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3479A -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3479A
CN110913479A CN201811080226.1A CN201811080226A CN110913479A CN 110913479 A CN110913479 A CN 110913479A CN 201811080226 A CN201811080226 A CN 201811080226A CN 110913479 A CN110913479 A CN 110913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time
beams
signal
adjust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02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3479B (zh
Inventor
李彦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802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3479B/zh
Priority to CN202211165314.8A priority patent/CN1156966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6063 priority patent/WO20200574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3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3479A/zh
Priority to US17/202,597 priority patent/US2021020423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3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3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STA接收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第一STA可以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数据,使得AP能够同时接收到该至少一个站点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系统中,数据通信的流程通常为: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发送触发帧,站点(station,STA)在接收到触发帧的短帧间间隔(short interframe interval,SIFS)时间之后,根据触发帧的指示发送上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PDU),AP在接收到该PPDU之后,回复确认字符(acknowledgement,ACK)。其中,触发帧为一个控制帧,该控制帧包含时间指示的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GI用于描述AP能够容忍的不同波束传输的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差(时间偏移)的最大值。
在高频60GHz系统中,通常需要用户通过不同的模拟波束进行数据通信,来减小波束间的干扰。但是高频60GHz系统的带宽大,调制符号的符号时间短,或同步符号、参考信号时间短,对通过不同波束进行数据通信的时间不对齐容忍范围小。因此,在多个波束传输的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差(时间偏移)大于保护间隔GI的情况下(即超出了容忍范围),会对接收端的信号接收造成影响,从而使得数据通信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有助于提高数据通信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站点接收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该至少两个波束为至少一个站点对应的波束,该第一站点为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站点;该第一站点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该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数据。
第一STA接收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第一STA可以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数据,使得AP能够同时接收到该至少一个站点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除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通过该第一波束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也可以是通过时间调整信息配置的,该时间调整信息还包括该第一站点通过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根据时间调整信息获知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这样该至少一个站点在合适的时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发送数据,且通过不同波束发送的数据能够同时到达接入点,从而保证了数据通信的有效性,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该时间调整信息中携带一个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能够获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该时间调整信息还携带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于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根据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可以获知通过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从而第一站点能够在合适的时刻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发送数据,保证通过不同波束的数据到达接入点的对齐,即保证了数据通信的有效性,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站点接收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该第一站点接收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该第一站点发送参考信号;该第一站点根据该第二配置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该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该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用于接入点确定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直接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也可以是以扇区为单位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每个扇区包括至少一个波束。也就是说,第一STA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在AP配置的波束上发送参考信号进行时间偏移的测量(该过程可以称为时间测量训练或波束训练),这样STA配置AP指定的波束,并在AP指定的波束进行时间偏移的测量以及数据的传输,能够减少上行空间流的干扰,在提高传输效率的同时,保证通信质量。此外,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该站点发送用于进行时间测量的参考信号,即第一STA接收到该第二配置信息后立即启动发送参考信号的操作,例如,启动发送参考信号的操作可以是准备在一个时间间隔后发送参考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配置信息和该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同一个多波束配置帧中。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同时发送,相对于分别独立发送,节省了信令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站点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以分别独立发送,即将天线模式设置和时间测量独立配置,也就是说,第一站点在完成天线模式设置之后,再进行上行波束训练,可以通过与触发帧更小的时间间隔,节省了测量时间偏移的时间间隔,从而降低了数据通信的时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站点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站点接收请求发送RTS帧,该RTS帧包括该第一配置信息;或该第一站点接收确认发送CTS帧,该CTS帧包括该第一配置信息,这样通过RTS帧或CTS帧携带该第一配置信息,能够避免单独发送配置信息,节省了信令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站点接收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第一站点接收波束细化协议BRP反馈帧,该BRP反馈帧包括新增字段,该新增字段用于指示该时间调整信息。这样,在现有协议的BRP反馈帧中进行较小的改动实现指示该时间调整信息,从而节省了开销,以及提高了兼容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站点接收触发信息,该触发信息用于触发该第一站点发送信号;其中,该第一站点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该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该数据包括:该第一站点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和该触发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该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该数据。也就是说,第一STA在接收到时间调整信息之后,获知不同波束发送信号的时间偏移,该第一STA还可以在接收触发信息之后,发送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间调整信息和该触发信息携带在同一个多波束反馈帧中。触发信息用于触发第一STA发送数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和该触发信息可以携带在一个多波束反馈帧,AP可以对该至少两个波束的时间偏移进行持续跟踪调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点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该至少两个波束为该至少一个站点对应的波束;该接入点接收该至少一个站点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
