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9359A - 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9359A
CN110909359A CN201911038119.7A CN201911038119A CN110909359A CN 110909359 A CN110909359 A CN 110909359A CN 201911038119 A CN201911038119 A CN 201911038119A CN 110909359 A CN110909359 A CN 110909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or
packet
response
data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81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彦飞
刘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381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93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9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93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7Certifying or maintaining trusted computer platforms, e.g. secure boots or power-downs, version controls, system software checks, secure updates 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调用信息,根据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将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不等待SP处理器的反馈结果继续执行获取当前调用信息及之后的流程;接收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根据响应报文获得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将结果数据发送给接收者,继续执行接收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及之后的流程。以及根据接收的请求报文获得响应报文后发送给AP处理器,继续执行接收请求报文及后续的步骤,从而提高AP处理器以及SP处理器的通信安全以及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涉及用户金融安全的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POS)领域,为了向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保障客户的金融安全,同时兼顾客户对于高性能、低延迟的使用诉求,可以采用双系统架构进行业务处理,即采用两颗独立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Processor,CPU),一颗为满足POS行业要求的安全CPU,其上运行单任务操作系统,另一颗为具有高性能的通用CPU,其上运行多任务操作系统。
现有的多任务操作系统与单任务操作系统间的交互多采用单一的问答模式,即多任务操作系统中高性能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向单任务操作系统中安全处理器(Secure Processor,SP)发送请求,并等待SP处理器的应答。然而采用这样的通信模式,会严重影响AP处理器上客户应用的多任务使用体验,导致AP处理器上多任务处理效率降低以及SP处理器上的任务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信模式,导致AP处理器以及SP处理器的通信不安全以及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a,获取当前调用信息,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
步骤b,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不等待所述SP处理器的反馈结果继续执行步骤a以及后续步骤;
步骤c,接收所述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根据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步骤d,将所述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者,继续执行步骤c以及后续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包括:
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调用AP处理器上的API函数,产生与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交互数据;
将所述交互数据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的代理服务程序,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用于与所述SP处理器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代理服务程序根据通信协议解析所述交互数据,根据解析后获得的交互数据,获得请求数据任务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包括:
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的待请求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待请求处理队列中请求数据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请求数据任务包,并根据通信协议将当前待处理的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为请求报文;
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给所述SP处理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响应报文时,解析所述响应报文获得结果数据任务包;
将所述结果数据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的应答待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应答待处理队列中结果数据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结果数据任务包,并根据当前待处理的结果数据任务包确定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
根据所述请求报文获得操作结果,将所述操作结果转换成响应报文后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继续执行接收所述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并进行后续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报文获得操作结果,将所述操作结果转换成响应报文后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包括:
解析所述请求报文获得设备操作任务包;
根据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
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包括:
将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任务待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任务待处理队列中设备操作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设备操作任务包,并根据当前待处理的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包括:
将所述响应数据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反馈待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反馈待处理队列中响应数据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响应数据包,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调用信息,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不等待所述SP处理器的反馈结果继续由所述第一获取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发明模块执行相应操作;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
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者,继续由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发送模块执行相应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报文获得操作结果,将所述操作结果转换成响应报文后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AP处理器根据应用程序的调用信息获得请求报文后发送给SP处理器,不需要等待SP处理器的处理结果可直接处理其它的调用信息,可以防止AP处理器中的数据堆积,从而提高AP处理器的处理效率;SP处理器在上一请求处理完成后即可及时地从待处理任务队列中取出下一任务,可以避免SP处理器上任务的处理延时,从而提高SP处理器的处理效率。另外本申请通过AP处理器和SP处理器之间采用通信协议实现了多任务系统和单任务系统之间的通信安全和高效,且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响应报文进行处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操作结果转换成响应报文后发送给AP处理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的示例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的示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其中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AP处理器,详述如下。
步骤101,获取当前调用信息,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
可选的,AP处理器和SP处理器间通过硬件连接。本实施例中AP处理器和SP处理器通过通用UART接口连接,实现数据交互。AP处理器和SP处理器可以采用硬件流控方式将数据可靠地传输到对端,减少因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失而带来的重传耗时。
可选的,AP处理器的应用程序调用AP处理器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函数时产生调用信息,AP处理器获取当前调用信息后,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如图2所示。
步骤201,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调用AP处理器上的API函数,产生与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交互数据。
