综合优化谐波稳定性和阻尼损耗的lcl滤波器设计方法 | |
CN106992522B (zh) | 电压源换流器潮流计算模型及有源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
Li et al. | A control parameter design method for hybrid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 | |
CN106611461B (zh) | 一种含vsc-hvdc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的计算方法 | |
CN117335433A (zh) | 一种柔性配电变压器潮流调控方法及装置 | |
CN108306299A (zh) | 一种配电网异步迭代分布式三相潮流计算方法及系统 | |
CN112039061A (zh) | 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的潮流计算方法 | |
CN107959292B (zh) | 基于vsc潮流计算模型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 |
CN109149981B (zh) | 一种适用于mmc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 |
CN106026120A (zh) | 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模式切换的upfc交替迭代潮流计算方法 | |
CN114374334B (zh) | 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谐波功率控制方法 | |
CN105811420A (zh) | 一种分解协调式主配网一体化潮流计算方法 | |
Munteanu et al. |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lose HVDC links inserted in an AC gri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31 Address after: No. 12 Wuqiao Middle Road, Lant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3005 Patentee after: ZHANGZHOU CANNE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Fuzhou University, No.2, wulongjiang North Avenue, Fuzhou University Town, Minhou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ZHOU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