接入点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时间调整信息,使得每个站点根据时间调整信息确定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属于该站点的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这样接入点可以同时接收到每个站点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的数据,使得AP能够同时接收到该至少一个站点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第一时间偏移,以及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除该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接入点为每个波束配置时间调整信息,使得第一站点根据预设时刻和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相对该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能够获知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并在合适的时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发送数据,接入点同时接收通过不同波束发送的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通信的有效性,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该时间调整信息中携带一个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使得站点能够获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该时间调整信息还携带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于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使得站点根据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可以获知通过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从而各个站点能够在合适的时刻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发送数据,接入点同时接收通过不同波束发送的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通信的有效性,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接入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该接入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站点发送参考信号;该接入点接收该参考信号;该接入点根据该参考信号,确定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直接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也可以是以扇区为单位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每个扇区包括至少一个波束。也就是说,接入点发送该第一配置信息,各个站点在AP配置的波束上发送参考信号进行时间偏移的测量(该过程可以称为时间测量训练或波束训练),这样各个站点配置AP指定的波束,并在AP指定的波束进行时间偏移的测量以及数据的传输,能够减少上行空间流的干扰,在提高传输效率的同时,保证通信质量。此外,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该站点发送用于进行时间测量的参考信号,即第一STA接收到该第二配置信息后立即发送参考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配置信息和该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同一个多波束配置帧中。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同时发送,相对于分别独立发送,节省了信令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入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该接入点发送请求发送RTS帧,该RTS帧包括该第一配置信息;或该接入点发送确认发送CTS帧,该CTS帧包括该第一配置信息。这样通过RTS帧或CTS帧携带该第一配置信息,避免单独发送,节省了信令开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入点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接入点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波束细化协议BRP反馈帧,该BRP反馈帧包括新增字段,该新增字段用于指示该时间调整信息。也就是说,在现有协议的BRP反馈帧中进行较小的改动实现指示该时间调整信息,从而节省了开销,以及提高了兼容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接入点发送向该至少一个站点触发信息,该触发信息用于触发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每个站点发送该数据。AP可以发送触发信息触发站点发送数据,即AP在有需要时触发站点发送数据,提高了站点发送数据的灵活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间调整信息和该触发信息携带在同一个多波束反馈帧中。触发信息用于触发各个STA发送数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和该触发信息可以携带在一个多波束反馈帧,AP可以对该至少两个波束的时间偏移进行持续跟踪调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站点接收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除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通过该第一波束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该第一站点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该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数据。
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其他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通过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中的某一个波束可以在任意一个时刻(例如,第一时刻)发送信号,其他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可以根据该第一时刻确定出,这样该至少一个站点在合适的时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发送数据,且通过不同波束发送的数据能够同时到达接入点,从而保证了数据通信的有效性,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间调整信息还包括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
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也可以是通过时间调整信息配置的,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第一站点通过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根据预设时刻和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相对该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能够获知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即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也可以是由接入点设定的,更进一步减少上行空间流之间的干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点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除该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该接入点接收该至少一个站点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
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其他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通过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接入点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该时间调整信息,使得站点可以通过某一个波束可以在任意一个时刻(例如,第一时刻)发送信号,其他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可以根据该第一时刻确定出,这样该至少一个站点在合适的时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发送数据,接入点能够同时接收到通过不同波束发送的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通信的有效性,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间调整信息还包括: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第一时间偏移。