可选的,AP处理器上的API函数会根据不同的调用信息产生不同的交互数据。
步骤202,将所述交互数据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的代理服务程序。
其中,所述AP处理器的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用于与所述SP处理器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的,本步骤可以通过中间组件将交互数据发送给AP处理器的代理服务程序。可选的,代理服务程序中的ipcrecver模块接收交互数据。中间组件用于应用程序及系统的代理服务程序进行发起与SP处理器通信,可以采用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向AP处理器中负责数据交互的代理服务程序发起通信调用。
可选的,根据交互数据向AP处理器的代理服务程序发起通信调用并等待所述代理服务程序应答。当接收到应答信息时,向中间组件返回所述代理服务程序发送的调用结果,并将所述交互数据发送给所述代理服务程序。当在等待应答时间超时时还未接收到应答信息时,则重新发起通信调用。
可选的,在本步骤中中间组件可以采用调用请求消息的形式将所述交互数据发送给所述代理服务程序。
步骤203,所述代理服务程序根据通信协议解析所述交互数据,根据解析后获得的交互数据,获得请求数据任务包。
可选的,代理服务程序在未接收到交互数据时,处于等待模式,可以根据一定的周期检测是否有交互数据到来,如果没有则继续等待,当接收到交互数据时,则对交互数据进行解析处理。
步骤102,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不等待所述SP处理器的反馈结果继续执行步骤101以及后续步骤。
可选的,代理服务程序中的rpcsender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数据任务包,并对请求数据任务包进行处理后发送给SP处理器。如图3所示。
步骤301,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的待请求处理队列。
代理服务程序中的rpcsender在没有调用产生时,处于信号量等待模式,以便降低对于系统资源的占用。当有调用产生时,通过发送信号量唤醒rpcsender。
可选的,AP处理器不断地根据调用信息处理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将先后产生的多个请求数据任务包依次存入待请求处理队列,从而可以避免等待空闲资源。
步骤302,根据所述待请求处理队列中请求数据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请求数据任务包,并根据通信协议将当前待处理的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为请求报文。
在rpcsender被信号量唤醒后,检查待请求处理队列中是否有待处理的请求数据任务包,如果有待处理的请求数据任务包则取出,并则根据AP处理器和SP处理器间的通信协议将请求数据任务包进行打包处理,然后通过串口发送器发送给SP处理器,然后释放系统资源,再依次取出待请求处理队列中其它的请求数据任务包继续处理或者继续等待新的信号量;如果没有待处理的请求数据任务包,则继续等待信号量。
步骤303,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给所述SP处理器。
在代理服务程序将所述请求报文经所述AP处理器的串口发送器发出给所述SP处理器后,不再继续等待SP处理器的处理结果,而是继续处理下一个调用信息,即继续执行步骤101以及后续的步骤,从而实现AP处理器端发出的调用请求不必等待SP处理器的处理结果就可继续处理新的调用信息,从而可以防止AP处理器端的数据堆积提高AP处理器的处理效率。
步骤103,接收所述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根据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可选的,AP处理器通过串口接收器接收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可选的,AP处理器中的代理服务程序通过串口接收器接收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可选的,AP处理器中的代理服务程序中的rpcrecver通过串口接收器接收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
如图4所示,本步骤中根据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当接收到所述响应报文时,解析所述响应报文获得结果数据任务包。
可选的,当未接收到SP处理器发送的响应报文时,AP处理器中的代理服务程序中的rpcrecver处于等待状态。当串口接收器上有SP处理器发送的响应报文时,rpcrecver可以直接接收所述响应报文,不再依赖代理服务程序中的rpcsender,减少与其他模块的耦合。
可选的,在代理服务程序中给SP处理器发送请求报文以及接收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分为两条处理机制,各个处理机制互不干扰,从而实现AP处理器和SP处理器之间的双链路同步通信机制的方式,提高AP处理器的处理效率,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步骤402,将所述结果数据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的应答待处理队列。
可选的,在步骤402之后,还可以包括:rpcrecver发送信号量唤醒ipcsender,以便代理服务程序中的ipcsender对结果数据进一步处理。
步骤403,根据所述应答待处理队列中结果数据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结果数据任务包,并根据当前待处理的结果数据任务包确定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在ipcsender被信号量唤醒后,ipcsender检查应答待处理队列中是否有待处理的结果数据任务包,如果有待处理的结果数据任务包,则依次取出结果数据任务包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待处理的结果数据任务包则ipcsender继续等待。
步骤104,将所述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者,继续执行步骤103以及后续步骤。
可选的,当AP处理器对当前的响应报文处理完成后,继续接收下一个响应报文进行处理。
上述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通过AP处理器根据应用程序的调用信息获得请求报文后发送给SP处理器,不需要等待SP处理器的反馈结果可直接处理新的调用信息,从而可以避免AP处理器端待处理数据的堆积,提高不可复用链路的信道利用率,提高调用的效率。接收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并及时处理,将处理后的结果数据发送给调用信息对应的接收者,使得给SP处理器发送请求报文以及接收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分为两条处理机制,各个处理机制互不干扰,从而实现AP处理器和SP处理器之间的双链路同步通信机制的方式,提高AP处理器的处理效率,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其中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SP处理器,详述如下。
步骤501,接收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
可选的,SP处理器端采用单任务模式,循环监测SP处理器的串口接收器并通过串口接收器接收所述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产生串口接收中断。
步骤502,根据所述请求报文获得操作结果,将所述操作结果转换成响应报文后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继续执行接收所述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并进行后续处理。
可选的,如图6所示,本步骤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解析所述请求报文获得设备操作任务包。
步骤602,根据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
可选的,本步骤可以包括:将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任务待处理队列;以及根据所述任务待处理队列中设备操作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设备操作任务包,并根据当前待处理的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
步骤603,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可选的,本步骤可以包括:将所述响应数据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反馈待处理队列;以及根据所述反馈待处理队列中响应数据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响应数据包,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此响应报文即是对AP处理器中调用信息的应答数据。
SP处理器完成AP处理器的应用程序发起的设备使用请求后即可及时地从本端串口接收器中接收新的请求报文并对新的请求报文进行后续处理,以减少对AP处理器的新任务的等待,以此提高SP处理器的处理效率。
上述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通过AP处理器根据应用程序的调用信息获得请求报文后发送给SP处理器,SP处理器在上一请求处理完成后即可及时地从串口接收队列中取出下一任务,减少对AP处理器端新任务的等待,从而提高SP处理器的处理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的示例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701、第一处理模块702、第一发送模块703、第一接收模块704、第二处理模块705和第二发送模块706。
第一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当前调用信息,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
第一处理模块702,用于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703,用于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不等待所述SP处理器的反馈结果继续由所述第一获取模块701、所述第一处理模块702以及所述第一发明模块703执行相应操作;
第一接收模块704,用于接收所述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
第二处理模块705,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第二发送模块706,还用于将所述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者,继续由所述第一接收模块704、所述第二处理模块705以及所述第二发送模块706执行相应操作。
可选的,第一获取模块701,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调用AP处理器上的API函数,产生与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交互数据;
将所述交互数据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的代理服务程序,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用于与所述SP处理器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代理服务程序根据通信协议解析所述交互数据,根据解析后获得的交互数据,获得请求数据任务包。