接入点还可以发送时间调整信息配置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第一站点通过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根据预设时刻和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相对该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能够获知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即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也可以是由接入点设定的,更进一步减少上行空间流之间的干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站点,也可以是第一站点内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第一站点时,第一站点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站点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第一站点包括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模块与该存储单元连接,该处理模块执行该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一站点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第一站点内的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一站点内的芯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站点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接入点,也可以是接入点内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接入点时,接入点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所述接入点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接入点包括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模块与该存储单元连接,该处理模块执行该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接入点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接入点内的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接入点内的芯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接入点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的装置和上述第六方面的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STA接收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第一STA可以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数据,使得AP能够同时接收到该至少一个站点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时间调整信息字段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时间调整信息字段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反馈帧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WLAN)系统,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站点(station,STA)为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STA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是WLAN系统中的STA等,本申请实施例以STA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站点提供服务,可以是用于与STA通信的设备,该AP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还可以是WLAN系统中的AP,或者该AP可以为中继站、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以AP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下面对本申请涉及到的术语进行介绍。
波束成形:波束成形是一种由通信双方或多方为后续的通信过程实现必要传输链路预算的方法,即通过将发送或接收信号集中到接收机或发射机的波束方向上来增强信号,以选择信号质量较强或/和干扰较弱的波束进行通信,使得通信两端的通信信号质量得到改善。波束成形训练是一种双向的波束成形帧传输序列流程,通过波束扫描并提供必要信令,来使AP或STA决定用于发送或接收的合适的天线系统设置。
天线:天线通常是一个由相控阵构成的单个基本天线,或由一系列可切换波束天线构成的集合体,整体可构成一个伪全向的方向图。无论哪种实现方式,均可以动态配置为伪全向的方向图来进行发送或接收,还可以动态配置为对特定扇区或波束来进行发送或接收。
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一个可以用于接收链或发送链的物理实体。通常由模数转换器(ADC)或数模转换器(DAC)起连接到天线。RF链可以用于进行上下变频、滤波、功率放大(例如低噪放大)等处理,进而将信号调整为适合射频天线发送的信号或将天线采集到的信号转化为适合采样和基带处理的信号。此外,当有N个RF链与N个天线一一对应连接时,例如,一个RF链仅固定连接到一个特定天线时,可以用RF链标识或天线标识对两者进行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RF链成本较高,而多个天线可以获得分集的效果,因此,可以由一个RF链动态配置连接到多个天线中的至少一个特定天线。
图1是本申请一个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图1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个AP和多个STA,其中,该多个STA具有模拟波束成形的能力。该多个STA并行接收或发送信号时,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U-MIMO)”。例如,一个AP在空域并行接收来自多个STA的信号时,称为上行MU-MIMO。当一个AP在空域并行发送信号到多个STA时,称为下行MU-MIMO。此外,该多个AP的天线可以联合向STA发送或接收,也可以构成MIMO。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通信系统的示意图。站点需要基于信道情况对模拟波束和数字基带波束成形进行控制,以达到增强信号以及减少干扰的效果。具体地,对于数字基带波束成形,发送端数字基带到接收端数字基带间的信道取决于周围物理环境决定的物理信道,和模拟波束成形的波束方向。图2中的通信系统中,发送端数字基带可以输出多路信号,每一路信号输出到一个天线,例如具备波束成形能力的相控天线阵(phased antennaarray,PAA)。
本申请实施例中,AP通过时间调整信息控制STA通过多个波束发送上行数据的发送时间,可以使得STA通过多个波束发送的信号到达AP的时间差控制在AP所能容忍的范围内,提升了数据通信的质量和效率。并能够有效克服在高频60GHz系统中,对通过不同波束进行数据通信的时间不对齐容忍范围小的问题,避免通过多个波束传输的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差大于GI的情况下(即超出了容忍范围),会对接收端信号接收造成影响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既可以应用于AP与AP之间,还可以应用与AP与STA之间,还可以应用于STA与STA之间。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以AP与STA之间的通信为例进行说明。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301,第一STA接收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应地,AP发送该时间调整信息。
具体地,该至少两个波束是可以属于一个站点的波束,也可以为属于不同的站点的波束,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该第一STA可以是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站点,AP向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每个站点(例如第二STA、第三STA)发送该时间调整信息,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每个站点都可以如第一站点执行相应的动作,为方便描述,下述实施例以第一站点为例进行说明。也就是说,一个STA可被指示通过一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还可以被指示通过多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该时间调整信息可以显式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该时间调整信息还可以是隐式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例如,该时间调整信息可以包括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关联关系或规则,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1个波束或连续的多个波束可以组成一个扇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波束为单位进行说明,该波束也可以替换为“扇区”,即以扇区为单位进行收发信号,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可以是参考信号,控制信号或数据,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一个波束发送信号可以看作一个“空间流”,下述实施例对“波束”或“空间流”不进行区分。
302,第一STA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该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数据。相应地,AP接收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第一STA可以根据时间调整信息确定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属于该第一STA的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第一STA可以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数据,使得AP能够同时接收到该至少一个站点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时间调整信息可以包括每个波束的标识,通过波束的标识区分该多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对应的发送时刻。例如,该至少两个波束可以采用统一的编号作为波束标识。在该至少两个波束属于至少两个站点的情况下,每个站点对应的波束可以分别进行编号,这样该时间调整信息可以包括波束所属的站点的标识(例如,称为STA指示)和波束的标识,以区分不同的波束。可选地,该STA指示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比特位表示。例如,通过比特位图(bitmap)指示STA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或指示与站点关联的AP的关联标识符(association ID,AID)、或指示为AP分配的用户组中的用户。
或者,该时间调整信息指示的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可以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这样该时间调整信息可以不包括波束标识,根据该预设规则就能够识别出每个波束对应的发送时刻。
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每个波束各自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数据还可以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在同一时刻发送目标信号,若未到达该波束对应的发送数据的发送时刻可以先发送其他信号,即该至少两个波束可以在指示的发送时刻启动发送目标信号,通过其他信号填充时间偏移,在到达该波束对应的目标信号的发送时刻时再进行发送,从而保证通过不同波束发送的目标信号同时到达AP,进而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AP“同时接收”可以是AP“在预设时间差阈值范围内能够接收到的数据”,该预设时间差阈值范围可以是AP所能够容忍的时间差的上限,例如保护间隔GI,或,小于GI的其他值,该预设时间差阈值可以是AP与各个站点预先约定的,也可以是AP灵活设定,并告知各个站点,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还应理解,该至少一个STA根据时间调整信息通过属于自己的波束可以发送数据,也可以发送其他信号,例如参考信号,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可以包括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除第一波束外的每个波束相对于该第一波束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具体地,通过该第一波束的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或者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是预先是设定的,根据通过该任意的波束的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可以确定通过该第一波束的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这样该至少一个站点在合适的时间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发送数据,且通过不同波束发送的数据能够同时到达接入点,从而保证了数据通信的有效性,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波束可以是第一站点对应的波束,也可以是其他站点对应的波束,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为描述方便,下述以第一波束为第一站点对应的波束为例进行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波束可以是该至少两个波束的任意一个波束,更具体地该第一波束可以是从所属的站点到接入点发送信号的传输时间最短的波束,也可以是发送信号的传输时间最长的波束,还可以是发送信号的传输时间处于中间值的波束。相应地,若第一波束为发送信号的传输时间最短的波束,则时间调整信息中的时间偏移均为正整数;若第一波束为发送信号的传输时间最长的波束,则时间调整信息中的时间偏移均为负整数;若该第一波束为发送信号的传输时间处于中间值的波束,则时间调整信息中的时间偏移包括正整数或负整数。
应理解,通过不同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其他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的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还可以包括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预设时间的第一时间偏移。
具体地,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也可以是通过时间调整信息配置的,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第一站点通过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根据预设时刻和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相对该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能够获知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预设时刻可以是协议约定的触发上行的时间间隔之后的固定时刻,或者是上次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发送时刻或上次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发送时刻相对固定时刻的时间偏移,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间调整信息携带的时间偏移的数目与波束的数目可以是一一对应的。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可以是通过时间调整信息字段携带在多波束反馈帧中,由AP发送给STA的。
具体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字段可以包括通过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或者该多波束反馈帧包括第一波束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该至少两个其他波束相对于该第一波束的时间偏移。
例如,如图4所示,波束0表示第一波束,其他波束分别编号为波束1、波束2,…,波束i,该时间调整信息字段可以包括通过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例如波束0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time advance for beam 0)。即,如图1所示STA1和STA2对应的波束统一编号为波束0,波束1,…,波束5,其中,第一波束可以是该6个波束中的任意一个波束。
例如,如图5所示,以波束0表示第一波束,其他波束分别编号为波束1、波束2,…,波束i,该时间调整信息字段可以包括波束0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time advanceoffset for beam 0),其他波束相对于第一波束的时间偏移(time advance offset forbeam i)。
需要说明的是,该时间调整信息字段中还可以包括每个波束的波束标识(例如,波束索引(beam index))用于区分每个波束对应的发送时刻或时间偏移。此外,该时间调整信息字段中还可以包括该至少两个波束的总数目(number of beams)。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4或图5中波束索引连续顺序排序,全部排序之前为连续的每个波束索引对应的发送时刻,或全部排序之后为连续的每个波束索引对应的时间偏移。本申请实施例中,图4可以是每个波束索引与该波束索引对应的发送时刻相邻,图5可以是每个波束索引与该波束索引对应的时间偏移相邻。
应理解,该多波束反馈帧也可以是多波束配置帧(MIMO configuration frame)I,还可以是“时间测距(ranging)帧”,或能够进行时间对齐指示的其他帧,或能够进行测量时间传播延迟的其他帧。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于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具体地,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为通过该第二站点对应的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等效时刻(例如,可以是该第二站点对应的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平均值)。该时间调整信息中携带一个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能够获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该时间调整信息还携带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于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根据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可以获知通过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从而第一站点能够在合适的时刻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发送数据,保证通过不同波束的数据到达接入点的对齐,即保证了数据通信的有效性,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应理解,该第二站点可以是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站点,且第二站点可以与第一站点为同一个站点,也可以是不同的站点,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至少两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预设时间的时间偏移,这样第一站点可以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确定该至少两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从而保证了通过不同波束发送的数据到达接入点的时间对齐,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可选地,时间偏移可以通过时间调整信息中的一个时间偏移字段表示。
具体地,该时间偏移字段到时间偏移可以是均匀映射,也可以是非均匀映射。非均匀映射可以理解为时间偏移字段的不同取值指示的时间偏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时间偏移字段的取值从小到大对应的时间偏移可以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当使用非均匀间隔的映射时,对于时间偏移字段的取值的绝对值较大时对应的时间偏移越小。例如,时间偏移字段为2bit,该时间偏移字段的取值可以是0,1,2,3,且0对应10ms,1对应1ms,2对应100us,3对应1us,这样对于时间偏移字段取值越大,时间偏移字段指示的时间偏移越小,即通过时间偏移字段的较小取值进行大幅度调节时间偏移,通过时间偏移字段的较小取值进行微调时间偏移。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还可以包括视距(line of sight,LoS)标识。