可选的,第一发送模块703,用于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的待请求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待请求处理队列中请求数据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请求数据任务包,并根据通信协议将当前待处理的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为请求报文;
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给所述SP处理器。
可选的,当接收到所述SP处理器反馈的所述响应报文时,所述第二处理模块705解析所述响应报文获得结果数据任务包;
将所述结果数据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的应答待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应答待处理队列中结果数据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结果数据任务包,并根据当前待处理的结果数据任务包确定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上述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通过第一处理模块根据应用程序的调用信息获得请求报文,并由第一发送模块将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不需要等待SP处理器的处理结果可直接处理信的调用信息,从而提高不可复用链路的信道利用率,提高调用的效率。另外给SP处理器发送请求报文以及接收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分为两条处理机制,各个处理机制互不干扰,从而实现AP处理器和SP处理器之间的双链路同步通信机制的方式,提高AP处理器的处理效率,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的示例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801、第三处理模块802和第三发送模块803。
第二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
第三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报文获得操作结果,将所述操作结果转换成响应报文后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第三发送模块803,用于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第三处理模块802,可以用于解析所述请求报文获得设备操作任务包;根据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可选的,所述第三处理模块802,可以用于将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任务待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任务待处理队列中设备操作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设备操作任务包,并根据当前待处理的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第三处理模块802,可以用于将所述响应数据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反馈待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反馈待处理队列中响应数据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响应数据包,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上述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通过AP处理器根据应用程序的调用信息获得请求报文后发送给SP处理器,SP处理器在上一请求处理完成后即可及时地从串口接收队列中取出下一任务,减少对AP处理器新任务的等待,从而提高SP处理器的处理效率。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900包括:AP处理器901、存储器90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02中并可在所述AP处理器9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903,例如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程序。所述AP处理器9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903时实现上述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至103,或者图2至图4所示的步骤,所述AP处理器9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90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例如图7所示模块701至706的功能。
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900还可以包括:SP处理器904、存储器905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05中并可在所述SP处理器90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906,例如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程序。所述SP处理器904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906时实现上述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5所示的步骤501至502,或者图6所示的步骤,所述SP处理器904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906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例如图8所示模块801至80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903以及计算机程序906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02以及存储器905中,并由所述AP处理器901或者SP处理器904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903以及计算机程序906在所述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或者终端设备900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903可以被分割成第一获取模块701、第一处理模块702、第一发送模块703、第一接收模块704、第二处理模块705和第二发送模块706,各模块具体功能如图7所示,所述计算机程序906可以被分割成第二接收模块801、第三处理模块802和第三发送模块803,各模块具体功能如图8所示,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终端设备90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仅仅是终端设备9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9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AP处理器901或者SP处理器904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902或者存储器905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9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900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902或者存储器905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9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9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902或者存储器905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9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902或者存储器905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900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902或者存储器905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获取当前调用信息,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
步骤b,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发送给安全处理器SP处理器,不等待所述SP处理器的反馈结果继续执行步骤a以及后续步骤;
步骤c,接收所述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根据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步骤d,将所述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者,继续执行步骤c以及后续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包括:
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调用应用处理器AP处理器上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产生与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交互数据;
将所述交互数据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的代理服务程序,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用于与所述SP处理器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代理服务程序根据通信协议解析所述交互数据,根据解析后获得的交互数据,获得请求数据任务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包括:
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的待请求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待请求处理队列中请求数据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请求数据任务包,并根据通信协议将当前待处理的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为请求报文;
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给所述SP处理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响应报文时,解析所述响应报文获得结果数据任务包;
将所述结果数据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所述代理服务程序的应答待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应答待处理队列中结果数据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结果数据任务包,并根据当前待处理的结果数据任务包确定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5.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