具体地,当协议最大支持2k个空间流时,LoS标识可以通过LoS指示字段表示,LoS字段可以为k个bit,即可以映射到1~2k个空间流编号,这样时间调整信息可以通过LoS指示字段指示的空间流编号确定对应的LoS径。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LoS径的传播时延的字段,即时间调整信息可以通过额外的字段指示LoS径的传播时延。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指示的时间偏移与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可以具有对应关系。该时间调整信息可以通过时间偏移指示LoS径的传播时延,这样避免占用额外的字段,节省了信令开销。
可选地,第一STA在接收时间调整信息之前,还可以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站点发送用于进行时间测量的参考信号,第一STA根据该第二配置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该参考信号。相应地,AP发送该第一配置信息和该第二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参考信号,并通过测量参考信号得到时间调整信息。
具体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直接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也可以是以扇区为单位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每个扇区包括至少一个波束。也就是说,第一STA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在AP配置的波束上发送参考信号进行时间偏移的测量(该过程可以称为时间测量训练),这样STA配置AP指定的波束,并在AP指定的波束进行时间偏移的测量以及数据的传输,能够减少上行空间流的干扰,在提高传输效率的同时,保证通信质量。此外,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该站点发送用于进行时间测量的参考信号,即第一STA接收到该第二配置信息后立即启动发送参考信号的操作,例如,启动发送参考信号的操作可以是准备在一个时间间隔后发送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站点通过不同的波束发送参考信号,使得AP根据参考信号进行时间偏移的测量具体可以是站点通过同一时刻发送参考信号,AP根据接收到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刻确定采用不同波束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间偏移量。其中,站点发送的参考信号中可以用于指示对应波束的波束标识信息,以使得AP能够识别不同波束。
或者,站点通过不同波束发送参考信号,每个参考信号中携带发送时刻,这样AP能够根据每个参考信号中携带的发送时刻确定出站点采用不同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以分别发送,例如,站点接收到第一配置信息进行配置之后,AP再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来触发站点发送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根据站点配置的时间进行参考信号的时间测量训练,从而节省了时间测量训练的时间。
可选地,该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UL功率指示或传输带宽/采样率/时间粒度指示。UL功率指示可以指示AP期望的接收每空间流的信号功率、指示AP期望接收的每个用户的上行信号功率、指示AP期望的接收每空间流的分别的信号功率、指示AP期望的接收每上行用户的分别的信号功率中的至少一项;传输带宽/采样率/时间粒度指示可以指示上行PPDU的带宽格式,例如2.16GHz或4.32GHz或8.64GHz或协议指定的其他带宽模式。若该PPDU被进行频域划分成多个资源块被分配给多个STA传输,还可包含各STA使用的资源块大小和频域位置。其中,当带宽越大时,采样率越大,时间粒度越小。
可选地,该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STA使用的天线扇区配置指示,该天线扇区配置指示可以包括发射天线标识(identity,ID)、发射波束ID(或发射扇区ID)、倒计数序号值(counting down,CDOWN)、天线加权向量(antenna weight vector,AWV)ID。可选地,该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AP接收所用的接收天线ID、接收波束ID(接收扇区ID)、AWV ID中的一个或多个。
应理解,CDOWN用于指示一串往各自波束方向发送的帧的帧倒计数序号值。AWV用于指示天线加权向量,当天线上的多个阵元采用不同的天线加权向量时,天线所发送或接收的波束图样是不同的(指定方向上的增益系数不同)。
可选地,该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同一个用于训练的多天线配置帧(MIMO configuration frame for training)中,例如,如图6所示。
具体地,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携带在一个帧中发送,相对于分别独立发送,节省了信令开销。
可选地,该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会话标记字段。
具体地,该会话标记字段用于指示AP的每个接收天线,具体地可以是通过会话标记字段的取值指示会话标记,再通过会话标记指示接收天线。例如,会话标记字段可以指示当前传输的多天线配置帧所在会话的标记(token);或该会话标记字段指示天线扇区配置指示包括的波束ID对应的携带参考信号的帧所属的会话的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携带参考信号的帧可以是多波束训练帧(MIMO training frame)。
可选地,该第一站点可以接收波束细化协议(beam refinement protocol,BRP)反馈帧,所述BRP反馈帧包括新增字段,所述新增字段用于指示该时间调整信息。
具体地,该新增字段可以是以训练单元为单位的,每个训练单元可以是不同波束、不同扇区或不同AWV方向,此外,每个训练单元可以包括多路时域正交的训练信号,每路训练信号可往不同的方向发送。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现有协议的BRP反馈帧中进行较小的改动实现指示该时间调整信息,从而节省了开销,以及提高了兼容性。
例如,如图7所示,该BRP反馈帧包括BRP反馈标识(BRP MIMO feedback)、反馈类型(feedback type),以及时间调整信息字段,该时间调整信息字段可以如图4或图5。其中,反馈类型可以是用于指示该BRP反馈帧中是否包括时间调整信息字段。
可选地,在该时间调整信息通过BRP反馈帧携带的情况下,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是通过BRP配置帧中新增字段携带,相应地,参考信号也可以携带在BRP帧中,例如,如图8所示。
可选地,该第一站点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以分别独立发送,即将天线模式设置和时间测量独立配置,也就是说,第一站点在完成天线模式设置之后,再进行上行波束训练,可以通过与触发帧更小的时间间隔,节省了测量时间偏移的时间间隔,从而节省了数据通信的时延。
可选地,该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独立发送可以是在请求发送(requestto send,RTS)帧中,或者在确认发送(confirm to send,CTS)帧中携带该第一配置信息。
具体地,该第一站点接收RTS帧,并根据该RTS帧中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进行天线模式配置。或者该第一站点接收CTS帧,并根据该CTS帧中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进行天线模式配置,如图9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AP发送RTS帧的情况下,STA也可以反馈CTS用于指示是否接收成功。
可选地,第一STA接收触发信息,该触发信息用于触发STA发送数据。相应地,AP发送该触发信息。具体地,第一STA在接收到时间调整信息之后,获知不同波束发送信号的时间偏移,该第一STA还可以在接收触发信息之后,发送数据,例如,如图6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预设时刻阈值内,考虑到时间偏移的变化并不明显的情况下,AP可以在发送时间调整信息之后,在需要进行数据通信时,只发送触发信息,即时间调整信息与触发信息的数目不同。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和该触发信息携带在同一个多波束反馈帧中。
具体地,触发信息用于触发第一STA发送数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和该触发信息可以携带在一个多波束反馈帧,该多波束反馈帧也可以称为多波束配置帧(MIMOConfiguration frame)I中,例如,如图10所示。这样,AP可以对该至少两个波束的时间偏移进行持续跟踪调整,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第一STA接收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调整信息,可以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数据,使得AP能够同时接收到该至少一个站点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的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下面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110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110和处理模块1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1所示的装置11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站点,可以具有方法中的第一站点的任意功能。
收发模块1110,用于接收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该至少两个波束为至少一个站点对应的波束,第一站点为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站点;
处理模块1120,用于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控制该收发模块1110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该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数据。
具体地,该收发模块1110的功能可以对应于图3中的步骤301,该处理模块1120的功能可以对应于图3中的步骤302。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站点可以配备一个或多个天线,或者配备能够应用于一个或多个AP的天线。此外,站点或接入点包括可调波束的天线,以及对应天线的射频链,天线和射频链之间可以是规定的连接,也可以是可切换(switchable)的连接。射频链又可以与处理模块连接。可选地,射频链又可以与本地时钟源连接,以便将信号调制到目标频段或者解调信号。其中,本地的时钟源可以用于指示何时发送信号提供时间参考。可选地,处理模块还可以与协议模块连接,协议模块可以用于封包和解包,以及执行协议约定的包收发序列,例如发送训练帧,接收训练帧,回复反馈帧等。可选地,协议模块还可以与外部接口模块连接。其中,外部接口模块可以是PCI-3,USB3.0,USB2.0,HDMI,D-Port,NVMe,I2C,I2S,或者还可以是其他接口。
可选地,该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120,该处理模块1120可以用于根据时间调整信息确定通过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除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通过该第一波束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可选地,该收发模块1110还用于: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
接收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该第一站点发送参考信号;
该处理模块1120,还用于根据该第二配置信息,控制该收发模块1110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该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该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用于接入点确定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通过接收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调整信息,可以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数据,使得AP能够同时接收到该至少一个站点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可以是第一站点,也可以是第一站点内的芯片。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可对应于图3-图10的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中的第一站点,并且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该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为第一站点,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111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还可以由收发器1210实现,处理模块1120可以由处理器1220实现。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该数据通信的装置1200可以包括收发器1210和处理器1220。处理器1220可被配置为支持第一站点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器1210可用于支持第一站点和接入点之间的通信,接收或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相应的信息或指令。一个示例中,处理器1220,可对信号进行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收发器1210,例如天线,可进行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另一个示例中,处理器1220可以生成基带信号,收发器1210可包括射频电路,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射频电路可用于将低频的基带信号调制到高频的载波信号,高频的载波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射频电路也用于将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解调成低频的载波信号。例如,该收发器1210可以接收时间调整信息,该处理器1220可以对时间调整信息进行处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获得发送时刻,并控制收发器1210通过不同波束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数据。
可选地,该数据通信的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30。其中,存储器123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22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所述收发器1210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所述第一站点还包括存储单元。
该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第一站点包括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模块与该存储单元连接,该处理模块执行该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一站点执行上述数据通信的方法。
可选地,若该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为第一站点内的芯片,则该芯片包括收发模块1110和处理模块1120。收发模块1110可以由收发器1210实现,处理模块1120可以由处理器1220实现。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终端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1所示的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可以具有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点所涉及的任意功能。
该处理模块1120,用于生成时间调整信息,该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该至少两个波束为该至少一个站点对应的波束;
该收发模块1110,用于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该时间调整信息;
该收发模块1110,还用于接收该至少一个站点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该收发模块1110可以对应于图3中的步骤301和/或302。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第一时间偏移,以及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中除该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通过该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可选地,该时间调整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站点中的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第二时间偏移,以及该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该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可选地,该收发模块1110还用于:
发送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至少两个波束;
发送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站点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该参考信号;
该处理模块1120,还用于根据该参考信号,确定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通过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时间调整信息,使得每个站点根据时间调整信息确定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属于该至的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这样接入点可以同时接收到每个站点根据该时间调整信息分别通过对应的波束在对应的发送时刻发送的数据,使得AP能够同时接收到该至少一个站点通过该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数据通信效率。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可以是接入点,也可以是接入点内的芯片。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可对应于图3-图10的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方法中的接入点,并且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各个方法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该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为接入点,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111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还可以由收发器1210实现,处理模块1120可以由处理器1220实现。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该数据通信的装置1200可以包括收发器1210和处理器1220。处理器1220可被配置为支持接入点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收发器1210可用于支持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通信,接收或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相应的信息或指令。一个示例中,处理器1220,可对信号进行基带处理和射频处理,收发器1210,例如天线,可进行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另一个示例中,处理器1220可以生成基带信号,收发器1210可包括射频电路,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射频电路可用于将低频的基带信号调制到高频的载波信号,高频的载波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射频电路也用于将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解调成低频的载波信号。例如,该处理器1220可生成时间调整信息,再由收发器1210对时间调整信息进行处理(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后发送给接入点。