根据所述请求报文获得操作结果,将所述操作结果转换成响应报文后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继续执行接收所述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并进行后续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报文获得操作结果,将所述操作结果转换成响应报文后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包括:
解析所述请求报文获得设备操作任务包;
根据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
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包括:
将所述设备操作任务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任务待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任务待处理队列中设备操作任务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设备操作任务包,并根据当前待处理的设备操作任务包操作对应的设备,获得响应数据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包括:
将所述响应数据包按产生时间顺序存入反馈待处理队列;
根据所述反馈待处理队列中响应数据包的队列顺序依次取出响应数据包,根据通信协议将所述响应数据包转换成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9.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调用信息,根据所述调用信息获得对应的请求数据任务包;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请求数据任务包转换成请求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请求报文发送给SP处理器,不等待所述SP处理器的反馈结果继续由所述第一获取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发明模块执行相应操作;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SP处理器反馈的响应报文;
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响应报文获得所述调用信息对应的结果数据以及对应的接收者;
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结果数据发送给所述接收者,继续由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发送模块执行相应操作。
10.一种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AP处理器发送的请求报文;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报文获得操作结果,将所述操作结果转换成响应报文后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响应报文发送给所述AP处理器。
CN201911038119.7A 2019-10-29 2019-10-29 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09093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8119.7A CN110909359A (zh) 2019-10-29 2019-10-29 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8119.7A CN110909359A (zh) 2019-10-29 2019-10-29 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9359A true CN110909359A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1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8119.7A Pending CN110909359A (zh) 2019-10-29 2019-10-29 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935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6860A (zh) * 2020-08-31 2020-12-04 深圳市兆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设备
CN113177422A (zh) * 2020-09-30 2021-07-27 深圳华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051A (zh) * 2015-12-25 2016-05-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的异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82633A (zh) * 2018-12-04 2019-04-05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pos机中双cpu的通讯方法
CN109614253A (zh) * 2018-12-12 2019-04-1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远程过程调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8980A (zh) * 2019-03-21 2019-05-28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022289A (zh) * 2018-01-10 2019-07-16 北龙中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051A (zh) * 2015-12-25 2016-05-0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的异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022289A (zh) * 2018-01-10 2019-07-16 北龙中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82633A (zh) * 2018-12-04 2019-04-05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pos机中双cpu的通讯方法
CN109614253A (zh) * 2018-12-12 2019-04-1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远程过程调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8980A (zh) * 2019-03-21 2019-05-28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6860A (zh) * 2020-08-31 2020-12-04 深圳市兆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设备
CN113177422A (zh) * 2020-09-30 2021-07-27 深圳华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77422B (zh) * 2020-09-30 2024-02-20 深圳华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8684B (zh) 一种基于dpdk的报文处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KR101426575B1 (ko) 분산형 프로세싱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489440B (zh) 数据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09756568A (zh) 文件的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391577A1 (e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erver,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37022A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接口调用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909359A (zh) 基于双系统架构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200606A (zh) 深度学习模型任务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032166A (zh) 核间通信的方法、处理器、核间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11720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200653B (zh) 多平台通讯方法、多平台通讯装置及中间服务器
CN113783822B (zh) 服务超时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介质
US20230342086A1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8289165B (zh) 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相机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882826A (zh) 一种资源协同调度方法以及装置
CN114024874B (zh) 基于rdma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45196B1 (en) Multicomponent software-controllable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interaction of server-client processes and a machine-readable carrier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15525411A (zh) 处理业务请求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91551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136790A (zh) 任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130702B (zh) 解码方法、解码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7902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609217B (zh) 一种io设备的高速存储方法及系统
Sojka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Linux CAN-related system calls
US11689605B2 (en) In-network compute assist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