可选地,该数据通信的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30。其中,存储器123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22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所述收发器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所述接入点还包括存储单元。
该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存储器。当接入点包括存储单元时,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模块与该存储单元连接,该处理模块执行该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接入点执行上述数据通信的方法。
可选地,若该数据通信的装置1100为接入点内的芯片,则该芯片包括处理模块1120和收发模块1110。收发模块1110例如可以是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处理模块1120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
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接入点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接入点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1220可以是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23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的程序指令。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站点接收时间调整信息,所述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为至少一个站点对应的波束,所述第一站点为所述至少一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站点;
所述第一站点根据所述时间调整信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所述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除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通过所述第一波束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站点中的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站点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波束;
所述第一站点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参考信号;
所述第一站点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所述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接入点确定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5.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时间调整信息,所述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为所述至少一个站点对应的波束;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站点根据所述时间调整信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的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第一时间偏移,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除所述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通过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站点中的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第二时间偏移,以及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波束;
所述接入点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站点发送参考信号;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接入点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9.一种第一站点侧的数据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时间调整信息,所述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通过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为至少一个站点对应的波束,所述第一站点为所述至少一个站点中的任意一个站点;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调整信息,控制所述收发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所述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除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相对通过所述第一波束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站点中的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时间偏移,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波束;
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一站点发送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控制所述收发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属于所述第一站点的波束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接入点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13.一种接入点侧的数据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时间调整信息,所述时间调整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波束中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为所述至少一个站点对应的波束;
收发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站点发送所述时间调整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站点根据所述时间调整信息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发送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信息包括: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的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第一时间偏移,以及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除所述第一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通过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站点中的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预设时刻的第二时间偏移,以及所述至少两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相对于所述第二站点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偏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波束;
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触发站点发送参考信号;
接收所述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波束发送信号的发送时刻。
CN201811080226.1A 2018-09-17 2018-09-17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913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0226.1A CN110913479B (zh) 2018-09-17 2018-09-17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1165314.8A CN115696607A (zh) 2018-09-17 2018-09-17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9/106063 WO2020057472A1 (zh) 2018-09-17 2019-09-17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7/202,597 US20210204233A1 (en) 2018-09-17 2021-03-16 Data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0226.1A CN110913479B (zh) 2018-09-17 2018-09-17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5314.8A Division CN115696607A (zh) 2018-09-17 2018-09-17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3479A true CN110913479A (zh) 2020-03-24
CN110913479B CN110913479B (zh) 2022-10-04

Family

ID=698134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5314.8A Pending CN115696607A (zh) 2018-09-17 2018-09-17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11080226.1A Active CN110913479B (zh) 2018-09-17 2018-09-17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5314.8A Pending CN115696607A (zh) 2018-09-17 2018-09-17 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04233A1 (zh)
CN (2) CN115696607A (zh)
WO (1) WO202005747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842A (zh) * 2021-03-30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23116435A1 (zh) * 2021-12-23 2023-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7157A (zh) * 2014-09-24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上行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站点
EP3200498A1 (en) * 2014-09-23 2017-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m configur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8014830A1 (zh) * 2016-07-20 2018-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提前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7925605A (zh) * 2015-09-10 2018-04-17 英特尔Ip公司 针对5g rat中的基于波束的无小区操作的随机接入过程
CN108024325A (zh) * 2016-11-03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84116A (ko) * 2009-01-15 2010-07-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44796B1 (ko) * 2012-01-17 2019-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기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상향링크 빔 트래킹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027942A1 (en) * 2012-08-13 2014-0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hancing positioning with transmit-timing adjustment information
WO2014124237A1 (en) * 2013-02-07 2014-08-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Long-range device discovery with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s
CN107734663B (zh) * 2016-08-11 2023-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333594B2 (en) * 2016-11-01 2019-06-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iscovery signal and radio link setup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8377559B (zh) * 2016-11-04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波束的多连接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073606B (zh) * 2016-12-13 2021-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252736B2 (en) * 2018-04-26 2022-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network node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transmit timing adjustment
US11569891B2 (en) * 2018-06-26 2023-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network node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transmit timing adjust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00498A1 (en) * 2014-09-23 2017-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m configur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5517157A (zh) * 2014-09-24 2016-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上行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站点
CN107925605A (zh) * 2015-09-10 2018-04-17 英特尔Ip公司 针对5g rat中的基于波束的无小区操作的随机接入过程
WO2018014830A1 (zh) * 2016-07-20 2018-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提前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8024325A (zh) * 2016-11-03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0842A (zh) * 2021-03-30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23116435A1 (zh) * 2021-12-23 2023-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7472A1 (zh) 2020-03-26
US20210204233A1 (en) 2021-07-01
CN115696607A (zh) 2023-02-03
CN110913479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2191B2 (en) Multiple channel transmission in MMW WLAN systems
CN109716674B (zh) 毫米波wlan系统中的mimo模式适配
US9698884B2 (en) Control signaling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JP6285609B2 (ja) 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多重ランク支援のためのハイブリッド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US11240794B2 (en) Method for indicating PDSCH receiving information,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45355B (z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传输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US1032046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gital and analog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0649947B (zh) 波束赋形训练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93119B1 (ko) 다운링크 빔 트레이닝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90910B (zh) 扇区扫描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912594B (zh) 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WO2019132622A1 (ko) 비선형 프리코딩을 위한 기준신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0583076A (zh)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US20210204233A1 (en) Data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81926A1 (zh) 训练波束的方法、发起设备和响应设备
WO2018060812A1 (en)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for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CN109525293B (zh) 一种波束成形训练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21206B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节点
CN109039488B (zh) 通道校正的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547022A (zh) 用于指示调度授权的系统和方法
EP3451605B1 (en)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JP7467678B2 (ja) Srsを送信する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KR10222937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저지연 고신뢰성 통신을 위한 멀티빔포밍 기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4503484A (zh) 用于信道质量测量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R20190049439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블록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